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生活中常见的盐(第二课时)达标检测
一、选择题
1.物质的分类非常重要,下列按酸、碱、盐的顺序排列的是( )
A.H2SO4 Ca(OH)2 NaCl B.H2SO4 NaCl Ca(OH)2
C.NaCl Ca(OH)2 H2SO4 D.Ca(OH)2 H2SO4 NaCl
2.下列各组物质中,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 )
A.氢氧化铜和盐酸 B.碳酸钙和盐酸
C.氯化铁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 D.硝酸钾溶液和氯化钠溶液
3.不用其他试剂,仅仅利用试管和胶头滴管就可以区别下列四种物质的溶液:①CuSO4;②MgCl2;③KOH;④NaNO3。则正确的鉴别顺序是( )
A.②③①④ B.①②③④ C.①③②④ D.②①③④
4.某无色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如图所示,其中X可能是( )
A.CO32- B.Fe3+ C.OH- D.Na+
5.现有锌、氧化铜、硫酸钡和石灰石四种固体,为了区分它们,小嘉参照二歧分类检索表制作了一个物质检索表,如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表示的是石灰石
B.乙表示的是锌
C.表中“▲”应该表示为“黑色固体”
D.也可根据是否含有氧元素对丙、丁分类
6.在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的转化不能一步完成的是( )
A.Na2CO3→CaCO3 B.CuCl2→Cu(OH)2 C.CaO→CaCl2 D.Fe→FeCl3
7.下列物质混合后会发生反应,其中不能观察到明显现象的是( )
A.CO2溶液与KOH溶液 B.Ba(NO3)2溶液和稀硫酸
C.Cu(OH)2和稀硫酸 D.Na2CO3溶液和CaCl2溶液
8.下列各组物质的稀溶液中,不另加试剂就能鉴别出来的是( )
A.Na2SO4、NaNO3、NaCl B.H2SO4、NaOH、NaCl
C.Na2CO3、CaCl2、HCl D.Ca(OH)2、NaOH、BaCl2
9.如图,将胶头滴管中的物质X滴入装有物质Y的试管中,两物质充分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X为稀硫酸,若反应有气泡产生,则生成的气体一定是H2
B.X为AgNO3溶液,Y为Cu片,根据现象可判断金属活动性:Cu>Ag
C.X为BaCl2溶液,Y为Na2SO4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
D.X为稀盐酸,Y为Al(OH)3,该反应可应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
10.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和方法均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试剂 操作方法
A CO2(CO) 足量O2 点燃
B CaO(CaCO3) 适量稀盐酸 蒸发、结晶
C NaNO3溶液(Na2SO4) 适量碳酸钡固体 过滤
D Cu粉(Fe粉) 足量稀硫酸 过滤、洗涤、干燥
11.有一溶液X是下列四种物质中的一种,将其分别滴加到盛有碳酸钠溶液、硝酸钡溶液、氯化钠溶液的试管中,出现的现象如下表。则溶液X是下列选项中的( )
试管中盛放物质 碳酸钠溶液 硝酸钡溶液 氯化钠溶液
现象 有气泡冒出 有白色沉淀 无明显现象
A.稀硫酸 B.MgSO4溶液 C.KOH溶液 D.稀盐酸
12.某同学在学习了金属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规律后,绘制了可以通过一步反应制取MgSO4的思维导图,其中所选用的物质错误的是( )
A.①FeSO4+Mg B.②Mg(OH)2+Na2SO4 C.③MgO+H2SO4 D.④H2SO4+Mg(OH)2
二、填空与简答题
13.酸、碱、盐的溶解性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之一。下表是部分酸、碱、盐在水中的溶解性(20℃),请回答下列问题。
阴离子阳离子 OH- NO3- CO32- Cl-
K+ 溶 溶 溶 溶
Ba2+ 溶 溶 不 溶
Cu2+ 不 溶 不 溶
(1)上述阴、阳离子形成不溶性碱化学式为________, 形成复合肥料的化学式为________。
(2)KOH溶液和Ba(NO3)2溶液________(填“能”或“不能”)反应。
(3)下列各组离子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________。
A.OH- H+ Ba2+ NO3- B.OH- Ba2+ K+ Cl-
C.CO32- K+ Ba2+ Cl- D.CO32- Cu2+ NO3- K+
14.组成相似的盐具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
(1)①Cu(NO3)2溶液和CuSO4溶液都含有大量________(填离子符号)。
②向Cu(NO3)2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充分振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③向CuSO4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锌片,充分反应后,可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如图表示该反应前后溶液中存在的主要离子,请写出每种图形代表的离子(填离子符号):
:________;:________。
(2)在溶液中能与CuSO4反应而不与Cu(NO3)2反应的物质有________(任举一例)。
(3)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某纯净物的溶液,能同时将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转变成沉淀,该纯净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
15.碳酸钠俗称纯碱,又称苏打。“苏打”同学要穿过迷宫,从入口顺利地走到出口,途中遇到不能发生反应的物质才能通过。迷宫如图所示:
(1)请你帮助“苏打”同学选择一条能够走出迷宫的路线,从入口至出口的顺序为________(填序号)。
(2)“苏打”在刚进迷宫时,碰到了两种阻止他前进的物质,请写出能与它产生气体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另一反应的现象是________。
(3)迷宫中的许多物质间也可以发生化学反应,请写出能产生白色沉淀且属于中和反应的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_,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
(4)碳酸钠和氢氧化钾不反应的原因:________。
16.“飞花令”是中国诗词的一种接龙游戏。科学兴趣小组模仿“飞花令”游戏规则,进行物质间转化的接龙比赛,其比赛规则是:从同一物质开始进行转化,接龙物质不能重复且必须含有指定元素,以转化路径长且正确者为比赛胜者。某两场比赛的过程记录如下(“→”表示某一种物质经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
(1)指定元素:氢元素 起始物质:HCl 比赛胜者:乙同学
甲同学:HCl→H2O
乙同学:HCl→H2O→
乙同学在方框中应填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写一种即可)
(2)指定元素:钡元素 起始物质:BaO 比赛胜者:丁同学
丙同学:BaO→Ba(OH)2→BaSO4
下列能使丁同学获胜的方案有___________(填字母)。
A.BaO→BaSO4→Ba(OH)2→BaCO3
B.BaO→BaCl2→Ba(NO3)2→BaSO4
C.BaO→Ba(OH)2→BaCO3→BaCl2→Ba(NO3)2→BaSO4
D.BaO→BaCl2→BaCO3→Ba(NO3)2→Ba(OH)2→BaSO4
17.一瓶氢氧化钠固体,因不慎敞口放置了一段时间,已经部分变质。化学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决定测定该瓶氢氧化钠固体变质的程度,现取该瓶中的氢氧化钠固体样品20 g加水配制成溶液,向上述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生成沉淀为5 g。
(1)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是________。(写化学方程式)
(2)计算20 g氢氧化钠固体样品中含有杂质Na2CO3的质量分数(结果精确到0.1%)。
(3)请画出该20 g氢氧化钠固体样品与200 g 7.3%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气体与加入稀盐酸质量的变化图象。
参考答案
1.A 2.D 3.C 4.D 5.D 6.D 7.A 8.C 9.A 10.D 11.A 12.B
13.(1)Cu(OH)2 KNO3 (2)不能 (3)B
14.(1)①Cu2+ ②Cu(NO3)2+2NaOH=Cu(OH)2↓+2NaNO3 ③锌片表面出现红色物质,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 Cu2+ SO42- (2)BaCl2(合理即可) (3)Ba(OH)2
15.(1)③④⑤⑦ (2)Na2CO3+2HCl=2NaCl+H2O+CO2↑ 有白色沉淀产生 (3)H2SO4、Ba(OH)2 复分解反应 (4)相互交换成分,没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
16.(1)Ca(OH)2(或H2、H2CO3等合理答案均可) (2)BC
17.(1)2NaOH+CO2=Na2CO3+H2O
(2)解:设碳酸钠的质量为x。
Na2CO3+Ca(OH)2=CaCO3↓+2NaOH
106 100
x 5 g
x=5.3 g
Na2CO3%=×100%=26.5%
答:略。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