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达标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基础知识综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半夜里,忽然醒来,才觉得寒气逼人,刺入肌骨,浑身打着战。把毯子卷得更紧些,把身子蜷起来,还是睡不着。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chù立在面前。四围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像一口井。上边和下边有几堆火没有熄,冻醒了的同志们围着火堆小声地谈着话。除此以外,就是寂静。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 ① 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 ② ,像山泉在 ③ ,像波涛在 ④ 。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
1.给文中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蜷起来( ) chù立( )
2.文段中①②③④处填入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A.①奔驰 ②呜咽 ③咀嚼 ④澎湃
B.①咀嚼 ②奔驰 ③呜咽 ④澎湃
C.①呜咽 ②澎湃 ③咀嚼 ④奔驰
D.①咀嚼 ②澎湃 ③奔驰 ④呜咽
3.“寒气逼人”属于 短语,“刺入肌骨”属于 短语。(填序号)
①主谓 ②偏正 ③动宾 ④补充
4.请准确写出文中画线的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
修辞:__________
二、综合性学习
5.“天下国家”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孟子就说:“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个人与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班级正组织开展以“天下国家”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加。
(1)【策划主题活动】老师让张林同学策划一下这次活动的形式,他已经想出了两个,请你帮他补充两个活动形式
形式一:举行爱国诗词朗诵会 形式二:举行爱国人物故事会
形式三: 形式四:
(2)【诵读爱国诗词】你一定积累了许多爱国诗词,把你最喜爱的两句诗词默写在下面与大家共勉吧!
(3)【分享人物故事】本学期,我们认识了许多人物,如邓稼先、花木兰、闻一多……
请选择本学期已学课文中的一个人物,结合他(她)的经历,分析他(她)身上体现的爱国情怀。
三、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早发
[唐]韦庄
早雾浓于雨,田深黍稻低。
出门鸡未唱,过客马频嘶。
树色遥藏店,泉声暗傍畦。
独吟三十里,城月尚如珪。
6.诗歌题为“早发”,请简要分析全诗是怎样扣住“早”字来写的。
7.诗歌尾联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近日,以抗美援朝战争中长津湖战役为背景的电影《长津湖》引发观影热潮,打破多项中国影史纪录。影片中面对强敌飞机狂轰滥炸、坦克横冲直撞、大炮肆虐狂吼,志愿军战士视死如归、前赴后继、愈战愈勇。特级战斗英雄、连长杨根思抱起炸药包冲入敌群与敌同归于尽,老排长“雷公”为引开敌机驾驶载有标识弹的汽车、不惜自己粉身碎骨,体现出舍生忘死、向死而生的民族血性,谱写出惊天地、泣鬼神的雄壮诗篇。
影片中,志愿军官兵面对祖国的大好河山肃然起敬、眼中充满对祖国的爱;分到土地的父母叮嘱儿子“来之不易的胜利果实不能被敌人抢走”;梅生怀中揣着女儿的照片、希望后代生长在一个没有战争的年代。这一切,体现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正义性,体现出志愿军官兵的家国情怀和铁骨柔情,揭示出他们抛头颅、洒热血的内在动力。正是他们以“钢少气多”战胜了“钢多气少”,粉碎了侵略者陈兵国门、将新中国扼杀在摇篮之中的图谋,拼来了山河无恙、国泰民安。
——《人民日报》(2021年10月6日)
材料二:
1950年10月,人民解放军第20集团军机步58旅3连入朝参战,在第二次、第五次战役,华川阻击战和金城南防御战中,连队总是担负最重要的任务,打出了军威国威。在二次战役分割围歼咸镜南道美军的战斗中,时任连长的杨根思奉命带1个排扼守下碣隅里外围1071高地东南小高岭,负责切断美军南逃之路。在杨根思的指挥下,全排顽强抗击,接连击退美军在飞机、大炮掩护下的8次集团冲锋。最后,阵地上只剩下杨根思和另外两名伤员,子弹也打光了。这时,又有40多个美陆战一师的士兵围攻上来。杨根思命令伤员带着重机枪撤下阵地,自己从容地抱起仅有的一包炸药,拉燃导火索,纵身扑向敌群,与爬上阵地的美军同归于尽。战后,志愿军总部授予杨根思“特级英雄”荣誉称号,并命名连队为“杨根思连”。
——百度百科
材料三:
还是在二次战役的时候,有一支志愿军的部队向敌后猛插,去切断军隅里敌人的逃路。当他们赶到书堂站时,逃敌也恰恰赶到那里,眼看就要从汽车路上开过去。这支部队的先头连(三连)就匆匆占领了汽车路边一个很低的光光的小山岗,阻住敌人,一场壮烈的搏斗就开始了。敌人为了逃命,用三十二架飞机,十多辆坦克和集团冲锋向这个连的阵地汹涌卷来。整个山顶都被打翻了。汽油弹的火焰把这个阵地烧红了。但勇士们在这烟与火的山岗上,高喊着口号,一次又一次把敌人打死在阵地前面。敌人的死尸像谷个子似得在山前堆满了,血也把这山岗流红了。可是敌人还是要拼死争夺,好使自己的主力不致覆灭。这激战整整持续了八个小时,最后,勇士们的子弹打光了。蜂拥上来的敌人,占领了山头,把他们压到山脚。飞机掷下的汽油弹,把他们的身上烧着了火。这时候,勇士们是仍然不会后退的呀,他们把枪一摔,身上、帽子上冒着呜呜的火苗向敌人扑去,把敌人抱住,让身上的火,把要占领阵地的敌人烧死。……据这个营的营长告诉我,战后,这个连的阵地上,枪支完全摔碎了,机枪零件扔得满山都是。烈士们的尸体,做着各种各样的姿势,有抱住敌人腰的,有抱住敌人头的,有卡住敌人脖子,把敌人捺倒在地上的,和敌人倒在一起,烧在一起。……这个连虽然伤亡很大,但他们却打死了三百多敌人,特别是,使我们部队的主力赶上,聚歼了敌人。
——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
8.阅读“材料一”,谈谈你对加点词语“钢少气多”的理解。
9.请结合“材料二”相关内容,分析杨根思的形象特点。(不少于两点)
10.“材料三”中的画线句有何作用?
11.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指出,伟大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必须永续传承、世代发扬。阅读上面三则材料后,你觉得抗美援朝精神的内涵是什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①让我还是来说一段故事吧。
②还是在二次战役的时候,有一支志愿军的部队向敌后猛插,去切断军隅里敌人的逃路。当他们赶到书堂站时,逃敌也恰恰赶到那里,眼看就要从汽车路上开过去。这支部队的先头连就匆匆占领了汽车路边一个很低的光光的小山冈,阻住敌人。一场壮烈的搏斗就开始了。敌人为了逃命,用了32架飞机、10多辆坦克发起集团冲锋,向这个连的阵地汹涌卷来,整个山顶的土都被打翻了,汽油弹的火焰把这个阵地烧红了。但是,勇士们在这烟与火的山冈上,高喊着口号,一次又一次把敌人打死在阵地前面。敌人的死尸像谷个子似的在山前堆满了,血也把这山冈流红了。可是敌人还是要拼死争夺,好使自己的主力不致覆灭。这场激战整整持续了八个小时。最后,勇士们的子弹打光了。蜂拥上来的敌人占领了山头,把他们压到山脚。飞机掷下的汽油弹把他们的身上烧着了火。这时候,勇士们是仍然不会后退的呀,他们把枪一摔,向敌人扑去,身上帽子上呼呼地冒着火苗,把敌人抱住,让身上的火,也把占领阵地的敌人烧死。……据这个营的营长告诉我,战后,这个连的阵地上,枪支完全摔碎了,机枪零件扔得满山都是。烈士们的遗体,保留着各种各样的姿势。有抱住敌人腰的,有抱住敌人头的,有掐住敌人脖子把敌人摁倒在地上的,和敌人倒在一起,烧在一起。有一个战士,他手里还紧握着一个手榴弹,弹体上沾满脑浆;和他死在一起的美国鬼子,脑浆迸裂,涂了一地。另一个战士,嘴里还衔着敌人的半块耳朵。在掩埋烈士遗体的时候,由于他们两手扣着,把敌人抱得那样紧,分都分不开,以致把有些人的手指都掰断了。……虽然这个连伤亡很大,他们却打死了300多敌人,更重要的,他们使得我们部队的主力赶上来,聚歼了敌人。
③这就是朝鲜战场上一次最壮烈的战斗——松骨峰战斗,或者叫书堂站战斗。假若需要立纪念碑的话,让我把带火扑敌和用刺刀跟敌人拼死在一起的烈士们的名字记下吧。他们的名字是:王金传、邢玉堂、王文英、熊官全、王金侯、赵锡杰、隋金山、李玉安、丁振岱、张贵生、崔玉亮、李树国。还有一个战士,已经不可能知道他的名字了。让我们的烈士们千载万世永垂不朽吧!
④这个营的营长向我叙说了以上的情形,他的声调是缓慢的,他的感情是沉重的。他说在阵地上掩埋烈士的时候,他掉了眼泪。但是,他接着说:“你不要以为我是为他们伤心,不,我是为他们骄傲!我觉得我们的战士太伟大了,太可爱了,我不能不被他们感动得掉下泪来。”
⑤朋友,当你听到这段英雄事迹的时候,你的感想如何呢?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你不以我们的祖国有着这样的英雄而自豪吗?
⑥我们的战士,对敌人这样狠,而对朝鲜人民却是那样的爱,充满国际主义的深厚热情。
⑦在汉江北岸,我遇到一个青年战士,他今年才21岁,名叫马玉祥,是黑龙江青冈县人。他长着一副微黑透红的脸膛,高高的个儿,站在那儿,像秋天田野里一株红高粱那样淳朴可爱。不过因为他才从阵地上下来,显得稍微疲劳些,眼里的红丝还没有退净。他原来是炮兵连的。有一天夜里,______,出去一看,是一个朝鲜老妈妈坐在山冈上哭。原来她的房子被炸毁了,她在山里搭了个窝棚,窝棚又被炸毁了。回来,他马上到连部要求调到步兵连去,正好步兵连也需要人,就批准了他。我说:“在炮兵连不是一样打敌人吗?”“那,不同!”他说,“离敌人越近,越觉着打得过瘾,越觉着打得解恨!”
⑧在汉江南岸阻击敌人的日子里,有一天他从阵地上下来做饭。刚一进村,有几架敌机袭过来,打了一阵机关炮,接着就扔下了两个大燃烧弹。有几间房子着了火,火又盛,烟又大,使人不敢到跟前去。这时候,他听见烟火里有一个小孩子哇哇哭叫的声音。他马上穿过浓烟到近处一看,一个朝鲜的中年男人在院子里倒着,小孩子的哭声还在屋里。他走到屋门口,屋门口的火苗呼呼的,已经进不去人,门窗的纸已经烧着。小孩子的哭声随着那滚滚的浓烟传出来,听得真真切切。当他叙述到这里的时候,他说:“我能够不进去吗?我不能!我想,要在祖国遇见这种情形,我能够进去,那么,在朝鲜我就可以不进去吗?朝鲜人民和我们祖国的人民不是一样的吗?我就踹开门,扑了进去。呀!满屋子灰洞洞的烟,只能听见小孩哭,看不见人。我的眼也睁不开,脸烫得像刀割一般。我也不知道自己的身上着了火没有,我也不管它了,只是在地上乱摸。先摸着一个大人,拉了拉没拉动;又向大人的身后摸,才摸着小孩的腿,我就一把抓着抱起来,跳出门去。我一看小孩子,是挺好的一个小孩儿啊。他穿着小短褂儿,光着两条小腿儿,小腿儿乱蹬着,哇哇地哭。我心想:‘不管你哭不哭;不救活你家大人,谁养活你哩!'这时候,火更大了,屋子里的家具什物也烧着了。我就把他往地上一放,就又从那火门里钻了进去一拉那个大人,她哼了一声,我就使劲往外拉,见她又不动了。凑近一看,见她脸上流下来的血已经把她胸前的白衣染红了,眼睛已经闭上。我知道她不行了,才赶忙跳出门外,扑灭身上的火苗,抱起这个无父无母的孩子。”
⑨朋友,当你听到这段事迹的时候,你的感觉又是如何呢?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最可爱的人吗?
12.请根据上文的内容,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第②段中画线的句子。
13.第③段末尾,作者说:“让我们的烈士们千载万世永垂不朽吧!”这句话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
14.第⑦段的横线处填入下面哪一个句子,才能使本文段上下陈述的主要着眼点更一致,语意更连贯?
A.哭声惊醒了马玉祥
B.一阵哭声把他惊醒了
C.他被一阵哭声惊醒了
D.一阵哭声惊醒了他
15.对第⑦⑧段表现了马玉祥怎样的精神面貌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热爱朝鲜人民的伟大国际主义精神。
B.像秋天田野里一株红高粱那样淳朴可爱。
C.渴望多消灭敌人的革命英雄主义。
D.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
五、作文
16.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没有阳光,就没有温暖;没有水源,就没有生命;没有父母,就没有我们自己;没有亲情、友情和爱情,世界就会是一片孤独和黑暗……
这些都是浅显的道理,没有人不懂。亲爱的同学们,当你们在生活中理所当然地享受着这一切的同时,你做到过感恩吗?你对感恩是怎么看的?
请写下你那次感恩的经历和真实的感受,或者写下你对感恩的思考,题目自拟,写成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六、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乙】木兰者,古时一民间女子也。少习骑,长而益精。值可汗点兵,因其父名在军书,与同里①诸少年皆次当行②。因其父以老病不能行。木兰乃易男装,市鞍马,代父从军,溯③黄河,度黑山,转战驱驰④凡⑤十有二年数建奇功。嘻!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余观夫木兰从军之事,因⑥益信。 【注释】①同里:同乡。②行(háng):在征发之列。③溯(sù):逆流而上。④驱驰:驰骋疆场。⑤凡:总共。⑥因:于是,就。
17.小辉阅读【甲】【乙】两文时,遇到了一些不理解的字词,请你运用下面的方法,帮他解决困难。
文言词语 方法 解释
旦辞爷娘去 字根溯源法:“旦”的甲骨文为“ ”,表示:上为日,下为地平面;金文写法为“ ”,像太阳刚跃出海面,正与水相连。 (1)
皆次当行 查字典法:A.临时驻扎和住宿。B.依次排列;编次按一定的顺序。C.及;到。 (2) (填序号)
市鞍马 课内迁移法:愿为市鞍马 (3)
数建奇功 成语联想法:数见不鲜 (4)
18.请用“/”标出文中划横线语句的停顿处。(标注两处)
转战驱驰凡十有二年数建奇功。
19.小辉阅读两文后,发现两文都在叙述木兰替父从军的传奇故事,情节上有多处相同,但语言风格不同,请你和他一起做些探究分析。
对比阅读的发现: (1)【甲】文中“东市买骏马……”四句话与【乙】文中“市鞍马”意思一致,都在写木兰为出征做准备。 (2)【甲】文中两个“旦辞……,暮……”与【乙】文中“溯黄河,度黑山” 意思相近,都在写木兰行军的经历。
我们的探究与分析: (1)“东市买骏马……”四句排比,比“市鞍马”更具有表现力,刻画了A 的木兰形象,还暗含了对木兰的褒赞之情;这样的句子,句式整齐,节奏感强,读起来朗朗上口 (2)两个“旦辞……,暮……”比“溯黄河,度黑山”表现的意味更丰富,从中可读出B 、C 等言外之意;这种句子叫复沓句,可以增强语言的节奏感、音乐美。总之,【甲】是首民歌,其语言不仅具有艺术感染力,而且追求节奏、音韵方面的美感。
20.【甲】文以“木兰是女郎”构思了木兰的传奇故事,富有浪漫色彩,叙事人在结尾以① (用自己的话概括)的隐喻表达对木兰的赞美之情;【乙】文在简洁的叙述之后,用议论句“② ”,表达了对木兰的赞扬之意。
阅读《木兰诗》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①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②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2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
(1)关山度若飞( ) (2)朔气传金柝( )
(3)万里赴戎机( ) (4)策勋十二转( )
2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2)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23.选文画线部分简略地描写了战争的过程,联系全诗,说说作者为什么略写战争。
24.“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表现了木兰的什么品质?
七、名著阅读
25.下列选项,哪项和《海底两万里》的体裁完全相同?请选出,并结合具体内容分析说明。
A.《老山界》 B.《驿路梨花》
C.《带上她的眼睛》 D.《邓稼先》
参考答案:
1. quán 矗 2.B 3. ① ③ 4.比喻
5.(1) 示例:爱国诗词朗诵会; 爱国歌曲演唱会;爱国小报比拼会;爱国作文竞赛会。
(2)①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②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3)邓稼先,为了中国核武器事业鞠躬尽瘁,至死不懈,体现出一位科技工作者对祖国的深情;花木兰,替父从军,驰骋沙场,立下赫赫战功,体现了我国古代巾帼英雄的爱国情怀。
6.首联用“早雾”直接点题;第二联用“鸡未唱,马频嘶”强调客人起得早;第三联“树色遥,泉声暗”突出了时间之早;尾联写诗人行“三十里”后月亮依然高挂,可见诗人出发之早。 7.比喻,将月亮比作一种玉器(珪),突出了早行时月光的皎洁,(或衬托,行“三十里”后月亮依然高挂衬托出发得早也可)表达了诗人远行时的孤独寂寞之感。
8.“钢少”指武器装备落后,后勤补给困难;“气多”指士气旺盛,决心巨大。 9.①是一个优秀的指挥员,指挥经验丰富;②关心战士、敢于自我牺牲;③英勇无畏、不怕牺牲、舍生忘死的英雄。 10.增强松骨峰战斗这一故事的真实性,侧面表现出松骨峰战斗的惨烈。 11.①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②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③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高昂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④为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慷慨奉献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诚精神;⑤为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
12.这里运用了环境描写,渲染了松骨峰战斗的残酷、壮烈的氛围,暗示了敌众我寡、敌强我弱的现实,烘托了志愿军战士的英勇无畏、坚韧顽强的品质。 13.示例:崇敬烈士,铭记烈士的英雄事迹;学习烈士爱国主义精神,努力读书,珍惜他们牺牲生命得来的和平与安宁的生活。 14.C 15.A
16.范文: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我来自偶然,像一颗尘土……”当这首优美的曲子再次在耳畔响起,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当你从襁褓中哇哇啼哭,到呀呀学语的喊声“爸妈”;从小脚踩着地板“咚咚”响起,到拿着考试卷子跑回家;当你第一次遇到挫折,当你第一次与困难擦肩而过;当你第一次因为遭到打击而灰心丧气;当你第一次面临着生活的种种困难而束手无策……是的!你的人生中会有很多第一次,而每一次都有一双隐形的大手拉你一把,这双隐形的大手就是爸妈! 在成长的道路上,我们踩过的每一个脚印,每一滴汗水都倾注着父母对你的爱。父母的爱在哪里 它在深深的皱纹里、缕缕的银发上、那随日弯曲的脊梁和直到那副老花镜坐在鼻梁上。
自古以来,就有歌颂母爱的诗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是啊!父母的爱永远就像春天里明媚的阳光,而我们萱草般的孝心,怎能报答那春晖般的慈母恩惠呢 父母对我们的爱,和我们对他们的报答永远在一个永不平衡的天秤上。
父母永远是我们最需要感恩的人,让我们雄鹰展翅,俯视大地,就让我们对父母的爱也洒满人间吧!
还记得你的第一个老师吗 还记得老师对你说的一句话吗 还记得老师给你的那朵小红花吗 还记得你在黑暗中前行,老师给你竖起的那盏明灯吗 是的,老师是你生命中的一盏明灯、一块路标、一本谱写生命的大书,教会你来飞翔!
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每上的一个台阶,每过的一个楼层都印满了老师对我们的爱。老师的爱在哪里 它在写满了粉笔字的黑板上,在翻得旧破的教科书里,在鬓角的白发上,在温暖的笑容里!
我们要心存感恩,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朋友,感恩花朵,感恩青草,感恩这个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写到这,我便又想起了那首老歌“感恩的心,感谢命运。花开花落,我一样会珍惜。我来自偶然,就像一颗尘土……”
17.(1)早晨 (2)B (3)买 (4)屡次 18.转战驱驰/凡十有二年/数建奇功。 19. 忙而不乱,准备戎装 “木兰行军的神速” “军情的紧迫”“心情的急切”“木兰的思亲之情” 20. 双兔奔跑,难辨雌雄 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
21. 越过 北方 战事 记功 22.(1)记最大的功,赏赐很多的财物。
(2)希望骑上千里马,送我回到故乡。 23.因为全诗重点要表现的是木兰代父从军的精神,不是为了写战争本身。(意思对即可) 24.淡泊名利,热爱家乡。(意思对即可)
25.C 都是科幻小说:《海底两万里》里电力做动力的潜艇,用空气压缩发射带电的子弹的枪;《带上她的眼睛》里驾驶飞船驶向地心,代表着人类未来对地心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