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产业结构转型地区的发展——以珠三角地区为例同步测试(A)(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同步测试AB版--鲁教版(2019) 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
一、选择题
1.(2020高二下·大邱庄镇期中)皖江(长江流经安徽省河段有“皖江”之称)城市带是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下图为皖江城市带分布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示范区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优势有( )
①邻近长三角地区 ②成本优势明显 ③科技力量雄厚 ④国家政策支持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2)产业转移对安徽省的主要影响是( )
A.提高城市化水平,加快逆城市化进程
B.提升科技水平,成为制造业研发中心
C.跨省人口流动增多,省内人口流动减少
D.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工业化发展
【答案】(1)C
(2)D
【知识点】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
【解析】【分析】(1)从地理位置看,该区域位于安徽省南部,靠近长江三角洲地区,便于承接来自东部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和东部沿海地区相比,该区域在劳动力、土地等方面的成本较低;皖江(长江流经安徽省河段有“皖江”之称)城市带是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有国家政策的支持。和东部地区相比,该地区科技力量较弱。所以选C。(2)安徽省是产业转移的接收地,产业转移能促进安徽省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的提升,加快城市化进程;制造业研发中心一般布局经济发达、科技水平高的地方,产业转移能够提升安徽省科技水平,但是短期内不会使该省成为制造业研发中心;产业转移促进安徽工业化的进程,省内能够提供的就业机会增多,导致省内人口迁移增多,省际人口迁移减少;产业转移能促进安徽省劳动力导向型等工业的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工业化发展。所以选D。
【点评】引起产业转移的因素;
1.劳动力因素:由于处于不断变化中,因此具有数量充足、高素质且价格低廉的劳动力资源的国家或地区,往往成为产业转移的目的地。
2、内部交易成本因素:指企业生产与其他相关企业和地方服务行业(包括政府)打交道、进行生产组织、职工培训等过程的投入。发达国家费用较高,而发展中国家为了吸引发达国家的投资,首先要改善投资环境以减少企业生产的内部交易成本。
3、市场因素:也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中,当达到饱和或满足不了自身的需要时,而且为了避开贸易壁垒,通常采用在新地区直接投资建厂的方式,开辟新的市场。
4、其他因素: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国家政策的调整、土地规模和价格、环境污染……
2.(2019高二上·桂林期中)近年来,广西承接了珠江三角洲部分产业转移。广西承接产业转移的突出优势是( )
A.交通便利,市场广阔 B.原料充足,煤炭丰富
C.劳动力丰富,土地成本低 D.位置优越,技术水平高
【答案】C
【知识点】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
【解析】【分析】解:从珠三角向广西迁入的企业多为劳动力密集型工业,故影响因素主要从劳动力工资、地价、政策等因素分析。故答案为:C。
【点评】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
①劳动力因素
②内部交易成本
③市场因素
④国家政策的调整
⑤原生产地用地紧张
⑥地价昂贵
⑦环境污染
⑧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等
3.(2019高二上·西安期中)一些发达国家将部分家电生产企业迁往中国、东南亚等地,主要是考虑利用当地( )
A.洁净的环境 B.先进的科技
C.便捷的交通 D.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
【答案】D
【知识点】资源跨区调配与区域发展
【解析】【分析】解:环境、科技、交通等条件,发达国家要优于发展中国家,而发达国家将部分家电生产企业迁往中国、东南亚等地,主要是利用这些地区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以降低生产成本,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故答案为:D。
【点评】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1、劳动力因素:由于处于不断变化中,因此具有数量充足、高素质且价格低廉的劳动力资源的国家或地区,往往成为产业转移的目的地。
2、内部交易成本因素:指企业生产与其他相关企业和地方服务行业(包括政府)打交道、进行生产组织、职工培训等过程的投入。发达国家费用较高,而发展中国家为了吸引发达国家的投资,首先要改善投资环境以减少企业生产的内部交易成本。
3、市场因素:也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中,当达到饱和或满足不了自身的需要时,而且为了避开贸易壁垒,通常采用在新地区直接投资建厂的方式,开辟新的市场。
4、其他因素: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国家政策的调整、土地规模和价格、环境污染等。
4.(2019高二上·大同月考)下面为我国广东、贵州两省简图,回答下列问题。
(1)广东、贵州两省之间的资源调配工程为( )
A.西气东输 B.北煤南运 C.南磷北运 D.西电东送
(2)广东省向贵州省进行产业转移,有利于贵州省( )
A.发展高科技产业 B.减轻就业压力
C.降低城市化水平 D.改善生态环境
【答案】(1)D
(2)B
【知识点】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
【解析】【分析】(1)广东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贵州地势落差较大,水能丰富,煤炭资源丰富,水电、火电充足,两省之间的资源调配工程为西电东送,D对。贵州天然气资源缺乏,A错。贵州地形崎岖,交通条件较差,不适合北煤南运,B错。贵州在北面,磷矿丰富, C错。(2)广东省向贵州省进行产业转移,有利于贵州省产业部门增加,减轻就业压力,B错。贵州经济落后,技术水平低,不适宜发展高科技产业,A错。经济发展,城市化水平提高,C错。迁入产业以劳动密集型为主,会破坏当地生态环境,D错。
【点评】产业转移产生的影响:
(1)对转入区影响: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难以避免有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出现.
(2)对转出地区的影响:缓解土地压力、人口、交通和环境等压力,为产业的升级提供发展的空间.
5.(2019高二上·大同月考)西部大开发要抓紧建设青藏铁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公路国道主干线、江河上游水利枢纽等具有全局意义的战略工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四组地形中,全部属于西部大开发区域的是( )
A.四川盆地-阿尔泰山-云贵高原-祁连山
B.柴达木盆地-天山-江南丘陵一-云贵高原
C.准噶尔盆地-长白山-青藏高原-横断山
D.塔里木盆地-云贵高原-黄土高原-太行山
(2)“西气东输”工程起始于( )
A.哈密盆地 B.塔里木盆地 C.柴达木盆地 D.吐鲁番盆地
(3)青藏铁路将经过三江源(长江、黄河、澜沧江之源)地区。下列关于该地区地理环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山高坡陡,地势起伏大
B.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热量充足
C.气温低,牧草矮,生态环境脆弱
D.积雪冰川多,水资源和水能资源丰富
【答案】(1)A
(2)B
(3)C
【知识点】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
【解析】【分析】(1)西部大开发的范围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内蒙古、广西等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江南丘陵、长白山、黄土高原、太行山不位于西部大开发范围,BCD错误。四川盆地、阿尔泰山、云贵高原、祁连山全部位于西部大开发范围内,A正确。故选A。(2)“西气东输”工程起始于塔里木盆地,终点是上海,B正确,ACD错误。故选B。(3)三江源位于青藏高原上,地势高,但起伏小,A错误;地势高,热量不足,B错误。青藏高原地势高,日照充足,但热量条件差,气温低,牧草矮,生态环境脆弱,C正确;三江源地区位于高原面上,山地相对高度不大,地势相对平坦,水能资源相对不足,D错误。故选C。
【点评】西气东输穿过的地形区:
一线工程穿过的主要地形区有:塔里木盆地―吐鲁番盆地—河西走廊—宁夏平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二线工程穿过的主要地形区有:准噶尔盆地—河西走廊—宁夏平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江汉平原—鄱阳湖平原—江南丘陵—华南丘陵—珠江三角洲。
6.(2019高二上·集宁月考)西气东输主体工程的起点位于( )
A.塔里木盆地 B.内蒙古高原 C.长江三角洲 D.黄土高原
【答案】A
【知识点】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西气东输主体工程的起点位于塔里木盆地,A对。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是途经地区,B、D错。长江三角洲是目的地之一,C错。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属于识记类题。西气东输主体工程起点为新疆轮南,属于塔里木盆地,东至上海。 东西横贯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苏、上海等9个省区,全长4200千米。
7.(2019高二下·天津期中)下图为我国部分区域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资源调配工程指( )
A.西水东调 B.西电东送 C.西气东输 D.西煤东运
(2)该资源调配工程的实施有利于东部地区( )
A.缓解水资源供应紧张 B.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C.减轻地面下沉状况 D.促进常规能源开发
【答案】(1)B
(2)B
【知识点】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
【解析】【分析】(1)图中资源调配工程分为北、中、南三个通道,输出地均为我国电力资源(水电或火电)丰富的地区,输入地均为我国能源消费量大的地区,因此该工程为西电东送,选项B符合题意。我国西部水资源丰富程度整体上不如东部,因此西水东调的可能性不大,排除A。我国的西气东输工程主要输出地位于新疆、四川一带,与图中路线不一致,排除C。西煤东运的路线主要集中在山西与东部沿海之间,与图中路线不一致,排除D。故答案为:B。(2)根据前面的判断可知,该资源调配工程为西电东送,即把西部的水电和火电输往东部地区,电力使用过程中不污染环境,因此有利于东部地区优化能源消费结构,选项B符合题意。该工程是能源输送工程,不会缓解水资源供应紧张,排除A。电力输送与东部地区减轻地面下沉状况没有关联性,排除C。大量电力输入,缓解了东部地区能源紧张状况,不会促进常规能源开发,排除D。故答案为:B。
【点评】我国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西部和北部地区,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区,东部地区的一次能源资源匮乏、用电负荷相对集中。能源资源与电力负荷分布的不均衡性决定了西电东送的必要性。"西电东送"就是把煤炭、水能资源丰富的西部省区的能源转化成电力资源,输送到电力紧缺的东部沿海地区。
8.(2019高二上·滁州期末)读“我国资源跨地区调配线路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箭头⑤的运输方式是( )
A.管道运输 B.水陆联运 C.高压输电 D.航空运输
(2)有专家指出,③工程很可能加重沿途有些地区土壤的次生盐碱化。有关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沿途有些地区潜水面较低,河水渗漏补给地下水,使地下水位上升
②沿途有些地区土壤中的盐分有逐渐向地表积聚的可能
③沿途地区城市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
④沿途地区主要地处半湿润地区,非雨季时段,蒸发量大于降水量
⑤沿途地区有大量海水的入侵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④⑤ D.②③⑤
(3)①工程对于我国能源开发与利用的意义是( )
A.缓解我国由于能源消费以石油为主所带来的环境压力
B.根本上改变我国的能源结构,以气代煤
C.可以实现“东西部双赢”,根本上解决能源供应紧张的状况
D.促进沿线地区特别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大气环境的改善
【答案】(1)C
(2)A
(3)D
【知识点】交通运输方式及其特点;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⑤为西电东送的南线工程,主要是水电,因距离较远,能源的输送方式是高压输电。故答案为:C。(2)③工程为南水北调的东线工程,沿线地区地势低洼,京杭大运河的水会补给地下水,造成地下水位过高。在春秋较干旱季节,会出现地表积盐较多现象。故答案为:A。(3)①工程为西气东输工程,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该工程可以缓解能源供应紧张的状况,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更不能从根本上改变能源消费结构。故答案为:D。
【点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实施的原因是一致的,即自然资源区域分布的不平衡性和区域间发展的不平衡性,使各地区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与该区所赋存的自然资源不匹配。
二、综合题
9.(2023高二下·通许月考)下图是“我国资源调配示意,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②③④代表我国的三大资源调配工程,沿线气候变化最显著的是 工程,属于水资源跨流域调配的是 工程,运输方式中有高压输电的是 工程(填写数字)
(2)请说出图中②工程对上海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有积极影响。
(3)简析图中④线工程实施的优缺点。
【答案】(1)②;④;①③
(2)缓解能源供应紧张的矛盾;改善能源消费结构;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有利于环境保护。
(3)优点:可调水量大;可利用京杭运河输水,工程量小;大部分位于平原地区,地形平坦,施工难度小;黄河以北可以自流。
缺点:流经地区人口稠密,工农业生产密度大,水质较差;黄河以南地势南低北高,需要梯级提水。
【知识点】资源跨区调配与区域发展;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
【解析】【分析】(1)读图分析可知,②为西气东输工程,①③为西电东送工程,④为南水北调工程,三大资源调配工程中,西气东输工程地跨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西电东送工程所经地区全部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南水北调工程沿线跨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因此沿线气候变化最显著的是②工程,属于水资源跨流域调配的是④工程,运输方式中有高压输电的是①③工程。
(2)②工程是西气东输工程,西气东输在经济方面可以缓解上海能源供应紧张的局面,保证上海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在环境保护方面主要有用清洁的天然气代替煤炭,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减少大气污染的排放,提高大气环境质量,有利于改善环境质量
(3)图中④线为南水北调的东线,从长江下游的扬州调水,跨越黄河将水调往山东、河南、河北等地区。其优点是位于长江下游,可调水量大;可利用京杭运河现成的河道输水,建设工程量小;大部分地区位于平原,地形平坦,施工难度小;黄河以北地区水可以自流等。缺点是流经地区人口稠密,工农业生产密度大,通过地表输水,水质较差;黄河以南地势南低北高,需要梯级提水,调水费用较高等。
【点评】对资源跨区域调配意义的分析要从资源调入地区和资源调出地区的资源、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环境改善等方面入手。分析如下。
意义
方面 对调入地区 对调出地区
资源 缓解资源短缺问题 促进资源开发
经济 促进资源消费结构的调整 形成资源相关产业链,增加经济收入
社会 带动相关产业和设施的完善 带动地区城市化发展,提高生活水平
生态环境 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利于生态环境保护
1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通水,这个横跨上千千米,被称为“天河”的宏伟工程,历时11年终告完成。工程建设中攻克了很多技术难题。下图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示意图。
(1)简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我国华北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2)分析中线工程建设技术难度大的原因。
(3)多位专家表示,尽管“南水北调”来水后将提高沿线城市供水保障率,却仍不能从根本上扭转北方地区严重缺水的困局。为缓解北方地区缺水状况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答案】(1)可缓解华北地区城市居民用水紧缺状况,改善居民生活质量;保障农业用水,有利于农业发展;有利于缓解工业用水短缺状况;有利于扩大生产规模,促进经济发展;有利于恢复沿途湿地,改善生态环境
(2)穿越黄河等多条河流;穿越多条山脉,地形地质条件复杂
(3)修水库;人工增雨;提高灌溉技术,推广节水农业;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生活中要倡导人们文明节水的生活方式。
【知识点】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
【解析】【分析】第(1)题,从社会生活角度,“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有利于保障日常生活、农业用水,有利于改善居民生活质量和农业发展;从经济发展角度,“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有利于缓解工业用水短缺状况,扩大生产规模,促进经济发展;从生态环境分析,“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有利于恢复沿途湿地,改善生态环境。第(2)题,中线工程要穿越黄河等多条河流,穿越秦岭等多条山脉,地形地质条件复杂,技术难度高。第(3)题,为缓解北方地区缺水状况,一要开源,即修建水库,人工增雨,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二要节流,提高灌溉技术,推广节水农业,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生活中要倡导人们文明节水的生活方式,解决水资源的污染、浪费问题。
【点评】资源跨区域调配的重要意义分析:
资源调配工程的实施,可以带来巨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可从以下三方面分析:
(1)对于资源调入地区而言,资源的大规模调入,缓解了资源、能源不足的问题,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和资源的相对充足,又保障了社会的安定与繁荣。
(2)对于资源调出地区而言,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随着资源的开发和工程的建设将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完善基础设施。
(3)资源跨区域调配有利于调入区与调出区的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有利于社会稳定。
1 / 12.3产业结构转型地区的发展——以珠三角地区为例同步测试(A)(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同步测试AB版--鲁教版(2019) 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
一、选择题
1.(2020高二下·大邱庄镇期中)皖江(长江流经安徽省河段有“皖江”之称)城市带是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下图为皖江城市带分布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示范区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优势有( )
①邻近长三角地区 ②成本优势明显 ③科技力量雄厚 ④国家政策支持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2)产业转移对安徽省的主要影响是( )
A.提高城市化水平,加快逆城市化进程
B.提升科技水平,成为制造业研发中心
C.跨省人口流动增多,省内人口流动减少
D.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工业化发展
2.(2019高二上·桂林期中)近年来,广西承接了珠江三角洲部分产业转移。广西承接产业转移的突出优势是( )
A.交通便利,市场广阔 B.原料充足,煤炭丰富
C.劳动力丰富,土地成本低 D.位置优越,技术水平高
3.(2019高二上·西安期中)一些发达国家将部分家电生产企业迁往中国、东南亚等地,主要是考虑利用当地( )
A.洁净的环境 B.先进的科技
C.便捷的交通 D.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
4.(2019高二上·大同月考)下面为我国广东、贵州两省简图,回答下列问题。
(1)广东、贵州两省之间的资源调配工程为( )
A.西气东输 B.北煤南运 C.南磷北运 D.西电东送
(2)广东省向贵州省进行产业转移,有利于贵州省( )
A.发展高科技产业 B.减轻就业压力
C.降低城市化水平 D.改善生态环境
5.(2019高二上·大同月考)西部大开发要抓紧建设青藏铁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公路国道主干线、江河上游水利枢纽等具有全局意义的战略工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四组地形中,全部属于西部大开发区域的是( )
A.四川盆地-阿尔泰山-云贵高原-祁连山
B.柴达木盆地-天山-江南丘陵一-云贵高原
C.准噶尔盆地-长白山-青藏高原-横断山
D.塔里木盆地-云贵高原-黄土高原-太行山
(2)“西气东输”工程起始于( )
A.哈密盆地 B.塔里木盆地 C.柴达木盆地 D.吐鲁番盆地
(3)青藏铁路将经过三江源(长江、黄河、澜沧江之源)地区。下列关于该地区地理环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山高坡陡,地势起伏大
B.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热量充足
C.气温低,牧草矮,生态环境脆弱
D.积雪冰川多,水资源和水能资源丰富
6.(2019高二上·集宁月考)西气东输主体工程的起点位于( )
A.塔里木盆地 B.内蒙古高原 C.长江三角洲 D.黄土高原
7.(2019高二下·天津期中)下图为我国部分区域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资源调配工程指( )
A.西水东调 B.西电东送 C.西气东输 D.西煤东运
(2)该资源调配工程的实施有利于东部地区( )
A.缓解水资源供应紧张 B.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C.减轻地面下沉状况 D.促进常规能源开发
8.(2019高二上·滁州期末)读“我国资源跨地区调配线路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箭头⑤的运输方式是( )
A.管道运输 B.水陆联运 C.高压输电 D.航空运输
(2)有专家指出,③工程很可能加重沿途有些地区土壤的次生盐碱化。有关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沿途有些地区潜水面较低,河水渗漏补给地下水,使地下水位上升
②沿途有些地区土壤中的盐分有逐渐向地表积聚的可能
③沿途地区城市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
④沿途地区主要地处半湿润地区,非雨季时段,蒸发量大于降水量
⑤沿途地区有大量海水的入侵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④⑤ D.②③⑤
(3)①工程对于我国能源开发与利用的意义是( )
A.缓解我国由于能源消费以石油为主所带来的环境压力
B.根本上改变我国的能源结构,以气代煤
C.可以实现“东西部双赢”,根本上解决能源供应紧张的状况
D.促进沿线地区特别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大气环境的改善
二、综合题
9.(2023高二下·通许月考)下图是“我国资源调配示意,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②③④代表我国的三大资源调配工程,沿线气候变化最显著的是 工程,属于水资源跨流域调配的是 工程,运输方式中有高压输电的是 工程(填写数字)
(2)请说出图中②工程对上海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有积极影响。
(3)简析图中④线工程实施的优缺点。
1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通水,这个横跨上千千米,被称为“天河”的宏伟工程,历时11年终告完成。工程建设中攻克了很多技术难题。下图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示意图。
(1)简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我国华北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2)分析中线工程建设技术难度大的原因。
(3)多位专家表示,尽管“南水北调”来水后将提高沿线城市供水保障率,却仍不能从根本上扭转北方地区严重缺水的困局。为缓解北方地区缺水状况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1)C
(2)D
【知识点】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
【解析】【分析】(1)从地理位置看,该区域位于安徽省南部,靠近长江三角洲地区,便于承接来自东部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和东部沿海地区相比,该区域在劳动力、土地等方面的成本较低;皖江(长江流经安徽省河段有“皖江”之称)城市带是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有国家政策的支持。和东部地区相比,该地区科技力量较弱。所以选C。(2)安徽省是产业转移的接收地,产业转移能促进安徽省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的提升,加快城市化进程;制造业研发中心一般布局经济发达、科技水平高的地方,产业转移能够提升安徽省科技水平,但是短期内不会使该省成为制造业研发中心;产业转移促进安徽工业化的进程,省内能够提供的就业机会增多,导致省内人口迁移增多,省际人口迁移减少;产业转移能促进安徽省劳动力导向型等工业的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工业化发展。所以选D。
【点评】引起产业转移的因素;
1.劳动力因素:由于处于不断变化中,因此具有数量充足、高素质且价格低廉的劳动力资源的国家或地区,往往成为产业转移的目的地。
2、内部交易成本因素:指企业生产与其他相关企业和地方服务行业(包括政府)打交道、进行生产组织、职工培训等过程的投入。发达国家费用较高,而发展中国家为了吸引发达国家的投资,首先要改善投资环境以减少企业生产的内部交易成本。
3、市场因素:也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中,当达到饱和或满足不了自身的需要时,而且为了避开贸易壁垒,通常采用在新地区直接投资建厂的方式,开辟新的市场。
4、其他因素: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国家政策的调整、土地规模和价格、环境污染……
2.【答案】C
【知识点】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
【解析】【分析】解:从珠三角向广西迁入的企业多为劳动力密集型工业,故影响因素主要从劳动力工资、地价、政策等因素分析。故答案为:C。
【点评】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
①劳动力因素
②内部交易成本
③市场因素
④国家政策的调整
⑤原生产地用地紧张
⑥地价昂贵
⑦环境污染
⑧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等
3.【答案】D
【知识点】资源跨区调配与区域发展
【解析】【分析】解:环境、科技、交通等条件,发达国家要优于发展中国家,而发达国家将部分家电生产企业迁往中国、东南亚等地,主要是利用这些地区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以降低生产成本,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故答案为:D。
【点评】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1、劳动力因素:由于处于不断变化中,因此具有数量充足、高素质且价格低廉的劳动力资源的国家或地区,往往成为产业转移的目的地。
2、内部交易成本因素:指企业生产与其他相关企业和地方服务行业(包括政府)打交道、进行生产组织、职工培训等过程的投入。发达国家费用较高,而发展中国家为了吸引发达国家的投资,首先要改善投资环境以减少企业生产的内部交易成本。
3、市场因素:也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中,当达到饱和或满足不了自身的需要时,而且为了避开贸易壁垒,通常采用在新地区直接投资建厂的方式,开辟新的市场。
4、其他因素: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国家政策的调整、土地规模和价格、环境污染等。
4.【答案】(1)D
(2)B
【知识点】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
【解析】【分析】(1)广东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贵州地势落差较大,水能丰富,煤炭资源丰富,水电、火电充足,两省之间的资源调配工程为西电东送,D对。贵州天然气资源缺乏,A错。贵州地形崎岖,交通条件较差,不适合北煤南运,B错。贵州在北面,磷矿丰富, C错。(2)广东省向贵州省进行产业转移,有利于贵州省产业部门增加,减轻就业压力,B错。贵州经济落后,技术水平低,不适宜发展高科技产业,A错。经济发展,城市化水平提高,C错。迁入产业以劳动密集型为主,会破坏当地生态环境,D错。
【点评】产业转移产生的影响:
(1)对转入区影响: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难以避免有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出现.
(2)对转出地区的影响:缓解土地压力、人口、交通和环境等压力,为产业的升级提供发展的空间.
5.【答案】(1)A
(2)B
(3)C
【知识点】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
【解析】【分析】(1)西部大开发的范围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内蒙古、广西等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江南丘陵、长白山、黄土高原、太行山不位于西部大开发范围,BCD错误。四川盆地、阿尔泰山、云贵高原、祁连山全部位于西部大开发范围内,A正确。故选A。(2)“西气东输”工程起始于塔里木盆地,终点是上海,B正确,ACD错误。故选B。(3)三江源位于青藏高原上,地势高,但起伏小,A错误;地势高,热量不足,B错误。青藏高原地势高,日照充足,但热量条件差,气温低,牧草矮,生态环境脆弱,C正确;三江源地区位于高原面上,山地相对高度不大,地势相对平坦,水能资源相对不足,D错误。故选C。
【点评】西气东输穿过的地形区:
一线工程穿过的主要地形区有:塔里木盆地―吐鲁番盆地—河西走廊—宁夏平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二线工程穿过的主要地形区有:准噶尔盆地—河西走廊—宁夏平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江汉平原—鄱阳湖平原—江南丘陵—华南丘陵—珠江三角洲。
6.【答案】A
【知识点】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西气东输主体工程的起点位于塔里木盆地,A对。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是途经地区,B、D错。长江三角洲是目的地之一,C错。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属于识记类题。西气东输主体工程起点为新疆轮南,属于塔里木盆地,东至上海。 东西横贯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苏、上海等9个省区,全长4200千米。
7.【答案】(1)B
(2)B
【知识点】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
【解析】【分析】(1)图中资源调配工程分为北、中、南三个通道,输出地均为我国电力资源(水电或火电)丰富的地区,输入地均为我国能源消费量大的地区,因此该工程为西电东送,选项B符合题意。我国西部水资源丰富程度整体上不如东部,因此西水东调的可能性不大,排除A。我国的西气东输工程主要输出地位于新疆、四川一带,与图中路线不一致,排除C。西煤东运的路线主要集中在山西与东部沿海之间,与图中路线不一致,排除D。故答案为:B。(2)根据前面的判断可知,该资源调配工程为西电东送,即把西部的水电和火电输往东部地区,电力使用过程中不污染环境,因此有利于东部地区优化能源消费结构,选项B符合题意。该工程是能源输送工程,不会缓解水资源供应紧张,排除A。电力输送与东部地区减轻地面下沉状况没有关联性,排除C。大量电力输入,缓解了东部地区能源紧张状况,不会促进常规能源开发,排除D。故答案为:B。
【点评】我国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西部和北部地区,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区,东部地区的一次能源资源匮乏、用电负荷相对集中。能源资源与电力负荷分布的不均衡性决定了西电东送的必要性。"西电东送"就是把煤炭、水能资源丰富的西部省区的能源转化成电力资源,输送到电力紧缺的东部沿海地区。
8.【答案】(1)C
(2)A
(3)D
【知识点】交通运输方式及其特点;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⑤为西电东送的南线工程,主要是水电,因距离较远,能源的输送方式是高压输电。故答案为:C。(2)③工程为南水北调的东线工程,沿线地区地势低洼,京杭大运河的水会补给地下水,造成地下水位过高。在春秋较干旱季节,会出现地表积盐较多现象。故答案为:A。(3)①工程为西气东输工程,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该工程可以缓解能源供应紧张的状况,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更不能从根本上改变能源消费结构。故答案为:D。
【点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实施的原因是一致的,即自然资源区域分布的不平衡性和区域间发展的不平衡性,使各地区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与该区所赋存的自然资源不匹配。
9.【答案】(1)②;④;①③
(2)缓解能源供应紧张的矛盾;改善能源消费结构;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有利于环境保护。
(3)优点:可调水量大;可利用京杭运河输水,工程量小;大部分位于平原地区,地形平坦,施工难度小;黄河以北可以自流。
缺点:流经地区人口稠密,工农业生产密度大,水质较差;黄河以南地势南低北高,需要梯级提水。
【知识点】资源跨区调配与区域发展;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
【解析】【分析】(1)读图分析可知,②为西气东输工程,①③为西电东送工程,④为南水北调工程,三大资源调配工程中,西气东输工程地跨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西电东送工程所经地区全部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南水北调工程沿线跨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因此沿线气候变化最显著的是②工程,属于水资源跨流域调配的是④工程,运输方式中有高压输电的是①③工程。
(2)②工程是西气东输工程,西气东输在经济方面可以缓解上海能源供应紧张的局面,保证上海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在环境保护方面主要有用清洁的天然气代替煤炭,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减少大气污染的排放,提高大气环境质量,有利于改善环境质量
(3)图中④线为南水北调的东线,从长江下游的扬州调水,跨越黄河将水调往山东、河南、河北等地区。其优点是位于长江下游,可调水量大;可利用京杭运河现成的河道输水,建设工程量小;大部分地区位于平原,地形平坦,施工难度小;黄河以北地区水可以自流等。缺点是流经地区人口稠密,工农业生产密度大,通过地表输水,水质较差;黄河以南地势南低北高,需要梯级提水,调水费用较高等。
【点评】对资源跨区域调配意义的分析要从资源调入地区和资源调出地区的资源、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环境改善等方面入手。分析如下。
意义
方面 对调入地区 对调出地区
资源 缓解资源短缺问题 促进资源开发
经济 促进资源消费结构的调整 形成资源相关产业链,增加经济收入
社会 带动相关产业和设施的完善 带动地区城市化发展,提高生活水平
生态环境 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利于生态环境保护
10.【答案】(1)可缓解华北地区城市居民用水紧缺状况,改善居民生活质量;保障农业用水,有利于农业发展;有利于缓解工业用水短缺状况;有利于扩大生产规模,促进经济发展;有利于恢复沿途湿地,改善生态环境
(2)穿越黄河等多条河流;穿越多条山脉,地形地质条件复杂
(3)修水库;人工增雨;提高灌溉技术,推广节水农业;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生活中要倡导人们文明节水的生活方式。
【知识点】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
【解析】【分析】第(1)题,从社会生活角度,“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有利于保障日常生活、农业用水,有利于改善居民生活质量和农业发展;从经济发展角度,“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有利于缓解工业用水短缺状况,扩大生产规模,促进经济发展;从生态环境分析,“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有利于恢复沿途湿地,改善生态环境。第(2)题,中线工程要穿越黄河等多条河流,穿越秦岭等多条山脉,地形地质条件复杂,技术难度高。第(3)题,为缓解北方地区缺水状况,一要开源,即修建水库,人工增雨,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二要节流,提高灌溉技术,推广节水农业,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生活中要倡导人们文明节水的生活方式,解决水资源的污染、浪费问题。
【点评】资源跨区域调配的重要意义分析:
资源调配工程的实施,可以带来巨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可从以下三方面分析:
(1)对于资源调入地区而言,资源的大规模调入,缓解了资源、能源不足的问题,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和资源的相对充足,又保障了社会的安定与繁荣。
(2)对于资源调出地区而言,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随着资源的开发和工程的建设将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完善基础设施。
(3)资源跨区域调配有利于调入区与调出区的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有利于社会稳定。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