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答司马谏议书 课型 新授课
课 标 解 读 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
教 材 分 析 《答司马谏议书》出自部编教材下册第八单元“家国情怀”,与必修上“学习之道"、必修下“中华文明之光”同属于任务群“思辨阅读与表达”,本单元在前两个单元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本文侧重学习反驳的艺术。
学 情 分 析 学生具有较强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文意的理解难度不大,一课时可以梳理完成。通过“学习之道”“中华文明之光”两个单元“思辨阅读与表达”的学习,学生的思维能力已有一定的基础,但思辨能力的进一步提升,需要老师组织课堂活动进行引导。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议论文的知识,但驳论的方法、理性表达需要通过课堂训练得到提升。
教 学 目 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积累重要文言字词句;领略《答司马谏议书》简明扼要、铿锵有力的词语的运用。 思维发展与提升:学习层次清晰、条理分明的驳论文章结构,分析驳斥方法、逻辑。 审美鉴赏与创造:把握王安石在书信中表达的观点态度,领略文章雄辩之气,学习驳论。 文化传承与理解:了解时代背景,体会作者坚持改革,决不为流言俗议所动的决心,感受古代贤者责任与担当的精神,与忧国忧民心怀天下的情怀。
重点 积累重要文言字词句,学习层次清晰、条理分明的驳论文章结构,分析驳斥方法、逻辑。
难点 把握王安石在书信中表达的观点态度,领略文章雄辩之气,学习驳论。
教 学 准 备 教具:一体机、课件 学具:1.笔、本(课本、练习册、作业本) 2.印发司马光《与王介甫书》节选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设计意图
导入 视频导入(王安石变法) 这其中有一则公案:司马光以三千四百余字书信说服王安石放弃变法,而王安石只以三百五十字回敬。 今天就让我们通过两人的书信,来品一品这则公案。 课前任务:查阅资料,了解王安石变法的背景、与司马光的关系及课文相关文化常识,把握写作背景。 补充资料: ⑴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仁宗庆历进士。嘉佑三年(1058)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要求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推行富国强兵的政策,抑制官僚地主的兼并,强化统治力量,以防止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巩固地主阶级的统治。神宗熙宁二年(1069)任参知政事。次年任宰相,依靠神宗实行变法。并支持五取西河等州,改善对西夏作战的形势。因保守派反对,新法遭到阻碍。熙宁七年辞退。次年再相;九年再辞,还居江宁(今江苏南京),封舒国公,改封荆,世称荆公。卒谥文。 他强调“权时之变”,反对因循保守,列宁称他是“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他主张“绝求正所以经世务”,设置专局,使子与门人纂修各经新义,以为诵习的定本。《诗》、《书》、《周官》三经新义最为重要,《周官新义》尤能阐发新政理论。他的诗文颇有揭露时弊、反映社会矛盾之作,体现了他的政治主张和抱负。散文雄健峭拔,旧时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歌遒劲清新。词虽不多而风格高峻,《桂枝画 金陵怀古》颇有名。所著《字说》、《钟山目录》等,多已散佚。今存《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三经新义》中的《周官新义》残卷、《老子注》若干条。 ⑵司马光,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省夏县)人 ,世称涑(sù)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自称西晋安平献王司马孚之后代。 宋仁宗宝元元年,进士及第,累迁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官至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元佑元年,去世,追赠太师、温国公,谥号文正。名列“元佑党人”,配享宋哲宗庙廷,图形昭勋阁;从祀于孔庙,称“先儒司马子”;从祀历代帝王庙。 司马光,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⑶写作背景:北宋中期,社会矛盾尖锐。王安石在宋神宗支持下,在熙宁年间开展变法,以期富强国家。但王安石变法引起了司马光等保守士大夫的激烈反对。为此,司马光作了长达三千多字的《与王介甫书》抨击新法的种种弊病,题目中以字“介甫”相称,以显友人亲近;而王安石立场严明,他的《答司马谏议书》以官位称呼对方,四百多字的驳论文委婉含蓄、客观严谨,逐条驳斥了对方对新法的责难,批判了士大夫因循守旧、苟且偷安、不恤国事的保守思想,表达了坚定不移推行新法的决心。这篇文章反映了当时变法和保守两派之间的思想、政治交锋,而这两个立场完全对立、矛盾异常尖锐团体的领袖,本该“道不同不相为谋”,但事实上并未影响他们之间相互尊重、欣赏的私人感情,完美地诠释了“君子和而不同”。 变法自熙宁二年开始,至元丰八年宋神宗去世结束,故亦称熙宁变法、熙丰变法。王安石变法以发展生产,富国强兵,挽救宋朝政治危机为目的,以"理财"、"整军"为中心,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各个方面,是中国古代史上继商鞅变法之后又一次规模巨大的社会变革运动。 ⑷文化常识 ①参知政事:是中国古官职名。原是临时差遣名目,唐太宗贞观十三年(639)十一月,以刘洎为黄门侍郎、参知政事,参知政事始正式作为宰相官名。到宋代,设中书门下(习称政事堂),此后参知政事则演变成一个常设官职,作为副宰相,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削弱相权,增大皇权。 ②爵: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在中国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爵,后代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不尽相同。 ③翰林学士:是古代官名。始设于南北朝,至唐玄宗时,于翰林院之外别建学士院,选有文学的朝官充任翰林学士、入直内廷,批答表疏,应和文章,随时宣召撰拟文字。德宗以后,时事多艰,翰林学士成为皇帝最亲近的顾问兼秘书官,经常值宿禁中,承命撰草任免将外、册立太子、宣布征伐或大赦等重要文告,有"内相"之称。其加知制诰衔者即等于暂代中书舍人,因之,充学士者经中书舍人,往往即能升任宰相。 ④中书舍人:官名。魏晋时于中书省内置中书通事舍人,掌传宣诏命。南朝沿置,至梁,除"通事"二字,称中书舍人,任起草诏令之职,参与机密,权力日重。 ⑤有司:因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故称“有司”,但“有司”并不是某个具体的部门,而是代指负有专责的官吏。 ⑸古代常用谦称 ①鄙人:本义指居于郊野之人。古人常用来谦称自己,表示地位不高,见识浅薄。 ②臣:古人对自己的谦称,表示自谦,多有君臣关系在内。 ③仆:旧时男子自称谦辞。仆即奴仆,下对上、幼对长自称仆,借以表示对对方的敬重。 ④晚生:旧时对前辈称己的谦辞。 ⑤不肖:旧时男子自谦。不肖原指子不似其父那样贤能,故男子在其父母死后多借以自称,表示谦恭。 ⑥不才:旧时男子自谦。不才即没有才能,故借以自称,以示谦恭。 ⑦不敏:古人称自己不聪明,不敏捷。 ⑧在下:自称的谦辞。古时坐席,尊长在上座,所以自称在下。 1.创设情境,激发学习热情。 2. 熟悉课文内容及变法背景。 3. 了解王安石和司马光对变法的不同态度。 4. 朗读感受文章魅力.人物品格。 ★语文教学要关注学生的心理特征。(课标)
新课教学 活动任务一:疏通文意,积累字词句。 一、分组合作,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 每4个同学为一组,左边的同学探究第一、二段,右边的同学探究第三、四段,在合作探究的基础上上台展示。 要求:①默读课文,标记疑点。结合书下注释,借助工具用书,自行翻译课文,标记出不能理解的实词词义、虚词用法、句子意思,留待小组交流。 ②小组交流,推求词义。把个人自主学习时标记的疑点难点,在小组内探讨交流,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推求词义、句意; ③课堂质疑,师生释惑。以小组为单位,将通过小组交流依然不能够解决的问题提交给老师,在课堂上师生一起探讨,共同答疑。 ④自由诵读,理清思路。小组合作,讨论每段段意。 【通假字】 1.不复一一自辨(“辨”通“辩”,辩解) 2.于反复不宜卤莽(“卤”通“鲁”,粗鲁) 3.故今具道所以(“具”通“俱”,详细) 【古今异义】 1.故略上报 上报:古义: 写回信。今义:向上级汇报 2.于反复不宜卤莽 反复:古义:书信往来。今义:多次重复 3.则众同为而不汹汹然 汹汹:古义:大吵大闹。今义:形容声势盛大的样子,多含贬义。 4.故今具道所以 所以:古义:……的原因。今义:连词,表结果,所以 5.今君实所以见教者 所以:古义:用来……的。今义:连词,表结果,所以 6.不任区区向往之至 区区:古义:谦词,用于自称。今义:指小或少 7.以致天下怨谤也 以致:古义:因而招致。今义:连词表结果。以致 【词类活用】 名词作动词 1.以膏泽斯民 膏泽:名词作动词,施加恩惠 2.如日今日当一切不事事 事:做 【文言句式】 1.判断句 (1)所操之术多异故也(“……也”表判断) (2)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加粗的“为”译为“是”表判断) (3)胥怨者民也 (……者,……也表判断) 2.状语后置句 (1)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 (“于朝廷”作状语后置) (2)受命于人主 (“于人主”作状语后置) 3.宾语前置句 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 (何为应为“为何”) 4.定语后置句 至于怨诽之多 (“多”作定语后置) 梳理文意,明确行文结构 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段:这段主要阐明写这封信的原因和目的。因为两人之间有分歧,所以写信表明自己的立场和态度。 第二段:全文驳斥的重点部分,作者以“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为论证的立足点,分别对保守派谬论进行驳斥,表明自己坚持变法的立场。 第三段:进一步明确自己的立场和态度(想让我从此不要做这些事儿,墨守前人的所作所为,那就不是我所敢领教的)。
活动任务二:探究文本,学习驳论的艺术。 情境设置:假如你是司马光,请你尝试对话王安石,抓住本文的说理漏洞,给王安石再写《三与王介甫书》。 对话文本,鉴赏驳论。 补充学习支架: 1.驳论文,这种文体一般是先指出对方错误的实质,或直接批驳(驳论点),或间接批驳(驳论据、驳论证);继而,针锋相对地指出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论证。驳论是跟立论紧密联系着的,因为反驳对方的错误论点,往往要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正确论点,以便彻底驳倒错误论点。这类文章写作有一个思路,那就是:(1)列现象,(2)示弊端,(3)挖根源,(4)指出路。 2.亚里士多德在逻辑学中提出的经典概念——三段论。 三段论推理是演绎推理中的一种简单推理判断。他包括:一个包含大项和中项的命题(大前提)、一个包含小项和中项的命题(小前提)以及一个包含小项和大项的命题(结论)三部分。 三段论实际上是以一个一般性的原则(大前提)以及一个附属于一般性的原则的特殊化陈述(小前提),由此引申出一个符合一般性原则的特殊化陈述(结论)的过程。 (一)试着根据《答司马谏议书》,推断司马光来信的基本观点,再阅读司马光《与王介甫书》,看看其内容与你的推断是否相合。 (常规问法:他们争议的焦点有哪些?) 明确: 侵官:财利不以委三司而自治之,更立制置三司条例司。 置提举常平、广惠仓使者四十余人,使行新法于四方。 生事:使上自朝廷,下及田野,内起京师,外周四海,士、吏、兵、农、工、商、僧、道,无一人得袭故而守常者,纷纷扰扰,莫安其居。 征利:行均输法于江准,欲尽夺商贾之利,又分遣使者散青苗钱于天下,而收其息,使人人愁痛,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 拒谏:或所见小异,微言新令之不便者,介甫辄勃然加怒,或诟骂以辱之,或言于上而逐之,不待其辞之毕也。 (二)面对司马光的指责,王安石是如何辩驳的? 1.体会概括王安石的辩驳艺术。 (1)驳“侵官”:“受”“议”“授”三个动词,说明新法从决策、制定到推行的全过程都是名正言顺、合理合法的。 (2)驳“生事”:“举先王之政”是理论依据,“兴利除弊”是根本目的,表明变法改革是“上合先王之道,下利国家百姓”的好事。 (3)驳“征利”:“为天下理财”明确了“征利”的对象,“为天下”的根本出发点是正确的,“征利”的责难也就站不住脚了。 (4)驳“拒谏”:拒绝正确的批评才叫拒谏。“辟邪说,难壬人”是批驳不正确的言论,排斥巧辩的佞人,不符合“拒谏”之说。 (5)驳“致怨”:“固前知其如此也”一语带过,“固”意为“本来”,充分表达了面对改革的阻力和怨恨早有心理准备,大有对此不屑一顾的轻蔑意味。又指出士大夫“多媚众”,那么改革者“以寡敌众”,怨诽之多自然也不稀奇。后又举“盘庚迁都”为例,表明自己度义后动,不为士大夫之怨而改其度。 明确:(1)举例论证,树立论点。结合盘庚迁都的历史事例,说明变法在于正义性并非众人的看法,坚定自己的立场,有理有据。(驳论点) (2)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作者在第二段论述开头,以“儒者”公认的要求(名实相符)为发端,以对方用以律人的标准为前提来反驳司马光(提醒学生在《与王介甫书》中出现了大量孔孟、老子之言),同时为下文从事实上驳斥对方强加给变法的罪名,提出了必要的理论依据。(驳论证) (3)芟除枝蔓,一一辩驳。司马光来信三千余字,对变法造成的后果罗列成堆,若一一争辩,势必陷入泥淖。王安石拎出要点,严辞一一辩驳,针锋相对,要言不烦地予以驳斥,理足气盛,既具有文学家的简洁语言,又具有政治家的独到眼光。(驳论点,驳论证,语言艺术) (4)刚柔并济,以退为进。王安石和司马光同为朝中重臣,私交甚好,王安石因此多用“窃”“蒙”“冀”等委婉措辞,有礼有节。然并不因此含糊其辞,同时点明“所操之术多异故也”“终必不蒙见察”,划清观点界限,清楚地表明自己的立场。(语言艺术) 半山文善用揭过法,只下一二语,便可扫却他人数大段,是何简贵! ——【清】刘熙载 固由兀傲性成,究亦理足气盛,故劲悍廉厉无枝叶如此。 ——【清】吴汝纶 2.追问:王安石在批驳过程中主次分明,仅用三句话批驳“侵官、生事、征利、拒谏”四大罪名,为什么单独用一个自然段来辩驳“致怨”罪名? 点拨:从“致怨”罪名和其他四大罪名的区别来理解。 明确:“致怨”罪名是司马光在《与王介甫书》中批评王安石的第一个罪名。相对于其他四种罪名,其主观性更强。“致怨”是改革的结果,凡是改革必会遭到敌对势力的反对,但这并不一定意味着所有的改革或政策都是错误的。儒家讲求“得民心者得天下”,如果不重点对该问题进行批驳,作为少数派改革者的王安石等人就寸步难行。这也充分体现了王安石身为改革者即使孤独寂寞、不被理解,仍要不计得失、坚持己见、一往无前的“先驱精神”。 3.理解两者之辩,抓漏洞试做辩驳,替司马光写《三与王介甫书》 示例: 司马光之责:侵官 王安石之驳:受命于人主,议修于朝廷 漏洞:变法条目繁多,部分举措不合时宜甚至给百姓带来沉重负担 二、对话王安石:面对好友的指责,王安石的语气是那么的委婉客气,字里行间却是宁折不弯的骨气。请分别找出具体的表现。 【明确】柔的表现:①首段的谦词和敬词,如“蒙教”“窃”“冀”“见恕”等,尾段的“不任区区向往之至”虽然只是一句书信体的套话,但也表达了写信人对收信人的敬意。即使是朋友之间有了冲突,仍不忘礼貌。②称呼司马光“君实”,称呼对方本字而不直呼其名,也不称呼其官职,也是出于二人多年的友谊。 刚的表现:①强调“名”和“实”的关系,用对方的逻辑反驳对方,不留情面。②强调变法的程序合理合法,强调变法的目的为国为民,称反对变法的言论是“邪说”, 反对变法的人是“壬人”,前面是为自己辩护,最后则是主动向对方进攻。句式一句比一句短,语气一句比一句强。③从澄清使“天下怨谤”的四个罪状,转为攻击对方反对变化的根源,揭露反对派的私心。④借助“上”的权威,暗示自己将改革到底。 1.引导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 2.交流辩论理解理性的声音,感受理性说理的要求并运用。 3.掌握反驳的艺术。 4.培养合作交流意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思辨能力,培养这生的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课标)
活动任务三:思辨阅读,练习理性辩驳,感受君子“和而不同”之风。 情境设置:比读两者书,请选择“保守”或“新进”的立场,进行一场辩论。 一、演绎辩论过程: 1.首先,请一位学生重新明确王安石和司马光书信中的各自的观点。 2.然后,根据情境身份自由演练,推荐双方代表,表明身份、观点——例如:我是“明星文豪”王安石或者“砸缸网红”司马光,我认为…… 3.之后,以书信中的原句为论据,请两位同学示范演绎第一轮辩驳。 4.接着,有请两个小组演绎第二轮辩驳。 5.最后,进入全班自由演绎第三轮辩驳——用自己的话引经据典,针锋相对。 在辩论的过程中,体味原文两位政敌在辩驳中体现的情感,思考:他们究竟是敌是友?结合本文内容,参考《与王介甫书》《一对政治敌手的不同进击方式》两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补充资料:材料一:“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答司马谏议书》; 材料二:“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光不材,不足以辱介甫为友,然自接待以来,十有余年,屡尝同僚,亦不可谓之无一日之雅也。虽愧多闻。至于直谅,不敢不勉,若乃便辟、善柔、便佞,则固不敢为也。”--《与王介甫书》 材料三:“安石与光素厚,光援朋友责善之义,三诒书反覆劝之,安石不乐。”--《宋史·王安石传》 材料四:“呜呼!二公之贤多同,至议新法不合绝交,惜哉!”--《邵氏闻见录》 示例1:是敌——王安石和司马光对于改革政见不合,文章第一段有“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的句子,文中注释提出“每”意为“常常”,“所操之术”意为“所持的政治主张”,“不合”和“多异”更是明确表明二人是政敌关系。 示例2:是友——司马光在《与王介甫书》中谈到“曩者与介甫议论朝廷事,数相违戾,未知介甫之察不察,然于光向慕之心未始变移也。”这表达了自己虽然和王安石政见不同,但是却依然仰慕对方。“光昔从介甫游,介甫于著书无不观,而特好孟子与老子之言”,表明二者曾经关系密切,了解对方的爱好。文中多次称赞对方为“大贤”,发自内心钦佩对方的才华。作者在《一对政治敌手的不同进击方式》中提到“司马光与吕晦相遇,吕晦告知欲弹劾王安石,司马光惊愕地问:‘王介甫素有学行,命下之日,众皆喜于得人,奈何论之?’”。这也表现了司马光对王安石才华的充分肯定。 (说明:学生各抒己见,言之成理即可。) 教师补充:王安石与司马光可谓亦敌亦友。司马光在《与王介甫书》中写到“孔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之道,出处语默,安可同也?然其志则皆欲立身行道、辅世养民,此其所以和也。”可见,二人政见虽不同,但本心相同,都具有“立身行道、辅世养民”的高度责任感与“和而不同”的君子风度。 小结过渡: 大家很好地演绎了这场“君子之争”,那么何谓“君子”?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何谓“君子”?君子同而不和,小人和而不同;何谓“君子”?君子群而不党,小人党而不群。那何为“担当”?担当是王安石“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无畏勇气,担当是魏征“敢谏善谏、舍我其谁”的果敢智谋,担当是司马光“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家国大义。相信作为新时代青年,大家也能体现我们的责任与担当。 追问:你从王安石或司马光的身上看到了中国知识分子怎样的精神品格? 精神品格: 深刻的洞察力:习于苟且 不恤国事 坚如磐石的决心:寡不敌众 助上抗之 兼容并包的气度:直面质疑 一一解释 非凡的胆略:迎难而上 负重前行 关于国家改革,你有什么看法? (可从改革是什么,需不需要改革,如何改革以及改革会有什么影响等角度任选其一进行思考讨论。) 播放视频《改革开放四十年》 (各抒己见) 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看到圣人先贤心怀天下,坚守道义,敢于担当的志士情怀。他们用行动向我们传递思想,告诉我们君子之交并非总是寻求一致的见解,只要有利于国家、集体,即使意见不同,亦可赤诚相见,沟通思想。他们的责任意识和磊落人格,需要我们继续传承并发扬。 点明了“驳论点”“驳论据”“驳论证”“语言艺术”四个方向,学生再去分析探究,方向清,效率高。同时给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扮演司马光和王安石,尝试进行对话,从对话中体会王安石的驳辩方法。
拓展阅读 《与王介甫第三书》 夫议法度以授有司,此诚执政事也,然当举其大而略其细,存其善而革其弊,不当无大无小,尽变旧法以为新奇也。且人存则政举,介甫诚能择良有司而任之,弊法自去;苟有司非其人,虽日授以善法,终无益也。介甫所谓先王之政者,岂非泉府赊贷之事乎?窃观其意,似与今日散青苗钱之意异也;且先王之善政多矣,顾以此独为先务乎?今之散青苗钱者,无问民之贫富、愿与不愿,强抑与之,岁收其什四之息,谓之不征利,光不信也。至于辟邪说,难壬人,果能如是,乃国家生民之福也;但恐介甫之座,日相与变法而讲利者,邪说、壬人为不少矣。彼颂德赞功、希意迎合者,皆是也。介甫偶未之察耳。盘庚曰:“今我民用荡析离居。”又曰:“予岂汝威?用奉畜汝众。”又曰:“无或敢伏小人之攸箴。”又曰:“非废厥谋,吊由灵。”盖盘庚遇水灾而选都,臣民有从者,有违者,盘庚不忍胁以威刑,故勤劳晓解,其卒也皆化而从之,非谓废弃天下人之言而独行己志也。光岂劝介甫以不恤国事,而同俗自媚哉?盖谓天下异同之议,亦当少垂意采察而已。(《与王介甫第三书》) 结合《与王介甫第三书》选段,说说司马光的反驳有怎样的特点? 明确:他借用孔子的言论,表明自己以“和而不同”的交友之道向“益友”王安石写信。之后引经据典,列举史例,证明新法违背孟、老之意,不得人心,并逐一陈之。接着指出王安石“自信太厚”,对其排除异己的做法给予批评。最后以老友名义,语重心长地劝其废除新法,并忠告王安石识别“忠实之人”与“谄谀之人”,进而指出谄谀之人“一旦失势,必有卖介甫以自售者”。全篇书信刚而柔,直而婉,重波迭浪,层层推进。征引名言,列举史实,以古论今,情意真切。阐明了反对变法的政治主张,体现出忠国为民的深厚情怀。 补司马光散文特点: 1.文史融合,自成一格。司马光的许多史传散文、笔记散文,都是“双笔”交汇,写得情节紧凑,扣人心弦,人物性格鲜明,对话贴切,相当富有文学性。“高鉴择之”的眼界与文史融合的妙笔,牢牢地把自己的散文风格定位于文史之间。 2.言事论事,朴实无华。他倡导文为实用理念,拒绝骈文,反对华丽。言有用之事,写实用之文,体现了司马光的文学审美倾向和文化价值观。 为文简约,用字精准。言简意赅、惜墨如金。言有尽而意无穷,惟大手笔方能为之。 3.征引典故,善用比喻。司马光学识渊博,文史典故信手得来,即便是写奏折,也常将典故为己所用,不作师出无名之语。司马光的比喻手法,运用得也是非常精到、娴熟。 4.语言晓畅,情感真实。司马光为文义正辞约,不雕饰,不张扬。抒发情感,真实自然。这在他写给家人和朋友的书信、墓志中表现得尤其显著。 1.交流碰撞感受改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继承“勇于改革,敢于担当”的红色基因。 2.学以致用,学习理性表达。 ★立德树人,增强文化自信;培养书面或口头表达能力。(课标)
总结 在封建时代庞大的官僚机构中,王安石亦不愧为一位佼佼者。在担任地方长官,在堇县为官之时,他曾大修农田水利,起堤堰,决坡塘,为水陆之利。他站在堤堰上,站在坡塘边,看到自己的抱负略能实现,穷苦百姓略得温饱,心头掠过一丝安慰,脸上终于绽出一点笑容。 后来,受到宋神宗的重用,大刀阔斧地推行新政,表现了过人的胆识和气魄。然而,尽管王安石的个人品格那么高尚,尽管变法那么合理,可变法实行十八年,却是收效甚微;宋神宗一死,新法全被废除,王政日趋腐败,积贫积弱愈演愈烈。一者,反对变法的力量,的确是太强了。均输法一出,即被攻击为与民争夺利,有失王政之体;青苗法被攻击为开设称贷之法可羞。王安石本人更是受尽毁谤。再者,在变法派一方,除了王安石之外的参政人物,实在是不争气。当时曾有五位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曾被讥为“生、老、病、死、苦”: 王安石生气勃勃却是孤身一人; 曾公亮,年过七十,老而无能; 富弼,原是范仲淹执政的改革派,称病告退; 唐介,极力反对宋神宗重用王安石,新政伊始即一命呜呼; 赵佧(kǎ),企图阻挠新法又不好发作,叫苦不迭。 再加上小人作乱,数不胜数。 读王安石的《答司马谏议书》,重温王安石变法的点滴史实,叫人百感交集! 《登飞来峰》:“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与其说是改革者的高瞻远瞩,还不如说是冲浪者的孤独与寂寞!
与王介甫书
(可节选蓝色部分做联读)
光居尝无事不敢涉两府之门,以是久不得通名于将命者。春暖,伏惟机政余裕,台候万福。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光不材,不足以辱介甫为友,然自接侍以来十有余年,屡尝同僚,亦不可谓之无一日之雅也。虽愧多闻,至于直谅,不敢不勉。若乃便辟、善柔、便佞,则固不敢为也。孔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之道,出处语默,安可同也,然其志则皆欲立身行道,辅世养民,此其所以和也。向者与介甫议论朝廷事,数相违戾,未知介甫之察不察,然于光,向慕之心未始变移也。窃见介甫独负天下大名三十余年,才髙而学富,难进而易退,逺近之士,识与不识,咸谓介甫不起而巳,起则太平可立致,生民咸被其泽矣。天子用此起介甫于不可起之中,引参大政,岂非亦欲望众人之所望于介甫邪?今介甫从政始期年,而士大夫在朝廷及自四方来者,莫不非议介甫,如出一口;下至闾阎细民,小吏走卒,亦窃窃怨叹,人人归咎于介甫,不知介甫亦尝闻其言而知其故乎?光窃意门下之士方曰誉盛徳而赞功业,未始有一人敢以此闻达于左右者也。非门下之士,则皆曰:彼方得君而专政,无为触之以取祸,不若坐而待之,不过二三年,彼将自败。若是者,不唯不忠于介甫,亦不忠于朝廷。若介甫果信此志,推而行之,及二三年,则朝廷之患已深矣,安可救乎?如光则不然,忝备交游之末,不敢苟避谴怒,不为介甫一一陈之。今天下之人恶介甫之甚者,其诋毁无所不至,光独知其不然。介甫固大贤,其失在于用心太过,自信太厚而已。
何以言之,自古圣贤所以治国者,不过使百官各称其职,委任而责成功也。其所以养民者,不过轻租税、薄赋敛、已逋责也。介甫以为此皆腐儒之常谈不足为,思得古人所未尝为者而为之,于是财利不以委三司而自治之,更立制置三司条例司,聚文章之士及晓财利之人,使之讲利。孔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樊湏请学稼,孔子犹鄙之,以为不如礼义信,况讲商贾之本利乎?使彼诚君子邪,则固不能言利;彼诚小人邪,则惟民是虐,以饫上之欲,又可从乎?是知条例一司已不当置而置之,又于其中不次用人,往往暴得美官,于是言利之人,皆攘臂圜视,炫鬻争进,各斗智巧以变更祖宗旧法。大抵所利不能补其所伤,所得不能偿其所亡,徒欲别出新意,以自为功名耳。此其为害巳甚矣,又置提举常平广惠仓,使者四十余人使行新法于四方,先散青苖钱,次欲使比户出助役钱,次又欲更捜求农田水利而行之。所遣者虽皆选择才俊,然其中亦有轻佻狂躁之人,陵轹州县,骚扰百姓者,于是士大夫不服,农商丧业,谤议沸腾,怨嗟盈路,迹其本原,咸以此也。书曰:“民不静,亦惟在王宫邦君室。”伊尹为阿衡,有一夫不获其所,若己推而内之沟中。孔子曰:“君子求诸巳。”介甫亦当自思所以致其然者,不可专罪天下之人也。夫侵官,乱政也,介甫更以为治术而先施之;贷息钱,鄙事也,介甫更以为王政而力行之;徭役,自古皆从民出,介甫更欲敛民钱顾市佣而使之。此三者,常人皆知其不可,而介甫独以为可。非介甫之智不及常人也,直欲求非常之功而忽常人之所知耳。夫皇极之道,施之于天地人,皆不可须臾离。故孔子曰:“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介甫之智与贤皆过人,及其失也,乃与不及之患均。此光所谓用心太过者也。
自古人臣之圣者,无过周公与孔子。周公孔子亦未尝无过,未尝无师。介甫虽大贤,于周公孔子则有间矣。今乃自以为我之所见天下莫能及,人之议论与我合,则喜之;与我不合,则恶之,如此,方正之士何由进?谄谀之士何由远?方正日疏,谄谀日亲,而望万事之得其宜,令名之施四远,难矣。夫从谏纳善,不独人君为美也,于人臣亦然。昔郑人游于乡校以议执政之善否。或谓子产毁乡校,子产曰:“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薳子冯为楚令尹,有宠于薳子者八人,皆无禄而多马。申叔豫以子南观起之事警之,薳子惧辞八人者,而后王安之。赵简子有臣曰周舍,好直谏,日有记,月有成,岁有效。周舍死,简子临朝而叹曰:“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诸大夫朝,徒闻唯唯,不闻周舍之鄂鄂,吾是以忧也。”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鄼文终侯相汉,有书过之史。诸葛孔明相蜀,发教与群下曰:“违覆而得中,犹弃弊蹻而获珠玉,然人心苦不能尽,惟董幼宰参书七年,事有不至,至于十反。”孔明尝自校簿书,主簿杨颙谏曰:“为治有体,上下不可相侵,请为公明以作家譬之,今有人使奴执耕稼,婢典炊爨,鸡主司晨,犬主吠盗,私业无旷,所求皆足。忽一旦尽欲以身亲其役不复付,任形疲神困,终无一成。岂其智之不如奴婢鸡狗哉?失为家主之法也。”孔明谢之。及颙卒,孔明垂泣三日。吕定公有亲近曰徐原,有才志,定公荐拔至侍御史。原性忠壮,好直言,定公时有得失,原辄谏争。又公论之人或以告定公,定公叹曰:“是我所以贵徳渊者也。”及原卒,定公哭之尽哀,曰:“徳渊,吕岱之益友,今不幸,岱复于何闻过哉?”此数君子者所以能功名成立,皆由乐闻直谏,不讳过失故也。若其余骄亢自用,不受忠谏而亡者,不可胜数,介甫多识前世之载,固不俟光言而知之矣。孔子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其恕乎。”诗云:“执柯伐柯,其则不远。”言以其所愿乎。上交乎下,以其所愿乎;下事乎上,不远求也。介甫素刚直,每议事于人主前,如与朋友争辩于私室,不少降辞气,视斧钺鼎镬无如也,及宾客僚属谒见论事,则唯希意迎合,曲从如流者,亲而礼之,或所见小异,微言新令之不便者,介甫辄艴然加怒,或诟詈以辱之,或言于上而逐之,不待其辞之毕也。明主宽容如此,而介甫拒谏乃尔,无乃不足于恕乎?昔王子雍方于事上,而好下佞巳,介甫不幸亦近是乎?此光所谓自信太厚者也。
光昔者从介甫游,介甫于诸书无不观,而特好孟子与老子之言。今得君得位而行其道,是宜先其所美,必不先其所不美也。孟子曰:“仁义而巳矣,何必曰利?”又曰:“为民父母,使民盼盼然将终岁勤动,不得以养其父母,又称贷而益之,恶在其为民父母也?”今介甫为政,首建制置条例司,大讲财利之事;又命薛向行均输法于江淮,欲尽夺商贾之利;又分遣使者散青苗钱于天下而收其息,使人愁痛,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此岂孟子之志乎?老子曰:“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又曰“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又曰:“治大国若烹小鲜。”今介甫为政,尽变更祖宗旧法,先者后之,上者下之,右者左之,成者毁之,矻矻焉穷日力继之以夜,而不得息。使上自朝廷,下及田野,内起京师,外周四海,士、吏、兵、农、工、商、僧、道,无一人得袭故而守常者,纷纷扰扰,莫安其居,此岂老氏之志乎?何介甫总角读书,白头秉政,乃尽弃其所学而从今世浅丈夫之谋乎?
古者,国有大事,谋及卿士,谋及庶人,成王戒君陈曰:“有废有兴,出入自尔师虞,庶言同则绎。”诗云:“先民有言,询于刍荛。”孔子曰:“上酌民言,则下天上施;上不酌民言,则下不天上施。”自古立功立事,未有专欲违众而能有济者也。使诗书孔子之言皆不可信,则已若犹可信,则岂得尽弃而不顾哉?今介甫独信数人之言,而弃先圣之道,违天下人之心将以致治,不亦难乎。近者藩镇大臣有言散青苖钱不便者,天子出其议以示执政,而介甫遽悻悻然不乐,引疾卧家。光被旨为批答,见士民方不安如此,而介甫乃欲辞位而去,殆非明主所以拔擢委任之意,故直叙其事,以义责介甫,意欲介甫早出视事,更新令之不便于民者,以福天下。其辞虽朴拙,然无一字不得其实者。窃闻介甫不相识察,颇督过之,上书自辩,至使天子自为手诏以逊谢,又使吕学士再三谕意,然后乃出视事。出视事,诚是也,然当速改前令之非者,以慰安士民,报天子之盛徳。今则不然,更加忿怒,行之愈急。李正言言青苗钱不便,诘责使之分析。吕司封传语祥符知县未散青苖钱,劾奏乞行取勘。观介甫之意,必欲力战天下之人,与之一决胜负,不复顾义理之是非、生民之忧乐、国家之安危,光窃为介甫不取也。光近蒙圣恩过听,欲使之副贰枢府,光窃惟居髙位者不可以无功,受大恩者不可以不报,故辄敢申明去岁之论,进当今之急,务乞罢制置三司条例司,及追还诸路提举常平广惠仓使者。主上以介甫为心未肯俯从,光窃念主上亲重介甫,中外群臣无能及者,动静取舍唯介甫之为信。介甫曰可罢,则天下之人咸被其泽;曰不可罢,则天下之人咸被其害。方今生民之忧乐、国家之安危,唯系介甫之一言,介甫何忍必遂已意,而不恤乎?夫人谁无过,君子之过如日月之过,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何损于明?介甫诚能进一言于主上,请罢条例司,追还常平使者,则国家太平之业皆复其旧,而介甫改过从善之美,愈光大于日前矣,于介甫何所亏丧,而固不移哉?
光今所言,正逆介甫之意,明知其不合也。然光与介甫趣向虽殊,大归则同。介甫方欲得位以行其道,泽天下之民;光方欲辞位以行其志,救天下之民,此所谓和而不同者也。故敢一陈其志以自达于介甫,以终益友之义,其舍之取之,则在介甫矣。诗云:“周爰咨谋。”介甫得光书,傥未赐弃掷,幸与忠信之士谋其可否,不可以示谄谀之人,必不肯以光言为然也。彼谄谀之人,欲依附介甫,因缘改法,以为进身之资,一旦罢局,譬如鱼之失水,此所以挽引介甫,使不得由直道行者也。介甫奈何徇此曹之所欲,而不思国家之大计哉。孔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彼忠信之士,于介甫当路之时,或龃龉可憎,及失势之后,必徐得其力。谄谀之士,于介甫当路之时,诚有顺适之快,一旦失势,必有卖介甫以自售者矣。介甫将何择焉?国武子好尽言以招人之过,卒不得其死,光常自病似之,而不能改也。虽然,施于善人,亦何忧之。有用是,故敢妄发而不疑也。
属以辞避恩命,未得请,且病膝疮,不可出,不获亲侍言于左右,而布陈以书,悚惧尤深。介甫其受而听之,与罪而绝之,或诟詈而辱之,与言于上而逐之,无不可者,光俟命而已。(共40张PPT)
COURSEWARE RESEARCH INSTITUTE
课件研究所
高中语文课件
学习层次清晰、条理分明的驳论文章结构,分析驳斥方法、逻辑。
了解时代背景,体会作者坚持改革,决不为流言俗议所动的决心,感受古代贤者责任与担当的精神,与忧国忧民心怀天下的情怀。
积累重要文言字词句;领略《答司马谏议书》简明扼要、铿锵有力的词语的运用。
把握王安石在书信中表达的观点态度,领略文章雄辩之气,学习驳论。
素养目标
司马光,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省夏县)人 ,世称涑(sù)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宋仁宗宝元元年,进士及第,累迁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官至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元佑元年,去世,追赠太师、温国公,谥号文正。
司马光
1019年~1086年
王安石
1021年~1086年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谥号文。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
在政治上,强调“权时之变”,反对因循守旧,被列宁称为“中国11世纪伟大的改革家”。王安石在文学上也有很高的成就。他博古好学,不迷信古人,主张为文要“补于世”;他的散文雄健刚劲(雄健峭拔),诗歌遒劲清新。
著有《临川先生文集》。
王安石变法是宋神宗时期,王安石发动的旨在改变北宋建国以来积贫积弱局面的一场社会改革运动。变法自熙宁二年(1069年)开始,至元丰八年(1085年)宋神宗去世结束,故亦称熙宁变法、熙丰变法。
王安石变法以发展生产,富国强兵,挽救宋朝政治危机为目的,以“理财”、“整军”为中心,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各个方面,是中国古代史上继商鞅变法之后又一次规模巨大的社会变革运动。
熙宁三年(1070年),司马光三次写信给王安石(《与王介甫书》),列举实施新法弊端,要求王安石废弃新法,恢复旧制。王安石回信(《答司马谏议书》),对司马光的指责逐一反驳,并批评士大夫阶层的因循守旧,表明坚持变法的决心。
此文言辞犀利,针锋相对,是古代的驳论名篇之一。
变法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但是抑制了大官僚大地主和豪强的特权,激起既得利益者的强烈反对。变法在推行过程中由于部分举措的不合时宜和实际执行中的不良运作,也造成了百姓利益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如保马法和青苗法)
活动任务一
疏通文意,积累字词句。
每4个同学为一组,左边的同学探究第一、二段,右边的同学探究第三、四段,在合作探究的基础上上台展示。
一、分组合作,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
某启:昨日蒙教,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辨。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覆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方法、主张
看待,对待
书信往返
详细
希望
原因
承蒙您赐教,指来信
同“辩”,分辩
持
交往
私下
草稿中用以指代本人名字
或许,可能
原谅我;“见”,第一人称,“我”。
判
被
常常
主语
见
动
+
+
施动
受动
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
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
争论的问题
特别
泛指读书人
名义和实际
清楚
根本道理
得到(明白清楚)
主语+见+动:教导我
“而”,表因果
怨恨毁谤
招致
侵官 添设新官,侵夺原来官吏的职权;
生事 派人到各地推行新法,生事扰民;
征利 设法生财,与民争利;
拒谏 朝中有反对的意见,拒不接受。
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认为
指皇帝
议订
修正
相关部门
是
施行(举办)
兴办
形-名,有利/有害的事
引出对象
整理财政
批驳
排斥
善于巧言献媚,不行正道的人
本来
预先
状语后置
判断句
至若,表提另一事
( )
定语后置
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
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
得过且过
顾念、忧虑
附和世俗
向众人献媚讨好
状语后置
指自己
思量、考虑
宾语前置
那么
商王盘庚迁都
相怨,指百姓对上位者的怨恨
判断句:……者……也
不仅
这是他认为正确并且看不到值得反悔的地方的缘故。
值得反悔的地方
认为正确
形容声势浩大或凶猛
缘故
计划
为了,因为
考虑
适宜
判断句:……也
责备
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
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介,因
“而”,表递进
油膏和雨露,名→动
这里指“施恩惠”的意思。
如果
应当
第一个“事”:名→动
动词,办(事)
知道,这里是“领教”的意思。
前人做的事(创立的老规矩)
二、梳理文意,明确行文结构
第二段
全文驳斥的重点部分,作者以“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为论证的立足点,分别对保守派谬论进行驳斥,表明自己坚持变法的立场。
第一段
这段主要阐明写这封信的原因和目的。因为两人之间有分歧,所以写信表明自己的立场和态度。
第三段
进一步明确自己的立场和态度(想让我从此不要做这些事儿,墨守前人的所作所为,那就不是我所敢领教的)。
活动任务二
探究文本,学习驳论的艺术
情境设置:假如你是司马光,请你尝试对话王安石,抓住本文的说理漏洞,给王安石再写《三与王介甫书》。
一、对话文本,鉴赏驳论。
驳论文,这种文体一般是先指出对方错误的实质,或直接批驳(驳论点),或间接批驳(驳论据、驳论证);继而,针锋相对地指出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论证。
驳论是跟立论紧密联系着的,因为反驳对方的错误论点,往往要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正确论点,以便彻底驳倒错误论点。
这类文章写作有一个思路,那就是:
现象
弊端
根源
出路
亚里士多德在逻辑学中提出的经典概念——三段论。
三段论推理
是演绎推理中的一种简单推理判断。
他包括:一个包含大项和中项的命题(大前提)、一个包含小项和中项的命题(小前提)以及一个包含小项和大项的命题(结论)三部分。
三段论实际上
是以一个一般性的原则(大前提)以及一个附属于一般性的原则的特殊化陈述(小前提),由此引申出一个符合一般性原则的特殊化陈述(结论)的过程。
(一)试着根据《答司马谏议书》,推断司马光来信的基本观点,再阅读司马光《与王介甫书》,看看其内容与你的推断是否相合。
明确
侵官:财利不以委三司而自治之,更立制置三司条例司。置提举常平、广惠仓使者四十余人,使行新法于四方。
生事:使上自朝廷,下及田野,内起京师,外周四海,士、吏、兵、农、工、商、僧、道,无一人得袭故而守常者,纷纷扰扰,莫安其居。
征利:行均输法于江准,欲尽夺商贾之利,又分遣使者散青苗钱于天下,而收其息,使人人愁痛,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
拒谏:或所见小异,微言新令之不便者,介甫辄勃然加怒,或诟骂以辱之,或言于上而逐之,不待其辞之毕也。
(二)面对司马光的指责,王安石是如何辩驳的?
侵官
生事
征利
拒谏
授之于有司
修之于朝廷
受命于人主
以兴利除弊
举先王之政
为天下理财
难壬人
辟邪说
前知其如此
怨诽之多,
天下怨谤
从“名实相符”的论事原则出发,反驳司马光对变法的指责。表明自己坚持变法的立场。
面对司马光的指责,王安石是如何辩驳的?
1.辩驳艺术
举例论证,树立论点。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芟除枝蔓,一一辩驳。
刚柔并济,以退为进。
半山文善用揭过法,只下一二语,便可扫却他人数大段,是何简贵!
——【清】刘熙载
固由兀傲性成,究亦理足气盛,故劲悍廉厉无枝叶如此。
——【清】吴汝纶
2.追问:王安石在批驳过程中主次分明,仅用三句话批驳“侵官、生事、征利、拒谏”四大罪名,为什么单独用一个自然段来辩驳“致怨”罪名?
“致怨”罪名是司马光在《与王介甫书》中批评王安石的第一个罪名。相对于其他四种罪名,其主观性更强。“致怨”是改革的结果,凡是改革必会遭到敌对势力的反对,但这并不一定意味着所有的改革或政策都是错误的。
儒家讲求“得民心者得天下”,如果不重点对该问题进行批驳,作为少数派改革者的王安石等人就寸步难行。这也充分体现了王安石身为改革者即使孤独寂寞、不被理解,仍要不计得失、坚持己见、一往无前的“先驱精神”。
3.理解两者之辩,抓漏洞试做辩驳,替司马光写《三与王介甫书》。(探讨后微写作)
漏洞:变法条目繁多,部分举措不合时宜甚至给百姓带来沉重负担
司马光之责:侵官
王安石之驳:受命于人主,议修于朝廷
二、对话王安石:面对好友的指责,王安石的语气是那么的委婉客气,字里行间却是宁折不弯的骨气。请分别找出具体的表现。
①首段的谦词和敬词,如“蒙教”“窃”“冀”“见恕”等,尾段的“不任区区向往之至”虽然只是一句书信体的套话,但也表达了写信人对收信人的敬意。即使是朋友之间有了冲突,仍不忘礼貌。
②称呼司马光“君实”,称呼对方本字而不直呼其名,也不称呼其官职,也是出于二人多年的友谊。
二、对话王安石:面对好友的指责,王安石的语气是那么的委婉客气,字里行间却是宁折不弯的骨气。请分别找出具体的表现。
①强调“名”和“实”的关系,用对方的逻辑反驳对方,不留情面。
②强调变法的程序合理合法,强调变法的目的为国为民,称反对变法的言论是“邪说”, 反对变法的人是“壬人”,前面是为自己辩护,最后则是主动向对方进攻。句式一句比一句短,语气一句比一句强。
③从澄清使“天下怨谤”的四个罪状,转为攻击对方反对变化的根源,揭露反对派的私心。
④借助“上”的权威,暗示自己将改革到底。
活动任务三
思辨阅读,练习理性辩驳,感受君子“和而不同”之风。
情境设置:比读两者书,请选择“保守”或“新进”的立场,进行一场辩论。
一、演绎辩论过程:
首先,请一位学生重新明确王安石和司马光书信中的各自的观点。
然后,根据情境身份自由演练,推荐双方代表,表明身份、观点——例如:我是“明星文豪”王安石或者“砸缸网红”司马光,我认为……
之后,以书信中的原句为论据,请两位同学示范演绎第一轮辩驳。
接着,有请两个小组演绎第二轮辩驳。
最后,进入全班自由演绎第三轮辩驳——用自己的话引经据典,针锋相对。
二、在辩论的过程中,体味原文两位政敌在辩驳中体现的情感,思考:他们究竟是敌是友?结合本文内容,参考《与王介甫书》《一对政治敌手的不同进击方式》两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材料一:“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
--《答司马谏议书》
材料二:“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光不材,不足以辱介甫为友,然自接待以来,十有余年,屡尝同僚,亦不可谓之无一日之雅也。虽愧多闻。至于直谅,不敢不勉,若乃便辟、善柔、便佞,则固不敢为也。”
--《与王介甫书》
材料三:“安石与光素厚,光援朋友责善之义,三诒书反覆劝之,安石不乐。”
--《宋史·王安石传》
材料四:“呜呼!二公之贤多同,至议新法不合绝交,惜哉!”
--《邵氏闻见录》
王安石和司马光对于改革政见不合,文章第一段有“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的句子,文中注释提出“每”意为“常常”,“所操之术”意为“所持的政治主张”,“不合”和“多异”更是明确表明二人是政敌关系。
司马光在《与王介甫书》中谈到“曩者与介甫议论朝廷事,数相违戾,未知介甫之察不察,然于光向慕之心未始变移也。”这表达了自己虽然和王安石政见不同,但是却依然仰慕对方。“光昔从介甫游,介甫于著书无不观,而特好孟子与老子之言”,表明二者曾经关系密切,了解对方的爱好。文中多次称赞对方为“大贤”,发自内心钦佩对方的才华。
作者在《一对政治敌手的不同进击方式》中提到“司马光与吕晦相遇,吕晦告知欲弹劾王安石,司马光惊愕地问:‘王介甫素有学行,命下之日,众皆喜于得人,奈何论之?’”。这也表现了司马光对王安石才华的充分肯定。
王安石与司马光可谓亦敌亦友。
司马光在《与王介甫书》中写到“孔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之道,出处语默,安可同也?然其志则皆欲立身行道、辅世养民,此其所以和也。”可见,二人政见虽不同,但本心相同,都具有“立身行道、辅世养民”的高度责任感与“和而不同”的君子风度。
你从王安石或司马光的身上看到了中国知识分子怎样的精神品格?
深刻的洞察力:
习于苟且
不恤国事
坚如磐石的决心:
寡不敌众
助上抗之
兼容并包的气度:
直面质疑
一一解释
非凡的胆略:
迎难而上
负重前行
三、关于国家改革,你有什么看法?
(可从改革是什么,需不需要改革,如何改革以及改革会有什么影响等角度任选其一进行思考讨论。)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看到圣人先贤心怀天下,坚守道义,敢于担当的志士情怀。他们用行动向我们传递思想,告诉我们君子之交并非总是寻求一致的见解,只要有利于国家、集体,即使意见不同,亦可赤诚相见,沟通思想。他们的责任意识和磊落人格,需要我们继续传承并发扬。
拓展阅读
结合前课你所写的《三与王介甫书》,再读司马光的《与王介甫第三书》,说说司马光的反驳有怎样的特点?
他借用孔子的言论,表明自己以“和而不同”的交友之道向“益友”王安石写信。
之后引经据典,列举史例,证明新法违背孟、老之意,不得人心,并逐一陈之。
接着指出王安石“自信太厚”,对其排除异己的做法给予批评。
最后以老友名义,语重心长地劝其废除新法,并忠告王安石识别“忠实之人”与“谄谀之人”,进而指出谄谀之人“一旦失势,必有卖介甫以自售者”。
全篇书信刚而柔,直而婉,重波迭浪,层层推进。征引名言,列举史实,以古论今,情意真切。阐明了反对变法的政治主张,体现出忠国为民的深厚情怀。
司马光散文特点
3.征引典故,善用比喻。
司马光学识渊博,文史典故信手得来,即便是写奏折,也常将典故为己所用,不作师出无名之语。司马光的比喻手法,运用得也是非常精到、娴熟。
2.言事论事,朴实无华。
他倡导文为实用理念,拒绝骈文,反对华丽。言有用之事,写实用之文,体现了司马光的文学审美倾向和文化价值观。为文简约,用字精准。言简意赅、惜墨如金。言有尽而意无穷,惟大手笔方能为之。
司马光散文特点
1.文史融合,自成一格。
司马光的许多史传散文、笔记散文,都是“双笔”交汇,写得情节紧凑,扣人心弦,人物性格鲜明,对话贴切,相当富有文学性。“高鉴择之”的眼界与文史融合的妙笔,牢牢地把自己的散文风格定位于文史之间。
4.语言晓畅,情感真实。
司马光为文义正辞约,不雕饰,不张扬。抒发情感,真实自然。这在他写给家人和朋友的书信、墓志中表现得尤其显著。
总结
与其说是改革者的高瞻远瞩,还不如说是冲浪者的孤独与寂寞!
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