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秋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 中古欧洲社会(课件+素材+拓展资料,6份)

文档属性

名称 2015秋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 中古欧洲社会(课件+素材+拓展资料,6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9-10 19:04:19

文档简介

课件18张PPT。第5课
中古欧洲社会教学目标: 1.了解西欧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基督教在西欧社会的影响、拜占庭帝国的灭亡等史实。
2.从西欧主要封建国家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认识到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
3.通过对基督教会在西欧中世纪所起用的讨论、评价,提高运用唯物主义观点辩证地看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教学重点:
西欧封建社会等级制的特点与罗马教廷的地位;西欧城市兴起的历史意义;拜占庭帝国的灭亡。
教学难点:
罗马教廷在西欧封建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西欧城市重新兴起的意义;拜占庭帝国衰弱的原因。
创设情景 激情导入 476年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标志着奴隶社会在西欧的崩溃。之后,西欧的封建制度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封建制度占统治地位的时期,被欧洲史学界称为中世纪或中古世纪。这一时期,欧洲出现了一些早期封建国家,孕育了欧洲国家的雏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了解这个发展的进程。教学过程●课文引导 自主学习
1.自读课本。
2.结合学生用书“课前预习”,在书中找到答案,并在书中画上记号。
聚焦主题 合作探究 探究一 :等级森严的西欧封建社会农奴、自由农民和城镇平民小 封 建 主大封建主帝 王给予土地和保护给予土地和保护提供农耕土地效忠和提供军队效忠和服兵役服劳役和耕种西欧金字塔般的封建等级制度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特点 查理·马特采邑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以土地为纽带的封建主与附庸之间的关系。西欧的土地制度是以土地为纽带的封建主与附庸之间的关系,领主有责任保护附庸,附庸也有义务效忠,随时跟随领主去前线作战,这样大大提高了国家的战斗力。它加强了中小封建主阶层的势力,奠定了西欧封建骑士制度的基础。国王、封建主和基督教会通过层层采邑分封建立起依次互为主从的金字塔般的封建等级制度。讨论: 与中国相比,西欧的封建社会具有哪些不同的特征? 西欧封建社会特征之一是神权凌驾一切,教会高高在上;特征之二是实行森严的等级制度,社会上流行着一句话:“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中国封建社会则是君主集权,“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总之,西欧封建社会实行的等级制度与中国古代实行的中央集权制度相比,差异明显;而且由于自然环境条件不同,双方从封建时代向资本主义时代过渡时的发展速度,也就必然产生差距。活动与探究: “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这句话说明了西欧封建等级制度有何特点?
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特点:
封建主和附庸之间,逐级保护和负责基督教的诞生探究二: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1.时间:10世纪2.城市:意大利、法国、 英国、德意志 3.意义:为资本主义的兴 起准备了条件。阅读归纳:
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时间、城市、意义 1.法国琅城的市民起义反映了什么? 随着城市的发展,市民与封建主之间的阶级冲突日益尖锐。 2.西欧市民阶级是怎样形成的?他们的出现对历史有哪些影响? 形成:10世纪以后,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在城市重新兴起和工商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市民阶级形成了。
影响:市民阶级形成后,进一步分化出手工业者、商人和银行家等。富裕商人和银行家发展城早期资产阶级,他们的出现,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3、西欧城市重新兴起的意义 1.经济方面,城市的商品经济从一开始就对封建制度起着瓦解作用。
2.政治方面,那些拥有自由和自治权利的城市,成为新的政治实体,它们与王权联合,共同对付大贵族。城市里的市民阶级不断发展壮大,成为近代资产阶级的前身。
3.思想文化方面,伴随着市民阶级在政治、经济、生活方面地位的提高,一种新的世俗生活观念逐渐形成,这为以后出现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奠定了基础。1.6世纪:四处征讨,财尽民穷。到处遭遇反抗, 国力衰弱,外患不断。
2.13世纪上半期:曾被西方军队征服。
3.15世纪中期:被奥斯曼土耳其灭亡。探究三:拜占庭帝国的灭亡 阅读归纳:拜占庭帝国的灭亡 的过程 4、拜占廷帝国曾一度辉煌,却因长期陶醉于已有的成就,不屑于学习和吸纳先进文明而黯然失色,直至被历史大潮所淘汰。这说明了什么?它对我们今天的文明建设有何借鉴意义? 答:说明了:拜占廷帝国的统治者无视西欧城市出现之后悄然兴起的文明因素,依然陶醉于已有的辉煌成就,更不屑于学习和吸纳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这种封闭保守的心态持续了若干世纪之后,拜占廷帝国文明终于被历史大潮所淘汰。
意义:开放宽容使文明繁荣,保守狭隘使文明衰落。我们今天必须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走改革开放之路。●总结梳理 整合提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了解了西欧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基督教在西欧社会的影响,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拜占庭帝国的灭亡等史实。我们认识到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是人类社会的进步,拜占庭帝国的灭亡说明开放宽容导致文明繁荣,保守狭隘使文明衰落。日耳曼诸王国的建立
  公元374年,匈奴人从中亚经里海进入顿河、第聂伯河流域,征服那里的阿兰人和东哥特人,接着向黑海北岸的西哥特人进攻,迫使约15,000名西哥特人在罗马皇帝的允许下,于376年渡过多瑙河,向巴尔干半岛迁移,定居于罗马境内,作为"同盟者"为罗马帝国御边。378年,西哥特人不堪忍受罗马人的奴役,举行武装起义。经阿得里雅堡之战,三分之二的罗马军团被歼,皇帝瓦伦斯受伤,藏在茅屋中,被西哥特人火焚而死。401年,西哥特人在首领阿拉里克领导下,由巴尔干半岛侵入意大利,罗马皇帝一度向阿拉里克献纳5000镑黄金和3万镑白银,还有丝袍、皮衣和辣椒,使阿拉里克暂时放弃对罗马的围攻。后来阿拉里克在4万奴隶和数万"蛮族"出身的罗马士兵配合下,终于在410年攻占罗马城,大肆劫掠三日才离去。419年,西哥特人在高卢南部和西班牙地区,以土鲁斯为中心建立第一个得到罗马帝国承认的"蛮族"王国--西哥特王国。继西哥特王国之后,是北非的汪达尔王国。汪达尔人最初居住在奥得河中游两岸,在民族大迁徙的过程中,经由高卢进入西班牙,后来由于西哥特人的进逼,439年,占领北非首府迦太基城,建立汪达尔王国,由于和阿哥尼斯特运动相配合,在奴隶和隶农的支持下,迅速占领整个北非,455年6月2日,汪达尔人曾渡海攻占罗马城,劫掠大批奴隶和金银财物,于6月16日返回非洲。汪达尔王国一直存在到534年,被拜占廷帝国所灭。西罗马帝国灭亡前后,原来居住在莱茵河下游的法兰克人,乘机侵占高卢。克洛维在教会和法兰克人、罗马人等的支持之下,于481年建立了法兰克王国。486年法兰克国王克洛维大败罗马大将西阿格里乌斯于苏瓦松(巴黎东北),从此克洛维以苏瓦松为首都,巩固了法兰克王国的统治。民族大迁徙的最后一幕,是568年伦巴德人入侵意大利。他们最初居住在易北河口,6世纪移居班诺尼亚。568年4月,伦巴德人在国王阿尔波音(568-572年)率领下,侵入意大利,由于得到奴隶和隶农的支持,很快占领意大利北部和中部地区,不久又征服意大利南部的斯波勒陀和贝纳凡托。罗马主教、贵族大部分被屠杀或沦为奴隶,土地几乎全部被没收。但阿尔波音死后,伦巴德王国开始分裂,约有36个公爵相互争雄,774年为法兰克王国所吞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