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与社会生活 教学设计 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5课 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与社会生活 教学设计 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85.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3-16 10:00: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历史 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
第6单元 第14课 教学设计
第6单元 医疗与公共卫生
第15课 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与社会生活
目录
一、学习目标
二、必备知识
三、素养提升
四、素养阐释
五、认知升华
六、学业达标
第6单元 医疗与公共卫生
第15课 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与社会生活
一、学习目标
1.梳理现代医疗卫生体系发展的成就,构建“时空观念”,从“历史解释”和“史料实证”角度理解医疗对人类身体健康和社会发展作出的贡献
2.从“唯物史观”角度分析现代医疗体系建立和发展的影响。从“家国情怀”角度认识党和政府、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建立在抗疫中的作用,深化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二、必备知识
知识点一 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建立
1.内容:基本医疗卫生体系、医疗服务体系、药品供应体系与医疗保障体系等。
2.表现
西方 国家 建立了基本医疗卫生体系,各层级的医院、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基层医疗单位大量出现,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传染病得到控制
医疗服务体系日益完善,药品供应得到基本保障,城乡居民都享有一定的医疗服务权利
现代医疗保障制度在很多西方国家推广,美国的医疗保障体系在社会保障体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欧洲尤其是北欧国家宣布建成“福利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 基本医疗卫生体系逐渐建立起来。搭建医疗网络、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推行计划免疫、积极防治传染病等
医疗机构的服务职能不断扩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药品供应体系、医疗扶贫力度等方面不断发展
大力推进医疗保障体系建设。建立不同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使全民病有所医,创造了世界医疗史上的奇迹
3.情境再现——计划免疫
从1978年开始,我国开始实施计划免疫工作,1989年,我国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2008年,多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的通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增加到14种。
计划免疫有什么作用?
提示 有效控制很多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疫病,是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一个缩影。
4.概念阐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是指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其采取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的方式筹集资金。
5.情境再现——新中国的公共卫生建设
从1953年起,在国家的统一领导和部署下,通过行政、立法等手段,到21世纪初形成了中央、省、地市和县四级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向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提供了最基本的公共卫生保障,这种“中国模式”取得了巨大成果。通过60年的不懈努力,中国传染病大规模的暴发、流行减少。进入21世纪,我国新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取得重要成就,已经基本形成了医疗保障体系的全覆盖。
——摘编自《新中国公共卫生六十年的思考》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新中国公共卫生建设的特点。
提示 国家主导的疾病防控体系逐步完善;预防为主,普惠群众;确立了公共卫生的“中国模式”;新的医疗保障体系的基本形成。
知识点二 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与社会生活
影响 表现
促进了 人民健 康状况 的改善 ①20世纪下半叶以来,西方发达国家的基础医学突飞猛进,自然科学领域的新技术广泛应用到临床中 ②许多国家把防疫工作视为医疗卫生事业的重中之重,不少长期困扰人类的疫病得到了有效控制 ③孕产妇与初生婴儿死亡率大大降低 ④世界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增长 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医疗技术发展迅速,在断肢再植手术、人工合成牛胰岛素、人造瓣膜、试管婴儿等领域,都取得了世界领先的成就 ⑥中国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达到了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改变 了人 们的 生活 方式 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许多国家和地区注重公共卫生的建设,科学处理垃圾等做法在城市中推广,乡村卫生条件有所改观,刷牙、洗手、洗脸、洗澡等行为成为个人卫生习惯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把公共卫生事业当作一件大事,开展形式多样的清理环境、预防疾病、保护健康的爱国卫生运动,有助于人民群众养成文明卫生的生活方式
强化了 全民的 卫生意识 ①许多国家的公共卫生观念日益深化 ②讲卫生成为现代公民的基本素质 ③注重精神卫生及心理健康
2.图解历史——爱国卫生运动的成就
三、素养提升
主题一: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与社会生活
开放探究·
材料 1956—2010年中国重大医疗成就
年份 成果
1956年 在世界上首次发现沙眼致病源
1958年 大面积烧伤成功救治改写世界纪录
1960年 完成首例肝癌切除手术
1963年 在世界范围首次断手再植成功
1965年 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1972年 屠呦呦团队从青蒿中分离出抗疟疾的青蒿素
1988年 笫一例试管婴儿诞生
2010年 肿瘤多学科诊疗模式开始推广
  1952年12月,毛泽东为第二届全国卫生工作会议题词:“动员起来,讲究卫生,减少疾病,提高健康水平,粉碎敌人的细菌战争。”
为尽快恢复人民的生产、生活,粉碎敌人的细菌战争,我国开展了爱国卫生运动。运动的方针是政府组织、地方负责、部门协调、群众动手、科学治理、社会监督。伴随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我国群众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意识不断提高。
思考: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现代史的史实,概括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特点并进行合理解释。
提示 示例:
特点:一些医疗技术世界领先、自主研发;深入基层;覆盖面广;政府主导,全民动员。
解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获得飞速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赢得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在国家的重视和政策的支持下,我国在医疗卫生领域自主研发,成就突出;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使全民医疗有了制度保障;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医疗卫生事业提供了物质基础;科技的进步、科学工作者的努力以及广大人民群众卫生观念的改变推动了卫生事业的发展。
总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取得巨大的进步,医疗保险覆盖的人群逐渐扩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不断提高,为其他国家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借鉴。
四、素养阐释
(一)全面认识现代医疗卫生体系
1.内涵:现代医疗卫生体系包括基本医疗卫生体系、医疗服务体系、药品供应体系与医疗保障体系等内容。
2.特征
(1)机构完备,覆盖面广。20世纪中期以来,许多国家完善了各级医疗组织,构建了基本覆盖的各级医疗网络,方便患者就医。
(2)统筹规划,措施多样。在世界卫生组织的指导下,各国政府既注重治疗,又规划免疫,还加强食品、药品的安全监督。
(3)社会服务,规范管理。二战后各国政府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日益完善,各级机构的服务职能凸显,我国各级卫生机构明确服务意识,扩大服务内容。同时政府规范药品的收费,保障药品供应,加大医疗扶贫的力度。
(4)全民医保,全面覆盖。进入近代社会后,欧美国家开始形成医疗保障制度,医疗卫生基本得到物质保障。中国政府大力推行城镇和农村的医疗保险和合作医疗制度,确保全民病有所医。
(二)中国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作用
1.中国现代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迫切需要,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了贡献。
2.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致力于维护、保障和增进全体居民的健康,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命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也将为改善全球健康作出更大贡献,因此其发展至关重要。
3.中国现代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有利于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有助于人民群众养成文明卫生的生活方式。
4.中国现代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强化了全民的卫生意识,使人们能够强化公共卫生观念、增强自身体质、注重精神卫生、重视心灵健康,从而实现身心幸福。
5.中国现代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在防疫抗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五、认知升华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家干预的加强、世界性公共卫生机构的推动、科技革命的促进和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推动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不断进步。
2.建立现代医疗卫生体系,对保障人类的健康起到关键作用。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医疗卫生事业取得巨大进展,人民健康状况明显改善。
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使广大人民的生命健康权得到保障,这有利于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有利于减轻人民的经济压力;有利于国家政权的稳定与社会发展。
六、学业达标
1.现代医疗卫生体系对保障人类的健康起到关键作用,其快速发展是在(  )
A.第一次工业革命后
B.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C.第二次工业革命后
D.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解析:D [现代医疗卫生体系对保障人类的健康、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建设取得快速进展,故选D项,排除A、B、C三项。]
2.19世纪30年代,英国成立了研究霍乱的特别委员会。1848年,英国通过了公共卫生法。1850年,英国成立了国家卫生局。有关童工、女工、孕妇、职业病和卫生保健的法规也逐渐颁布。这些措施(  )
A.确保疫病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B.完善了英国卫生法律体系
C.推动了医疗卫生体系的建立
D.更加关注弱势群体的权益
解析:C [根据材料可知,英国设立卫生保健机构,颁布法令法规保障公共卫生事业,这推动了医疗卫生体系的建立,故选C项;“彻底”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完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项;更加关注弱势群体的权益与材料“英国通过了公共卫生法……国家卫生局”不符,排除D项。]
3.20世纪70年代曾经覆盖我国90%以上的生产大队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到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覆盖率一度下降到不足5%。我国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从2002年建立,至2011年,参合人数达8.32亿,参合率超过97.5%。影响上述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国家政策   B.医疗技术
C.经济发展 D.社会观念
解析:A [20世纪70年代我国实施人民公社制度,并且建立了农村合作医疗制度,20世纪80年代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撤销了农村的人民公社,所以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下降,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化,我国开始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综上,这些变化都是由于国家政策的调整,故选A项;医疗制度变化主要受国家政策影响,与“医疗技术”关系不大,排除B项;改革开放以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与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有关,但改革开放前建立的生产大队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与人民公社的建立有关,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我国农村医疗制度的变化,医疗制度变化主要受国家政策影响,与“社会观念”无直接关联,排除D项。]
4.如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宣传画。该作品(  )
A.控制了疫病的暴发和扩散
B.开启了对疫病的专业研究
C.推动了公共卫生意识的增强
D.标志着卫生防疫体系全面建立
解析:C [“动员起来”“讲究卫生”“减少疾病”表明该宣传画是在宣扬卫生观念,所以其能够推动公共卫生意识的增强,故选C项;该宣传画的内容是宣扬卫生观念,只能增强人们的公共卫生意识,无法控制疫病的暴发和扩散,排除A项;宣传画只能宣扬卫生观念,增强人们的公共卫生意识,并不能开启对疫病的专业研究,排除B项;宣传画只能宣扬卫生观念,增强人们的公共卫生意识,无法成为卫生防疫体系全面建立的标志,排除D项。]
5.1949年中国人均预期寿命为35岁;70年后,这一指标上升到77.3岁。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包括(  )
①经济发展促进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②医疗技术水平不断提升 ③医疗保障体系的建立和不断发展 ④人口出生率大幅度提升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A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与1949年相比,70年后我国人均预期寿命达到了77.3岁,这与生产力进步,经济发展促进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有关,故①正确;医疗技术水平提升能有效延长寿命,故②正确;医疗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发展能为人们解除后顾之忧,延长寿命,故③正确;出生率大幅度提高能增加人数,但不能增加寿命,故④错误;A项符合题意,排除B、C、D三项。]
6.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思想观念的解放,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下面能体现人们生活方式变化的是(  )
A.绿色军装成为流行服饰
B.科学处理垃圾等方法推广
C.重视农村基本医疗保障
D.扩大公共卫生服务范围
解析:B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绿色军装是青年人最崇拜的服装,排除A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许多国家和地区注重公共卫生的建设,净化饮用水,科学处理垃圾、粪便与污水等许多做法在城市中推广开来,并影响乡村,B项正确;重视农村基本医疗保障、扩大公共卫生服务范围,属于国家行为,不属于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排除C、D两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