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6《 老山界》练习题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6《 老山界》练习题 (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3-15 20:26: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老山界
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瑶民(yáo)  歇脚(xī) 军阀(fá) 缴租(jiǎo)
B.苛捐(kē) 欺侮(wǔ) 攀谈(pān) 煮粥(zhōu)
C.盛饭(chéng) 峭壁(qiào) 骨碌(gū) 咀嚼(jiáo)
D.点缀(zhuì) 澎湃(bài) 疲倦(juàn) 倾斜(qīng)
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景致 香甜 饥饿 变忧为喜
B.倾斜 历害 奇观 浑身紧张
C.侬密 桑叶 分配 叹息命运
D.茶缸 骨碌 攀谈 苛绢杂税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 )
A.在旧社会,沉重的苛捐杂税压得老百姓喘不过气来。
B.同学们劳动了一天,天一黑就都酣然入梦了。
C.他经常做一些让人不可捉摸的事情。
D.他因父母离异,辍学流浪,以偷窃为生,成了行内当之无愧的“神偷手”。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坚定的意志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成败的关键。
B.在长征过程中,红军指战员注意培养自己解决、分析、观察问题的能力。
C.我们把一个坚强的意志灌输到整个纵队每个人心中,饥饿、疲劳甚至受伤的痛苦都被这个意志克服了。
D.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能增长人的情感,而且能丰富人的知识。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请到里边坐。”她带着些惊惶的神情说。
B.队伍挤得紧紧的,站累了,就在路旁坐下来,等前头喊着:“走,走,走”,就站起来再走。
C.回头向来路望去,那些小山都成了“矮子”。
D.路只有一尺来宽,半夜里一个翻身不就骨碌下去了吗
6.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
①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和广大红军战士用理想、信念、鲜血甚至生命编织而成的人类生命的最强音。
②八十多年前,一支小小的,武器破旧,衣衫褴褛,但双目炯炯有神,心中充沛着理想和信念的红军队伍,历经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完成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长征壮举。
③实际上,长征精神的伟大人文价值,也迟早会为世界各民族所认识,无论是东方文明还是西方文明,总有一天都会从长征精神中汲取营养。
④长征精神就像迷茫中的一盏明灯、黑夜中的一道闪电、沉寂中的一声惊雷,使我豁然有感。
⑤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中华儿女留给中华民族百年振兴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②④①⑤③    B.②③④①⑤ C.④②①⑤③ D.④①⑤③②
7.下列文学常识中有误的一项是( )
A.陆定一,江苏省无锡人,作家、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老山界”是“越城岭”的土名,文题用土名,通俗亲切,暗示红军是人民的军队。
B.《老山界)是--篇革命回忆录,文中有详有略地描写了红军翻越老山界的情况,体现了红军战士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C.陆定一的小说《灯光》,由衷地赞叹了革命先烈为理想而献身的无私和伟大。
D.红军长征由1934年10月开始,经历艰难险阻,于1936年10月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
8.下列对课文内容分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老山界》按时间顺序记叙了一昼夜内所发生的事情,真实、生动地叙述了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红军翻越老山界的全过程。
B.“我们决定要爬一座三十里高的瑶山,地图上叫越城岭,土名叫老山界。”文章开头就点出“三十里高”,说明山势高峻,暗示翻越艰难。
C.《老山界》中有不少篇幅写红军战士与瑶民攀谈的情节,这和课文的中心事件“翻越老山界”联系不大。
D.“远远地还听见敌人飞机的叹息,大概是在叹息自己的命运:为什么不到抗日的战线上去显显身手呢 ”这句话有一定的讽刺效果,点出了红军长征北上抗日的背景,也含蓄地表明国民党军队的一些官兵不愿意充当炮灰,希望抗日的心愿。
9.写出下列各句所用的修辞手法。
(1)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
( )( )
(2)路上有几处景致很好,浓密的树林里,银子似的泉水流下山去,清得透底。( )
(3)远远地还听见敌人飞机的叹息,大概是在叹息自己的命运:为什么不到抗日的战线上去显显身手呢?( )( )
10.综合性学习
(1)阅读下面的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材料一: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毛泽东《七律 长征》)
材料二:“不要掉队呀!”“不要落后做乌龟呀!”“我们顶着天啦!”大家听了,哈哈地笑起来。(陆定一《老山界》)
材料三:“革命斗争,需要我们吃草,我们就去吃它。而且,我们还要好好总结经验,把草吃得好一些!”(王愿坚《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21年是长征胜利85周年,为弘扬红军长征精神,大丰区某学校准备开展纪念活动,决定于10月30日下午两点在校大礼堂举行以“长征——不朽的丰碑”为主题的文艺演出。请你参加活动,并完成相关任务。
(活动一)请你以主持人的身份设计一段开场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二)请你为主持人设计一段串联词,将下面的两个节目巧妙地串起来。节目一:诗朗诵《七律 长征》(朗诵者:李明)。节目二:独唱《走进新时代》(演唱者:王虹)
串联词 :
阅读理解
(一)阅读《老山界》(节选),完成下面小题。
老山界
陆定一
①自己的队伍来了,我们烧了些水给大家喝。一路前进,天黑了才到山脚,果然有许多竹林。
②满天都是星光,火把也亮起来了。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这真是我生平没见过的奇观。
③大家都知道这座山是怎样地陡了,不由浑身紧张,前后呼喊起来,都想努一把力,好快些翻过山去。
④“不要掉队呀!”
⑤“不要落后做乌龟呀!”
⑥“我们顶着天啦!”
⑦大家听了,哈哈地笑起来。
⑧在“之”字拐的路上一步一步地上去。向上看,火把在头顶上一点点排到天空;向下看,简直是绝壁,火把照着人的脸,就在脚底下。
⑨走了半天,忽然前面又走不动了。传来的话说,前面又有一段路在峭壁上,马爬不上去。又等了一点多钟,传下命令来说,就在这里睡觉,明天一早登山。
⑩就在这里睡觉?怎么行呢?下去到竹林里睡是不可能的。但就在路上睡么?路只有一尺来宽,半夜里一个翻身不就骨碌下去了吗?而且路上的石头又非常不平,睡一晚准会疼死人。
但这是没有办法的,只得裹一条毯子,横着心躺下去。因为实在太疲倦,一会儿就酣然入梦了。
半夜里,忽然醒来,才觉得寒气逼人,刺入肌骨,浑身打着战。把毯子卷得更紧些,把身子蜷起来,还是睡不着。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四围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像一口井。上边和下边有几堆火没有熄,冻醒了的同志们围着火堆小声地谈着话。除此以外,就是寂静。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
黎明的时候被人推醒,说是准备出发。山下有人送饭上来,不管三七二十一,抢了一碗就吃。
又传下命令来,要队伍今天无论如何爬过这座山。因为山路很难走,一路上需要督促前进。我们几个人又停下来,立刻写标语,分配人到山下山上各段去喊口号,演说,帮助病员和运输员。忙了一会儿,再向前进。
走了不多远,看见昨晚所说的峭壁上的路,也就是所谓的雷公岩,果然陡极了,几乎是九十度的垂直的石梯,只有一尺多宽;旁边就是悬崖,虽然不很深,但也够怕人的。崖下已经聚集了很多马匹,都是昨晚不能过去、要等今天全纵队过完了再过去的。有几匹曾经从崖上跌下来,脚骨都断了。
很小心地过了这个石梯。上面的路虽然还是陡,但并不陡得那么厉害了。一路走,一路检查标语。我渐渐地掉了队,顺便做些鼓动工作。
这很陡的山爬完了。我以为三十里的山就是那么一点;恰巧来了一个瑶民,同他谈谈,知道还差得远,还有二十多里很陡的山。
昨天的晚饭,今天的早饭,都没吃饱。肚子很饿,气力不够,但是必须鼓着勇气前进。一路上,看见以前送上去的标语用完了,就一路写着标语贴。累得走不动的时候,索性在地上躺一会儿。
快要到山顶,我已经落得很远了。许多运输员都走到前头去了,剩下来的是医务人员和掩护部队。医务人员真是辛苦,因为山陡,伤员病员都下了担架走,旁边需要有人搀扶着。医务人员中的女同志们英勇得很,她们还是处处在慰问和帮助伤员病员,一点也不知道疲倦。回头向来路望去,那些小山都成了“矮子”。机关枪声很密,大概是在我们昨天出发的地方,五、八军团正跟敌人开火。远远地还听见敌人飞机的叹息,大概是在叹息自己的命运:为什么不到抗日的战线上去显显身手呢?
到了山顶,已经是下午两点多钟。我忽然想起:将来要在这里立个纪念碑,写上某年某月某日,红军北上抗日,路过此处。我长长地吐了一口气,坐在山顶上休息一会儿。回头看队伍,没有翻过山的只有不多的几个人了。我们完成了任务,把一个坚强的意志灌输到整个纵队每个人心中,饥饿、疲劳甚至受伤的痛苦都被这个意志克服了。难翻的老山界被我们这样笨重的队伍战胜了。
下山十五里,也是很倾斜的。我们一口气儿跑下去,跑得真快。路上有几处景致很好,浓密的树林里,银子似的泉水流下山去,清得透底。在每条溪流的旁边,有很多战士们用脸盆、饭盒子、茶缸煮粥吃。我们虽然也很饿,但仍旧一气儿跑下山去,一直到宿营地。
这回翻山使部队开始养成一种新的习惯,那就是用脸盆、饭盒子、茶缸煮饭吃,煮东西吃。这种习惯一直保持了很久。
老山界是我们长征中所过的第一座难走的山。但是我们走过了金沙江、大渡河、雪山、草地以后,才觉得老山界的困难,比起这些地方来,还是小得很。
11. 用简洁的语言归纳选文主旨。
12. 结合选文内容,从描写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1)“不要掉队呀!”“不要落后做乌龟呀!”“我们顶着天啦!”
(2)路上有几处景致很好,浓密 树林里,银子似的泉水流下山去,清得透底。
13. 选文第②段中“这真是我生平没见过的奇观”,“奇观”指什么?
14. 选文第23段写“老山界是我们长征中所过的第一座难走的山”,为什么又写到比起金沙江、大渡河、雪山、草地,老山界的困难“还是小得很”?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感受老山界
①我是在今年早春时节走进老山界的,虽说我的家乡也属于老山界地区,上中学时又读过陆定一的名篇《老山界》,知道此山是红军长征时翻越的第一座大山,可真正与老山界零距离接触,平生还是第一次。所以,当我随“红军长征路线考察组”夜宿老山界脚下的岔岭村时,兴奋得一夜难眠。
②第二天早上出发时,岔岭瑶寨雾气弥漫,天空还不时下着小雨。向导告诉我们,上山的小路已经罕有人走,杂草灌木丛生,雨天攀登,不但会湿衣裤,把人冻病,而且极易迷路,因此建议我们乘车先进猫儿山自然保护区,再走红军当年下坡时走的那段路。
③一辆农用车载着我们一行人开始在螺旋上升的公路上爬行。车外浓雾弥漫,目力所及,只看得见路边的青草绿叶。汽车穿行于云蒸霞蔚之中,如历仙境。令人惊奇的是,山中的山茶花已经星星点点,迎风绽放了。车行数小时后停下来,向导带我们去瞻仰红军长征纪念碑、亭。碑面刻有陆定一的题词:“老山界集泰山之雄、华山之险、庐山之幽、峨眉之秀”,并镌有红军翻越老山界的简介。立于碑前,翘首远眺,身后青山迷蒙,似无尽头,前边峰峦叠翠,连绵无穷。神秘肃穆之情在心底愈发浓郁起来......
④重新登上公路之后,开始弃车步行。向导引我们走入公路下一条小道,斜插入山谷腹地。下山的路陡峭崎岖,人行其间,只能一溜小跑,想收住脚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林间倒是空旷,林木茂密处,地面寸草不生,只有一层厚厚的枯枝败叶,踩上去,软软的如踏棉絮。腐殖质的特殊气息自脚下弥漫,直钻鼻肺。白色的雾气填满山谷,成股地往上涌,又向谷底滚去,一团团,一缕缕,毫无规则可言。脚下溪流交错,泉水汨汨;头顶百鸟乱飞,任我们扯破嗓子恐吓,亦不惊不散。当年,红军就是沿着这条山路摆脱敌军追击的。可惜他们经过此处时,行军心切,无心欣赏沿途风物景致,要不,那绝对是一次充满诗意的梦幻旅程。
⑤向下行进近两个小时,大伙都有些累了。向导说,快到老山门了。又走数十分钟,奇观果然出现,方知老山门是一道通往山外的山沟,两边是高高的土坎,夹着一条狭长的小路,土坎上长满了常青乔木,枝叶相连,一眼望去,俨然是一条绿色甬道。走出绿色甬道,发现已经伫立于一道高高的山脊上了,眼前豁然开朗。远眺,是无际的山野,云雾已经在我们脚下翻涌,一股凭天临风、傲视群雄的浩气骤然回荡于胸间。
⑥站在山脊回望老山门,心中突然生出一种奇妙的感觉:老山界是不是一个偌大的母腹,老山门则是一条产道呢 人们穿行于山之腹地,就是怀胎的孕育,冲出老山门,就是通过产道横空出世。当年红军自这道门冲出,走上了胜利之路;今天我们从这里走出,得到的则是灵魂的净化,生命的升华。
15.根据课文内容,完成表格。
地点 感受
岔岭村 (1)
螺旋上升的公路上 (2)
(3) 神秘肃穆
(4) 奇妙
16.说说“老山界是不是一个偌大的母腹,老山门则是一条产道呢”一句的妙处。
17.如何理解“今天我们从这里走出,得到的则是灵魂的净化,生命的升华”一句的含意
18.本文与陆定一的《老山界》都花了不少笔墨来描写老山界,请分析两文写作的侧重点和用意的不同。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题目。
翻越大雪山
李绿森
①1935年,红一方面军渡过大渡河,乘胜向北进发,到达四川西部边境的宝兴县。这里是雪山地带的起点,高耸入云的大雪山——夹金山,挡住了红军的去路。
②夹金山海拔四千多米,白雪皑皑,终年不化。那里荒无人烟,空气稀薄,人走到上面,呼吸会变得十分困难;那里天气变幻莫测,一会儿下大雪,一会儿下冰雹,一会儿又是狂风暴雨。那呼啸着的狂风,能把人从山顶卷到山脚。
③红军从江西出发,到现在已经走了八个月了。衣服破了,草鞋烂了,脚底长满了老茧。既没有棉衣、棉鞋,也没有绒帽、手套,碰到这样奇寒的雪山,他们能走过去吗
④为了和红四方面军会合,北上抗日,纵有千难万险,也得翻过山去!
⑤12日上午9点钟,红军指战员们每人拿着一根拐棍出发了。长长的队伍迤逦而行。一到山脚下,气温骤然降低,脚下的路冻得硬邦邦的,木棍戳在地上发出“咯咯”的响声。大家爬到山腰,举目望去,只见四周全是白茫茫的,到处都是雪,雪,雪。这里的地形十分险峻,雪山的左边是深厚松软的雪岩,右边是陡峭的雪壁,中间是硬滑的积雪,过路的人一不小心就会滑下雪岩,摔下雪壁。一路上,先头班用刺刀把雪地挖成一个个“脚窝”,后面的人手拉着手,踏着这些“脚窝”,小心地前进。雪坡高高低低,随处都是雪坑,一不小心踩滑了脚,人就摔进雪坑里。要是有谁摔下去了,周围的人就立刻把拐棍伸过去,把绑腿撂下,帮助战友爬上来。被救出来的人,拍拍身上的雪块,系好鞋带,又归队继续前进。
⑥山上云雾缭绕,山风卷着雪花迎面扑来,单薄的军衣抵挡不住风雪的吹打,脸上、身上像被无数把尖刀割着。战士们冻得浑身哆嗦,牙齿打战,有的包着被子,有的裹着毯子,有的披着老羊皮,可都不顶用。越往上爬,空气越稀薄,人们头昏脑涨,呼吸困难。体弱的人,走一步站一会,喘一阵。然而这时候,谁要是停步坐下来歇歇,就再也起不来了。因此,大家都拼尽全身力气,互相搀扶着,艰难地一步一步前进着。
⑦在中央纵队的前列,一名叫江良兰的战士突然倒下了。同志们赶紧上前扶起他,一摸他的身子,他已经冰凉了。大家含着热泪,在冰雪上刨了个坑,安放好战友的遗体,再用雪埋起来。
⑧一位连级指导员,左手拉着一个小战士,右手扶着一个患病的战士,他们三个人在雪中顽强地前进。因为风雪太大,连饿带冻,那个患病的战士迈不开步子,渐渐地连站也站不住了。指导员搀扶着他,一步一步向上攀登。快到山顶的时候,一阵猛烈的风雪迎面扑来,那个患病的战士一个踉跄,一头栽倒在雪地上。指导员和小战士赶紧把他扶起来,发现他脸色苍白,呼吸急促。他望着指导员和小战士说:“指导员,你们走吧,不要管我了!”
⑨指导员连忙说:“不,不管怎样,我们也要一起翻过雪山。”
⑩患病战士两眼噙着热泪,摇摇头吃力地说:“你们快走吧……这里不能久待呀,要不然……”话未说完就昏迷过去了。
指导员望着茫茫无际的白雪,心想: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就要背着他走,即使是一寸一寸地往前挪,也要挪过山去。指导员脱下自己仅有的一件夹衣,披在已经昏迷的战友身上,然后把他背起来,带着小战士,继续向上爬……
战士们经过异常艰难的攀登,终于爬到了山顶。这时候天气突然转晴,强烈的阳光照射在晶莹的白雪上,特别耀眼。战士们举目远眺,只见千里冰雪,银装素裹;再低头,俯视山下的队伍,像一条灰色的长龙,在雪海里游动,蜿蜒而上。
当天晚上,红一方面军的战士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翻越了大雪山,和红四方面军胜利会师。两支部队的战士欢呼着,跳跃着,紧紧地拥抱在一起。
概括第②段的内容,并分析这一段在文章中的作用。
20、红军翻越大雪山时遇到了哪些困难 他们是怎样克服困难的
21、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22、文章第段也运用了环境描写,作用与前文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不同
答案
B 2.A 3.D 4.C 5.B 6.C 7.C 8.C
(1)比喻 排比 (2)比喻 (3)拟人 反问
10.(1)示例:我们的军队就是凭着不怕困难、乐观向上的顽强精神走完长征,最后取得革命胜利的((意思对即可) (2)示例:大家下午好!伟大的长征,不朽的丰碑!我们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就是要重温长征精神,牢记长征精神,感受红军战士的英雄豪情。今天我们举行“长征——不朽的丰碑”文艺演出,追思和弘扬长征精神,奋发图强! (3)示例:“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红军的气概最豪迈,红军的精神最乐观,请欣赏李明为大家带来的诗朗诵《七律 长征》;长征精神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激励我们开创新的时代,请欣赏王虹为大家带来的独唱《走进新时代》。
11. 本文通过记述红军在长征中克服重重困难翻越老山界的事情,表现了红军坚强的意志、英勇的精神和乐观的态度。(意对即可)
12. (1)语言描写,表现了红军战士团结友爱、英勇坚强的品质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2)环境(景物)描写,以清幽美好的环境烘托了红军翻越老山界后轻松愉悦的心情。
13. 首先奇观指火把从山脚一直连到天上,与星光接起来,景象壮观、浪漫。其次,红军队伍面对困难毫不畏惧、奋勇前进的壮举堪称奇观。表达了作者的赞叹之情。(意对即可)
14. 作者将翻越老山界的困难与长征中遇到的其它困难相比,说明在长征中遇到过更多、更大的困难,突出红军克服艰难险阻的坚强意志和英勇的精神,也说明了长征的胜利来之不易。(意对即可)
15.(1)兴奋 (2)惊奇 (3)纪念碑前 (4)山脊上
16.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老山界”比作“母腹”,将“老山门”比作“产道”,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山界和老山门地形上的特点,为下文的议论做了铺垫。
17.翻越老山界,不仅欣赏到了美丽的景色,而且感受到当年红军在此行军时的精神,内心受到感染和净化,如获新生。
18.本文主要写了游历老山界的过程及看到的景致,为了突出攀登老山界之后“得到的则是灵魂的净化,生命的升华”这一感受;《老山界》一文主要写了红军翻越老山界的过程,突出了红军战士的乐观和豪情,宣扬红军长征的意义。
19.第②段先写夹金山的白雪终年不化,接着写山上空气稀薄、天气变幻莫测、狂风呼啸的恶劣环境。这一段的景物描写为下面描写红军翻越雪山时遇到的困难做铺垫,从侧面表现出红军面对困难无所畏惧的精神。
20.遇到的困难:气候恶劣,高寒缺氧,地势险峻;数月行军,疲惫不堪;缺少御寒衣物。他们是依靠顽强不屈的意志、勇敢无畏的精神,采用用刺刀挖“脚窝”,手拉手小心前行,用拐棍、绑腿等物品相互救助等方法克服重重困难的。
21. 运用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山风”拟人化,“扑”写出了风的凛冽;将“风雪吹打人”比作“尖刀割着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自然环境的严酷,体现了红军战士的顽强、
坚忍。
22.前文的环境描写主要突出雪山环境的恶劣,从侧面表现红军无所畏惧的精神;而第段则写了雪山景色的壮美和雪山行军壮观的场面,体现了红军战士战胜自然,胜利翻越雪山后的喜悦与自豪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