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对环境的察觉 光学易错题提高训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章 对环境的察觉 光学易错题提高训练(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3-15 15:59: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光学易错题提高训练
班级__________ 座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 如图是晚上汽车在干燥的沥青路面和潮湿的沥青路面上行驶时大灯部分灯光的简图,在晚上开车时( )
A.潮湿的路面更容易发生光的漫反射
B.对面无车时,驾驶员看潮湿的路面更暗
C.照射到干燥路面上的光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D.干燥的路面发生了光的折射
2. (2022年温州鹿城二中二模)如图,交于P点的三条光线 a、b、c。在交点 P 前放置一平面镜,有关三条反射光线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条反射光线一定会相交
C.三条反射光线的延长线交于 P 点
B.三条反射光线一定不会相交
D.三条反射光线是否相交由镜面角度决定
3. (2022年温州龙湾二模)小龙制作了一个照相机模型(如图),用凸透镜作为镜头,毛玻璃片作为光屏,使像清晰地成在毛玻璃片上。使用不同的镜头时,需调节镜头到毛玻璃片的距离。下列组合中,能得到清晰物像的是( )
4.
A. B. C. D.
手电筒发出的光竖直向下照射到一个空烧杯底部,光线投射到烧杯底部形成一个圆形光斑(如图中虚线所示),若再向烧杯中注水到一定高度时,烧杯底部的光圈会变为图中的( )
5. 如下图所示,若要让反射光线恰好照中目标,在激光笔不动的情况下,可将平面镜( )
A.竖直向上移动 B.水平向左移动
C.绕入射点O顺时针转动 D.绕入射点O逆时针转动
6. 学校的录播教室被一种单向透视玻璃分隔成上课和观摩两个功能区,坐在观摩室的听课教师通过单向透视玻璃进行观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上课区域的光照弱一些,观摩效果更好
B.上课区域的光透过透视玻璃折射到听课区域
C.从上课区域射向透视玻璃的光只发生折射
D.学生在透视玻璃中看到了自己的像,是因为光的折射
7. 如图所示,小明自制了一个简易投影仪,在暗室中将印有奥运五环(红、黄、蓝、绿、黑五色环)标志的透明胶片,贴在发白光的手电筒上,并正对着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调整手电筒、凸透镜、白色墙壁之间的位置,在墙上得到了一个清晰、正立、放大的像。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手电筒与凸透镜的距离应小于10 cm,且胶片应正立放置
B.手电筒与凸透镜的距离应大于10 cm小于20 cm,且胶片应倒立放置
C.能从不同角度看到墙上五环标志的像,是因为光在墙面上发生的是漫反射
D.将白色墙上蒙一层红布,可以看到像中五环的颜色只有红色和黑色
8. 如图所示,两个并排且深度相同的水池,一个未装水,另一个装水,在两池的中央各竖立一长度相同且比池深略长的标杆,此时,阳光斜射到水池。下列关于两水池中标杆的影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未装水的池中标杆影子较长 B.装水的池中标杆影子较长
C.装水的池中标杆没有影子 D.两池中标杆影子长度相同
9. 下列结构对功能的自述,不合理的是(  )
A. B. C. D.
10.如图所示是某支付平台的收款码,它通过黑白相间的图形来记录信息。当红光照射到二维码获取信息时,小安从各个方向都能看到二维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手机扫码时利用了小孔成像原理 B.黑色区域看起来是红色的
C.白色区域能反射红光 D.二维码发生了镜面反射

11.为观测日偏食现象,网友们脑洞大开,头盔、漏勺、快递袋都成“观测神器”。如图是小金同学用漏勺成功观察了日偏食。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这与影子形成的原理不同 B.形成的是实像
C.像的大小和小孔大小有关 D.将漏勺靠近地面,像会变模糊
12.日偏食景象(如图)是难得一见的天文景观。在发生日偏食景象时,小商同学让太阳光垂直照射在刻有一个很小的“△”形孔的纸板上,那么在地面上形成的光斑是(  )
A.“”形 B.“”形 C.“ ”形 D.“”形
13.如图,小科在家中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墙上出现一个倒立缩小清晰的像,同时还观察到墙上有手和透镜的影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墙上烛焰的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B.墙上手和透镜的影子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C.若透镜不动,蜡烛靠近透镜,手和透镜的影子变小
D.若蜡烛不动,透镜靠近蜡烛,能再次呈现清晰的烛焰像
14.(2022年瓯海二模)电梯的不锈钢门可以成像。如图小红站在电梯门前,当门逐渐平移打开时,她的像( )
A.向外侧移动 B.高度不变 C.向内侧移动 D.高度变小
15.(2022年温州洞头二模)小红正站在镜子前整理自己的衣着。此时通过镜子看到自己的鞋子,光的传播路径正确的是( )
二、填空题
16.(2023年宁波中考)在“探究凸透镜的成像特点”实验中,小宁将蜡烛放在离凸透镜一倍焦距内,如图所示,烛焰在凸透镜左侧成一个正立、放大的像。
(1)这个像是实像还是虚像?答案是:_________;
(2)小宁用眼透过凸透镜直接观察到此像,是因为光从_________(填“烛焰”或“此像”)发出,通过凸透镜后进入人眼。
17.(2023年温州瓯海一模)体检时,小明看不清楚待测字母,向前一步就能看清。两次测量中字母成像的像距较大的是 。(选填“原位置”“原位置前一步处”)
18.古诗中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美诗句,诗人看到的落日并非太阳的实际位置,而是光经过不均匀的大气层时发生折射形成的像,太阳的实际位置在图中的______(选填“甲”或“乙”)。若没有大气层,则日出时间将______(选填“提前”或“推迟”),日落时间将______(选填“提前”或“推迟”)。
19.如图所示,水平餐桌上有一块圆形玻璃转盘,转盘上方的天花板上安装有一盏灯,通过转盘能看到灯的像,这是光______(选填“反射”或“折射”)形成的。若转动玻璃转盘,像的位置将______(选填“不变”或“改变”)。

20.如图所示,是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的界面处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的光路图,O为入射点_______是折射光线,反射角为 _______度,界面的 _____(选填“上”、“下”、“左”或“右”)边是玻璃。
21.(1)如图所示,把铜钱放在碗底B处,此时从A处不能看到铜钱,这是由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________传播的;接着加适量水,从A处恰好看到铜钱的像在E处,用激光笔从A点向________处(用图中字母表示)照射,可照亮铜钱。
(2)在自然界中,喷水鱼因特殊的捕食方式而得名,它能喷出一股水柱,准确击落空中的昆虫作为食物。下列各图中能正确表示喷水鱼看到昆虫像的光路图是________;
A.B.C.D.
22. 如图是一种老式投影仪成像示意图。其中凸透镜的作用是成______(选填“等大”“缩小”或“放大”)、__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的实像。屏幕用白色的是因为______,能让画面看得更真实;幕布做得粗糙是光线能在表面发生______反射,使各个方向的观众都能看到画面。
23. 某同学去森林公园游玩时,看见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在地面上形成圆形光斑,爸爸告诉他光沿__________(选填“直线”或“非直线”)传播形成的太阳 _______(选填“倒立”或“正立”)的像。走出森林公园,该同学让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形成一条彩色光带,这种神奇的现象称为光的 _______,在彩色光带外侧有两种看不见的光,其中一种光可以用于杀菌,这种光是就是 ________(选填“红外线”或“紫外线”)。
三、探究题
24.学校LOGO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是校园文化最直接的体现。我校滨江校区文化墙上需要一个直径为1 m、图文均正立的二中LOGO,而且可以根据不同活动需求,更换LOGO底片。现向同学征免投影方案。小滨利用LOGO底片(直径2 cm)、纸板、打孔器和手电筒自制了“LOGO投影装置”,示意图如下。
(1)第一次调试发现LOGO投影太小,在不增加器材的情况下,进一步放大LOGO,可以作何调整?____________;
(2)小海用凸透镜代替小孔,在调试位置的过程中为保证LOGO投影大小达标,应在哪一位置固定凸透镜____________;(填字母)
(3)小海的装置在使用时,对LOGO底片的安装有何要求____________。
25.一组同学进行“小孔成像”的实验探究,在每个易拉罐的底部钻出大小不同的孔(d表示小孔直径),制作了5个小孔成像仪器,将光源和小孔成像器固定在光具座上,保持光源与小孔的距离不变,用5个小孔成像仪器分别观测,得到的像如图1所示,请你根据他们的实验过程和现象回答问题:
(1)小孔成像,像的性质是______(选填“实像”或“虚像”);
(2)根据实验可得出结论:在光源与小孔距离一定时,小孔越大,成的像越______(选填“清晰”或“模糊”);
(3)该组同学选用“F”型电子光源替代蜡烛进行实验,从验证像的性质角度分析,“F”型电子光源具有______的优点。
26.小珊一家坐在树荫下乘凉时,发现地上的光斑多数为圆形,为研究小孔成像与哪些因素有关,小文在硬纸板上挖了不同大小与形状的小孔,进行实验,其结果记录如下:分析表中数据,请回答:
小孔的形状
小孔最大外径/毫米 1 5 10 1 5 10 1 5 10
地面光斑形状 小孔距地面10厘米
小孔距地面20厘米
小孔距地面40厘米
小孔距地面80厘米
小孔距地面160厘米
(1)当小孔的形状、大小一定时,怎样才能越容易在地面上得到太阳的像;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妹妹小珊受到启发,改用形状为“☆”小孔进行实验,当“☆”外径为10毫米,小孔距离地面160厘米时,地面光斑的形状是什么?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
(3)小文的爸爸看到两兄妹都能在地面上找到太阳的像,他拿下自己的眼镜,然后对准太阳,无论怎样移动镜片,地面上都找不到太阳的像,请你推测小文的爸爸是近视眼还是远视眼?并说明理由?

27.如图甲所示为“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可以看到蜡烛A在玻璃板后面的像,取另一支外形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关系的方法是______(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
(2)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_____(选填“能”或“不能”)呈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像;
(3)如果玻璃板没有垂直架在纸上,而是按如图乙所示的方式倾斜放置,那么蜡烛A的像应是图中的______(选填“A1”、“A2”或“A3”)。
光学易错题提高训练(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A A B D B A A C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B B D B D
二、填空题
16.①. 虚像 ②. 烛焰
17.原位置前一步处
18.乙 推迟 提前
19.反射 不变
20.OC 60 右
21.(1)E (2)C
22.放大 倒立 白色可以反射所有色光 漫
23.直线 倒立 色散 紫外线
三、探究题
24.(1)把可移动支架向LOGO底片靠近
(2)C
(3)LOGO底片、凸透镜光心、白墙在同一高度,LOGO底片倒立放置
25.(1)实像 (2)模糊 (3)能检验所成的像上下、左右是否相反
26.(1)小孔到地面的距离足够远
(2)圆形,当小孔最大外径为10mm,小孔距离地面160cm时,三角形小孔和四方形小孔都呈现圆形的像,在该条件下成像与小孔的形状无关。
(3)近视镜,平行光经过凹透镜由于发散,不会形成实像,凹透镜是矫正近视眼的镜片。
27.(1)等效替代法 (2)不能 虚 (3)A2
PAGE
第 1 页,共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