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神中学高二上期期末模拟测试历史试题
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一、选择题: 本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答案的标号涂黑。
1.距今约9000—7500年的贾湖遗址与距今3300年左右的殷墟遗址都位于今河南境内,两地相距仅300公里。图第一行是贾湖遗址出土的契刻符号,第二行是殷墟遗址出土的甲骨文,二者都刻画在龟甲等器物上。这可以说明中华文明( )
A.源远流长 B.多元一体 C.开放包容 D.善于创新
2.史载:明代江南昆山县的农家,“麻耧机之事,则男子素习焉,妇人或不如也”,但乡村妇女“凡耕耘、收获、桔棉之事,与男子共其劳”。这则材料反映了当时( )
A.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 B.资本主义的萌芽
C.男尊女卑的社会秩序 D.官营手工业的主导地位
3.忽必烈即位后,改为由中央统一发行纸钞。至元十七年(1280年),元朝政府停用南宋铜钱,“中统元宝钞”成为全国通用的法定货币。这一调整
A.创新了货币形式 B.催生了地丁银制 C.促进了商业发展 D.扩大了朝贡贸易
4.《全球通史》中说:“铁路和汽船有效的将大批大批的人运过海洋和大陆……19世纪20年代中,总共才有14.5万人离开欧洲,19世纪50年代中,有大约260万人离开欧洲,而在1900年间,移民人数高达900万,也就是每年有近100万移民。”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危机的发生 B.早期殖民扩张 C.工业革命 D.铁路和汽船的出现
5.1847年,英国爆发经济危机并波及欧洲,1857年,英国再次爆发经济危机却波及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资本主义制度本身的弊端
B.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C.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D.民主制度的普遍确立
6.1947年10月,美、中等23国签署了一份协定书,建立了一个世界性经济组织,其宗旨有“取消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以促进自由贸易”。该组织是
A.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B.世界银行 C.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D.东南亚国家联盟
7.村落最早出现在两河流域。世界其他地区,如埃及的尼罗河流域,印度的印度河和恒河流域,中国的黄河、长江及辽河流域等,也存在大量的原始村落遗址。由此可以得出
A.村落的形成与水源有密切关系
B.农业的发展是村落形成的决定性因素
C.村落为人们定居、繁衍和防卫提供保障
D.中国的原始村落规模比其他国家大
8.图一、图二依次为东汉水排、唐代筒车。它们反映了中国古代( )
图一 图二
A.农业生产技术发展的趋势 B.生产工具动力有了新发展
C.水利灌溉事业的发展历程 D.生产关系发展演进的趋势
9.又到猕猴桃集中采摘时期,如何做好保鲜工作,让桃农发愁。自建冷库成本太高,随意储藏又影响口感,砸了自己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招牌。解决上述问题的措施是
A.采摘的机械化 B.冷链物流的发展 C.家用冷冻设备 D.添加食品添加剂
10.考古工作者在关中地区的富平、陇县、扶风、咸阳、长安、渭南等地,先后发现大批的汉代铁制农具,其中有铧、犁、锄、铲、镰等。据此可知汉代
A.冶铁技术得到发展 B.铁农具在全国普及
C.精耕细作开始出现 D.小农经济日趋成熟
11.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原产于美洲的玉米、马铃薯、甘薯、番茄、辣椒等,由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带到欧洲,后来传播到亚洲、非洲等其他洲。同时,也有很多欧亚作物传入美洲,主要有小麦、水稻、苹果、葡萄、黄瓜、豌豆、甘蔗等。这一状况反映了( )
A.新航路开辟促进了食物物种交流 B.人们的饮食习惯得到根本改变
C.殖民扩张活动扩展了欧洲的势力 D.物种交流推动了世界经济发展
12.原始人类经历了从群居到聚族而居,从采集到种植,从狩猎到饲养家畜的演进过程。推动上述演进的主要因素是( )
A.建筑技术的进步 B.人工取火的发明 C.饲养水平的提高 D.生产工具的改进
13.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我们再次见证了中医药的作用。成书于东汉的《神农本草经》( )
A.是我国第一部药物学专著 B.奠定了中医学理论的基础
C.记载了麻沸散制作的方法 D.是最早由国家颁行的药典
14.20世纪50年代,党和政府在全国范围内先后发动了以环境卫生清洁大扫除为中心的卫生运动、以反美细菌战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以“除四害”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等群众运动。这些运动
A.推动了国家医疗体系的系统化 B.实现了国家卫生建设的制度化
C.体现了国家对人民生命的重视 D.建立健全了国家防疫抗疫体系
15.我国年消费的粮食数量2021年达到14000亿斤左右,而世界粮食市场的可贸易量只有6800亿斤。我国每年消费大米2900亿斤,而世界市场大米的可贸易量只有700亿斤。我国每年消费猪肉5400万吨.而世界市场的可贸易量只有900多万吨。这一状况( )
A.源于各国对粮食生产的轻视 B.凸显了粮食自给的重要性
C.激化了我国的粮食紧缺问题 D.对世界食品卫生形成威胁
16.分析如表中人类早期区域文明的成就,可以得出( )
古代中国 古代埃及 古代西亚 古代印度 古代希腊
青铜器 都江堰 太阳历 金字塔 《吉尔伽美什》 60进位制 种姓制度 创造从1到 9的数字 城邦民主政治 帕特农神庙
A.城邦国家形成,各国文字出现 B.早期各区域文明是同时产生的
C.各地区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 D.文化多样,折射人类社会生活
17.考古学家指出:“从美洲印第安文明的形成时期到西班牙人入侵这样漫长的时期内,没有一件实物或一篇记录足以证明秘鲁和中美洲之间确实存在着相互影响与接触。”这表明古代美洲地区的文明( )
A.相互联系,不断交往 B.各自独立,相对隔绝
C.战争不断,冲突激烈 D.多元发展,相互交融
18.历史上辽统治者将汉民族文化融入本民族。耶律氏先后接受了祖先崇拜和祭祀已故皇帝的习俗,契丹上层阶级中的一夫多妻制也逐渐转变为一妻多妾的制度。这说明( )
A.中原文化的影响力较大 B.北方各个民族习俗相同
C.少数民族的封建化完成 D.北方游牧民族转为农耕
19.在西方国家,社区组织的最初职能是社会救济。二战后,社区很快发展成为基层自治的主要方式,并承担了更多的政府功能。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
A.经济发展带来社会问题突出 B.中央政府权力逐渐下移
C.社会保障体系的日益完善 D.更强调地方民主与自治
20.19世纪60年代,针对英方要求扩大洋轮航行特权,李鸿章认为外国轮船可能逃避厘金,蒸汽轮船易对沿途的木船运输造成威胁,这对动荡后的江南重建不利,并于1864—1865年关闭了杭州、苏州和上海之间的外国轮船运输贸易。由此可知,当时( )
A.传统财贸体系面临挑战 B.闭关锁国观念根深蒂固
C.外资入侵得到有效遏制 D.地方督抚离心倾向明显
第Ⅱ卷 非选择题(第21题12分,第22题16分,第33题12分,共40分) 请将答案写于答题卡相应题号区域。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宋建立后。宋太宗“太平兴国初,京师置榷易院,乃诏诸蕃国香药宝货至广州、交趾、泉州、两浙”;……其后,在广南、福建、两浙置市舶司,“掌市易南蕃诸国物货航舶而至者”以管理海外贸易。……宋高宗曰:“市舶之利颇助国用,宜循旧法,以招徕远人,阜通货贿。”……(元朝)至元十五年八月,诏行中书省曰:“诸蕃国列居东南岛屿者,皆有慕义之心,可因蕃舶诸人宣布朕意。其往来互市,各从所欲。”
——孟原召《关于海上丝绸之路的几个问题》
材料二 中国茶文化是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许多经典文化以茶为载休,并通过这个载体来传播。唐宋时期,中国的文化在世界上是处于领先地位的。周边国家大量的僧侣和留学生来中国学习文化的同时,也将茶的种植方式传播到了各自的国家和地区。譬如朝鲜和日本茶文化传到这些国家后便与本国的文化相融合,催生出了具有本土特色的茶文化。……新航路开辟后,西方国家在海外的殖民贸易在本质上是以国家组织的形式对落后地区的资源掠夺但客观上却促进了中国的茶文化在这些国家和地区传播。
——吉峰《论中国茶文化传播的方式与渠道》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元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繁荣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简述该时期海外贸易繁荣的具体表现。
(2)根据材料二,概括新航路开辟前中国茶文化传播的特点。
22.【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戴梓出身官宦家庭,“少有机悟,自制火器,能击百步外”。 康熙十三年,三藩作乱,戴梓随军出征,为清军制造了大量火器。 康熙二十六年,戴梓研究出一种连珠火铳,这种火铳可以连发二十八弹,中间不需要填充弹药。 “计二十八发,火药铅丸乃尽,始需重贮。”但清朝统治者并没有重视此项发明,而是将其束之高阁。 康熙二十五年,荷兰使者献上“蟠肠鸟枪”,戴梓奉命仿造了10枝,被认为质量超过了原枪。 不久,他又奉命仿造“佛郎机”(西班牙、葡萄牙所造的炮),结果更精准、威力更大。 西方有一种“子母炮”,传教士南怀仁造了一年也没造出来,而戴梓只用8天就仿造了出来。 由于戴梓“与南怀仁及诸西洋人论不合,咸忌之”,被构陷为“私通东洋”。 戴梓最终被流放东北。
——据《清史稿·列传·卷二百九十二》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戴梓制造火器的特点并简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戴梓遭遇所带来的启示。
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枪炮、病菌与钢铁》这本书中曾记载,从15~16世纪,就整个新大陆来说,在哥伦布到来后的一个世纪中,印第安人口减少了95%,主要的杀手是旧大陆来的病菌。霍乱在1830年出现于俄罗斯,很快横扫了欧洲,接着出现在魁北克、蒙特利尔和纽约,发展成为一场全球性传染病。为防止全球性的瘟疫蔓延,医学界展开科研探索,C18世纪末,英国医学家爱德华.詹纳开始推荐牛痘接种法,到19世纪早期超过10万英国人实施了接种。牛痘接种法后来传入中国。20世纪后,伴随着国际政治和经济的互动增强,以传染病控制等国际卫生问题也日益突出。1907年,国际公共卫生局建立;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告成立。2019年年底,从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据《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白皮书发布信息,中国国家卫健委汇编诊疗和防控方案,分享给全球180多个国家、10多个国际和地区组织参照使用。中国向27个国家派出29支医疗专家组,0加快推进疫苗研发和药物临床试验,并向世界卫生组织提供5000万美元援助
从上述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运用具体史实予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1.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先秦(中国)。根据材料观察图片了。可知,贾湖遗址出土的契刻符号与殷墟遗址出土的甲骨文存在相似性,再根据材料“距今约9000—7500年的贾湖遗址与距今3300年左右的殷墟遗址都位于今河南境内,两地相距仅300公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地的文明存在继承性,这说明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特点,A项正确;“多元一体”是中华文明的起源特点,但是两个文明不存在同一个时间段,“多元一体”无从体现,排除B项;本题主旨为“中华文明的传承特点”,而“开放包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项;贾湖文明与殷墟文化存在传承关系,“善于创新”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D项。故选A项。
2.A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描述的是家庭中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的生产现象,结合所学这是中国小农经济的典型生产方式,故本题选A。B项资本主义萌芽的主要表现是雇佣关系,材料没有体现;材料中男女都要耕田织布,未体现男尊女卑,故C项错误;农家的织布属于家庭手工业而不是官营手工业,故D项错误。
【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生产方式
3.C
【详解】元朝统一发行纸币,有助于促进商业发展,C项正确;北宋出现了纸币,排除A项;地丁银与题干内容无关,排除B项;材料内容与朝贡贸易无关,而且朝贡贸易中不使用纸币,排除D项。故选C项。
4.C
【详解】试题分析:从材料当中的叙述““铁路和汽船有效的将大批大批的人运过海洋和大陆……19世纪20年代中,总共才有14.5万人离开欧洲”可知,工业革命中的发明为移民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从“19世纪50年代中,有大约260万人离开欧洲,而在1900年间,移民人数高达900万,”可知,移民潮时发生于工业革命以后,故此题应选C项。
5.B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从材料时间“1847年”.“1857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时期英国已经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而工业革命促使了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资本主义世界经济联系增强,B项符合题意,正确;A项是导致经济危机发生的根本原因,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错误,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于19世纪70年代;D项提及的是民主政治,与题干信息无关。故选B。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6.A
【详解】本题的关键信息是:“1947年”“世界性经济组织”“取消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以促进自由贸易”。东南亚国家联盟不符合,所以D项排除。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立于1945年。所以B、C两项在时间上不符合题意。关贸总协定成立于1947年,主要宗旨就是贸易的自由化。所以A项正确。
7.A
【详解】由材料“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印度河和恒河流域”“黄河、长江及辽河流域”可知,原始村落的形成与水源有密切关系,A项正确;从材料中无法推断出农业与村落形成的关系,排除B项;C项属于村落的功能,从材料中无法得出,排除;材料中并未涉及中国与外国原始村落规模的对比,排除D项。
8.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东汉、唐朝(中国)。结合所学可知 ,图一是水排,是水力鼓风冶铁工具;图二是筒车,是以水为动力的灌溉工具,二者体现了生产工具动力有了新发展,B项正确;水排是鼓风冶铁的工具,不是农业生产技术,排除A项;水排不是灌溉工具,排除C项;生产关系包括三要素,所有制、分配方式和劳动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图一是水排,图二是简车,二者共同体现了生产工具动力的变化,不是生产关系的发展,排除D项。故选B项。
9.B
【详解】冷链物流的发展促进了生鲜农产品的保存、输送和销售,故选B项;ACD三项均与解决题干现象关系不大,排除。
10.A
【详解】关中地区发现大量汉代铁制农具,类型多样,这说明当时冶铁技术有一定的发展,A项正确;材料只提到了关中地区,无法得出铁农具在全国普及,排除B项;C项错在“开始”,排除C项;通过材料无法判断小农经济的发展程度,排除D项。故选A项。
11.A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新航路开辟后,新大陆与旧大陆之间的食物物种相互交流,A项正确;“根本改变”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项;材料并未体现殖民扩张活动扩张了欧洲势力,排除C项;材料只提到了食物物种,无法说明推动了世界经济发展,排除D项。故选A项。
12.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原始社会。根据所学可知,随着生产力的提高,生产工具的改进,原始人类经历了从群居到聚族而居,从采集到种植,从狩猎到饲养家畜的演进过程,D项正确;ABC项有一定的影响,但不是主要因素,排除ABC项。故选D项。
13.A
【详解】根据材料“东汉的《神农本草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神农本草经》又称《本草经》或《本经》,托名“神农”所作,成书于东汉,是我国第一部药物学专著,A项正确;奠定了中医学理论基础的是《黄帝内经》,排除B项;记载了麻沸散制作的方法的是神医华佗,排除C项;最早由国家颁行的药典是《唐本草》,排除D 项。故选A项。
14.C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20世纪50年代,党和政府在全国范围内先后发动了“以环境卫生清洁大扫除为中心的卫生运动、以反美细菌战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以“除四害”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等群众运动”,这体现了党和政府对人民生命的重视,所以C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国家医疗体系的系统化”,所以A错误;仅凭材料中的卫生运动不能得出“实现了国家卫生建设的制度化”,所以B错误;仅凭材料中的卫生运动不能得出“建立健全了国家防疫抗疫体系”,所以D错误。
15.B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我国靠国际贸易无法满足对于粮食的需求,凸显了我国粮食生产自给自足的必要性,B项正确;材料并未反映出各国对粮食生产的轻视,排除A项;材料反映了粮食自给的重要性,看不出我国存在粮食紧缺问题,排除C项;材料与世界食品卫生问题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16.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人类早期文明时期。依据材料“人类早期区域文明的成就”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中国、古埃及、古西亚、古印度、古希腊都有璀璨的文明,这说明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又结合题干中每个文明的成就,可以推断出,这些成就折射出人类的社会生活,D项正确;从材料的已知信息,无法得出城邦国家的形成,各国文字出现,排除A项;依据所学可知,各区域文明并不是同时产生的,排除B项;依据所学可知,古埃及、古希腊是奴隶制,排除C项。故选D项。
17.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新航路开辟之前的美洲。依据材料“没有一件实物或一篇记录足以证明秘鲁和中美洲之间确实存在着相互影响与接触”可知,古代美洲地区的文明各自独立,相对隔绝,B项正确;A项的“相互联系”关键词和材料主旨相反,排除A项;材料中未提及美洲文明战争不断,冲突激烈的史实,排除C项;D项的“交融”关键词和材料主旨相反,排除D项。故选B项。
18.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辽宋时期的中国。材料“耶律氏先后接受了祖先崇拜和祭祀已故皇帝的习俗,契丹上层阶级中的一夫多妻制也逐渐转变为一妻多妾的制度”体现的是辽朝统治者注重对汉文化的吸收,说明的是中原文化的影响力较大,A项正确;当时北方各民族的习俗并不一样,排除B项;封建化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维度,材料无法得出封建化的结论,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经济形态的转变,且该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A项。
19.A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各国政府都认识到,要提高生活品质,改善人民生活,不能单靠政府,必须组织和鼓励当地居民参与,建立自下而上的机制解决社会问题,因此A正确;BCD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A。
20.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60年代(中国)。根据材料“李鸿章认为外国轮船可能逃避厘金,蒸汽轮船易对沿途的木船运输造成威胁,这对动荡后的江南重建不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厘金是清朝传统的赋税之一,李鸿章担忧扩大洋轮航行特权会冲击沿途的木船运输。从而影响厘金的征收,这体现传统财贸体系面临挑战,A项正确;本题主旨为“传统财贸体系受挑战”,而“闭关锁国观念根深蒂固”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外资入侵得到有效遏制”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项;“地方督抚离心倾向明显”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D项。故选A项。
21.(1)原因:政府政策的支持:设置专门的管理机构,掌管对外贸易。
表现:外贸税收成为宋元两朝国库的重要财源;丝织品、瓷器等商品远销海外;中国与东南亚、南亚、西亚和东非建立了广泛联系;广州、泉州、明州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交易枢纽。
(2)特点:向中国周边国家播为主;中国茶文化与周边国家本土文化相融合,形成本土特色。
【详解】(1)本题是原因类、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宋元时期的中国。原因:根据材料“太平兴国初,京师置榷易院”可知,政府政策的支持:根据材料“……其后,在广南、福建、两浙置市舶司”可知,设置专门的管理机构,掌管对外贸易。 表现:根据材料“市舶之利颇助国用”可知,外贸税收成为宋元两朝国库的重要财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丝织品、瓷器等商品远销海外;根据材料“诸蕃国列居东南岛屿者,皆有慕义之心,可因蕃舶诸人宣布朕意”可知,中国与东南亚、南亚、西亚和东非建立了广泛联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广州、泉州、明州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交易枢纽。
(2)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的中国。特点:根据材料“也将茶的种植方式传播到了各自的国家和地区”可知,向中国周边国家播为主;根据材料“譬如朝鲜和日本茶文化传到这些国家后便与本国的文化相融合,催生出了具有本土特色的茶文化”可知,中国茶文化与周边国家本土文化相融合,形成本土特色。
22.(1)特点:以应用性为主;自主与仿造相结合。
原因:受西方科技传入的影响;征战的需要;对前人成果的继承;轻视理论的科研传统。
(2)启示:科技需要相应的社会环境才能得到发展;坚持科研以自主创新为主,引进为辅;核心科技必须掌握在自己手中;理论需要与实际应用相结合;重视、保护科研人员。
【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清朝(中国)。
特点:根据材料“戴梓随军出征,为清军制造了大量火器。 ”可知,以应用性为主;根据材料“康熙二十五年,荷兰使者献上‘蟠肠鸟枪’,戴梓奉命仿造了10枝,被认为质量超过了原枪。不久,他又奉命仿造‘佛郎机’(西班牙、葡萄牙所造的炮),结果更精准、威力更大。”可知,自主与仿造相结合。
原因:受西方科技传入的影响;根据材料“康熙十三年,三藩作乱,戴梓随军出征”可知,征战的需要;根据材料“西方有一种‘子母炮’,传教士南怀仁造了一年也没造出来,而戴梓只用8天就仿造了出来。 ”可知,对前人成果的继承;结合戴梓制造火器以应用性为主可知,轻视理论的科研传统。
(2)本题是认识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清朝(中国)。启示:根据材料“但清朝统治者并没有重视此项发明,而是将其束之高阁。”“由于戴梓‘与南怀仁及诸西洋人论不合,咸忌之’,被构陷为‘私通东洋’。 戴梓最终被流放东北。”并结合所学可知,科技需要相应的社会环境才能得到发展;根据材料“康熙二十五年,荷兰使者献上‘蟠肠鸟枪’,戴梓奉命仿造了10枝,被认为质量超过了原枪。不久,他又奉命仿造‘佛郎机’(西班牙、葡萄牙所造的炮),结果更精准、威力更大。”可知,坚持科研以自主创新为主,引进为辅以及核心科技必须掌握在自己手中;结合戴梓制造火器以应用性为主可知,理论需要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根据材料“戴梓最终被流放东北。”可知,重视、保护科研人员。
23.示例:
论题:全球化下公共卫生的挑战与大国担当
论证:航路开辟后,大类走向整体,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形成,推动了世界范围的物种交流。哥伦布发现新大陆,随后带去的病菌使印第安人口大量减少,给美洲带来灾难。世界性瘟疫开始传播,全球卫生安全及医疗问题逐渐凸显。
工业革命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世界联系进一步加强,交流更加频繁,疾病传播范围扩大。19世纪出现的霍乱很快发展成一场全球性的传染病,疾病对世界的破环性影响增大。
针对威胁全球的疾病,医学界展开科研活动。19世纪,疫苗接种从欧洲开始并传入亚洲。20世纪,国际性卫生机构建立。共同应对全球性疾病的防疫和治疗。21世纪,中国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展现了大国力量、大国精神、大国担当。
综上所述,世界联系加强的同时,却有利于疾病的传播。世界加强合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协力应对疾病和各种挑战,才是符合全人类共同利益的正确选择。(若学生从其他角度进行阐述,言之成理、史实准确,均可酌情给分)
【详解】本题是开放性试题,解题的思维过程是:首先,认真阅读材料,并从上表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然后,拟定一个论题,论题必须明确;再次,运用具体史实予以论证。
“论题”:依据材料信息“在哥伦布到来后的一个世纪中,印第安人口减少了95%,主要的杀手是旧大陆来的病菌”、“霍乱在1830年出现于俄罗斯,很快横扫了欧洲,接着出现在魁北克、蒙特利尔和纽约,发展成为一场全球性传染病”、“18世纪末,英国医学家爱德华.詹纳开始推荐牛痘接种法,到19世纪早期超过10万英国人实施了接种。牛痘接种法后来传入中国”、“20世纪后,伴随着国际政治和经济的互动增强,以传染病控制等国际卫生问题也日益突出。”可以提取出一条信息“全球化下公共卫生面临巨大挑战”;依据材料信息“1907年,国际公共卫生局建立;……,并向世界卫生组织提供5000万美元援助。”可以提取出第二条信息“公共卫生的应对体现出大国担当”。根据上述两条信息,可拟定“全球化下公共卫生的挑战与大国担当”这一论题。
“论述”:依据所学知识从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工业革命的推动、世界联系进一步加强;18世纪末19世纪初,疫苗接种从欧洲开始并传入亚洲;20世纪,国际卫生机构建立;21世纪,中国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合作等角度分析论证。
示例:论题:全球化下公共卫生的挑战与大国担当。
论证:新航路开辟后,人类走向整体,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形成,推动了世界范围的物种交流。哥伦布发现新大陆,随后带去的病菌使印第安人口大量减少,给美洲带来灾难。世界性瘟疫开始传播,全球卫生安全及医疗问题逐渐凸显。工业革命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世界联系进一步加强,交流更加频繁,疾病传播范围扩大。19世纪出现的霍乱很快发展成一场全球性的传染病,疾病对世界的破环性影响增大。针对威胁全球的疾病,医学界展开科研活动。19世纪,疫苗接种从欧洲开始并传入亚洲。20世纪,国际性卫生机构建立。共同应对全球性疾病的防疫和治疗。21世纪,中国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展现了大国力量、大国精神、大国担当。综上所述,世界联系加强的同时,却有利于疾病的传播。世界加强合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协力应对疾病和各种挑战,才是符合全人类共同利益的正确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