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 滑轮及其应用
作业目标 能说出人类使用的一些机械。了解机械的使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作业用时 建议用时:15 min 实际用时 min
答错题题序
【基础作业】
知识点一 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1.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简单机械移动物体A时,当沿不同方向分别用F1、F2、F3的力,以不同速度匀速拉动物体时,忽略绳子与滑轮的摩擦,关于三力的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F1最小 B.F2最小
C.F3最小 D.一样大
2.如图所示,工人用动滑轮提升重物,使用动滑轮的作用是 ( )
A.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
B.既不能省力,也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C.不能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
D.能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3.小红在“探究定滑轮工作特点”的活动中,竖直向下拉弹簧测力计,使钩码 上升,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实验表明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可以改变 ,这是因为定滑轮可以看成 杠杆。
知识点二 滑轮组及特点
4.车间工人们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把重物提起2 m的高度,动滑轮重力忽略不计,下列关于这
个滑轮组工作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绳子自由端被拉下了6 m
B.这个滑轮组能省距离
C.这个滑轮组能省力
D.这个滑轮组不仅能省力,还能省距离
5.两个滑轮用如图所示的方式组合,其中A是 滑轮,B滑轮可以改变施力的 (选填“大小”或“方向”),用力F拉动绳端时,物体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物体所受摩擦力为0.4 N,不计绳、滑轮重及滑轮的摩擦,则拉力为 N。
6.图中所提重物的重力G=100 N,分别写出绳子自由端拉力F的大小:(不计绳重、摩擦与滑轮重)
(A)F1= ;(B)F2= ;(C)F3= ;(D)F4= 。
【能力作业】
7.如图所示,不考虑滑轮重及摩擦力,物体B重20 N,A为一动滑轮,绳的一端固定在地面上,当滑轮在力F的作用下匀速上升时,所用拉力F为 ( )
A.20 N B.40 N C.30 N D.60 N
8.如图所示,不考虑摩擦与绳重,用甲、乙两个滑轮组把相同的重物提升相同的高度,则 ( )
A.利用甲滑轮组需要的拉力大
B.利用乙滑轮组需要的拉力大
C.甲滑轮组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大
D.甲、乙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相等
9.高速铁路的输电线,无论冬、夏都需要绷直,以保障列车电极与输电线的良好接触,如图甲所示。图乙为输电线的牵引装置工作原理图。钢绳通过滑轮组悬挂30个相同的坠砣,每个坠砣配重为150 N,若某段时间内坠砣串下降了20 cm,不计滑轮和钢绳自重及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滑轮A为动滑轮,滑轮B为定滑轮
B.钢绳上的拉力为150 N
C.输电线P端受到的拉力大小为9×103 N
D.输电线P端向左移动了40 cm
10.如图所示,用200 N的力拉着物体A以3 m/s的速度在水平面上匀速前进,如果物体A与滑轮相连的绳子的拉力大小是120 N,不计滑轮与绳的重力及绳与滑轮的摩擦,则物体A与地面摩擦力的大小为 N,物体B与地面摩擦力的大小为 N,物体B被拖动的速度是
m/s。
11.请在图中画出使用该滑轮组提升重物时细绳的绕法。
【素养作业】
12.做物理实验要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小雯同学在“研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特点”的实验中,完成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并记录了如下数据:
实验 次数 物重 G/N 使用定滑轮时,测 力计的示数F1/N 使用动滑轮时,测力 计的示数F2/N
1 1.00 0.60 0.65
2 1.50 1.10 0.90
3 2.00 1.60 1.15
通过分析数据,与其他同学的结论偏差较大。
(1)乙图实验中,使用定滑轮时“省了力”的原因是 。丙图实验中,使用动滑轮没有“省一半力”的原因是 。
(2)请你对小雯的实验方法提出合理的改进意见:
①乙图实验, ;
②丙实验中, 。
参考答案
基础作业
1.D 2.D
3.匀速竖直 施力的方向 等臂
4.C
5.动 方向 0.2
6.100 N 50 N 50 N 33.3 N
能力作业
7.B 8.A 9.C
10.80 60 6
11.
素养作业
12.(1)弹簧测力计外壳重力对实验产生影响 动滑轮存在重力和摩擦力
(2)①弹簧拉钩竖直向上调零并使用(或实验前先测出弹簧测力计外壳的重力,其重力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和即为绳自由端的拉力)
②先测出钩码和动滑轮的总重,然后比较拉力与总重的关系(或采用轻质滑轮或增加钩码重)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