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卷(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卷(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66.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3-17 15:45: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2011-2020年中国原油进口量温和增长,石油对外依存度高达70%多,石油进口多来自沙特、西非、俄罗斯、伊拉克和其它中东国家。中国石油2021年6月18日宣布,塔里木油田又添新发现---10亿吨级超深大油气区,钻井深度达8470米,创造了塔里木盆地大沙漠区最深出油纪录。据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同西非和中东国家相比,塔里木盆地油气开采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
A.开采技术落后,勘探能力不足 B.油气品质差,后备储量不足
C.油气埋藏深,开采成本高 D.油气产量低,对外依存度高
2.当前经济环境下,应对石油对外依存度高、石油能源危机,以下达不到良好效果的是( )
A.大力限制国外石油进口数量,降低国际石油依赖度
B.加强国内石油的勘探开发,尤其是西部和海上油气勘探
C.积极开发水电、核电等能源,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D.积极拓展石油供应渠道,保障石油运输安全
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强调持续抓好农业稳产保供和农民增收,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图示为“新三农”耕地相互联系关系链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新农业与新农村在经济层面存在价值响应,主要表现在( )
①生态宜居
②农业高产
③绿色发展
④农民增收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新粮食安全观“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背景下,不属于新三农需要的是( )
A.优化农业种植结构 B.集约经营产出高效
C.资源节约产出高效 D.拓宽粮食进口渠道
2021年4月2日,北京绿色交易所举行了国内首次油轮“碳中和”认证仪式,某油轮在青岛——巴士拉——青岛航程中(1月26日-3月25日)固定源排放所产生的8583吨CO2温室气体,通过购买等量华能风电场产生的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进行抵消,实现碳中和。读青岛——巴士拉航线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5.该油轮返程时CO2排放量明显不同,主要影响因素是( )
①顺流(北印度洋)
②水温
③载货量
④逆流(北印度洋)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6.国内首例油轮碳中和成功实践的直接影响是( )
A.促进清洁能源的开发 B.改变能源消费结构
C.提高油轮的经济效益 D.促使人们节约能源
株洲作为铁路枢纽,被称为“火车拖来的城市”,如今已发展成为“中国动力谷”,形成了“3+5+2”现代产业体系。回答下面小题。
7.据图中的信息判断,对株洲产业发展过程的概括最准确的是( )
A.铁路枢纽的区位优势起到决定性作用
B.各个产业间的生产都具有上下游关系
C.轻工业替代了轨道交通为主的重工业
D.由交通装备制造专业化向综合性发展
8.株洲集聚了动力装备制造产业群,主要目的是( )
A.扩大产业规模,提高竞争力
B.加强企业间交流,减少能源消耗
C.集中处理废弃物,保护环境
D.降低劳动力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20世纪90年代以来,长三角地区F村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经历了数次转变(下表)。近年来,该村每年都会吸引来自杭州、上海等地的老年人在此休闲居住,短则1个月,长达5个月。旺季时,该村外来老年人与本村村民的人数比例超过6:1,吸引周边村庄500余人就业。F村已成为远近闻名的休闲养老型村落。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时间 F村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
1990年以前 木材、木柴、木炭等
1991~1997年 茶叶、笋干、山核桃等
1998~2009年 观光旅游型农家乐
2010年至今 休闲养老旅游服务
9.F村产业向观光旅游型农家乐转变的主导因素是( )
A.政策 B.交通 C.市场 D.生态环境
10.休闲养老型村落的形成,可以( )
A.提高城镇化水平 B.解决都市养老难题
C.降低乡村生活成本 D.促进乡村文化繁荣
几内亚是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铝土矿是其外汇收入的主要来源,主要分布在境内海拔高的高原山地区。读几内亚所在区域图和首都科纳克里气候资料统计图,完成第问题。
11.几内亚的铝土矿运至科纳克里港,目前最适合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
A.河运 B.铁路 C.公路 D.联运
12.若几内亚想保持炼铝厂一年内的稳定生产,应该( )
A.配套建设火电站 B.大力建设水电站 C.加强交通建设 D.大力开发铝土矿
某科研小组利用秦岭地区太白气象站1962~2014年地面积雪观测资料,分析了秦岭主峰太白山西部中山区积雪初日、终日和初终间日数的变化特征(下图)及其成因。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太白山西部中山区积雪初日、终日和初终间日数变化曲线分别对应图中( )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③②① D.③①②
14.导致1962~2014年太白山西部中山区积雪初终间日数变化趋势的原因可能是( )
A.气温升高 B.雪线上升 C.降水增加 D.蒸发减弱
生物结皮是由微细菌、真菌、藻类、地衣、苔藓等及其菌丝、分泌物等与土壤砂砾黏结形成的复合物。科研人员在腾格里沙漠东南缘的沙丘上栽植植物进行固沙,随固沙时间的增加,土壤生物结皮及表土层厚度增加,影响到植被的生长。研究人员对降雨后流沙和生物结皮土壤的蒸发量随时间的变化进行了测量,测量结果见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第一阶段,生物结皮土壤蒸发量与流沙蒸发量相比有较大差异,是因为生物结皮土壤( )
A.雨水下渗慢,表面水分保持时间长 B.地表更粗糙,风速慢
C.地表更干燥,表面水分保持时间短 D.比热容增大,增温慢
16.第二阶段,生物结皮土壤蒸发量迅速下降,最可能的原因是( )
①生物结皮表面水分在第一阶段已被大量蒸发
②生物结皮土壤持水量下降
③生物结皮覆盖在土壤表面,束缚住水分
④生物结皮土壤土层厚度下降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二、材料分析题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广东佛山市位于珠江水系的下游(如图1),多条河流在此交汇,水量大,水质好。气候适宜酱油酿造中原料的发酵。佛山酱油的古法酿造技术从清乾隆年间流传至今,所产酱油是地道粤菜不可缺少的调味品。佛山不产大豆,古酱坊酿造酱油所用优质大豆早期来自广西,后由东北运来。古法酿造酱油是一项手工活,需经过浸泡、多次漂洗、蒸煮、制曲、发酵、晾晒、淋油等繁杂工序,技艺要求高,就其中的"制曲"而言,要依靠制曲师傅凭经验把控制曲室的温度、亮度、湿度和时间,经验一般不外传。在大缸中晾晒短则几月,多则三五年(图2),这样天然晒制生产的酱油保存时间更长久。酱缸夜露(需夜间露水凝结滋润),也是古酱坊的特殊工艺。现在酱油生产厂家极少采取传统酿造工艺,而采用现代化的酿造工艺,生产周期短,生产量大,品种多样。
(1)分析佛山的水文条件对古法酱油生产的影响。
(2)说明佛山古法酿造酱油坊现存很少的原因。
(3)近年来,随着"佛山古法酿造酱油技艺"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有调味品专家非常看好古法酱油的市场前景,试说明依据。
1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过去,受地理条件限制,乌鲁木齐与塔城之间并无直通铁路相连。彼此的运输往来主要通过航空或公路实现。克塔铁路东起克拉玛依,西抵中哈边境口岸巴克图,线路全长308千米,是一条客货共线的快速铁路,向东可直达乌鲁木齐。克塔铁路经过著名的“魔鬼风区”,该风区多大风,尤其是冬季的偏东大风,常形成强大的风吹雪(是指风携带雪粒运行的天气现象)。风吹雪不利于积雪形成,但严重威胁当地的交通安全。当时在克塔铁路“魔鬼风区”段规划了南、北两个方案(图1),但最终选择了北方案。图2示意南北方案AB段冬季强风风速分布和12月累计积雪天数对比。
(1)分析在“魔鬼风区”选线时,将线路优先设在阳坡、地表粗糙路面的原因。
(2)据图2指出与克塔铁路南方案相比,北方案的主要优势。
(3)说明克塔铁路建成通车对塔城市居民出行的有利影响。
1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马瑙斯市位于亚马孙雨林中心地处亚马孙河与黑河的交汇处面积平方千米人口万,被称为“亚马孙心脏”、“森林之城”。马瑙斯市是亚马孙河的重要港口,万吨货轮可以通过。年被辟为自由贸易区,通过一系列的政策优惠,吸引了大量国内外企业投资。目前,马瑙斯市已从热带林产品集散地发展成为拥有冶金、电子、机械等多种工业部门的现代化港口城市。2001年我国某知名空调企业G公司在马瑙斯市自贸区建立第一个海外空调生产基地实行就地生产和销售,下图示意马瑙斯市位置及巴西其他主要城市分布。
(1)指出马瑙斯市吸引外企投资发展工业面临的不利因素。
(2)从市场角度分析G企业在巴西建设首个海外空调生产基地的原因。
(3)简析马瑙斯市建设现代化港口的有利区位条件。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塔里木油田又添新发现——10亿吨级超深大油气区,钻井深度达8470米,创造了塔里木盆地大沙漠区最深出油纪录”可知,同西非和中东国家相比,塔里木盆地油气开采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油气埋藏深,开采成本高,C正确;我国开采技术已经比较先进,勘探能力不是开采面临的问题,A错误;油气品质和后备储量与开采无关,B错误;塔里木油田储量大,油气产量不低,油气产量和对外储存度与开采面临的困难无关,D错误。故选C。
2.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大力限制国外石油进口数量,降低国际石油依赖度不可取,会影响经济发展,A错误说法,符合题意;加强国内石油的勘探开发,尤其是西部和海上油气勘探,增加国内石油自给程度,积极开发水电、核电等能源,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可以减少对石油的依赖程度,积极拓展石油供应渠道,保障石油运输安全,都符合当前经济环境下,应对石油能源危机的措施。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3.答案:C
解析:根据图示可知,新农村与新农业在社会、生态和经济等层面存在价值响应,在生态层面主要表现在生态环境优化、农村美好、绿色发展、人居环境改善等,①③错误;农业高产和农民增收属于经济层面的价值响应,②④正确,综上所述,ABD错误,C正确。故选C。
4.答案:D
解析:读图可知,优化农业种植结构符合经营集约化,A说法正确;集约经营产出高效属于“新三农”需要。B说法正确;资源节约产出高效也是“新三农”的需要,C说法正确;拓宽粮食进口渠道即增加进口不符合“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D说法错误。综上所述,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
5.答案:D
解析:据材料可知,油轮在青岛—巴士拉—青岛航程中(1月26日—3月25日)主要是冬半年,北印度洋海区的洋流流向为逆时针不变,青岛—巴士拉是顺流,返程是逆流,航速不同,从而影响碳排放,①不符合,④符合,AC错误;沿途盛行风发生变化,去返程受盛行风的影响差异较小,②不符合,B错误;该油轮返程时CO2排放量明显不同,还可能与载货量大小有关,影响影响碳排放,③符合;综上D正确,故选D。
6.答案:A
解析:碳中和是指一定时期内,二氧化碳的消除量=排放量,反映节能减排的重要性;国内首例油轮碳中和成功实践有利于促进清洁能源的开发,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A正确;改变能源消费结构是今后的趋势,不能直接影响,B错误;提高油轮的经济效益不是碳中和的主要目标,C错误;一定程度上能促使人们节约能源,但不是直接影响,D错误;故选A。
7.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区域产业发展过程概述。结合材料及图中信息可知,株洲城市的发展经历了20世纪初期“火车拖来的城市”、20世纪中期“中国电力机车之都”和21世纪初期“中国动力谷”等不同的阶段。铁路枢纽的区位优势对城市形成初期的影响较大,而对城市发展后期“中国动力谷”的影响较小,A错误。株洲“3+5+2”现代产业体系中服饰、电子信息、汽车之间不具备上下游联系,B错误。21世纪初期株洲作为“中国动力谷”,轨道交通、汽车等产业比重仍较大,并未被轻工业替代,C错误。在20世纪初期与中期,株洲产业发展以交通装备制造专业化为主,21世纪初期向综合性发展,D正确。
8.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工业集聚的地理意义。株洲集聚了动力装备制造产业群,有利于扩大产业规模、提高知名度,进而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从而获得规模效益,A正确。动力装备制造产业群的集聚,有利于企业间的交流,但与减少能源消耗无关,B错误。装备制造业产生的废弃物不多,对环境污染不大,保护环境不是集聚的主要目的,C错误。降低劳动力成本与产业集聚没有必然关系,D错误。
9.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区域产业发展的主导因素。根据材料,F村位于长三角地区,由所学知识可知,长三角地区在改革开放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经济迅速发展,随着人民收入水平提高和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依次形成了特色农产品需求、观光旅游需求和休闲养老旅游需求,因此20世纪90年代末F村产业向观光旅游型农家乐转变的主导因素是市场,C正确。政策对农村产业转型一般只起引导作用,不是主导因素;交通对旅游产业发展起促进作用,不起主导作用,且材料中并未提及政策和交通的相关信息,A、B错误。根据材料,1990年以前村民收入来源主要为木材、木柴、木炭,说明该地森林资源丰富,后以茶叶、笋干、山核桃为主,说明该地位于山区,生物资源丰富,当地良好的生态环境,是F村发展观光旅游型农家乐的基础,而不是产业向观光旅游转型的主导因素,D错误。
10.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人口流动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根据材料,来F村的老年人在此休闲居住短的仅1个月,长的也不过5个月,居住时间短,且该地位于乡村地区,对提高城镇化水平作用不大,A错误。老年人短时间在乡村休闲居住,无法完全解决都市养老难题,B错误。根据材料,旺季时,F村外来老年人与本村村民人数比例超过6:1,说明来此休闲居住老年人多,房屋租赁等生活成本会上升,C错误。老年人休闲居住,文化娱乐生活比较丰富,来自不同地区的老年人在此汇聚,会促进不同文化的交流,且F村为满足老年人需求,会修建一些文化娱乐设施,促进乡村文化的繁荣,D正确。
11.答案:D
解析:由材料信息“几内亚铝土矿主要分布在境内海拔高的高原山地区”可知,该地区降水季节变化大,地形起伏大,不适合长期水运,要结合陆路运输将铝土矿运至科纳克里港,所以最合理的运输方式为水陆联运,D正确。ABC表述片面,ABC错误。故选D。
12.答案:A
解析:由所学知识可知,炼铝厂需要大量的电能,该地区有建设水电站的条件,但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导致电能供应一年内有季节变化,所以要保持电解法冶炼金属铝工厂一年内的稳定生产主要是配套建设火电站,A正确,B错误。加强交通建设大力开发铝土矿对一年内稳定生产没有什么影响,CD错误。故选A。
13.答案:B
解析:由图可知,积雪初日与当年1月1日的时间最远,应为①,雪融化一般在春季,终日离最近,③为终日积雪,②为初终间日数,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4.答案:A
解析:1962—2014年太白山西部中山区积雪初日推迟,终日提前,初终间日数减少,积雪日数显著减少,主要与气温升高有关,A正确。雪线上升是气温升高的结果,B错误。降水增加气温会下降,初终日间会增大,C错误。蒸发减弱说明气温低,气温低会使初终日间增大,D错误,考故选A。
15.答案:A
解析:读图的纵坐标,含义为实际蒸发量与潜在蒸发量的比值,其数值越大,意味着实际蒸发量越大。在第一阶段,生物结皮土壤蒸发量尤其是后期较流沙的蒸发量更大,结合材料“生物结皮是由微细菌、真菌、藻类、地衣、苔藓等及其菌丝、分泌物等与土壤砂砾黏结形成的复合物”可知,由于生物结皮的存在,土壤孔隙度更小,雨水下渗慢,导致土壤表面水分保持时间长,再加上沙漠地区蒸发旺盛,因此蒸发量较大,A正确,C错;如果风速慢,则不利于蒸发,蒸发量应相对较小,B错;比热容增大,增温慢,蒸发量应相对较小,D错。故选A。
16.答案:C
解析:随着时间延长,雨水在生物结皮下渗,生物结皮的土壤持水量上升,而生物结皮表面水分在第一阶段已被大量蒸发,结皮表面的水分少,导致生物结皮土壤蒸发量迅速下降。同时,由于生物结皮的存在,将土壤水分束缚而抑制了蒸发,导致生物结皮土壤蒸发量迅速下降,①③正确,②错。结合材料”生物结皮是由微细菌、真菌、藻类、地衣、苔藓等及其菌丝、分泌物等与土壤砂砾黏结形成的复合物”可知,生物结皮土壤土层厚度并没有发生变化,④错。故选C。
17.答案:(1)处在沿海地区河流交汇处,水运发达,方便原料和产品运输;该地水源充足,且水质较好能满足浸、洗、淋等环节的需水;河网密布,空气湿度有利于满足发酵的条件;湿度大,夜晚易凝结,能满足夜露的工艺条件。
(2)古法酿造酱油坊手工操作,生产周期长,产量小,成本高;手工操作,工作辛苦,收入少,从业人员减少;工序繁杂,技艺多为经验、感觉,难传承;现代化酱油企业产品的竞争等。
(3)古法酿造的酱油是地道粤菜必备的调味品,市场需求稳定;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天然古法酿造的酱油需求量增大,市场潜力大;佛山古法酿造酱油技艺,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牌效应好;古法酿造酱油历史悠久,技术成熟,酱油保存时间长,有利于保证品质,提升市场竞争力等。
解析:(1)结合材料分析,“佛山不产大豆,古酱坊酿造酱油所用优质大豆早期来自广西”,佛山处在沿海地区河流交汇处,水运发达,方便原料和产品运输;河流水量大,水质好,能满足浸、洗、淋等环节的需水,保证了酱油品质;河网密布,空气湿度有利于满足发酵的条件;空气湿度大,夜晚易凝结成露,能酱缸夜露的特殊工艺。
(2)结合材料分析,古法酿造酱油坊手工操作,生产周期长,产量小,成本高,市场竞争力弱;生产工序繁杂,技艺要求高,而且多为经验,难以传承;手工操作,生产工序繁杂,技艺要求高,工作强度大,收入少,从事古法酿造酱油的工人减少;现代化酱油生产企业的产量大,成本低,种类多,对古法酿造酱油的冲击大。
(3)结合材料分析,古法酿造的酱油是地道粤菜必备的调味品,有稳定的市场需求;古法酿造酱油历史悠久,技术成熟,品质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天然古法酿造的酱油需求量增大,市场潜力大;酱油保存时间长,有利于保证品质,提升市场竞争力;佛山古法酿造酱油技艺,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知名度高,品牌效应好,有利于拓展市场。
18.答案:(1)阳坡日照时间较阴坡长,太阳辐射强,积雪融化快;地表粗糙的路面能阻碍雪的移动,减轻风吹雪危害。
(2)强风风速较小;受强风影响的里程短;月积雪累计天数变化小,地面积雪稳定,受风吹雪影响较小。
(3)铁路出行费用较低,可以降低出行成本;受天气等自然条件影响小,安全性和准点率高;完善交通运输网,增加出行的交通方式选择。
解析:(1)原因:阳坡日照时间较阴坡长,光照较充足,太阳辐射强,积雪融化快,车辆不易打滑,不影响通行;地表粗糙的路面能阻碍雪的移动,减轻风吹雪危害,减少交通事故发生。
(2)主要优势:读图可以看出,北方案最强风的风速较小(最大风速北方案才40,南近60),减轻交通阻塞;受强风影响的里程较短,避开强风里程较多;月积雪累计天数变化小,地面积雪比较稳定,大风扬雪现象较轻,南方案变化大,波动大,大雪飞扬的现象比较严重,影响行车安全。
(3)有利影响:铁路运载量大,速度快,出行费用较低,可以降低出行成本;受天气等自然条件影响小,安全性高,准点率高,不会交通拥堵,提高出行的舒适度;完善当地的交通运输网,增加出行的交通方式选择,出行更加便利和快捷。
19.答案:(1)地处亚马孙雨林中心,对外联系相对不便;易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远离发达地区(大城市),市场距离较远(或腹地经济不发达,当地市场规模较小);科技力量较薄弱;劳动力素质较低;开发历史短,工业基础设施薄弱。
(2)巴西热带地区面积广,人口众多,经济发展速度快,空调市场需求大;巴西主体位于南半球,发展巴西市场,利于空调销售市场的稳定(调节淡旺季销售)。
(3)位于亚马孙河沿岸,江阔水深,利于船只的航行与停泊;平原地形.利干筑港;流域内物产丰富,且随着自由贸易区的建设,运输需求量增大(或经济腹地广);有城市依托,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解析:(1)影响工业发展的区位因素有资源、能源、交通、科技、劳动力数量和素质、市场、政策、环境、工业基础等。马瑙斯市吸引外企投资发展工业面临的不利因素包括:外资企业对科技水平、劳动力的素质和交通的要求很高,这些是马瑙斯不具备优势的条件;亚马孙地区开发比较晚,人口密度小,工业基础薄弱、环保要求高等都是吸引外资企业的不利因素。马瑙斯市远离发达地区,市场距离较远;
(2)该企业选择巴西建设首个海外空调生产基地的原因可以从气候、经济和稳定市场等角度进行分析。巴西主要位于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纬度低,大部分地区气候炎热;巴西人口超过2亿,人口众多;巴西是南美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经济发展速度快,水平较高,对空调的需求大。巴西位于南半球,发展巴西市场,有利于调节空调销售市场的淡旺季,稳定市场。
(3)区位条件:马瑙斯港口位于亚马孙河沿岸,江阔水深,直通海港,适合大型船舶航行;地处亚马孙平原,地形平坦,筑港条件优越;随着亚马孙流域的开发,经济腹地不断扩大;流域内物产丰富,且随着自由贸易区的建设,货运量不断增大;有马瑙斯市作为城市依托,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政府的政策支持。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