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1.1人口分布同步测试(B)(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同步测试AB版--湘教版(2019) · 必修 第二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1.1人口分布同步测试(B)(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同步测试AB版--湘教版(2019) · 必修 第二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7.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1-17 16:25:44

文档简介

1.1人口分布同步测试(B)(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同步测试AB版--湘教版(2019) · 必修 第二册)
一、选择题
(2021高一下·南京期末) 读各大洲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的面积和人口比例表,完成下面小题。
地区 欧洲 亚洲 非洲 北美洲 南美洲 大洋洲 世界
面积所占比重(%) 48.7 26.9 19.4 38.5 26.8 44.2 30.1
人口所占比重(%) 54.9 47.3 45.1 51.3 62.8 94.3 50.3
  欧洲 亚洲 非洲 北美洲 南美洲 大洋洲 南极洲
人口(亿) 7.33 45.96 12.76 3.83 6.46 0.40 无人定居
1.人口最集中居住在沿海地区的大洲是(  )
A.欧洲 B.北美洲 C.南美洲 D.大洋洲
2.沿海人口数量最多的大洲是(  )
A.欧洲 B.亚洲 C.南美洲 D.大洋洲
(2021高一下·菏泽月考)人口的分布受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的综合影响,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3.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部人口稀少的原因是(  )
A.气候炎热 B.降水少
C.矿产资源贫乏 D.地势起伏大
4.美国东北部是世界上人口稠密的地区之一,最主要原因是(  )
A.气候温暖湿润
B.地势平坦开阔
C.交通便利
D.工矿业发达,商业贸易活动频繁,社会经济发达
5.一般高山、高原地区人口稀少的原因有(  )
①土壤贫瘠 ②交通不便
③气候寒冷、风力大 ④干旱缺水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021高一下·烟台月考)下图示意我国天山南坡和北坡人口垂直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天山北坡的人口分布占比最多的地带是(  )
A.0—500米 B.500—1000米
C.1000—1500米 D.1500—2000米
7.该山地南坡1000~1500米地带人口分布较多,主要原因是(  )
A.水资源多 B.气温适宜 C.地形平坦 D.土壤肥沃
8.(2021高一下·高邮开学考)下图示意世界人口比例随海拔变化统计。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据图推测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气候 B.地形 C.水资源 D.土壤
(2)东非高原上1000—2000米处人口较稠密,其主要自然原因是(  )
A.地势较高,便于防御 B.气候凉爽,利于排水
C.开发历史悠久 D.交通便利
9.读某地区人口分布与海拔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小题。
(1)图示现象可能出现的地区是(  )
A.长江流域 B.非洲东部 C.德干高原 D.刚果盆地
(2)下列影响图示现象的因素中,最主要的是(  )
A.河流 B.矿产 C.气候 D.交通
10.下图示意某流域人口分布情况。累积频率是指为了统计分析的需要,有时需要观察某一数值以下或某一数值以上的频率累加之和。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流域人口分布特点是(  )
A.空间分布比较均匀且比较稠密
B.3550-3650m的百米高程最为密集
C.距河8~10km分布人口最多
D.高程5000m以上人口密度变化剧烈
(2)影响该流域人口距河流不同距离空间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水能资源 B.取水方便 C.交通状况 D.采光条件
(3)该流域很可能位于(  )
A.巴西高原 B.南部非洲 C.藏南谷地 D.北美大草原
二、综合题
11.(2021高一下·邯郸期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表为2020年世界部分国家面积、人口数量和人口密度统计表。
国家 日本 巴基斯坦 蒙古 澳大利亚
面积/×10'km2 37.8 79.6 156.6 768
人口/万人 12470 20089 327 2477
人口密度/(人/km2) 329 252 2.08 3.22
(1)日本与澳大利亚同为发达国家,但人口密度差异显著。从自然环境角度说明造成差异的原因。
(2)蒙古人口密度较低,分析其主要原因。
12.读我国人口垂直分析状况表,回答问题。
海拔(米) <200 <200~500 500~1 000 1 000~2 000 2 000~4 000
人口数量(万人) 73 345.1 19 427.8 8 647.5 10 037.1 1 590.8
人口比重(%) 64.9 17.2 7.7 8.9 1.4
面积(万/km2) 144.5 97.2 162.5 39.9 315.9
面积比重(%) 15 10.2 16.9 25 32.9
人口密度(人/km2) 507.6 199.9 53.2 41.8 5
(1)从表中可得出我国人口的分布规律是什么?
(2)请从自然、社会、经济等角度分析川、黔、滇地区贫困人口较多的原因。
(3)西藏的旅游环境容量在逐年增加,原因是   。
(4)从环境人口容量角度出发,说明能否向西藏进行大量的人口迁移?理由是什么?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D
2.B
【知识点】世界人口的分布
【解析】【点评】人口分布是受自然、社会、经济和政治等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自然环境对人口分布的影响,主要通过纬度、地势地形和气候反映出来。纬度过高或过低对人类生活都不相宜,高纬度地带的限制尤为严酷。寒冷、土壤冻结、光照不足使土地得不到开发,迄今人类定居的北界大致与一月平均气温 -20℃的等温线相合。地势高、起伏大也妨碍人类居住。历史条件也是影响人口分布的一个因素。历史上人口长期增殖的结果,往往造成在开发较早、历史悠久的地区,人口一般较多,例如旧大陆的人口密度比新大陆要高。
1.根据表中数据可知,沿海地区人口占总人口比例最大的大洲是大洋洲。大洋洲沿海地区面积占比44.2%,略低于第一名欧洲的48.7%,但是人口比重高达94.3%,远高于第二名南美洲的62.8%和第三名欧洲的54.9%。其他选项错误,故本题选D。
2.解答此题,不仅要看沿海地区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还要结合各大洲的人口总数。亚洲虽然沿海人口占比不大,但是人口总量却是世界最大的,换算一下可知亚洲沿海人口数量最多。其他选项错误,故本题选B。
【答案】3.B
4.D
5.C
【知识点】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解析】【点评】人口分布是指人口在一定时间内的空间存在形式、分布状况,包括各类地区总人口的分布,以及某些特定人口(如城市人口、特定的人口过程和构成(如迁移、性别等)的分布等。人口分布是受自然、社会、经济和政治等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自然环境条件(如纬度、海拔、距海远近等)对人口分布起重要作用。20世纪以来,随世界范围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社会、经济和政治等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越来越大。
3.回归线附近大陆东西部气温差异较小,故A 选项错误;;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部,气候干旱,降水少,沙漠广布,人口稀少,故B选项正确; 回归线附近的部分地区矿产资源丰富,如沙特阿拉伯,故C选项错误; 地势起伏并不是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原因,故D选项错误;故答案为:B。
4.美国东北部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工业和金融贸易区之一,人口稠密;气候温暖湿润、地势平坦、交通便利都是人口稠密的原因,但并不是该地人口稠密的最主要的原因,故D项正确,ABC错误。故答案为:D。
5.一般的高山、高原地区因海拔高,气温
低,往往气候寒冷,土壤发育不充分,土壤贫瘠,故①项正确; 因地表崎岖,交通设施修建难度大,往往交通不便,故②选项正确; 高原山地因海拔高,往往气候寒冷,风力较大,不适宜人类生存,故③选项正确; ④因海拔高,蒸发弱,高山、高原地区大多不缺水,④选项错误;①②③正确,故答案为:C。
【答案】6.B
7.A
【知识点】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解析】【点评】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及特点
6.根据图中人口的分布判断:北坡的低海拔地带人口占比多,特别是500—1000米的地带占比最大,超过40%,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B。
7.天山南坡为背风坡,全年降水稀少,山脚主要是荒漠和荒漠草原,1000~1500米地带植被主要为山地草原,草类丰富,水资源多,适合放牧,A正确。由于海拔高,冬季气温低,B错误。山地地形不平坦,C错误。山地土壤贫瘠,D错误,故答案为:A。
8.【答案】(1)B
(2)B
【知识点】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解析】【分析】(1)该图“示意世界人口比例随海拔变化统计”,可见,海拔越高,人口越少, 可知,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地形。故本题选B。(2)东非高原地处赤道附近,赤道附近一般全年高温多雨,气候条件不利于人类生存。而高原上的1000—2000米处,气候凉爽,利于排水,所以人口较稠密,B正确。故本题选B。
【点评】人口分布是受自然、社会、经济和政治等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自然环境对人口分布的影响,主要通过纬度、地势地形和气候反映出来。纬度过高或过低对人类生活都不相宜,高纬度地带的限制尤为严酷。寒冷、土壤冻结、光照不足使土地得不到开发,迄今人类定居的北界大致与一月平均气温 -20℃的等温线相合。地势高、起伏大也妨碍人类居住。历史条件也是影响人口分布的一个因素。历史上人口长期增殖的结果,往往造成在开发较早、历史悠久的地区,人口一般较多,例如旧大陆的人口密度比新大陆要高。
9.【答案】(1)B
(2)C
【知识点】世界人口的分布;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解析】【分析】(1)A.长江流域人口主要集中在地势低平的中下游地区,图中人口主要在海拔高度1000米附近,A不符合题意。
B.非洲东部为东非高原,平均海拔高度约为1000米,为热带草原气候,气候温和,适合人类居住。B符合题意。
C.德干高原的平均海拔高度为500米左右,C不符合题意。
D.刚果盆地为热带雨林气候,过于湿热,不适宜人类居住,D不符合题意。
(2)根据上题的分析,东非高原由于地势高,受地形抬升作用,空气对流减弱,没有形成热带雨林气候,形成了热带草原气候,气候温和,适宜人口居住,因此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气候,而不是河流、矿产和交通等因素。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B;(2)C
【点评】 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南部和东南部,欧洲西部,北美洲东南部。从地形来说,人口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区,从海陆分布来说,人口主要分布在近海地区;从纬度来说,人口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地区。
10.【答案】(1)B
(2)B
(3)C
【知识点】世界人口的分布;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解析】【分析】(1)从图中可以看出,该流域人口空间分布不均匀且人口密度较小,A错;3550-3650 m的百米高程最为密集,B对;距河1~2km分布人口最多,C错; 高程5000m以上人口密度变化小,D错。故答案为:B。(2)距离河流越近人口密度越大,人们沿河居住,主要原因是取水方便,B对;水能资源分布不影响人口分布,A错;地形地势对人口分布有影响,坡向影响比较小,D错;当地人口流动小,交通通达度影响比较小,C错。故答案为:B。(3)3500-4000m,人口总数累积频率最高,说明人口总数较大,人口密度比较大,4000米以上人口累计频率小,人口密度比较小,说明等人口较少,藏南谷地,人口主要集中在海拔比较低的地方,4000米以上,气温较低,人口稀少,选择C。
【点评】"藏南谷地"---山南西藏山南地区(地区所在地:乃东县泽当镇)位于冈底斯山至念青唐古拉山以南的河谷地带,雅鲁藏布江中游,地处西藏南部边陲。有"藏南谷地"之称,属于雅鲁藏布江谷地 ,平均海拔3700米左右,北与拉萨毗邻,西连日喀则地区,东连林芝地区,南与印度、不丹接壤,边境线长达630公里。是一个集娱乐、休闲、科考、探险于一体的地方。
11.【答案】(1)日本大部分地区气候温暖湿润,水资源丰富,利于人们生存;开发历史悠久,人们在这里世代繁衍;澳大利亚大部分地区为热带沙漠气候,不适宜人们生存;人口主要分布在面积狭小的温暖湿润地区。
(2)蒙古国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干旱与半干旱地区面积大,淡水资源短缺,土地承载力较低;经济落后,发展速度缓慢。
【知识点】世界人口的分布;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解析】【分析】(1)注意设问强调从自然环境角度说明,日本与澳大利亚人口密度差异在自然环境方面主要从气候角度分析。日本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大部分地区气候温暖湿润,气候条件优越,水资源丰富,利于人们生产生活,开发历史悠久,人们在这里世代繁衍;而澳大利亚热带沙漠气候区所占比例较大,大部分地区全年高温,降水稀少,水资源短缺,不适合人类居住,人口主要分布在气候条件相对较好的沿海地区,故日本与澳大利亚人口密度差异显著。
(2)蒙古国深居内陆,为世界第二大内陆国,远离海洋,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冬寒夏热,降水稀少,水资源短缺,有大面积干旱半干旱气候区分布,生态环境脆弱,人口容量有限,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对外开放程度低,人口分布稀疏。
【点评】世界人口稠密区:
1,亚洲太平洋沿岸地区,北起日本、朝鲜南部、中国东南部,南到包括爪哇在内的东南亚一带。
2,南亚的印度、孟加拉国和巴基斯坦。
3,欧洲的大部分,即大西洋以东、地中海和黑海以北,包括前苏联欧洲部分在内的全部地区。
4,北美洲的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地区,特别是波士顿、纽约、费城、华盛顿一带。
这四大人口密集区居住着世界3/4以上的人口。
12.【答案】(1)沿海和海拔低的地区人口稠密;内陆和海拔高的地区人口稀少。
(2)山区面积大,交通不便;经济基础差,文化、教育、科技水平低。
(3)西藏交通设施和其他基础设础改善
(4)不能。因西藏高寒缺氧,土壤贫瘠,交通不便,科技水平低,环境人口容量小。
【知识点】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1)从表中可以看出我国东部沿海和海拔低的地区人口稠密,西部内陆和海拔较高的地区人口稀少。(2)我国川、黔、滇地区山区面积大,交通不便,经济基础较差,文化、教育和科技水平低,贫困人口较多。(3)西藏交通设施和其他基础设施的改善,使得西藏地区的旅游环境容量在逐年增加。(4)西藏地区海拔高,气候寒冷,土壤贫瘠,交通不便,加上科技水平低,环境人口容量小,因此不能向西藏进行大量人口迁移。
【点评】本题综合考查学生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解答现实问题的能力。解答时需要从表格中正确获取有关信息,联系所学有关理论进行解答。
1 / 11.1人口分布同步测试(B)(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同步测试AB版--湘教版(2019) · 必修 第二册)
一、选择题
(2021高一下·南京期末) 读各大洲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的面积和人口比例表,完成下面小题。
地区 欧洲 亚洲 非洲 北美洲 南美洲 大洋洲 世界
面积所占比重(%) 48.7 26.9 19.4 38.5 26.8 44.2 30.1
人口所占比重(%) 54.9 47.3 45.1 51.3 62.8 94.3 50.3
  欧洲 亚洲 非洲 北美洲 南美洲 大洋洲 南极洲
人口(亿) 7.33 45.96 12.76 3.83 6.46 0.40 无人定居
1.人口最集中居住在沿海地区的大洲是(  )
A.欧洲 B.北美洲 C.南美洲 D.大洋洲
2.沿海人口数量最多的大洲是(  )
A.欧洲 B.亚洲 C.南美洲 D.大洋洲
【答案】1.D
2.B
【知识点】世界人口的分布
【解析】【点评】人口分布是受自然、社会、经济和政治等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自然环境对人口分布的影响,主要通过纬度、地势地形和气候反映出来。纬度过高或过低对人类生活都不相宜,高纬度地带的限制尤为严酷。寒冷、土壤冻结、光照不足使土地得不到开发,迄今人类定居的北界大致与一月平均气温 -20℃的等温线相合。地势高、起伏大也妨碍人类居住。历史条件也是影响人口分布的一个因素。历史上人口长期增殖的结果,往往造成在开发较早、历史悠久的地区,人口一般较多,例如旧大陆的人口密度比新大陆要高。
1.根据表中数据可知,沿海地区人口占总人口比例最大的大洲是大洋洲。大洋洲沿海地区面积占比44.2%,略低于第一名欧洲的48.7%,但是人口比重高达94.3%,远高于第二名南美洲的62.8%和第三名欧洲的54.9%。其他选项错误,故本题选D。
2.解答此题,不仅要看沿海地区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还要结合各大洲的人口总数。亚洲虽然沿海人口占比不大,但是人口总量却是世界最大的,换算一下可知亚洲沿海人口数量最多。其他选项错误,故本题选B。
(2021高一下·菏泽月考)人口的分布受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的综合影响,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3.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部人口稀少的原因是(  )
A.气候炎热 B.降水少
C.矿产资源贫乏 D.地势起伏大
4.美国东北部是世界上人口稠密的地区之一,最主要原因是(  )
A.气候温暖湿润
B.地势平坦开阔
C.交通便利
D.工矿业发达,商业贸易活动频繁,社会经济发达
5.一般高山、高原地区人口稀少的原因有(  )
①土壤贫瘠 ②交通不便
③气候寒冷、风力大 ④干旱缺水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答案】3.B
4.D
5.C
【知识点】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解析】【点评】人口分布是指人口在一定时间内的空间存在形式、分布状况,包括各类地区总人口的分布,以及某些特定人口(如城市人口、特定的人口过程和构成(如迁移、性别等)的分布等。人口分布是受自然、社会、经济和政治等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自然环境条件(如纬度、海拔、距海远近等)对人口分布起重要作用。20世纪以来,随世界范围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社会、经济和政治等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越来越大。
3.回归线附近大陆东西部气温差异较小,故A 选项错误;;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部,气候干旱,降水少,沙漠广布,人口稀少,故B选项正确; 回归线附近的部分地区矿产资源丰富,如沙特阿拉伯,故C选项错误; 地势起伏并不是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原因,故D选项错误;故答案为:B。
4.美国东北部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工业和金融贸易区之一,人口稠密;气候温暖湿润、地势平坦、交通便利都是人口稠密的原因,但并不是该地人口稠密的最主要的原因,故D项正确,ABC错误。故答案为:D。
5.一般的高山、高原地区因海拔高,气温
低,往往气候寒冷,土壤发育不充分,土壤贫瘠,故①项正确; 因地表崎岖,交通设施修建难度大,往往交通不便,故②选项正确; 高原山地因海拔高,往往气候寒冷,风力较大,不适宜人类生存,故③选项正确; ④因海拔高,蒸发弱,高山、高原地区大多不缺水,④选项错误;①②③正确,故答案为:C。
(2021高一下·烟台月考)下图示意我国天山南坡和北坡人口垂直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天山北坡的人口分布占比最多的地带是(  )
A.0—500米 B.500—1000米
C.1000—1500米 D.1500—2000米
7.该山地南坡1000~1500米地带人口分布较多,主要原因是(  )
A.水资源多 B.气温适宜 C.地形平坦 D.土壤肥沃
【答案】6.B
7.A
【知识点】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解析】【点评】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及特点
6.根据图中人口的分布判断:北坡的低海拔地带人口占比多,特别是500—1000米的地带占比最大,超过40%,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B。
7.天山南坡为背风坡,全年降水稀少,山脚主要是荒漠和荒漠草原,1000~1500米地带植被主要为山地草原,草类丰富,水资源多,适合放牧,A正确。由于海拔高,冬季气温低,B错误。山地地形不平坦,C错误。山地土壤贫瘠,D错误,故答案为:A。
8.(2021高一下·高邮开学考)下图示意世界人口比例随海拔变化统计。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据图推测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气候 B.地形 C.水资源 D.土壤
(2)东非高原上1000—2000米处人口较稠密,其主要自然原因是(  )
A.地势较高,便于防御 B.气候凉爽,利于排水
C.开发历史悠久 D.交通便利
【答案】(1)B
(2)B
【知识点】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解析】【分析】(1)该图“示意世界人口比例随海拔变化统计”,可见,海拔越高,人口越少, 可知,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地形。故本题选B。(2)东非高原地处赤道附近,赤道附近一般全年高温多雨,气候条件不利于人类生存。而高原上的1000—2000米处,气候凉爽,利于排水,所以人口较稠密,B正确。故本题选B。
【点评】人口分布是受自然、社会、经济和政治等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自然环境对人口分布的影响,主要通过纬度、地势地形和气候反映出来。纬度过高或过低对人类生活都不相宜,高纬度地带的限制尤为严酷。寒冷、土壤冻结、光照不足使土地得不到开发,迄今人类定居的北界大致与一月平均气温 -20℃的等温线相合。地势高、起伏大也妨碍人类居住。历史条件也是影响人口分布的一个因素。历史上人口长期增殖的结果,往往造成在开发较早、历史悠久的地区,人口一般较多,例如旧大陆的人口密度比新大陆要高。
9.读某地区人口分布与海拔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小题。
(1)图示现象可能出现的地区是(  )
A.长江流域 B.非洲东部 C.德干高原 D.刚果盆地
(2)下列影响图示现象的因素中,最主要的是(  )
A.河流 B.矿产 C.气候 D.交通
【答案】(1)B
(2)C
【知识点】世界人口的分布;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解析】【分析】(1)A.长江流域人口主要集中在地势低平的中下游地区,图中人口主要在海拔高度1000米附近,A不符合题意。
B.非洲东部为东非高原,平均海拔高度约为1000米,为热带草原气候,气候温和,适合人类居住。B符合题意。
C.德干高原的平均海拔高度为500米左右,C不符合题意。
D.刚果盆地为热带雨林气候,过于湿热,不适宜人类居住,D不符合题意。
(2)根据上题的分析,东非高原由于地势高,受地形抬升作用,空气对流减弱,没有形成热带雨林气候,形成了热带草原气候,气候温和,适宜人口居住,因此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气候,而不是河流、矿产和交通等因素。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B;(2)C
【点评】 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南部和东南部,欧洲西部,北美洲东南部。从地形来说,人口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区,从海陆分布来说,人口主要分布在近海地区;从纬度来说,人口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地区。
10.下图示意某流域人口分布情况。累积频率是指为了统计分析的需要,有时需要观察某一数值以下或某一数值以上的频率累加之和。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流域人口分布特点是(  )
A.空间分布比较均匀且比较稠密
B.3550-3650m的百米高程最为密集
C.距河8~10km分布人口最多
D.高程5000m以上人口密度变化剧烈
(2)影响该流域人口距河流不同距离空间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水能资源 B.取水方便 C.交通状况 D.采光条件
(3)该流域很可能位于(  )
A.巴西高原 B.南部非洲 C.藏南谷地 D.北美大草原
【答案】(1)B
(2)B
(3)C
【知识点】世界人口的分布;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解析】【分析】(1)从图中可以看出,该流域人口空间分布不均匀且人口密度较小,A错;3550-3650 m的百米高程最为密集,B对;距河1~2km分布人口最多,C错; 高程5000m以上人口密度变化小,D错。故答案为:B。(2)距离河流越近人口密度越大,人们沿河居住,主要原因是取水方便,B对;水能资源分布不影响人口分布,A错;地形地势对人口分布有影响,坡向影响比较小,D错;当地人口流动小,交通通达度影响比较小,C错。故答案为:B。(3)3500-4000m,人口总数累积频率最高,说明人口总数较大,人口密度比较大,4000米以上人口累计频率小,人口密度比较小,说明等人口较少,藏南谷地,人口主要集中在海拔比较低的地方,4000米以上,气温较低,人口稀少,选择C。
【点评】"藏南谷地"---山南西藏山南地区(地区所在地:乃东县泽当镇)位于冈底斯山至念青唐古拉山以南的河谷地带,雅鲁藏布江中游,地处西藏南部边陲。有"藏南谷地"之称,属于雅鲁藏布江谷地 ,平均海拔3700米左右,北与拉萨毗邻,西连日喀则地区,东连林芝地区,南与印度、不丹接壤,边境线长达630公里。是一个集娱乐、休闲、科考、探险于一体的地方。
二、综合题
11.(2021高一下·邯郸期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表为2020年世界部分国家面积、人口数量和人口密度统计表。
国家 日本 巴基斯坦 蒙古 澳大利亚
面积/×10'km2 37.8 79.6 156.6 768
人口/万人 12470 20089 327 2477
人口密度/(人/km2) 329 252 2.08 3.22
(1)日本与澳大利亚同为发达国家,但人口密度差异显著。从自然环境角度说明造成差异的原因。
(2)蒙古人口密度较低,分析其主要原因。
【答案】(1)日本大部分地区气候温暖湿润,水资源丰富,利于人们生存;开发历史悠久,人们在这里世代繁衍;澳大利亚大部分地区为热带沙漠气候,不适宜人们生存;人口主要分布在面积狭小的温暖湿润地区。
(2)蒙古国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干旱与半干旱地区面积大,淡水资源短缺,土地承载力较低;经济落后,发展速度缓慢。
【知识点】世界人口的分布;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解析】【分析】(1)注意设问强调从自然环境角度说明,日本与澳大利亚人口密度差异在自然环境方面主要从气候角度分析。日本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大部分地区气候温暖湿润,气候条件优越,水资源丰富,利于人们生产生活,开发历史悠久,人们在这里世代繁衍;而澳大利亚热带沙漠气候区所占比例较大,大部分地区全年高温,降水稀少,水资源短缺,不适合人类居住,人口主要分布在气候条件相对较好的沿海地区,故日本与澳大利亚人口密度差异显著。
(2)蒙古国深居内陆,为世界第二大内陆国,远离海洋,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冬寒夏热,降水稀少,水资源短缺,有大面积干旱半干旱气候区分布,生态环境脆弱,人口容量有限,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对外开放程度低,人口分布稀疏。
【点评】世界人口稠密区:
1,亚洲太平洋沿岸地区,北起日本、朝鲜南部、中国东南部,南到包括爪哇在内的东南亚一带。
2,南亚的印度、孟加拉国和巴基斯坦。
3,欧洲的大部分,即大西洋以东、地中海和黑海以北,包括前苏联欧洲部分在内的全部地区。
4,北美洲的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地区,特别是波士顿、纽约、费城、华盛顿一带。
这四大人口密集区居住着世界3/4以上的人口。
12.读我国人口垂直分析状况表,回答问题。
海拔(米) <200 <200~500 500~1 000 1 000~2 000 2 000~4 000
人口数量(万人) 73 345.1 19 427.8 8 647.5 10 037.1 1 590.8
人口比重(%) 64.9 17.2 7.7 8.9 1.4
面积(万/km2) 144.5 97.2 162.5 39.9 315.9
面积比重(%) 15 10.2 16.9 25 32.9
人口密度(人/km2) 507.6 199.9 53.2 41.8 5
(1)从表中可得出我国人口的分布规律是什么?
(2)请从自然、社会、经济等角度分析川、黔、滇地区贫困人口较多的原因。
(3)西藏的旅游环境容量在逐年增加,原因是   。
(4)从环境人口容量角度出发,说明能否向西藏进行大量的人口迁移?理由是什么?
【答案】(1)沿海和海拔低的地区人口稠密;内陆和海拔高的地区人口稀少。
(2)山区面积大,交通不便;经济基础差,文化、教育、科技水平低。
(3)西藏交通设施和其他基础设础改善
(4)不能。因西藏高寒缺氧,土壤贫瘠,交通不便,科技水平低,环境人口容量小。
【知识点】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1)从表中可以看出我国东部沿海和海拔低的地区人口稠密,西部内陆和海拔较高的地区人口稀少。(2)我国川、黔、滇地区山区面积大,交通不便,经济基础较差,文化、教育和科技水平低,贫困人口较多。(3)西藏交通设施和其他基础设施的改善,使得西藏地区的旅游环境容量在逐年增加。(4)西藏地区海拔高,气候寒冷,土壤贫瘠,交通不便,加上科技水平低,环境人口容量小,因此不能向西藏进行大量人口迁移。
【点评】本题综合考查学生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解答现实问题的能力。解答时需要从表格中正确获取有关信息,联系所学有关理论进行解答。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