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拔高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拔高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4.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3-16 01:55: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拔高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基础知识综合
1.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问题。
半夜里,忽然醒来,才觉得寒气逼人,浑身打着战。把毯子卷得更紧些,把身子蜷起来,还是睡不着。天上闪砾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四围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像一口井。上边和下边有几堆火没有息;冻醒了的同志们围着火堆小声地谈着话。除此以外,就是寂静。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波/奔驰),像山泉在(澎湃/呜咽),像波涛在(呜咽/澎湃)。 。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寒气逼人 蜷起来(juǎn) B.刺入肌骨 闪砾(shuò)
C.火没有息 矗立(chù) D.不可捉摸 咀嚼(jué)
(2)依次选用语段括号内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A.奔波 澎湃 呜咽 B.奔驰 澎湃 呜咽
C.奔驰 呜咽 澎湃 D.奔波 呜咽 澎湃
(3)在文段最后横线上填入语句,与前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不知什么时候睡着了。
B.不知什么时候就睡着了。
C.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
二、综合性学习
2.“天下国家”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孟子就说:“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个人与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班级正组织开展以“天下国家”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加。
(1)【策划主题活动】老师让张林同学策划一下这次活动的形式,他已经想出了两个,请你帮他补充两个活动形式
形式一:举行爱国诗词朗诵会 形式二:举行爱国人物故事会
形式三: 形式四:
(2)【诵读爱国诗词】你一定积累了许多爱国诗词,把你最喜爱的两句诗词默写在下面与大家共勉吧!
(3)【分享人物故事】本学期,我们认识了许多人物,如邓稼先、花木兰、闻一多……
请选择本学期已学课文中的一个人物,结合他(她)的经历,分析他(她)身上体现的爱国情怀。
三、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木兰诗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3.这首叙事诗叙述了一个传奇的故事,作者为什么要略写十年征战的情形?
4.本诗语言富有北方民歌特色,风格刚健质朴。请你从文中找出一个例子并简要分析。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我站在高山之巅,
望黄河滚滚,
奔向东南。
掀起万丈狂澜;
浊流宛转,
结成九曲连环;
从昆仑山下
奔向黄海之边;
把中原大地
劈成南北两面。
啊!黄河!
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五千年的古国文化,
从你这儿发源;
多少英雄的故事,
在你的身边扮演!
啊!黄河!
你是伟大坚强
像一个巨人
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
惊涛澎湃,
用你那英雄的体魄
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啊!黄河!
结成九曲连环;
你一泻万丈,
浩浩荡荡,
向南北两岸
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
将要在你的哺育下
发扬滋长!
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
从你这儿发源;
将要学习你的榜样,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5.概括诗歌的主要内容。
6.“啊!黄河!”在诗歌中反复出现,其作用是什么
7.将诗句“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中的“望”字换成“看”字好不好 为什么
8.诗人为什么称黄河为“摇篮”“屏障”
9.诗中,诗人把黄河描绘得一往无前、无坚不摧,以歌颂它伟大坚强的精神。请结合时代背景,谈谈诗人这样写表达了他怎样的情感。
平常日子,学校开始上课的时候,总有一阵喧闹,-----“静一点,静一点……”
我本来打算趁那一阵喧闹偷偷地溜到我的座位上去;------书上横放着他那副大眼镜。
我看见这些情形,------想起这些,我多么懊悔!我这些课本,语法啦,历史啦,刚才我还觉得那么讨厌,带着又那么沉重,现在都好像是我的老朋友,舍不得跟它们分手了。还有韩麦尔先生也一样。他就要离开了,我再也不能看见他了!想起这些,我忘了他给我的惩罚,忘了我挨的戒尺。
10.读第一段和第二段,看这两段交待了什么?有什么作用?
11.韩麦尔先生今天与往常相比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他为什么会这样?
12.画线的句子表达了小弗郎士怎样的心理?
13.小弗郎士的学校为什么不教法语了?
14.在这节课上小弗郎士都学到了什么?
五、文言文阅读
15.比较阅读是学习古诗文的好方法,请将下面的表格填写完整。
选文 《木兰诗》 《孙权劝学》
提炼成语 扑朔迷离 (1)
概括内容 (2) 本文写了吕蒙在孙权的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了惊人的长进,进而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故事,说明了人只要学习就会有长进,突出了读书学习的重要性和作用,勉励人们努力学习。
16.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木兰诗》节选)
(1)下列划线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万里赴戎机 戎机:军营
B.天子坐明堂 明堂:帝王举行大典的朝堂
C.策勋十二转 策勋:记功
D.愿驰千里足 驰:赶马快跑
(2)下列对诗句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万里赴戎机:“万里”极言征程之远,“赴”表现动作之迅速、果敢。
B.关山度若飞:跨上飞马,度过关山,展现了关山战事的紧急。
C.朔气传金柝:朔,指北方。用在寒气中传送的打更的声音,表现军旅生活的单调。
D.寒光照铁衣:用寒光和铁衣,展示边关将士的英武风采。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②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六、名著阅读
17.阅读选自《海底两万里》第八章“维哥湾”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我留在我的房中。我要躲开船长,使他的眼睛看不到我心中激动的情绪。我就这样度过这很愁闷的一天,一方面想走,恢复我的自由,另一方面又惋惜,丢开这只神奇的潜艇,使我的海底研究不能完成!
(1)这段文字中的“我”是谁?(2)这只神奇的潜艇叫什么?(3)在“走”与“惋惜”的矛盾中,我最后因为谁的到来而没有机会逃走?(4)于是便去了“沉没的大陆”,这块大陆就是已经沉没在海中的哪个洲?
(1) (2) (3) (4)
七、作文
18.阅读下文,自选取角度写篇不少于400字的感想。
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予食我,是逆天帝命也。予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 ” 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参考答案:
1.(1)D
(2)C
(3)C
2.(1) 示例:爱国诗词朗诵会; 爱国歌曲演唱会;爱国小报比拼会;爱国作文竞赛会。
(2)①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②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3)邓稼先,为了中国核武器事业鞠躬尽瘁,至死不懈,体现出一位科技工作者对祖国的深情;花木兰,替父从军,驰骋沙场,立下赫赫战功,体现了我国古代巾帼英雄的爱国情怀。
3.这首诗所要突出的正是对木兰的孝敬父母、勇于担当重任的性格的弘扬,所以对残酷的战争一笔带过,这种安排似乎还隐含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祝福,对战争的冷淡和疏远心理。 4.例:“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采用口语化的问答形式,刻画了木兰淡泊名利、眷念家乡,不便言明女儿身的心理,语言质朴而刚健有力。
5.赞颂黄河对中华民族的伟大贡献。 6.“啊!黄河!”在诗歌中出现三次,将对黄河的赞颂清晰地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黄河保卫着中华民族,黄河激励着中华民族。这三个层次环环相扣,逐步深入。 7.不好。“望”字表示向远处看,可以写出黄河奔流浩渺的气势,而“看”字,是单纯地用眼看,无法体现这种效果,与整首诗的气势不符。因此换成“看”不好。 8.把黄河比作“摇篮” ,是因为黄河哺育滋养了中华儿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把黄河比作“屏障”,是因为黄河在地理位置上可作为军事屏障,同时,黄河所体现的伟大坚强的精神,也是民族精神上的屏障,是中华民族抵御外辱的制胜法宝,更加突出了黄河对中华民族的保卫作用。 9.诗人借歌颂黄河来歌颂中华民族,以激发中华儿女的爱国之情,号召中华儿女学习黄河伟大坚强的精神,保卫黄河,保卫祖国。
10.交待了今天上课前教室里的气氛和以往大不相同。为下文情节的展开设置了悬念,渲染了氛围。 11.韩麦尔先生今天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绿色礼服,打着皱边领结,戴着那顶绣边的小黑丝帽。为了表达对将要失去的国土的敬意。 12.表达了小弗郎土的懊悔和对不能再学法语的伤心之情。 13.因为阿尔萨斯和洛林被德军占领了,他们只被允许学习德语。 14.这节课小弗郎土学会了应热爱自己的祖国。他长大了。
15.(1)吴下阿蒙或刮目相待(看)
(2)本诗通过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故事,表现了木兰勤劳、 智慧、勇敢、坚强和不贪图利禄的高贵品质,以及她爱国爱家的崇高精神,也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16.(1)A
(2)C
(3)①将军和壮士们经历了很长时间很多次大大小的战斗,有的牺牲了,幸存者胜利归来。
②父母听说女儿回来了,互相搀扶着到外城迎接木兰。
17. 阿龙纳斯 诺第留斯号 尼摩船长 大西洲
18.例文:
这是一则家喻户晓的寓言故事,说的是凭自己的智谋逃出了虎口。后来都用来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狡猾的狐狸凭借老虎的威风,在森林中吓唬别人,但是,狡诈的手法决不能使狐狸改变虚弱的本质。把戏一旦被戳穿,它非但会受到群兽的围攻,还将被受骗的老虎吞吃。引申说明仗势欺人的坏蛋,虽然能够嚣张一时,但最终决不会有好的下场。 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势。现人们用它来比喻倚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也讽刺了那些仗着别人威势,招摇撞骗的人。借着别人的势力,或职务上的权力作威作福的人就是狐假虎威。
从上面的故事,我们可以知道,凡是借着权威的势力欺压别人或是借着职务上的权力作威作福的人,都可以用"狐假虎威"来形容一切狡猾、奸诈的人,总是喜欢吹牛皮、说谎话,靠欺骗过日子。这种人虽借外力能逞雄一时,但其本质却是最虚弱不过,不堪一击的。同时也说明凡事应开动脑筋,不能像"狐假虎威"中的老虎那样盲目信从狐狸。否则,自然会闹出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