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 第1课时 压力的作用效果
作业目标 通过实验,理解压强。知道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并了解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作业用时 建议用时:15 min 实际用时 min
答错题题序
【基础作业】
知识点一 压力
1.放在桌面上的苹果 (选填“会”或“不会”)发生形变。苹果对桌面的压力实质是
(选填“重力”、“弹力”或“摩擦力”)。
2.关于压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压力的施力物体一定是地球
B.压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C.压力的大小总是等于重力的大小
D.压力与形变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3.根据具体要求,画出示意图。如图所示,放在斜面上的物体给斜面20 N的压力。
知识点二 压力的作用效果
4.小明在江边湿地上漫步,他发现,双脚陷入松软的泥土时,用力拔起一只脚,另一只脚反而会陷得更深,原因是小明对泥土的压力 , 了对泥土的受力面积。
5.如图1所示,这是体重大致相同的滑雪者和步行者在雪地里行走的情景,此情景说明 ;为了进一步探究他们对雪地压力的作用效果,现利用海绵、小桌、砝码进行模拟研究,应选择图2中的 。
【能力作业】
6.如图所示,A为重5 N的正方体,B为粗糙水平面,F为竖直作用在A上的力,大小为6 N。则图甲中A所受压力为 N,图乙中B所受压力为 N。
7.质量为2 kg的水桶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水桶对地面的压力的大小是 N。若水桶受到30 N竖直向上的拉力,则水桶受到重力和拉力的合力为 N,合力的方向 。 (g取10 N/kg)
8.如图a、b所示,把一个杯子分别静置在水平桌面和斜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a图中杯子对桌面的压力等于它的重力
B.b图中杯子的重力就是对斜面的压力
C.a图中杯子的重力就是对桌面的压力
D.b图中杯子对斜面的压力等于它的重力
9.为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1)本实验的科学探究方法是 (写出一种即可)。
(2)为探究压力作用的效果跟压力大小的关系,应该通过图中A和 (选填“B”、“C”、“D”或“E”)两次实验进行比较得出结论。
(3)如图D所示,将海绵一端用木块垫起,仍使小桌静止,与图C海绵的凹陷程度相比,结果是
(选填“更大”、“一样”或“更小”)。
(4)如图E所示,将小桌和砝码沿海绵向右平移,与图C海绵的凹陷程度比较,结果是 (选填“更大”、“一样”或“更小”)。
(5)在生活中,书包的背带做得又宽又大,这是利用 (选填“增大压力”或“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力的作用效果。
【素养作业】
10.在一次太空知识讲座中,老师让同学们做一个实验:用弹簧测力计竖直悬挂一个重物,分别使重物处于静止和匀速下降状态,再让其加速下降。同学们发现,重物在静止和匀速下降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相同,等于物体所受的重力;而加速下降时,却看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明显减小,好像物体的重力突然间减小了。老师解释说:“这在物理学上称为失重现象,失重就是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悬挂物的拉力小于物体实际所受重力的现象。如当人们乘电梯加速下降时,人对电梯地面的压力就小于人受到的重力。”小芳在老师的指导下到电梯内做失重实验,如图甲。她将一个体重秤放在电梯水平地面上,然后站上秤台,如图乙所示,在电梯向下运动的过程中,她记录下体重秤在不同时间段的示数及对应的时间,描绘出了体重秤的示数随时间t的变化图像如图丙所示。已知小芳的实际质量为60 kg。(g取10 N/kg)
(1)电梯静止时,小芳对秤台的压力为 N。
(2)根据图丙分析,小芳在 (选填“0~t1”、“t1~t2”或“t2~10 s”)段时间内处于失重状态。
(3)分析图丙可知,在t2~10 s时间段内,小芳对秤台的压力 他的重力。(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4)若下降中体重秤示数为零,即说明对体重秤压力F为零,我们称这种现象为完全失重,如果物体所受合力的大小与物体质量关系为F合=ma,其中a称为加速度,单位为m/s2,F合=G-F,小芳完全失重时加速度a= m/s2。
参考答案
基础作业
1.会 弹力
2.D
3.如图所示
4.不变 减小
5.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有关,压力相同,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乙和丙
能力作业
6.6 1
7.20 10 竖直向上
8.A
9.(1)控制变量法(或转换法)
(2)B
(3)更小
(4)更大
(5)增大受力面积
素养作业
10.(1)600 (2)0~t1 (3)大于 (4)1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