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大气压强 同步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小亮从超市买来一瓶罐头,想把瓶盖打开,可是怎么也拧不动.小亮的哥哥用螺丝刀沿瓶盖的边轻轻撬了几下,一拧就打开了,这主要是因为用螺丝刀撬瓶盖可以 ( )
A.增大瓶盖直径,减小瓶盖侧壁对瓶的压力
B.减小瓶盖与瓶口的接触面积
C.减小瓶内外气体的压力差
D.由于撬了盖的一边,而增大了盖的另一边的压力
2.把玻璃杯盛满水,用硬纸盖住,再倒过来,如下图(a),纸片能将杯中的水托住,之后,若将杯子慢慢转动,如图(b)(c),则
A.杯子刚一转动,纸片就不能将水托住
B.杯子转动到图b所示位置时,纸片才不能将水托住
C.杯子转动到图c所示位置时,纸片才不能将水托住
D.杯子转到任何位置,纸片都能将水托住
3.5月27日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成功登项珠穆朗玛峰,下列关于登山过程中应用到的物理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
A.登山杖的手柄应尽量做得宽大,为了减小摩擦力
B.登山时碰落的雪块加速下落,是因为它具有惯性
C.登山鞋上的钉子能深深扎入雪中,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D.珠峰顶的大气压强比西丰的大气压强高
4.很多动物为了适应生存环境,进化出了符合一定物理规律的自身部位,下列从物理学的角度给出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
A.泥鳅身上的粘液能减小摩擦,在泥土中不易被黏住,更易滑溜
B.壁虎的脚掌上有许多“吸盘”,是为了减小重力使其在天花板上也不会掉下来
C.啄木鸟的嘴很尖细,可以减小压强,从而凿开树干,捉到躲藏在深处的虫子
D.深水里的海鱼,其体形结构更适宜在压强小的深海中生存
5.下面是日常生活中与压强有关事例的描述,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A.图钉帽面积大是为了增大手指对它的压强
B.水坝的形状上窄下宽是因为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C.将易拉罐中灌些热水后倒出,密封一段时间易拉罐变瘪,说明大气压强变大了
D.高压锅能很快地煮熟食物是因为锅内气压增大水的沸点降低
6.第一位用实验的方法测出大气压强数值的科学家是
A.托里拆利 B.牛顿 C.伽利略 D.帕斯卡
7.关于如图所示的四个实验,描述错误的是( )
A.图甲:一瓶橙汁先后放在相同的海绵上,海绵凹陷程度不同,说明压力大小不同
B.图乙:在水中,压强计的探头所处的深度减小,它受到水的压强也随之减小
C.图丙:连通器中装入同种液体,液体静止时,连通器各部分的液面总保持相平
D.图丁:将自制气压计从山下移动到山上,气压计细玻璃管中的液面会上升
8.如图所示是测量大气压强的实验装置,小赵利用该装置在学校实验室进行了测量,测得水银柱高为758mm:对比标准大气压值,测得结果偏小,下列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
A.测量时玻璃管倾斜
B.学校实验室地理位置较高
C.玻璃管上方混入了少量空气
D.读数时视线倾斜
9.如图所示,以下与压强知识相关的实验,其中分析正确的是( )
A. 证明液体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减小
B. 压有砝码的桌子放在细沙上,砝码越轻,桌腿下陷越深
C. 洗手盆下方的U型“反水管”是一个连通器
D. 在教室内可以用水代替水银做托里拆利实验
10.小丽用如图所示的两个实验装置来研究液体压强和大气压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甲所示实验最早是由意大利科学家托里拆利做的
B.图甲中大气压强减小时,玻璃管内的水银面会上升
C.图乙中运用“转换法”来反映所测液体压强的大小
D.图乙中探头所处的深度越大,U形管左右液面的高度差就越大
二、填空题
11.如图所示的是某同学利用“托里拆利实验”测量大气压强的实验装置。他发现无论怎样倾斜玻璃管,管内的水银都无法充满整个玻璃管,则此时测得的大气压强值与正常值相比偏 (选填“大”或“小”)。他认为如果在玻璃管的顶端打一个小孔,那么最终管内外液面相平。他作出此判断的理由是 。
12.注射疫苗新冠疫苗时,先用注射器吸取药液,此时是利用 把药吸取上来的;注射器的针头做的很尖,是为了增大使用时的 ,以便容易刺入人体。
13.中央电视台“这是真的吗?”科普栏目,对提高全民科学素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如图所示,4个杯口面积均是80cm2葡萄酒杯装满水,杯口朝下紧贴并被吸在面积是500cm2水平板上,4个杯子的底部被固定在铁架台上;水平板下的挂钩系上绳链,并挂着体重为550N坐在座椅上的嘉宾,杯子下的板、挂钩、座椅和绳链总重50N,4个装满水的葡萄酒杯就能吊起嘉宾,这是利用了 的原理:当主持人敲碎3个杯子,中间还剩1个杯子时,嘉宾和座椅将 (选填“会”或“不会”)掉下来。(已知大气压p=1.0Pa)
14.如图所示,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利用1m长的玻璃管做托里拆利实验。
(1)将玻璃管倾斜放置,管中水银柱的高度将 (选填“增大”、“降低”或“不变”);
(2)如果用水来代替水银做实验,水 (选填“会”或“不会”)充满玻璃管。
15.证明大气压存在的著名实验是 ,最早测得大气压强值的实验是 ;在一个标准大气压环境下做该实验,若操作正确,汞柱的高度是 mm;若用水代替水银来做该实验,水柱的高度是 m。(g取10N/kg)(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16.著名的 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存在且很大.大气压强的数值会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逐渐 ,(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拦河大坝设计成上窄下宽则是因为水的 越大,水对大坝的压强越大.
17.用如图所示装置粗略测量大气压的值,把吸盘压在玻璃上,挤出吸盘内的空气,轻轻向挂在吸盘下的小桶内加沙子,至吸盘刚好脱落,测出吸盘、小桶和沙子的总质量为3.6kg,吸盘吸附在玻璃上的面积约为4×10-4m2,则大气压的测量值为 Pa。
18.小华同学用吸管喝盒装牛奶如图所示,吸了一大口发现奶盒变扁了。在物理的学习中,小华知道了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并通过查阅资料获得以下信息:(1)牛奶盒里牛奶上方有一定质量封闭气体;(2)在20℃时,一定质量封闭气体压强随体积变化如下表所示。
体积V/m3 0.1 0.2 0.3 0.4
气体压强
①由数据可知在20℃时,一定质量封闭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是 ;
②指出包装盒变扁的原因,并写出分析过程 。
19.在日常生活中,装有洗手液或洗发液的瓶子,其瓶盖都是按压式的,如图甲所示。洗手液能被“吸”上来是利用了 。向下按压后松手时,液体从导液管通过进液阀门进入到储液筒,是因为瓶中气压 储液筒中气压。(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如果宇航员在太空舱中按压这种瓶装洗手液瓶盖, 挤出洗手液(选填“能”或“不能”)。
20.著名的 实验向人们显示大气压强的存在并且是很大的;意大利科学家 首先通过实验测定了大气压强的数值。实验表明大气压强的大小随海拔高度的变化而变化,海拔高度越高,大气压强就越 (选填“大”或“小”)。
三、综合题
21.2012年3月15日,小丽买了一盒纸盒包装的纯牛奶.
(1)她用称量为1000g的天平测盒和纯牛奶的质量,如图1所示.盒和牛奶的总质量是 g.
(2)牛奶盒标识的部分内容如图2所示,该盒牛奶 (选填“能”或“不能”)安全饮用.
(3)她把末端切尖的吸管轻易插入盒子,体验到用减小受力面积的方式 (选填“增大”或“减小”)压强.
(4)她用吸管吸牛奶时发现盒子瘪了,体验到 的存在.
22.生活中处处有物理。我们可以利用矿泉水瓶做小实验来说明一些物理知识:
(1)双手挤压空矿泉水瓶可以使瓶子变形,如果施加的力增大,瓶子变形程度就加大,这表明力的作用效果跟 有关;
(2)手握空矿泉水瓶并对准瓶口吹气时发出“嗡嗡”的响声同时感到瓶子微微的颤动,这表明 ;
(3)往空矿泉水瓶内注入少量的热水,摇晃后倒掉并立即盖紧瓶盖,过一会儿发现瓶子慢慢向内凹陷,这表明了 的存在;
(4)将空矿泉水瓶放倒在水平桌面上,用力向它的侧面吹气它会滚动,但用同样的力向它的底部吹气它却不容易滑动,(如图)这表明 。
23.在收集了大量的实验数据之后要想更直观的反映数据所表现的规律常常会绘制图象或图表下表给出了大气压随高度变化而变化的,一些测量数据请你设计一个图表来形象地反映大气压随高度的变化情况,把你设计的图表画在下面,
( )
并据此总结出大气压随高度变化的具体规律. 若某地的大气压为7.0×104Pa请根据你总结的规律推测一下当地的高度约为 km.
高度/km 0 2 4 6 8 10 12
大气/kPa 101 80 62 47 36 26 19
参考答案:
1.C
2.D
3.C
4.A
5.B
6.A
7.A
8.A
9.C
10.B
11. 小 略
12. 大气压强 压强
13. 大气压 不会
14. 不变 会
15. 马德堡半球实验 托里拆利实验 760 10.1
16. 马德堡半球 减小 深度
17. 0.9×105
18. 略 略
19. 大气压 大于 能
20. 马德堡半球 托里拆利 小
21. 261.8 能 增大 大气压
22. 力的大小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大气压 滚动摩擦小于滑动摩擦
23. 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大而减小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