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常青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 历史试题(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北省武汉市常青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 历史试题(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15.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3-16 12:45: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武汉市常青联合体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历史试卷
试卷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要求。
1.先秦时刑法被贵族统治者掌控而不对民众公布,他们担心一旦公布刑法,就丧失了任意生杀予夺的权力。公元前536年,郑人铸刑书,将法律条文公布于众,使用刑有依据和准则。随后,其他诸侯国也不得不公布刑典。这反映了( )
A.郑国法律条文相对成熟 B.治国方式变革势在必行
C.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D.依法治国理念深入人心
2.如图是出土于湖南湘西龙山县里耶镇的秦户籍簿。释文为:“东成户人士五夫,妻大女子沙,子小女子泽若,子小女子伤。”士五,是身份称谓,指无爵或免爵者。大、小,为课役身份的标志。夫、沙、泽若、伤,均为人名。这一户籍管理模式( )
A.利于文书政令的传达 B.加强对人民的思想控制
C.便于国家赋税的征收 D.消除了地方叛乱的隐患
3.魏晋南北朝时期,为躲避战祸或为防御少数民族贵族的侵扰,中原地区世家豪强常召集其宗族乡党,择一便于守御之地,屯聚为坞堡。有些坞主控制着大量土地,聚集了数百、数千家人户坞民为其劳作。这一组织( )
A.强化了庄园经济自给自足色彩 B.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强化
C.加强了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D.便利了国家的赋役征发
4.宋朝时官僚群体内部“有无出身”是一条重要的分界线,而“出身”一词由唐代与“白身”相对的概念演变为与“恩荫”“进纳”等“无出身”“杂出身”相对的概念,这些“无出身”与“杂出身”者需通过锁厅试、“特赐第”等形式才能跻身“有出身”行列,“方可执政”。这主要反映出宋朝( )
A.科举制的影响力得以增强 B.政府注重拓宽平民参政途径
C.官僚队伍内部调任规范化 D.门阀士族仍然具有较大势力
5.明末,一株结着鲜艳果实的异域植物——辣椒,被一艘来自美洲的货船带到了中国,以观赏植物和药材的身份在中国扎下了根,并在随后颠覆了中国的整个辛辣江湖,融入到中国的饮食文化,甚至传统文化中。这反映了( )
A.明末以来对外政策的开放性 B.物种交流推动对外贸易发展
C.西方殖民扩张推动物种交流 D.经济交流推动文化习俗发展
6.观察下面结构图,中间“圆圈”空白处填写最为合适的是( )
A.晚清政府洋务新政的推行 B.中国开始融入世界市场中
C.传统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D.新的商业经营方式的出现
7.据云南民政司1912年6月统计,云南地区活动的主要政党有同盟会、统一共和党、统一党、共和党等。同一时期,《云南》《云南公报》《云南旬报》《滇话报》等政党刊物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这表明当时( )
A.政党之间纷争不断 B.国民参政议政意识增强
C.专制统治不得人心 D.政党政治逐渐走向成熟
8.1921年,中国政府在华盛顿会议上提出关税自主的要求。经反复商讨,列强勉强同意将中国关税由实征3.7%增至5%,另外允许增加2.5%的附加税,增加部分由九国代表组成的特别委员会控制。这反映了( )
A.西方列强完全控制中国海关 B.中国海关制度逐渐走向近代化
C.中国收回关税自主权的艰难 D.一战后列强对华侵略卷土重来
9.1943年1月,晋察冀边区第一届参议会在河北省召开。会议在真正平等、直接普遍的无记名投票的原则下选举产生了边区政府的领导机构。根据选民的文化状况,投票采用“豆选法”。选民赞成哪位候选人就在他背后的碗里放入一粒豆子,最后选举结果取决于候选人得豆的多少。这一做法( )
A.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实现了工人当家作主愿望
C.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政权 D.推动了根据地的民主建设
10.据统计,中国居民平均寿命从1949年的35岁提高到2022年的77.93岁……2022年全国基本养老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10.5亿人、2.4亿人、2.9亿人,同比增加2430万人、849万人、825万人。这反映出当代中国( )
A.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形成 B.社会保障制度日趋完善
C.居民消费结构已明显改善 D.城乡发展差距开始缩小
11.如表是世界上不同地区最早培植出的农作物情况简表。据此可知,世界古代文明 ( )
农作物 最初种植区域 开始种植时间
小麦、大麦 西亚 九千年前
粟、水稻 中国的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 七千年前
土豆、玉米 美洲 九千年前
A.具有多元性和多样性 B.产生时间具有一致性
C.均以农业的发达著称 D.各文明之间交流密切
12.12-13世纪时,西欧越来越多的城市与国王结成同盟,即国王授予城市具有法律意义的“特许状”。通过特许状,城市的市民不再负担封建义务,他们拥有自己立法、司法和征税、铸币等权利,城市以金钱和人力支持国王。这表明,西欧城市自治( )
A.是教权和王权斗争的结果 B.有利于西欧民族国家建立
C.彻底摧毁了封建领主束缚 D.源于新型生产方式的推动
13.基督教会在自己开办的学校中,除了教授语法、修辞、逻辑“三艺”之外,还教授包括几何学、数学、天文学和音乐。算术用来诠释《圣经》中的数字,几何学用来解释上帝创造的世界,天文教育人们估算复活节等等。据此可推知,基督教( )
A.控制了西欧社会的精神生活
B.促进了近代教育文化的产生
C.客观上推动了自然科学发展
D.与世俗王权互相利用和竞争
14.在1928年的《非战公约》中,帝国主义国家提出了各自的保留条件。美国维护门罗主义为其国防体系的一部分权利;英国主张世界上某些区域,其“幸福和完整”,对于英国的和平和安全具有特殊和重大利益关系,因而保卫这些区域不受攻击,必须视为一种自卫措施;法国则保留在其同盟国遭受攻击时给予支持的权利。这说明该公约( )
A.激化了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 B.助长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
C.对于战争缺乏有效的约束力 D.增强了集体安全机制的影响力
15.如图所示为1990~2011年世界不同经济体人均GDP增长率变化情况。据图可知,这一时期( )
A.国际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 B.发达国家的经济走向停滞
C.世界经济多极化趋势加强 D.经济区域的合作进程加快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
16.某学习小组在研究中国古代赋税制度时收集了如下材料,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上图为1970年西安市南郊出土的“怀集庸调”银饼。银饼正面刻有铭文:“怀集县开十(注:开元十年)庸调银拾两,专当官令王文乐、典陈友、匠高童”,银饼上的“怀集”是地名,唐时属岭南道广州。“怀集”银饼左下面有一圆形补疤,上缴国库前银饼必须验明成色和重量,据考证,该“补疤”是缴税或入库前校订重量后发现不足补加。
——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上)》等资料
材料二 中国古代赋税制度以土地制度为基础,随土地制度的变化而变化。西汉实行编户制度,作为征收赋税、征发徭役的依据,农民从此向封建国家承担田租、算赋和口赋、徭役、兵役,标志着我国封建社会完整的赋税徭役制度正式形成。隋朝及唐朝前期的租庸调制则是封建社会前期税收制度的集成和创新。唐中期以后采用了“两税法”,以财产和土地为征收的准则,统一了税收制度。宋朝时期,王安石构建的“方田均税法”,反映了公平税负的思想。明中期直至清初实行“一条鞭法”,把过去的所有征收项目合并起来征收,化繁为简,从实物税向货币税转变。到清雍正年间,实行地丁合一政策。
——金玉佳《中国封建社会的赋税制度》
(1)材料一中的“银饼”对于研究中国古代赋役制度有怎样的价值?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演变趋势,并分析其意义。
17.官员的选拔和管理,是国家治理的必要前提。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末学堂选官与科举制均以试法取士,但本质内容仍有差别。学堂选官看重的不仅仅是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更多的是近代西方先进的科学知识。近代西方文官考试非常注重“适用性”,多依职位不同对参试考生试以不同学科知识。选拔对象基本为经过大学系统培养、具有专业知识背景的学生。清末学堂选官考试也秉承这一原则,这使得专业型的文官能够在实际行政管理过程中得以养成,由此表明其与近代西方文官选拔考试更具“亲缘性”,这也使得近代文官选拔考试制度得以在中国萌芽。
——摘编自刘为勇《清末文官制度变革研究》
材料二 我国传统干部人事制度创立于民主革命时期。新中国建立后,随着国情发展变化,干部老龄化、文化素质较低、不利于专门化管理等问题逐渐显露。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政府需要担任更多的服务角色,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党的十三大报告指出,“当前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点,是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度。”与此同时,政府派遣了大批人员考察包括公务员制度在内的西方的政治制度。200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的颁布标志着公务员制度进入全面成熟的阶段。
——摘编自解舒晴《中美两国公务员制度比较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清末学堂选官与近代西方国家文官选拔更具“亲缘性”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概括推动我国公务员制度改革的主要因素,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颁布的影响。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进入18世纪后半叶,随着生产技术变革的进行,尤其是动力机器的发明和应用,英国的生产组织形式格局开始发生质的变化。原工业化时期的作坊制、家庭制、工场制逐步消退,以机器生产为特征的工厂制生产开始兴起。工厂制的兴起意味着资本的集中,因为厂房的建设、机器的引入需要投入大量资本。在近代工厂中,随着劳动力的集中,劳动分工进一步增强,以韦奇伍德的埃特鲁利亚制陶厂为例,整个工厂分为若干个车间,如拌土车间、制胚车间、上釉车间、烧窑车间、上彩车间等,每个车间只负责一道生产工序。近代工厂制度兴起后,为保证生产的有序进行,工厂主制订并实施严厉的规章制度,以此来对工厂生产实施规范化和制度化管理。
——摘编自刘金源《论近代英国工厂制的兴起》
材料二 19世纪英国女子教育存在着性别不平等的现象。男性主导了全日制初等教育领域,社会和父母更重视男孩子的教育,高等教育就是男性的特权。与男生相比,女生要承担繁重的家务劳动。坚持女子教育目标要与“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模式相一致。女子教育把主要精力集中在音乐、跳舞和绘画等课程。从事教师行业一般都是未婚女性的权宜之计,但是对于男性教师却没有这样的限制。
19世纪英国女子教育也呈现出大众化的特征。工业革命造就了大批妇女劳动力,政府也通过诸多立法保障女子教育的实施。1847年,英国议会通过《十小时工作法》以后,伯明翰地区又出现专门为女工开设的夜校;1869年,议会通过《捐款学校法》,明确指出女子享有与男子同等的受教育的权利。19世纪女子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的发展都提高了妇女的文化素质,从而推动女权运动的发展。
——摘编自贺鹭《十九世纪英国女子教育的保守与革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英国工厂制的特征。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英国女子教育呈现大众化的原因及影响。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传统国家制度与治理体系具有许多跨越时空的文明精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丰厚土壤,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治理体系构建提供了丰富的历史借鉴中国传统国家制度与治理体系所蕴含的精神,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治理体系建设的重要资源,具体表现如表。
中国传统国家制度与治理体系精神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治理体系内容
1 中央集权政治凝聚 党的集中统一领导
2 主流意识形态构建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
3 德主刑辅法治体系特点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4 尚贤用能 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
5 民本思想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6 严格吏治 完善全面从严治党
7 天下一家 铸牢民族共同体意识
8 协和万邦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9 天人合一 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摘编自卜宪群《彝伦攸叙与守正创新——谈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国理政思想的历史基础》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如表所列中国古今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体系的相关内容从整体或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1.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先秦时期(中国)。据材料可知,“先秦时刑法被贵族统治者掌控而不对民众公布”,但在公元前536年刑书的铸造,“将法律条文公布于众,使用刑有依据和准则。随后,其他诸侯国也不得不公布刑典”,反映了用治理国家的方式向用法律治理转变,各诸侯国的做法体现了治国方式变革势在必行,B项正确;郑国将法律条文公布,但材料没有体现法律条文的内容个,不能反映郑国法律条文相对成熟,排除A项;用法律治理国家并没有使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郡县制、军功爵制推动了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排除C项;春秋战国时期依法治国理念没有深入人心,且此时是用法律治理国家,并非现代依法治国的概念,排除D项。故选B项。
2.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朝(中国)。据材料“东成户人士五夫,妻大女子沙,子小女子泽若,子小女子伤”“大、小,为课役身份的标志”可知,秦朝的户籍中详细记载了家庭的人口构成和承担赋税的情况,有利于国家根据户籍登记进行赋税征收,C项正确;秦朝时期通过便利的交通,使得文书政令能够快速到达地方,户籍制度与文书政令的传达没有直接关系,排除A项;通过户籍对家庭人口进行详细的登记,有利于控制人口,但这种控制主要体现在政治和经济方面,与思想控制没有直接关系,排除B项;户籍制度有利于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但不能“消除地方叛乱的隐患”,这夸大了户籍制度的作用,排除D项。故选C项。
3.A
【详解】根据“有些坞主控制着大量土地,聚集了数百、数千家人户坞民为其劳作”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坞堡带有庄园经济的色彩,自给自足性强,A项正确;坞堡作为拥有独立的军事、经济的社会组织,增强了地方割据势力,会威胁到中央集权,排除B项;坞堡的大量存在影响了国家对农民的控制,不利于赋役征发,排除C项、D项。故选A项。
4.A
【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范围为宋代(中国)。宋朝的“无出身”官僚来自于“恩荫”“进纳”等方式,这些官员相比于通过科举考试的“有出身”官员而言,其执政前的限制较多,这说明当时官僚体系中,重视科举出身的官员,意味着科举制的影响力在增强,A项正确;材料中涉及的“无出身”“杂出身”群体不属于一般平民,排除B项;材料中未涉及到官僚队伍内部调任,排除C项;对“无出身”“杂出身”官员的限制说明门阀士族的影响力在下降,排除D项。故选A项。
5.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末(中国)。材料反映了辣椒传入中国后,融入了中国的饮食文化,甚至传统文化中,这说明经济交流推动文化习俗发展,D项正确;明末实行海禁政策,对外政策并不开放,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物种交流推动文化交流,而不是推动对外贸易发展,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物种交流,没有体现西方殖民扩张,排除C项。故选D项。
6.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据所学知识可知,上海轮船招商局和开平煤矿发行股票,上海出现第一家政权机构、中国通商银行的建立和香港成立第一家百货公司,都体现了新的商业经营方式在中国的出现,D项正确;洋务新政在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战败后就已经破产,中国通商银行的成立晚于甲午中日战争,排除A项;中国开始融入世界市场是在鸦片战争之后,排除B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之前,传统的自然经济一直占据主导地位,且材料反映的是新的商业经营方式在中国的出现,没有涉及到传统自然经济解体,排除C项。故选D项。
7.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12年(中国)。根据材料可知,1912年6月的中国正值民国初年,云南地区政党活动较多,政党刊物发展迅速,这都体现了民众对政治生活的关注,反映了国民参政议政意识的增强,B项正确;材料表明当时国民参政议政意识增强,未涉及政党之间的关系,排除A项;材料表明当时国民参政议政意识增强,没有体现专制统治,排除C项;民国初年,政党政治的尝试以失败告终,排除D项。故选B项。
8.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1921年的中国。根据材料“经反复商讨,列强勉强同意将中国关税由实征3.7%增至5%,另外允许增加2.5%的附加税,增加部分由九国代表组成的特别委员会控制。”可知,北洋政府时期,中国政府虽与列强在关税自主问题方面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但并未真正获得独立的关税主权,C项正确;材料无法得出西方列强完全控制中国海关的信息,且与史实不符,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中国海关制度的发展情况,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鸦片战争后,中国就已丧失关税自主权,且材料未涉及一战后列强对华的经济侵略,无法得出列强对华侵略卷土重来,排除D项。故选C项。
9.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时空是1943年的中国。根据材料“1943年1月,晋察冀边区第一届参议会在河北省召开。会议在真正平等、直接普遍的无记名投票的原则下选举产生了边区政府的领导机构。”及所学可知,晋察冀边区的做法有利于保障根据地民众的参政权利,从而推动了根据地的民主建设,D项正确;材料中的投票法只涉及边区,无法直接得出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结论,排除A项;中央苏区采用灵活、符合民情的选举方式,保障了人民参政的权利,有利于巩固革命政权,并不仅仅是实现了工人当家作主的愿望,排除B项;“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政权”与史实不符,苏维埃政权属于工人和农民的民主政权,排除C项。故选D项。
10.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中国)。根据材料“中国居民平均寿命从1949年的35岁提高到2022年的77.93岁”、“同比增加2430万人、849万人、825万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以来,居民寿命不断升高,参与社会保障人数不断增多,反映出中国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国家治理体系,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消费结构,排除C项;材料没有城市与乡村发展的相关数据,无法得知城乡发展差距,排除D项。故选B项。
11.A
【详解】由图表可知,不同地区配置了不同的农作物,可见古代文明具有多元性,A项正确;产生时间并不一致,粟和水稻是距今七千年,排除B项;C项说法错误,并不是所有文明都农业发达,排除C项;此时文明交流并不密切,排除D项。故选A项。
12.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2-13世纪(西欧)。据本题材料“西欧越来越多的城市与国王结成同盟,即国王授予城市具有法律意义的‘特许状’,通过特许状,城市的市民不再负担封建义务,他们拥有自己立法、司法和征税、铸币等权……”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在城市自治过程中国王获得了更多的支持,有利于强化王权,促进民族国家形成,B项正确;西欧城市自治是经济发展的结果,排除A项;“彻底摧毁”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当时新的生产方式正处于萌芽时期,力量有限,影响不大,排除D项。故选B项。
【点睛】
13.C
【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范围为中世纪(欧洲)。根据材料“还教授包括几何学、数学、天文学和音乐。算术用来诠释《圣经》中的数字,几何学用来解释上帝创造的世界,天文教育人们估算复活节等等”,这些学科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其受到基督教的重视,由此可以推知,基督教神学在客观上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建发展,C项正确;材料主旨是自然学科和基督教的关系,而非人们的精神生活,排除A项;基督教用几何、算数等自然学科来解释宗教内容,这种教育思维方式显然不属于近代教育文化范畴,排除B项;材料中未提到世俗王权和教权的冲突与合作,排除D项。故选C项。
14.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28年的世界。据材料“美国维护门罗主义为其国防体系的一部分权利”“法国则保留在其同盟国遭受攻击时给予支持的权利”等信息并结合所学,《非战公约》虽然宣布缔约各国在他们的相互关系中废弃以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但是公约并未明确区分侵略战争与自卫战争,正义战争和非正义战争,而且公约使用了“废弃战争”一词,而没有使用当时一些国际文件中已经使用的“禁止使用武力”,这就使侵略者可能借口它所进行的武装侵略不是“战争”而进行脱罪,同时未规定制裁侵略的具体措施,使美英法有所保留,这些保留超出合法自卫的范围,实际是帝国主义划分势力范围、维护殖民统治的表现,这说明《非战公约》对战争缺乏有效的约束力,C项正确;该公约在国际关系中对反对帝国主义战争的斗争有一定的作用,该公约并未激化了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排除A项;该公约虽有缺陷,但并未助长“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排除B项;这些保留内容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集体安全机制的影响力,而不是“增强”,排除D项。故选C项。
15.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1990~2011年的世界。由材料可知,1990~2011年,新兴经济体的人均GDP发展速度超过了发达国家,这表明世界多极化趋势日益增强,C项正确;国际贫富差距在缩小而非扩大,排除A项;发达国家人均GDP虽然增速慢,但并未停滞,排除B项;材料中并未体现出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排除D项。故选C项。
16.(1)史料类型:银饼为考古文物,属一手史料,可与文献所记载的”租庸调制“互相印证,具有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
研究价值:银饼中的“庸调银”信息,可用于研究唐代赋役征收的方式,庸调除征收布帛外,亦可折纳银饼;银饼须署上相关人员名字、缴交须验明成色和重量,说明银饼铸造和赋役缴交有严格规范的管理。(任答1点)
(2)趋势:征收标准:由人丁为主转向以土地、财产为主,人头税逐渐减少直至废除;征收方式:由劳役、实物向货币过渡;征收项目:由复杂到简单;征收时间:由不定时到定时;征收依据:赋税制度与户籍制度逐渐分离。(任答2点)
意义:一定程度上减轻农民负担,有利于农业经济发展;农民人身依附关系松弛,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扩大税源,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巩固统治。(任答2点)
【详解】(1)本题是材料分析题之认识类的题型,时空是:中国古代。
根据材料的内容可先从史料类型分析,银饼为考古文物,属一手史料。再结合文献史料的内容进行印证,可得出它可以与文献所记载的”租庸调制“互相印证,具有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再者从研究价值的角度分析,结合“怀集庸调”并联系古代的赋税制度,可得出银饼中的“庸调银”信息,可用于研究唐代赋役征收的方式,庸调除征收布帛外,亦可折纳银饼;根据“怀集县开十(注:开元十年)庸调银拾两,专当官令王文乐、典陈友、匠高童”“怀集”得出银饼须署上相关人员名字、缴交须验明成色和重量,说明银饼铸造和赋役缴交有严格规范的管理。
(2)本题是材料分析题之特点类、影响类的题型,时空是:中国古代。
趋势:根据“西汉实行编户制度,作为征收赋税、征发徭役的依据”“以财产和土地为征收的准则,统一了税收制度”“一条鞭法”到清雍正年间,实行地丁合一政策。可得出征收标准方面,由人丁为主转向以土地、财产为主,人头税逐渐减少直至废除;根据“农民从此向封建国家承担田租、算赋和口赋、徭役、兵役”“把过去的所有征收项目合并起来征收,化繁为简,从实物税向货币税转变”可从征收方式角度分析,可得出由劳役、实物向货币过渡;根据“以财产和土地为征收的准则,统一了税收制度”“把过去的所有征收项目合并起来征收,化繁为简”可从征收项目角度分析,可得出由复杂到简单;根据“两税法”并结合所学,可从征收时间角度分析,可得出由不定时到定时;根据“到清雍正年间,实行地丁合一政策。”并结合所学可从征收依据变化的角度分析,可得出赋税制度与户籍制度逐渐分离。
意义:根据“以财产和土地为征收的准则,统一了税收制度”“可得出一把过去的所有征收项目合并起来征收,化繁为简”定程度上减轻农民负担,有利于农业经济发展;根据“一条鞭法”“实行地丁合一政策。”可得出农民人身依附关系松弛;根据“从实物税向货币税转变”得出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结合税收与财政的关系角度,可得出扩大税源,增加政府财政收入;结合所学,还可从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巩固统治等角度概括。
17.(1)表现:内容注重近代西方先进科学知识;注重适用性,依不同职位测试不同学科知识;选拔对象基本注重系统培养和专业知识背景考察。
(2)改革因素:传统干部人事制度的局限;适应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的需求;新时期政府职能扩大的需要;党和政府对改革人事制度的重视;学习借鉴西方制度。
影响:标志着公务员制度正式形成;公务员考录工作正式进入法制化轨道;公务员政治、文化素质不断提升,为国家管理人员的队伍建设增添活力。
【详解】(1)本题为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为清末(中国)、近代(西方)。
根据材料“更多的是近代西方先进的科学知识”可知,内容注重近代西方先进科学知识;根据材料“多依职位不同对参试考生试以不同学科知识”可知,注重适用性,依不同职位测试不同学科知识;根据材料“选拔对象基本为经过大学系统培养、具有专业知识背景的学生”可知,选拔对象基本注重系统培养和专业知识背景考察。
(2)本题为背景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为当代(中国)。
第一小问改革因素,根据材料“新中国建立后,随着国情发展变化,干部老龄化、文化素质较低、不利于专门化管理等问题逐渐显露”可知,传统干部人事制度的局限;根据材料“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政府需要担任更多的服务角色,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可知,适应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的需求;根据材料“当前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点,是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度。”可知,新时期政府职能扩大的需要;党和政府对改革人事制度的重视;根据材料“政府派遣了大批人员考察包括公务员制度在内的西方的政治制度”可知,学习借鉴西方制度。
第二小问影响,根据材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的颁布标志着公务员制度进入全面成熟的阶段”可知,标志着公务员制度正式形成;结合所学可知,公务员考录工作正式进入法制化轨道;公务员政治、文化素质不断提升,为国家管理人员的队伍建设增添活力。
18.(1)使用机器生产;资本和劳动力的集中;劳动分工细化;生产管理的规范化与制度化;实行倒班制;原料由工厂统一供应、合理调配。
(2)原因:工业革命的影响;立法保障;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
影响:推动工业革命的发展;提高妇女的文化素质;增强女性权利意识;推动女权运动。
【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9世纪(英国)。根据材料“动力机器的发明和应用”可分析出使用机器生产;根据材料“工厂制的兴起意味着资本的集中,因为厂房的建设、机器的引入需要投入大量资本。在近代工厂中,随着劳动力的集中”可分析出资本和劳动力的集中;根据材料“劳动分工进一步增强”可分析出劳动分工细化;根据材料“工厂生产实施规范化和制度化管理”可分析出生产管理的规范化与制度化;根据材料“整个工厂分为若干个车间,……每个车间只负责一道生产工序”可分析出实行倒班制,原料由工厂统一供应、合理调配。
(2)本题是背景类和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9世纪(英国)。原因:据材料“工业革命造就了大批妇女劳动力,政府也通过诸多立法保障女子教育的实施”,得出工业革命的影响;立法保障;据材料“19世纪女子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的发展都提高了妇女的文化素质,从而推动女权运动的发展”,得出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影响:从对工业革命的影响分析,得出推动工业革命的发展;据材料“19世纪女子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的发展都提高了妇女的文化素质”,得出提高妇女的文化素质;据材料“议会通过《捐款学校法》,明确指出女子享有与男子同等的受教育的权利”,得出增强女性权利意识;据材料“从而推动女权运动的发展”,得出推动女权运动。
19.答案示例:
论题:中国古代严格吏治的经验为新时代完善全面从严治党提供了借鉴。
阐述:在官员选拔方面,中国历史上察举制、科举制等官员选拔制度体现了以儒家思想为指导、维护中央用人权的基本原则,体现了与时俱进、广纳人才的精神;在官员考核方面秦汉的上计制、唐朝以品德和才能为标准考核官员、明朝的考满和考察、清朝的考课制度等体现了考核方法与考核法规逐步完善,保障了考核的制度化、全面性、权威性与真实性;在官员监察方面,秦汉建立了御史大夫为首的中央监察体系,汉武帝设刺史巡视监察地方,唐宋御史台为最高监察机构,地方划监察区,明清设“科道”行使监察权,国家监察机构传承有序,监察法规系统完善,有效发挥了监察在权力制衡、惩恶扬善上的吏治作用。
由此可知,中国传统吏治思想与吏治经验,证明了坚持全面从严治党的必要性,以传统治吏思想为研究起点,进而总结传统治吏实践经验,推进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详解】本题为开放性试题,答案言之成理即可。如根据材料“中国传统国家制度与治理体系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治理体系内容”及二者的关系可知,中国古代严格吏治的经验为新时代完善全面从严治党提供了借鉴。关于阐释可从中国古代官员选拔、官员考核、官员监察等方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理方面的影响等角度进行分析,最后进行归纳总结。
【点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