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1.3人口容量同步测试(B)(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同步测试AB版--湘教版(2019) · 必修 第二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1.3人口容量同步测试(B)(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同步测试AB版--湘教版(2019) · 必修 第二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33.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1-17 16:45:54

文档简介

1.3人口容量同步测试(B)(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同步测试AB版--湘教版(2019) · 必修 第二册)
一、选择题
(2021高一下·梅河口期末)下图示意世界城市与乡村人口比重变化,四种图例表示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数量。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表示发达国家城市人口数量的图例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图示时段(  )
A.发展中国家乡村人口比重持续增加
B.发达国家乡村人口比重持续增加
C.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比重持续增加
D.发达国家城市人口比重持续减少
3.城市化和区域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的,城市化的意义主要表现在(  )
①加剧资源的消耗 ②改善城乡居住环境
③促进区域经济增长 ④拉大城乡发展差距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1.D
2.C
3.B
【知识点】人口增长及其影响因素
【解析】【点评】从世界各国的城市化进程来看,一般都历经三个阶段:初期阶段、中期阶段、后期阶段;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早,现处于后期阶段,城市化水平高,速度慢;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起步晚,现处于中期加速阶段,城市水平较低,速度快。
1.AB.目前世界发展中国家人口占世界人口总数的80%左右,且发展中国家人口主要在二战后迅速增加,因此图中①②为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AB错误;
CD.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早,目前城市人口比重超过乡村人口比重,③表发达国家乡村人口,④表示发达国家城市人口数,C错误,D正确。
故答案为:D。
2.AC.图示时段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速度加快,发展中国家乡村人口比重减少,城市人口比重持续增加,A错误,C正确;
BD.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乡村人口比重减少,城市人口比重增加,BD错误。
故答案为:C。
3.城市化会改善城乡居住环境,促进区域经济增长,②③正确;加剧资源的消耗和拉大城乡发展差距属于不利影响,不是意义,①④错;故B正确。
故答案为:B。
4.(2021高一下·上饶期末)东北与内蒙古自治区相邻,但环境承载力差别很大,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科技水平 B.自然资源
C.开放程度 D.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
【答案】B
【知识点】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
【解析】【分析】科技水平、对外开放程度与承载力成正相关,但二者差异并不明显,A、C错误;东北地形平坦、水源充足、耕地面积大,土壤肥沃,自然资源丰富,环境承载力远大于内蒙古自治区,B正确;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与承载力成负相关,东北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更高,承载力应该更低,与题干不符,D错误。
【点评】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关系
5.(2021高一下·梅州期末)黔西南州晴隆县三宝彝族乡是贵州省20个极度贫困乡镇之一,地处喀斯特地貌深山地区,2003年被列为全省100个重点扶贫乡镇之一,至2014年贫困发生率仍高达83%,陷入“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困境。2020年11月23日随着贵州省最后9个贫困县脱贫摘帽,全国所有贫困县脱贫。据此回答第5题。
三宝彝族乡资源环境承载力低的主要原因是(  )
①热量不足 ②光照不足 ③土地资源不足 ④地表水缺乏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B
【知识点】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
【解析】【分析】由材料可知,三宝彝族乡地处喀斯特深山地区,地形崎岖,土地资源不足,而且地表水流失快,喀斯特地貌渗漏严重,地表水缺乏,生态环境脆弱,环境承载力低,③④正确;该地纬度较低,热量充足,①错误;该地海拔高,光照充足,②错误;B正确,ACD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很多,例如资源丰富程度、科技发展水平、经济发达程度、对外开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及消费水平等,其中资源丰富程度、科技发展水平、经济发达程度、对外开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呈正相关;消费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呈负相关。
(2021高一下·苏州期末)乌蒙山片区位于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结合部,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人地矛盾突出,是国家“整村脱贫”的主战场之一,到2020年11 月底,该片区已全部脱贫,实现了生态保护与脱贫攻坚“双赢”。图10为乌蒙山片区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6.乌蒙山片区的环境承载力较低,主要是因为(  )
A.人口密度大 B.经济规模小 C.人均耕地少 D.自然资源少
7.乌蒙山片区实现“整村脱贫”,最可行的措施是(  )
A.积极垦荒,开辟耕地 B.打造产业,增加就业
C.教育优先,引进人才 D.政府补贴,整体搬迁
【答案】6.C
7.B
【知识点】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
【解析】【点评】环境承载力与资源丰富程度、科技发展水平、经济发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地区开发程度呈正相关关系,与生活消费水平负相关关系。
6.AC.由所学知识可知,环境承载力指环境所能容纳的人口的能力,影响该能力大小的首因素是自然资源,因自然资源是供养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基础;从材料描述可知,该地“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人地矛盾突出",这里又是云贵高原的边缘,山地不能耕种,高原又多喀斯特地貌,不便于耕种,由此可知这里耕地面积少,因此人均耕地少,环境承载力较低,A错误,C正确;
B.经济规模小不是主要原因,B错误;
D.由图示信息可知,图中水资源、水能资源丰富,D错误。
故答案为:C。
7.A.由材料信息及图示信息可知,该片区以山地高原为主,地表崎岖,积极垦荒会破环地表植被,加剧水土流失,破坏生态环境,A错误;
B.可以因地制地打造适合当地的产业,增加就业,提高居民生活收入,B正确;
C.发展教育,提高素质,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未来会有利,但解决不了当前的贫困问题,C错误;
D.易地搬迁,工程量及资金投入较大,且该区域村落人口较多,应推广“本地脱贫”,少部分生态较差区域可以易地搬迁,D错误。
故答案为:B。
(2021高一下·南充期末)读世界人口容量测算表(部分)。
气候区 合理人口容量(亿) 合理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
热带雨林气候 28.00 200
亚热带季风气候 9.30 100
地中海气候 2.25 90
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 7.33 30
完成下列各题。
8.表中所列合理人口容量和合理人口密度的测算主要考虑的是
A.社会因素 B.自然因素 C.经济因素 D.技术因素
9.按表格推算下列气候类型所在地区,远没有达到合理人口容量和合理人口密度的是
A.亚热带季风气候 B.地中海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热带雨林气候
【答案】8.B
9.D
【知识点】世界人口的分布;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
【解析】【点评】资源、科技水平、地区对外开放程度、物质和文化消费水平是影响人口承载力的重要因素,其中资源、科技水平、地区对外开放程度和人口容量呈正相关,物质和文化消费水平和人口容量呈反相关
8.该表反映了不同气候条件下的合理人口容量和合理人口密度,故说明这种 测算主要考虑的是自然因素中的气候因素,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B
9.结合表格数据,热带雨林气候区的水热资源极为丰富,从表中信息可知,该气候区的合理人口容量和合理人口密度都较大,而目前该气候区却是世界上人口稀少的地区,人口密度稀疏,有极大的潜力,远没有达到合理人口容量和合理人口密度,D正确。故答案为:D。
(2021高一下·咸阳期末)环境承载力相对剩余量(EBC)是指一定区域内,某一时期该地区环境承载力(ECC)与实际的环境承载量(ECQ)之间的差值。下表为成都市2019年单要素环境承载力相对剩余量统计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要素 相对剩余量 经济总量 水资源 土地资源 产业结构 森林资源
EBC(万人) 826 364 283 1021 109
10.成都市(  )
A.人口合理容量为109万人
B.环境承载力为283万人
C.限制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因素是水资源
D.提升森林资源利用率可提升环境承载力
11.2019年成都市实施“人才新政12条”两年以来,吸引了大量青年人才来成都创业就业,产生的影响是(  )
A.ECQ不变 B.EBC增加 C.EBC降低 D.ECC降低
【答案】10.D
11.C
【知识点】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
【解析】【点评】环境承载力又称环境承受力或环境忍耐力。它是指在某一时期,某种环境状态下,某一区域环境对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支持能力的限度。环境承载力是环境科学的一个重要而又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概念,它反映了环境与人类的相互作用关系,在环境科学的许多分支学科可以得到广泛的应用。
10.环境承载力相对剩余量是一定区域内,某一时期该地区环境承载力与实际的环境承载量之间的差值,所以表格中的109万人是森林资源环境承载力与森林资源实际承载量的差值,不是人口合理容量;同理,283万人是土地资源环境承载力与土地资源实际承载量的差值,也不是环境承载力,AB错。结合表格信息可知,森林资源的环境承载力相对剩余量最小,表明实际森林资源承载量接近森林资源环境承载力,是主要限制因素,所以提升森林资源利用率可有效提升环境承载力,C错,D正确。故答案为:D。
11.大量人才涌入,当地的实际的环境承载量(ECQ)变大,而地区的环境承载力(ECC)变化不大,所以环境承载力相对剩余量(EBC)减小,C正确,ABD错。故答案为:C。
(2021高一下·太原期末)下图示意人口合理容量与某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图示影响因素是(  )
A.自然资源 B.开放程度 C.科技水平 D.消费水平
13.据图可知,人口合理容量具有(  )
A.临界性 B.相对性 C.警戒性 D.稳定性
【答案】12.D
13.B
【知识点】人口合理容量
【解析】【点评】影响人口容量的因素主要有资源丰富程度、科技发展水平、经济发达程度、对外开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消费水平、技术水平、资源基础和环境变化趋势等.其中,只有消费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是负相关的关系,其他各要素与环境人口容量是正相关的关系.
12.本题考查图文信息的获取和分析解读能力。从图中可看出该影响因素越大,人口合理容量越小;该影响因素越小,人口合理容量越大,说明与人口合理容量呈负相关,只有消费水平与人口合理容量呈负相关,因此D正确;ABC选项都与人口合理容量呈正比,故可排除。
13.从图中可看出随着影响因素大小的不同,人口合理容量也不同,因此人口合理容量具有相对性,B对,排除D;某地的人口数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相当,表明人口与其赖以生存的物质资源基本协调,这反映人口容量的特点是临界性,材料图示没有显示,可排除A。一个地区的人口数量超过人口合理容量,该地区的资源环境将遭受灾难性的破坏,因而人口合理容量对该地区的实际人口数量具有警戒性,但图示并没有显示,排除C。
(2021高一下·临汾期末)黔西南州晴隆县三宝彝族乡地处滇桂黔石漠化集中连片区,面积24.16km ,总人口5853人,人均耕地面积只有0.34亩,是贵州省20个极度贫困乡镇之一。2016年年底,三宝彝族乡贫困发生率高达57%。2020年11月23日,三宝彝族乡实现脱贫摘帽。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制约三宝彝族乡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因素是(  )
A.气候资源 B.水地资源 C.生物资源 D.矿产资源
15.推测三宝彝族乡能短期实现快速脱贫采取的方式是(  )
A.易地搬迁 B.产业扶贫 C.教育扶贫 D.金融扶贫
【答案】14.B
15.A
【知识点】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
【解析】【点评】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很多,例如资源丰富程度、科技发展水平、经济发达程度、对外开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及消费水平等,其中资源丰富程度、科技发展水平、经济发达程度、对外开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呈正相关;消费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呈负相关。
14.三宝彝族乡属于喀斯特地貌区,水土流失严重,地表水缺乏,该地地处深山地区,土地资源不足,B正确。当地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资源条件优越,不是制约因素,A错误。该地生物资源和矿产资源丰富,不是制约因素,CD错误。故答案为:B。
15.三宝彝族乡地处滇桂黔石漠化集中连片区,人均耕地面积只有0.34亩,三宝彝族乡贫困发生率高达57%。由于生态环境恶劣,能够短期实现快速脱贫最可能采取的方式是易地搬迁,A正确。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和金融扶贫效果都不好,这些年也一直在做,也脱贫不了,BCD错误。故答案为:A。
二、综合题
16.(2021高一下·利辛期中)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按世界人口容量是100亿,根据世界第五个10亿人口的增长速度,世界人口将在   年达到饱和。
(2)我国人口容量是16亿,根据我国1995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1%进行计算,我国将在   年达到饱和。
(3)如何增加某地区的人口容量?
(4)解决我国目前人口与环境、资源之间的矛盾有哪些途径?
【答案】(1)2047
(2)2021~2022
(3)开发新资源;提高科技发展水平;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提高人口的文化水平和降低居民生活消费水平。
(4)1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树立科学发展观;
2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3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
4保护环境,做到保护与发展同时兼顾;
5发展科技,科技创新是解决人口与资源,环境矛盾的有效途径。
【知识点】人口增长及其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1)根据世界第五个10亿人口的增长速度大约是10亿人需要(1987年-1975年)12年左右,从1987年按照此速度从50亿达到100亿大约需要60年,也就是世界人口将在2047年达到饱和。
(2)按照我国人口容量16亿,根据我国1994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1%进行计算,大致需要27-28年时间。所以我国人口将在2021年-2022年达到饱和。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资源(首要因素)、科技水平、消费水平、地区开放程度。所以提高人口容量的措施主要有:开发新资源;提高科技发展水平;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提高人口的文化水平和降低居民生活消费水平。
(4)目前我国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较多,人均资源拥有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城市化发展速度快,我们对资源的消耗在不断增加,如耕地减少、淡水不足、地下水水位下降等问题。为解决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突出矛盾,我国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针对人口数量大,增长快的特点,具体措施是进一步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合理配置劳动力,面向市场发展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把人口压力转变为人才优势;针对人口对资源、环境压力大问题,具体措施是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增长,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转变;发展科技,充分、合理利用资源,优化配置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调整经济结构、淘汰浪费资源和污染环境的落后产业。
故答案为:(1)2047
(2)2021~2022
(3)开发新资源;提高科技发展水平;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提高人口的文化水平和降低居民生活消费水平。
(4)①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树立科学发展观;②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③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④保护环境,做到保护与发展同时兼顾;⑤发展科技,科技创新是解决人口与资源,环境矛盾的有效途径。
【点评】我国人口特点是总数多,增长快,对资源需求量大,对环境的压力大。我国资源总量居世界前列,但人均占有量在世界的位次很靠后,说明我国资源总量大,人均量少。措施是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合理利用资源,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增长。
17.(2021高一下·吉林月考)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新疆各区域环境承载力存在巨大差异,其中准噶尔盆地南部最高,其次为伊犁河谷、塔里木盆地北部、准噶尔盆地北部、塔里木盆地西部、东疆地区,塔里木盆地南部最低。
(1)分析准噶尔盆地南部环境承载力最高的原因。
(2)为提高塔里木盆地南部的环境承载力,当地应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
(3)在新疆最大可能人口密度为32人/km2,目前已达13人/km2,有人认为“为促进该区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不宜限制人口”,但对人口环境学颇有研究的赵先生却认为这种看法不妥,试为赵先生的说法提供依据。
【答案】(1)矿产资源丰富,经济基础较好;交通便利,对外开放程度高
(2)防治土地沙漠化;加速节水工程建设,发展节水农业;改变传统的经营方式,实行农牧结合;发展经济
(3)环境承载力决定人口的最大容量,如果人口密度达到最大值,不但会制约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且会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新疆气候干旱,生态环境脆弱;该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人口增长较快,因此应控制人口。
【知识点】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
【解析】【分析】(1)从图中提供的信息看,准噶尔盆地南部有石油、煤炭资源,说明矿产资源丰富,经济基础好;有铁路说明交通便利,对外开放程度高。
(2)提高塔里木盆地南部的环境承载力,必须围绕影响环境承载力的因素及区域环境、资源特点进行分析。
(3)赵先生的观点是基于环境承载力的内涵与当地生态环境特点两方面考虑的。新疆最大可能人口密度反映了当地的环境承载力,实际人口密度必须低于这个值,如不加以控制,人口密度很快会逼近极限值;从环境角度分析新疆气候干旱,生态环境的稳定性较差。
【点评】环境承载力又称环境承受力或环境忍耐力。它是指在某一时期,某种环境状态下,某一区域环境对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支持能力的限度。环境承载力是环境科学的一个重要而又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概念,它反映了环境与人类的相互作用关系,在环境科学的许多分支学科可以得到广泛的应用。
1 / 11.3人口容量同步测试(B)(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同步测试AB版--湘教版(2019) · 必修 第二册)
一、选择题
(2021高一下·梅河口期末)下图示意世界城市与乡村人口比重变化,四种图例表示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数量。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表示发达国家城市人口数量的图例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图示时段(  )
A.发展中国家乡村人口比重持续增加
B.发达国家乡村人口比重持续增加
C.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比重持续增加
D.发达国家城市人口比重持续减少
3.城市化和区域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的,城市化的意义主要表现在(  )
①加剧资源的消耗 ②改善城乡居住环境
③促进区域经济增长 ④拉大城乡发展差距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2021高一下·上饶期末)东北与内蒙古自治区相邻,但环境承载力差别很大,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科技水平 B.自然资源
C.开放程度 D.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
5.(2021高一下·梅州期末)黔西南州晴隆县三宝彝族乡是贵州省20个极度贫困乡镇之一,地处喀斯特地貌深山地区,2003年被列为全省100个重点扶贫乡镇之一,至2014年贫困发生率仍高达83%,陷入“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困境。2020年11月23日随着贵州省最后9个贫困县脱贫摘帽,全国所有贫困县脱贫。据此回答第5题。
三宝彝族乡资源环境承载力低的主要原因是(  )
①热量不足 ②光照不足 ③土地资源不足 ④地表水缺乏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021高一下·苏州期末)乌蒙山片区位于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结合部,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人地矛盾突出,是国家“整村脱贫”的主战场之一,到2020年11 月底,该片区已全部脱贫,实现了生态保护与脱贫攻坚“双赢”。图10为乌蒙山片区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6.乌蒙山片区的环境承载力较低,主要是因为(  )
A.人口密度大 B.经济规模小 C.人均耕地少 D.自然资源少
7.乌蒙山片区实现“整村脱贫”,最可行的措施是(  )
A.积极垦荒,开辟耕地 B.打造产业,增加就业
C.教育优先,引进人才 D.政府补贴,整体搬迁
(2021高一下·南充期末)读世界人口容量测算表(部分)。
气候区 合理人口容量(亿) 合理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
热带雨林气候 28.00 200
亚热带季风气候 9.30 100
地中海气候 2.25 90
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 7.33 30
完成下列各题。
8.表中所列合理人口容量和合理人口密度的测算主要考虑的是
A.社会因素 B.自然因素 C.经济因素 D.技术因素
9.按表格推算下列气候类型所在地区,远没有达到合理人口容量和合理人口密度的是
A.亚热带季风气候 B.地中海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热带雨林气候
(2021高一下·咸阳期末)环境承载力相对剩余量(EBC)是指一定区域内,某一时期该地区环境承载力(ECC)与实际的环境承载量(ECQ)之间的差值。下表为成都市2019年单要素环境承载力相对剩余量统计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要素 相对剩余量 经济总量 水资源 土地资源 产业结构 森林资源
EBC(万人) 826 364 283 1021 109
10.成都市(  )
A.人口合理容量为109万人
B.环境承载力为283万人
C.限制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因素是水资源
D.提升森林资源利用率可提升环境承载力
11.2019年成都市实施“人才新政12条”两年以来,吸引了大量青年人才来成都创业就业,产生的影响是(  )
A.ECQ不变 B.EBC增加 C.EBC降低 D.ECC降低
(2021高一下·太原期末)下图示意人口合理容量与某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图示影响因素是(  )
A.自然资源 B.开放程度 C.科技水平 D.消费水平
13.据图可知,人口合理容量具有(  )
A.临界性 B.相对性 C.警戒性 D.稳定性
(2021高一下·临汾期末)黔西南州晴隆县三宝彝族乡地处滇桂黔石漠化集中连片区,面积24.16km ,总人口5853人,人均耕地面积只有0.34亩,是贵州省20个极度贫困乡镇之一。2016年年底,三宝彝族乡贫困发生率高达57%。2020年11月23日,三宝彝族乡实现脱贫摘帽。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制约三宝彝族乡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因素是(  )
A.气候资源 B.水地资源 C.生物资源 D.矿产资源
15.推测三宝彝族乡能短期实现快速脱贫采取的方式是(  )
A.易地搬迁 B.产业扶贫 C.教育扶贫 D.金融扶贫
二、综合题
16.(2021高一下·利辛期中)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按世界人口容量是100亿,根据世界第五个10亿人口的增长速度,世界人口将在   年达到饱和。
(2)我国人口容量是16亿,根据我国1995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1%进行计算,我国将在   年达到饱和。
(3)如何增加某地区的人口容量?
(4)解决我国目前人口与环境、资源之间的矛盾有哪些途径?
17.(2021高一下·吉林月考)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新疆各区域环境承载力存在巨大差异,其中准噶尔盆地南部最高,其次为伊犁河谷、塔里木盆地北部、准噶尔盆地北部、塔里木盆地西部、东疆地区,塔里木盆地南部最低。
(1)分析准噶尔盆地南部环境承载力最高的原因。
(2)为提高塔里木盆地南部的环境承载力,当地应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
(3)在新疆最大可能人口密度为32人/km2,目前已达13人/km2,有人认为“为促进该区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不宜限制人口”,但对人口环境学颇有研究的赵先生却认为这种看法不妥,试为赵先生的说法提供依据。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D
2.C
3.B
【知识点】人口增长及其影响因素
【解析】【点评】从世界各国的城市化进程来看,一般都历经三个阶段:初期阶段、中期阶段、后期阶段;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早,现处于后期阶段,城市化水平高,速度慢;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起步晚,现处于中期加速阶段,城市水平较低,速度快。
1.AB.目前世界发展中国家人口占世界人口总数的80%左右,且发展中国家人口主要在二战后迅速增加,因此图中①②为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AB错误;
CD.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早,目前城市人口比重超过乡村人口比重,③表发达国家乡村人口,④表示发达国家城市人口数,C错误,D正确。
故答案为:D。
2.AC.图示时段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速度加快,发展中国家乡村人口比重减少,城市人口比重持续增加,A错误,C正确;
BD.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乡村人口比重减少,城市人口比重增加,BD错误。
故答案为:C。
3.城市化会改善城乡居住环境,促进区域经济增长,②③正确;加剧资源的消耗和拉大城乡发展差距属于不利影响,不是意义,①④错;故B正确。
故答案为:B。
4.【答案】B
【知识点】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
【解析】【分析】科技水平、对外开放程度与承载力成正相关,但二者差异并不明显,A、C错误;东北地形平坦、水源充足、耕地面积大,土壤肥沃,自然资源丰富,环境承载力远大于内蒙古自治区,B正确;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与承载力成负相关,东北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更高,承载力应该更低,与题干不符,D错误。
【点评】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关系
5.【答案】B
【知识点】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
【解析】【分析】由材料可知,三宝彝族乡地处喀斯特深山地区,地形崎岖,土地资源不足,而且地表水流失快,喀斯特地貌渗漏严重,地表水缺乏,生态环境脆弱,环境承载力低,③④正确;该地纬度较低,热量充足,①错误;该地海拔高,光照充足,②错误;B正确,ACD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很多,例如资源丰富程度、科技发展水平、经济发达程度、对外开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及消费水平等,其中资源丰富程度、科技发展水平、经济发达程度、对外开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呈正相关;消费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呈负相关。
【答案】6.C
7.B
【知识点】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
【解析】【点评】环境承载力与资源丰富程度、科技发展水平、经济发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地区开发程度呈正相关关系,与生活消费水平负相关关系。
6.AC.由所学知识可知,环境承载力指环境所能容纳的人口的能力,影响该能力大小的首因素是自然资源,因自然资源是供养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基础;从材料描述可知,该地“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人地矛盾突出",这里又是云贵高原的边缘,山地不能耕种,高原又多喀斯特地貌,不便于耕种,由此可知这里耕地面积少,因此人均耕地少,环境承载力较低,A错误,C正确;
B.经济规模小不是主要原因,B错误;
D.由图示信息可知,图中水资源、水能资源丰富,D错误。
故答案为:C。
7.A.由材料信息及图示信息可知,该片区以山地高原为主,地表崎岖,积极垦荒会破环地表植被,加剧水土流失,破坏生态环境,A错误;
B.可以因地制地打造适合当地的产业,增加就业,提高居民生活收入,B正确;
C.发展教育,提高素质,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未来会有利,但解决不了当前的贫困问题,C错误;
D.易地搬迁,工程量及资金投入较大,且该区域村落人口较多,应推广“本地脱贫”,少部分生态较差区域可以易地搬迁,D错误。
故答案为:B。
【答案】8.B
9.D
【知识点】世界人口的分布;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
【解析】【点评】资源、科技水平、地区对外开放程度、物质和文化消费水平是影响人口承载力的重要因素,其中资源、科技水平、地区对外开放程度和人口容量呈正相关,物质和文化消费水平和人口容量呈反相关
8.该表反映了不同气候条件下的合理人口容量和合理人口密度,故说明这种 测算主要考虑的是自然因素中的气候因素,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B
9.结合表格数据,热带雨林气候区的水热资源极为丰富,从表中信息可知,该气候区的合理人口容量和合理人口密度都较大,而目前该气候区却是世界上人口稀少的地区,人口密度稀疏,有极大的潜力,远没有达到合理人口容量和合理人口密度,D正确。故答案为:D。
【答案】10.D
11.C
【知识点】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
【解析】【点评】环境承载力又称环境承受力或环境忍耐力。它是指在某一时期,某种环境状态下,某一区域环境对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支持能力的限度。环境承载力是环境科学的一个重要而又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概念,它反映了环境与人类的相互作用关系,在环境科学的许多分支学科可以得到广泛的应用。
10.环境承载力相对剩余量是一定区域内,某一时期该地区环境承载力与实际的环境承载量之间的差值,所以表格中的109万人是森林资源环境承载力与森林资源实际承载量的差值,不是人口合理容量;同理,283万人是土地资源环境承载力与土地资源实际承载量的差值,也不是环境承载力,AB错。结合表格信息可知,森林资源的环境承载力相对剩余量最小,表明实际森林资源承载量接近森林资源环境承载力,是主要限制因素,所以提升森林资源利用率可有效提升环境承载力,C错,D正确。故答案为:D。
11.大量人才涌入,当地的实际的环境承载量(ECQ)变大,而地区的环境承载力(ECC)变化不大,所以环境承载力相对剩余量(EBC)减小,C正确,ABD错。故答案为:C。
【答案】12.D
13.B
【知识点】人口合理容量
【解析】【点评】影响人口容量的因素主要有资源丰富程度、科技发展水平、经济发达程度、对外开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消费水平、技术水平、资源基础和环境变化趋势等.其中,只有消费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是负相关的关系,其他各要素与环境人口容量是正相关的关系.
12.本题考查图文信息的获取和分析解读能力。从图中可看出该影响因素越大,人口合理容量越小;该影响因素越小,人口合理容量越大,说明与人口合理容量呈负相关,只有消费水平与人口合理容量呈负相关,因此D正确;ABC选项都与人口合理容量呈正比,故可排除。
13.从图中可看出随着影响因素大小的不同,人口合理容量也不同,因此人口合理容量具有相对性,B对,排除D;某地的人口数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相当,表明人口与其赖以生存的物质资源基本协调,这反映人口容量的特点是临界性,材料图示没有显示,可排除A。一个地区的人口数量超过人口合理容量,该地区的资源环境将遭受灾难性的破坏,因而人口合理容量对该地区的实际人口数量具有警戒性,但图示并没有显示,排除C。
【答案】14.B
15.A
【知识点】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
【解析】【点评】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很多,例如资源丰富程度、科技发展水平、经济发达程度、对外开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及消费水平等,其中资源丰富程度、科技发展水平、经济发达程度、对外开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呈正相关;消费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呈负相关。
14.三宝彝族乡属于喀斯特地貌区,水土流失严重,地表水缺乏,该地地处深山地区,土地资源不足,B正确。当地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资源条件优越,不是制约因素,A错误。该地生物资源和矿产资源丰富,不是制约因素,CD错误。故答案为:B。
15.三宝彝族乡地处滇桂黔石漠化集中连片区,人均耕地面积只有0.34亩,三宝彝族乡贫困发生率高达57%。由于生态环境恶劣,能够短期实现快速脱贫最可能采取的方式是易地搬迁,A正确。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和金融扶贫效果都不好,这些年也一直在做,也脱贫不了,BCD错误。故答案为:A。
16.【答案】(1)2047
(2)2021~2022
(3)开发新资源;提高科技发展水平;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提高人口的文化水平和降低居民生活消费水平。
(4)1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树立科学发展观;
2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3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
4保护环境,做到保护与发展同时兼顾;
5发展科技,科技创新是解决人口与资源,环境矛盾的有效途径。
【知识点】人口增长及其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1)根据世界第五个10亿人口的增长速度大约是10亿人需要(1987年-1975年)12年左右,从1987年按照此速度从50亿达到100亿大约需要60年,也就是世界人口将在2047年达到饱和。
(2)按照我国人口容量16亿,根据我国1994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1%进行计算,大致需要27-28年时间。所以我国人口将在2021年-2022年达到饱和。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资源(首要因素)、科技水平、消费水平、地区开放程度。所以提高人口容量的措施主要有:开发新资源;提高科技发展水平;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提高人口的文化水平和降低居民生活消费水平。
(4)目前我国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较多,人均资源拥有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城市化发展速度快,我们对资源的消耗在不断增加,如耕地减少、淡水不足、地下水水位下降等问题。为解决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突出矛盾,我国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针对人口数量大,增长快的特点,具体措施是进一步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合理配置劳动力,面向市场发展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把人口压力转变为人才优势;针对人口对资源、环境压力大问题,具体措施是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增长,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转变;发展科技,充分、合理利用资源,优化配置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调整经济结构、淘汰浪费资源和污染环境的落后产业。
故答案为:(1)2047
(2)2021~2022
(3)开发新资源;提高科技发展水平;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提高人口的文化水平和降低居民生活消费水平。
(4)①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树立科学发展观;②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③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④保护环境,做到保护与发展同时兼顾;⑤发展科技,科技创新是解决人口与资源,环境矛盾的有效途径。
【点评】我国人口特点是总数多,增长快,对资源需求量大,对环境的压力大。我国资源总量居世界前列,但人均占有量在世界的位次很靠后,说明我国资源总量大,人均量少。措施是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合理利用资源,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增长。
17.【答案】(1)矿产资源丰富,经济基础较好;交通便利,对外开放程度高
(2)防治土地沙漠化;加速节水工程建设,发展节水农业;改变传统的经营方式,实行农牧结合;发展经济
(3)环境承载力决定人口的最大容量,如果人口密度达到最大值,不但会制约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且会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新疆气候干旱,生态环境脆弱;该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人口增长较快,因此应控制人口。
【知识点】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
【解析】【分析】(1)从图中提供的信息看,准噶尔盆地南部有石油、煤炭资源,说明矿产资源丰富,经济基础好;有铁路说明交通便利,对外开放程度高。
(2)提高塔里木盆地南部的环境承载力,必须围绕影响环境承载力的因素及区域环境、资源特点进行分析。
(3)赵先生的观点是基于环境承载力的内涵与当地生态环境特点两方面考虑的。新疆最大可能人口密度反映了当地的环境承载力,实际人口密度必须低于这个值,如不加以控制,人口密度很快会逼近极限值;从环境角度分析新疆气候干旱,生态环境的稳定性较差。
【点评】环境承载力又称环境承受力或环境忍耐力。它是指在某一时期,某种环境状态下,某一区域环境对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支持能力的限度。环境承载力是环境科学的一个重要而又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概念,它反映了环境与人类的相互作用关系,在环境科学的许多分支学科可以得到广泛的应用。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