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巩固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巩固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3.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3-16 01:51: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巩固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基础知识综合
某校组织七年级学生举行“重走长征路,温红色经典”活动,请你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走了半天,忽然前面又走不动了。传来的话说,前面又有一段路在峭壁上,马爬不上去。又等了一点多钟,传下_____________来说,就在这里睡觉,明天一早登山。
就在这里睡觉?怎么行呢?下去到竹林里睡是不可能的。但就在路上睡吗?路只有一尺来宽,半夜里一个翻身不就骨碌下去了吗?而且路上的石头又非常不平,睡一晚准会疼死人。
但这是没有办法的,只得裹一条毯子,横着心躺下去。因为实在太疲倦的原因,一会儿就酣(hān)然入梦了。
半夜里,忽然醒来,才觉得______________,刺入肌骨,浑身打着战。把毯子卷得更紧些,把身子蜷起来,还是睡不着。天上闪烁(shuò)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________在面前。四围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像一口井。上边和下边有几堆火没有熄,冻醒了的同志们围着火堆小声地谈着话。除此以外,就是寂静。耳朵里有________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jué)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弛,像山泉在呜咽(yàn),像波涛在澎湃。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
1.文中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酣(hān) B.烁(shuò) C.嚼(jué) D.咽(yàn)
2.文中加点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峭壁 B.骨碌 C.缀着 D.奔弛
3.文中横线上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命令 寒气逼人 伫立 不可捉摸 B.指令 天寒地冻 矗立 不可思议
C.命令 寒气逼人 矗立 不可捉摸 D.指令 天寒地冻 伫立 不可思议
4.对文中划线句子的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由于实在太疲倦的原因,一会儿就酣然入梦了。
B.因为太疲倦的原因,一会儿就酣然入梦了。
C.因为实在太疲倦,一会儿就酣然入梦了。
D.因为实在太疲倦的原因,所以一会儿就酣然入梦了。
二、综合性学习
5.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蒙辞以军中多务。
译文:
(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译文:
(3)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译文:
(4)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译文:
三、诗歌鉴赏
6.诗歌中的加点词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木兰诗(节选)
开我东间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翼,对镜帖花黄。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陆定一《老山界》节选,回答问题。
半夜里,忽然醒来,才觉得寒气逼人,刺入肌骨,浑身打着颤。把毯子卷得更紧些,把身子蜷起来,还是睡不着。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四围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像一口井。上边和下边有几堆火没有熄;冻醒了的同志们围着火堆小声地谈着话。除此以外,就是寂静。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
7.通读选段,写出本段记叙的要素。
时间 ; 地点 ;
人物 ; 事件 。
8.选文写景作者调动了人的感官来描写的,请举一例说明其作用。
9.选段划线句运用了哪些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10.“凡景语皆情语”。在如此艰难的环境里,红军战士却能欣赏“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又能用耳朵来欣赏那“不可捉摸的声响”。对此,你有何感想
阅读《老山界》一文中的选段,完成12—15题
我们决定要爬一座30里高的瑶山,地图上叫越城岭,土名叫老山界。
下午才动身,沿着山沟向上走。前面不知道为什么走不动,等了好久,才走了几步又要停下来等。队伍挤得紧紧的,站累了,就在路旁坐下来,等前头喊着“走,走,走”,就站起来再走。满望可以多走一段,可是走不了几步,又要停下来。天色晚了,肚子饿了,许多人烦得叫起来,骂起来。我们偷了个空儿,跑到前面去。地势渐渐陡起来。我们已经超过自己的纵队,跑到“红星”纵队的尾巴上,恰好在转弯地方发现路旁有一间房子,我们就进去歇一下。
这是一家瑶民,住着母女二人;男人大概是因为听说过队伍,照着习惯,到什么地方去躲起来了。
……
满天都是星光,火把也亮起来了。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这真是我生平没见过的奇观。
……
半夜里,忽然醒来,才觉得寒气逼人,刺人肌骨,浑身打着颤。把毯子卷得更紧些,把身子蜷起来,还是睡不着。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四围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像一口井。上边和下边有几堆火没有熄;冻醒了的同志们围着火堆小声地谈着话。除此以外,就是寂静。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
黎明的时候被人推醒,说是准备出发。山下有人送饭上来,不管三七二十一,抢了一碗就吃。
又传下命令来,要队伍今天无论如何爬过这座山。因为山路很难走,一路上需要督促前进。我们几个人又停下来,立刻写标语,分配人到山下山上各段去喊口号,演说,帮助病员和运输员。忙了一会儿,再向前进。
走了不多远,看见昨晚所说的峭壁上的路,也就是所谓雷公岩的,果然陡极了,几乎是90度的垂直的石梯,只有一尺多宽;旁边就是悬崖,虽然不很深,但也够怕人的。崖下已经聚集了很多马匹,都是昨晚不能过去,要等今天全纵队过完了再过去的。有几匹曾经从崖上跌下来,脚骨都断了。
很小心地过了这个石梯。上面的路虽然还是陡,但并不陡得那么厉害了。一路走,一路检查标语。我渐渐地掉了队,顺便做些鼓动工作。
这很陡的山爬完了。我以为30里的山就是那么一点;恰巧来了一个瑶民,同他谈谈,知道还差得远,还有20多里很陡的山。
昨天的晚饭,今天的早饭,都没吃饱。肚子很饿,气力不够,但是必须鼓着勇气前进。一路上,看见以前送上去的标语用完了,就一路写着标语贴。累得走不动的时候,索性在地上躺一会儿。
……
到了山顶,已经是下午两点多钟。我忽然想起:将来要在这里立个纪念碑,写上某年某月,红军北上抗日,路过此处。我长长地吐了一口气,坐在山顶休息一会儿。回头看队伍,没有翻过山的只有不多的几个人了。我们完成了任务,把一个坚强的意志灌输到整个纵队每个人心中,饥饿、疲劳甚至受伤的痛苦都被这个意志克服了。难翻的老山界被我们这样笨重的队伍战胜了。
11.红军翻越老山界克服了哪些困难?这体现了红军的什么样的精神 结合具体内容,做简要分析。
12.这是一家瑶民,住着母女二人;男人大概是因为听到过队伍,照着习惯,到什么地方去躲起来了。(从“照着习惯”和“躲”,你读出了什么?)
13.满天都是星光,火把也亮起来了。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这真是我生平没见过的奇观。(“奇观”奇在哪里?“奇观”一词蕴含着怎样的情感)
14.难翻的老山界被我们这样的笨重的队伍战胜了。(如何理解“笨重”的意思?)
五、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选自《木兰诗》)
【乙】
木兰者,古时一民间女子也。少习骑,长而益精。值可汗点兵,其父名在军书,与同里诸少年皆次当行。因其父以老病不能行。木兰乃易男装,市鞍马,代父从军,溯黄河,度黑山,转战驱驰凡十有二年,数建奇功。嘻!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余观夫木兰从军之事因益信。
(选自《木兰从军》)
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1)愿驰千里足
(2)长而益精
(3)数建奇功
16.判断下列语句所使用的修辞手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对偶、互文)
B.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对偶、反复)
C.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排比、互文)
D.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互文)
17.翻译下列句子。
(1)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2)余观夫木兰从军之事因益信。
18.语段【甲】和语段【乙】都描写了木兰代父从军这件事,有什么不同点?
阅读《木兰诗》,完成下面小题。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着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19.对下列诗句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本诗赞扬了木兰勇敢善良的品质、保家卫国的热情和英勇无畏的精神。
B.全诗详略的安排极具匠心,写的是战争题材,略写了生活场景和儿女情态,富有生活气息。
C.“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中的数字“十二”与“百千”都是表示多数。
D.“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表现出同伍士兵的诧异和惊叹,侧面衬托了木兰从军时的谨慎和机敏。
20.由最后一段引申而成的一个成语是 。
21.文中“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一句使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表现了木兰什么心情?
六、名著阅读
22.名著阅读。(任选一题作答)
(1)(2017·苏州)取经路上,孙悟空因和唐僧产生矛盾曾三次离开。其中哪一次是他主动离开的?后来又是怎样回到唐僧身边的?请简述。
(2)(2017·杭州)联系《骆驼祥子》的相关情节,谈谈小福子的死对祥子产生的影响。
只要见了她,以前的一切可以一笔勾销,从此另辟一个天地……她不仅是朋友,她将把她的一生交给他,两个地狱中的人将要抹去泪珠而含着笑携手前进。曹先生的话能感动他,小福子不用说话就能感动他。他对曹先生说了真实的话,他将要对小福子说些更知心的话,跟谁也不能说的话都可以对她说。
七、作文
23.你能为保护地球母亲做些什么?你所在的地方存在什么样的环保问题亟待解决?请你以“保护黄河志愿者”的名义写一份倡议书,针对当地的环保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200字左右。
参考答案:
1.D 2.D 3.C 4.C
5. (1)吕蒙以军中事务繁忙为借口(理由)来推托。(或:吕蒙借口军中事务繁忙来推托。) (2)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3)你说事务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以为大有益处。 (4)你如今的才干谋略,已不再是过去的东吴吕蒙了!
6.写木兰归家后一连串的动作,表现她归家后恢复女儿身的喜悦之情。
7. 时间:半夜里 地点:半山腰 人物:我及红军战士 事件:冻醒观山景 8.视觉:“天上闪烁……宝石”“黑的山峰……一口井”,写山高;听觉:“耳朵里有……在澎湃”,写幽静;触觉:“才觉得寒气……打着颤”,写寒冷。(答对一点即可,意思对即可)。 9.运用比喻、排比的修辞,具体描写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突出夜晚的静(以声写静)。 10.⑴感受到红军战士不畏艰险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⑵联系自身实际谈如何继承革命传统,发扬红军精神。(或作者把深夜的山谷声响写得如此富有诗意,既表现山的高大险峻,更突出了红军战士以苦为乐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蔑视困难的英雄气概。)
11.红军克服的困难主要有三方面:一、老山界的高和险,比如上山的路程有三十里,而且很陡,特别是雷公岩,几乎是九十度的垂直石梯,只有一尺多宽;二是红军部队不是轻装行军,有伤员、病员以及马匹等随行,同时补给比较困难,战士们吃不饱饭,休息条件也很恶劣,比如作者就是夜里在山上露宿的;三是后有追兵,需要一边阻击敌人,一边急行军。红军战胜这些困难,体现了坚强的意志、英勇的精神乐观的态度等。 12.从“照着习惯”和“躲”,可以看出军阀对老百姓的欺压。瑶民家男主人不知道经过的队伍是红军,以为是以前那样的部队,所以躲起来。 13.“奇观”首先“奇”在火光与星光相接,以许多“之”字形从山脚一直连到天上,景象壮观、浪漫;其次,“奇观”准确而又形象地写出了山路的陡峭,反映出红军丝毫没有被这样的艰险吓倒,换句话说,“奇观”不仅是指向眼前之景,更指向长征这一伟大业绩,指向具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的红军队伍。“奇观”蕴含着作者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对红军的赞叹之情。 14.“笨重”一词,表明翻越老山界的红军部队不是轻装行军,队伍里有伤员、病员以及马匹、装备等,由此更突出了红军的坚强意志和英勇精神。
15.(1)驰:赶马快跑;(2)益:更,更加;(3)数:屡次,多次 16.D 17.(1)给木兰记最大的功,还赏赐了很多的财物。
(2)我看到木兰从军的事情后就更加相信这个道理了。 18.语段【甲】重在表现木兰的女儿情怀,语段【乙】重在表现木兰的英雄气概。
19.B 20.扑朔迷离 21.动作描写写了回家之后的喜不自禁(高兴、喜悦、快乐)
22. (1)取经初期,路上闯出六个贼匪欲抢劫唐僧师徒的马匹、行李,被悟空打死。唐僧因此责骂悟空,“受不得人气”的悟空一气之下纵身走了。后来悟空在东海龙王和观音的劝说下,回来继续保唐僧取经。 (2)虎妞去世后,小福子成了祥子好好活下去的希望。小福子上吊自杀后,祥子所有的希望破灭。他失去了生活的勇气,开始厌恶劳作,吃喝嫖赌,到处骗钱,最后沦为“城市垃圾”。
23.示例:
保护母亲河倡议书
同学们:
长江、黄河用它们那博大的胸怀孕育了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它们灌溉了花的国土;它们推动了新的时代,它们是我们伟大的母亲,祖国需要它们,大地需要它们,人类需要它们,它们是祖国心脏的动脉。
从古至今,面对着母亲河壮丽的景色、悠久的历史,许多人写下了不朽的篇章,发出了由衷的歌唱。
由于时代的进步,投资建厂的人越来越多,他们为了寻求更多的利益不惜破坏环境,树木一棵棵地倒下,昔日森林茂密、水草丰美的黄土高原,随着气候的变化和无节制的开垦放牧,黄土高原的植被不断的遭到破坏,土壤结构变得疏松,草木越来越稀少,导致大量的黄沙被冲进河里,清清的河水失去了最初的灵秀清澈。几千万年前,我们的母亲河——长江里还生活着许多种可爱的生灵,可是现在,由于江水的严重污染、繁忙航运(螺旋桨击打)和乱捕滥捞,长江正日益失去这种特质,长江里的生物正在以我们无法预料的速度中孤独地死去。为了那些仅存的生物,为了我们伟大的母亲河,我提出以下倡议:
1.在长江、黄河旁边多种一些树木,防止泥土松陷。
2.减少用水量。
3.少伐树,减少环境污染。
4.对于水土流失做出措施。
让我们一起努力吧,保护母亲河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保护黄河志愿者
X年X月X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