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纸的发明》教案(共两课时跑)

文档属性

名称 10.《纸的发明》教案(共两课时跑)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3.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3-16 21:16: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三年级下册10《纸的发明》教案
教学目标:
1. 认识本课生字,理解意思深刻的句子。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了解纸的发明过程及其意义,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教学重点:了解蔡伦改进纸的过程。
教学难点:体会其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准备:老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了解造纸术的发明过程。学生预习课文,读通课文,并把不懂的词语和问题记下来。
教学时长: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回顾“发明”引课题
1. 回顾什么是发明?(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创造)
2. 今天我们学习《纸的发明》一文,从中了解了蔡伦发明纸的过程,现在再想想,什么是发明?(学生可能认为蔡伦发明的纸是一种创造或改进)
3. 齐读课题,并理解“发明”的意思。
二、检查预习,初读课文
1. 提出要求: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由读读这篇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检查:课件出示词语:(指名认读,及时正音)
三、再读课文,理清顺序
1. 提出要求:现在请同学们再读读课文,分分层次,并思考每个自然段具体讲了什么?(指名反馈)
2. 交流分段:课文可分四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一自然段,讲蔡伦在总结前人经验基础上发明了纸。第二部分为2-4自然段,具体讲了蔡伦发明的纸的过程。第三部分为第五自然段,讲人们为了纪念蔡伦在树叶上铺上麻头和乱麻而发明了书写纸。第四部分为第六自然段,讲人们为了纪念蔡伦发明了纸这一重大发明,把他尊称为“造纸祖师”。
四、细读课文,重点感悟
(一)学习发明之前
1. 引读:在蔡伦之前,人们怎样造纸?(一边课件出示句子一边引读)根据学生回答板书:丝絮纸
2. 句子比较:丝絮纸虽然好用,但(课件出示句子)这已经是最好的造纸材料了,可是仍然有许多人写好的字迹无法保存下来。难道就没有想过改进吗?(引导学生说出当时人们可能遇到的困难)是呀,要改进造纸术,那得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要找到更好的原料,二是要改进造纸的方法。(板书:原料 方法)
3. 引读句子:面对困难,人们不断地揣摩着怎样才能解决这两个问题。终于有一天……(板书:天下大事必有所作为)蔡伦成了当时第一个想到改进造纸术的人。(板书:第一个想到)
4. 感悟“天下大事必有所作为”的意思。谁来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学生可能从文中找相关句子或用自己的话说)从哪里体会出来的?指导朗读。(板书:激励着蔡伦)
(二)学习发明过程
过渡:蔡伦是怎样做的呢?(板书:树皮麻头破布渔网)他是怎么想的呢?(课件出示句子)谁来读读这句话?从哪里体会出改进造纸术的想法?(板书:原料简化)怎么改进的呢?谁愿意来读读文中的这段话?从哪里感受到原料简化?(板书:树皮麻头破布渔网到处都有)这些到处都有的东西加在一起成了什么?(出示纸的原料成浆的图片)再结合课件理解“捞起”,捞起的不只是这些东西,而是把它们变成了什么?捞起后再怎么做的?(板书:捣、晒干)最后成了什么?(引出“薄薄的一层纸”)这就是蔡伦发明的——(生说)这就是“蔡侯纸”。(板书:发明了纸)
1. 比较句子:那么多的破布为什么不用来做衣服鞋袜呢?与课文中的句子相比哪个好?为什么?(体会蔡伦的用心和思考)从这句话你还能体会到什么?(学生交流可能如下:纸的质量提高;废品不再;变废为宝;对材料的再利用;环保;节约资源等)(板书:变废为宝节约资源)
2. 指导朗读。(配乐)
3. 过渡:蔡伦的这一发明惊动了朝廷,于是皇帝派人把蔡伦请进宫中,当问及造纸的方法时,你猜猜他是怎样回答的?(学生发挥想象)
五、小结
学到这里,你对纸是怎样发明的过程有了怎样的了解?(蔡伦总结前人经验改进造纸术,发明了纸。)
六、作业
课后搜集有关造纸术的材料,了解它对人类文明的发展所起的作用。
七、板书设计
纸的发明
原料:树皮麻头破布渔网变废为宝节约资源
方法:捞起捣、晒干
发明了纸
祖师爷祖师爷鼓励后人传承发展
造纸术的意义:变废为宝节约资源
激励着蔡伦思考:原料简化不简单!
《纸的发明》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复习生字新词,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了解蔡伦在总结前人经验基础上发明纸的过程,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教学重点:
了解蔡伦改进纸的过程。
教学难点:
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准备:
老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了解造纸术的发明过程。学生预习课文,读通课文,并把不懂的词语和问题记下来。
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
1. 回顾第一部分学过的内容,并板书“天下大事必有所作为”。
2. 导入新课: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剩下的部分,看看蔡伦是怎样发明的造纸术,解决原料简化的这个问题。
二、新授部分
1. 学习第二部分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1)出示句子:“人们不断揣摩着怎样才能制造出一张又白又平的好纸。一天,蔡伦偷偷溜进树林里,用树皮、破布、麻头等原料,做成了一张纸。他拿着这张纸,高兴地手舞足蹈。”
①谁来读读这句话?其他同学思考:蔡伦溜进树林里干什么?(改进造纸术)他用什么原料做的纸?他为什么会手舞足蹈?(发明造纸术解决了原料问题)
②指导朗读。用自己的话把这个发明过程说出来。(边说边板书)
(2)出示句子:“从此,这种人类自己发明的造纸法就在我国大江南北流传开来了。”理解“流传”。(板书:流传)
2. 学习第三部分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1)出示句子:“人们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发明家,把他尊称为‘造纸祖师’。”谁来读读这句话?“造纸祖师”是什么意思?(板书:发明造纸术)
(2)提问:你还知道哪些有关祖师爷的传说或故事?让我们怀着对祖师爷的无比崇敬之情来读一读最后一句话吧!(指名读)
3. 朗读全文。边读边思考:你觉得蔡伦是个怎样的人?(聪明、有毅力、有创新精神的人)从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他的这些品质?
4. 学生交流。
5. 教师总结:多么了不起的蔡伦啊!他发明了一种伟大的造纸术,给人类文化的交流和保存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这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让我们为蔡伦和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发明而自豪吧!现在,带着自己的感受再读读这篇课文!
三、巩固练习
1. 听写生字新词。
2. 完成课后题“朗读课文,说说蔡伦发明的纸有什么重要意义”。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了《纸的发明》这篇课文,知道了蔡伦总结前人经验改进造纸术,发明了纸。他的这项伟大发明给人类文化的交流和保存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这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现在,请你运用本节课学习的生字新词和句式等完成课后练习。同时,我们也发现课文中有些含义深刻的句子,可以为完成课后题“说说这些句子表达了什么意思”所用。现在动动笔吧!
五、拓展延伸
1. 完成课后练习题,思考含义深刻的句子表达的意思。
2. 搜集有关造纸术的发明过程的故事或传说,与同学分享。
3. 组织小组活动,讨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发明或技术是值得我们尊重和感激的?它们是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的?
六、板书设计
原料问题:树皮、破布、麻头等 手舞足蹈 高兴 发明造纸术 流传 祖师爷 伟大 蔡伦 纸的发明 智慧的结晶 天下大事必有所作为 纸的产生 意义深远 传承文明 人类文明进步 无法想象 便利 交流 保存 影响巨大 生活改变 聪明 有毅力 有创新精神的人 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七、课后作业
1. 完成听写作业,巩固课堂所学的生字新词。
2. 搜集更多有关造纸术发明或改进的故事或资料,进一步了解这一伟大的发明。
3. 尝试在家里或学校使用环保纸制品,体验纸对环境的影响,并写下自己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