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主备人 成 员
学段 四年级 展示领域 造型·表现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五谷”作画 课时 第1课时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造型 表现”学习领域,让学生体验 粮食画是各种米、豆类、种子粘贴而成的工艺画。五谷画材料易得、工艺简单,历史渊源深厚。五谷画既有雕塑艺术的造型特点又有绘画艺术造型、色彩效果,适合学生制作,既能培养学生的情操,拓展学生的思维,又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学情分析 四年级属于小学阶段的中高年级,学生有一定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手工制作的加入使孩子们更容易投入其中,不同媒材的运用,又激发了他们的探索欲和学习兴趣,为做出有创造力的作品打下了情感基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认识五谷杂粮的种子,种子的颜色、形状、质感、大小,学习用点状的谷物来组合画面,以及种子贴画中的方法。了解五谷杂粮粘贴画的文化内涵。 2.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实践利用种子的形状、大小、颜色、质感在感知与欣赏中找到种子贴画的几种方法,因形造型,因质造型,因色造型并巧妙的运用制作装饰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在自主探究过程中体会学习的乐趣,寓教于乐,感知生活美艺术美,并学以致用。通过创作五谷杂粮画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与创新精神,发展创造性思维,提高创新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节俭意识。
教学思路 本课通过观察、欣赏粮食画,让“想象”插上翅膀;通过探究、实践粮食画的设计、制作;培养学生动手美化生活和手工制作的能力,造就“巧手”美化生活。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种子,感知种子的特点,并加以运用。让学生掌握利用谷物的外形、质感和色彩制作装饰画的基本方法。 难点:种子贴画的几种方法的掌握。如何引导学生利用谷物来设计、粘贴一幅造型简洁的装饰画。作品的设计,构图,五谷形状色彩的搭配。
教学准备 教师用具:辅助课件、各种谷物制作的美术作品、与谷物画有关的资料。 学生用具:豆、米等谷物,色卡纸、白乳胶、毛笔、镊子等。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出示一副制作好的五谷杂粮画,师:同学们,这是一幅与众不同的作品,请同学们猜猜它是用什么东西做的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生:都用了种子做的。师:对,这些神奇的画是用我们生活中都吃的五谷杂粮种子做的。吃惊吗?这些宝贝都是粮食,统称为“五谷”。他们是我们人类生活的好朋友,我们要非常爱惜它们。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用五谷杂粮粘贴美丽的画,揭示课题“五谷”作画。 (设计意图:通过直观的形式,导入课题,导出“五谷粮食画”,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了解什么是五谷粮食画。)
二、发展阶段 知识探究: 1.介绍谷物画:谷物画是以“五谷”(粟、麦、稻、黍、菽)等粮食作物的种子为原材料,通过粘贴等手段,运用构图、线条、明暗、色彩等造型手法,经过特殊处理后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视觉艺术形式。 五谷粮食画起源:起源于盛唐,当时五谷丰登、国泰民安。“五谷”在佛教和道教规仪中,地位极高,被视为夺天地之精华的吉祥物,民间则将“五谷”作为辟邪之宝,故用之作画。当代五谷粮食画的兴起,反映现代社会五谷丰登、国泰民安、民族统一、欣欣向荣。 探究体验: 1.尝试拼摆:利用种子的大小、颜色、形状、质感根据自己的喜好随意摆一摆,再摆的过程中你发现什么了?然后小结: (1)种子就是一个个的小点,排列成线和面。 (2)种子的大小决定线的粗细。 (3)种子的颜色可以排出漂亮的图案。 2.欣赏五谷画作品:师生共同分析教材中的作品,然后讨论:作品中出现了哪些种子?运用了种子的哪些自然特征?(颜色、形状、质感)如何创作出有新意的作品? 课件出示: 因形造型:房子的作品。 因色造型:熊猫的作品(同一种豆子不同颜色的组合)。 因质造型:狮子的作品(用不同的米粒表现不同的质感)种子的大小对比。 排列造型:马的作品,你发现这些画有什么特点?除了颜色、形状的搭配,种子的排列方式是这副画的最大特点,显得作品有秩序美和节奏感。 欣赏其他作品,你还有什么发现? 5.你想不想也来粘贴一幅五谷画啊?应该怎样做呢?一起交流、讨论种子贴画的制作步骤,怎样能让作品变得更漂亮呢? 五谷画的制作步骤: 设计图案:确定作品内容,在卡纸上画出花、鸟等简单的图案。 选择材料:根据自己的构图,选择卡纸和大小、质感、颜色合适的种子。 刷胶水:将白乳胶均匀地涂在硬卡纸上。 粘贴谷物:将所需要的谷物平撒在图画上,用棉棒、牙签等进行修整。注意:粘的时候要从外轮廓往里粘,整齐排列好。 晾干作品:美丽的五谷杂粮画就诞生了。 教师示范。 欣赏五谷画小高手的五谷粮食画作品。 (设计意图:通过作品欣赏,了解五谷粮食画的由来和历史渊源,并引导学生了解五谷的特点,然后通过探究总结出五谷粮食画的制作方法和步骤。) 三、作业实践阶段 1.课件出示作业要求。 2.学生尝试用“五谷”作画。小组分工合作进行,先选好卡纸,构好图、选好种子,然后根据自己的喜好设计制作五谷粘贴画。好,那就让我们赶紧动手创作吧! (设计意图:通过设计制作、小组分工合作,锻炼了学生的手工制作能力和探究合作能力。)
四、展评阶段 欣赏评价:各小组展示作品并简述制作心得、创作感受。自评互评相结合,你认为哪组做得好就把奖章送给他们好不好?看哪一组得到的奖章最多! (设计意图:)通过评价让孩子们了解自己与别人的不同,让他们感受成功的乐趣,认识自己和别人的优点不足之处,看到自己进步的足迹,在相互评价中不断提高。
五、拓展阶段 ⒈欣赏神奇的五谷画作品。 ⒉儿歌渗透节约粮食的意识(《节粮小儿歌》 同学们,要记住, 珍惜粮食很重要,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顿顿米饭要珍惜, 从小养成好习惯。)。 ⒊引导学生整理好制作工具和材料,注意环境卫生。 (设计意图:)通过本课学习、儿歌导趣培养学生的节约粮食的意识和创造美好生活的能力。
六、板书设计 第3课 “五谷”作画 五谷画的制作步骤: 1.设计图案 2.选择材料 3.涂刷胶水 4.晾干作品
学生学习效果评价 通过本课教学,学生在直观的感知过程中体会种子画的美感,并发现总结出种子画的制作方法与步骤。创作的五谷画作品注重颜色、大小、质感的搭配、种子大小的排列等,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通过学生鉴赏讨论,启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作品,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散。
教学反思与改进 本节课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粮食的形状、颜色、大小、质感等创作方法进行创造,在玩中学,学中玩。学生们积极动脑、大胆动手制作出了他们以前从未做过的五谷画作品,取得了意想不到的画面效果。回顾本节课教学工作,反思如下:⒈通过赏析作品,激发了学生兴趣;⒉通过探究粮食画制作步骤,学会关于五谷杂粮粘贴画的方法;⒊通过学生制作,实践体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锻炼解决问题能力、合作与交流能力,手工制作能力等。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直接参与探究过程,不断反思,从亲身体验中获得对探究体验的深刻认知。⒋本课通过鉴赏扩大了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在有效的时间内,尽可能多的拓宽知识面,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创造能力、动手能力,促进了学生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