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松县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九年级历史试题
(满分: 70 分 时间: 60分钟)
一、选择题。(共15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下列表格中。)
1. 某旅行社为初中生拟定出国研学计划,特意制作了下面的宣传广告。历史顾问审核时指出,有一处广告不符合历史史实。这句广告词是( )
A. 在尼罗河驻足,了解象形文字,领略胡夫金字塔的壮美
B. 去两河流域观光,了解楔形文字,领悟海洋文明的魅力
C. 沿印度河而行,了解种姓制度,探索佛教的前世和今生
D. 走过凯旋门,参观罗马竞技场,欣赏古罗马建筑的宏伟
2. 孔雀王朝统治时期是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阿育王是该王朝的第三代国王。按照当时的社会等级制度,阿育王属于
A. 吠舍
B. 婆罗门
C. 首陀罗
D. 刹帝利
3. “政权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端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让一个人负担公职的时候,考虑的是他真正的才能。”说出这段话的最可能是下列哪位人物
A. 汉谟拉比
B. 穆罕默德
C. 伯里克利
D. 凯撒
4. 它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它是( )
A. 《法学汇纂》 B. 《十二铜表法》 C. 《新法典》 D. 《查士丁尼法典》
5. 它集古希腊口述文学之大成,是古希腊最伟大的作品,也是西方文学中最伟大的作品。西方学者将其作为史料去研究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9世纪的古希腊社会和迈锡尼文明。它是
A. 《掷铁饼者》 B. 《荷马史诗》 C. 《天方夜谭》 D. 《医典》
6. 以下不属于地跨欧、亚、非三洲大帝国的是( )
A. 亚历山大帝国 B. 西罗马帝国 C. 阿拉伯帝国 D. 拜占庭帝国
7. 西欧各庄园法庭一般由封建主或他的管家主持,其主要职责是依据习惯法或村法对本庄园不能完成劳役、消极怠工或未按照规定纳税等有损领主利益的佃户进行处罚。这表明庄园法庭的主要功能是
A. 解决封建主与农奴之间的矛盾 B. 处理经济纠纷的案件
C. 以收取罚金的方式来解决纠纷 D. 维护封建领主的利益
8. 欧洲中世纪常常被认为是最黑暗的时代,但在这黑暗之中也盛开了“最美好的花朵”。“最美好的花朵”指的是( )
A. 城市的自治 B. 庄园法庭的建立
C. 大学的兴起 D. 工商业的繁荣
9. 它使法兰克王国在封建贵族内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提高了法兰克王国的政治和军事力量,促进了西欧封建社会的发展。这里的“它”指的是
A. 庄园法庭的出现 B. 封君封臣制 C. 古罗马法律的健全 D. 基督教的规定
10. 法治建设推动人类文明不断进步。奠定了欧洲民法基础法律文献是( )
A. 《汉谟拉比法典》 B. 《十二铜表法》
C. 《罗马民法大全》 D. 《人权宣言》
11. “它直接继承了古希腊、罗马文化遗产,兼收并蓄早期基督教和古代东方诸文化,形成了融合与创新、宗教与世俗并存的独特文化体系。”材料中的“它”指的是( )
A. 拜占庭帝国 B. 法兰克王国 C. 查理曼帝国 D. 阿拉伯帝国
12. “6世纪起,中国文明大规模传入……那些游历 ‘天朝’的日本人,回国后所起的作用更为重大。”“作用”指的是( )
A. 沟通了东西方文化交流 B. 成为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C. 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D. 迅速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
13. 某历史活动课场景:同学们激烈讨论,畅所欲言,内容涉及孝德天皇、大化改新、阿拉伯半岛统一、伊斯兰教等。这堂课探究的主题是( )
A. 上古亚非文明 B. 上古欧洲文明 C. 欧洲封建国家 D. 亚洲封建国家
14. 近代以来,人类文明的总体结构,由以大陆为中心的区域文明向以海洋为联系通道的全球文明过渡。这一过渡开始于( )
A. 资本主义制度建立 B. 新航路的开辟 C. 文艺复兴运动兴起 D. 早期殖民扩张
15. 马克思主义诞生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蓬勃发展。1871年3月,法国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举行武装起义,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该政权( )
A. 巴黎公社 B. 第一国际 C. 苏维埃政府 D. 共产国际
二、辨析改错(每题2 分,共8分)
16. 改错题。
(1)8世纪中期,阿拉伯帝国是当时世界上疆域最大帝国。
(2)最早进行殖民的国家是葡萄牙和荷兰。
(3)《人权宣言》是第一个以国家名义明确表述资产阶级政治要求的纲领性文献,被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
(4)莎士比亚与彼特拉克,薄伽丘并称为文艺复兴“文学三杰 ”。
三、材料解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1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小明同学在学习第13课《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一课时做的笔记
材料二 历史学家布克哈特说:在中世纪,人类意识的两个方面内心自省和外界观察都一样,一直处于一层共同的纱幕之下,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
材料三 地中海人的统治权受到了挑战:热那亚、比萨、佛罗伦萨和威尼斯衰落了……大西洋沿岸国家崛起,并最终在大半个世界范围内确立了霸权的地位。
——杜兰特夫妇《历史的教训》
(1)请写出材料一中A、B两处的内容。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的原因是什么?
(3)材料三中现象的出现得益于哪一历史事件?根据材料分析该事件的影响。
(4)综上所述,归纳以上事件反映的历史主题。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转折……它改变整个社会的经济结构,开始摆脱长期以来的传统农业社会,代之以工业化、技术化和城市化的近代工业社会。它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资产阶级最终在各个领域里确立了自己的统治……亚、非、拉美许多国家的大门被强行打开……它们被迫卷入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漩涡。
——摘编自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概述“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重要转折”的依据。
材料二:1848年,马克思同恩格斯一起写了一本振奋人心的小册子,后来大多数马克思主义理论都在这小册子里以浓缩的形式出现。欧洲工人运动的斗争经验,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现实依据,德国古典哲学、英国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等则为它提供了理论来源。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许多国家都建立了马克思主义政党……
——摘编自[美]阿德勒等《世界文明史》
(2)根据材料二,指出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条件。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意义。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诞生之间的关系。
19. 某班老师以“资产阶级革命”为主题,设计了下面的学习任务单,请你完成相关学习任务。
材料一
材料二 “这两者(国王与议会)的关系不调解好,英国将永远在痉挛中震颤……不过,这次没有用对抗的手段,而是用融合的手段……在融合中产生出崭新的制度……在此后三百年中,英国再也没有发生过重大的社会动荡,取得了惊人的进步。”
——钱乘旦、陈晓律《在传统与变革之间——英国文化模式溯源》
材料三 但不管怎样,华盛顿并没有顺应当时的潮流,为世上多添一顶王冠,然而世界却将因多了一位总统,而使王冠从此暗淡无光甚至难以戴稳。
——陈森《华盛顿——美国的开国元勋》
(1)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写出材料一图片中历史事件意义。
(2)根据材料二指出“崭新的制度”指什么 根据材料二分析该制度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3)应如何理解材料三中“世界却将因多了一位总统,而使王冠从此暗淡无光甚至难以戴稳”这句话 宿松县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九年级历史试题
(满分: 70 分 时间: 60分钟)
一、选择题。(共15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下列表格中。)
1. 某旅行社为初中生拟定出国研学计划,特意制作了下面的宣传广告。历史顾问审核时指出,有一处广告不符合历史史实。这句广告词是( )
A. 在尼罗河驻足,了解象形文字,领略胡夫金字塔的壮美
B. 去两河流域观光,了解楔形文字,领悟海洋文明的魅力
C. 沿印度河而行,了解种姓制度,探索佛教的前世和今生
D. 走过凯旋门,参观罗马竞技场,欣赏古罗马建筑的宏伟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两河流域为古巴比伦,最能反映两河流域明特征的是楔形文字,但是两河流域属于大河文明,而不是海洋文明。B项符合题意;而ACD项广告词符合历史史实,排除ACD项。故选B项。
2. 孔雀王朝统治时期是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阿育王是该王朝的第三代国王。按照当时的社会等级制度,阿育王属于
A. 吠舍
B. 婆罗门
C. 首陀罗
D. 刹帝利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印度种姓制度源于印度教,这一制度将人分为4个等级,即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它是古代世界最典型、最森严的等级制度,并且种姓制度下的各等级世代相袭,第一等级婆罗门主要是僧侣贵族,拥有解释宗教经典和祭神的特权以及享受奉献的权利,主教育,受众刹帝利,负责垄断文化教育和报道农时季节以及宗教话语解释权;第二等级刹帝利是军事贵族和行政贵族,婆罗门思想的受众,第三等级吠舍是普通雅利安人,政治上没有特权,必须以布施和纳税的形式来供养前两个等级,主商业;第四等级首陀罗绝大多数是被征服的土著居民,属于非雅利安人,由伺候用餐、做饭的高级佣人和工匠组成,是人口最多的种姓,由此可知,阿育王属于刹帝利,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的内容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
3. “政权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端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让一个人负担公职的时候,考虑的是他真正的才能。”说出这段话的最可能是下列哪位人物
A. 汉谟拉比
B. 穆罕默德
C. 伯里克利
D. 凯撒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就可以看得出来这是雅典的民主政治,伯里克利想说的是雅典的民主是真正的民主制,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所以答案选择C。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判断题干材料出自哪个人或者哪个文件,正确分析之后得出是伯里克利改革的特点,属于雅典的民主政治的特点,由此可得正确答案。
4. 它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它是( )
A. 《法学汇纂》 B. 《十二铜表法》 C. 《新法典》 D. 《查士丁尼法典》
【答案】B
【解析】
【详解】据所学可知,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颁布了成文法,因这部法刻在十二块青铜板上,所以被称为“《十二铜表法》”。成文法内容涉及诉讼程序、所有权和债务权、宗教法、刑法、民法等。《十二铜表法》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B项正确;《法学汇纂》是历代罗马法学家有关法律问题的论文和著作汇编,排除A项;查士丁尼还命人将自己执政时期的法令编辑为《新法典》,排除C项;《查士丁尼法典》是把自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收集在一起,剔除其中相互矛盾的条例汇编而成的法典,排除D项。故选B项。
5. 它集古希腊口述文学之大成,是古希腊最伟大的作品,也是西方文学中最伟大的作品。西方学者将其作为史料去研究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9世纪的古希腊社会和迈锡尼文明。它是
A. 《掷铁饼者》 B. 《荷马史诗》 C. 《天方夜谭》 D. 《医典》
【答案】B
【解析】
【详解】从“古希腊”“口述”“文学”可以判断出它是《荷马史诗》,《荷马史诗》相传是由古希腊盲诗人荷马创作的两部长篇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的统称,是古希腊文学作品的代表作,B正确;《掷铁饼者》是古希腊雕塑艺术的代表作,《天方夜谭》是古阿拉伯文学作品,《医典》是古阿拉伯医学著作,ACD排除。故选B。
6. 以下不属于地跨欧、亚、非三洲大帝国的是( )
A. 亚历山大帝国 B. 西罗马帝国 C. 阿拉伯帝国 D. 拜占庭帝国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为逆向选择题。根据所学知识,公元前27年以后,罗马帝国在屋大维统治下,发动多次侵略战争,疆域不断扩大,到2世纪达到最大规模,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广袤的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湖,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成东西两个帝国,东罗马定都君士坦丁堡(旧名拜占庭),故称“拜占庭帝国”,它也曾地跨亚欧非三洲,西罗马帝国不是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国家,B项符合题意,选择B项;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公元前4世纪,希腊北部的马其顿王国强大起来,于公元前4世纪后期打败希腊联军,控制了希腊,亚历山大大帝继位后,出兵东征,扫荡了小亚细亚,攻入埃及。然后回师占领两河流域,灭掉波斯帝国,足迹远达印度,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亚历山大帝国,定都巴比伦,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伊斯兰教的传播加速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到632年穆罕默德病逝时,阿拉伯半岛已基本统一,统一的阿拉伯国家建立起来,他的继承者们经过一系列大规模的征服和扩张,将穆罕默德创立的阿拉伯国家建成一个地跨亚、欧、非三洲的阿拉伯帝国,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故选B项。
7. 西欧各庄园法庭一般由封建主或他的管家主持,其主要职责是依据习惯法或村法对本庄园不能完成劳役、消极怠工或未按照规定纳税等有损领主利益的佃户进行处罚。这表明庄园法庭的主要功能是
A. 解决封建主与农奴之间的矛盾 B. 处理经济纠纷的案件
C. 以收取罚金方式来解决纠纷 D. 维护封建领主的利益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由材料可知,西欧庄园法庭的管理者是封建主或者其管家,其职责是处罚损害领主利益的佃户,这说明庄园法庭的主要功能是维护封建领主的利益,D项正确;庄园法庭并不维护农奴的利益,其设立的目的也不是解决封建主与农奴之间的矛盾,排除A项;材料中涉及的内容并不属于经济纠纷,排除B项;收取罚金是庄园法庭处理纠纷的方式,而非功能,排除C项。故选D项。
8. 欧洲中世纪常常被认为是最黑暗的时代,但在这黑暗之中也盛开了“最美好的花朵”。“最美好的花朵”指的是( )
A. 城市的自治 B. 庄园法庭的建立
C. 大学的兴起 D. 工商业的繁荣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在这黑暗之中也盛开了‘最美好的花朵’”和所学知识可知,中世纪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C项正确;城市的自治,与材料反映的大学兴起无关,排除A项;庄园法庭的建立,与材料反映的大学兴起无关,排除B项;工商业的繁荣,与材料反映的大学兴起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9. 它使法兰克王国在封建贵族内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提高了法兰克王国的政治和军事力量,促进了西欧封建社会的发展。这里的“它”指的是
A. 庄园法庭的出现 B. 封君封臣制 C. 古罗马法律的健全 D. 基督教的规定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8世纪前期,查理 马特任法兰克王国宫相时,改变以前无条件赏赐贵族土地的做法,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得到封地的人必须为封主服兵役,这次改革在封建贵族内部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封臣对封君要忠诚,在封君需要的时候,无偿地为封君服兵役、提供金钱等;封君对封臣也有义务,封君不能任意侵害封臣的荣誉、人身和财产安全;当封臣受到外来攻击时,封君必须提供保护,选项B符合题意;选项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10. 法治建设推动人类文明不断进步。奠定了欧洲民法基础的法律文献是( )
A 《汉谟拉比法典》 B. 《十二铜表法》
C. 《罗马民法大全》 D. 《人权宣言》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罗马民法大全》对财产、买卖、债务、契约关系等作出了明确规定,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C项正确;《汉谟拉比法典》是西亚两河流域古巴比伦王国的文明成就,排除A项; 《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排除B项; 《人权宣言》颁布于1789年,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11. “它直接继承了古希腊、罗马文化遗产,兼收并蓄早期基督教和古代东方诸文化,形成了融合与创新、宗教与世俗并存的独特文化体系。”材料中的“它”指的是( )
A. 拜占庭帝国 B. 法兰克王国 C. 查理曼帝国 D. 阿拉伯帝国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拜占庭帝国是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它对基督教、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传统,以及西亚、北非等地的东方文化因素兼收并蓄,创造出了独具特色的拜占庭文化,在世界上产生过重大影响,它保存了大量的希腊、罗马古籍,为后来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A项正确;法兰克王国是由日耳曼人的一支法兰克人在西欧建立的封建王国,分为墨洛温王朝(481-751年)和加洛林王朝(751年-843年),加洛林王朝全盛时期称“ 查理曼帝国”,没有直接继承了古希腊、罗马文化遗产,排除BC项;阿拉伯帝国没有吸收早期基督教和古代东方诸文化,排除D项。故选A项。
12. “6世纪起,中国文明大规模传入……那些游历 ‘天朝’的日本人,回国后所起的作用更为重大。”“作用”指的是( )
A. 沟通了东西方文化交流 B. 成为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C. 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D. 迅速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那些游历‘天朝’的日本人”被统称为遣唐使。“天朝”时期为中日友好交往做出重大贡献的“天朝”僧人是鉴真。那些游历“天朝”的日本人,回到日本后,推动了日本大化改新的进行,这场改革使日本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B项正确;遣唐使传播的是中国文化,排除A项;遣唐使的作用和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无关,排除C项;明治维新后,使日本迅速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排除D项。故选B项。
13. 某历史活动课场景:同学们激烈讨论,畅所欲言,内容涉及孝德天皇、大化改新、阿拉伯半岛的统一、伊斯兰教等。这堂课探究的主题是( )
A. 上古亚非文明 B. 上古欧洲文明 C. 欧洲封建国家 D. 亚洲封建国家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孝德天皇、大化改新、阿拉伯半岛的统一、伊斯兰教等相关内容都出现于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中,因而这堂课探究的主题是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D项正确;题干未涉及上古亚非文明,排除A项;日本文明和阿拉伯文明属于亚洲文明的一部分,排除BC项。故选D项。
14. 近代以来,人类文明的总体结构,由以大陆为中心的区域文明向以海洋为联系通道的全球文明过渡。这一过渡开始于( )
A. 资本主义制度建立 B. 新航路的开辟 C. 文艺复兴运动兴起 D. 早期殖民扩张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由以大陆为中心的区域文明向以海洋为联系通道的全球文明过渡”和结合所学知识,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B项正确;新航路开辟后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进而推动资本主义制度建立,排除A项;文艺复兴运动兴起,与材料“由以大陆为中心的区域文明向以海洋为联系通道的全球文明过渡”无关,排除C项;新航路的开辟推动西欧国家进行早期殖民扩张,排除D项。故选B项。
15. 马克思主义诞生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蓬勃发展。1871年3月,法国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举行武装起义,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该政权是( )
A. 巴黎公社 B. 第一国际 C. 苏维埃政府 D. 共产国际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中的“1871年”“法国”“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结合所学可知,1871年,法国巴黎的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举行武装起义,推翻了资产阶级反动统治,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A项正确;第一国际指的是英法德等国工人代表联合成立的国际工人协会,成立于1864年,与“1871年”时间不符,而且也不是一个无产阶级政权,排除B项;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苏维埃政府成立,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诞生,与“1871年”时间不符,排除C项;共产国际又称“第三国际”,成立于1919年,是一个共产党和共产主义组织的国际组织,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二、辨析改错(每题2 分,共8分)
16. 改错题。
(1)8世纪中期,阿拉伯帝国是当时世界上疆域最大的帝国。
(2)最早进行殖民的国家是葡萄牙和荷兰。
(3)《人权宣言》是第一个以国家名义明确表述资产阶级政治要求的纲领性文献,被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
(4)莎士比亚与彼特拉克,薄伽丘并称为文艺复兴“文学三杰 ”。
【答案】(1)正确 (2)错误;改正:将“荷兰”改为“西班牙”
(3)错误;改正:将《人权宣言》改为《独立宣言》
(4)错误;改正:将 “莎士比亚”改为“但丁”
【解析】
【小问1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至8世纪中期,阿拉伯帝国形成,版图横跨亚、欧、非三大洲,是当时世界上疆域最大的帝国,故本题说法正确。
【小问2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人开始了早期的殖民掠夺活动,最早进行殖民的国家是葡萄牙和西班牙,故本题说法错误,将“荷兰”改为“西班牙”。
【小问3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通过了由杰斐逊起草的《独立宣言》,宣布人人生而平等,享有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宣言列举了英国殖民统治的种种暴政,号召殖民地人民反对英国的殖民统治,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而独立,《独立宣言》是第一个以国家名义明确表述资产阶级政治要求的纲领性文献,被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故本题说法错误,将《人权宣言》改为《独立宣言》。
【小问4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意大利是人文主义文学的发源地,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是文艺复兴的先驱者,被称为“文艺复兴三颗巨星”,也称为“文坛三杰”,故本题说法错误,将 “莎士比亚”改为“但丁”。
三、材料解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1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小明同学在学习第13课《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一课时做的笔记
材料二 历史学家布克哈特说:在中世纪,人类意识的两个方面内心自省和外界观察都一样,一直处于一层共同的纱幕之下,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
材料三 地中海人的统治权受到了挑战:热那亚、比萨、佛罗伦萨和威尼斯衰落了……大西洋沿岸国家崛起,并最终在大半个世界范围内确立了霸权的地位。
——杜兰特夫妇《历史的教训》
(1)请写出材料一中A、B两处的内容。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的原因是什么?
(3)材料三中现象的出现得益于哪一历史事件?根据材料分析该事件的影响。
(4)综上所述,归纳以上事件反映历史主题。
【答案】(1)A:手工工场;B:生产组织形式资本主义化,(或出现资本主义萌芽、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出现亦可)。
(2)文艺复兴运动在意大利兴起。
(3)新航路的开辟;欧洲大西洋沿岸的工商业经济开始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4)走向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符合其中一项皆可)。
【解析】
【小问1详解】
内容:A: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伴随着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手工业获得发展,逐渐转化成为手工工场,所以A为手工工场。
B:结合所学知识,土地关系的变化和手工业的发展,推动了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组织日益资本主义化。所以B是生产组织形式资本主义化。
【小问2详解】
原因:根据材料“在中世纪,人类意识的两个方面内心自省和外界观察都一样,一直处于一层共同的纱幕之下”,结合所学知识,揭开“这层纱幕”的是文艺复兴运动,而文艺复兴运动率先在意大利兴起。
【小问3详解】
历史事件:根据材料“大西洋沿岸国家崛起,并最终在大半个世界范围内确立了霸权的地位”,结合所学知识,促进大西洋沿岸国家兴起的原因是新航路的开辟。
影响:根据材料“大西洋沿岸国家崛起,并最终在大半个世界范围内确立了霸权的地位”可以得出新航路的开辟使得欧洲大西洋沿岸的工商业经济开始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小问4详解】
历史主题:结合所学知识,文艺复兴运动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而新航路的开辟也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所以反映的主题是走向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转折……它改变整个社会的经济结构,开始摆脱长期以来的传统农业社会,代之以工业化、技术化和城市化的近代工业社会。它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资产阶级最终在各个领域里确立了自己的统治……亚、非、拉美许多国家的大门被强行打开……它们被迫卷入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漩涡。
——摘编自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概述“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重要转折”的依据。
材料二:1848年,马克思同恩格斯一起写了一本振奋人心的小册子,后来大多数马克思主义理论都在这小册子里以浓缩的形式出现。欧洲工人运动的斗争经验,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现实依据,德国古典哲学、英国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等则为它提供了理论来源。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许多国家都建立了马克思主义政党……
——摘编自[美]阿德勒等《世界文明史》
(2)根据材料二,指出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条件。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意义。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诞生之间的关系。
【答案】(1)依据:传统农业社会转化为近代工业社会;资产阶级最终确立了统治地位;亚、非、拉美国家被迫卷入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漩涡。(任意答出两点即可)
(2)条件:现实依据:欧洲工人运动的斗争经验;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意义: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并蓬勃发展。
(3)关系:工业革命加剧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在斗争中无产阶级需要革命理论的指导,促使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小问1详解】
依据:根据材料一“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转折……它改变整个社会的经济结构,开始摆脱长期以来的传统农业社会,代之以工业化、技术化和城市化的近代工业社会。它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资产阶级最终在各个领域里确立了自己的统治……亚、非、拉美许多国家的大门被强行打开……它们被迫卷入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漩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重要转折”的依据是传统农业社会转化为近代工业社会;资产阶级最终确立了统治地位;亚、非、拉美国家被迫卷入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漩涡。
【小问2详解】
条件:根据材料二“欧洲工人运动斗争经验,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现实依据,德国古典哲学、英国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等则为它提供了理论来源。”可知,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条件是欧洲工人运动的斗争经验;德国古典哲学、英国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历史意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为无产阶级斗争提供了科学理论的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并蓬勃发展起来。
【小问3详解】
关系: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加剧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在斗争中无产阶级需要革命理论的指导,促使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9. 某班老师以“资产阶级革命”为主题,设计了下面的学习任务单,请你完成相关学习任务。
材料一
材料二 “这两者(国王与议会)的关系不调解好,英国将永远在痉挛中震颤……不过,这次没有用对抗的手段,而是用融合的手段……在融合中产生出崭新的制度……在此后三百年中,英国再也没有发生过重大的社会动荡,取得了惊人的进步。”
——钱乘旦、陈晓律《在传统与变革之间——英国文化模式溯源》
材料三 但不管怎样,华盛顿并没有顺应当时的潮流,为世上多添一顶王冠,然而世界却将因多了一位总统,而使王冠从此暗淡无光甚至难以戴稳。
——陈森《华盛顿——美国的开国元勋》
(1)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写出材料一图片中历史事件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指出“崭新的制度”指什么 根据材料二分析该制度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3)应如何理解材料三中“世界却将因多了一位总统,而使王冠从此暗淡无光甚至难以戴稳”这句话
【答案】(1)意义:图一签署《独立宣言》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而独立;图二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标志法国大革命爆发。
(2)君主立宪制。君主立宪制有利于英国长时间的社会稳定
(3)美国依据分权制衡原则设计了一个联邦制共和国,建立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极大地冲击了君主制,从而使王冠失色难以戴稳。(言之有理即可,提到“三权分立”“分权与制衡”“民主共和”任一即可)
【解析】
【小问1详解】
图片一: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776年7月4日,第二届大陆会议发表托马斯 杰斐逊起草的《独立宣言》,《独立宣言》宣布一切人生而平等,人人有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等不可转让的权力,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标志着美国的诞生。
图片二: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标志法国大革命爆发。这场革命彻底动摇了法国现存的社会秩序和政治体制,带来了欧洲现代思想和政治制度的重大影响。
【小问2详解】
“崭新的制度”:根据材料中“(国王与议会)的关系不调解好……不过,这次没有用对抗的手段,而是用融合的手段”可以明确这是在和平中建立的新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在光荣革命中通过没有流血的政变建立了君主立宪制。
影响:根据材料二“此后三百年中,英国再也没有发生过重大的社会动荡,取得了惊人的进步。”和所学知识可知,君主立宪制有利于英国长时间的社会稳定。
【小问3详解】
理解:据材料二“但不管怎样,华盛顿并没有顺应当时的潮流,为世上多添一顶王冠。然而世界却将因多了一位总统,而使王冠从此暗淡无光甚至难以戴稳。”并结合所学可知,华盛顿创立了三权分立的总统共和制,是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极大地冲击了君主制,从而使王冠失色难以戴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