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人口分布同步测试(A)(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同步测试AB版--湘教版(2019) · 必修 第二册)
一、选择题
(2023高一下·杭州月考)根据2022年联合国发布的《世界人口展望2022》,全球人口将会突破80亿。但从全球来看,世界人口分布极不均衡。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 )
A.南半球中低纬度 B.南半球中高纬度
C.北半球中低纬度 D.北半球中高纬度
2.图中①~④为世界人口稠密区,⑤~⑧为人口稀少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⑤地区环境承载力小,人口稀疏
B.①地区资源充足,人口稠密
C.⑥地区生物生产量小,人口稀疏
D.④地区历史古老,人口稠密
(2023高一下·清远会考)下图是腾讯发布的“某日我国QQ同时在线人数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图示所体现的中国人口地理分界线是( )
A.秦岭—淮河线 B.以长城一线为界
C.黑河—腾冲线 D.以长江为界
4.形成我国图示人口分布特征的最主要因素是( )
A.经济因素 B.自然因素 C.历史因素 D.社会因素
(2023高一下·吉林期末)芬兰位于欧洲北部,人口约550万(2015年),首都赫尔辛基是芬兰最重要的经济、文化、科技中心。下图为"芬兰的人口分布图(2015年)"。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5.芬兰人口分布特点是( )
A.东多西少 B.南多北少 C.南少北多 D.分布均匀
6.芬兰超过1/4的人口集中在赫尔辛基及其周边城镇的人文因素主要是( )
A.气候 B.社会经济 C.历史 D.军事
(2023高一下·仁怀期中)下图为我国新疆的塔里木盆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影响该区域人口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 )
A.水资源 B.气候 C.土壤 D.地形
8.下列说法符合该盆地人口分布特点的是( )
A.分布在盆地中心附近 B.多集中在时令河沿岸
C.多分布在绿洲上 D.分布在湖泊沿岸
(2023高一下·杭州期中)读世界人口纬度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9.世界人口集中分布在( )
A.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 B.南半球温带地区
C.地形平坦的沿海地区 D.地势起伏大的内陆地区
10.世界人口主要集中图中阴影区的原因有( )
A.地形全部为平原 B.陆地面积较大
C.气温较为适中 D.降水量全球最少
(2023高一下·深圳期中)世界人口分布最显著的特点是不均衡性,形成了明显的人口稠密区和人口稀疏区。目前全世界大约3/4的人口分布在5%的陆地上。下图为世界人口纬度分布示意图,阴影表示各纬度人口数量多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据图可知,世界人口集中分布在( )
A.热带 B.南温带 C.北温带 D.寒带
12.下列地区中,属于人口分布稠密区的是( )
A.撒哈拉地区 B.东亚地区 C.西亚地区 D.南极地区
13.在世界上,人口稀疏区往往( )
A.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B.深居内陆、气候湿润
C.气候恶劣、远离海洋 D.靠近沿海、土壤肥沃
(2023高一下·楚雄期中)人口在空间分布上受区域气候、水源、交通、矿产资源分布等多项因素的影响,世界不同地区人口在空间分布上差异较大。下图为世界各大洲距海岸200km范围内面积和人口比重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图示各大洲人口在空间分布上最均匀的是( )
A.欧洲 B.大洋洲 C.北美洲 D.亚洲
15.世界人口集中分布在沿海200km范围内,其有利的自然条件有( )
①气候条件优越②地形平坦③河网密度大④经济发展水平高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二、综合题
16.(2023高一下·清远期中)读我国东北地区人口密度分布图和地形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据图描述东北地区人口分布特点。
(2)试分析形成图示东部地区人口分布特点的原因。
17.区域分布差异
(1)世界四大人口稠密区:东亚、南亚、⑤ 、北美东部。
(2)各大洲和地区的人口分布极不平衡
A.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人口约占世界人口的85%。
B.截至2018年年底,世界上有⑥ 个国家人口超过1亿。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C
2.A
【知识点】世界人口的分布;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解析】【点评】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自然条件(地形、气候、水源和环境质量等);社会经济条件(经济发展水平,收入、就业状况,城市化水平,交通状况);开发历史长短。
1.从图中的数据可以看出,赤道至60°N的人口分布的比例最高,这一纬度地带的人口占全球绝大多数,而其他纬度地带人口比例小,故世界人口集中分布在北半球的中低纬度地区,C正确,ABD错误。
故答案为:C。
2.读图可知,⑤地位于非洲地区,该地经济发展落后,气候较差,环境承载力弱,所以人口稀疏,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答案】3.C
4.B
【知识点】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解析】【点评】中国人口大致以黑河—腾冲一线为界,东南人口多,西北人口少。
3.中国人口地理分界线是黑河—腾冲一线,东南侧人口多,西北侧人口少,与图中QQ同时在线人数分布示意图基本符合,C正确;长城、秦岭—淮河、长江均不是中国主要的人口地理分界线,故答案为:C。
4.黑河—腾冲一线的东南一侧,为季风气候,气候温暖湿润,河湖众多,且多以平原为主,土壤肥沃,人口分布多;西北一侧,主要为大陆性气候区和青藏高寒区,气候干旱或高寒,土壤发育差,人口分布少;故形成我国人口东南多西北少的分布特点的主要根本原因是自然因素,B正确;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历史因素均不是形成我国人口分布特点的根本原因,ACD错误,故答案为:B。
【答案】5.B
6.B
【知识点】世界人口的分布;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解析】【点评】人口分布是受自然、社会、经济和政治等多种因素影响。自然条件对人口分布的影响是通过地形、气候、水文、土壤、植被及自然资源等各种因素实现的;生产发展与布局对人口分布的影响农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其他社会经济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其他社会经济因素,诸如重大人口政策和经济政策的变动、战争、灾荒、疫病、传统观念等,均对人口分布产生影响;政治因素对人口分布有时会产生巨大影响,短时间内便会改变人口分布状况。20世纪以来,随世界范围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社会、经济和政治等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越来越大。
5.根据芬兰的人口分布图(2015年)可知,芬兰的人口主要分布在南部及沿海地区,北部地区人口少,分布特点是南多北少,故答案为:B。
6.由材料可知,首都赫尔辛基是芬兰最重要的经济、文化、科技中心,芬兰超过1/4的人口集中在赫尔辛基及其周边城镇的人文因素主要是社会经济发达,B正确;气候属于自然因素,A错误;历史、军事不是影响人口集中的主要因素,CD错误;故答案为:B。
【答案】7.A
8.C
【知识点】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解析】【点评】水资源的充足性对于农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在水源较为丰富的地区,农民可以进行灌溉农业,种植作物并维持农业生产的稳定。而水资源匮乏的地区,农业发展受限,导致人口分布相对稀疏。
7.塔里木盆地是一个干旱地区,水资源的供应是人口定居和发展的关键因素。在水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人口聚集较多,农业和城市化水平较高,土壤,地形都不是主要因素,故答案为:A。
8.A、读图可知,盆地中心地区是沙漠,不适合人类居住,A错误;
B、时令河在大部分时间内水流稀少,仅在季节性的融雪或降雨时期才有水流,人口在时令河沿岸的分布可能相对较少,B错误;
C、塔里木盆地的人口分布主要集中在绿洲地区。绿洲是由地下水或人工灌溉提供水源的相对肥沃和适宜农业发展的区域。在干旱的塔里木盆地,绿洲是人们进行农业种植和定居的重要场所,C正确;
D、塔里木盆地的湖泊数量有限,且大部分湖泊在干旱气候下水位较低,人口分布在湖泊沿岸的情况相对较少,D错误;
故答案为:C。
【答案】9.A
10.C
【知识点】世界人口的分布;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解析】【点评】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可归纳为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两大类。自然因素包括气候、地形、水源和其他因素等。人口主要分布在气候适宜的中低纬度地区。平原地区人口较为稠密。一般来说,河流、湖泊沿岸供水方便,人口较密集。此外,土壤肥力、矿产资源的分布等也会影响人口的分布。社会经济因素主要包括生产力水平、经济发展水平、交通、历史等。
9.A、由图可知,世界人口集中在0~60°N纬度范围内,即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A正确;
B、由图可知,30°S~60°S纬度范围内,人口数量少,分布稀疏,B错误;
C、图示没有关于人口分布在地形平坦的沿海地区的信息,C错误;
D、地势起伏大的内陆地区,交通不便,人口分布少,D错误。
故答案为:A。
10.图中阴影区指的是北半球0°~60°N纬度范围,尤其是30°N附近。
A、30°N附近除平原外,还有其他地形类型,A错误;
B、30°N附近陆地面积较大,但陆地面积不是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B错误;
C、30°N附近位于亚热带和温带的过渡地带,气温较为适中,人口分布较多,C正确;
D、30°N附近的大陆东岸是季风气候,降水较多,D错误。
故答案为:C。
【答案】11.C
12.B
13.C
【知识点】世界人口的分布;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解析】【点评】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可归纳为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两大类。自然因素包括气候、地形、水源和其他因素等。人口主要分布在气候适宜的中低纬度地区。平原地区人口较为稠密。一般来说,河流、湖泊沿岸供水方便,人口较密集。此外,土壤肥力、矿产资源的分布等也会影响人口的分布。社会经济因素主要包括生产力水平、经济发展水平、交通、历史等。
11.由图可知,世界人口主要位于30°N~60°N纬度带内,该纬度带属于北温带,C正确,ABD错误。
故答案为:C。
12.A、撒哈拉地区是荒漠,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不适合人类生存,A错误;
B、东亚地区是季风气候区,雨热同期,人口分布稠密,B正确;
C、西亚地区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人口分布稀疏,C错误;
D、南极地区纬度高,气候寒冷,不适合人类生存,D错误。
故答案为:B。
13.A、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地区,适合农耕,人口分布稠密,A错误;
B、气候湿润地区,适合人类生存和农耕,人口分布稠密,B错误;
C、气候恶劣、远离海洋地区,交通不便,不适合人类生存,人口分布稀疏,C正确;
D、靠近沿海,海运交通便利,土壤肥沃,适合人类生存和农耕,人口分布稠密,D错误。
故答案为:C。
【答案】14.A
15.A
【知识点】世界人口的分布;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解析】【点评】 世界人口集中分布在沿海200km范围内 ,因其地形平坦、气候宜居、加之交通便利、经济发达;而世界各大洲中,欧洲地势相对平坦, 人口在空间分布上最均匀 。
14.由题意可知, 距海岸200km范围内面积和人口比重示意图,欧洲人口占比与面积占比差距最小,故其人口在空间分布上最均匀,A正确。
故答案为:A。
15.①沿海200km范围内 ,靠近海洋降雨丰富,气候条件优越,①正确;
②由所学知识可知,沿海200km范围属平原地区较多,地形相对平坦,②正确;
③由所学知识可知,沿海200km范围内 主要为河流下游干流入海口,河流密度不大,③错误;
④经济发展水平高,该条件属于社会经济条件,与题意无关,④错误;
综上所述:①②正确。
故答案为:A。
16.【答案】(1)人口分布不均;西南部及中部人口稠密;东北及东部、西部人口分布较为稀疏。
(2)东部地区人口分布特点:稀疏。原因:地形以山地为主,地形崎岖不平;地形以山地为主,以林地为主,不适合农耕;地形以山地为主,土层薄,水土流失严重;交通线路稀疏。
【知识点】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1)结合图例可看出,东北地区有的地方人口密度小于10人/平方千米,有的地方人口密度大于400人/平方千米,说明人口分布不均;从图中看,西南部及中部人口密度大于400人/平方千米,说明西南部及中部人口稠密;东北及东部、西部人口分布较为稀疏。
(2)由图可知东部人口密度低,人口稀疏。由地形图可知,东部地形以山地为主,地形崎岖不平,人类居住;地形以山地为主,土层薄,土壤流失严重;土地以林地为主,不适合农耕,种植业欠发达;区域内崎岖不平,交通线路稀疏,交通欠发达。所以人口较为稀疏。
【点评】一、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有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
1.自然因素:地形、气候、水文、土、植被及自然资源等。
2.社会经济因素:社会生产方式、生产发展与布局、其他社会经济因素(诸如重大人口政策和经济政策的变动、战争、灾荒、疫病、传统观念等)。
二、我国人口分布特点及原因:
1.我国人口分布特点:东南多,西北少。人口地理分界线—“胡焕庸线”。
2.我国人口分布的原因主要包括自然条件(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和社会经济条件(经济、交通等)差异。
我国人口分布规律:由东南向西北逐渐递减,以胡焕庸线为界,东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有利于人口集中分布。西北地区自然条件恶劣,人口稀少。
17.【答案】(1)欧洲西部
(2)13
【知识点】世界人口的分布
【解析】【分析】(1)根据世界人口的分布状况可知,世界人口四大稠密地区包括:东亚、南亚、欧洲西部和北美东部,其中东亚和南亚地区是农业发展悠久的地区,二欧洲西部和北美东部则是资本主义发展较早的地区,目前经济发达。故答案为:欧洲西部。
(2)世界各大洲人口分布极不平衡,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人口约占世界人口的85%,截至2018年底,世界上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有:中国、印度、美国、印度尼西亚、巴西、巴基斯坦、尼日利亚、孟加拉国、俄罗斯、墨西哥、日本、埃塞俄比亚和菲律宾,共13个。故答案为:13。
【点评】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以及北美洲东部等中低纬度的近海平原地区。
1 / 11.1人口分布同步测试(A)(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同步测试AB版--湘教版(2019) · 必修 第二册)
一、选择题
(2023高一下·杭州月考)根据2022年联合国发布的《世界人口展望2022》,全球人口将会突破80亿。但从全球来看,世界人口分布极不均衡。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 )
A.南半球中低纬度 B.南半球中高纬度
C.北半球中低纬度 D.北半球中高纬度
2.图中①~④为世界人口稠密区,⑤~⑧为人口稀少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⑤地区环境承载力小,人口稀疏
B.①地区资源充足,人口稠密
C.⑥地区生物生产量小,人口稀疏
D.④地区历史古老,人口稠密
【答案】1.C
2.A
【知识点】世界人口的分布;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解析】【点评】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自然条件(地形、气候、水源和环境质量等);社会经济条件(经济发展水平,收入、就业状况,城市化水平,交通状况);开发历史长短。
1.从图中的数据可以看出,赤道至60°N的人口分布的比例最高,这一纬度地带的人口占全球绝大多数,而其他纬度地带人口比例小,故世界人口集中分布在北半球的中低纬度地区,C正确,ABD错误。
故答案为:C。
2.读图可知,⑤地位于非洲地区,该地经济发展落后,气候较差,环境承载力弱,所以人口稀疏,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2023高一下·清远会考)下图是腾讯发布的“某日我国QQ同时在线人数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图示所体现的中国人口地理分界线是( )
A.秦岭—淮河线 B.以长城一线为界
C.黑河—腾冲线 D.以长江为界
4.形成我国图示人口分布特征的最主要因素是( )
A.经济因素 B.自然因素 C.历史因素 D.社会因素
【答案】3.C
4.B
【知识点】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解析】【点评】中国人口大致以黑河—腾冲一线为界,东南人口多,西北人口少。
3.中国人口地理分界线是黑河—腾冲一线,东南侧人口多,西北侧人口少,与图中QQ同时在线人数分布示意图基本符合,C正确;长城、秦岭—淮河、长江均不是中国主要的人口地理分界线,故答案为:C。
4.黑河—腾冲一线的东南一侧,为季风气候,气候温暖湿润,河湖众多,且多以平原为主,土壤肥沃,人口分布多;西北一侧,主要为大陆性气候区和青藏高寒区,气候干旱或高寒,土壤发育差,人口分布少;故形成我国人口东南多西北少的分布特点的主要根本原因是自然因素,B正确;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历史因素均不是形成我国人口分布特点的根本原因,ACD错误,故答案为:B。
(2023高一下·吉林期末)芬兰位于欧洲北部,人口约550万(2015年),首都赫尔辛基是芬兰最重要的经济、文化、科技中心。下图为"芬兰的人口分布图(2015年)"。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5.芬兰人口分布特点是( )
A.东多西少 B.南多北少 C.南少北多 D.分布均匀
6.芬兰超过1/4的人口集中在赫尔辛基及其周边城镇的人文因素主要是( )
A.气候 B.社会经济 C.历史 D.军事
【答案】5.B
6.B
【知识点】世界人口的分布;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解析】【点评】人口分布是受自然、社会、经济和政治等多种因素影响。自然条件对人口分布的影响是通过地形、气候、水文、土壤、植被及自然资源等各种因素实现的;生产发展与布局对人口分布的影响农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其他社会经济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其他社会经济因素,诸如重大人口政策和经济政策的变动、战争、灾荒、疫病、传统观念等,均对人口分布产生影响;政治因素对人口分布有时会产生巨大影响,短时间内便会改变人口分布状况。20世纪以来,随世界范围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社会、经济和政治等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越来越大。
5.根据芬兰的人口分布图(2015年)可知,芬兰的人口主要分布在南部及沿海地区,北部地区人口少,分布特点是南多北少,故答案为:B。
6.由材料可知,首都赫尔辛基是芬兰最重要的经济、文化、科技中心,芬兰超过1/4的人口集中在赫尔辛基及其周边城镇的人文因素主要是社会经济发达,B正确;气候属于自然因素,A错误;历史、军事不是影响人口集中的主要因素,CD错误;故答案为:B。
(2023高一下·仁怀期中)下图为我国新疆的塔里木盆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影响该区域人口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 )
A.水资源 B.气候 C.土壤 D.地形
8.下列说法符合该盆地人口分布特点的是( )
A.分布在盆地中心附近 B.多集中在时令河沿岸
C.多分布在绿洲上 D.分布在湖泊沿岸
【答案】7.A
8.C
【知识点】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解析】【点评】水资源的充足性对于农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在水源较为丰富的地区,农民可以进行灌溉农业,种植作物并维持农业生产的稳定。而水资源匮乏的地区,农业发展受限,导致人口分布相对稀疏。
7.塔里木盆地是一个干旱地区,水资源的供应是人口定居和发展的关键因素。在水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人口聚集较多,农业和城市化水平较高,土壤,地形都不是主要因素,故答案为:A。
8.A、读图可知,盆地中心地区是沙漠,不适合人类居住,A错误;
B、时令河在大部分时间内水流稀少,仅在季节性的融雪或降雨时期才有水流,人口在时令河沿岸的分布可能相对较少,B错误;
C、塔里木盆地的人口分布主要集中在绿洲地区。绿洲是由地下水或人工灌溉提供水源的相对肥沃和适宜农业发展的区域。在干旱的塔里木盆地,绿洲是人们进行农业种植和定居的重要场所,C正确;
D、塔里木盆地的湖泊数量有限,且大部分湖泊在干旱气候下水位较低,人口分布在湖泊沿岸的情况相对较少,D错误;
故答案为:C。
(2023高一下·杭州期中)读世界人口纬度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9.世界人口集中分布在( )
A.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 B.南半球温带地区
C.地形平坦的沿海地区 D.地势起伏大的内陆地区
10.世界人口主要集中图中阴影区的原因有( )
A.地形全部为平原 B.陆地面积较大
C.气温较为适中 D.降水量全球最少
【答案】9.A
10.C
【知识点】世界人口的分布;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解析】【点评】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可归纳为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两大类。自然因素包括气候、地形、水源和其他因素等。人口主要分布在气候适宜的中低纬度地区。平原地区人口较为稠密。一般来说,河流、湖泊沿岸供水方便,人口较密集。此外,土壤肥力、矿产资源的分布等也会影响人口的分布。社会经济因素主要包括生产力水平、经济发展水平、交通、历史等。
9.A、由图可知,世界人口集中在0~60°N纬度范围内,即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A正确;
B、由图可知,30°S~60°S纬度范围内,人口数量少,分布稀疏,B错误;
C、图示没有关于人口分布在地形平坦的沿海地区的信息,C错误;
D、地势起伏大的内陆地区,交通不便,人口分布少,D错误。
故答案为:A。
10.图中阴影区指的是北半球0°~60°N纬度范围,尤其是30°N附近。
A、30°N附近除平原外,还有其他地形类型,A错误;
B、30°N附近陆地面积较大,但陆地面积不是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B错误;
C、30°N附近位于亚热带和温带的过渡地带,气温较为适中,人口分布较多,C正确;
D、30°N附近的大陆东岸是季风气候,降水较多,D错误。
故答案为:C。
(2023高一下·深圳期中)世界人口分布最显著的特点是不均衡性,形成了明显的人口稠密区和人口稀疏区。目前全世界大约3/4的人口分布在5%的陆地上。下图为世界人口纬度分布示意图,阴影表示各纬度人口数量多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据图可知,世界人口集中分布在( )
A.热带 B.南温带 C.北温带 D.寒带
12.下列地区中,属于人口分布稠密区的是( )
A.撒哈拉地区 B.东亚地区 C.西亚地区 D.南极地区
13.在世界上,人口稀疏区往往( )
A.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B.深居内陆、气候湿润
C.气候恶劣、远离海洋 D.靠近沿海、土壤肥沃
【答案】11.C
12.B
13.C
【知识点】世界人口的分布;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解析】【点评】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可归纳为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两大类。自然因素包括气候、地形、水源和其他因素等。人口主要分布在气候适宜的中低纬度地区。平原地区人口较为稠密。一般来说,河流、湖泊沿岸供水方便,人口较密集。此外,土壤肥力、矿产资源的分布等也会影响人口的分布。社会经济因素主要包括生产力水平、经济发展水平、交通、历史等。
11.由图可知,世界人口主要位于30°N~60°N纬度带内,该纬度带属于北温带,C正确,ABD错误。
故答案为:C。
12.A、撒哈拉地区是荒漠,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不适合人类生存,A错误;
B、东亚地区是季风气候区,雨热同期,人口分布稠密,B正确;
C、西亚地区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人口分布稀疏,C错误;
D、南极地区纬度高,气候寒冷,不适合人类生存,D错误。
故答案为:B。
13.A、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地区,适合农耕,人口分布稠密,A错误;
B、气候湿润地区,适合人类生存和农耕,人口分布稠密,B错误;
C、气候恶劣、远离海洋地区,交通不便,不适合人类生存,人口分布稀疏,C正确;
D、靠近沿海,海运交通便利,土壤肥沃,适合人类生存和农耕,人口分布稠密,D错误。
故答案为:C。
(2023高一下·楚雄期中)人口在空间分布上受区域气候、水源、交通、矿产资源分布等多项因素的影响,世界不同地区人口在空间分布上差异较大。下图为世界各大洲距海岸200km范围内面积和人口比重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图示各大洲人口在空间分布上最均匀的是( )
A.欧洲 B.大洋洲 C.北美洲 D.亚洲
15.世界人口集中分布在沿海200km范围内,其有利的自然条件有( )
①气候条件优越②地形平坦③河网密度大④经济发展水平高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答案】14.A
15.A
【知识点】世界人口的分布;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解析】【点评】 世界人口集中分布在沿海200km范围内 ,因其地形平坦、气候宜居、加之交通便利、经济发达;而世界各大洲中,欧洲地势相对平坦, 人口在空间分布上最均匀 。
14.由题意可知, 距海岸200km范围内面积和人口比重示意图,欧洲人口占比与面积占比差距最小,故其人口在空间分布上最均匀,A正确。
故答案为:A。
15.①沿海200km范围内 ,靠近海洋降雨丰富,气候条件优越,①正确;
②由所学知识可知,沿海200km范围属平原地区较多,地形相对平坦,②正确;
③由所学知识可知,沿海200km范围内 主要为河流下游干流入海口,河流密度不大,③错误;
④经济发展水平高,该条件属于社会经济条件,与题意无关,④错误;
综上所述:①②正确。
故答案为:A。
二、综合题
16.(2023高一下·清远期中)读我国东北地区人口密度分布图和地形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据图描述东北地区人口分布特点。
(2)试分析形成图示东部地区人口分布特点的原因。
【答案】(1)人口分布不均;西南部及中部人口稠密;东北及东部、西部人口分布较为稀疏。
(2)东部地区人口分布特点:稀疏。原因:地形以山地为主,地形崎岖不平;地形以山地为主,以林地为主,不适合农耕;地形以山地为主,土层薄,水土流失严重;交通线路稀疏。
【知识点】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1)结合图例可看出,东北地区有的地方人口密度小于10人/平方千米,有的地方人口密度大于400人/平方千米,说明人口分布不均;从图中看,西南部及中部人口密度大于400人/平方千米,说明西南部及中部人口稠密;东北及东部、西部人口分布较为稀疏。
(2)由图可知东部人口密度低,人口稀疏。由地形图可知,东部地形以山地为主,地形崎岖不平,人类居住;地形以山地为主,土层薄,土壤流失严重;土地以林地为主,不适合农耕,种植业欠发达;区域内崎岖不平,交通线路稀疏,交通欠发达。所以人口较为稀疏。
【点评】一、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有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
1.自然因素:地形、气候、水文、土、植被及自然资源等。
2.社会经济因素:社会生产方式、生产发展与布局、其他社会经济因素(诸如重大人口政策和经济政策的变动、战争、灾荒、疫病、传统观念等)。
二、我国人口分布特点及原因:
1.我国人口分布特点:东南多,西北少。人口地理分界线—“胡焕庸线”。
2.我国人口分布的原因主要包括自然条件(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和社会经济条件(经济、交通等)差异。
我国人口分布规律:由东南向西北逐渐递减,以胡焕庸线为界,东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有利于人口集中分布。西北地区自然条件恶劣,人口稀少。
17.区域分布差异
(1)世界四大人口稠密区:东亚、南亚、⑤ 、北美东部。
(2)各大洲和地区的人口分布极不平衡
A.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人口约占世界人口的85%。
B.截至2018年年底,世界上有⑥ 个国家人口超过1亿。
【答案】(1)欧洲西部
(2)13
【知识点】世界人口的分布
【解析】【分析】(1)根据世界人口的分布状况可知,世界人口四大稠密地区包括:东亚、南亚、欧洲西部和北美东部,其中东亚和南亚地区是农业发展悠久的地区,二欧洲西部和北美东部则是资本主义发展较早的地区,目前经济发达。故答案为:欧洲西部。
(2)世界各大洲人口分布极不平衡,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人口约占世界人口的85%,截至2018年底,世界上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有:中国、印度、美国、印度尼西亚、巴西、巴基斯坦、尼日利亚、孟加拉国、俄罗斯、墨西哥、日本、埃塞俄比亚和菲律宾,共13个。故答案为:13。
【点评】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以及北美洲东部等中低纬度的近海平原地区。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