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城乡空间结构同步测试(A)(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同步测试AB版--湘教版(2019) · 必修 第二册)
一、选择题
(2022高一下·凌源月考)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城镇规划简图,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A、B、C表示的功能区最可能分别是( )
A.居住区、行政区、商业区 B.仓储物流区、行政区、文化区
C.商业区、居住区、工业区 D.文化区、工业区、仓储物流区
2.下列关于①②③④四处规划的说法,合理的是( )
A.①处建高等院校 B.②处建高级居住区
C.③处建化工厂 D.④处建饮用水源地保护区
【答案】1.C
2.D
【知识点】城镇的空间结构;合理利用城乡空间
【解析】【点评】城镇包括城市和镇,是以非农业经济活动为主的地区。城镇内部土地利用专业化,会形成不同的功能区,如工业区、商业区、居住区等,有些大城市还会形成行政区、文化区、旅游休闲区、生态区等。可通过面积、距市中心的远近、形态、人口昼夜变化、建筑物密度、分布趋势等判断城镇的三大主要功能区。
1.读图可知,A位于城市的几何中心附近,交通便利,为商业区;B占地面积最大,为住宅区,C位于城市外围,位于最小风频的上风向,为工业区,故C选项正确,ABD选项错误。所以本题选C。
2.①处临近高铁站,人流、车流量大,噪声污染大,不适合布局高等院校,A错;②处在流经城市河流的下游,盛行风的下风向,环境质量较差,不适合布局高级居住区,B错;③处在风景区,建化工厂会破坏景观,污染环境,C错;④处在流经城市河流的上游,水质较好,是城市的水源地,应建饮用水源地保护区,D正确。故本题选D。
(2022高一下·运城期中)不同的地形适宜发展不同的农作物。下图为我国华北地区某城市及附近地形分布状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下面的地租水平线中能大体反映图示M一N一线地价走势的是( )
A. B.
C. D.
4.图中①②③④四地适宜发展的农业,对应正确的是( )
A.①一乳牛养殖 B.②一林果业
C.③一水稻种植 D.④一花卉、蔬菜
【答案】3.C
4.D
【知识点】城镇的空间结构
【解析】【点评】农业发展方向分析:
(1)根据优势定方向:根据当地优越的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发展优势产业。
(2)根据问题定方向:根据区域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因地制宜提出整治措施,确定农业调整方向。
(3)根据市场定方向:根据市场需求,确定区域农业发展方向,调整产业结构,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增加农产品附加值。
3.M、N两端,位于郊区,其地租较城市中心区域低,地租在中心城区最高;经过M与甲之间的公路时,公路附近地租水平高于周围,出现次高峰;N处是城区,地租价格较高,出现地租次高峰;故答案为:C。
4.①地位于山区,坡度较大,适宜发展林果业;②地地形平坦,靠近公路,交通便利,适宜发展乳牛养殖;③地地形平坦、开阔,适宜发展小麦种植,因该地位于华北地区,不适宜种植水稻;④地位于城郊,土地价格较高,适宜发展花卉、蔬菜等经济价值较高的农作物。故答案为:D。
(2022高一下·滕州期中)土地利用类型是根据土地利用的地域差异划分的,反映土地用途、性质及其分布规律的基本地域单位。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大城市郊区土地利用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影响当地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
A.气候 B.水源 C.地形 D.土壤
6.随着该地城市发展,城市郊区的农业结构将发生变化。下列土地利用类型在该地农业用地中的比重最可能降低的是( )
A.稻田 B.鱼塘 C.果园 D.菜地花圃
【答案】5.C
6.A
【知识点】城镇的空间结构
【解析】【点评】土地利用类型:指的是土地利用方式相同的土地资源单元,是根据土地利用的地域差异划分的,是反映土地用途、性质及其分布规律的基本地域单位。是人类在改造利用土地进行生产和建设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具有不同利用方向和特点的土地利用类别。
5.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山上陡坡为林地和果园,山下平原为菜地、稻田,洼地为鱼塘,因地制宜布局农业类型,因此,影响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的主导因素是地形,C正确。图示小区域,气候、水源、土壤差别不大,A、B、D错。故答案为:C。
6.随着该地城市发展,城市郊区地价提高,郊区适宜发展单位面积产值高的农业类类型,菜地花圃等,比重最可能降低的是单位面积产值最低的稻田,A正确;鱼塘、果园、菜地花圃单位面积产值比稻田高,B、C、D错。故答案为:A。
(2022高一下·郑州期中)下图为某城市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示意图,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以b为主要土地利用方式的城市功能区,其特点是( )
A.土地利用的效率最高 B.白天人口数量多于夜晚
C.不断向城市外缘转移 D.占地面积最大的功能区
8.只考虑图示因素,该城市( )
A.①—商业区 B.②—住宅区 C.③—工业区 D.④—农业区
【答案】7.D
8.D
【知识点】城镇的空间结构
【解析】【点评】城市功能分区受经济因素影响,主要体现在各项功能活动的综合付租能力和地租两方面因素,一般在地租最高的市中心和地租次高地区中的道路相交处,形成商业区;在离商业区较近的地租较高的道路两侧形成住宅区;离市中心较远、地租较低的其他地方则往往形成工业区。影响地租水平高低的因素主要是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和交通通达度。
7.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市中心,商业支付能力最高,布局商业区,对应付租能力图中a商业功能;在外围,住宅支付能力较高,形成住宅区,对应付租能力图中b住宅功能;在远郊,工业付租能力较强,c对应付租能力图中工业功能;商业区占地面积最小,土地利用的效率最高,A错误。住宅区是城市中占地面积最大的功能区,由于白天人们外出上班或购物等,使人口数量少于夜晚,B错误,D正确。工业区不断向城市外缘转移,C错误。故答案为:D。
8.结合第1题及所学知识可知,图中商业区应位于市中心,在市中心与ab交点的范围内,A错误。图中住宅区应位于商业区外围,在ab交点与bc交点之间的范围内,B错误。图中工业区应位于住宅区外缘,在bc交点与c和农业交点之间的范围内,C错误。图中农业分布在市区外围,位置合适,对应④,D正确。故答案为:D。
(2022高一下·龙岩期中)某地理兴趣小组在我国南方某一规划合理的城市进行用地调查,该城市依山傍水。下图为该城市距市中心不同距离范围内的对应土地利用类型百分比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图中甲、乙、丙三类城市用地的平均地价排列正确的是( )
A.甲>乙>丙 B.乙>甲>丙 C.丙>乙>甲 D.甲=乙=丙
10.该市工业区主要分布在( )
A.东北郊 B.西北郊 C.东南郊 D.西南郊
【答案】9.A
10.C
【知识点】城镇的空间结构
【解析】【点评】城市三大功能区的区位选择:
功能区 商业区 住宅区 工业区
区位 市中心 靠近市中心处 远离市中心处
区位选
择原因 最大限度接近消费人群,商业付租能力最高 既利于工人上下班,又方便购物 工业生产占地空间较大,地租成本比例高
9.读图,图为该城市距市中心不同距离范围内的土地利用类型百分比统计图,图中甲距离市区越远、用地占比越小,为商业用地;乙在距市中心0-10km距离内占比小,在距市中心10-20km距离内的城市中心外围占比最大,距市中心20-30km距离内的城市边缘占比也很小,为居住用地;丙距离市区越远,用地占比越大,为工业用地。一般距离市中心越近,平均地价越高,因此三类城市用地的平均地价为甲>乙>丙,故BCD错误,A正确,故答案为:A。
10.由上题分析可知,丙曲线是工业用地,观察距市中心20-30km距离内的工业用地,在东南方向上占比最多,说明该市工业区主要分布在东南郊,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
(2022高一下·郑州期中)为促进天津市的发展,某学者提出以城市中心区为核心、以海河沿岸为发展主轴,在中心城区形成“一主三副、一轴多心”的“多中心”形态,在近郊区域形成“中心城区加边缘组团”的“块状组团”形态。下图为天津市“一主三副、一轴多心”的空间形态规划图。其中,西青新域为独立新城,具有工业、商业和居住等多种功能;其他7个边缘组团均是以加工制造业为主导的产业新城,在组团内部规划了配套商业服务设施,功能构成比较单一,对中心城区有较强的依附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甲地布局中央商务区的主要有利条件是( )
A.多历史遗迹,有利于文化传承 B.位于城市中心,环境优美
C.交通通达度高,人口流动量大 D.商务机构集中,地租水平高
12.为减轻7个边缘组团对中心城区的依附性,在组团内最应该规划布局( )
A.行政区 B.商业区 C.文化区 D.居住区
13.在中心城区周围规划边缘组团的主要目的是( )
A.提高中心城区的土地利用强度 B.抑制中心城区的高房价
C.合理布局空间和协调区域发展 D.打造城市独特景观
【答案】11.C
12.D
13.C
【知识点】城镇的空间结构
【解析】【点评】商业区是指零售商业聚集,交易频繁的地区办公区。商业区一般在大城市中心、交通路口、繁华街道两侧、大型公共设施周围。 在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商业区又划分为中央、区和街等不同层次、规模的商业区。在中央商业区又逐渐形成了中央商务区,其中心为规模较大的银行、保险公司和财务公司组成的金融“核”或金融中心;其外边为规模较大的工业、商业企业的总部或机构;再外边是为这些核心公司及其办公机构提供会计、律师、咨询、广告、经纪、市场顾问等服务的公司。
11.从图中可看出,甲处交通便捷,人口流量大,利于形成中心商务区,C正确。多历史遗迹利于文化传承,应发展旅游业,A错误;城市中部地区人流量、车流量大,环境质量较差,B错误;商务机构集中,地租水平高是中心商务区的特点而不是形成条件,D错误。故答案为:C。
12.从材料可知,相比西青新域这个独立新城而言,其他七个边缘组团新城已具备商业区,缺乏的是居住区,B错误D正确。行政区和文化区减轻对中心城区的依附性作用较小,A、C错误。故答案为:D。
13.在中心城区周围规划边缘组团利于中心城区产业结构调整、带动周边地区发展,实现区域协调发展,C正确;从材料“为促进天津市的发展”可知B、D错误;在周围规划边缘组团提高了郊区土地利用率,且中心城区周围规划边缘组团并不是为了提高中心城区的土地利用强度,A错误。故答案为:C。
(2021高一下·吉林期末)某城市具有环形—放射状道路系统。下图为城市地租随距市中心距离的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4.图中能正确表示该城市从市中心到城市外缘地租水平变化趋势的曲线是( )
A.a曲线 B.b曲线 C.c曲线 D.d曲线
15.在地租最高峰处和次高峰处一般形成的功能区是( )
A.居住区 B.工业区 C.商业区 D.文化区
【答案】14.C
15.C
【知识点】城镇的空间结构
【解析】【点评】城市功能分区受经济因素影响,主要体现在各项功能活动的综合付租能力和地租两方面因素,一般在地租最高的市中心和地租次高地区中的道路相交处,形成商业区;在离商业区较近的地租较高的道路两侧形成住宅区;离市中心较远、地租较低的其他地方则往往形成工业区。影响地租水平高低的因素主要是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和交通通达度。
1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城市用地地租水平大致由市中心向郊区降低,图中a和b曲线表示的地租变化不符合城市用地地租空间变化的一般规律,因此排除A、B;影响城市用地地租水平的主要因素除了离城市中心的远近之外,交通通达度也是影响地租的重要因素,城市外围的主干道附近及交汇处可能形成地租水平的次级高值区,因此城市用地地租水平一般不会由中心向四周单调递减,中间应为一般起伏,读图可知,c曲线由城市中心向郊区波动下降,而d曲线由城市中心向郊区单调递减,因此图中能正确表示该城市从市中心到城市外缘地租水平变化趋势的曲线是c曲线,C符合题意,排除D。故选C。
15.在地租最高峰处和次高峰处,地租高,一般交通便捷,一般会集聚(在这些地区)付租能力较高,对交通要求高的功能活动,如商业功能,因此在地租最高峰处和次高峰处一般形成的功能区是商业区,C符合题意;为了降低建设成本,一般居住区、工业区、文化区不会布局在地租水平很高的地区,因此在地租最高峰处和次高峰处一般不会形成居住区、工业区、文化区,排除A、B、D。故选C。
二、综合题
16.(2020高一下·顺德期中)读下图“河流与城市区位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丙、丁四城市形成的共同区位因素是 。
(2)若以长江沿岸特大城市为例,与丙市形成原因类似的有 , 。
(3)上海市区的城市区位与图中 城市相似。
【答案】(1)靠近河流、水源
(2)武汉;重庆
(3)丁
【知识点】城乡区位因素
【解析】【分析】解:(1)结合图例,读图可知:甲、乙、丙、丁四城市都是靠近河流,水运便利,水源充足。(2)丙城市位于河流干、支流交汇处,具有三方面的水运优势,武汉位于长江和汉江的交汇处,重庆处在嘉陵江和长江的交汇处。(3)上海位于河流入海口处,河海联运,即使河港、又是海港,与图中丁城市相似。
【点评】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
【自然因素】
一、自然因素:
1.地形(a.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有利于交通联系,节约建设投资,人口集中;b.热带地区城市分布在高原上;c.山区城市分布在河谷、开阔的低地)
2.气候(中低纬地区温暖,沿海地区湿润)
3.河流(供水、运输功能)
4.资源条件
二、社会经济因素:交通条件;政治因素;军事因素;宗教因素;科技因素;旅游因素。
17.(2023高一下·长春月考)城市空间结构的合理性直接影响该城市的发展,下图是某城市土地利用简图,读图回答下面问题。
(1)①②分别是零售商业区和批发商业区,其主要的影响因素分别是① ②
(2)在A、B、C、D四处开发房地产,何处可以称得上“地王”?理由是什么?
(3)该城市最早的火电厂在E处,后搬迁到F处。早期火电厂布局在E处可能的原因是 、 ,后搬迁到F处是考虑 、
(4)若在图中建绿化带,请你设计位置,并说明作用
【答案】(1)接近消费市场;交通便捷(或租金低)
(2)D地。理由:远离工业区和闹市区;位于市区上风地带;地势较高,靠近河流,空气清新、环境优美。
(3)靠近煤矿区,节省运费;早期城市规模小,污染物对城区影响小;城区规模扩大,污染加剧,人们对环境的要求逐渐提高,F地处下风向;交通便利
(4)见图
消除噪音,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吸烟滞尘
【知识点】城镇的空间结构
【解析】【分析】(1)零售商业区主要考虑的是要靠近消费市场,要选择人流大的市中心位置;批发商业区占地面积大,货物流通要快,而且运输量也大,因此要选择租金低,交通便利的地区。
(2)“地王”,应该在环境优美,交通便利的地方。A、B、C、D四处中D处远离工业区和闹市区,位于城市的上风地带,靠近河流,空气清新,环境优美,适合建高级住宅区,因此D处可以称得上“地王”。
(3)从图中可以看出E处附近有煤矿,所以早期火电厂布局在E处的原因就是靠近煤矿区,节省运费;早期城市规模小,污染物对城区的影响小。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火电厂对城区的污染也在加剧,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迫使火电厂要搬迁,而且根据风频图可以看出F处基本位于盛行风的下风向,同时F处交通便利,所以火电厂搬迁至F处。
(4)绿化带一般分布在工业区与住宅区之间,如图所示:
绿化带一般以绿色植被为主,其主要作用是:消除噪音;吸烟滞尘、吸收污染物;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等。
【点评】商业区(占地最小):市场最优原则(位于市中心,接近最大消费人群,交通便捷;)、交通最优原则(位于城市主干道与城市环路或高速公路交汇处);住宅区(占地面积最大):中高级住宅区多分布在地势高、河流上游,盛行风上风向,环境质量好的城市外围;交通便利;靠近文化区或风景区布局。工业区:布局在城市外围,沿交通线两侧分布;布局理由:地价低;保护城区环境;交通便利。绿化带:位于工业区与居民区之间。功能:美化环境、净化空气、减弱噪音。
1 / 12.1城乡空间结构同步测试(A)(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同步测试AB版--湘教版(2019) · 必修 第二册)
一、选择题
(2022高一下·凌源月考)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城镇规划简图,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A、B、C表示的功能区最可能分别是( )
A.居住区、行政区、商业区 B.仓储物流区、行政区、文化区
C.商业区、居住区、工业区 D.文化区、工业区、仓储物流区
2.下列关于①②③④四处规划的说法,合理的是( )
A.①处建高等院校 B.②处建高级居住区
C.③处建化工厂 D.④处建饮用水源地保护区
(2022高一下·运城期中)不同的地形适宜发展不同的农作物。下图为我国华北地区某城市及附近地形分布状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下面的地租水平线中能大体反映图示M一N一线地价走势的是( )
A. B.
C. D.
4.图中①②③④四地适宜发展的农业,对应正确的是( )
A.①一乳牛养殖 B.②一林果业
C.③一水稻种植 D.④一花卉、蔬菜
(2022高一下·滕州期中)土地利用类型是根据土地利用的地域差异划分的,反映土地用途、性质及其分布规律的基本地域单位。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大城市郊区土地利用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影响当地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
A.气候 B.水源 C.地形 D.土壤
6.随着该地城市发展,城市郊区的农业结构将发生变化。下列土地利用类型在该地农业用地中的比重最可能降低的是( )
A.稻田 B.鱼塘 C.果园 D.菜地花圃
(2022高一下·郑州期中)下图为某城市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示意图,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以b为主要土地利用方式的城市功能区,其特点是( )
A.土地利用的效率最高 B.白天人口数量多于夜晚
C.不断向城市外缘转移 D.占地面积最大的功能区
8.只考虑图示因素,该城市( )
A.①—商业区 B.②—住宅区 C.③—工业区 D.④—农业区
(2022高一下·龙岩期中)某地理兴趣小组在我国南方某一规划合理的城市进行用地调查,该城市依山傍水。下图为该城市距市中心不同距离范围内的对应土地利用类型百分比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图中甲、乙、丙三类城市用地的平均地价排列正确的是( )
A.甲>乙>丙 B.乙>甲>丙 C.丙>乙>甲 D.甲=乙=丙
10.该市工业区主要分布在( )
A.东北郊 B.西北郊 C.东南郊 D.西南郊
(2022高一下·郑州期中)为促进天津市的发展,某学者提出以城市中心区为核心、以海河沿岸为发展主轴,在中心城区形成“一主三副、一轴多心”的“多中心”形态,在近郊区域形成“中心城区加边缘组团”的“块状组团”形态。下图为天津市“一主三副、一轴多心”的空间形态规划图。其中,西青新域为独立新城,具有工业、商业和居住等多种功能;其他7个边缘组团均是以加工制造业为主导的产业新城,在组团内部规划了配套商业服务设施,功能构成比较单一,对中心城区有较强的依附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甲地布局中央商务区的主要有利条件是( )
A.多历史遗迹,有利于文化传承 B.位于城市中心,环境优美
C.交通通达度高,人口流动量大 D.商务机构集中,地租水平高
12.为减轻7个边缘组团对中心城区的依附性,在组团内最应该规划布局( )
A.行政区 B.商业区 C.文化区 D.居住区
13.在中心城区周围规划边缘组团的主要目的是( )
A.提高中心城区的土地利用强度 B.抑制中心城区的高房价
C.合理布局空间和协调区域发展 D.打造城市独特景观
(2021高一下·吉林期末)某城市具有环形—放射状道路系统。下图为城市地租随距市中心距离的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4.图中能正确表示该城市从市中心到城市外缘地租水平变化趋势的曲线是( )
A.a曲线 B.b曲线 C.c曲线 D.d曲线
15.在地租最高峰处和次高峰处一般形成的功能区是( )
A.居住区 B.工业区 C.商业区 D.文化区
二、综合题
16.(2020高一下·顺德期中)读下图“河流与城市区位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丙、丁四城市形成的共同区位因素是 。
(2)若以长江沿岸特大城市为例,与丙市形成原因类似的有 , 。
(3)上海市区的城市区位与图中 城市相似。
17.(2023高一下·长春月考)城市空间结构的合理性直接影响该城市的发展,下图是某城市土地利用简图,读图回答下面问题。
(1)①②分别是零售商业区和批发商业区,其主要的影响因素分别是① ②
(2)在A、B、C、D四处开发房地产,何处可以称得上“地王”?理由是什么?
(3)该城市最早的火电厂在E处,后搬迁到F处。早期火电厂布局在E处可能的原因是 、 ,后搬迁到F处是考虑 、
(4)若在图中建绿化带,请你设计位置,并说明作用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C
2.D
【知识点】城镇的空间结构;合理利用城乡空间
【解析】【点评】城镇包括城市和镇,是以非农业经济活动为主的地区。城镇内部土地利用专业化,会形成不同的功能区,如工业区、商业区、居住区等,有些大城市还会形成行政区、文化区、旅游休闲区、生态区等。可通过面积、距市中心的远近、形态、人口昼夜变化、建筑物密度、分布趋势等判断城镇的三大主要功能区。
1.读图可知,A位于城市的几何中心附近,交通便利,为商业区;B占地面积最大,为住宅区,C位于城市外围,位于最小风频的上风向,为工业区,故C选项正确,ABD选项错误。所以本题选C。
2.①处临近高铁站,人流、车流量大,噪声污染大,不适合布局高等院校,A错;②处在流经城市河流的下游,盛行风的下风向,环境质量较差,不适合布局高级居住区,B错;③处在风景区,建化工厂会破坏景观,污染环境,C错;④处在流经城市河流的上游,水质较好,是城市的水源地,应建饮用水源地保护区,D正确。故本题选D。
【答案】3.C
4.D
【知识点】城镇的空间结构
【解析】【点评】农业发展方向分析:
(1)根据优势定方向:根据当地优越的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发展优势产业。
(2)根据问题定方向:根据区域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因地制宜提出整治措施,确定农业调整方向。
(3)根据市场定方向:根据市场需求,确定区域农业发展方向,调整产业结构,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增加农产品附加值。
3.M、N两端,位于郊区,其地租较城市中心区域低,地租在中心城区最高;经过M与甲之间的公路时,公路附近地租水平高于周围,出现次高峰;N处是城区,地租价格较高,出现地租次高峰;故答案为:C。
4.①地位于山区,坡度较大,适宜发展林果业;②地地形平坦,靠近公路,交通便利,适宜发展乳牛养殖;③地地形平坦、开阔,适宜发展小麦种植,因该地位于华北地区,不适宜种植水稻;④地位于城郊,土地价格较高,适宜发展花卉、蔬菜等经济价值较高的农作物。故答案为:D。
【答案】5.C
6.A
【知识点】城镇的空间结构
【解析】【点评】土地利用类型:指的是土地利用方式相同的土地资源单元,是根据土地利用的地域差异划分的,是反映土地用途、性质及其分布规律的基本地域单位。是人类在改造利用土地进行生产和建设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具有不同利用方向和特点的土地利用类别。
5.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山上陡坡为林地和果园,山下平原为菜地、稻田,洼地为鱼塘,因地制宜布局农业类型,因此,影响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的主导因素是地形,C正确。图示小区域,气候、水源、土壤差别不大,A、B、D错。故答案为:C。
6.随着该地城市发展,城市郊区地价提高,郊区适宜发展单位面积产值高的农业类类型,菜地花圃等,比重最可能降低的是单位面积产值最低的稻田,A正确;鱼塘、果园、菜地花圃单位面积产值比稻田高,B、C、D错。故答案为:A。
【答案】7.D
8.D
【知识点】城镇的空间结构
【解析】【点评】城市功能分区受经济因素影响,主要体现在各项功能活动的综合付租能力和地租两方面因素,一般在地租最高的市中心和地租次高地区中的道路相交处,形成商业区;在离商业区较近的地租较高的道路两侧形成住宅区;离市中心较远、地租较低的其他地方则往往形成工业区。影响地租水平高低的因素主要是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和交通通达度。
7.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市中心,商业支付能力最高,布局商业区,对应付租能力图中a商业功能;在外围,住宅支付能力较高,形成住宅区,对应付租能力图中b住宅功能;在远郊,工业付租能力较强,c对应付租能力图中工业功能;商业区占地面积最小,土地利用的效率最高,A错误。住宅区是城市中占地面积最大的功能区,由于白天人们外出上班或购物等,使人口数量少于夜晚,B错误,D正确。工业区不断向城市外缘转移,C错误。故答案为:D。
8.结合第1题及所学知识可知,图中商业区应位于市中心,在市中心与ab交点的范围内,A错误。图中住宅区应位于商业区外围,在ab交点与bc交点之间的范围内,B错误。图中工业区应位于住宅区外缘,在bc交点与c和农业交点之间的范围内,C错误。图中农业分布在市区外围,位置合适,对应④,D正确。故答案为:D。
【答案】9.A
10.C
【知识点】城镇的空间结构
【解析】【点评】城市三大功能区的区位选择:
功能区 商业区 住宅区 工业区
区位 市中心 靠近市中心处 远离市中心处
区位选
择原因 最大限度接近消费人群,商业付租能力最高 既利于工人上下班,又方便购物 工业生产占地空间较大,地租成本比例高
9.读图,图为该城市距市中心不同距离范围内的土地利用类型百分比统计图,图中甲距离市区越远、用地占比越小,为商业用地;乙在距市中心0-10km距离内占比小,在距市中心10-20km距离内的城市中心外围占比最大,距市中心20-30km距离内的城市边缘占比也很小,为居住用地;丙距离市区越远,用地占比越大,为工业用地。一般距离市中心越近,平均地价越高,因此三类城市用地的平均地价为甲>乙>丙,故BCD错误,A正确,故答案为:A。
10.由上题分析可知,丙曲线是工业用地,观察距市中心20-30km距离内的工业用地,在东南方向上占比最多,说明该市工业区主要分布在东南郊,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
【答案】11.C
12.D
13.C
【知识点】城镇的空间结构
【解析】【点评】商业区是指零售商业聚集,交易频繁的地区办公区。商业区一般在大城市中心、交通路口、繁华街道两侧、大型公共设施周围。 在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商业区又划分为中央、区和街等不同层次、规模的商业区。在中央商业区又逐渐形成了中央商务区,其中心为规模较大的银行、保险公司和财务公司组成的金融“核”或金融中心;其外边为规模较大的工业、商业企业的总部或机构;再外边是为这些核心公司及其办公机构提供会计、律师、咨询、广告、经纪、市场顾问等服务的公司。
11.从图中可看出,甲处交通便捷,人口流量大,利于形成中心商务区,C正确。多历史遗迹利于文化传承,应发展旅游业,A错误;城市中部地区人流量、车流量大,环境质量较差,B错误;商务机构集中,地租水平高是中心商务区的特点而不是形成条件,D错误。故答案为:C。
12.从材料可知,相比西青新域这个独立新城而言,其他七个边缘组团新城已具备商业区,缺乏的是居住区,B错误D正确。行政区和文化区减轻对中心城区的依附性作用较小,A、C错误。故答案为:D。
13.在中心城区周围规划边缘组团利于中心城区产业结构调整、带动周边地区发展,实现区域协调发展,C正确;从材料“为促进天津市的发展”可知B、D错误;在周围规划边缘组团提高了郊区土地利用率,且中心城区周围规划边缘组团并不是为了提高中心城区的土地利用强度,A错误。故答案为:C。
【答案】14.C
15.C
【知识点】城镇的空间结构
【解析】【点评】城市功能分区受经济因素影响,主要体现在各项功能活动的综合付租能力和地租两方面因素,一般在地租最高的市中心和地租次高地区中的道路相交处,形成商业区;在离商业区较近的地租较高的道路两侧形成住宅区;离市中心较远、地租较低的其他地方则往往形成工业区。影响地租水平高低的因素主要是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和交通通达度。
1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城市用地地租水平大致由市中心向郊区降低,图中a和b曲线表示的地租变化不符合城市用地地租空间变化的一般规律,因此排除A、B;影响城市用地地租水平的主要因素除了离城市中心的远近之外,交通通达度也是影响地租的重要因素,城市外围的主干道附近及交汇处可能形成地租水平的次级高值区,因此城市用地地租水平一般不会由中心向四周单调递减,中间应为一般起伏,读图可知,c曲线由城市中心向郊区波动下降,而d曲线由城市中心向郊区单调递减,因此图中能正确表示该城市从市中心到城市外缘地租水平变化趋势的曲线是c曲线,C符合题意,排除D。故选C。
15.在地租最高峰处和次高峰处,地租高,一般交通便捷,一般会集聚(在这些地区)付租能力较高,对交通要求高的功能活动,如商业功能,因此在地租最高峰处和次高峰处一般形成的功能区是商业区,C符合题意;为了降低建设成本,一般居住区、工业区、文化区不会布局在地租水平很高的地区,因此在地租最高峰处和次高峰处一般不会形成居住区、工业区、文化区,排除A、B、D。故选C。
16.【答案】(1)靠近河流、水源
(2)武汉;重庆
(3)丁
【知识点】城乡区位因素
【解析】【分析】解:(1)结合图例,读图可知:甲、乙、丙、丁四城市都是靠近河流,水运便利,水源充足。(2)丙城市位于河流干、支流交汇处,具有三方面的水运优势,武汉位于长江和汉江的交汇处,重庆处在嘉陵江和长江的交汇处。(3)上海位于河流入海口处,河海联运,即使河港、又是海港,与图中丁城市相似。
【点评】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
【自然因素】
一、自然因素:
1.地形(a.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有利于交通联系,节约建设投资,人口集中;b.热带地区城市分布在高原上;c.山区城市分布在河谷、开阔的低地)
2.气候(中低纬地区温暖,沿海地区湿润)
3.河流(供水、运输功能)
4.资源条件
二、社会经济因素:交通条件;政治因素;军事因素;宗教因素;科技因素;旅游因素。
17.【答案】(1)接近消费市场;交通便捷(或租金低)
(2)D地。理由:远离工业区和闹市区;位于市区上风地带;地势较高,靠近河流,空气清新、环境优美。
(3)靠近煤矿区,节省运费;早期城市规模小,污染物对城区影响小;城区规模扩大,污染加剧,人们对环境的要求逐渐提高,F地处下风向;交通便利
(4)见图
消除噪音,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吸烟滞尘
【知识点】城镇的空间结构
【解析】【分析】(1)零售商业区主要考虑的是要靠近消费市场,要选择人流大的市中心位置;批发商业区占地面积大,货物流通要快,而且运输量也大,因此要选择租金低,交通便利的地区。
(2)“地王”,应该在环境优美,交通便利的地方。A、B、C、D四处中D处远离工业区和闹市区,位于城市的上风地带,靠近河流,空气清新,环境优美,适合建高级住宅区,因此D处可以称得上“地王”。
(3)从图中可以看出E处附近有煤矿,所以早期火电厂布局在E处的原因就是靠近煤矿区,节省运费;早期城市规模小,污染物对城区的影响小。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火电厂对城区的污染也在加剧,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迫使火电厂要搬迁,而且根据风频图可以看出F处基本位于盛行风的下风向,同时F处交通便利,所以火电厂搬迁至F处。
(4)绿化带一般分布在工业区与住宅区之间,如图所示:
绿化带一般以绿色植被为主,其主要作用是:消除噪音;吸烟滞尘、吸收污染物;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等。
【点评】商业区(占地最小):市场最优原则(位于市中心,接近最大消费人群,交通便捷;)、交通最优原则(位于城市主干道与城市环路或高速公路交汇处);住宅区(占地面积最大):中高级住宅区多分布在地势高、河流上游,盛行风上风向,环境质量好的城市外围;交通便利;靠近文化区或风景区布局。工业区:布局在城市外围,沿交通线两侧分布;布局理由:地价低;保护城区环境;交通便利。绿化带:位于工业区与居民区之间。功能:美化环境、净化空气、减弱噪音。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