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 阿基米德原理
作业目标 探究并了解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知道阿基米德原理
作业用时 建议用时:15 min 实际用时 min
答错题题序
【基础作业】
知识点一 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1.一个重物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弹簧测力计示数为2 N,将重物浸没在水中,弹簧测力计示数为1.2 N,此时重物所受浮力为 N;若改变重物浸没在水中的深度,重物所受浮力大小 。
2.将空矿泉水瓶慢慢压入水中,直至浸没。下列对矿泉水瓶受到的浮力分析,错误的是 ( )
A.矿泉水瓶受到水对它的浮力
B.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
C.排开水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D.浸没后,压入越深,受到的浮力越大
3.某同学按照如图所示的操作,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1)物体受到的重力为 N。
(2)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 N。
(3)由 两图可得出结论: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4)由 两图可得出结论: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
(5)由D、E两图可得出结论: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液体的 有关。
知识点二 阿基米德原理
4.铝块一半浸入水中时,排开的水重为0.8 N,则此铝块受到的浮力为 N;它全部浸入水中后受到的浮力为 N。
5.如图所示的溢水杯中装满水(水面与溢水口相平),慢慢放入一个木块,木块浮在水面上,从溢水杯中溢出了6×10-4 m3的水,则此时木块受到的浮力大小为 N(g取10 N/kg);水溢出前后,溢水杯受到的水的压强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6.在探究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跟它排开液体的重力的关系实验时,具体设计的实验操作步骤如图甲、乙、丙和丁所示。为方便操作和减小测量误差,最合理的操作步骤应该是 ( )
A.甲、乙、丙、丁 B.乙、甲、丙、丁
C.乙、甲、丁、丙 D.丁、甲、乙、丙
【能力作业】
7.小明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下沉的金属物体是否受到浮力的作用,由图可知弹簧测力计前、后示数变化了 N。为了使弹簧测力计前、后示数变化更明显, 、 (填两种方法)。
8.一边长为10 cm的实心立方体金属块的质量为2.7 kg,它的密度是 kg/m3;当把它放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是 Pa;用弹簧测力计挂着金属块,让它浸没在水中时,它受到的浮力大小为 N。(g取10 N/kg)
9.重100 N的水产生的浮力 ( )
A.一定小于100 N
B.一定大于100 N
C.一定等于100 N
D.可以大于100 N
10.将铁、铜、铅制成三个实心金属球,用细线拴好,分别挂在三个完全相同的弹簧秤下,将三个金属球没入水中,但不碰容器底,此时三个弹簧秤的示数相同。现将三个金属球提出水面后静止,则(ρ铁<ρ铜<ρ铅) ( )
A.挂着铁球的弹簧秤示数最小
B.挂着铜球的弹簧秤示数最小
C.挂着铅球的弹簧秤示数最小
D.三个弹簧秤示数相同
11.如图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悬挂一物体,在空气中弹簧测力计示数为6 N,当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4 N,g取10 N/kg。求:
(1)物体的重力G。
(2)物体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F浮。
(3)物体浸没时排开水的体积V和物体的密度ρ。
【素养作业】
12.弹簧测力计下挂一长方体物块,将物块从盛有适量水的烧杯上方离水面某
一高度处缓缓下降,然后将其逐渐浸入水中如图甲所示,图乙是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物块下降高度h变化关系的图像,g取10 N/k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块的体积是500 cm3
B.物块受到的最大浮力是5 N
C.物块的密度是2.25×103 kg/m3
D.物块刚浸没时,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是9 N
参考答案
基础作业
1.0.8 不变
2.D
3.(1)4 (2)1 (3)B、C (4)C、D (5)密度
4.0.8 1.6
5.6 不变
6.D
能力作业
7.0.2 增大金属体积(或增大金属质量、增大金属重力等) 增大液体密度(或用分度值小的测力计等)
8.2.7×103 2.7×103 10
9.D 10.C
11.解:(1)由题意知,物体的重力G=6 N;
(2)物体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F浮=G-F示=6 N-4 N=2 N;
(3)由F浮=G排=ρ液gV排,可得:
V=V排===2×10-4 m3
物体的质量m===0.6 kg
物体的密度ρ===3×103 kg/m3。
素养作业
12.C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