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设计
作业涉及教科书版本:人美版 小学美术 年级及册次:五年级下册
作业涉及单元、章节(或主题、任务):第一单元:笔墨情趣 十三课 花鸟画(一)
作业设计团队教师姓名(不超过5个):
单元、章节(或主题、任务)整体性作业设计思路说明(500字以内)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是本套教材中中国画系列中的一课,与花鸟画(二)一课在表现内容和形式上有着递进的关系。本课的突出特点是由过去体验笔墨乐趣过度到正式的中国画学习,了解中国画的基本技法,并进行中国画小品的创作,体验笔墨之美,引导学生初步感受花鸟画的独特内涵,从而渗透传统文化教育。通过对一部分作品的赏析,初步了解中国花鸟画的相关知识及其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特点。学习菊花、梅花画法,运用中锋、侧锋等笔墨技巧创作一幅简单的花鸟画作品。 本课作业设计为一课时,学生通过对花鸟画作品的赏析,了解花鸟画讲究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等文化特点,学习菊花、梅花画法,探究中国画用笔、用墨、用色的技法,并通过临摹和添加创作一幅中国画小品,进一步体验墨色的变化,以及感受中锋、侧锋用笔技巧,了解中国画的构图、落款等知识。 本课结合学生学情,围绕核心素养教学目标开展,各个环节,都围绕知识点提出问题,有课前作业、课中作业、课后作业三部分,每部分均有基础性作业和发展性作业,结合学生思维能力、认知水平特点,分阶段性的、分层设计,注重多角度的关注学生差异,力求既面向全体又兼顾个体,践行“双减”以美育人,落实美术学科核心素养。
第1课时
使用时段 作业内容 作业设计 设计意图 使用者 预计时长 预估难度系数
课前 基础性作业 作业一 通过阅读书籍、浏览网络、参观游览等方式,搜集描绘植物的中国画作品。 初步了解花鸟画的相关知识,为课中作业奠定基础。 学生 10分钟 0.5
作业二 搜集关于梅花和菊花的诗配画,并介绍给同学。 激发学生对菊花和梅花的喜爱之情,初步感知“缘物寄情”的绘画精神。 学生 6分钟 0.3
发展性作业 选择你喜欢的一位花鸟画大师,搜集其生平及作品,了解其艺术特点和艺术成就。 欣赏经典作品,提高学生眼界,加强对中国画艺术特点的认知。 学生 8分钟 0.8
课中 基础性作业 作业一 对比分析画中的菊花、梅花与自然中的菊花、梅花的异同点。 借助实物的对比,分析用中国画技法创作菊花、梅花时的具体表现手法。对接下来的学习做好铺垫。 学生 5分钟 0.6
作业二 小组讨论,画家是怎样用笔墨和色彩表现菊花、梅花的? 建构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氛围,在讨论中体验感受中国画技法的灵活性,逐步突破教学难点。 小组 10分钟 0.9
作业三 说一说,画家在这两幅中国画中是怎样借花抒情的? 了解画鸟画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特点。 学生 6分钟 0.5
发展性作业 作业一 1.尝试调墨色,感受墨色变化规律,学习墨分五色技法。 2.尝试中锋、侧锋用笔。 尝试笔墨,感受中国画笔墨的丰富变化。 学习技法,为自主创作做准备。 学生 5分钟 0.8
作业二 1.分析本课中的作品哪些地方用了中锋和侧锋?为什么这样用笔? 2.仔细观察作品中的花瓣、枝干及叶子,分析画家是怎样用笔、用墨、用色的? 3.观察画家的画面还有什么元素? 体会用笔技法,创作做准备。 探讨笔墨技法的使用方法,学会表现。 学习中国画诗书画印的知识,了解中国画蕴含的文化。 小组 8分钟 0.8
作业三 1.根据教材上的画菊花技法和教师示范的梅花画法,进行临摹。 2.运用所学笔墨方法,创作一幅花鸟画小品。 通过创作实践,灵活运用各种技法,将所学知识通过实践创作反馈出来。 学生 20分钟 0.9
课后 基础性作业 作业一 出示两幅菊花作品,一幅工笔,一幅写意,感受体会其不同的艺术特色。 体会花鸟画工笔和写意两种技法的不同感受,激发学生对花鸟画的热爱。 学生 3分钟 0.6
作业二 欣赏名家作品:写意虫鱼、写意鸟兽作品。 欣赏名家作品,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加强学生对中国画艺术特点的认知,提升中国画素养。 学生 5分钟 0.3
发展性作业 我国的花鸟画家无不擅长诗书画印,看一看关于他们的纪录片,走进书画名家的艺术世界,写100字的观后感。 拓展学生相关知识,在分析感悟中挖掘更深入的文化内涵。 学生 20分钟 0.4
注:本表格可根据作业设计内容需要拓展、延长。作业设计涉及多课时的,应在此表中具体注明课时序号(例:第1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