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0张PPT。甲午中日战争第4课学习目标:
1. 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概况。
2. 学习邓世昌等英勇反击侵略、不怕牺牲的精神。
3. 对比《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 学习重点:
黄海大战和《马关条约》的内容及影响。
学习难点:
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一.创设情景 激情导入配乐欣赏:“城头逢逢擂大鼓,苍天苍地泪如雨。倭人竟割台湾去,当初版图入天府,天威远及日出处。我高我曾我祖父,艾杀蓬蒿来此土。糖霜茗雪千亿树,岁课金钱无万数。天胡弃我天何怒,取我脂膏供仇虏……?”过渡导入:随着19世纪帝国主义侵略的加深,中国边疆狼烟四起,危机四伏,不屈的中国人掀起了波澜壮阔的反抗运动。黄遵宪的《台湾行》更是描绘了台湾人民誓死保卫台湾的勇气和行动,今天,就让我们再次回到那段血与火的历史,去体味民族的血泪与兴衰。
二.学案引导 自主学习1.自读课本。
2.结合学生用书“课前预习” 填空题,在书中找到答案,并在书中画上记号。三.聚焦主题 合作探究(1)简述甲午中日战争的进程。学生归纳:丰岛战役——黄海大战——海卫战役。播放片断:《甲午风云》电影《甲午风云》节选(2)讲述邓世昌为国捐躯的故事。学生讲解:1894年的黄海大战中,邓世昌率致远舰撞向日舰“吉野”号,不幸被鱼雷击中,壮烈牺牲。
学生演讲:“我们从军卫国,生死早已置之度外。我们虽然牺牲了,但可以壮国家的声威。”致远舰部分官兵致远舰直冲敌舰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邓 世 昌 生于1849年,卒于1894 年,
近代著名海军将领,祖籍广东
番隅,黄海海战时为致远号巡
洋舰管带,1894年9月17日在黄
海海战中为国捐躯。(3)我们应该从邓世昌身上学习什么?媒体展示:
“倭人近十年来,一意治兵,专师西法,购置船械,愈出愈精。中国限于财力,拘于部议,未能撤手举办,遂觉稍行见拙。海军快船快炮太少,紧足守口,师难纵令海战。”
——李鸿章
教师提炼:不怕牺牲,为国捐躯的爱国主义精神。(4)你认为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教师点拨: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普天同庆,万寿无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请看对联:清政府为什么战败?战前:不作认真准备战中:避战自保,消极迎敌 万寿庆典,挪用军费(5)比较《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的内容。小组合作:①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②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③中国领土的主权更遭践踏,中国贫弱更加严重,列强扩大商品倾销。④大大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香港岛二亿两白银2100万银元上海、广州、福州、厦门、宁波重庆、沙市、苏州、杭州协定关税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的比较
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岛及附属岛屿使台湾隔离祖国几十年,刺激列强野心新口岸和内河新航线的开辟,使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深入到中国内地。便利外国资本输出 巨额赔款使清朝丧失财政独立,大量举借外债,使列强进一步控制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新闻报道:2004年3月15日在全国人大十届二次会议闭幕后,温家宝总理在答记者问时,引用了清末诗人邱逢甲的诗《春愁》:“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还引用一位台湾著名的乡土文学家钟理和的诗“:“原乡人的血,必须流返原乡,才会停止沸腾。” (6)为什么“四百万人同一哭”?(7)台湾与大陆血脉相连。用史实说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8)我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具体方针是什么?合作归纳:1895年,清政府被迫同日本签订《马关条约》,日本割占台湾等。三国时,吴国派卫温率万人船队到夷洲,加强台湾和内地联系;元朝设置澎湖巡检司,管辖琉球和澎湖;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总结梳理 整合提高
歌诀小结:甲午中日战火起,黄海激战邓捐躯,清军水陆遭败绩,《马关条约》辱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