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总结, 1.以小组为单位推选朗读好的同学, 正确、流利地
合作表演 戴头饰进行角色表演。 朗读课文;读
出祈使句请求
2.小结: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的语气,读好
还有很多的益虫益鸟,它们是自然界
角色的对话
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我们人类
完成学习目标
的好朋友,我们要好好地爱护它们!
一
板书设计
棉花姑娘
燕子 空中飞
啄木鸟 树干里
青蛙 田里
七星虫 棉花上
教学反思
咕 咚
学校:xx小学
适用年级: 一年级
设计者: 一年级语文教研组
课时:(共 2课时)
一、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标分析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
(2)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借助读物中的图
画阅读。
(3)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
2.教材分析
《咕咚》是一篇童趣盎然、情节曲折的民间故事。课文讲的是一只小兔偶然听见“咕咚”一
声,吓得撒腿就跑,其他动物也跟着逃跑,只有野牛提出质疑,大家去看了才明白:“咕咚”
215 / 236
原来是成熟的木瓜掉到湖里发出的声音。这个故事告诉大家:遇到任何事情,一定要动脑筋
想想或去实地看看,不要盲目跟从。
全文共有 7个自然段,分成四个部分,并有其相对应的四幅插图。本文也是继一上《小
蜗牛》后出现的第二篇没有全文注音的课文,只给部分难读的字注了音,旨在进一步引导学
生掌握“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这一方法,并在一上借助图画猜字、认字、读懂课文的基
础上,运用形声字特点、联系上下文来猜字、认字。
课文第 2、3、4自然段结构相似,都是先写了小动物怎么做,再写小动物怎么说,有利
于学生读懂故事和讲述故事。在本文学习过程中,还要引导学生带着课后问题边读边思考,
找出信息来推断“动物们为什么跟着兔子跑”。
4. 学情分析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识字教学中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因此,本识字课建立在“趣味”的基础上,借助插图,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经历识字过
程,获得识字体验,最终准确识字。同时,本课词串读起来有一定的节奏感,因此教师还要
放手让学生多读,反复接触文本语言,感受文本的韵律美。
三、学习目标
1.认识“咕、咚”等 12 个生字;会写“吓、怕”等 7个字。
2.通过图画、形声字或联系上下文的方式猜字、认字,把故事读正确、读流利。
3.借助连环画课文特点,读懂故事内容;能根据课后问题找出相关信息进行推断。
4.初步懂得遇事要学会思考,不盲目跟从。
第一课时
一、 学习目标
1.认识“咕、咚”等 12 个生字;会写“吓、怕”等 7个字。
2.通过图画、形声字或联系上下文的方式猜字、认字,把故事读正确、读流利。
3.借助连环画课文特点,读懂故事内容;能根据课后问题找出相关信息进行推断。
二、评价任务
1.开火车、指名读生字、二类字。
2.指名读重点段落、句子。
3.小组推荐仿说句子。
三、教学活动设计
活动环节 教学活动 对应评价任务 对应学习目标
创设情境 1.导入: 同学们,在森林里的蘑菇屋 通过图画、形声
导入课时 字或联系上下文
内,住着一位可爱的朋友,(多媒体课 的方式猜字、认
216 / 236
件出示:一只小兔子)大家看小兔子的 字,把故事读正
确、读流利
表情,想到了一个什么词语?(吃惊、 完成学习目标二
害怕等)听,他在说什么呢?
2.课件播放并出示小兔子的话:小朋
友们,“咕咚”来了,大家快跑呀!
3.教师导学:小兔子为什么害怕“咕
咚”,“咕咚”又是什么?我们一起
去森林里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好
吗?(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4.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咕咚”这两个
字的特点,发现规律。(都是口字旁的
字)引导学生说出几个这样的词语。
游戏闯关, 1.教师设置闯关游戏,(课件出示:咕 开火车、指名读 认识“咕、咚”
生字、二类字 等 12 个生字;会
认识生字 咚探秘之旅)第一关——“神奇果树 完成评价任务一 写“吓、怕”等 7
林”。要求:认真听老师范读课文, 个字
完成学习目标一
圈出本课要求认识的生字,自己拼读,
读准字音。
2.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圈画生字:咕、
咚、熟、掉、吓、鹿、逃、命、象、
野、拦、领。
3.引导学生利用字卡,同桌之间可以
用喜欢的方式交流生字。如:
(1)你读一个字,我读一个字。
(2)抢答读字,看谁读得准确。
4.学生汇报后,教师指导难读、易错
的字音。
(1)翘舌音:熟 shú。
(2)后鼻音:咚 dōnɡ、命 mìnɡ、象
xiànɡ、领 lǐnɡ。
(3)整体认读音节:野 yě。
5.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火车认读生
字。
217 / 236
6.出示课件,开始闯关,引导学生以
小组为单位,每组选出一名同学,读
果子树上的字宝宝。
7.小结:顺利过关的小组很棒,大家
看,这棵果树硕果累累,所有的生字
果子变成了一架飞机,我们坐着飞机
来到第二关——“课文堡垒”!(课件
出示:生字果子汇聚成一架飞机飞到
第二关。)
1.课件出示第二关闯关要求:把课文 指名读重点段 借助连环画课文
落、句子 特点,读懂故事
读通顺,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 完成评价任务二 内容;能根据课
字、不重复;知道“咕咚”是什么, 后问题找出相关
信息进行推断
故事中讲了几种小动物,分别是什么。 完成学习目标三
2. 明确要求后,指导学生自由读课
文,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3.再次指导学生小组内互相读课文,
你读一段,我读一段,认真倾听,互
相评价。
4.小组内评选出读得最棒的同学一起
初读课文, 去闯关。
了解内容 (1)正确、流利地读课文,选择其中一
个自然段读给同学们听。
(2)请回答问题:“咕咚”是什么?故
事中讲了几种小动物,分别是什么?
(“咕咚”是熟透了的木瓜掉进湖里发
出的声音。故事中讲了小兔、小鹿、
小猴、狐狸、山羊、大象和野牛这些
动物。)
5.小结:各个组的同学们真的很棒。
看,我们的“课文堡垒”被攻破了。(课
件出示)我们跟随小兔子一起去下一
关吧!
218 / 236
方法识记, 1.课件出示第三关:书写大赢家。要 小组推荐仿说句
指导书写 求:先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记 子
完成评价任务三
住这些字并把它们写好。
2.课件出示:
(1)跟。
①引导学生说一说如何记住这个字,
利用字族识字的方法记忆。
②指导学生观察“跟”的特点,它的
笔画较多,需要注意右边是“艮”。
③教师范写,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然
后学生书空、描红,每字对比书写两
个。
④组词,说话。
(2)谜语:撇刀头下一扁口,一撇穿口
往外走,弯钩里面两小撇,一撇一捺
在外头。
①出示谜底:象
②教师引言:“象”是个象形字,本
课还有一个象形字“羊”,现在我们
一起来看一下“象”字和“羊”字的
演变过程。(课件出示字的演变过程)
③引导学生观察教师范写,指出注意
的地方:“象”中“口”里的撇是一
笔写下来的,“羊”三个横之间的距
离是一样的。
④组词:盲人摸象、气象万千、亡羊
补牢、羊肠小道。
3. 师生评价,优秀作品展示,顺利过
关。五、课堂小结,总结收获
这节课我们的收获可真不少,一起闯
过“神奇果树林”“课文堡垒”和“书
219 / 236
写大赢家”三个关卡,既认识了 12
个生字,又能把生字写得漂亮、端正,
大家真棒!那课文中,小兔子听到“咕
咚”声为什么拔腿就跑?其他动物为
什么也要跑呢?野牛又是怎么做的
呢?故事的结果怎样呢?你们想知道
这些问题的答案吗? 下节课,我们继
续和小兔子一起探索“咕咚”的秘密。
板书设计
咕咚
咕、咚、熟、掉、吓、鹿、逃、命、象、野、拦、领
第二课时
三、学习目标
1..通过图画、形声字或联系上下文的方式猜字、认字,把故事读正确、读流利。
2.借助连环画课文特点,读懂故事内容;能根据课后问题找出相关信息进行推断。
4.初步懂得遇事要学会思考,不盲目跟从。
四、评价任务
1.开火车、指名读生字、二类字。
2.指名读重点段落、句子。
三、教学活动设计
活动环节 教学活动 对应评价任务 对应学习目标
复习导入, 1.教师激励学生开火车认读生字、新 指名读重点段
巩固字词
词。同时随机指导学生抓住个别词语
落、句子
说一句话。
2.导学: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大家知 完成评价任务
道什么是“咕咚”吗?小兔子听到“咕 二
咚”声为什么拔腿就跑,其他动物为
220 / 236
什么也要跑呢,野牛又是怎么做的
呢?这篇课文又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
理呢?这节课我们继续探秘之旅。(课
件出示:咕咚。)
深入感知, 教师指导图文结合学习,本课共有四 通过图画、形声
指导朗读 幅图,要求学生指出每幅图和哪些自
字或联系上下文
然段相对应。
(一)阅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的方式猜字、认
1.(出示图 1),引导学生说出这幅图 字,把故事读正
上的内容。(小兔听到木瓜掉进湖里发
确、读流利
出的“咕咚”声,吓了一跳,拔腿就
跑。) 完成学习目标二
2.指名朗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抓
住重点词语:吓了一跳、拔腿就跑、
一边跑一边叫,体会小兔子害怕的心
理。学生可以结合图片理解重点词语,
也可以通过表演动作来理解。
3.指导学生观察“吓、掉”两个字,
加深记忆。
4.教师提问:小兔子边跑边叫,对谁
叫?叫什么?(对小猴叫:“不好啦,
‘咕咚’可怕极了!”理解:这里的
“咕咚”是指一种东西的名称。)
5.指导朗读:“不好啦,‘咕咚’/
可怕极了!”(注意停顿、重音、语气。)
(二)阅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1.(出示图 2)引导学生接着观察图上
的内容。(听了兔子的叫喊,小猴、狐
狸、山羊、小鹿也跟着跑起来了。)
2.指名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引导学生
抓住小猴子的动作和语言,体会小猴
221 / 236
子盲目害怕的心理。
3.指导朗读:“不好啦,不好啦,‘咕
咚’来了,大家/快跑哇!”(注意语
气、停顿、重音。句中第二个“不好
啦”和“快跑哇”要读得重一些,调
要拉得长一点。)
4.过渡:小猴子的叫声,震动了整个
森林。这下森林里可热闹了。听!(放
第四自然段的配乐朗读录音课件。)
5.指名汇报:这一自然段中 “大伙”
都有谁,他们是如何做的。(有狐狸、
山羊、小鹿。他们也跟着跑起来,一
边跑一边叫:“快逃命啊,‘咕咚’
来了!”)
6.课件出示“鹿”的字理演变图,引
导学生说一说自己都知道哪些鹿。(梅
花鹿、驯鹿等,也可课件出示几种鹿
的图片。)
7.引导学生小组讨论:动物们为什么
跟着兔子一起跑。
8.引导学生比较“兔子”“小猴”“大
伙儿”说的话。它们讲的话相同吗?
不同在哪里?(课件出示话语。)(小兔
子只是说“咕咚”可怕极了;小猴子
认为“咕咚”追他们来了;其他的动
物以为“咕咚”吃他们来了。他们把
“咕咚”越传越厉害。)
9.课件出示“逃”,引导学生说出以
“兆”为字族的字,如:桃、挑、跳
等,并一起总结儿歌加以区分。“兆”
字加“提手”,挑三拣四挑不够;“兆”
222 / 236
字加“足字”,跳来跳去真快活;“走
之”伴“兆”字,赶快逃走藏起来;
“木”和“兆”字做朋友,鲜桃结在
树枝头。
10.分角色朗读“兔子”“小猴”“大
伙儿”说的话。
11.过渡:就这样,很平常的“咕咚”
声,由于动物们的误解、误传,它成
了可怕的怪物,吓坏了森林中的许多
动物,他们一个跟着一个跑起来,就
连大象这么庞大的动物也跟着跑起
来。
(三)阅读课文第五自然段。
1.(出示图 3)引导学生猜猜图中的小
动物们在干什么。指名读第五自然段。
(野牛拦住了小动物们,讨论“咕咚”。)
2.结合图片引导学生了解“野牛”,
扩词“野”,认识“里字旁”。
3.指名演示“拦”的动作,体会“提
手旁”的字的用法。
4.说话练习:指导学生用“先问……
再问……最后问……”的句式,表答
野牛的问话。
5.引导学生体会野牛问话的语气。(野
牛说的话的语气应不慌不忙。)
6.分角色朗读“野牛”的问话和“大
象”“兔子”的答话。
(四)阅读课文第六、七自然段。
1.(出示图 4)引导学生观察最后一幅
图,小动物们在干什么?(大伙儿知道
“咕咚”的真相后,笑了。) 绿 色
223 / 236
圃 中 小 学 教 育 网 h t
t p : / / w w w . l s
p j y . c o m
2.(出示课文第六自然段和第七自然
段),师生齐读课文第六、七自然段。
3.教师引问:知道了“咕咚”的真相,
其实“咕咚”就是熟了的木瓜从树上
掉进湖里所发出的声音 ,大家都笑
了,为什么都笑了?(他们知道了“咕
咚”是木瓜掉进湖里发出的声音,弄
清了事情的真相后,觉得自己刚才的
行为十分可笑,所以笑了。)指导学生
再读,读出可笑的语气。
4.引导学生说出“熟”的反义词是
“生”。
5.引导学生进行合理想象:小动物们
都会想些什么?如,小猴想:我以后
要向野牛学习,不再偏听偏信,遇事
会多动脑筋,弄清事情真相。
1.引导学生再次看图,回顾整篇文章, 借助连环画课文
特点,读懂故事
思考从中有怎样的收获。 内容;能根据课
2.引导学生和文中的小动物进行对 后问题找出相关
整体回顾, 信息进行推断
话,并模仿表演。
拓展延伸 完成学习目标二
3.最后引导学生知道以后遇到事情应
怎么办。(遇事先问个为什么,弄清事
情真相。)
课堂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跟随小兔子了解 初步懂得遇事要
领悟道理 了“咕咚”的真相,希望我们以后听 学会思考,不盲
到或遇到任何事情时,一定要动脑筋 目跟从
想想或看看,不要盲目地跟随别人, 完成学习目标三
这样,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了。
224 / 236
板书设计
咕咚
兔子拔腿就跑
猴子就跟着跑
大伙全跟着跑
教学反思
小壁虎借尾巴
学校:xx小学
适用年级: 一年级
设计者: 一年级语文教研组
课时:(共 2课时)
一、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标分析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
(2)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3)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
2.教材分析
《小壁虎借尾巴》是一篇知识性童话。主要讲述了小壁虎被蛇咬住了尾巴,为了逃命而挣断
了尾巴。小壁虎分别向小鱼、黄牛、燕子去借尾巴,但是它们的尾巴都非常有用,不能借给
小壁虎。正在小壁虎难过时,突然发现自己已经长出了新尾巴。全文以生动通俗的语言,介
绍了鱼、牛、燕子等动物尾巴的不同作用,以及壁虎尾巴的再生功能。
本文是继《小蜗牛》《咕咚》之后的第三篇没有全文注音的课文,除了运用学生已有的
识字和阅读经验,还要在此基础上能借助形声字偏旁表意的特点和联系上下文了解字义,并
通过交流提炼猜读的几种方法。
课文结构清晰,其中第 3、4、5自然段情节反复,可作为学生仿说仿写的范例。准确、
丰富的词语运用是本文的一个语言特色,如,“小鱼摇着尾巴”“老牛甩着尾巴”“燕子摆
225 / 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