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第二节《农业》共70张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章第二节《农业》共70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5-09-11 15:25: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70张PPT。第二节 农业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 古诗有“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都和农业有关,说明自古以来,人们都非常重视农业。AB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农业及其重要性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走科技强农之路农业的特点农业的劳动对象是有生命的动、植物, 获得
的产品是动、植物本身。农业指利用动物、植物等生物的生长发育规
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各部门。狭义上农业仅指种植业,广义上农业包括农
、林、牧、渔。农业的组成部门在耕地上种植水稻、小麦、大豆等农作物的农业生产部门。对森林的种植、养育、保护、采伐以及对林木产品的采集和加工的农业生产部门。在牧区,牧民靠放牲畜取得产品;在农耕区,农民靠饲养牲畜来获得产品的农业生产部门。在水域中进行天然捕捞,或人工养殖有价值的水生生物的农业生产部门。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 业副 业AB林业种植业渔业农业与我们的关系(1)农业为我们提供生活必需品想一想:  除了“食”,生活中的其他方面,还需要农业吗?生产
与农业有什么关系吗?请举出例子来。(2)农业为工业提供原材料和消费市场;情系三农  中国政府多次提到“三农”问题,并指出解决好农村、农业、农民问题很迫切很重要。解决三农问题实质:是要解决农民增收、农业增长、农村稳定。这是一个关系13亿人口大国的经济社会、国计民生的大问题。 (3)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胡锦涛主席在河南考察农村改革发展情况温家宝总理在针对三农问题讲话数字中国  13亿中国人一天消费粮食 千克, 吨。
一天要吃掉 头猪。大约每人吃了 斤猪肉。 520 000 000  中国用约占世界 的耕地,养活了地球上约 的人口。52万 130万10%20% 0.1四国耕地面积和粮食总产量(2010年)世界、部分国家单位面积水稻产量(2010年)读一读:我国耕地面积最少,粮食总产量最多,
单位面积产量最高。我国各地自然条件多种多样,
农业生产存在地区差异。二、农业的地区分布读图归纳:农业分布的东西差异点击“西部”、“东部”文字年降水量400毫米林东北林区
业种植业渔业林业渔业种植业东南林区
西部东部西南林区农业的地区分布内蒙古牧区新疆牧区青海牧区西藏牧区畜牧业种植业、林业、渔业年降水量
400毫米年降水量
400毫米东南人工林区东北天然林区西南天然林区新疆细毛羊宁夏滩羊内蒙古三河马高原之舟牦牛我国农业的分布——东西差异  我国西部地区天然草场广布,农业中的畜牧业地位重要,那里有我国的四大牧区。因为降水稀少,种植业只分布在有灌溉水源的平原、河谷和绿洲。 我国农业的分布——东西差异  我国东部地区是种植业、林业、渔业主要分布区。其中,半湿润和湿润的平原地区以种植业为主;林业集中分布在东北和西南的天然林区,以及东南部的人工林区;沿海地区是我国海洋渔业基地;南方地区淡水渔业发达。 1.东部和西部的差异西部

东部
以畜牧业为主
有少量种植业种植业:
林业:
渔业:
平原东北,西南的天然林区
东南丘陵的人工林区东部沿海的海洋渔业
长江中下游的淡水渔业(400mm年降水量线)(四大牧区)灌溉农业
河谷农业
绿洲农业读图归纳:农业分布的东西差异  结合干湿地区图和地形图,分析我国农业分布东部与西部
有什么差异?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异?东 部西
部农业部门分布地区原因(地形、气候)种植业林业
渔业畜牧业半湿润、湿润的平原地区半湿润、湿润的山地丘陵地区东部沿海海水养殖区、长江中下游淡水养殖区
内蒙古、新疆、青海、西藏四大牧区东部地处我国季风气候区,热量充足、降水丰沛,地形以平原为主,有少量山地丘陵,水量丰富。
西部地处非季风区,降水稀少,气候干旱,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
南稻北麦粮食作物黄淮花生区长江油菜带南甘北甜糖料作物甜 菜糖料作物甘 蔗甜 菜经济作物三大棉区我国农业的分布——南北差异我国南北方农业分布差异这里 、玉米、大豆品质优良,是 菜基地。一年 熟。全国三大 区之一,冬小麦、玉米普种,全国重要的 和温带水果产地,两年 熟或一年 熟。 连片,也种棉花、 和甘蔗。一年 熟或 熟。ABC春小麦甜一棉花生三二水稻油菜二三秦岭 淮河我国农业的分布——南北差异秦岭—淮河一年两熟
一年三熟水稻、油菜、
甘蔗、棉花 水田一年一熟
小麦、玉米、花生、
甜菜、大豆、棉花旱地两年三熟
一年两熟 我国的三大产棉区 我国棉区范围广阔,根据棉花对生态条件的要求,结合棉花生产特点,以及棉区分布状况、社会经济条件和植棉历史,将全国划分为三大棉区:长江流域棉区、黄河流域棉区和新疆(西北内陆)棉区。? 我





区练习:找出我国种植业区正确的一幅图 ?我国农业的分布——小试身手1.我国东西部地区的农产品主要产区的地形特征。2、我国西部农产品主要产区的分布状况。这些地区发展种植业最主要的自然条件是什么?东部呈片状分布,西部呈条带状分布,西部农产品主产区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有冰雪融水的山麓地带和绿洲。
我国农业的分布——小试身手3. 我国东部地区南北方的主要农产品有哪些不同?试举例 说明这样规划依据的自然条件。 在我国西南部的山区中,农作物的种类、耕作制度随海拔高低的不同而不同。请在图中的适当部位填上如下四组内容,并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为什么该地会呈现这样的分布规律?
A、双季稻、香蕉,一年三熟;    
B、适宜发展林业、牧业;
C、玉米、荞麦、燕麦,一年一熟;  
D、玉米、小麦,一年两熟。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1.A、B、C、D四处最适合发展的农业部门是什么?说说你的理由。A、这里是地形陡峭的山腰,水土流失严重D、这里河湖较多C、这里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丰富B、这里是坡度较缓的山坡,降水较少,牧草生长较好自然环境:地形、气候、土壤、水源等式影响农业地区分布的主要因素。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3. 山地垂直变化的差异
在我国西南部的山区,农作物的种类,耕作制度随海拔高低的不同而不同。地衣,苔藓
高山草地
针叶林
温带混交林
常绿阔叶林ADCBABC活动:
图4.18中的A、 B 、C 三地, A为城市中心区, B为城市郊区, C为远离城市的郊区。居住在B、 C 两地的农民面临着两种选择:1、种植水稻、小麦、玉米2、种植蔬菜、花卉、 发展肉、乳、禽、 蛋生产分析下列农业安排是否符合因地制宜的原则,并说明理由:(1)山区毁林开荒,扩大粮食的种植面积(2)山东丘陵上大力发展林果业(3)为了提高森林覆盖率,在平原地区大面积种植森林(4)青藏高原上发展畜牧业影响农业选择的因素自然条件:光照、热量、水分、地形、土壤
社会经济条件:市场、交通、技术、政策 请说出影响下列地理农业事例的主要因素 (1)《晏子使楚》中说:“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气候 (2)我国杭州的“明前龙井”茶世界驰名,日本茶道研究者曾经把茶种带到日本栽培,但效果始终不好,请问其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土壤
(3)“宁夏平原、河套平原”被誉为塞上江南?
水源自然环境条件请说出影响下列地理农业事例的主要因素
市场交通运输政策(1)大城市的郊区一般都有农副产品   基地。(2)冬季,北京、石家庄等北方城市居民想吃到南方四川等省区的蔬菜很方便。
(3)我国大部分省区实行了农村税费改 革,提高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4)培育良种、改进灌溉技术科技社会经济因素练习1、“东部沿海发达地区要积极发展出口创汇农业”的地理条件2、为什么要在西部退耕还林还草?(从我国面临的生态环境严峻形式考虑)交通:
地形:
气候:
社会经济条件:临海、航运发达、进出口方便、适于发展对外农业贸易地势较平坦,多为平原或丘陵地区降水丰富,热量充足,水热配合较好技术设备较先进,信息来源广,居民众多,市场大我国农业面临的问题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耕地减少环境污染走科技强农之路袁隆平在海南 中国将最高科学技术奖授予了一位“种”了一辈子水稻的“农民”科学家--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年过七旬、又瘦又黑、满脸皱纹的袁隆平经常被前来采访的外国记者当成一个普通的中国农民,而当袁隆平用流利的英语滔滔不绝地介绍起杂交水稻时,他们才醒悟过来这就是采访对象。 ????让中国人填饱肚子的科学家---袁隆平走科技强农之路我国依靠科学技术,主要是在哪些方面有了提高?机械化、专业化、高产、高效农业发展变化农业增长方式由广种薄收到优质高产
机械化、专业化水平和生产效率不断提高
农田水利建设不断进步,抗灾能力增强
绿色、低碳、生态农业不断推广走科技强农之路“走进新农村,探访科技行”  这些年,你是不是常听到“三农” 、“惠农”、 “支农”、 “建设新农村”等字眼儿?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如果你家住农村你一定会有体验;家住城市的同学们,让我们走进新农村,走进寻常农家户,体会新农村。走科技强农之路(2)你还知道哪些科技兴农的实例?快快搜集资料与同学们共享吧! “走进新农村,探访科技行”(1)阅读上图,找出在新农村建设中科技所起到的作用有哪些? 无土栽培现代化养牛场机械化农田现代化养鸡场珠三角桑基鱼塘塑料大棚生产调整农业结构,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多种经营无土栽培 桑基鱼塘基塘生产好处: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经济效益,并且整个过程没有废物,对环境无污染你知道什么是“三高农业”吗?(高产、高质、高效)以市场为导向农民收入得到提高5 下列四种农作物中,分布在华北平原的是( )
A甘蔗 B 油菜 C 花生 D 甜菜
6我国南方与北方的耕作制度和种植的农作物有明显差别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气候条件 B 地形条件
C土壤条件 D 水源条件CA2.新疆塔里木盆地某些地区的土壤是盐碱土、
无法种植庄稼,人们生活不好,你能想想
办法吗?答:不能发展种植业,可以种植耐盐碱的植物,
如:种植红柳,可以增加收入。21世纪,人类对农产品的要求是方便、营养、
卫生、安全、回归自然。无污染、无公害、反
季节性农产品将备受青睐。工艺型、风光型、
保健型农产品也将应运而生。可以预见,21世
纪人类农业将向8种类型发展。
1.环境和发展要求:可持续农业
2.复合生态系统要求:立体高效型农业
3.超高产超优质要求:超级型农业
4.快节奏要求:快速型农业
5.集约时空要求:设施型及无土型农业
6.休闲时尚要求:工艺型农业
7.健康意识要求:保健型农业
8.观光旅游要求:风光型农业放 眼 看 世 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