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城乡空间结构同步测试(B)(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同步测试AB版--湘教版(2019) · 必修 第二册)
一、选择题
(2021高一下·自贡期末)图甲是某大城市外缘甲、乙两个规划区。图乙示意MN之间的地价分布。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城市主城区位于O地( )
A.东面 B.西面 C.南面 D.北面
2.甲、乙两个规划区分别是( )
A.住宅区和工业区 B.住宅区和商业区
C.工业区和商业区 D.工业区和住宅区
3.甲规划区南侧铁路附近的合理利用方式是建( )
A.绿化带 B.垃圾站 C.市民广场 D.高级住宅
【答案】1.D
2.A
3.A
【知识点】城镇的空间结构
【解析】【点评】城市功能分区受经济因素影响,主要体现在各项功能活动的综合付租能力和地租两方面因素,一般在地租最高的市中心和地租次高地区中的道路相交处,形成商业区;在离商业区较近的地租较高的道路两侧形成住宅区;离市中心较远、地租较低的其他地方则往往形成工业区。影响地租水平高低的因素主要是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和交通通达度。
1.根据图乙分析,M处地价最高,N处地价最低。根据城市地租理论,市中心的地价最高,在图甲中地价由北向南递减,所以市中心位于规划区O点以北,D对。A、B、C错。故答案为:D。
2.根据材料,是在大城市的外缘规划,图中只有铁路,不是高速公路,不会是商业区。住宅区位于商业区和工业区之间,所以甲规划区是住宅区。工业区占地面积大,要求地租较低的区域,距市中心最远,靠近铁路交通便利,为有利因素,所以乙是工业区。A对。B、C、D错。故答案为:A。
3.工业区、铁路对住宅区、商业区有一定的污染,如大气污染,噪音污染等。宜通过卫生防护带进行分隔,卫生防护带的最佳方式是绿化带,A对。垃圾站中垃圾影响居民的生活环境,垃圾站不适合,B错。高级住宅区对环境质量要求高,D错。市民广场是休闲、活动的地方,不适宜做隔离带,C错。故答案为:A。
(2021高一下·温州期末) 周末,小明和父母到人民路上吃火锅,小明的父亲感叹:曾经的“服装一条街”变成了“火锅一条街”。下图为人民路周边火锅店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4.大量火锅店布局于人民路,主要考虑的有利区位条件是( )
①地价较低 ②人流量大 ③交通便利 ④原料丰富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5.近年来,人民路服装实体店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A.购物方式改变 B.环保要求提高
C.人口规模增大 D.消费水平提高
【答案】4.C
5.A
【知识点】城镇的空间结构
【解析】【点评】城市功能分区影响因素地租价格高低,一般来说,通达度越好,土地价格或租金就越高。地理位置越优越通达度越高, 土地价格或租金就越高,适合发展商业。住宅用地占据范围最大,多成片状分布,地租较低。工业用地区远离城市中心地带,多分布在郊区,地租价格最低。
4.由图可知,人民路靠近步行街,路边有百货公司布局,说明人流量大,消费者多,②符合;据图可知,人民路交通通达度高,交通便利,③符合;交通通达度高,人流量大,地价不会低,①不符合;随着冷鲜保藏技术的进步,火锅店的原料对火锅店的布局影响小,④不符合;综上,C正确,ABD错误;故选C。
5.近年来,随着电商购物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人们喜欢网上购物,由于购物方式的改变,导致人民路服装实体店减少,A正确;服装店对环境污染小,B错误;人口规模增大,消费水平提高,服装的需求会增加,服装实体店不一定会减少,CD错误;故选A。
(2021高一下·桂林期末)下图为某城市主要功能区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影响城市功能区形成的主要因素( )
A.宗教 B.文化 C.经济 D.历史
7.与B功能区相比,A功能区( )
A.土地利用率高 B.土地租金低廉
C.货物运输量大 D.交通通达度低
8.C功能区的区位优势( )
A.水质洁净 B.劳动力廉价 C.原料丰富 D.交通便利
【答案】6.C
7.A
8.D
【知识点】城镇的空间结构
【解析】【点评】城市功能分区受经济因素影响,主要体现在各项功能活动的综合付租能力和地租两方面因素,一般在地租最高的市中心和地租次高地区中的道路相交处,形成商业区;在离商业区较近的地租较高的道路两侧形成住宅区;离市中心较远、地租较低的其他地方则往往形成工业区。影响地租水平高低的因素主要是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和交通通达度。
6.经济因素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影响城市功能区形成的主要因素。原因有两方面:一是由于地理位置、交通通达度的不同造成了地租差异;二是城市各项功能活动(如商业、工业、住宅等)的付租能力往往随空间位置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C正确;宗教、文化、历史会对城市功能区的形成有一定影响,但不是主要因素,ABD错误;故答案为:C。
7.由图可知,A功能区是商业区、B功能区是住宅区,与住宅区相比,商业区位于市中心,交通通达度高、土地租金高、土地利用率高、货物运输量较小,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为:A。
8.由图可知,C功能区是工业区,位于河流下游,水质较差,A错误;附近有铁路、公路经过,交通便利,D正确;劳动力廉价、原料丰富材料没有体现,BC错误;故答案为:D。
(2021高一下·东丽期末)加强环渤海及京津冀地区经济协作,努力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完成下面小题。
9.京津冀经济协同发展,京、津的优势有( )
A.廉价劳动力 B.土地资源
C.环境承载力 D.资金和科技、人才
10.河北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区域特色经济发展方向是( )
A.利用区位优势,迁入重型工业 B.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现代农业
C.加快科技产业,赶超京津地区 D.依托人力优势,提升金融服务
【答案】9.D
10.B
【知识点】城乡区位因素
【解析】【点评】京津冀协同发展,核心是京津冀三地作为一个整体协同发展,要以疏解非首都城市职能、解决北京“大城市病”为出发点,调整优化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构建现代化交通网络系统,扩大环境容量生态空间,推进产业升级转移,推动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加快市场一体化进程,打造现代化新型首都圈,努力形成京津冀目标同向、措施一体、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协同发展新格局。
9.与河北相比,京津两地的优势主要是资金和技术、人才的优势;河北具有的优势包括廉价的劳动力、土地资源及较大的环境承载力。故答案为:D。
10.发展重型工业,不利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可发展现代农业,调整农业结构;赶超京津地区,不符合实际情况;京津地区应该是依托人力优势,提升金融服务。故答案为:B。
(2021高一下·临汾期末)城市首位度理论经过不断发展演化,形成不同的计算方法,我国常用的方法是一个地区范围内首位城市的经济总量与地区经济总量的比值,它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城镇体系中的城市发展要素在最大城市的集中程度。下表为我国城市首位度省区差异对比表(正常数值取1)。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平均值 高首位度(大于2) 中首位度(大于1,小于2) 低首位度(小于1)
东部地区(0.83) 沪苏(2.04) 广东(1.43) 湖南(0.95)辽宁(0.85) 浙江(0.91)福建(0.95) 广西(0.63)京津冀(0.90) 山东(0.43)
中部地区(1.02) 湖北(2.22) 江西(1.18)山西(1.00)吉林(1.07) 湖南(0.82)黑龙江(0.97) 内蒙古(0.68)河南(0.66) 安徽(0.55)
西部地区(1.71) 青藏(2.65) 云南(2.23) 陕西(2.04) 甘肃(1.93)新疆(1.60) 贵州(1.14)川渝(1.15) 宁夏(0.95)
11.城市首位度与区域首位城市经济规模的关系是( )
A.正相关 B.只有西部地区为正相关
C.负相关 D.东部地区为负相关
12.与中部地区相比,东部地区( )
A.首位度平均值较高 B.城镇化体系发展更好
C.低首位度平均值偏低 D.沪苏经济总量低于湖北
13.青藏地区城市首位度指数较高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A.小城镇数量少 B.环境质量较差
C.经济发展水平低 D.区域中心不明显
【答案】11.A
12.B
13.C
【知识点】城镇的空间结构;城乡区位因素
【解析】【点评】影响城市布局的自然区位因素:地形(山区聚落多分布在河谷地区、山间盆地、山前冲积扇)、气候(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的沿海湿润地区)、河流(干支流的交汇处、河流入海口易形成城市。理由:水运便利;取水方便)、资源(如大庆、鞍山、克拉玛依);社会经济因素有:交通(如石家庄等被称为火车拉来的城市)、政治(如北京)、科技(美国“硅谷”)、旅游、宗教(如耶路撒冷)等。
11.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城市首位度是一个地区范围内首位城市的经济总量与地区经济总量的比值。由此可知,区域首位城市经济规模越大,城市的首位度越高,两者应该成正相关关系, 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为:A。
12.读表可知,与中部地区相比,东部地区首位度平均值为0.83,东部地区首位度平均值较低,A错误。城市首位度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城市体系中城市发展要素在最大城市的集中程度,东部地区首位度的平均值更低,表明东部地区城市体系中城市发展要素在最大城市的集中程度相对较小,有利于其他中小城市的发展,东部地区的城市化体系发展更好,B正确。根据表格信息可知,东部地区低首位度的平均值高于中部地区(东部地区低首位度的平均值约为0.80,中部地区低首位度的平均值约为0.74),C错误。沪苏的首位度小于湖北的首位度,但并不表明沪苏的经济总量低于湖北,应该表明沪苏城市体系中城市发展要素在最大城市的集中程度相对于湖北较低,D错误。故答案为:B。
13.青藏地区的城市首位度为2.65,首位度指数较高,表明青藏地区城市发展要素在最大城市的集中程度较高。青藏地区气候高寒,区域中心主要为省会城市,区域中心明显,小城镇数量相对较多,由于区域整体发展水平较低,所以城市发展要素在最大城市的集中程度更为明显,主要原因是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低, C正确,AD错误。环境质量较差表述不明确,青藏地区虽气候高寒,人居环境较差,但整体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小,自然生态环境相对较好,B错误。故答案为:C。
(2021高一下·宿迁期末) 2021年4月9日,根据《国务院关于同意浙江省调整杭州市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杭州市进行行政区划调整(下图)。通过调整,进一步解决杭州市城区“大的过大、小的过小"问题,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增强城市承载力和辐射力。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调整后,上城区( )
A.服务等级提高 B.重点发展工业
C.服务范围增加 D.交通更加便捷
15.杭州市这次行政区划调整的直接目的是( )
A.优化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B.扩大城市规模和影响
C.调整工业结构和产业布局 D.加强环境保护与治理
【答案】14.C
15.A
【知识点】城镇的空间结构
【解析】【点评】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因素有哪些:
1.经济因素。综合付租能力和地租两方面因素:一般在地租最高的市中心和地租次高的道路交汇处,形成商业区;在地租较高的道路两侧,形成住宅区;而地租较低的其他地方则往往形成工业区。
2.社会因素。社会因素除了影响住宅区的分化之外,也会影响商业区和工业区的分布,从而影响城市的空间结构。
3.环境因素。处理好居住区和工业区之间的关系,居住区和其他工作地点之间应有:便捷的交通联系;排放废气和废水的工厂应布置在居住区的下风向和河流的下游地带的远郊区;卫生防护带。
4.历史因素。城市的建筑物和街道设计可以维持久远,早期的土地利用方式对日后的功能分区有着深远的影响.
14.读图可知,调整后,撤销杭州市上城区、江干区,设立新的杭州市上城区,上城区的服务范围增大,但服务等级并未提高,A错,C正确;上城区是杭州市的中心城区,地租昂贵,不可能重点发展工业,B错;服务范围发生变化,但交通条件变化不大,D错。故选C。
15.杭州市通过这次行政区划调整,可优化国土空间格局,统筹做好规划、建设和管理,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和水平,增强城市综合承载和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其直接目的是优化城市内部空间结构,A正确;城市整体规模并未扩大,B错;主要调整的是中心城区附近的行政区划,对工业结构的调整影响不大,C错;加强环境保护与治理不是其直接目的,D错。故选A。
(2021高一下·东营月考) 城市某区域土地利用强度,可以用建设用地面积占该区域土地面积的比值表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6.该城市Ⅰ区( )
A.人口数量昼夜差别较大 B.适宜建大型仓储区
C.在城市内部占地面积最广 D.多有高速、高铁等经过
17.甲处土地利用强度增大,最可能的原因是( )
A.建设生态功能区 B.划定耕地保护区
C.兴建卫星城 D.增加种植业投入
【答案】16.A
17.C
【知识点】城镇的空间结构
【解析】【点评】城市功能分区影响因素地租价格高低,一般来说,通达度越好,土地价格或租金就越高。地理位置越优越通达度越高, 土地价格或租金就越高,适合发展商业。住宅用地占据范围最大,多成片状分布,地租较低。工业用地区远离城市中心地带,多分布在郊区,地租价格最低。
16.由图可知,Ⅰ区土地利用强度最大,应该为地价最高,距市中心最近的商业区。商业区人口数量昼夜差别较大,A正确。大型仓储区占地面积大,适宜建在交通便利、低价较低的城市外围,不适宜建在市中心,B错误。商业区占地面积较小,住宅区在城市内部占地面积最广,C错误。多有高速公路、高铁经过的应为近郊区,D错误。故答案为:A。
17.由图可知,甲处距离市中心较远,但土地利用强度增大,最可能的原因是该处兴建了卫星城,从而明显增加该区域土地利用强度,C正确。建设生态功能区,划定耕地保护区、增加种植业投入均不会导致甲处土地利用强度增大,ABD错误。故答案为:C。
二、综合题
18.(2022高一下·天津市期末)下图为某城市示意图,城市人口约50万。回答下列问题。
(1)下图中能示意B-C-D地租变化曲线的是( )
A. B.
C. D.
(2)A、B、C、D四地中,最可能发展为商业中心的是 地,主要原因是 。
(3)A、D两地为高级居住区的是 地,判断理由是 。
【答案】(1)B
(2)C;位于主要居民区内,接近消费市场;交通便捷程度高。
(3)D;靠近风景区,环境优美;位于河流上游地区。
【知识点】城镇的空间结构
【解析】【分析】(1)观察图中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影响地租的两大因素:距市中心距离和交通通达度。从图中可以看出,C位于该城市的中心区域,商业活动频繁,经济活跃,交通通达度好,因此地租水平最高,而BD分别位于C的东西两侧,位于城市的郊区,因此地租水平较低,曲线应是中间高,两侧低,故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B。
(2)观察图中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要发展成为商业中心,要位于城市的中心区域,且人口较为密集,交通通达度好,ABD距离城市中心较远,虽然有居民区,但是人口较少,因此可能成为商业网点,而C点位于城市中心区域,人口密集,市场较为广阔,有公路经过,交通便利,最可能形成商业中心。
(3)观察图中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居民区位于河流下游地区,靠近工业区,且位于铁路线旁,环境条件差,应为低级住宅区;而D居民区位于河流上游地区,靠近风景区,环境条件较好,应为高级住宅区。
【点评】中心商务区(占地最小):市场最优原则(位于市中心,接近最大消费人群,交通便捷;)、交通最优原则(位于城市主干道与城市环路或高速公路交汇处);住宅区(占地面积最大):中高级住宅区多分布在地势高、河流上游,盛行风上风向,环境质量好的城市外围;交通便利;靠近文化区或风景区布局。工业区:布局在城市外围,沿交通线两侧分布;布局理由:地价低;保护城区环境;交通便利。绿化带:位于工业区与居民区之间。功能:美化环境、净化空气、减弱噪音。
19.(2021高一下·烟台期中)读下列两幅城市功能分区因素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A,B,C表示住宅支付地租能力的是 ,反映城市中心对商业、工业、住宅吸引力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工业区主要分布在城市外围,其主要原因是 。
(2)图中中心商业区的高层建筑最底层土地利用的方式是 ,图中反映出该城市的建筑高度与市中心距离的规律是 。
(3)受上面两图反映的因素影响,假设某城市各个因素均接近均质平原,该城市的空间结构模式应是 模式。
【答案】(1)B;商业>住宅>工业;减轻对市中心的环境污染 土地租金低(或地价低)
(2)零售业;距离市中心越近,建筑物越高
(3)同心圆
【知识点】城镇的空间结构
【解析】【分析】(1)由所 学知识可知,不同功能的活动都要占用城市的土地,但是活动不同,对土地的需求也不同。在市场经济中,由于城市土地的供应有限,条件好的地点需求量大,地租也高,在竞争环境下每一块土地用于哪一种活动,取决于各种活动的付租能力的高低,只有付出租金最高的活动才可以得到这一块土地。在市中心附近可以最大限度地接近消费人群,商业活动付租最高。住宅区居中,工业区最差,所以B是住宅区。反映城市中心对商业、工业、住宅吸引力由大到小的顺序是商业>住宅>工业。工业区主要分布在城市外围,其主要原因是城市外缘,地价低;也可以减轻对市中心环境的污染。
(2)读图可知,图中中心商业区的高层建筑最底层土地利用的方式是以零售业为主;图中反映出该城市距离市中心越近,建筑物高度越高,垂直分区也越明显。
(3)由题意可知,假设某城市各个因素均接近均质平原,该城市的空间结构只受距离市中心远近的影响,则其城市地域结构模式明显具有同心圆结构。
【点评】城市功能分区受经济因素影响,主要体现在各项功能活动的综合付租能力和地租两方面因素,一般在地租最高的市中心和地租次高地区中的道路相交处,形成商业区;在离商业区较近的地租较高的道路两侧形成住宅区;离市中心较远、地租较低的其他地方则往往形成工业区。影响地租水平高低的因素主要是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和交通通达度。
1 / 12.1城乡空间结构同步测试(B)(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同步测试AB版--湘教版(2019) · 必修 第二册)
一、选择题
(2021高一下·自贡期末)图甲是某大城市外缘甲、乙两个规划区。图乙示意MN之间的地价分布。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城市主城区位于O地( )
A.东面 B.西面 C.南面 D.北面
2.甲、乙两个规划区分别是( )
A.住宅区和工业区 B.住宅区和商业区
C.工业区和商业区 D.工业区和住宅区
3.甲规划区南侧铁路附近的合理利用方式是建( )
A.绿化带 B.垃圾站 C.市民广场 D.高级住宅
(2021高一下·温州期末) 周末,小明和父母到人民路上吃火锅,小明的父亲感叹:曾经的“服装一条街”变成了“火锅一条街”。下图为人民路周边火锅店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4.大量火锅店布局于人民路,主要考虑的有利区位条件是( )
①地价较低 ②人流量大 ③交通便利 ④原料丰富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5.近年来,人民路服装实体店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A.购物方式改变 B.环保要求提高
C.人口规模增大 D.消费水平提高
(2021高一下·桂林期末)下图为某城市主要功能区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影响城市功能区形成的主要因素( )
A.宗教 B.文化 C.经济 D.历史
7.与B功能区相比,A功能区( )
A.土地利用率高 B.土地租金低廉
C.货物运输量大 D.交通通达度低
8.C功能区的区位优势( )
A.水质洁净 B.劳动力廉价 C.原料丰富 D.交通便利
(2021高一下·东丽期末)加强环渤海及京津冀地区经济协作,努力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完成下面小题。
9.京津冀经济协同发展,京、津的优势有( )
A.廉价劳动力 B.土地资源
C.环境承载力 D.资金和科技、人才
10.河北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区域特色经济发展方向是( )
A.利用区位优势,迁入重型工业 B.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现代农业
C.加快科技产业,赶超京津地区 D.依托人力优势,提升金融服务
(2021高一下·临汾期末)城市首位度理论经过不断发展演化,形成不同的计算方法,我国常用的方法是一个地区范围内首位城市的经济总量与地区经济总量的比值,它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城镇体系中的城市发展要素在最大城市的集中程度。下表为我国城市首位度省区差异对比表(正常数值取1)。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平均值 高首位度(大于2) 中首位度(大于1,小于2) 低首位度(小于1)
东部地区(0.83) 沪苏(2.04) 广东(1.43) 湖南(0.95)辽宁(0.85) 浙江(0.91)福建(0.95) 广西(0.63)京津冀(0.90) 山东(0.43)
中部地区(1.02) 湖北(2.22) 江西(1.18)山西(1.00)吉林(1.07) 湖南(0.82)黑龙江(0.97) 内蒙古(0.68)河南(0.66) 安徽(0.55)
西部地区(1.71) 青藏(2.65) 云南(2.23) 陕西(2.04) 甘肃(1.93)新疆(1.60) 贵州(1.14)川渝(1.15) 宁夏(0.95)
11.城市首位度与区域首位城市经济规模的关系是( )
A.正相关 B.只有西部地区为正相关
C.负相关 D.东部地区为负相关
12.与中部地区相比,东部地区( )
A.首位度平均值较高 B.城镇化体系发展更好
C.低首位度平均值偏低 D.沪苏经济总量低于湖北
13.青藏地区城市首位度指数较高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A.小城镇数量少 B.环境质量较差
C.经济发展水平低 D.区域中心不明显
(2021高一下·宿迁期末) 2021年4月9日,根据《国务院关于同意浙江省调整杭州市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杭州市进行行政区划调整(下图)。通过调整,进一步解决杭州市城区“大的过大、小的过小"问题,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增强城市承载力和辐射力。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调整后,上城区( )
A.服务等级提高 B.重点发展工业
C.服务范围增加 D.交通更加便捷
15.杭州市这次行政区划调整的直接目的是( )
A.优化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B.扩大城市规模和影响
C.调整工业结构和产业布局 D.加强环境保护与治理
(2021高一下·东营月考) 城市某区域土地利用强度,可以用建设用地面积占该区域土地面积的比值表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6.该城市Ⅰ区( )
A.人口数量昼夜差别较大 B.适宜建大型仓储区
C.在城市内部占地面积最广 D.多有高速、高铁等经过
17.甲处土地利用强度增大,最可能的原因是( )
A.建设生态功能区 B.划定耕地保护区
C.兴建卫星城 D.增加种植业投入
二、综合题
18.(2022高一下·天津市期末)下图为某城市示意图,城市人口约50万。回答下列问题。
(1)下图中能示意B-C-D地租变化曲线的是( )
A. B.
C. D.
(2)A、B、C、D四地中,最可能发展为商业中心的是 地,主要原因是 。
(3)A、D两地为高级居住区的是 地,判断理由是 。
19.(2021高一下·烟台期中)读下列两幅城市功能分区因素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A,B,C表示住宅支付地租能力的是 ,反映城市中心对商业、工业、住宅吸引力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工业区主要分布在城市外围,其主要原因是 。
(2)图中中心商业区的高层建筑最底层土地利用的方式是 ,图中反映出该城市的建筑高度与市中心距离的规律是 。
(3)受上面两图反映的因素影响,假设某城市各个因素均接近均质平原,该城市的空间结构模式应是 模式。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D
2.A
3.A
【知识点】城镇的空间结构
【解析】【点评】城市功能分区受经济因素影响,主要体现在各项功能活动的综合付租能力和地租两方面因素,一般在地租最高的市中心和地租次高地区中的道路相交处,形成商业区;在离商业区较近的地租较高的道路两侧形成住宅区;离市中心较远、地租较低的其他地方则往往形成工业区。影响地租水平高低的因素主要是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和交通通达度。
1.根据图乙分析,M处地价最高,N处地价最低。根据城市地租理论,市中心的地价最高,在图甲中地价由北向南递减,所以市中心位于规划区O点以北,D对。A、B、C错。故答案为:D。
2.根据材料,是在大城市的外缘规划,图中只有铁路,不是高速公路,不会是商业区。住宅区位于商业区和工业区之间,所以甲规划区是住宅区。工业区占地面积大,要求地租较低的区域,距市中心最远,靠近铁路交通便利,为有利因素,所以乙是工业区。A对。B、C、D错。故答案为:A。
3.工业区、铁路对住宅区、商业区有一定的污染,如大气污染,噪音污染等。宜通过卫生防护带进行分隔,卫生防护带的最佳方式是绿化带,A对。垃圾站中垃圾影响居民的生活环境,垃圾站不适合,B错。高级住宅区对环境质量要求高,D错。市民广场是休闲、活动的地方,不适宜做隔离带,C错。故答案为:A。
【答案】4.C
5.A
【知识点】城镇的空间结构
【解析】【点评】城市功能分区影响因素地租价格高低,一般来说,通达度越好,土地价格或租金就越高。地理位置越优越通达度越高, 土地价格或租金就越高,适合发展商业。住宅用地占据范围最大,多成片状分布,地租较低。工业用地区远离城市中心地带,多分布在郊区,地租价格最低。
4.由图可知,人民路靠近步行街,路边有百货公司布局,说明人流量大,消费者多,②符合;据图可知,人民路交通通达度高,交通便利,③符合;交通通达度高,人流量大,地价不会低,①不符合;随着冷鲜保藏技术的进步,火锅店的原料对火锅店的布局影响小,④不符合;综上,C正确,ABD错误;故选C。
5.近年来,随着电商购物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人们喜欢网上购物,由于购物方式的改变,导致人民路服装实体店减少,A正确;服装店对环境污染小,B错误;人口规模增大,消费水平提高,服装的需求会增加,服装实体店不一定会减少,CD错误;故选A。
【答案】6.C
7.A
8.D
【知识点】城镇的空间结构
【解析】【点评】城市功能分区受经济因素影响,主要体现在各项功能活动的综合付租能力和地租两方面因素,一般在地租最高的市中心和地租次高地区中的道路相交处,形成商业区;在离商业区较近的地租较高的道路两侧形成住宅区;离市中心较远、地租较低的其他地方则往往形成工业区。影响地租水平高低的因素主要是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和交通通达度。
6.经济因素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影响城市功能区形成的主要因素。原因有两方面:一是由于地理位置、交通通达度的不同造成了地租差异;二是城市各项功能活动(如商业、工业、住宅等)的付租能力往往随空间位置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C正确;宗教、文化、历史会对城市功能区的形成有一定影响,但不是主要因素,ABD错误;故答案为:C。
7.由图可知,A功能区是商业区、B功能区是住宅区,与住宅区相比,商业区位于市中心,交通通达度高、土地租金高、土地利用率高、货物运输量较小,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为:A。
8.由图可知,C功能区是工业区,位于河流下游,水质较差,A错误;附近有铁路、公路经过,交通便利,D正确;劳动力廉价、原料丰富材料没有体现,BC错误;故答案为:D。
【答案】9.D
10.B
【知识点】城乡区位因素
【解析】【点评】京津冀协同发展,核心是京津冀三地作为一个整体协同发展,要以疏解非首都城市职能、解决北京“大城市病”为出发点,调整优化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构建现代化交通网络系统,扩大环境容量生态空间,推进产业升级转移,推动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加快市场一体化进程,打造现代化新型首都圈,努力形成京津冀目标同向、措施一体、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协同发展新格局。
9.与河北相比,京津两地的优势主要是资金和技术、人才的优势;河北具有的优势包括廉价的劳动力、土地资源及较大的环境承载力。故答案为:D。
10.发展重型工业,不利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可发展现代农业,调整农业结构;赶超京津地区,不符合实际情况;京津地区应该是依托人力优势,提升金融服务。故答案为:B。
【答案】11.A
12.B
13.C
【知识点】城镇的空间结构;城乡区位因素
【解析】【点评】影响城市布局的自然区位因素:地形(山区聚落多分布在河谷地区、山间盆地、山前冲积扇)、气候(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的沿海湿润地区)、河流(干支流的交汇处、河流入海口易形成城市。理由:水运便利;取水方便)、资源(如大庆、鞍山、克拉玛依);社会经济因素有:交通(如石家庄等被称为火车拉来的城市)、政治(如北京)、科技(美国“硅谷”)、旅游、宗教(如耶路撒冷)等。
11.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城市首位度是一个地区范围内首位城市的经济总量与地区经济总量的比值。由此可知,区域首位城市经济规模越大,城市的首位度越高,两者应该成正相关关系, 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为:A。
12.读表可知,与中部地区相比,东部地区首位度平均值为0.83,东部地区首位度平均值较低,A错误。城市首位度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城市体系中城市发展要素在最大城市的集中程度,东部地区首位度的平均值更低,表明东部地区城市体系中城市发展要素在最大城市的集中程度相对较小,有利于其他中小城市的发展,东部地区的城市化体系发展更好,B正确。根据表格信息可知,东部地区低首位度的平均值高于中部地区(东部地区低首位度的平均值约为0.80,中部地区低首位度的平均值约为0.74),C错误。沪苏的首位度小于湖北的首位度,但并不表明沪苏的经济总量低于湖北,应该表明沪苏城市体系中城市发展要素在最大城市的集中程度相对于湖北较低,D错误。故答案为:B。
13.青藏地区的城市首位度为2.65,首位度指数较高,表明青藏地区城市发展要素在最大城市的集中程度较高。青藏地区气候高寒,区域中心主要为省会城市,区域中心明显,小城镇数量相对较多,由于区域整体发展水平较低,所以城市发展要素在最大城市的集中程度更为明显,主要原因是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低, C正确,AD错误。环境质量较差表述不明确,青藏地区虽气候高寒,人居环境较差,但整体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小,自然生态环境相对较好,B错误。故答案为:C。
【答案】14.C
15.A
【知识点】城镇的空间结构
【解析】【点评】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因素有哪些:
1.经济因素。综合付租能力和地租两方面因素:一般在地租最高的市中心和地租次高的道路交汇处,形成商业区;在地租较高的道路两侧,形成住宅区;而地租较低的其他地方则往往形成工业区。
2.社会因素。社会因素除了影响住宅区的分化之外,也会影响商业区和工业区的分布,从而影响城市的空间结构。
3.环境因素。处理好居住区和工业区之间的关系,居住区和其他工作地点之间应有:便捷的交通联系;排放废气和废水的工厂应布置在居住区的下风向和河流的下游地带的远郊区;卫生防护带。
4.历史因素。城市的建筑物和街道设计可以维持久远,早期的土地利用方式对日后的功能分区有着深远的影响.
14.读图可知,调整后,撤销杭州市上城区、江干区,设立新的杭州市上城区,上城区的服务范围增大,但服务等级并未提高,A错,C正确;上城区是杭州市的中心城区,地租昂贵,不可能重点发展工业,B错;服务范围发生变化,但交通条件变化不大,D错。故选C。
15.杭州市通过这次行政区划调整,可优化国土空间格局,统筹做好规划、建设和管理,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和水平,增强城市综合承载和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其直接目的是优化城市内部空间结构,A正确;城市整体规模并未扩大,B错;主要调整的是中心城区附近的行政区划,对工业结构的调整影响不大,C错;加强环境保护与治理不是其直接目的,D错。故选A。
【答案】16.A
17.C
【知识点】城镇的空间结构
【解析】【点评】城市功能分区影响因素地租价格高低,一般来说,通达度越好,土地价格或租金就越高。地理位置越优越通达度越高, 土地价格或租金就越高,适合发展商业。住宅用地占据范围最大,多成片状分布,地租较低。工业用地区远离城市中心地带,多分布在郊区,地租价格最低。
16.由图可知,Ⅰ区土地利用强度最大,应该为地价最高,距市中心最近的商业区。商业区人口数量昼夜差别较大,A正确。大型仓储区占地面积大,适宜建在交通便利、低价较低的城市外围,不适宜建在市中心,B错误。商业区占地面积较小,住宅区在城市内部占地面积最广,C错误。多有高速公路、高铁经过的应为近郊区,D错误。故答案为:A。
17.由图可知,甲处距离市中心较远,但土地利用强度增大,最可能的原因是该处兴建了卫星城,从而明显增加该区域土地利用强度,C正确。建设生态功能区,划定耕地保护区、增加种植业投入均不会导致甲处土地利用强度增大,ABD错误。故答案为:C。
18.【答案】(1)B
(2)C;位于主要居民区内,接近消费市场;交通便捷程度高。
(3)D;靠近风景区,环境优美;位于河流上游地区。
【知识点】城镇的空间结构
【解析】【分析】(1)观察图中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影响地租的两大因素:距市中心距离和交通通达度。从图中可以看出,C位于该城市的中心区域,商业活动频繁,经济活跃,交通通达度好,因此地租水平最高,而BD分别位于C的东西两侧,位于城市的郊区,因此地租水平较低,曲线应是中间高,两侧低,故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B。
(2)观察图中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要发展成为商业中心,要位于城市的中心区域,且人口较为密集,交通通达度好,ABD距离城市中心较远,虽然有居民区,但是人口较少,因此可能成为商业网点,而C点位于城市中心区域,人口密集,市场较为广阔,有公路经过,交通便利,最可能形成商业中心。
(3)观察图中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居民区位于河流下游地区,靠近工业区,且位于铁路线旁,环境条件差,应为低级住宅区;而D居民区位于河流上游地区,靠近风景区,环境条件较好,应为高级住宅区。
【点评】中心商务区(占地最小):市场最优原则(位于市中心,接近最大消费人群,交通便捷;)、交通最优原则(位于城市主干道与城市环路或高速公路交汇处);住宅区(占地面积最大):中高级住宅区多分布在地势高、河流上游,盛行风上风向,环境质量好的城市外围;交通便利;靠近文化区或风景区布局。工业区:布局在城市外围,沿交通线两侧分布;布局理由:地价低;保护城区环境;交通便利。绿化带:位于工业区与居民区之间。功能:美化环境、净化空气、减弱噪音。
19.【答案】(1)B;商业>住宅>工业;减轻对市中心的环境污染 土地租金低(或地价低)
(2)零售业;距离市中心越近,建筑物越高
(3)同心圆
【知识点】城镇的空间结构
【解析】【分析】(1)由所 学知识可知,不同功能的活动都要占用城市的土地,但是活动不同,对土地的需求也不同。在市场经济中,由于城市土地的供应有限,条件好的地点需求量大,地租也高,在竞争环境下每一块土地用于哪一种活动,取决于各种活动的付租能力的高低,只有付出租金最高的活动才可以得到这一块土地。在市中心附近可以最大限度地接近消费人群,商业活动付租最高。住宅区居中,工业区最差,所以B是住宅区。反映城市中心对商业、工业、住宅吸引力由大到小的顺序是商业>住宅>工业。工业区主要分布在城市外围,其主要原因是城市外缘,地价低;也可以减轻对市中心环境的污染。
(2)读图可知,图中中心商业区的高层建筑最底层土地利用的方式是以零售业为主;图中反映出该城市距离市中心越近,建筑物高度越高,垂直分区也越明显。
(3)由题意可知,假设某城市各个因素均接近均质平原,该城市的空间结构只受距离市中心远近的影响,则其城市地域结构模式明显具有同心圆结构。
【点评】城市功能分区受经济因素影响,主要体现在各项功能活动的综合付租能力和地租两方面因素,一般在地租最高的市中心和地租次高地区中的道路相交处,形成商业区;在离商业区较近的地租较高的道路两侧形成住宅区;离市中心较远、地租较低的其他地方则往往形成工业区。影响地租水平高低的因素主要是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和交通通达度。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