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指导朗读,读好船长的话。在朗读中表现出船长的沉着、果断、机智……
环节 五、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五 1.自由朗读全文。
2.学习课文后,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学习了课文,我明白了遇事不要慌,
不要束手无策,要想办法,用最好的办法解决问题。)
3.学习课文后,你最佩服谁?(船长)佩服他什么?(船长遇事沉着镇静、机
智果断。)(板书:沉着镇静、机智果断)
4.说一说:
(1)此时此刻,你想对船长的儿子说些什么?(你为了赢回一点儿面子,险
些失足跌到甲板上,差点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这不是勇敢,而是莽撞。今后做
事一定要想想后果……)
(2)此时此刻,你想对船长说些什么?(你表现出的沉着、果断、机智,源
自你丰富的经验和超人的智慧,以及你对孩子深切的爱,展现了你极大的人格
魅力。)
(3)此时此刻,你想对水手们说些什么?(开玩笑应当看场合、对象,有时
玩笑酿成悲剧。)
5.拓展延伸:假如你就是当时船上的一名水手,回到
家,你会怎样向亲人讲述这件事?
四、板书设计
起因——水手戏猴、猴子放肆
发展——猴戏孩子、孩子追猴
跳水 经过 船长沉着镇静、机智果断
高潮——孩子追猴、走上横木
结果——船长举枪、孩子得救
五、教学反思
习作:神奇的探险之旅
学校:xx小学适用年
级:五年级
设计者:
课时:1 课时
一、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标分析
(1)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2)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
积累习作素材。
(3)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像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内容表达的需要,
分段表述。学写常见应用文。
(4)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
整洁。根据表达需要,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5)习作要有一定速度。
2.教材分析
本单元习作的话题是“神奇的探险之旅”,要求学生写一篇有关探险过程的习作,引导
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展开合理、丰富而又奇特的想象,根据情境编故事,把事情发
展变化的过程写具体。
教材第一部分,先用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写作的兴趣,然后明确了本次习作的内容,
即编一个惊险刺激的故事。
第二部分提示了本次习作需要关注的关键要素,意在启发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储备
和生活经验合理想象,组建探险团队、确定保险地点、选择探险装备、设想可能遇到的困境
并思考解决之道,为铺设故事情节做好准备。
第三部分提出了本次习作的要求,共有三个方面:一是要做到想象丰富且合理,二是要
把遇到的困境、求生的方法写具体,三是尝试把自己在探险过程中的心情变化写出来。其中,
前两项要求是每位同学都要达到的目标,第三项要求则是弹性的,鼓励学生在完成前两项要
求后进一步丰富习作内容。教材也提示学生写完后认真修改,不断完善自己的习作。因此,
教材中还提供了一个拓展性活动,即继续编故事,意在让学生有余力并对编写探险故事感兴
趣的学生通过这种更加灵活的形式,获得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的进一步发展。
二、学习目标
1.在习作中记录自己想象中的探险之旅。
2.展开丰富的想象,把探险过程中遇到的困境、求生的方法、曲折的过程写具体。
3.把探险过程中心情的变化写出来。
4.养成修改自己习作的习惯,并能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习作。
第一课时
一、 学习目标
1.在习作中记录自己想象中的探险之旅。
2.展开丰富的想象,把探险过程中遇到的困境、求生的方法、曲折的过程写具体。
3.把探险过程中心情的变化写出来。
4.养成修改自己习作的习惯,并能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习作。
二、评价任务
1、通过小组交流合作、班级汇报的方式,设想自己的探险之旅,并把把探险过程中遇
到的困境、求生的方法、曲折的过程理清。(对应学习目标 1、2)
2、按照要求完成自己的习作,在习作中注意把过程写具体。(对应学习目标 3)
3、自己修改习作,并给别人的习作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对应学习目标 4)
三、教学活动设计
活动 教学活动 对应 对应
环节 评价 学习
任务 目标
环节 一、交流激趣,导入课题。
一 1.【出示课件 2】
暑假去四国八谷飞伯父家玩耍的三人组,偷偷驾驶摩托艇出海,悲惨地失
踪于濑户内海,三人被当成海上遇难者……然而,漂流到无人岛上的生活,却
如此多姿多彩,钓鱼、找海螺、采百合根做食物,搭了帐篷和厕所,本以为要
在岛上生活几十年,没想居然遇到横凶作恶的狮子,于是三人上演一出抓狮子
的好戏……
2.学生自由阅读,教师相机提示:同学们,你们刚刚阅读的是日本儿童文学作
家那须正干所著的《探险记》的内容介绍。你读过有关探险的书吗?(学生自
由发言)
2.谈话导入:你们喜欢探险吗?(学生自由发言)这次习作就让我们编一个惊
险刺激的探险故事吧。(板书:神奇的探险之旅)
环节 二、课件展示,引导选材。
二 1.【出示课件 3】
人物
经验丰富的探险爱好者 好奇心强、性格活泼的同学
知识渊博的生物学家 胆子大但行事鲁莽的表哥
见识多广的向导 心细而胆小的妹妹
(1)小组交流,说说希望和谁一起去探险。从上面的表格中选择一个,和自己
一起组成一支探险小队。并说说理由。
(2)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全班交流。
2.【出示课件 4】
场景 装备 险情
茫茫大漠、热带雨 指南针、地图、饮 遭遇猛兽、暴雨来
林、海中荒岛、幽 用水、食物、药品、 袭、突发疾病、断
深 洞穴 、南 极冰 帐篷…… 水 断粮 、落 石雪
川…… 崩……
(1)小组交流:参考上面的提示,说说你想到哪儿去探险?打算带上哪些装备?
可能会遇到什么险情?
(2)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全班交流。
三、互相交流,指导命题。
1.小组交流:怎样根据要求写出条理清晰、惊险刺激的习作。
2.全班交流,教师评议并小结,并板书【出示课件 5】:
(1)写的时候要展开丰富合理的想象。
(2)要把遇到的困难、求生的方法、曲折的过程写具体。
(3)如果能把心情的变化写出来就更好了。
环节
(4)写完后认真修改自己的习作。
三
3.指导命题:
(1)可以用“神奇的探险之旅”作为习作的题目。
(2)可以根据选取的材料进行命题。如:茫茫大漠探险之旅。
(3)可以根据自己最深的感受对习作进行命题。如:有惊无险
(4)可以把自己受到的教育或启发作为习作的题目。如:知识改变“命运”
四、欣赏范文,把握技法
【出示课件 4】
环节
沙漠之旅
四
我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见过高耸入云的山峰,见过变化多端的云海,却
从未见过真正的沙漠。那次去敦煌旅游,我就和沙漠来了个亲密接触。
抵达敦煌后的第二天,我们便出发前往鸣沙山月牙泉。环顾四周,只有一
望无际的黄沙,我终于来到了沙漠!我情不自禁地欢呼起来。
工作人员牵来了几只高大的骆驼。我毫不犹豫地跨上了一只骆驼。骑在骆
驼背上扭头看着其他的队伍,瞧着不远处的登山者,不由地发出感叹:“沙漠之
路虽然充满了崎岖、坎坷,但是依然有千千万万的挑战者要征服它,我也不能
例外。”在茫茫的沙漠之中骑着“沙漠之舟”有一种难以说出的自豪感。听着清
脆的铃声,看着满地的黄沙,我恍若成了古时的旅行者,伴着夕阳缓缓而行……
要滑沙就要先上一座山。我带头走上了这座几乎垂直的沙山,山上唯一可
以利用的只有一架梯子,但是我却不想走寻常路,我也要体会一下在沙地中行
走的艰难。刚开始,我两三下就冲上了一大截,渐渐地我有些体力不支,脚步
放慢了一些,前脚深后脚浅,还时不时滑下好几步,赶忙一脚插进沙坑中才勉
强保持平衡。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只好步子迈得更大些。最后我不得不坐
在梯子上歇一会,再抬头一看,还有将近一半的路程,我差点晕过去。
连滚带爬地到了山头,终于可以滑沙了,我迫不及待地坐上了皮艇。皮艇
先是缓慢地移动,然后飞驰下去,皮艇飞速下坡,几乎是在垂直地向下掉,周
围的事物在我的眼中已经扭曲得不成形。风把黄沙吹进我的眼中,于是我尽量
地压低身子,强大的气流使我喘不过气来,胸口仿佛被压了件重物,异常烦闷,
心脏仿佛要蹦出来一般。我不由自主地拉住扶手。热浪拂过脸庞,皮艇终于停
了下来。一千米长的艰难路程它一会儿就过去了,我直呼过瘾。再看看其他人,
不是吓白了脸就是坐在地上吓破了胆,不过大家都是意犹未尽的样子。
沙漠之旅刺激至极,没想到我在茫茫沙漠中也能找到乐趣。
1.我当小评委:学生欣赏范文,说说什么地方写得好?(小组交流,汇报发言。)
2.师生交流,教师小结,把握技法。
(1)展开丰富合理的想象。
①文章开头以大海、山峰、云海作比,表达作者对沙漠的向往之情。
②乘坐“沙漠之舟”进入沙漠“恍若成了古时的旅行者,伴着夕阳缓缓而行……”
表达了作者初入沙漠时内心的悠然自得。
(2)把遇到的困难、解决困难的方法、曲折的过程写具体。
①“我带头走上了这座几乎垂直的沙山,山上唯一可以利用的只有一架梯子”
这段描写中“垂直”“唯一”准确地描述了攀登沙山的困难。
②“渐渐地我有些体力不支,脚步放慢了一些,前脚深后脚浅,还时不时滑下
好几步,赶忙一脚插进沙坑中才勉强保持平衡。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只好
步子迈得更大些。最后我不得不坐在梯子上歇一会,再抬头一看,还有将近一
半的路程,我差点晕过去。”这段描写中通过对“我”爬沙山的动作和心理活动
的描写——先是不把它放在眼里“不想走寻常路”,接着是“脚步放慢了一些”,
“不得不坐在梯子上歇一会”,最后“连滚带爬地到了山头”。准确地表现了爬
沙山的艰难、曲折的过程。
③“皮艇飞速下坡,几乎是在垂直地向下掉,周围的事物在我的眼中已经扭曲
得不成形。风把黄沙吹进我的眼中,于是我尽量地压低身子,强大的气流使我
喘不过气来,胸口仿佛被压了件重物,异常烦闷,心脏仿佛要蹦出来一般。我
不由自主地拉住扶手。热浪拂过脸庞,皮艇终于停了下来。一千米长的艰难路
程它一会儿就过去了,我直呼过瘾。” 小作者对滑沙的描写,可谓细致到位,
准确生动。通过对“我”滑沙的动作、感受和心理活动的描写——周围事物的
扭曲,失重袭遍全身,强大气流压迫,热浪拂过脸庞,这一切刺激之极,乐趣
无穷。准确地表现了滑沙的艰难、曲折的过程。
④“再看看其他人,不是吓白了脸就是坐在地上吓破了胆”借助对周围其他人
的描写表现了滑沙的惊险、刺激。
(3)把心情的变化写出来。
①我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见过高耸入云的山峰,见过变化多端的云海,却从
未见过真正的沙漠。——对沙漠的向往。
②环顾四周,只有一望无际的黄沙,我终于来到了沙漠!我情不自禁地欢呼起
来。——初次见到沙漠的兴奋、激动。
③“沙漠之路虽然充满了崎岖、坎坷,但是依然有千千万万的挑战者要征服它,
我也不能例外。”——充满自信。
④在茫茫的沙漠之中骑着“沙漠之舟”有一种难以说出的自豪感。听着清脆的
铃声,看着满地的黄沙,我恍若成了古时的旅行者,伴着夕阳缓缓而行……—
—充满自豪,悠然自得。
⑤我却不想走寻常路,我也要体会一下在沙地中行走的艰难。——征服自然的
决心。
⑥再抬头一看,还有将近一半的路程,我差点晕过去。——认识到困难之大。
⑦我迫不及待地坐上了皮艇。——内心的兴奋。
⑧沙漠之旅刺激至极,没想到我在茫茫沙漠中也能找到乐趣。——总体感受:
惊险、刺激、高兴。。
五、独立习作,教师巡视。
环节 1.明确习作要求。
五 2.学生独立完成习作,教师巡视,个别指导,提醒学生格式要正确。
六、全班交际,师生评议。
1.习作完成后自己阅读并修改,保证句子通顺,没有错别字。
2.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同学把自己的习作在小组里读一读,小组同学互相评议,
提出修改意见。也可以大家一起帮助修改,并选出最好的一篇习作作为小组的
代表作。
3.课件出示教师巡视时发现的优秀学生习作。
(1)学生自由阅读。
(2)自由发言,进行评议,发现亮点,提倡借鉴。
环节
4.课件出示教师巡视时发现的存在普遍性问题的学生习作。
六
(1)学生自由阅读。
(2)自由发言,进行评议,发现问题,提出建议。
(3)集体交流,进行修改。
5.小组交流。
(1)把自己独立修改后的习作读给小组同学听,和同学一起分享当时的快乐心
情。
(2)互相评价:从哪里感受到了当时的快乐心情,哪些地方没听明白。
七、自我修改,誊抄习作。
环节
1.请同学们根据交流情况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试着用好修改符号。
七
2.小组内交流再次修改后的文章。
3.把自己的习作认真誊抄。
八、教师小结,鼓励积累【出示课件 9】。
今天,老师真的非常高兴,因为就在这短短的一节课,我跟随同学们经历了一
环节
次次惊险而刺激的探险之旅!在这些探险的旅途中,我学到了知识、认识了自
八
然、受到了启发、得到了教益……希望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继续续编你的探险
故事,写成探险日记。将来和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分享。
五、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六
学校:xx小学适用年
级:五年级
设计者:
课时:1 课时
一、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标分析
(1)为解决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尝试写
简单的研究报告。
(2)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对所策划的主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学写活动计划
和活动总结。
(3)对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或电视、电影中的故事和形象,组织讨论、
专题演讲,学习辨别是非善恶。
(4)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
2.教材分析
“交流平台”——引导学生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教会学生在
生活中遇到任何问题,都应该先具体分析当时的情况,再选择恰当的方法去解决。
“词句段运用”——引导学生理解相同意思的字的古今用法的不同,学会用夸张的手法
书法情感,体会叶圣陶先生修改前后的作文的不同,谈谈自己的感受。
“日积月累”——积累不同年纪的别称。
3.学情分析
(1)五年级学生在读课文时,有了一定的理解能力,但往往只是负于表面,对本单元
要求掌握的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的方法还不牢固,需要进一步巩固。
(2)许多同学对修改作文还不太熟练,而且修改前后的作文差距不大,修改比较随意,
没有技巧和方法。
二、学习目标
1.通过“交流平台”的学习,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课文,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课
文内容的理解。
2.通过“词句段运用”的学习,学会和积累理解文言文重点字意思的方法;了解描写人
物感受的方法,并试着写一写;掌握修改作文的方法。
3.通过“日积月累”的学习,了解古代各年龄段的称谓。
第一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