(共25张PPT)
语文园地
第2课时
书写提示
颜真卿是唐代著名书法家,是楷书四大家(赵孟頫、柳公权、欧阳询)之一。他的楷书具有恢宏雄壮、大气磅礴的特点。
人们常说的“颜筋柳骨”中的“颜筋”,就是形容他的书法筋肉丰满,浑厚有力。《颜勤礼碑》是其代表作。
看《颜勤礼碑》(局部)影印拓本,说说颜真卿的字有什么特点。
“颜体”楷书是盛唐气象鲜明的标志之一,具有形质簇新、法度严峻、气势磅礴的特点,也具有端庄之美,阳刚之美。
仔细观察,碑帖中的两个“为”“太”,看是一模一样的吗?
颜体同样的点画也有不同的变化,生动多姿,节奏感强,这也正是书法艺术的魅力。
2.临帖前,先揣摩字帖的神态、运笔、结构,做到胸有成竹。
在临摹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掌握正确的用笔方法,每个笔画笔顺都要工整,用腕行笔,用心有力。
3.行笔过程中要注意节奏快慢,用笔的高低、前后、上下、转与折、连与断,深入了解字体在形态上的大小、宽窄、斜正的变化,逐步提高自己对书法艺术的理解。
日积月累
◎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
◎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
◎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孟子》
◎ 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 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朱子语类》
《论语》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孟子》
《孟子》,被南宋朱熹列为“四书”(另外三本为《大学》《中庸》《论语》)之一。由战国中期孟子及其弟子等著。是战国时期孟子的言论汇编,记录了孟子与其他各家思想的争辩,儒家经典。
《左传》
《左传》原名为《左氏春秋》,汉代改称《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是中国古代一部编年体的历史著作。以《春秋》为本,通过记述春秋时期的具体史实来说明《春秋》的纲目,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
《朱子语类》
《朱子语类》是南宋理学大师朱熹所著,共140卷。《朱子语类》基本代表了朱熹的思想,内容丰富,析理精密。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
喻:明白,通晓。
君子懂得的是道义,小人懂得的是利益。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
戚戚:忧愁的样子。
君子心胸开阔,神定气安;小人则斤斤计较,患得患失。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孟子》
恻隐:同情。
同情心是仁的开端。
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不义:违反正义的事。
坏事干得多了,必然会自取灭亡。
毙:扑倒。
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 ——《朱子语类》
耻:羞耻之心。
人有了羞耻心,有些不该做的事情就不会去做了。
wéi
这几句都是关于“为人”的名言,告诉我们一些关于做人的基本道理。
这些名言有什么共同点呢?
拓展延伸
谦谦君子,卑以自牧。——《周易》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羞恶之心,义之端也。——《孟子》
内无妄思,外无妄动。——《朱子语类》
谦谦君子,卑以自牧。——《周易》
"谦谦君子"意指那些谦虚而又严于律己的人。"卑以自牧"的字面意思为以谦卑自守,形象地描述了君子不仅对外表现出谦逊有礼,而且在独处时也坚守着高尚的品德和内心的修养。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这句话意味着能够了解他人的人具有智慧,而能够了解自己的人则是真正明智的。
羞恶之心,义之端也。——《孟子》
羞恶之心,义之端也意味着羞耻心是施行义的开始。
这句话出自《孟子·公孙丑上》,在儒家哲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它表明,人的道德感情有其内在的起点,而羞耻心就是发展道义的初始阶段。
内无妄思,外无妄动。——《朱子语类》
这句话意味着内心没有不合理的思想,行为上也没有不合理的举动。
这句话体现了儒家思想中对于“敬”的重视,强调了个人在思想和行为上的自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