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一二单元知识清单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一二单元知识清单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25.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3-16 21:05: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语文八年级下册知识清单
第一单元
一、字音字形
1. 重点生字词
2. 多音字
3. 形近字
二、词语解释
归省:指出嫁的女儿回娘家看望父母。省,探望,问候(多指对尊长)。
行辈:辈分。 撺掇:从旁鼓动人(做某事)。
登时:立刻。 天南海北:形容距离遥远,也指相距遥远的不同地方。
恬静:安静;宁静。 亢奋:极度兴奋。
晦暗:昏暗。在《安塞腰鼓》一文中是迷惘、糊涂的意思。
蓦然:突然;猛然。 束缚:使受到约束限制;使停留在狭窄的范围里。
闭塞:交通不便;偏僻;风气不开。 严峻:严厉;严肃;严重。
震撼:震动;摇撼。 磅礴:(气势)盛大。
渺远:遥远。 辐射:从中心向各个方向沿着直线伸展出去。
大彻大悟:彻底觉悟或醒悟。 叹为观止: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戛然而止:声音突然中止。 应差:接受差事。
斡旋:调停,调解。 掌故:历史上的人物事迹、制度沿革等。
静穆:安静庄严。 思慕:思念(自己敬仰的人)。
正堂:官府治事的大堂。 幽悄:幽深寂静。
熙熙然:和乐的样子。 暖融融:形容温暖宜人。
马前卒:旧时指在马前供奔走役使的人,现用来比喻在前面奔走效力的人。
张灯结彩:张挂彩灯、彩带等,形容场面喜庆、热闹。
人情世故:为人处世的道理。
三、文学常识
1.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华盖集》《而已集》等。
2. 贺敬之,诗人、剧作家,山东枣庄人。著有抒情短诗《回延安》《桂林山水歌》《三门峡——梳妆台》,长篇政治抒情诗《放声歌唱》《十年颂歌》,歌剧《白毛女》(与丁毅合作)等。
3. 刘成章,诗人、散文家,陕西延安人。他的散文集《羊想云彩》获首届鲁迅文学奖。
4. 吴伯箫,原名熙成,散文家、教育家,山东莱芜人。作品主要收在《羽书》《烟尘集》《黑与红》《北极星》《出发集》《忘年》等文集中。
四、鉴赏品读
《社戏》
1.作者既然写社戏,为什么还要在开头介绍平桥村的情况?
这部分交代了平桥村的环境和人物关系,既写出了平桥村是“我”的乐土,又为情节的展开作好了铺垫。
2.小伙伴们对台上的戏感兴趣吗?为什么想去看戏,并争着去看戏?
小伙伴们最感兴趣的是看戏途中的无拘无束和自由自在的玩耍。正所谓“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他们的兴趣不在戏,而在看戏前后的气氛、感觉。
3.作者写看戏前的波折有什么作用?
一是制造波澜曲折,烘托了看戏的急切心情,二是初步表现了小伙伴们热情能干的特点。
4.六一公公送豆的情节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表现了老人的宽厚慈爱,热情好客,进一步说明了“我”爱平桥村,是因为那里的人的善良可爱,同时深化了主题。
5.怎样理解文章最后一段“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也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因为“我”所难忘的,是那里特有的乡村风光、自由的空气,以及人与人之间和谐亲密的关系,即人情、景物、回忆。(另外一个说法是:所谓“那夜似的好豆”“那夜似的好戏”,代表了作者对天真烂漫自由有趣的童年美好的回忆,充满一种浪漫的理想色彩,表现对人生理想境界的渴望和追求。)
6.为什么作者说平桥村“在我是乐土”?“乐”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①民风淳朴、乡民善良的乡村,对一个在封建家庭中生长、受各种规矩束缚的孩子来说,确实是自由快乐的天堂。“我”作为客人,在这里“得到优待”,钓到虾“照例是归我吃的”,小伙伴们对“我”的体贴照顾无微不至,在“看社戏”一节中这种友爱和照顾表现得淋漓尽致。②也因为在这里,“我”可以免念那些陈腐无用的经书,而且也没有那么多规矩可循,即使“打了太公”,全村“也绝没有一个会想出‘犯上’这两个字来”,对自幼就压抑在封建道德秩序中的“我”而言,这样的自由是一种多么宝贵的享受。③更加重要的是,在农村可以亲近大自然,“掘蚯蚓”“钓虾”“放牛”,相对城镇宅院中那种苍白无味的生活而言,无疑是新鲜有趣、极具魅力的。因此“我”对这样的“乐土”、这样的童年往事,一直到长大也念念不忘。
《回延安》
1.诗歌第一部分,诗人是怎样表达他回到延安时的激动心情的?
①用表示动作幅度大、富有力度的动词,来反映其内心的激动。如“抓”“贴”“搂”“扑”等,“情动于中而形于外”,外在的动作,传神地揭示了诗人的内心,如果诗人运用的是“激动”“兴奋”等抽象的词语,势必无此效果;②省略号的运用,能启发读者想象,使人觉得诗歌除了文字表达出来的内容之外,还有不尽之意,无法一一陈说,让读者自己去体味、联想;③拟人化的环境描写,反映出的恰恰是诗人内心的自我感受;与其说是“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还不如说,这是诗人的心在歌唱,在欢笑。
2.“手把手地教会了我”,在第二部分中,延安母亲到底教会了诗人些什么?诗歌是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
“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这两句具体地写出了诗人在延安,学到了生产斗争的知识和本领,又学到了文化,学到了革命道理。延安的“小米饭”、延安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和革命传统,哺育着诗人长大成人,因此,诗人像吃奶的羊羔“眼望着妈”一样,对延安感激不尽;就像树根和树梢紧连一起一样,延安城与诗人,同样是血肉相连,那里是“亲山亲水有亲人”。诗不宜直说,内容、文字要概括,形象与思想要具体。这首诗也运用了传统的诗歌表现手法——比兴、借代、拟人等,揭示了诗人对延安热爱、感激的原因。
3.第三部分,主要写诗人与延安亲人相见。读了这一节,我们看到了亲人相见的热烈、真挚之情,看到了延安人的成长和美丽、淳朴的心灵,逐层琢磨一下,诗人是怎样表现这些内容的?
①环境的烘托、渲染,说明延安人的热情、好客;②选取有代表性的老人、中青年和小娃娃三代人的典型,写出了延安人的贡献和成长;③运用夸张和比喻的方法,“一口口的米酒千万句话,长江大河起浪花”从侧面反映谈话双方的情投意合,谈话内容的丰富异常。
4.“母亲延安换新衣”这是一种怎样的写作方法?诗歌第四部分,是怎样具体表现“换新衣”的?为什么要写这些内容?
①用“换新衣”表示延安的变化是拟人手法。这样写,既使形象更加鲜明,又包含着丰富的感情。②在具体描写延安变化时,诗人选择典型的材料,用排比、铺陈、复叠的手法,一个“新”字,便跃然眼前。
5.结尾一部分,写到了杨家岭、宝塔山、枣园。想一想,这些内容为什么放在最后一部分?
这是进一步从革命历史的角度歌颂延安的功绩,歌颂党和党的领袖。这样突出了延安的“特殊性”,又能进一步表达诗人热爱延安的原因。读者读到这里,联想到延安在革命史上的地位,对延安的敬意便会油然而生。这样写不是打标语、喊口号,诗人赋予革命历史以色、形、光的鲜明形象,将红旗、脚印、灯光等具体而富有象征意义的事物写入诗中,我们读起来,毫无枯燥和说教之感,而是在形象中感受到革命的力量无比巨大,跟着党,沿着党指引的道路,星星之火,定能燎原。
6.诗歌的结尾两句是“身长翅膀吧脚生云,再回延安看母亲!”这首诗是1956年3月9日于延安写的,当时诗人并没有离开延安,这样的结尾,是不是有问题呢?
①“再回”,是紧扣开头和题目中的“回”字。从“回”开头,又回到“回”字,首尾呼应;②虽然诗人还未离开延安,但离开延安是势所必然。诗人怎能舍得呢?因此,诗人采用这样富有浪漫色彩的结尾,来表示与延安无法分割的感情;③这样的结尾,还包含了诗人对延安必定会与祖国各地一样飞速发展、大步前进的预见。因此,人虽未离,思想已飞到了未来,诗人顺着历史发展,预见了未来延安更为动人的情景,因此,到了那时,他希望“再回延安看母亲”。这样的结尾,正是言简意深,意深而情更深。
《安塞腰鼓》
1.“好一个安塞腰鼓!”在文中反复出现四次,从全文看,它起什么作用?
这句话是文章的抒情线索。它的反复出现,表达了作者对安塞腰鼓的无限赞美。
2.安塞腰鼓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它所蕴含的是什么?
安塞腰鼓是人类生命力量的凝聚物,是一个表现生命之源和力量之源的象征体。
3.本文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本文运用大量的排比、比喻、反复等修辞手法,通过描写安塞腰鼓充分表现了生命和力量喷薄而出的神韵,歌颂了黄土高原上的人们激荡的生命,磅礴的力量,表现要冲破束缚和阻碍的强烈愿望。
4.关于本文的主旨,应该怎样理解?
关于本文的主旨,有多重见解:①歌颂生命中奔腾的力量。这股力量由西北汉子热情奔放的腰鼓表现出来。②表达想要冲破束缚和阻碍的强烈渴望。贫瘠的黄土地、困倦的生活,使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物质上、精神上受到太多的压抑、羁绊。安塞腰鼓表现了挣脱、冲破、撞开这些束缚和羁绊的力量。③歌颂阳刚之美。一群朴实得就像那片高粱的“茂腾腾的后生”,他们“释放出那么奇伟磅礴的能量”,表现了一种独特的阳刚之美。④人就应该这样痛快淋漓地生活、表现。“遗落了一切冗杂”,打破人们身上层层坚硬的外壳,而不必计较功名利禄,不必患得患失。
《灯笼》
1.“虽不像扑灯蛾,爱光明而至焚身,小孩子喜欢火,喜欢亮光,却仿佛是天性。”赏析这句话。
将“飞蛾扑火”与小孩子对火的喜爱进行类比,强调了小孩子对火、亮喜欢之强烈。使内容生动形象、浅显易懂,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2.文章第1段叙写了小孩子喜欢火、光的情景,请说说这样写的作用。
丰富了文章内容,增添了情趣,避免叙述的呆板和结构的单调,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出下文,为下文叙述喜爱灯笼作铺垫。
3.“路上黑,打了灯笼去吧。”一句话单独成段有何作用?
这是慈母经常吩咐“我”的一句话,属于语言描写,这句话对为生活在外挣扎的“我”来说是美好的回忆和极大的慰藉。这句话单独成段,强调了它给“我”留下了难以忘却的记忆,并引出下文“我”对小时候上灯学的回忆。
4.村头挂灯笼有什么作用?
①有行好的意思。②孤行客“四面虚惊”的时候得到慰藉。
5.“雪夜入蔡,与胡人不敢南下牧马的故事是同日月一样亮起了人的耳目的。你听,正萧萧班马鸣也,我愿就是那灯笼下的马前卒。”赏析这两句话。
这两句话采用了用典的修辞手法。李愬、蒙恬等昔日大将以智慧和勇气抗击敌寇,保家卫国,其英雄事迹与日月同辉,激励着后人。作者愿做“灯笼下的马前卒”,表达了他对这些英雄的敬慕之情。
6.结合文意,分析结尾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观点态度?
作者热烈赞颂古代将军塞外点兵,挑灯看剑,英勇杀敌的气概;他们激发了作者的爱国情怀,作者热切地希望自己能冲上前线,奋勇杀敌,打击日寇;表达了作者对时局的担忧和对未来的期望,希望有更强大的力量、更具凝聚力的精神,团结抗战,打败敌人,保卫家园。
7.结合全文,分析作者喜爱灯笼的原因。
作者喜欢灯笼的过程是一个感情与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①灯笼寄托着祖父、母亲等亲人的慈爱和牵挂,也寄托着作者对亲人的感激之情;②许多乡情民俗与灯笼结下太多的缘分,给作者留下很多美好的回忆;③灯笼能为夜行人指路,温暖他人;④灯笼记录、传承着家族历史;⑤灯笼引发作者联想起古代将领挑灯看剑,抗击敌人的情景,激发了作者的爱国热情。
第二单元
一、字音字形
1. 重点生字词
2. 多音字
3. 形近字
二、词语解释
翩然:动作轻快的样子。 孕育:怀胎生育。比喻既存的事物中酝酿着新事物。
农谚:有关农业生产的谚语,是在长期生产实践里总结出来的经验。
抽青:(草木)发芽变绿。 簌簌:纷纷落下的样子。
次第:依次。
销声匿迹:本义是不再公开讲话,不再公开露面。在《大自然的语言》一文中指昆虫无声无息、无影无踪。
周而复始:一次又一次地循环。 花香鸟语:花儿飘香,鸟儿叫,多形容春天动人的景象。
致密:细而密;细致精密。 衰草连天:形容荒草遍地,极其凋敝的样子。
草长莺飞:绿草茂密,黄莺飞舞。 风雪载途:风雪满路,形容气候恶劣。
追溯:逆流而上,向江河发源处走,比喻探索事物的由来。
迹象:指表露出来的不很显著的情况,可借以推断事物的过去或将来。
劫难:灾难;灾祸。 流逝:像流水一样消逝。
毫无疑问:没有一点儿问题。 缄默:闭口不说话。
不解之谜:解不开的谜,比喻还没有弄明白的或难以理解的事情。
凋零:(草木)凋谢零落。 迁徙:指离开原来的所在地而另换地点。
狩猎:在野外捕捉鸟兽。 稀疏:(物体、声音等)在空间或时间上的间隔远。
弥漫:(烟尘、雾气、水等)充满;布满。
试探:用含义不很明显的言语或举动引起对方的反应,借以了解对方的意思。
目空一切:一切都不放在眼里,形容骄傲自大,什么都看不起。
坚定不移:非常坚定,毫不改变。 一声不响:一点儿声音都不发出,不吭一声。
山麓:山脚。 浑浊:(水、空气等)含有杂质,不清洁,不新鲜。
粗糙:(质料)不精细;不光滑。 龟裂:裂开许多缝子。
刨刮:刮平。 帷幕:挂在较大的屋子里或舞台上的遮挡用的幕。
遗迹:古代或旧时代的事物遗留下来的痕迹。
海枯石烂:直到海水枯干,石头粉碎。形容经历极长的时间(多用于誓言,反衬意志坚定,永远不变)。
三、文学常识
1. 竺可桢,气象学家、地理学家,浙江上虞人。著有《中国之雨量及风暴说》《东南季风与中国之雨量》《远东台风的新分类》《物候学》等。
2. 阿西莫夫,美国科普作家、科幻小说家。代表作有《基地》《新疆域》等。
3. 利奥波德,美国生态学家。代表作《沙乡年鉴》,是一本描述土地与人类关系的著作,被誉为土地伦理学开山之作。
4. 陶世龙,科普作家,四川安岳县人。代表作品有《打开地下宝库的钥匙》《揭开大地的秘密》《地球的画像》《火山和地震》《多变的地球》等科普读物。
四、鉴赏品读
《大自然的语言》
1.课文第1段语言生动形象,请结合具体语句进行赏析。
写大地回春,用了拟人手法描写;写燕子归来,用“翩然”形容它们的轻快敏捷;写秋天植物叶枯落地,用“簌簌”一词;写昆虫,用“活跃”和“销声匿迹”作对比,令人仿佛置身于肃杀的秋天。这些生动的词语或描述具体情态,或概括总体特征,给人以生动形象之感。这几句话通过时间顺序勾勒出一幅诗意盎然的“四季图”,为下文说明“大自然的语言”做铺垫。
2.“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作者列举的这三个例子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样的效果?次序能否打乱?
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活了大自然中无比丰富的物候现象。不能打乱顺序。这三个例子是按照时间顺序安排的,我国北方的同一地区,杏花二月开,桃花三月开,布谷鸟鸣叫之时,正是割麦种稻之时。同时也照应了后面一句“花香鸟语”。
3.“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到十天左右”,句中的“左右”一词能否删除?为什么?
不能。“左右”对十天进行了限定,表示一个大概的数字,如果去掉就变成一个确切的数字,与事实不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
4.“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这句话提出疑问,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引出下文对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的介绍说明。
5.本文在多数情况下只举一个例子,为什么在说明经度差异对物候的影响时举了两个例子呢?
因为一般人认为近海地区的气温都比内陆暖和,事实上却不是这样。说明与人们常识相左的事实只举一个例子说服力不强,举两个例子增强了说服力。
6.课文最后一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本段总结全文,点明主旨,又与课文第一部分照应,强调了研究物候学的最终目的。
7.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介绍“大自然的语言”的?
本文主要按照逻辑顺序进行介绍,条理清晰,层次分明。从整体看,文章的思路是:自然现象→物候、物候学及其研究的对象→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物候现象来临的决定因素→研究物候学的意义。这样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由具体到抽象地进行说明,既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又使读者对物候学研究的对象及意义有了清楚的认识。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1.《恐龙无处不有》的第1段在文中有怎样的作用?
开头提出论点,点明中心,既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又便于读者理解全文,是全篇行文的逻辑基础。
2.说说恐龙为什么会无处不在,这个现象证明了怎样的理论?
泛大陆形成时所有陆地似乎都处在热带和温带环境内,所以恐龙可以在泛大陆的不同地区舒适地生活。后来泛大陆分裂成四部分,每一个大陆都携带着自己的恐龙而去。这个现象证明了板块构造理论。
3.文中认为“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而应该是撞击”,试列举作者这样认为的两点理由。
理由一:因为人们在恐龙灭绝的那个年代的岩层中发现了斯石英——被压扁的沙子。理由二:自然界中的斯石英只出现在沙子被强烈挤压的地方,所以,那些岩层中的斯石英证明了6500万年以前发生过巨大的撞击。
4.作者为什么要举斯石英和金刚石的例子?
金刚石与斯石英的形成过程相似。作者介绍“斯石英”的化学、物理性质,用人们较为熟悉的“金刚石”进行类比,向读者说明:在自然界,斯石英出现的地方肯定发生过巨大的撞击,形成过高压,而且肯定没有发生过火山活动。
5.“似乎可以肯定地说,斯石英也应该出现在压力极高的地壳深处。”一句中“似乎”与“肯定”连用,是否矛盾?
“似乎”与“肯定”连用,看似矛盾,实际上非常妥帖。用“似乎”一词是因为无法切实验证地壳深处有没有斯石英,而依据客观条件,又可以肯定地推测地壳深处斯石英的存在,所以“似乎”和“肯定”连用不仅不矛盾,反而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谨性。
6.《被压扁的沙子》结尾段有什么作用?
照应前文,对前文进行小结。在大量论据的铺垫下,作者作出了如下结论:“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而应该是撞击。”结尾通过大量分析得出结论,有较强的说服力。
7.《恐龙无处不在》和《被压扁的沙子》两篇文章有什么异同?
两文的主旨相同,都证明了“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的主旨;文体相同,两者都是科学小品文;语言风格相同,严密准确又简明精练、幽默风趣。文章侧重点不同,虽然两者都写到了恐龙的灭绝,但第一篇是为了证明“板块构造”理论,第二篇则是以恐龙灭绝的原因为探讨的主要内容,用“被压扁的沙子”作证据。
《大雁归来》
1.如何理解文章第1段?
此段开篇点题,总领全文。作者将燕子与大雁进行对比,用富有诗意的语言,说明了大雁是春天真正的使者,大雁给人们带来了春天的信息、春天的希望、春天的喜悦。
2.第2段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说明了大雁的什么特点?
主要运用了拟人和对比的修辞手法。赋予主红雀、花鼠及大雁人的思想及行为,并且将主红雀、花鼠及大雁对季节的判断的种种行为进行对比,突出了大雁对季节的判断非常准确的特点。
3.如何理解“11月份南飞的鸟群,目空一切地从我们头上高高飞过。”这句话中的“目空一切”?
“目空一切”原指一切都不放在眼里,骄傲自大,什么都看不起。这里运用拟人,贬词褒用,写出了大雁高高飞过时专注的神情,因为它们深知地面上的危险,必须一声不响,直达目的地。
4.结合上下文,说说第3段写南飞时的大雁的作用?
内容上,这一段描写了大雁南飞时一声不响地笔直飞行,发现沙滩和沼泽也不会停留,反衬下文大雁回归时的种种表现;结构上,为下文的对比作铺垫,让读者了解到大雁的不同表现。
5.“3月的大雁则不同。”请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说说它们与11月份南飞时不同的表现。
①“低语”“问好”“叫起来”写出大雁回归时快乐、热闹的样子,不再是“一声不响”,更惹人喜爱。②“曲折地穿行”“试探性的盘旋”“向池塘滑翔”等动作描写,写出了大雁回归时的警觉、聪明和放松,不再“目空一切”地笔直飞行,更快乐更自由。
6.“一触到水,我们刚到的客人就会叫起来,似乎它们溅起的水花能抖掉那脆弱的香蒲身上的冬天。我们的大雁又回来了。”怎样理解这句话?
前一句中的“客人”指大雁,作者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大雁的归来预示着香蒲乃至万物就要摆脱冬日的严寒,后一句着重写出了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
7.第6段作者着重描写了什么?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说说其妙处。
作者着重描写了大雁觅食前后的动作和鸣声特点。主要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使大雁的形象生动逼真,极为丰满,让人如见其形、如闻其声。这段描写充满乐趣,充分表现了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
8.怎样理解“单调枯燥的数字竟能如此进一步激发爱鸟者的感伤”这句话的含义?
“单调枯燥的数字”指的是作者与学生发现的组成每支雁队的成员数。他们凭借这些数字得出,雁群是一些家庭或一些家庭的聚合体。孤雁之所以孤单,是因为失去了亲人。作者原先就为这样的推断而感伤,对这些数字的研究证实了这个结论,进一步引起了作者作为一名爱鸟者的感伤。为单调枯燥的数字而动感情的情形是少有的,但是关于大雁的单调枯燥的数字,包含着丰富的意味,不能不使人动情。
9.第9段中,作者如何描绘了大雁集会的鸣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作者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描绘了一个神奇的动物世界。雁群的声音由激烈慢慢趋于平静,把大雁的鸣叫说成是“辩论”“发言”“谈论”,有层次感和画面感,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富有趣味。表达了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
10.结尾句有什么深刻含义及作用?
结尾句写大雁的鸣叫是 “带着野性的诗歌”,给整个大陆带来诗意。作者认为大雁是非常可爱的动物,是人类的朋友。这里运用借喻的修辞手法,含蓄生动地写出了作者对大雁的喜爱及感受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那份温馨,突出了文章主旨,引人深思。
作用:总结全文,画龙点睛。
《时间的脚印》
1.文章引用高士其的诗有什么作用?
文章开头引用高士其的诗,一方面把时间拟人化,与主题照应,另一方面通过引用,由生活时间引入地质时间,更切合读者生活实际,吸引读者。
2.第4段介绍北京故宫“铜壶滴漏”的内容是否偏离主旨,为什么?
不偏离主旨,因为写“铜壶滴漏”的计时方法说明时间是可以被记录的,为下文说明岩石可记录时间提供了有力的辅证。
3.第14段运用举例子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列举人类因建设铁路而炸毁山头的事例,有力地说明了人类对岩石的破坏速度之快。
4.“根据计算,大约3000到10000年的时间,可以形成1米厚的岩石。”句中的“大约”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不能。如果去掉“大约”,就表示形成1米厚的岩石就需要3000到10000年的时间,具有确定性。事实上,人类读懂岩石的年龄,不论方法有多科学,数据有多精确,都是推测出来的,所以“大约”一词体现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和严密。
5.“从‘死’的石头上,我们看到了地壳的运动。”句中的“死”该如何理解?
“死”指岩石是不能动的,不能动的岩石却可以记录地壳的“活动”,突出岩石这一功能的奇特。
6.第28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举例子。列举“海洋生物三叶虫化石”等例子,具体有力地说明了化石能“帮助我们认识地球历史的发展过程”。
7.文章结尾段有何作用?
总结全文,说明岩石记录时间的意义在于帮助人们认识地球的发展过程,增长知识;还在于帮助我们找寻地下的宝藏,为人类造福。
8.文章采用了怎样的结构形式来说明“时间的脚印”?
作者首先设问,开篇引用高士其的诗《时间伯伯》,之后自然而然地提出问题再做出回答,从而引出全文的说明内容。接着,作者又是用设问句“岩石是怎样记下时间的呢?”引入,再从岩石形成的过程和岩石记录了时间的踪迹两个方面进行说明。最后进行总结:“瞧!大自然给我们保留了多好的记录……这里不过是拉开了帷幕的一角而已。”这样,通过启承的关键句,总结主体部分看似庞杂的内容。最后一段说明了认识岩石中时间脚印的意义,即增长知识、找寻地下宝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