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端午粽
一、教学目标
1.认识“端、粽”等13个生字、1个多音字和“”“”两个偏旁,学写“午、节”等7个生字。
2.通过图文结合、联系生活实际,了解“箬竹叶、糯米、掀开、剥开、裹着”等词语的意思;积累“青青的箬竹叶、白白的糯米”等短语。(重点)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读好长句子;通过想象画面、体会心情,朗读课文。(难点)
4.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粽子的样子、味道等,初步了解端午节包粽子、吃粽子的习俗和来历。(难点)
二、拓展资源
丛书:《端午节习俗》《端午节思屈原》
三、课型与课时建议
精读引领课、看图写话课 3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同学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我国有一个传统节日,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吃粽子,你知道这是哪个节日吗?——端午节。今天,就让我们在传统节日中话亲情吧!
活动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初识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也叫“龙舟节、端阳节、正阳节、天中节、龙节”等。
2.交流端午节习俗。
你们喜欢吃粽子吗?吃过什么味道的粽子?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端阳处处祥。让我们走进课文,看看作者是怎样向我们介绍端午粽的。
3.引出课题:端午节吃粽子,所以粽子又叫端午粽。板书课题。
(1)学习“端”和偏旁“”。
组词识字:端正。
立字旁:“立”的最后一笔变为提便是偏旁“”。“立”作偏旁居左时,上横短,中间的点、撇略小,最后一笔变为提,含有立字旁的字一般与站立和依靠有关。
分享带偏旁“”的字:站。
(2)识记“午”字,辨析:午—牛。
学写“午”字。引导学生观察结构(独体结构)和在田字格中的占格。
午:注意两横的长短、间距适中,竖是悬针竖,写在竖中线上。
学生练写,评价修改。
(3)识记“粽”和偏旁“”。
学生分享识字方法。用组词法识字或在生活中识字。
分享带偏旁“”的字。(粮、粒、粉、粱、粟)
总结:带偏旁“”的字大多与粮食有关。
4.齐读课题。
活动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朗读课文,自主识字。
出示自读要求:
(1)圈画出生字,标出自然段序号。
(2)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读流利。遇到长的、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检查自读情况。
(1)检查自然段序号的标注。
(2)检查朗读情况,读准字音。
指名读第1自然段,随文组词识记“节、总”:节日、节气、端午节,总是、总理、总结。
指名读第2自然段,随文识记“米、间”。
联系实物图片识记“米”。
组词识记“间”:中间、之间、房间。
指名读第3、4自然段,随文识记“分、样、豆、肉、带”和多音字“了”。
组词识记“分、样”。
联系实物图片识记“豆、肉、带”:出示大豆、猪肉、海带的图片。
3.游戏巩固。
通过抢答、开火车等方式检查巩固字词。
4.课中操。
点点头,伸伸腰,我们来做课中操。
动动手,动动脚,开动脑筋勤思考。
你一言,我一语,这样发言可不行。
耳要聪,目要明,文明守纪我最行!
我——最——行!
活动三:指导朗读,品味内容。
1.在品读中了解粽子的样子和味道。
(1)自由读课文第2自然段,说说粽子的样子和味道。
——样子:外面是青青的箬竹叶,里面是白白的糯米,中间有一颗红红的枣。
——味道:一股清香,又黏又甜。
(2)通过图文结合、联系生活实际的方式,了解“箬竹叶、糯米、掀开、剥开、裹着”等词语。
(3)“内容分解法”指导朗读长句子。
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白的糯米,中间有一颗红红的枣。
这个长句子由外到里介绍了粽子的三个方面。
指导朗读:
①读准“箬竹叶”的字音。“青青的箬竹叶、白白的糯米、红红的枣”,要在“的”字后面略微停顿一下。
②作者按照由外到里的顺序描写粽子的样子。在朗读这句话时可以抓住“里面、中间”这几个方位词语,把停顿读正确,也可以借助标点符号读好停顿。
③读出作者吃粽子时的高兴心情。
(4)积累短语:青青的箬竹叶、白白的糯米、红红的枣、又黏又甜。
学法小结:我们学习了第2自然段,了解了粽子的样子和味道,懂得了读长句子要注意停顿和体会心情。
2.品读第3、4自然段,了解粽子的花样和端午节吃粽子的由来。
(1)指名读第3自然段,思考:外婆包的粽子有哪些花样?作者喜欢吃外婆包的粽子吗?从哪个词可以看出来?
——粽子的花样多,有红枣粽、红豆粽、鲜肉粽。
——非常喜欢。从“美滋滋”这个词可以看出来。
(2)在这一段中,你还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外婆?从哪里看出来的?
——一个勤劳能干的外婆。包的粽子有红枣粽、红豆粽、鲜肉粽。
——一个热情、大方的外婆。从“外婆还会装一小篮粽子要我们带回去,分给邻居吃”可以看出来。
(3)运用方法读好长句子。
我们在外婆家美滋滋地吃了之后,外婆还会装一小篮粽子要我们带回去,分给邻居吃。
(4)齐读第4自然段,了解端午节我们吃粽子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用“加一加”的方法,随文识记“传、念”。
(5)想想作者吃粽子和分粽子的画面,体会作者的心情,读好第3、4自然段。
教师小结:端午节不仅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也是一个家庭团圆的日子,可以吃到美味的粽子,真是一举多得。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同学们,我们了解了传统节日端午节的习俗和来历,也知道了端午节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在传统节日中我们感受到了浓浓的亲情。这节课就让我们在亲情的陪伴下写一写本课的生字吧!
活动一:儿歌导入,内容回顾。
1.拓展阅读《端午节习俗》。
学生自读儿歌《端午节习俗》,进一步了解端午节的习俗。
——赛龙舟、插艾草、吃粽子。
老师不仅带来了一首有趣的儿歌,还带来了很多有趣的字呢!
2.出示田字格中的生字。
节 米 样 叶 分 豆
3.带拼音读,组词读,男女生比赛读,教师正音。
活动二:发现规律,归类指导。
1.学生仔细观察生字的结构,进行分类。
独体结构:米、豆
上下结构:分、节
左右结构:样、叶
2.归类指导,规范书写。
(1)指导独体结构的字“米、豆”。
米:左右对称,先写点、撇,再写“木”,横、竖分别在横、竖中线上,撇捺要舒展。
豆:上窄下宽,最后一笔是长平横。要把写紧凑,整个字不能拉得过长。
独体字书写时注意找准重心,突出主笔。
①教师范写,强调重点笔画,学生描红一个,书写一个。
②对照标准,同桌互评。
姿势端正 书写正确 注意结构和笔顺笔画 书写整洁
☆ ☆ ☆ ☆
(2)重复以上步骤学写“分、节”。
分:“八”稍微宽一些,撇捺要舒展,撇伸到左下格,捺不能超过横中线。“刀”放当中,先写横折钩,再写撇。
节:“艹”的长横要写平,横折钩要从横中线起笔,折钩稍稍左斜,长度适中,最后一笔为悬针竖,写在竖中线上。
(3)学写“叶、样”。
叶: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左边的“口”要写在横中线上面,右边的横对准“口”的中间,不要太长,最后一笔是悬针竖。
样:左右结构。右边“羊”的第一笔点起笔在竖中线上,最后一笔是悬针竖。
3.交流展示,评价改写。
(1)师生共同挑选出书写优秀的作品,班内展示,师生评价。
(2)根据展示作品和评价,指导学生进行修改。
小结:希望同学们通过不断练习,人人都变成“小小书法家”。
4.课中操。
伸伸懒腰压压手,抖抖手腕转转肘。
看看窗外扭扭肩,动动脖子点点头,
拍拍小手棒!棒!棒!
活动三:拓展阅读《端午节思屈原》。
1.学生自读文章《端午节思屈原》,想一想:人们为什么要纪念屈原呢?运用学到的方法,读好长句子。
2.师生交流。
屈原是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他积极主张联合齐国,抗击秦国。他的意见没有被采纳,反而因此被罢了官,发配到边远的地方。楚国快要灭亡时,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屈原投汨罗江自杀。屈原投江后,楚国人民为了不让江里的鱼虾吃屈原的尸体,就往江里投食物。年复一年,人们为了纪念屈原,每逢端午节那天,便用竹叶把糯米饭包起来,做成菱角形的尖角粽子,投到江里祭祀屈原。
3.讲一个和端午有关的故事。你还知道哪些和端午有关的故事?请讲给同学们听。
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深入了解了传统节日端午节、粽子和屈原的故事,还学会了书写6个生字,在亲情的陪伴下,每个同学都进步很大,这就是成长。
板书设计
第三课时 写美食的样子
我国有很多传统美食,它们不仅好吃,样子也好看。在你温馨的大家庭中,一定也有不少好吃的美食吧。让我们学着课本中介绍端午粽的方法,写一写你喜欢的美食的样子,重温亲情。
活动一:仔细观察图片,说一说图中的美食。
1.仔细观察图片,说一说你看到了哪些美食,这些美食让你想到了哪些传统节日。
2.学生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元宵(汤圆),正月十五元宵节。
——月饼,八月十五中秋节。
——粽子,五月初五端午节。
——水饺,正月初一春节。
活动二:回顾课文内容,仿说看到的美食。
1.出示课文《端午粽》中的片段,多种形式朗读。
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白的糯米,中间有一颗红红的枣。外婆一掀开锅盖,煮熟的粽子就飘出一股清香来。剥开粽叶,咬一口粽子,真是又黏又甜。
2.引导学生说一说粽子的样子和味道。
3.引导学生说一说第1幅图片中元宵的样子和味道。
——元宵白白的,圆圆的,有花生味、芝麻味、玫瑰味、蜜枣味等,咬一口清香黏软,回味无穷。
4.同桌互相说一说其他三幅图片中的美食。
5.班级交流展示,教师点拨。
活动三:仿照课文形式,写一写自己喜欢的美食。
1.仿照课文《端午粽》的内容,写一写上图中自己喜欢的美食。
2.写完之后对照评价标准自己评一评,看看自己能得几颗星。
评价内容 我的成绩(涂一涂)
我能仿照课文,说出美食的样子 ☆☆☆
我能写出自己喜欢的美食的样子 ☆☆☆
我一共得了( )颗星,我会继续努力的!
3.班级展示,互评互改,并表彰优秀。
活动四:画一幅“自己心中的端午节”画。
你心中的端午节是什么样的?想一想,用彩色的笔画下来吧。
教师小结:同学们,了解了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知道了这些传统节日的习俗,还学会了描写自己喜欢的美食,课余时间请大家多注意观察周围的美食,用本节课学到的方法,写一写自己喜欢的另一种美食。
板书设计(共79张PPT)
一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精读引领课 看图写话课
9 端午粽
课时建议:3课时
第一课时
同学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我国有一个传统节日,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吃粽子,你知道这是哪个节日吗?——端午节。今天,就让我们在传统节日中话亲情吧!
导课
活动一
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初识端午节
你知道端午节吗?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也叫:龙舟节、端阳节、正阳节、天中节、龙节等。
初识端午节
——端午节习俗——
你们喜欢吃粽子吗?吃过什么味道的粽子?
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端阳处处祥。
端午节习俗
引出课题
端午节吃粽子,所以粽子又叫端午粽。
课题中识字
duān
wǔ
端午
端正
粽子
粽叶
午
端
粽
zòng
正午
中午
课题中识字
小提示:含有立字旁的字一般与站立和依靠有关。
端
站
认识偏旁
仔细观察
书写指导:注意两横的长短、间距适中,竖是悬针竖,写在竖中线上。
午
要与“牛”区分
姿势端正 书写正确 注意结构和笔顺笔画 书写整洁
★ ★ ★ ★
评价改写
借助评价表格,写一写,评一评。
粮、粒、粉、粱、粟
课题中识字
粮、粒、粉、粱、粟
粽
认识偏旁“ ”
带偏旁“ ”的字大多与粮食有关。
zòng
活动二
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朗读课文,自主识字
自读要求:
1.圈画出生字,标出自然段序号。
2.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读流利。遇到长的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检查自读
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节日、节气、端午节,总是、总理、总结
检查自读1
一到端午节,外婆总会煮好一锅粽子,盼着我们回去。
节日
节气
端午节
总是
总理
总结
节
总
节日、节气、端午节,总是、总理、总结
检查自读2
中间
之间
房间
大米
小米
玉米
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白的糯米,中间有一颗红红的枣。
间
米
节日、节气、端午节,总是、总理、总结
检查自读3-4
十分
样子
外婆包的粽子十分好吃,花样也多。除了红枣粽,还有红豆粽和鲜肉粽。
分开
分别
一样
花样
分
样
节日、节气、端午节,总是、总理、总结
检查自读3-4
外婆包的粽子十分好吃,花样也多。除了红枣粽,还有红豆粽和鲜肉粽。
了
le
(好了)
(了不起)
liǎo
节日、节气、端午节,总是、总理、总结
检查自读3-4
大豆
猪肉
海带
外婆包的粽子十分好吃,花样也多。除了红枣粽,还有红豆粽和鲜肉粽。
课中操
李白,我国唐代著名的诗人,被人们称为“诗仙”。
检查认读
你能正确读出下面的词语吗?
端午节 粽子 总是 大米
中间 十分 红豆 鲜肉
带回 海带 传说 纪念
活动三
指导朗读,品味内容
读第2自然段,了解粽子的样子和味道
思考:你知道粽子的样子和味道吗?
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白的糯米,中间有一颗红红的枣。外婆一掀开锅盖煮熟,的粽子就飘出一股清香来。剥开粽叶,咬一口粽子,真是又黏又甜。
——样子:外面是青青的箬竹叶,里面是白白的糯米,中间有一颗红红的枣。
——味道:一股清香,又黏又甜。
“青青的、白白的、红红的”三个表示颜色的叠词,写出了“我”对粽子的喜欢。
品读、了解粽子的样子和味道
箬竹叶
糯米
借助图片理解
联系生活实际理解
掀开
裹着
剥开
读好长句子
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白的糯米,中间有一颗红红的枣。
这个长句子由外及里介绍了有关粽子样子的3个方面。
指导朗读
①读准“箬竹叶”的字音。 “青青的箬竹叶、白白的糯米、红红的枣”,要在“的”后面略微停顿一下。
②作者按照由外到里的顺序描写粽子的样子。在朗读这句话时可以抓住“里面、中间”这几个方位词语,把停顿读正确,也可以借助标点符号读好停顿。
③读出作者吃粽子时的高兴心情。
积累词语
青青的箬竹叶
白白的糯米
红红的枣
又黏又甜
学法小结
学习了课文第2自然段,了解了粽子的样子和味道,懂得了读长句子要注意停顿和体会心情。
读第3自然段,了解粽子的花样
外婆包的粽子十分好吃,花样也多。除了红枣粽,还有红豆粽和鲜肉粽。我们在外婆家美滋滋地吃了之后,外婆还会装一小篮粽子要我们带回去,分给邻居吃。
外婆包的粽子有哪些花样?作者喜欢吃外婆包的粽子吗?从哪个词可以看出来?
——粽子的花样有红枣粽、红豆粽、鲜肉粽。
——非常喜欢。从“美滋滋”这个词可以看出来。
读第3自然段,了解粽子的花样
外婆包的粽子十分好吃,花样也多。除了红枣粽,还有红豆粽和鲜肉粽。我们在外婆家美滋滋地吃了之后,外婆还会装一小篮粽子要我们带回去,分给邻居吃。
在这一段中,你还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外婆?从哪里看出来的?
——一个勤劳能干的外婆。包的粽子有红枣粽、红豆粽、鲜肉粽。
——一个热情、与邻居和睦相处的外婆。从“外婆还会装一小篮粽子要我们带回去,分给邻居吃。”可以看出来。
读好长句子
我们在外婆家美滋滋地吃了之后,外婆还会装一小篮粽子要我们带回去,分给邻居吃。
读好这个长句子,读出外婆的热情友好。
人们
读第4自然段,了解端午节吃粽子的由来
长大了我才知道,人们端午节吃粽子,传说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想一想:端午节人们为什么要吃粽子?
——端午节我们吃粽子,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传说
纪念
3、4自然段
想象画面,体会心情
想象画面,体会心情,读好3、4自然段。
外婆包的粽子十分好吃,花样也多。除了红枣粽,还有红豆粽和鲜肉粽。我们在外婆家美滋滋地吃了之后,外婆还会装一小篮粽子要我们带回去,分给邻居吃。
长大了我才知道,人们端午节吃粽子,传说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课堂小结
端午节不仅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也是一个家庭团圆的日子,可以吃到美味的粽子,粽子还可以增进邻里之间的感情,真是一举多得。
第二课时
同学们,我们了解了传统节日端午节的习俗和来历,也知道了端午节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在传统节日中我们感受到了浓浓的亲情。这节课就让我们在亲情的陪伴下写一写本课的生字吧!
导课
活动一
儿歌导入,内容回顾
拓展阅读
读了儿歌《端午节习俗》,你知道端午节有哪些习俗吗?
——赛龙舟、插艾草、吃粽子。
出示生字
叶
分
豆
节
米
样
豆
检查认读词语
节日
大米
样子
叶子
十分
大豆
jié
mǐ
yàng
fēn
dòu
yè
检查认读词语
十分
节日
叶子
样子
大米
大豆
活动二
发现规律,归类指导
前 光 低 故 乡
生字分类
仔细观察,根据字形结构进行分类。
米 豆 分 节 样 叶
按照结构,生字分类
独体字:米、豆。
上下结构:分、节。
左右结构:样、叶。
加一加——静:——青+争 思:田+心。
联系生活实际组词——夜,黑夜、夜晚。
仔细观察
米
书写指导:左右对称,先写点、撇,再写“木”,横、竖分别在横、竖中线上,撇捺要舒展。
独体字书写时注意找准重心,主笔突出。
加一加——静:——青+争 思:田+心。
联系生活实际组词——夜,黑夜、夜晚。
仔细观察
书写指导:上窄下宽,最后一笔是长平横。结构写紧凑,整个字不能拉得过长。
豆
独体字书写时注意找准重心,主笔突出。
姿势端正 书写正确 注意结构和笔顺笔画 书写整洁
★ ★ ★ ★
评价改写
借助评价表格,写一写,评一评。
加一加——静:——青+争 思:田+心。
联系生活实际组词——夜,黑夜、夜晚。
仔细观察
分
书写指导:“八”稍微宽一些,撇捺要舒展,撇伸到左下格,捺不能超过横中线。“刀”放当中,先写横折钩,再写撇。
加一加——静:——青+争 思:田+心。
联系生活实际组词——夜,黑夜、夜晚。
仔细观察
节
书写指导:“艹”的长横要写平,横折钩要从横中线起笔,折钩稍稍左斜,长度适中,最后一笔为悬针竖,写在竖中线上。
加一加——静:——青+争 思:田+心。
联系生活实际组词——夜,黑夜、夜晚。
仔细观察
叶
书写指导: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左边的“口”要写在横中线上面,右边的横对准“口”的中间,不要太长,最后一笔是悬针竖。
左右结构的字要注意穿插。
加一加——静:——青+争 思:田+心。
联系生活实际组词——夜,黑夜、夜晚。
仔细观察
样
书写指导:右边的“羊”第一笔从竖中线起笔,最后一笔是悬针竖。
左右结构的字要注意穿插。
姿势端正 书写正确 注意结构和笔顺笔画 书写整洁
★ ★ ★ ★
评价改写
借助评价表格,写一写,评一评。
作品展示
展示优秀作品
评选展示
小小书法家
希望同学们通过不断练习,人人变成“小小书法家”。
课堂小结
点点头,伸伸点点头,伸伸腰,我们来做课中操。
点点头,伸伸腰,我们来做课中操。
动动手,动动脚,开动脑筋勤思考。
你一言,我一语,这样发言可不行。
耳要聪,目要明,文明守纪我最行!
我—最—行!动动手,动动脚,开动脑筋勤思考。
你一言,我一语,这样发言可不行。
耳要聪,目要明,文明守纪我最行!
我—最—行!腰,我们来做课中操。
动动手,动动脚,开动脑筋勤思考。
你一言,我一语,这样发言可不行。
耳要聪,目要明,文明守纪我最行!
我—最—行!
课中操
活动三
拓展阅读《端午节思屈原》
拓展阅读
拓展阅读
拓展阅读
读《端午节思屈原》,运用学到的方法,读好长句子。想一想,人们为什么要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呢?
拓展资料
屈原是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他积极主张联合齐国,抗击秦国,他的意见没有被采纳,反而被罢了官,分配到边远的地方。楚国快要灭亡时,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屈原投汨罗江自杀。屈原投江后,楚国人民为了不让江里的鱼虾吃屈原的尸体,就往江里投食物。年复一年,人们为了纪念屈原,每逢端午节那天,便用竹叶把糯米饭包起来,做成菱角形的尖角粽子,投到江里祭祀屈原。
--讲故事喽--
讲一个和端午有关的故事。你还知道哪些和端午有关的故事,请讲给同学们听。
讲有关端午的故事
这节课我们更加了解了传统节日端午节、粽子和屈原的故事,还学会了书写6个生字,在亲情的陪伴下,每个同学都进步很大,这就是成长。
课堂小结
第三课时
看图写话课 写美食的样子
我国有很多传统美食,它们不仅好吃,样子也好看。在你的温馨大家庭中,一定也有过不少好吃的美食吧,让我们学着课本中介绍端午粽的方法,写一写你喜欢的美食样子,重温家人的亲情。
导课
活动一
仔细观察图片,说一说图中的美食
观察图片,说美食
仔细观察图片,说一说你看到了哪些美食?这些美食让你想到了哪些传统节日?
交流观察所得
粽子
五月初五端午节
元宵(汤圆)
正月十五元宵节
水饺
正月初一春节
月饼
八月十五中秋节
活动二
回顾课文内容,仿说看到的美食
观察图片,说美食
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白的糯米,中间有一颗红红的枣。外婆一掀开锅盖,煮熟的粽子就飘出一股清香来。剥开粽叶,咬一口粽子,真是又黏又甜。
朗读《端午粽》片断 ,说说粽子的样子和味道。
观察图片,说美食
说说元宵的样子和味道。
——元宵白白的,圆圆的,有花生味、芝麻味、玫瑰味、蜜枣味等等,咬一口清香黏软,回味无穷。
观察图片,说美食
仔细观察图片,说一说你看到的第2-4幅图中的美食。
活动三
仿照课文形式,写自己喜欢的美食
观察图片,写美食
仿照课文《端午粽》的写法,写一写图中自己喜欢的美食。
对照标准,进行评价
评价内容 我的成绩(涂一涂)
我能仿照课文,说出美食的样子。
我能写出自己喜欢的美食的样子。
哇,我一共得了( )颗星,我会继续努力的!
活动四
画一画自己心中的端午节
“自己心中的端午节”绘画展
你心中的端午节是什么样的,想一想,用彩色的笔画下来吧。
-——-绘画展-——-
课堂小结
了解了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知道了这些传统节日的习俗,还学会了描写自己喜欢的美食,课余时间请大家多注意观察周围的美食,用本节课学到的方法,写一写自己喜欢的另一种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