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名校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2月月考数学试题 (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江省名校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2月月考数学试题 (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03-15 19:15:04

文档简介

2023学年第二学期浙江省名校协作体试题
高二年级数学学科
考生须知:
1.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学校、班级、姓名、试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本题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1. 抛物线的准线方程为( )
A. B. C. D.
2. 数列1,,,…的通项公式可能是( )
A. B. C. D.
3. 已知直线:,:,若,则m的值为( )
A. 1 B. -3 C. 1或-3 D. -1或3
4. 已知两条直线m,n,两个平面,,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A 若且,则
B. 若且,则
C. 若且,则
D. 若且,则
5. 已知点和圆Q:,则以PQ为直径的圆与圆Q的公共弦长是( )
A. B. C. D.
6. 江南水乡多石拱桥,现有等轴双曲线形的石拱桥(如图),拱顶离水面10米,水面宽米,若水面上升5米,则水面宽为( )
A. 米 B. 米 C. 米 D. 30米
7. 在正三棱台中,,,则异面直线与所成角的余弦值是( )
A. B. C. D.
8. 如图,是由一系列直角三角形拼接而成的几何图形,已知,记,,…,的长度构成的数列为,则的整数部分是( )
A. 87 B. 88 C. 89 D. 90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部分选对的得2分,有选错和不选的得0分.
9. 已知向量,,则下列正确的是( )
A. B.
C. D. 在方向上的投影向量为
10. 若正项数列为等比数列,公比为q,其前n项和为,则下列正确的是( )
A. 数列是等比数列
B. 数列是等差数列
C. 若递减数列,则
D. 若,则
11. 如图所示,抛物线的焦点为F,过焦点F的直线交抛物线于A,B两点,分别过点A,B作准线l的垂线,垂足分别为,,则( )
A. A,B两点的纵坐标之和为常数
B. 在直线l上存在点P,使
C. 三点共线
D. 在直线l上存在点P,使得的重心在抛物线上
12. 在正三棱锥中,两两垂直,,点是侧棱的中点,在平面内,记直线与平面所成角为,则当该三棱锥绕旋转时的取值可能是( )
A. 53° B. 60° C. 75° D. 89°
非选择题部分
三、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 经过两点的直线的方向向量为,则______.
14. 已知数列为等比数列,,公比,若是数列的前n项积,当取最大值时,______.
15. 已知某圆锥底面直径与母线长之比为,其内切球半径为1,则此圆锥的体积等于______.
16. 已知双曲线C的渐近线方程为,两顶点为A,B,双曲线C上一点P满足,则______.
四、解答题:共6大题,共70分,其中第17题10分,第18题~第22题每题12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 已知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为,,.
(1)求;
(2)若、、成等比数列,求k值.
18. 已知圆C的圆心在直线上,且过,两点.
(1)求圆C的方程;
(2)已知l:,若直线l与圆C相切,求实数m值.
19. 如图,已知斜三棱柱,底面是正三角形,,,点N是棱的中点,.
(1)求证:;
(2)求平面与平面的夹角的余弦值.
20. 已知点F为抛物线C:的焦点,点在抛物线C上,且.
(1)求抛物线C的方程;
(2)若直线l与抛物线C交于M,N两点,设直线AM,AN的斜率分别为,,且,求证:直线l过定点.
21. 已知数列满足,.
(1)若,求数列前n项和;
(2)若,设数列的前n项和为,求证:.
22. 已知离心率为的双曲线:过椭圆:的左,右顶点A,B.2023学年第二学期浙江省名校协作体试题
高二年级数学学科
考生须知:
1.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学校、班级、姓名、试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本题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1. 抛物线的准线方程为(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求出焦参数,根据焦点的位置确定准线方程.
【详解】由题意焦点在轴正半轴,,,所以准线方程为.
故选:C.
2. 数列1,,,…的通项公式可能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分析】代入即可结合选项逐一排除.
【详解】当时,对于B中,
当时,对于C中,对于D中,
四个选项中只有同时满足,,.
故选:A
3. 已知直线:,:,若,则m的值为( )
A. 1 B. -3 C. 1或-3 D. -1或3
【答案】B
【解析】
【分析】根据直线平行得到方程,求出或1,检验后得到答案.
【详解】由题意得,解得或1,
当时,直线:,:,两直线平行,满足要求.
当时,直线:,:,两直线重合,舍去,
故选:B
4. 已知两条直线m,n,两个平面,,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A. 若且,则
B. 若且,则
C. 若且,则
D 若且,则
【答案】C
【解析】
【分析】根据线面平行,线面垂直,面面垂直的判定和性质依次判断各选项.
【详解】对于A,若,,则或,故A错误;
对于B,若,,则或与异面,故B错误;
对于C,由线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可知C正确;
对于D,若,,则可能在内,可能与平行,可能与相交,故D错误.
故选:C.
5. 已知点和圆Q:,则以PQ为直径的圆与圆Q的公共弦长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分析】由题可得以PQ为直径的圆的方程,两圆方程相减可得公共弦所在直线方程,后由弦长公式可得答案.
【详解】由题可得,则以PQ为直径的圆的圆心坐标为,半径为4,
则PQ为直径的圆的方程为: .将两圆方程相减可得公共弦方程为:.
则圆Q圆心到公共弦方程距离为2,又圆Q半径为4,则公共弦长为:.
故选:D
6. 江南水乡多石拱桥,现有等轴双曲线形的石拱桥(如图),拱顶离水面10米,水面宽米,若水面上升5米,则水面宽为( )
A. 米 B. 米 C. 米 D. 30米
【答案】D
【解析】
【分析】设双曲线方程为,如图建立直角坐标系,水面上升5米后,设水面宽为CD,设D.由题可得,代入方程可得,后可得x,即可得答案.
【详解】设双曲线方程为,如图建立直角坐标系.
水面上升5米后,设水面宽为CD,设D,其中.
又由题可得,代入双曲线方程可得:
,则D.
将D点坐标代入双曲线方程可得:,则D.
又由对称性可得,则水面上升5米,则水面宽为30米.
故选:D
7. 在正三棱台中,,,则异面直线与所成角的余弦值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分析】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根据向量法求异面直线所成角.
【详解】取中点,取中点,连接,O在上,且,
因为在正三棱台中,所以,,
又,,
在梯形中,过点作,垂足为R,过点作,垂足为S,
过点作,垂足为T,所以,则,
设,在和中,
,即,
解得,,
因与相似,所以,
即,
如图,分别以所在直线为轴,轴,过且垂直于平面的直线为轴
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
所以,

设异面直线与所成角为,
则,
故选:B.
8. 如图,是由一系列直角三角形拼接而成的几何图形,已知,记,,…,的长度构成的数列为,则的整数部分是( )
A. 87 B. 88 C. 89 D. 90
【答案】B
【解析】
【分析】根据等差数列、放缩法、裂项求和法等知识进行分析,从而确定正确答案.
【详解】由题意知,,
且,,…,都是直角三角形,
所以,且,所以数列是以1为首项,1为公差的等差数列,
所以,


即,
所以所求整数部分都是.
故选:B.
【点睛】方法点睛:定义法:若常数,则是等差数列;等差中项法:若,则是等差数列.数列求和的方法可以考虑等差数列的前项和公式,也即公式法,也可以考虑利用裂项求和法.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部分选对的得2分,有选错和不选的得0分.
9. 已知向量,,则下列正确的是( )
A. B.
C. D. 在方向上的投影向量为
【答案】ACD
【解析】
【分析】ABC选项,根据得到且,AC正确,B错误;D选项,利用投影向量的求解公式得到答案.
【详解】ABC选项,由题意得,故且,AC正确,B错误;
D选项,在方向上的投影向量为,D正确.
故选:ACD
10. 若正项数列为等比数列,公比为q,其前n项和为,则下列正确的是( )
A. 数列是等比数列
B. 数列是等差数列
C. 若是递减数列,则
D. 若,则
【答案】ABC
【解析】
【分析】设正项等比数列的首项为,则通项公式,利用等比、等差数列的定义可判定A、B,由,可求的范围,判断C,由求出,再由正项数列的条件,得的范围,判断D.
【详解】设正项等比数列的首项为,则通项公式,
则,所以,
所以数列是首项为,公比为的等比数列,A正确;
则,
所以数列是以为首项,以为公差的等差数列,故B正确;
若是递减数列,则,
因为,则,则,C正确;
若,则,则,D错误.
故选:ABC
11. 如图所示,抛物线的焦点为F,过焦点F的直线交抛物线于A,B两点,分别过点A,B作准线l的垂线,垂足分别为,,则( )
A. A,B两点的纵坐标之和为常数
B. 在直线l上存在点P,使
C. 三点共线
D. 在直线l上存在点P,使得的重心在抛物线上
【答案】CD
【解析】
【分析】对于A:设出直线方程,与抛物线联立,通过韦达定理来判断;对于B:通过计算的正负来判断;对于C:通过计算是否相等来判断;对于D:求出重心,代入抛物线方程,看方程是否有解来判断.
【详解】对于A:设直线的方程为,,
联立,消去得,
所以,不常数,A错误;
对于B:设,,,

则,故在直线l上不存在点P,使,B错误;
对于C:由题可得,


所以,即三点共线,C正确;
对于D:设,
又,
则的重心坐标为,
即,代入抛物线方程得
整理得,

所以在直线l上存在点P,使得的重心在抛物线上,D正确.
故选:CD
12. 在正三棱锥中,两两垂直,,点是侧棱的中点,在平面内,记直线与平面所成角为,则当该三棱锥绕旋转时的取值可能是( )
A. 53° B. 60° C. 75° D. 89°
【答案】AB
【解析】
【分析】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向量法求出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求其范围,然后比较角的大小即可.
【详解】因为两两垂直,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
设面的法向量为,
则,取可得,
所以,
令,则,则
当时,,,则,
当时,
又,则,
所以
又,
则当该三棱锥绕旋转时的取值可能是AB.
故选:AB.
【点睛】方法点睛:对于线面角,可通过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将其表示出,然后求其范围.
非选择题部分
三、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 经过两点的直线的方向向量为,则______.
【答案】2
【解析】
【分析】方向向量与平行,由此可得.
【详解】由已知,是直线的方向向量,则,
故答案为:2.
14. 已知数列为等比数列,,公比,若是数列的前n项积,当取最大值时,______.
【答案】6
【解析】
【分析】先求出的通项公式,当时,其前n项积最大,得解.
【详解】由题意可得,,
,且,
当时,最大,即,解得.
故答案为:6.
15. 已知某圆锥底面直径与母线长之比为,其内切球半径为1,则此圆锥的体积等于______.
【答案】##
【解析】
【分析】画出圆锥的轴截面后进行分析,注意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与内切圆半径的关系,然后利用圆锥体积公式即得.
【详解】圆锥轴截面如图所示:
设该圆锥的底面直径为,则底面半径为.
因为底面直径与母线长之比为,所以母线长,
所以该圆锥的高,
因为内切球的半径为1,
根据面积相等,可得圆锥轴截面的面积为,
解得,
所以圆锥的底面半径为,高为,
所以此圆锥的体积.
故答案为:.
16. 已知双曲线C的渐近线方程为,两顶点为A,B,双曲线C上一点P满足,则______.
【答案】##
【解析】
【分析】先设,根据列出方程,得到,联立椭圆方程得到,作出辅助线,得到,,利用正切的差角公式求出答案.
【详解】不妨设双曲线C的方程为,A,B为左右顶点.
设,因为,所以,化简得:,
则,解得,所以,
不妨设在第一象限,作轴于D,则,
,,
故,,
.
故答案为:
四、解答题:共6大题,共70分,其中第17题10分,第18题~第22题每题12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 已知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为,,.
(1)求;
(2)若、、成等比数列,求k的值.
【答案】(1)
(2)
【解析】
【分析】(1)设等差数列的首项为,公差为d,依题意得到方程组,解得、d,即可求出通项公式与;
(2)由(1)可得、、的值,再根据等比中项的性质得到方程,求出.
【小问1详解】
设等差数列的首项为,公差为d,
由,,所以,
解得,所以,则.
【小问2详解】
由(1)可知,,,
又、、成等比数列,所以,
即,解得或(舍去),
.
18. 已知圆C的圆心在直线上,且过,两点.
(1)求圆C的方程;
(2)已知l:,若直线l与圆C相切,求实数m的值.
【答案】(1)(或)
(2)或
【解析】
【分析】(1)方法一:设出圆心,根据和圆心在直线上得到方程组,求出,,得到圆心和半径,得到答案;
方法二:求出AB的中垂线方程,联立得到圆心坐标,进而得到半径,得到圆的方程;
(2)利用圆心到直线的距离等于半径得到方程,求出实数m的值.
【小问1详解】
方法一:设圆心C的坐标为,则,
又,则,即,
解得,,所以圆C的半径,
所以圆C的方程是(或).
方法二:AB的中点坐标为,,则AB的中垂线方程为.
则,解得,所以圆心C的坐标为,
所以圆C的半径,
所以圆C的方程是(或).
【小问2详解】
设圆心C到直线的距离为d,
由题意可得,
平方整理后可得,解得或.
19. 如图,已知斜三棱柱,底面是正三角形,,,点N是棱的中点,.
(1)求证:;
(2)求平面与平面的夹角的余弦值.
【答案】(1)证明见解析
(2)
【解析】
【分析】(1)取的中点,连接,,,,即可证明、,从而得到平面,即可得证;
(2)解法一:连接,,利用余弦定理求出,在平面中,过点作交于点,则,从而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空间向量法计算可得;解法二:连接,利用余弦定理求出,作于,连接,即可得到为二面角的平面角,再由锐角三角函数计算可得.
【小问1详解】
取的中点,连接,,,,
∵三棱柱中,,∴,
又∵,∴,∴,∴,
又,平面,∴平面,
又平面,∴.
【小问2详解】
方法一:连接,,在中,,,,
所以,则,
显然且,且,
所以且,所以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则,
在平面中,过点作交于点,则,则,所以,
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
所以,,
设平面的法向量为,则,
取,
又平面的一个法向量,∴,
所以平面与平面的夹角的余弦值为.
方法二:显然且,且,
所以且,所以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
连接,在中,,,,
即,即.
作于,连接.
因为平面,平面,所以,
又,平面
所以平面,平面,所以,
所以为二面角的平面角.
在中,,解得.
则,所以.
所以平面与平面的夹角的余弦值为.
20. 已知点F为抛物线C:的焦点,点在抛物线C上,且.
(1)求抛物线C的方程;
(2)若直线l与抛物线C交于M,N两点,设直线AM,AN的斜率分别为,,且,求证:直线l过定点.
【答案】(1)
(2)证明见解析
【解析】
【分析】(1)根据抛物线的定义与点在抛物线C上列式求解即可;
(2)方法一:分直线斜率存在于不存在两种情况,联立直线与抛物线的方程,得出韦达定理,进而表达再化简即可;
方法二:设,,代入化简,结合直线l的方程为即可.
【小问1详解】
由题意得:,解得,或(舍去),
所以抛物线C的方程为.
【小问2详解】
方法一:①当直线l斜率存时,
设直线l:,,,
则,消去x,整理得,
则,,,
而,
整理得,所以,
所以直线l:,所以直线l过定点.
②当直线l斜率不存在时,设直线l:,
则,,则,得,
所以直线l:,则点直线l上.
综上:直线l过定点.
方法二:设,,
则,
则,直线l的方程为,
则,
所以直线l过定点.
21. 已知数列满足,.
(1)若,求数列的前n项和;
(2)若,设数列的前n项和为,求证:.
【答案】(1)
(2)证明见解析
【解析】
【分析】(1)由数列递推公式可得其通项公式,再由错位相减法求数列的前n项和;
(2)若,可得,从而,利用裂项相消法推导出前n项和为,再由的单调性可证明不等式成立.
【小问1详解】
当时,则,得,所以,
所以数列是以为首项,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
所以,则,
所以,

两式相减得
,所以.
【小问2详解】
当时,由,得,
所以,
所以数列单调递增,因为,所以,
又由,可得,
所以,即,
则,
所以,易知为递增数列,且,
所以,即:.
【点睛】数列求和的常用方法:
(1)对于等差等比数列,利用公式法直接求和;
(2)对于型数列,其中是等差数列,是等比数列,利用错位相减法求和;
(3)对于型数列,利用分组求和法;
(4)对于型数列,其中是公差为的等差数列,利用裂项相消法求和.
22. 已知离心率为的双曲线:过椭圆:的左,右顶点A,B.
(1)求双曲线的方程;
(2)是双曲线上一点,直线AP,BP与椭圆分别交于D,E,设直线DE与x轴交于,且,记与的外接圆的面积分别为,,求的取值范围.
【答案】(1)
(2)
【解析】
【分析】(1)根据椭圆与双曲线的基本量求解即可;
(2)方法一:设直线AP:,,联立直线与双曲线的方程,结合在双曲线上,化简可得,同理,代入化简,结合双曲线方程可得,再根据正弦定理,结合代入化简可得,再根据求解范围即可;
方法二:设直线DE:,,,联立方程得出韦达定理,再根据P,A,D三点共线,P,B,E三点共线,列式化简可得,进而可得,结合双曲线方程可得,再根据正弦定理,结合代入化简可得,再根据求解范围即可.
【小问1详解】
由题意得:,解得,
所以双曲线的方程为.
【小问2详解】
方法一:设直线AP:,,
则,消y得:,
得:,
又因为在双曲线上,满足,即,
所以,即.
同理设直线BP:,,可得,所以.
因为,所以,因为,所以.
把代入双曲线方程得,解得,则点.
设与的外接圆的半径分别为,,
由正弦定理得,,
因为,所以.
则.
因为,所以,所以.
方法二:设直线DE:,,,
则,消x得:,
所以,,得,
因为P,A,D三点共线,则,
因为P,B,E三点共线,则,两式相除得,

.
因为,所以.
因为,所以,得,
把代入双曲线方程得,解得,则点.
设与的外接圆的半径分别为,,
由正弦定理得,,
因为,所以,
则,
因为,所以,所以.
【点睛】方法点晴:利用韦达定理法解决直线与圆锥曲线相交问题的基本步骤如下:
(1)设直线方程,设交点坐标为;
(2)联立直线与圆锥曲线的方程,得到关于或的一元二次方程,注意判别式的判断;
(3)列出韦达定理;
(4)将所求问题或题中的关系转化为,(或,)的形式;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