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历史七下1.2 _《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课件+教案+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历史七下1.2 _《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课件+教案+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3.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3-16 10:23:39

文档简介

(共36张PPT)


COURSEWARE RESEARCH INSTITUTE
初中历史课件
FROM THE REIGN OF ZHENGUAN TO THE PROSPEROUS ERA OF KAIYUAN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2课
1)了解“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重大史事发生的原因和表现;女皇帝武则天治国的主要举措及影响。
2)知道唐初的统治者改良政治,发展生产,形成了“贞观之治”的太平局面;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正式称帝的女皇帝,她的统治为后来的“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 到唐玄宗统治的开元年间,唐朝国力达到鼎盛,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3)认识杰出历史人物对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认识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直接生产者,推动了历史的进步。
唯物史观、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唐代是让中国领先世界一千多年的至高点。 “唐”这个字往往成为中国、中国人、中国文化的最简单的标记。
——《余秋雨·中国文化必修课》
唐装的魅力
唐装的魅力
618年
时间
都城
建立者
长安
(唐高祖)李渊
随后,逐步消灭各地的割据势力,统一全国。在这期间,李世民表现出非凡的军事才能。
隋末农民起义
李渊
李建成
李世民
李元吉
李玄霸
点击视频观看:玄武门之变
贞,正也
观,示人
1)背景
:吸取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
2)治国思想
:以民为本
唐太宗曾对大臣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胫以啖腹,腹饱而身毙。”他还常引用古人的话:“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材料体现唐太宗什么治国思想?
( 626 - 649 年在位)
3)措施
用人上:
虚心纳谏 、广纳贤才、知人善用
唐太宗曾间魏征什么是明君,魏征回答说:“兼听则明,偏信则暗。”魏征还经常劝诚唐太宗要居安愚危,戒骄戒奢。唐太宗晚年倦怠政事,贪图享受,魏征叉上书希望太宗能善始善终。
政治方面
房玄龄
杜如晦
唐太宗的治国措施(贞观之治)
政治方面
用人上:虚心纳谏 、广纳贤才、知人善用
经济方面
鼓励发展生产、减轻劳役负担
军事方面
击败东西突厥
②改革三省六部制;制定律法,减轻刑罚;完善科举制度
中书取旨,门下封驳,尚书奉而行之。
皇帝
中书省
(起草政令)
(审核)
(执 行)
门下省
尚书省
吏部
户部
礼部
兵部
刑部
工部
带你更加深入了解三省六部制
中书取旨,门下封驳,尚书奉而行之。
三省六部的作用
思考
三省六部制使皇帝的权力得到加强,还是减弱?为什么?
三省分工明确,相互制约,相权一分为三,从而加强了皇权。
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决策失误。
马牛被 (盖) 野,人行数千里不赍(jī) (带) 粮…四夷 (少数民族) 降附者百二十万人…死罪者二十九人
材料体现了怎样的社会情况?
马、牛、粮食—
经济发展
死罪
社会安定
四夷降附
国力强盛
4)结果
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历史上称之为“贞观之治”
根据视频,结合课本内容完成表格
政治
经济
用人
根据视频,结合课本内容完成表格
政治
经济
用人
① 打击敌对官僚贵族; ② 大力发展科举制; ③ 创立殿试制度
继续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措施
重用人才,不拘一格选拔人才
1)武则天称帝
改国号为周
历史地位:她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2)治国措施
贞观遗风
武则天爱惜人才。骆宾王写得一手好文章,曾参加反抗武则天的队伍,撰写声讨武则天的檄文。武则天读了檄文后,感慨不已,惋惜地说:“这么好的人才,没有得到重用,是宰相的过错!”
宋人绘《唐代科举考试》
武则天首创:殿试
3) 功绩
社会经济得以持续发展,人口持续增长,边疆得到巩固和开拓。这为后来“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郭沫若
乾陵无字碑
为武则天所立
1)唐玄宗的治国措施
他即位以后,稳定政局,励精图治,重用贤能,在贤相姚崇和宋璟的辅佐下,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整顿吏治,裁减冗员;发展经济,改革税制;注重文教,编修经籍。
姚崇
宋璟
《贞观政要》书影
2)“开元盛世”
唐朝的鼎盛时期是什么时候? 表现在哪些方面?
唐玄宗在位的前期,年号为“开元”当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人了鼎感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俱丰实。
——杜甫《忆昔》
唐太宗 武则天 唐玄宗
政治
经济
用人
形成 局面
概括三位皇帝治国策略有哪些相同之处?
哪些做法值得借鉴?
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
减省刑罚;增加科举考试科目
严格考察各级官吏的政绩
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
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虚心纳谏,广纳贤才,知人善任
“贞观之治 ”
打击敌对官僚贵族
大力发展科举制
创立殿试制度
继续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措施
重用人才,
不拘一格选拔人才
“贞观遗风”
整顿吏治
裁减冗员
发展经济
改革税制
重用贤能
重视官吏考核
“开元盛世”
中书取旨,门下封驳,尚书奉而行之。
相同之处
重视选官,善于用人
以民为重,发展生产
不断创新,完善制度
发展是第一要务
人才是第一资源
创新是第一动力
中书取旨,门下封驳,尚书奉而行之。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江山就是人民
人民就是江山
打江山、守江山
守的是人民的心
中国共产党
根基在人民
血脉在人民
力量在人民
回顾上节课隋朝速亡的原因,
思考唐朝长期兴盛的原因有哪些?从中得出哪些历史启示?
国家统一,政治清明,社会稳定;
统治者的励精图治、政策的连续性;
统治者重视人才、重视发展生产等;
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辛勤劳动。
原因
国家稳定是社会发展的前提;
和平发展是时代的主题;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启示
贞观之治
贞观遗风
开元盛世
(618年)建立
武则天
唐玄宗
唐太宗
李渊
( 755年 )鼎盛
李隆基
( 907年 )灭亡
衰落
1. 经李世民君臣23年的努力,唐朝出现社会安定、经济发展、文教昌盛、国力强盛的局面,至649年,人口达到1900万。这一局面被称为(  )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据“李世民君臣”“社会安定、经济发展、文教昌盛、国力强盛的局面”可知,唐太宗贞观时期推行了一系列革新的措施。
在政治上,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及决策程序;制定法律,减省刑罚;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严格考察各级官吏的政绩。
【解析】
在经济上,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历史上称之为“贞观之治”,故选C项;
文景之治出现在汉初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排除A项;“光武中兴”出现在东汉初年光武帝统治时期,排除B项;开元盛世出现在唐玄宗统治前期,排除D项。
2.(2023·湖北恩施·3)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国力空前强大,长安、洛阳、广州等大都市商贾云集,各种肤色、不同语言的商人身穿不同的服装来来往往,十分热闹。这一封建盛世是(  )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据“唐玄宗统治前期”可知,唐玄宗统治前期的盛世局面被称为“开元盛世”,故选D项;
文景之治是西汉初年出现的盛世局面,开创者是汉文帝和汉景帝,排除A项;
光武中兴是东汉初年出现的盛世局面,开创者是汉光武帝,排除B项;
贞观之治是唐朝初年出现的盛世局面,开创者是唐太宗,排除C项。
【解析】
3.(2022·湖北宜昌·26)杰里·本特利在《新全球史》中记述:“唐朝初期,绝大多数官员都是贵族。然而到唐朝后期,教育机会广泛存在,官员们更多地来自于普通人家。”导致唐朝官员来源前后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推进科举取士 B.唐太宗打击官僚贵族
C.完善三省六部制 D.唐玄宗大力整顿吏治
从材料可知唐朝官员来源从贵族偏向普通人家,这是因为唐朝推进科举取士,如唐太宗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仕人报考;武则天创立殿试制度,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唐玄宗把诗赋作为考试的主要内容,这些措施扩大了人才选拔的范围,故选A项;
【解析】
唐太宗打击官僚贵族是原因之一,不是主要原因,排除B项;
完善三省六部制和大力整顿吏治是为了巩固中央集权,与官员来源无关,排除C、D项。
4.(2020·北京·6)下侧材料共同说明唐朝(  )
A.兴盛的原因 B.农业的发展
C.衰落的过程 D.割据的结果
唐太宗吸取前朝灭亡教训,虚心纳谏,从善如流。武则天指出,建国之本,必在务农,唐玄宗前期,整顿吏治,精选地方官员。
MEETING AFTER MEETING MOUNTAINS AND RIVERS课题 《从“贞观之治” 到“开元盛世》 课型 新授课
课 标 解 读 课标要求: 了解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从制度、经济、文化、民族交往、中外文化交流等方面认识,隋唐王朝在世界史上的重要地位 解读:唐朝前期的兴盛: 第一贞观之治与唐太宗积极纳谏,通过魏征与唐太宗纳谏的故事,让学生了解到唐太宗任用贤能、励精图治、勤于政事,政治上比较开明,经济上的发展,史称贞观之治。 第二让学生了解武则天的人生经历,知道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正式称帝的女皇帝,了解武则天当政时期的社会发展状况,以及她在位时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人口稳定增长,为后来的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 第三唐玄宗开元盛世的形成,让学生知道唐玄宗称帝后,一系列推进改革的政策稳固了李唐王朝的统治,促进国家经济发展,文教昌盛,民族和睦,出现盛唐气象。
教 材 分 析 1. 本课的单元地位分析: 本课是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的第二课,讲述唐朝前期政治的开明,为繁荣富强开放的盛唐打下坚实的政治基础。本课内容上承隋朝的统一与灭亡,下启盛唐气象。 2. 课标与本课子目呈现方式分析 课标:知道唐太宗和“贞观之治”,知道唐玄宗和“开元盛世”,初步认识唐朝兴盛的原因。本课共三个子目,分别是唐朝的建立和“贞观之治”、女皇帝武则天、“开元盛世”。 3. 本课教学内容的逻辑结构分析 本课内容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讲述唐朝前期一百多年政治开明的情况,政策具有延续性,且层层奠基。第一部分唐朝建立和“贞观之治”,讲述李渊建立唐朝的过程和唐太宗创造唐朝盛世局面的原因和措施,为唐朝奠定基调。第二部分讲女皇帝武则天的统治的建立和措施,保持了贞观以来政策的连续性,推动社会经济继续发展,为“开元盛世”打下基础。第三部分介绍唐玄宗的统治措施和“开元盛世”,唐朝进入鼎盛时期。
学 情 分 析 1.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七年级学生初步掌握了历史学习的方法,有主动学习的欲望,解读材料、获取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也有所提高,但运用历史学科语言回答问题的能力偏弱,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能力的培养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2.学生通过影视、书籍对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三位统治者的故事有一定的了解,也比较感兴趣,有探究的欲望,使学生具备了学习唐朝历史知识的条件。但学生了解到的历史知识都是零散的、孤立的,没有形成系统性,对于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尚未理清,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建构各知识点间的内在逻辑联系,习得学习历史的方法,通过各种途径去了解历史知识。同时,七年级学生偏重感性认识,理性思维不足,三位统治者的治国方略比较抽象,教学中需采取不同的策略,激发兴趣,加深理解,发展思维,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
教 学 目 标 1、了解“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重大史事发生的原因和表现;女皇帝武则天治国的主要举措及影响。(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2.知道唐初的统治者改良政治,发展生产,形成了“贞观之治”的太平局面;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正式称帝的女皇帝,她的统治为后来的“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 到唐玄宗统治的开元年间,唐朝国力达到鼎盛,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3.认识杰出历史人物对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认识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直接生产者,推动了历史的进步。(唯物史观、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重点 “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
难点 评价历史人物、唐朝兴盛的原因
教学准备 PPT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设计意图
导入 “唐代是让中国领先世界一千多年的至高点。‘唐’这个字往往成为中国、中国人、中国文化的最简单的标记。”那么大唐有多么兴盛?为什么兴盛?一起进入历史课堂第二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开门见山,激发兴趣
新课教学 一.大唐雏凤:唐朝的建立 【教师活动】要求学生阅读课本第 6 页第一段,找出唐朝建立的时间、建立 者、都城。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回答问题。 【教师活动】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讲述。前一课,我们知道隋炀帝的暴政激起了人民的反抗,李渊趁机起兵反隋。618 年,隋炀帝被杀。同年,李渊建立唐 朝,定都长安,随后平定了全国。李渊是唐朝的开国皇帝。 【过渡】随后,逐步消灭各地的割据势力,统一全国。在这期间,李世民表现出非凡的军事才能,那李世民是怎样当上皇帝的呢?他的统治又面临什么问题?请同学们先看视频 贞观之治:唐太宗时代的治国方略 1.背景: 【教师活动】 布置任务:观看视频“玄武门质变”,初步了解唐太宗及贞观之治,知道“贞观之治”的背景。 贡献。 【学生活动】观看视频、思考并回答问题。 【教师活动】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讲述:从视频中,我们知道唐太宗李世民是唐朝的第二位皇帝。他的年号是“贞观”。在位期间,开创了唐朝的盛世局面, 历史上称之为“贞观之治”。唐太宗吸取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确立了自己的治国思想。 2.唐太宗的治国思想 【学生活动】学生阅读课本第 8 页的“材料研读”。思考:材料体现来唐太宗什么治国思想? 史料研读:唐太宗曾对大臣说: “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 dàn ]腹,腹饱而身毙。” 他还常引用古人的话:“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贞观政要》 【教师活动】解读材料:唐太宗对君主和百姓的关系有自己的认识。唐太宗认为作为君主,心中要有百姓。他还引用古人的话,把君主和百姓的关系比喻成舟与水的关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水能让船前行,也可以把船掀翻。百姓可拥护君主,也能推翻君主。由此我们发现来唐太宗的治国思想是——以民为本。 【过渡】呈现“太宗自省图”,提出问题:唐太宗是如何做到“以人为镜”的?他身边有这样的一位大臣——魏征。请同学们结合课本的相关史事,说一说唐太宗与魏征的小故事。 措施: 用人上: 【学生活动】结合第 7 页“相关史事”,讲述唐太宗与魏征的小故事。 【教师活动】 讲述:魏征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谏臣。他曾是太子李建成的心腹,曾经策划 要谋害李世民。但李世民当上皇帝后,不计前嫌,对他委以重任,经常向他询问 国家大事。魏征感到自己遇到了明君,自然是竭力辅佐,常常给皇帝挑刺,经常 让皇帝下不了台。但是唐太宗并没有把他当作是麻烦的制造者,而是把他当作一 面镜子,虚心听取他的意见,改正错误。魏征病死后,唐太宗很难过,痛惜自己 失去了一面可以明得失的“镜子”。 【教师活动】思考:除魏征外,唐太宗身边的能人贤士,你还知道哪些? 【学生活动】思考、回答。 【教师活动】补充介绍房玄龄、杜如晦等历史人物。提出问题:我们可以看到唐太宗在用人上采取什么措施: 【学生活动】回答:虚心纳谏、广纳贤才、知人善用。 3.措施: 革新措施: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8页的第一自然段, 从政治、经济等方面归纳唐太宗的革新措施。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归纳并回答。 【教师活动】归纳总结,适度拓展 总结: 政治方面: 改革三省六部制;制定律法,减轻刑罚; 完善科举制度 经济方面: 鼓励发展生产、减轻劳役负担 拓展:唐朝完善三省六部制 【教师活动】结合“三省六部制”示意图讲解三省的职能与分工,提出问题;请同学们观看视频:思考三省六部制使皇帝的权力得到加强,还是减弱?为什么? 【学生活动】观看视频,思考问题并回答 【教师活动】补充拓展三省六部制的作用:三省分工明确,相互制约,相权一分为三,从而加强了皇权。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决策失误 4.结果:【教师活动】要求学生阅读史料研读:自贞观以后,太宗励精为理。至(贞观)八年、九年,频至丰稔, 米斗四五钱,马牛布野,外户动辄数月不闭。至(贞观)十五年,米每斗值二钱。 ——杜佑《通典》卷七 思考:材料中所叙述的社会状况是怎样的? 【学生活动】阅读史料并回答问题。 【教师活动】解读材料,归纳总结。 通过对材料的研读,我们可以看到:米价便宜,粮食连年丰收,经济得到进 一步发展,国力增强。外户动辄数月不闭,住宅向外的门几个月都不关闭,社会 稳定,政治清明。历史上称之为“贞观之治”。
【过渡】唐太宗的治国思想和治国措施造就了唐朝历史上的第一个盛世 局面,它为唐朝的繁荣强盛和中华文明辉煌灿烂时期的到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他之后的武则天、唐玄宗又采取了哪些措施来推动唐朝的进一步发展呢? 三.凤仪天下:女皇武则天 【学生活动】观看视频,了解武则天的事迹。 【师生活动】归纳概括、梳理教材。 武则天称帝 改国号为周, 历史地位:她是我国历史上 唯一的女皇帝 2.治国措施:武则天当上皇帝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政治上:打击敌对的官僚贵族;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 用人上:重用人才,不拘一格选拔人才 经济上:继续推行贞观以来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措施,重视发展生产。 【教师活动】武则天一朝号称“君子满朝”。如神探狄仁杰等,开元贤相姚崇、宋璟也是武则天统治时期提拔起来的。结合课本相关史事讲解讲述武则天爱惜人才的故事。 功绩: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人口持续增长,边疆得到巩固和开拓,为 后来“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出示郭沫若的评价: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体会武则天统治起到来“承上启下”的作用。 四.开元盛世:唐玄宗的黄金时代 1.唐玄宗的治国措施 【教师活动】武则天的统治上承贞观,下启开元。开元是唐玄宗统治前期的 年号。他当上皇帝后,又是如何来治理国家的呢?请观看视频《开元盛世》,结合课本,归纳唐玄宗的治国措施。 【学生活动】观看视频,结合课本,归纳唐玄宗的治国措施。 【师生活动】唐玄宗继承了先辈的治国理念,并加以发展。他重用姚崇、宋 璟、张九龄,整顿吏治,发展经济,注重文教,巩固边疆。在他的治理下,唐朝 国力空前强大,进入了鼎盛时期,形成“开元盛世”的局面。 “开元盛世” 【教师活动】唐朝的鼎盛时期是什么时候? 表现在哪些方面? 【教师活动】学生结合杜甫名诗《忆昔》,感受诗中描绘盛世局面。 【师生活动】归纳总结,进一步完善表格内容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思考概括三位皇帝治国策略有哪些相同之处?哪些做法值得借鉴? 重视选官,善于用人 以民为重,发展生产 不断创新,完善制度, 合作探究:唐朝兴盛的原因有哪些?(提示:可以从统治者、治国措施、人 民群众等方面思考)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分组展示。 【师生活动】从四个方面整理、归纳唐朝兴盛的原因。 1.国家统一,政治清明,社会稳定。(前提) 2.统治者的励精图治、政策的连续性。 3.统治者重视人才、重视发展生产等。 4.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辛勤劳动。 唐朝的兴盛还有哪些原因呢?同学们可以在课后进行进一步思考。 引导学生回归课本,联系旧知,建立联系,落实时空。 激发兴趣,整体感知,培养获取信息的能力。 通过材料研读,培养学生的史料解析能力,理解唐太宗以民为 本的治国思想 激发兴趣,感受唐太宗虚心纳谏的人格魅力 用具体的事例和历史的细节丰满历史人物的形象,让一个有血有肉的帝王形象深深地印在学生的脑海中,感受唐太宗的个人风采和人格魅力 通过师生对材料的研读,认识到贞观年间推行、采取的一系列 政治、经济措施,适应了当时的形势,在较短的时间内,把乱世变 成了治世,社会呈现出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的局面,准确理解“贞观之治”的概念。 学生带着任务阅读课本,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归纳概括能力。 用表格形式呈现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的治国措施和治世局 面,帮助学生重新建构知识体系,形成知识的脉络,准确把握其内在逻辑联系。
以史为鉴,总结 提升,思考从历 史中汲取的前人 的经验。对本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提升,归纳三位皇帝治国策略的相 似之处,在此基础上加深引导学生认识到社会稳定是国家兴盛的前提,杰出历史 人物能推动历史的发展,发展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联系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拓展阅读 推荐阅读: 1.《贞观政要》(唐吴兢著) 2.《唐太宗传》(赵科尧、许道勋著) 3.《武则天传》(雷家骥著) 4.《唐玄宗传》(赵科尧、许道勋著)
课程小结 隋朝灭亡为唐太宗提供了历史教训,在此基础上的治国思想和措施造就了 “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之后的武则天继续实行贞观以来的政策和措施,重用 人才,为唐朝全盛时期的到来奠定了基础;在唐太宗、武则天的统治基础上,唐 玄宗统治前期励精图治,唐朝进入了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作业布置 收集唐太宗的故事或言论, 进一步了解其治国思想。 学生通过阅读课外书籍或观看视频,收集 唐太宗的故事或言论,进一步了解他的治国思想,在此基础上作出自己的判断,形成正确的认识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