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端午粽 教学简案(pdf版)

文档属性

名称 9 端午粽 教学简案(pdf版)
格式 pdf
文件大小 842.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3-15 17:06: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端午粽
学校:xx小学
适用年级:一年级
设计者: 一年级语文教研组
课时:(共 2课时)
一、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标分析
(1)学习独立识字。
(2)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3)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2.教材分析
《端午粽》是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快乐”这一主题的第三篇课文。他们是以快乐的夏天为专题组
织材料的,内容十分丰富,既有写夏天美景的,又有些夏天情趣的,还有写夏天的气象知识的。学生可在
本组教材学习过程中,体会夏天的美好,感受夏天的情趣。教师可通过指导学生朗读这组教材的导语,激
发学生对夏天的向往和对本组教材的兴趣。
学习本组教材,要引导学生走进大自然,走进社会,走进生活大课堂,让学生注意观察夏天的景象。
气候;引导学生运用形声字的规律自主识字;提醒学生留心街道两旁招牌上的字,主动识字,注意积累。
另外,注意培养学生逐渐养成预习习惯和认真书写的习惯。
3.学情分析
通过半年的学习,一年级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独立识字的能力,掌握了“加一加” “减一减”等多
种识字方法。一年级下册学生已经学着“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本节课是对这一训练点的巩固与提升。
本节课教学中,要充分为他们提供阅读感悟展示的机会,让孩子在读、思、说中提升自己。所以要引导学
生在边读边感悟的基础上,提升品读课文语言和口语表达的能力。
二、学习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端、粽、节、总、米、间、分、豆、肉、带、知、据、念”等十三个生字和立字旁和
米字旁;会写田字格里的“午、节、叶、米、真、分、豆”等七个生字。
2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正确理解课文内容。
105 / 236
3 知道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初步了解其来历及风俗习惯。
4.知道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激发爱国情感。
第一课时
一、学习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端、粽、节、总、米、间、分、豆、肉、带、知、据、念”等十三个生字和立字旁和
米字旁;会写田字格里的“午、节、叶、米、真、分、豆”等七个生字。
2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正确理解课文内容。
3 知道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初步了解其来历及风俗习惯。
4.知道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激发爱国情感。
二、评价任务
1.借助汉语拼音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圈出并认识生字和词语。观察字的间架结构,写一写
“午、节”两个生字。
2.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了解关键词语的意思,学着积累词语。
3.知道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初步了解其来历及风俗习惯。知道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
激发爱国情感。
三、教学活动设计
(要求:写明每个教学环节的实施过程)
活动环节 教学活动 对应评价任务 对应学习目标
情境导入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知道端午节是 知道屈原是我
1.多媒体课件播放视频,展示端午节丰 我国的传统节日, 国古代伟大的爱国
富多彩的习俗活动。 初步了解其来历及 诗人,激发爱国情
(1)师生共同欣赏视频,感受端午节的节日 风俗习惯。 感。
气氛。
(2)导问:说一说在端午节这个中国的传统
节日里,人们都会做什么。
预设 1:我们家人会煮美味香甜的粽子吃。
预设 2:我们家人会起早去山上采艾蒿叶、
挂香囊。
预设 3:还有一些地方举办端午节赛龙舟活
动……
(3)教师追问:端午节,家家户户都有包粽
106 / 236
子的习俗。孩子们,你们喜欢吃粽子吗?
和大家说一说,你都吃过哪些味道的粽
子?
预设:水果粽、豆沙粽、红枣粽、肉粽……
2.走入情境,揭示课题。
同学们说了这么多种粽子,想必同学们一
定都很喜欢吃粽子,这节课我们就走进《端
午粽》,来共同品味一下课文中的粽子是什
么味道的。
(二)出示学习目标
过渡语:下面请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我会读 “端、粽”等十三个生字,
会写 “ 午、节”两个生字。
2.我能确流利的朗读课文,了解课文
中关键词句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
3.我能知道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并
了解其来历及风俗习惯,知道屈原是我国
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
初读课文, (一)认读生字 认读生字 初步了解其来
整体感知
1.自学指导 历及风俗习惯。
(1)读一读:借助汉语拼音自由读课
文一遍,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标一标:标出文章的自然段序号。
(3)圈一圈:圈出课文的生字和词语,
自己读两遍。
2.自学检测
1.自由朗读课文。
(1)教师提出朗读要求:读准字音,把
句子读通顺、读流利。
(2)学生按照要求自由朗读,教师巡视
学情,及时纠正字音。
2.学生认读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圈画出本课的
生字。
(2)借助拼音,反复拼读圈画的生字;
认识新偏旁“立”“米”。
(3)同桌相互检查,当小老师纠正对方
读得不准确的字音,并说说自己是怎么记
忆这些生字的。
107 / 236
3. 教师指导学生认读生词。
(1)游戏环节:我是读词王。
(2)多媒体课件出示生词:端午节、粽
子、总是、糯米、中间、十分、鲜肉、带
回去、知道、据说、纪念。
(3)以小组为单位,抢读生词,读正确
的小组得到词卡,并且领读,得到词卡最
点拨语: (1)着
多的小组获胜。
重强调:“端”是前
(4)齐读课文,注意生词在课文中的读
鼻音;“粽、总”是
音。
后鼻音。
(2)教师重点指导学生认读有困难的
生字。
(3)认识认识新偏旁“立”“米”。
(二)学写“ 午、节”两个生字。
1.自学指导
(1)认一认:正确认读两个生字。
(2)写一写:书空字的笔顺。
(3)给两个字各组两个词语。
2.自学检测
在课本上田字格中描红一个,再单独
写两遍。
(一)自学、交流 过渡语:初读 知道端午节是我国
的传统节日
再读课文,找出文中哪些语句描写了 课文,让我们知道
姥姥怎样包粽子? 了端午节吃粽子的
学法指导: 习俗,下面,让我
1.大声朗读课文一遍,找出最能体现 们再次走进课文、
我吃粽子时的心情的两句话。 细读课文,去看看
2.用波浪线画出描写吃粽子时的心情 粽子是怎么怎么做
的语句,读一读,想一想,用“因为……, 的。
品读词句,感
所以它们……”句式来谈谈对粽子的认识,
悟内涵
小组内互相交流一下,然后全班交流展示。
1 品读感悟诗句、轻声自由朗读第 1、2自然段。
联系上下文说说好吃的粽子里还包含着什
么?
2.有感情地朗读第 1自然段,读出对姥姥
的感恩之情。 点拨语:
3.出示句子:外婆一掀开锅盖,煮熟的粽 你有过这种
子就飘出一股清香来。 经历吗?来自自己
师:说说从这个“一……就……”字
108 / 236
你感受到了什么? 的家人的关爱,当
师生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时自己是怎么想
4.再读课文,粽子还有哪些花样? 的?感觉如何?感
轻声朗读课文,画出相关句子。 受姥姥的辛勤劳动
5.研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和对家人的关爱。
(1)教师提出问题:外婆包的粽子花样很
多,结合课文说一说外婆包的粽子有哪些
种类。 点拨语:
预设 1:随着学
(2)学生带着问题自由朗读课文。
生的展示,PPT 出示
(3)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长句子“我们在外
(4)指导读好长句子“我们在外婆家美滋
婆家美滋滋的吃了
滋的吃了之后,外婆还会装一小篮粽子要
我们带回去,分给邻居吃。”。 之后,外婆还会装
一小篮粽子要我们
(二)质疑问难
带回去,分给邻居
过渡语:同学们学习时还有哪些疑惑
吃。”
吗?
生质疑,生解惑或师解惑。
能力提升, 过渡语:同学们学了这一课,你懂得 学习包粽子 知道了端午节的由
说说体会 了什么? 来
(一)师生交流
1.引导学生说一说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有哪
些收获。
2.教师总结:每年端午节我们都会吃粽子,
今天通过学习《端午粽》,我们不仅“品尝”
了美味香甜的端午粽,还知道了端午节的
由来。每当我们吃美味香甜的粽子时,不
要忘记缅怀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板书设计
端午粽
外婆包粽子
我们吃粽子
分粽子
109 / 236
第二课时
一、 学习目标
(1)学习独立识字。
(2)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3)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二、评价任务
1.借助汉语拼音自由读课文,认识生字词。观察字的间架结构,写一写“叶、米、真、分、豆”等 5 个字
2.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了解词语“又黏又甜、美滋滋、据说”的意思,学着积累词语。
3.初步了解其来历及风俗习惯,知道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激发爱国情感。
三、教学活动设计
活动环节 教学活动 对应评价任务 对应学习目标
复习词语, 一)复习词语,回顾内容 初步了解其来历及 学习了解习俗
回顾内容 风俗习惯
1.出示词语:开火车朗读。
端午节、粽子、总是、糯米、中间、
十分、
鲜肉、带回去、知道、据说、纪念
2.用自己的话说说故事主要讲了什么,用
上上面的词语。
再读课文, 1.自读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了解课文中词句的
整体感知 意思,在阅读中积
借助汉语拼音自由读课文一遍,做到
累词语。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自学检测
(1)出示生字卡片“端、粽、节、总、
米、间、分、豆、肉、带、知、据、
念”指名读。
开火车读,小组竞赛读,评出最佳认
字小组。
交流识字方法
点拨语: (1)着重强调:“肉”声母是
翘舌音。
(2)教师重点指导学生认读有困难的
生字。
(3) 指导学生口头组词。
(2)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110 / 236
过渡语:再读课文,又一次让我们从 学习识字认字 练习在田字格中
香甜的粽子中感受到了暖暖的亲情。 点拨语: (1)着
观察字的间架结构,写一写。 重强调:
1.自学指导 “招”是左右
(1)认一认:正确认读“叶、米、真、 结构,都是左窄右
分、豆”等 5 个字。 宽。
学习写字 (2)写一写:书空字的笔顺。 注意“米”的
(3)说一说:给两个字各组两个词语。 写法,每一笔在田
2.自学检测 字格中的位置。
(2)教师重点指导
(1)说一说:字的笔顺
学生认读有困难的
(2)描一描:在课本上田字格中描红 生字。
一个,
(3)写一写:在练习本上再写两遍。
(一)师生交流
感悟提升 1、学生们说自己对端午节的印
象。
2、、教师小结:是呀,每年端午节我们都
会吃粽子,今天通过学习《端午粽》,我们
不仅“品尝”了美味香甜的端午粽,还知
道了端午节的由来。每当我们吃美味香甜
的粽子时,不要忘记缅怀伟大的爱国诗人
——屈原。
板书设计
端午粽
外婆包粽子
我们吃粽子
分粽子
教学反思
彩虹
学校:xx小学
111 / 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