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茂名市茂名市高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 历史试题(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广东省茂名市茂名市高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 历史试题(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01.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3-16 12:02: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情练习卷高二历史
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请按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选择题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答案的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5.本卷主要考查内容:选择性必修1、选择性必修2第1-4单元。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表为商周到秦朝在制度创设方面的变化。由此可知秦朝制度( )
项目 时间 君主权力 官吏任免 统治集团 官僚品阶
商周 有限君主 诸侯世袭 贵族集团 爵本位
秦朝 君主专制 郡县任免 官僚集团 官本位
A.加重了百姓的社会负担 B.避免了统治集团的纷争
C.杜绝了地方官员的腐败 D.开创了治国理政新模式
2.19世纪70年代以来,在英国发生政府危机之时,或在内阁换届执政之际,“从不更迭幕后的政府”,使得政府公务照常进行,持续有效地治理社会。这一状况主要得益于( )
A.政党政治的发展 B.阶级矛盾的缓和
C.议会权力的扩张 D.文官制度的推行
3.宋朝以后,儒学士人投身基层教化,以乡约教化乡里。明朝后期,乡约改为宣讲圣谕。清朝乡约基本延续明朝模式,但由明太祖的“六谕”变成了康熙帝的“圣谕十六条”,宣讲时也常常引用《大清律例》。这一变化反映了( )
A.伦理道德观念日益强化 B.教化与法律合流的发展趋势
C.重农抑商政策逐渐松弛 D.封建政府开始重视基层教化
4.在法国大革命前,法兰西王国没有统一的语言,各地说自己的方言。为此大力推动“法语化”政策。( )
A.传播了自由平等的思想 B.促进了法兰西民族的形成
C.消除了民族文化的差异 D.巩固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
5.明代中期后,无论银差、力差,都以银两作为衡量徭役轻重的标准,并且力差常常由应役人户雇募他人应役,因此徭役经费可以在数额上予以量化编制。这一现象( )
A.促进了人口迅速增长 B.减轻了农民赋税承担
C.提高了基层治理能力 D.得益于政府赋税改革
6.2010年,法国退休制度改革法案在国民议会上获得通过,改革法案包括两个主要内容:将退休的最低年龄从60岁调整到62岁;将可领取全部养老金的退休年龄由原来的65岁调整到67岁。此举旨在( )
A.提高国民工作热情 B.加强对公民的控制
C.减轻国家财政负担 D.削减公民福利种类
7.下图是早期英属北美殖民地农作物分布图 。影响该时期北美农作物构成的主要原因是( )
A.北美资本主义的发展 B.地理环境的制约
C.英国殖民政策的限制 D.全球航路的开辟
8.从1770一1840年,英国每个工人的日生产率平均提高20倍,与此同时,英国原棉消耗量从1800年的5200万磅,增加到1840年的45590万磅;生铁产量1720年为25000吨,1840年增至139640吨。据此可知( )
A.英国垄断了世界贸易 B.两大对立阶级形成
C.人们的工作强度增大 D.机器生产效率大增
9.明清时期,晋商成为国内最大的商帮,它在商界活跃了500多年,足迹不仅遍及国内各地,还出现在欧洲、日本、东南亚和阿拉伯国家,完全可与世界著名的威尼斯商人和犹太商人相媲美,它的崛起(  )
A.推动了商品生产的区域化 B.受益于明清对外开放政策
C.加强了中外之间经济联系 D.提高了明清商人政治地位
10.宋代的地契分为“红契”和“白契”,红契是政府或法律认可的产权凭证,土地交易后由政府在契尾加盖政府印章,相当于官府颁发的财产所有权证。白契是民间买卖土地房屋时,由交易双方协商拟订,有中人作保并签名盖章。此做法( )
A.确保了政府赋税收入 B.适应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C.维护了小农合法权益 D.缓和了尖锐的社会阶级矛盾
11.据调查,1905-1906 年,北京市场上的日用杂货只有少部分土产品,多数是来自上海、广东、天津等口岸的进口机制品,种类繁多,常见的生活用品包括火柴、洋灯、钟表、棉布、衣服、毛巾、手帕、洋伞、文具、皮包等。这表明当时的北京地区( )
A.民众生活受到世界市场影响
B.受列强资本输出波及较明显
C.对外开放程度位居全国前列
D.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趋于停滞
12.在巴西倡导下,1995年元旦,巴西、阿根廷、巴拉圭、乌拉圭四国组成的“南方共同市场”正式启动,80%的商品可在成员国内部自由流通。由此可见,南美地区( )
A.经济区域合作趋势加强 B.多数商品可以自由流通
C.巴西的现代化程度最高 D.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
13.古村落是中国传统文化物质遗产,古村落民居多位于河流平缓处,房屋则建在山脚下,其体现的环境理念是( )
A.人文与自然的和谐 B.改造和征服自然
C.以人为本,人定胜天 D.人与自然的分离
14.汉代到清代,中国城市基本是中央集权行政体系的载体,主要城市是官府和士人集中的地方,也是科举与官学等教化机构所在。这可以说明中国古代城市( )
A.体现礼法结合特点 B.受士大夫传统观念影响
C.主要发挥政治功能 D.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
15.“镇”最初是县城之外军事要塞的专称。宋代以后,一些镇的工商业逐渐发展起来,朝廷在那里“设官以镇防”的同时,还兼管“火禁,或兼酒税事”。到明代中叶,市与镇的分野消失,市镇成为县城以下乡村地区工商业集镇的统称。由此可知,宋代以后镇的发展( )
A.表明中央放松了对地方的军事控制 B.巩固了传统的乡村社会秩序
C.体现了政府对商业活动监管的松弛 D.便利了农村居民的物品交换
16.1935年,英国政府组建田园城市审核评估委员会,提出开发“卫星新城”的政策建议;1940年,英国政府一专门委员会出台报告指出,应疏散伦敦中心区的工业和人口;1943年编制的《伦敦郡规划》,从交通、住房及市郊化等方面为伦敦的重建提出了解决方案。这些政策建议,意在( )
A.应对日益严重的战争危机 B.解决工业时代的大城市病
C.扩大基建规模以刺激内需 D.改变自由放任政策的积弊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朝时期,各个区域使用体大值小的铁钱,携带非常不便。而且政府受到周边民族政权军事上的威胁和侵略,不得不养重兵以为各,军费开支庞大,财政非常困难,常靠发行纸币来弥补开支。南宋通行的纸币是会子,东南所用的会子,起初由民间发行,叫作便钱会子,后来收为官营。(宋高宗)绍兴三十年,会子起初止(只)行于两浙,后来通行到淮、浙、湖北、京西等区,纳税和交易,多可使用,几乎成了一种法币。宋代还有一些地方性的纸币:除了川引以外,还有湖北会子和湖广会子。湖北会子专用于湖北路,后来通行于湖广。淮交是两淮用的交子,印造于乾道元年,背面印有“付淮南州军行使”字样,所以只通行于两淮州县。
——摘编自彭信成《中国货币史》
材料二 元朝纸币从借鉴前一朝纸币的良好经验着手,同时注重吸收前朝纸币通货膨胀的教训,对本朝纸币发行数量进行严格控制。到目前为止,史学界普遍承认元朝纸币从生产、发展到消亡共经过了4个时期,前后行用10余种(类)纸币。元政府规定:“禁止金银、铜钱在市面流通”,“只准官收作价”,把收集的金银集中于国库;元政府还颁发了《整治钞法条画》,对元朝纸币的发行流通等作了基本的规定,用最严厉的国家法令强迫百姓只能使用元朝纸币。元朝纸币不仅轻巧便携,金额可大可小,而且遍布全国的平准行用库,为纸币在全国的流通提供了保障。元朝中后期,由于统治阶层的穷兵黩武和穷奢极欲,造成政府财政支出无度、滥发纸钞导致钞法遭到破坏,最终促使元朝走向灭亡。
——摘编自吴建军《浅谈元朝纸币的产生原因及流通特点》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宋时期纸币出现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宋元时期纸币发行和使用的不同点。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蔗糖原产于亚洲,后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直到公元11世纪都还很少有欧洲人知道蔗糖的存在。16世纪,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在美洲使用黑人奴隶种植甘蔗和制作蔗糖。一个世纪后,法国和英国成为了西方世界最大的蔗糖制造者和出口者。到17世纪中期,英格兰的贵族和富翁们已经嗜糖成癖。17世纪末,喝加糖红茶逐渐成为英国上层社会流行风尚。
——据【美】西敏司《甜与权力—糖在近代历史上的地位》
材料二 大多数从事砂糖贸易的商人都住在英国,这些人因为富有,逐渐成为上流阶层,其政治影响力也开始凸显开来,可以说,砂糖商人们当时几乎把持了英国的政治。蔗糖在18世纪变得越来越日常化、平民化,工人阶级中开始流行茶歇,工作间歇喝上一杯加糖红茶,补充每天所需要的热量,以省出更多的时间来从事工业生产。
——摘编自【英】詹姆斯·沃尔韦恩《糖的征服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蔗糖在欧洲逐渐日常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蔗糖在欧洲逐渐日常化产生的影响。
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1292 年,上海建城。明清以后,逐渐成为东南沿海的交通枢纽和商业重镇。1843 年,根据《五口通商章程》的规定,正式开埠。为适应贸易和航运的需要,外国企业先后在此 开办了船舶修造厂、印刷厂、食品厂等.1865 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了大型的军事工厂--江南 制造总局,前期全部生产军火,后兼造大型轮船。由于商业资本的积累以及各地大量资金的汇 聚,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在此大量诞生,它们以轻工业和机器制造业为主。1876年,英国商人 在上海组建了吴淞铁路公司,欲兴造中国第一条铁路--淞沪铁路。因未经中国政府允许,最终 全部拆除。甲午战后,西方资本涌入上海,广泛投资于原料加工工业,于是缫丝、造纸、轧棉、 榨油、皮革、肥皂、火柴等工厂相继出现。19 世纪中后期,上海最终腾升为中国第一大城市。 然而,自开埠以来,上海政区长期割裂,行政各自为政,城市规划混乱,被认为是“一个高度 繁荣的国际大都市,但却又是一个畴形的大都市”。
——摘编自钱文亮《论近代上海城市转型的历史与文化》等
材料二 横滨曾是江户的交通要道。1853 年,美国佩里来航,叩开日本国门。出于政治考虑,幕府将开港口岸定于此处。一些“冒险投机商”为取得经济利益,纷纷前来投资,开办商行,兴建商场,1866 年,上海经濑户至横滨、旧金山至横滨等航线开通,横滨充分利用地理优势, 积极发展对外贸易,其中毛织品占相当的比重,砂糖、机械、金属等的进口也各有增加。为了 加强日本国内的联系,1872 年,兴建了日本的第一条铁路--京滨(从东京到横滨)铁路,随着 明治维新的深入开展,1899年,外国人居留地在日本全面撤销,横滨借机推进城市规划、港口改造、公路修筑,使其逐渐成为日本的大都市和国际名港。
--摘编自郑祖安《上海与横滨的开埠和都市形成》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上海和横滨发展成为近代大都市的相同因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世纪中后期与横滨相比,上海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
20.[近代以来城市化进程]
1850年2050年英国和中国城市化进程示意图(含预测)
阅读材料,提取信息,结合所学,围绕“城市化进程”提出一个观点并加以阐释,(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
1.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商周到秦朝。根据表格内容可以看出,与商周时期相比,秦朝在君主权力、官吏任免、统治集团和官僚品阶方面都发生了较大变化,说明秦朝开创了一种不同于商周时期的政治统治模式,D项正确;表格内容反映的是治国模式的变化,不能说明加重了百姓的社会负担和避免了统治集团内部的纷争,排除AB项;“杜绝”的说法过于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故选D项。
2.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70年代以来的英国。根据材料信息,在英国发生政府危机或内阁换届执政之际,“从不更迭幕后的政府”,使得政府公务照常进行,这主要是因为文官制度的推行,文官在资产阶级各政党之间严格保持中立,D项正确;政党政治是文官制度产生的原因,但不是政府持续稳定运行的原因,排除A项;第二次工业革命激化了阶级矛盾,排除B项;材料中主要反映的是政府的运行问题,没有涉及议会的权力,排除C项。故选D项。
3.B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基层教化方式的变化由乡约改为宣讲圣谕,并引用法律条例,反映了教化与法律合流的发展趋势,B项正确;A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材料强调教化与法律合流的发展趋势,排除A项;材料内容与重农抑商政策无关,排除C项;“开始”一说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B项。
4.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是影响题。时空是近代(法国)。据材料“法兰西王国没有统一的语言,各地说自己的方言……”,可知,在法国大革命前,大革命之后的法国政府极力推行“法语化”政策,促进了法兰西民族的形成,B项正确;材料体现了法语的推广有利于法兰西民族的形成,没有体现法语传播了自由平等思想,排除A项;法语的推广并不能消除民族文化的差异,排除C项;材料体现了大革命之后的法国政府极力推广法语,没有体现巩固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排除D项。故选B项。
5.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设问词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明代中期后的中国。据题干可知,明代中期后,徭役轻重以银两为标准,并且应役人要雇募他人来服役。结合所学,明朝中期张居正改革,实行一条鞭法,把田赋、徭役和杂税合并征收为银两。因此政府的赋税改革促使材料中现象的出现,D项正确;徭役征收的改革,放松了国家对百姓的控制,但不能得出促进人口的增长,排除A项;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的徭役负担,排除B项;改革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放松了国家对百姓的控制,但不能得出提高了基层治理能力,排除C项。故选D项。
6.C
【详解】根据材料“2010年,法国将退休的最低年龄从60岁调整到62岁;将可领取全部养老金的退休年龄由原来的65岁调整到67岁”及所学知识可得知,此举旨在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C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福利制度的实施降低了国民工作的热情,而延长退休年龄也不一定会提高国民工作的热情.排除A项;延迟退休并不会加强对公民的控制,排除B项;材料并未体现削减公民福利种类,排除D项。故选C项。
7.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早期(英属北美殖民地)。据材料“早期英属北美殖民地农作物分布图”,可以看出北美殖民地有着苹果、小麦、水稻等农作物,结合所学可知新航路开辟的推动下,促进了物种交换,D项正确;北美殖民地农作物种类的分布,与北美经济的发展关系不大,排除A项;自然地理因素是因素之一,但并不是主要原因,新航路开辟促进物种交换,才是主要原因,排除B项;图中1763后英国禁止向西垦殖界线的划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当时北美农业向西扩展,这与农作物构成不是同一个问题,排除C项。故选D项。
8.D
【详解】根据材料“从1770一1840年,英国每个工人的日生产率平均提高20倍,与此同时,英国原棉消耗量从1800年的5200万磅,增加到1840年的45590万磅;生铁产量1720年为25000吨,1840年增至139640吨。”结合所学可知,反映了英国工业革命期间,因为使用了机器生产,工人的生产率、工厂的生产力都有很大的提高,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英国垄断了世界贸易的信息,排除A项;材料无法直接得出两大对立阶级形成的信息,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工人的生产率提高,工作强度是否增大,材料信息无从得知,排除C项。故选D项。
9.C
【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晋商在世界范围内经商,从而加强了中外经济联系,C项正确;材料涉及到国商贸活动,排除A项; 明清时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排除B项;明清时期商人政治地位没有变化,排除D项。故选C项。
10.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代(中国)。据材料“红契是政府或法律认可的产权凭证,土地交易后由政府在契尾加盖政府印章……白契是民间买卖土地房屋时,由交易双方协商拟订,有中人作保并签名盖章”可知,宋代的土地交易,分政府颁发财产所有权证和民间协商订立契约两种,体现出社会对契约的重视,适应了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B项正确;规范土地交易并不能确保政府赋税收入,排除A项;规范土地交易维护的是土地交易双方的利益,并非只是小农的合法权益,排除C项;土地交易重视契约体现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规范,与缓和社会阶级矛盾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11.A
【详解】20世纪初北京日杂市场上出现了大量来自口岸进口的外国商品,这说明当时民众的生活受到了世界市场的影响,A项正确;上述内容属于商品输出而非资本输出范畴,排除B项;材料没有对不同地区的开放程度进行对比,排除C项;这一时期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排除D项。故选A项。
12.A
【详解】依据材料“80%的商品可在成员国内部自由流通”,可以看出上述成员国之间的经济合作趋势加强,A项正确;必须是成员国内,排除B项;“最高”表述错误,排除C项;材料不能看出经济发展的成就,排除D项。故选A项。
13.A
【详解】“民居多位于河流平缓处,房屋则建在山脚下”是人类适应自然,人文与自然和谐的表现,A项正确;“民居多位于河流平缓处,房屋则建在山脚下”体现了人在适应自然,并不是改造和征服自然,自然也就不是人定胜天,排除BC项;民居和房屋坐落的位置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而非人与自然的分离,排除D项。故选A项。
14.C
【详解】根据材料“中国城市基本是中央集权行政体系的载体,主要城市是官府和士人集中的地方,也是科举与官学等教化机构所在”可知,中国古代城市是中央集权体系的载体,是官府和士人集中的地方,也是教育机构所在地,根据材料的信息,说明城市的政治功能比较强,C项正确;体现礼法结合特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A项;受士大夫传统观念影响,在材料中体现的信息不足,排除B项;材料主要讲的内容是政治的需要,而非商品经济发展,排除D项。故选C项。
15.D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中国古代的镇在宋代以前,以军事功能为主,宋代以后,镇的经济功能日益凸显,到明代中叶,“市与镇的分野消失,市镇成为县城以下乡村地区工业商业集镇的统称”,镇的这种变化促进了乡村商品经济的发展,便利了农村居民的物品交换,D项正确;古代中央政府一直都重视对地方的军事控制,并没有放松对地方的军事控制,排除A项;镇在县城以下乡村地区的发展,引起了乡村社会结构的变化,推动了传统的乡村社会秩序的改变,排除B项;镇的发展并不意味着政府对商业活动监管的松弛,排除C项。故选D项。
16.B
【详解】从开发“卫星新城”、疏散中心区的工业和人口、市郊化发展等信息,可知这些政策建议针对的是伴随工业化、城市化而出现的“城市病”:产业聚集带来人口拥挤、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B项正确;A项与史实不符,此时没有战争危机,排除A项;C项并非材料主旨,排除C项;D项是提出建议的原因之一,但不是主要目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城市人口、环境等问题,排除D项。故选B项。
17.(1)原因:宋代商品经济繁荣,需要更轻便的通用货币;政府开支庞大,财政困难。
(2)不同点:宋朝作为辅币发行,元朝作为主币发行;宋朝由民间发行到官方发行,元朝由政府统一发行和管理;元朝在全国范围内使用流通,宋朝主要局部地区使用;相比宋朝,元朝制定严密的钞法,强制性使用纸币。
【详解】(1)本题是背景类材料解析题。时空是:宋朝时期(中国)。原因:据材料一“宋朝时期,各个区域使用体大值小的铁钱,携带非常不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代商品经济繁荣,而铁钱携带非常不便,需要更轻便的通用货币;据材料一“政府受到周边民族政权军事上的威胁和侵略,不得不养重兵以为各,军费开支庞大,财政非常困难,常靠发行纸币来弥补开支”可知,政府开支庞大,财政困难,政府靠发行纸币来弥补开支。
(2)本题是对比类材料解析题。时空是宋元时期(中国)。据材料一“通行的纸币是会子,东南所用的会子,起初由民间发行,叫作便钱会子,后来收为官营”可知;宋朝由民间发行到官方发行,据材料二“元政府规定:‘禁止金银、铜钱在市面流通’,‘只准官收作价’”可知,元朝由政府统一发行和管理;“背面印有‘付淮南州军行使’字样,所以只通行于两淮州县”可知,宋朝主要在局部地区使用,是辅币,“用最严厉的国家法令强迫百姓只能使用元朝纸币”可知,元朝在全国范围内使用流通,是主币;据材料二“元政府还颁发了《整治钞法条画》”可知,相比宋朝,元朝制定严密的钞法,强制性使用纸币。
18.(1)新航路开辟;西欧国家早期殖民扩张;砂糖本身具有特殊的价值;近代世界砂糖贸易的兴起。
(2)改变了人的饮食习惯;工人生活有所改善;适应工业化的需求;欧洲阶级结构发生变化(商业资本家实力增强,政治地位上升)。
【详解】(1)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欧洲。根据材料“16世纪,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在美洲使用黑人奴隶种植甘蔗和制作蔗糖”可得出,新航路开辟,西欧国家早期殖民扩张;结合所学可知砂糖本身具有特殊的价值;据材料“蔗糖在18世纪变得越来越日常化、平民化”可得出近代世界砂糖贸易的兴起。
(2)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欧洲。据材料“工人阶级中开始流行茶歇,工作间歇喝上一杯加糖红茶”可知,改变了人的饮食习惯,工人生活有所改善;据材料“省出更多的时间来从事工业生产”可知,适应工业化的需求;根据材料“大多数从事砂糖贸易的商人因为富有,逐渐成为上流阶层,其政治影响力也开始凸显开来,可以说,砂糖商人们当时几乎把持了英国的政治”可得出,欧洲阶级结构发生变化 (商业资本家实力增强,政治地位上升)。
19.(1)这两个城市的相同因素主要有:区位优势;工商业的发展;近代工业化的推动;西方文明的影响(西方殖民侵略的客观影响);交通事业的发展等。(回答4点即可)
(2)上海的不利因素: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落后政治体制的制约;落后的经济发展方式;国家未实现主权独立;政府缺乏战略眼光;城市区划支离破碎,不便于管理;改革力度不足;企业经营理念落后等。(回答4点即可)
【详解】(1)这两个城市的相同因素主要有:根据材料"明清以后,逐渐成为东南沿海的交通枢纽和商业重镇"" 横滨曾是江户的交通要道"可知,区位优势;根据材料"为适应贸易和航运的需要""为取得经济利益,纷纷前来投资,开办商行"可知,工商业的发展;根据材料"甲午战后,西方资本涌入上海,广泛投资于原料加工工业""其中毛织品占相当的比重,砂糖、机械、金属等的进口也各有增加"可知,近代工业化的推动和西方文明的影响(西方殖民侵略的客观影响);根据材料"1876年,英国商人 在上海组建了吴淞铁路公司,欲兴造中国第一条铁路--淞沪铁路""横滨借机推进城市规划、港口改造、公路修筑"可知,交通事业的发展等。
(2)上海的不利因素:根据材料"上海政区长期割裂,行政各自为政,城市规划混乱"和所学知识可知,可从社会性质、落后政治体制的制约、落后的经济发展方式、国家未实现主权独立、政府缺乏战略眼光、城市区划支离破碎、改革力度不足及企业经营理念落后等角度进行分析。
20.答案:示例
论点:近代城市化进程反映中西方工业化的发展历程。
论述:从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下半叶,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完成工业革命,与此同时,西方城市也是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近代西方城市化的发展主要是工业城市的发展。随着工业革命开展,工业资产阶级逐渐获取统治地位,要求政府通过改革、立法等形式来保障工业经济发展。同时在城市化过程出现许多公共问题,政府又通过立法、行政等手段来改善城市问题,促成城市规划的兴起的发展。而中国自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以来,西方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近代中国城市的发展与割地、开辟通商口岸和租界有直接关系,在这些地区兴办了一些外国企业和洋务工业,影响城市的发展。我国出现了半殖民地、殖民地的城市,虽然部分改变了中国古代城市结构,但城市发展服务于列强的政治、经济侵略。近代中国城市发展极不平衡,主要局限在通商口岸城市和城市的租界内,城市规划呈现出中西合璧、新旧杂陈的特征。
综上,近代中西城市化进程表现迥异,折射出中西方近代工业发展的不同历程。
【详解】本题是论述题之选择观点说明题。第一步:审设问,明确题目要求为围绕“城市化进程”提出一个观点并加以阐释”。第二步:读图,分析近代以来城市化进程,可知英国城市化水平最高,美国居中,中国最低,但发展较快。第三步:联系所学,可知涉及知识点有工业革命、改革开放等。
示例:
论点:近代城市化进程反映中西方工业化的发展历程。
论述:从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下半叶,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完成工业革命,与此同时,西方城市也是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近代西方城市化的发展主要是工业城市的发展。随着工业革命开展,工业资产阶级逐渐获取统治地位,要求政府通过改革、立法等形式来保障工业经济发展。同时在城市化过程出现许多公共问题,政府又通过立法、行政等手段来改善城市问题,促成城市规划的兴起的发展。而中国自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以来,西方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近代中国城市的发展与割地、开辟通商口岸和租界有直接关系,在这些地区兴办了一些外国企业和洋务工业,影响城市的发展。我国出现了半殖民地、殖民地的城市,虽然部分改变了中国古代城市结构,但城市发展服务于列强的政治、经济侵略。近代中国城市发展极不平衡,主要局限在通商口岸城市和城市的租界内,城市规划呈现出中西合璧、新旧杂陈的特征。综上,近代中西城市化进程表现迥异,折射出中西方近代工业发展的不同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