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7张PPT)
——第二节——
自然资源及第二节其利用
自然资源概况
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他在陕西延州(今送妄》当知州期间,看到有人用石油点灯,冒出的烟把白布都熏黑了。他从中受到磨发,尝试用烟灰制作墨块,结果比用松木燃烧制作的松烟墨改果更且可以减少松树砍伐,于是广泛推广使用。
思考:1、与北宋时期相比,现代社会石油的
主要用途和用量发生了什么变化?
主要用途:燃料(能源)
用量:规模大
科学技术发展;
人类社会发展的需求
2、造成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1
自然资源及其属性
自然资源概念(理解)
指自然资源是指在一定经济技术条件下,从自然环境中获得并能满足人类生产和生活需求的物质和能量。如水、土地、植物、动物、石油、铁矿、稀土等。
(注意关键词!)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和能量要成为自然资源必须要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一是来自然环境或天然存在的自然物,但不包括人类生产加工的原材料
(如:汽油、棉花、小麦、钢铁等是经过人类加工的产品,则不属于自然资源)
二是要能满足某一时期人类社会的需求
三是需要人类具备相应的开发利用能力
(如:闪电、火星上的土地资源等不属于自然资源)
(书本P7)
铁矿石
钢铁
蔬菜
闪电
煤气
金矿
石灰岩
建材
岩浆
河水
天然气
家具
风能
土壤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和能量要成为自然资源必须要满足以下条件:
一是来自然环境或天然存在的自然物,但不包括人类生产加工的原材料
(如:汽油、棉花、小麦、钢铁等是经过人类加工的产品,则不属于自然资源)
二是要能满足某一时期人类社会的需求
三是需要人类具备相应的开发利用能力
(如:闪电、火星上的土地资源等)
判断哪些属于自然资源!!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和能量要成为自然资源必须要满足以下条件:
一是来自然环境或天然存在的自然物,但不包括人类生产加工的原材料
(如:汽油、棉花、小麦、钢铁等是经过人类加工的产品,则不属于自然资源)
二是要能满足某一时期人类社会的需求
三是需要人类具备相应的开发利用能力
(如:闪电、火星上的土地资源等)
自然资源具有双重属性
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和空间分布遵循一定的客观规律
自然属性
(在自然界客观存在)
社会属性
(满足某一时期人类社会的需要并且人类具备相应的开发利用能力)
人类如何利用自然资源,受不同历史时期人类的需求及社会发展水平的影响
(书本P7)
自然资源具有双重属性
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和空间分布遵循一定的客观规律
自然属性
(在自然界客观存在)
社会属性
(满足某一时期人类社会的需要并且人类具备相应的开发利用能力)
人类如何利用自然资源,受不同历史时期人类的需求及社会发展水平的影响
(书本P7)
如,
草地是自然界存在的,具有自然属性。
草地是用于生产、生活的物质,具有社会
属性。
3.自然资源的类型
(1)按自然属性分类
资源类型 含 义
气候资源 指能为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提供可开发利用的气候要素的物质、能量和现象的总体,包括太阳辐射、热量、降水、空气及其运动等
生物资源 指生物圈中植物、动物与微生物组成的各种有生命现象的资源,包括动物资源、植物资源和微生物资源
水资源 指可供人类直接利用、有一定数量并能不断更新的淡水,包括浅层地下水、湖泊淡水、土壤水、大气水和河流水等
土地资源 指在当前和可预见的将来可为人类利用的土地,是由地形、土壤、植被、岩石、水文和气候等因素组成的自然综合体
矿产资源 指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在当前和可预见将来的技术条件下,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呈固态、液态和气态的自然矿物
能源资源 指自然界中能够提供热、光、动力和电能等各种形式的能量的物质资源,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风、流水、潮汐、太阳能等
海洋资源 指蕴藏在海洋中人类可能利用的一切物质和能量,主要包括海洋生物、海洋矿物、海水化合物、海洋能以及海洋空间等
(书本P6)
(2)按是否可再生分类——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
注意:
1.可再生资源在某些特点的条件下可能会变成短期的不可再生资源!
土地资源
气候资源
水资源
生物资源
矿产资源
可再生资源
非可再生资源
新能源资源
传统能源资源
2.不可再生资源数量有限,若开发利用不当容易造成环境问题!
说明工业化牛奶生产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我们饮用的牛奶大部分来源于工业化生产,需要经历饲料生产、奶牛养殖、牛奶加工、运输配送等环节,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消耗了自然资源(图1.7)。以能源消耗为例,用于奶牛养殖的能源仅占很小比例,大量的能源消耗在饲料生产和牛奶的加工、运输配送等环节。
气候资源
土地资源
能源资源
土地资源
水资源
能源资源
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
说明工业化牛奶生产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我们饮用的牛奶大部分来源于工业化生产,需要经历饲料生产、奶牛养殖、牛奶加工、运输配送等环节,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消耗了自然资源(图1.7)。以能源消耗为例,用于奶牛养殖的能源仅占很小比例,大量的能源消耗在饲料生产和牛奶的加工、运输配送等环节。
2.分析现代工业社会需要更多自然资源的原因。
①现代工业社会消费自然资源以加工成产品的间接利用为主,相比传统直接利用消费,每一个中间环节(比如包装、储运、管理等)都需要消耗更多自然资源;②现代工业社会资源开发能力和产品生产能力增强,人类生活水平提升,人均资源消耗量增加;③人口数量增加
2.自然资源的分类
按自然属性分类
按性质分类
矿产资源
土地资源
水资源
生物资源
气候资源
可再生资源
非可再生资源
海洋资源
能源资源
1.自然资源的概念
3.自然资源的特性——自然属性和社会经济属性
一、自然资源及其属性
课堂小结
例题1 阅读图片,完成下列各题。
(1)图片①②③④中的物质与下图图例乙所示物质同类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图片①②③④中的物质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A
A
自然资源的数量特征
自然资源的数量特征一:有限性
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自然资源都有一定的数量限制。
人们利用资源的能力受技术条件限制,使得人们能够从自然环境中获取的自然资源数量更为有限。
人类不能突破自然环境所能供给资源的极限。
自然资源的数量特征一:有限性
(数量少)
(数量多)
非可再生资源是地质历史时期形成的,总量不会增加。
人类目前能利用的非可再生资源是:已经查明且在当前技术条件下具有经济开采价值的部分。
哪些因素有助于增加非可再生资
源的经济上可开采储量?
科技水平提升
自然资源的数量特征一:有限性
可再生资源数量和更新能力,在一定时空范围内存在极限,人类利用数量不能超过这种极限。
森林的自然更新速度会因树种和所处地区的不同而有所变化。例如,图示地区的森林自然更新速度大约为25年。
可再生资源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的数量不断增加。但受自然资源有限性的制约,自然资源供给不能无限度地满足人类需求因此自然资源具有稀缺性。
自然资源的数量特征二:稀缺性
那么,自然资源稀缺会带来哪些影响呢?
1 自然资源稀缺可能引起供给和需求两方面的哪些变化?
2 价格上升为什么会引起自然资源供给增加?
供给增加 ;需求减少
价格上升,导致资源经济价值上升,促使技术革新以寻求新的储量、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寻找替代资源,引起自然资源供给增加。
读中国东部沿海12个省级行政区耕地、水资源比重对比图,完成5~6题。
5.影响东部沿海各省级行政区水土配合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降水量、地形 B.气温、降水量
C.耕地类型、耕作制度 D.地形、土壤
6.我国北方东部沿海省级行政区农业缺水更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
A.发展水田农业,耗水量大 B.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冬季农业用水需求量大
C.蒸发量大,复种指数高
D.径流总量小,耕地多
A
D
自然资源的质量特征
自然资源的质量是有优劣高低之分
通常用各种自然资源满足人类需求的优劣程度,或从中获取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多少来衡量自然资源的质量特征
一是各种自然资源满足人类需求的优劣程度
一是从中获取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多少
褐煤
烟煤
无烟煤
(燃烧效率更高)
自然资源的质量是有优劣高低之分,那么衡量自然资源质量优劣的标准包括:
铁矿通常根据品位高低,分为富铁矿和贫铁矿。
贫铁矿
富铁矿
注意:矿石品位指单位体积或单位重量矿石中有用组分或有用矿物的含量,一般以重量百分比表示。
石油根据含硫量多少,分为高硫石油、含硫石油和低硫石油。
我国耕地根据生产能力的高低、土壤健康状况好坏等指标,分为优等地、高等地、中等地和低等地。
自然资源的质量特征
一是自然资源的质量有优劣之分;
二是不同质量的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成本不同;
例如,矿石品位高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经济和环境成本相对较低。
自然资源的质量特征
一是自然资源的质量有优劣之分;
二是不同质量的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成本不同;
三是不同质量的自然资源,可以根据需求差异拥有不同用途
褐煤
烟煤
无烟煤
无烟煤可用于炼铁、生产化肥等。
褐煤通常被用于直接燃烧发电。
烟煤主要用于炼焦、作燃料或化工原料等。
自然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
自然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
一是自然资源在空间分布上是不均匀的,但是有规律可循;
自然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
一是自然资源在空间分布上是不均匀的,但是有规律可循;
二是各种可再生资源受地球表面水热条件空间分异的影响,它们的分布
一般具有明显的地带性特征。
自然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
一是自然资源在空间分布上是不均匀的,但是有规律可循;
二是各种可再生资源受地球表面水热条件空间分异的影响,它们的分布
一般具有明显的地带性特征;
三是矿产资源(不可再生资源)的形成受地质演化历史的制约,往往富
集在某些特定地区。
1.自然资源分布的空间差异,是导致社会经济发展区域差异的重要因素之一。
自然资源的空间分布差异对人类活动产生的影响
迪拜帆船酒店
自然资源的空间分布差异对人类活动产生的影响
2.自然资源高度集中的地区,可形成具有战略意义的资源优势。
中东石油
中国稀土
自然资源的空间分布差异对人类活动产生的影响
3.自然资源组合较好的地区,常常得到优先开发,成为同时期人口集中分布、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
自然资源的空间分布差异对人类活动产生的影响
4.自然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匀,使不同地区间形成资源调配与贸易的需求,导致资源在空间上的流动,也促进了区域间的联系和全球化进程。
1.使不同地区间形成资源调配与贸易的需求,导致资源在空间上的流动,也促进了区域间的联系和全球化进程。
(三)自然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匀产生的影响
南水北调
西气东输
2.一些资源可以通过经济、技术手段直接在不同地区与国家间进行流动。
(三)自然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匀产生的影响
石油缺乏国家和地区可以通过国际市场购买石油
3.有些自然资源可以通过产品贸易间接进行流动。
(三)自然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匀产生的影响
通过水果、粮食等农产品贸易,实现不同地区间土地、水等资源的再分配
课堂总结
自然资源
数量特征
质量特征
空间分布特征
人类活动
自然
属性
社会
属性
可燃冰是天然气水合物,它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域的永久冻土中。2017年5月,中国首次在南海海域试采可燃冰获得成功。下图示意可燃冰,据此完成1、2题。
1、依据自然资源的自然属性划分,可燃冰属于( )
A、水资源 B、气候资源 C、矿产资源 D、土地资源
2、我国陆地可燃冰分布区可能集中在( )
A、江南丘陵 B、云贵高原 C、四川盆地 D、青藏高原
C
D
我国矿产资源虽然丰富,但贫矿多,富矿少;中小型矿多,大型、超大型矿少。我国矿产资源的回采率只有30%—50%,比国外平均水平低10%—30%;能源利用率只有30%,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据此回答5、6题。
5、上述材料显示( )
①我国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少 ②我国矿产资源存在结构性短缺
③我国矿产资源质量偏低 ④我国资源分布不均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6、上述资源特征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影响是 ( )
A、利于我国矿产资源出口 B、矿产资源开采的成本低
C、矿产资源开发的技术要求低 D、矿产开发对环境的压力较大
D
B
20、下图是美国的北水南调和澳大利亚的东水西调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调水方向,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美国太平洋沿岸为什么北部水资源富余,南部水资源贫乏?造成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①美国太平洋沿岸北部是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较多,南部是地中海气候,降水较少;②南部城市和人口比北部多,水资源需求量大。
墨累—达令盆地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是农业生产需水量不断增大,且该地位于大分水岭的背风坡,降水少。
▋活动●分析水资源和供水量的空间差异
地区 水资源总量/108m3 人均水资源量/(m3·人-1) 人均用水量/(m3·人-1) 供水量/108m3 总量 地表水 地下水 其他
北京 35.1 161.6 178.6 38.8 11.3 17.5 10.0
湖北 1498 2552.6 480.5 281.9 273.1 8.8 —
1 .绘制北京、湖北水资源总量与供水总量柱状图,以及供水结构饼状图
2. 比较北京、湖北水资源总量、供水总量与人均水资源量的差异
3. 北京供水总量为什么超出当地的水资源总量?
4. 为什么湖北的人均用水量比北京高得多?
5 .根据以上分析,对北京和湖北水资源保障的稳定性作简要评价。
▋活动●分析水资源和供水量的空间差异
地区 水资源总量/108m3 人均水资源量/(m3·人-1) 人均用水量/(m3·人-1) 供水量/108m3 总量 地表水 地下水 其他
北京 35.1 161.6 178.6 38.8 11.3 17.5 10.0
湖北 1498 2552.6 480.5 281.9 273.1 8.8 —
1 .绘制北京、湖北水资源总量与供水总量柱状图,以及供水结构饼状图.
▋活动●分析水资源和供水量的空间差异
地区 水资源总量/108m3 人均水资源量/(m3·人-1) 人均用水量/(m3·人-1) 供水量/108m3 总量 地表水 地下水 其他
北京 35.1 161.6 178.6 38.8 11.3 17.5 10.0
湖北 1498 2552.6 480.5 281.9 273.1 8.8 —
2. 比较北京、湖北水资源总量、供水总量与人均水资源量的差异.
与湖北相比,北京水资源总量少,供水总量少,人均水资源量少
▋活动●分析水资源和供水量的空间差异
地区 水资源总量/108m3 人均水资源量/(m3·人-1) 人均用水量/(m3·人-1) 供水量/108m3 总量 地表水 地下水 其他
北京 35.1 161.6 178.6 38.8 11.3 17.5 10.0
湖北 1498 2552.6 480.5 281.9 273.1 8.8 —
3. 北京供水总量为什么超出当地的水资源总量?
①北京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区,降水总量少降水季节和年际变化大,水资源总
量少;②北京是我国首都,人口多且密度大;
③经济水平高,产业发达;
④生产生活用水量大于当地水资源总量,缺水严重;
⑤由于国家采取跨流域调水向北京供水,所以北京供水总量大于水资源总量
▋活动●分析水资源和供水量的空间差异
地区 水资源总量/108m3 人均水资源量/(m3·人-1) 人均用水量/(m3·人-1) 供水量/108m3 总量 地表水 地下水 其他
北京 35.1 161.6 178.6 38.8 11.3 17.5 10.0
湖北 1498 2552.6 480.5 281.9 273.1 8.8 —
4. 为什么湖北的人均用水量比北京高得多?
①湖北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量大,水资源丰富,能满足当地用水需求;②气温高,蒸发量大;
③湖北农业用地多且多为水田,耗水量大;
④无缺水之忧,节水意识不足。
▋活动●分析水资源和供水量的空间差异
地区 水资源总量/108m3 人均水资源量/(m3·人-1) 人均用水量/(m3·人-1) 供水量/108m3 总量 地表水 地下水 其他
北京 35.1 161.6 178.6 38.8 11.3 17.5 10.0
湖北 1498 2552.6 480.5 281.9 273.1 8.8 —
5 .根据以上分析,对北京和湖北水资源保障的稳定性作简要评价。
北京:①温带季风气候的大陆性强,降水的季节变化大,水资源保障存在季节不稳定风险;②水资源量小于供水量,且地下水使用占比大,长期供水大于水资源总量,加剧供水不足风险;③北京经济发展快,用水需求量 呈增加态势,加剧供水风险;④南水北调将长江流域的水调入北京,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北京市水资源供给的稳定性。
湖北: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的季节变化大,但是降水总量大,可保障水资
源的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