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 物体的浮与沉
作业目标 能运用物体的浮沉条件说明生产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作业用时 建议用时:15 min 实际用时 min
答错题题序
【基础作业】
知识点一 物体的浮沉条件
1.一重为0.6 N的鸡蛋先后放入甲、乙两液体中,如图所示,鸡蛋在甲中悬浮,在乙中漂浮,则鸡蛋在甲中受到的浮力为 N,甲的密度 (选填“>”、“<”或“=”)乙的密度。
2.小红在家帮妈妈洗菜,她把茄子没入水中,松手时发现茄子上浮,最后漂浮在水面上。关于茄子受到的浮力F浮与重力G的关系正确的是 ( )
A.茄子上浮过程中,F浮 > G
B.茄子上浮过程中,F浮 < G
C.茄子漂浮在水面时,F浮 > G
D.茄子漂浮在水面时,F浮 < G
知识点二 浮沉条件的应用
3.图为用薄纸制成的军事信号“孔明灯”,点燃灯笼下端小碟内的松脂,加热灯笼内部的空气,使
(选填“重力减小”或“浮力增大”),当浮力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重力时,孔明灯就腾空而起。
4.关于物体的浮沉条件的应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潜水艇是通过改变自身所受的浮力大小来实现上浮或下潜的
B.气象用的探测气球里所充的气体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
C.密度计是利用悬浮时浮力等于重力来测量液体的密度的
D.利用密度计测量液体密度时,液体的密度越大,它受到的浮力就越大
知识点三 利用浮沉条件进行有关计算
5.用手将一重为5 N的物体全部压入水中时,物体排开的水重8 N,此时物体受到的浮力为
N,放手后物体将 (选填“上浮”、“下沉”或“悬浮”),待物体静止时所受的浮力为
N,排开水的体积为 m3(g取10 N/kg)。
6.如图所示,将物体A放入水中时悬浮,将物体B放入水中时有一半的体积露出水面,将物体A置于物体B上再放入水中时,物体B有三分之一的体积露出水面,则两物体的体积VA∶VB= ,物体B的密度是 kg/m3。
【能力作业】
7.如图所示,在气球下面挂一个金属块,放入水中使其处于悬浮状态。若水足够深,把气球和金属块往下移动一段距离,松开手,它们将 ( )
A.静止不动
B.上浮,静止时回到原来位置
C.上浮,最后浮在液面上
D.下沉,最后沉在水下
8.将一物块轻轻放入盛满水的大烧杯中,静止后有81 g水从大烧杯中溢出;将其轻轻放入盛满酒精的大烧杯中,静止后有72 g酒精从大烧杯中溢出。则物块在水中的状态及物块的密度是(ρ酒精=0.8×103 kg/m3) ( )
A.悬浮 1.0×103 kg/m3
B.漂浮 0.92×103 kg/m3
C.下沉 1.2×103 kg/m3
D.漂浮 0.9×103 kg/m3
9.为了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灵灵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了以下实验,如图所示。
步骤一:用弹簧测力计测出一个带盖子的空玻璃瓶的重力,如图甲所示。
步骤二:用手拿着这个空玻璃瓶浸没在水中,放手后发现玻璃瓶上浮。
步骤三:将一个金属块装入玻璃瓶并盖上盖子,放入水中放手后发现玻璃瓶下沉。
步骤四:取出玻璃瓶并擦干瓶上的水,挂在弹簧测力计上,保持玻璃瓶竖直,然后从图乙位置慢慢浸入水中,并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玻璃瓶下表面浸入水中深度h的关系如图丙所示。
(1)装有铁块的玻璃瓶浸没时受到的浮力是 N。
(2)图丙中AB段表示玻璃瓶受到的浮力逐渐 ,这说明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BC段说明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浸没的深度 。(后两空选填“有关”或“无关”)
(3)步骤二中空玻璃瓶浸没时受到的浮力为 N。
(4)灵灵认真分析以上实验数据和现象后发现,物体的沉浮与物体的重力和所受浮力有关,分析可得出结论:物体上浮的条件是 。
(5)当玻璃瓶刚好浸没时,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为 Pa。
(6)细心的灵灵同学发现玻璃瓶上还标有100 mL的字样,请教后得知这表示玻璃瓶的容积,于是他灵机一动,在装有金属块的玻璃瓶内装满水,再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总重力,如图丁所示,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3.0 N,根据以上数据他算出了金属块的密度为 kg/m3。
【基础作业】
10.在盛水的容器里放一块冰,冰块漂浮在水面上。当冰块全部熔化后,容器中水面高度将
(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若冰块里有一小石块,当冰块全部熔化后,容器中水面高度将 (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
参考答案
基础作业
1.0.6 <
2.A
3.重力减小 大于
4.B
5.8 上浮 5 5×10-4
6.1∶6 0.5×103
能力作业
7.D 8.D
9.(1)1.8 (2)变大 有关 无关 (3)1.8
(4)浮力大于物体重力 (5)600 (6)2.5×103
素养作业
10.不变 下降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