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10.《纸的发明》第二课时 主备人:刘晓帅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的第二篇课文。课文叙述了没有纸之前,人们记录事件的不便以及纸的发明过程,说明中国造纸术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课文怎么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本课课后第一题“默读课文,想想每个自然段的意思,照样子填写图表。”和第二题 “结合课文中的相关语句,说说为什么只有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传承下来了。”指向了单元语文要素的达成,其中第二题介绍蔡伦改进的造纸术的第四自然段可以作为训练重点,承接下一课的学习。在教学中,教师要把握课后题,围绕语文要素设计提高语文能力。
2.学情分析 在阅读能力上,学生已经掌握了通过直接提取单个关键句子、关键词语来理解一段话的方法,能够比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对一段话的理解。学生在本课的学习中,既要回顾学习过的方法加以运用,理解课文内容,又需要学习提取多个关键词语,组织语言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表达清楚。
3.目标确定 (1)会写“约、验、阿、欧、洲、社”6个字。 (2)把自然段大意形成思维导图,说清楚纸的发明过程。 (3)能解释蔡伦的造纸术传承下来的原因,体会中国造纸术对人类社会进步的促进作用。
4.学习重点难点 (1)能解释蔡伦的造纸术传承下来的原因。 (2)体会中国造纸术对人类社会进步的促进作用。
5.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品读课文,深入探究教师活动 1.回顾课文,利用课后习题的图表复述课文。 2.再次默读第4自然段,解决问题。 (1)把描写蔡伦改进造纸术的动词画出来。(剪碎、切断、浸、捣、捞、晒) (2)体会连续使用多个动词的作用。从这些动词中你可以体会到蔡伦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吗? 3.概括大意,提炼学习方法。 (1)课文第4自然段共有几句话?每一句写了什么?(课件出示课文第4自然段) (2)默读课文,自主填写思维导图。(课件出示思维导图) (3)借助导图,拓展训练:借助思维导图,说说为什么只有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传承下来了。 (4)提炼学法:第4自然段是围绕“为什么只有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传承下来了”来写的。 学生活动 小组讨论后,选出小组发言人根据图表叙述纸的发明历程。 回归课文段落,学生自由朗读。 蔡伦是一个具有聪明才智的人 交流反馈。 组内练习,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小组讨论,研究重点知识,突破重点,这样可以兼顾所有学生,也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了解课文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环节二:拓展延伸,感受贡献教师活动 1.补充资料,教师介绍。 (1)造纸术发明以前,世界各国的书写材料,有的坚硬,有的笨重,有的价格昂贵,它们都不是理想的书写材料,不利于文化的传播。 (2)造纸术的发明,引起了书写材料的一场革命,特别是蔡伦改进的造纸术,提高了纸的质量和产量,使纸成为普遍的书写材料。 (3)造纸术的对外传播,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教育的普及,极大地推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2.学习“资料袋”。 ①张衡发明了检测地震的仪器—地动仪;祖冲之把圆周率的计算精确到了小树先后第七位;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等我国古代科技成就小故事。 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三年级)》《中国历史上的科学发明》所以说---(课件出示)齐读第一段。(板书:伟大贡献)让我们带着这样的心情再来读读这篇课文吧! 3. 读了、听了这些资料的内容,你有怎样的感受呢?这是我们的祖先留下光辉史册,这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我们作为这样一个伟大民族的后人,你现在是什么心情?想说些什么? 4.小结:这些人和事使我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闪亮的星星,是中华民族的荣耀,我们为之自豪。今天,我们努力学习,未来我们也可以成为那一颗颗闪亮的星!学生活动 齐读第1自然段。 思考:为什么说“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2.齐读课文第5自然段。 心情:骄傲、自豪、光荣…… 设计意图:把首尾结合起来进行教学,更能让学生感受到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激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环节三: 综合实践,交流调整教师活动 1.展示收集的材料。 2.讨论还需补充的材料。 3.尝试模仿介绍一种事物。 4.蔡伦发明的造纸术,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影响了全世界。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我们了解了造纸术的发明,造纸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我们要热爱自己祖国的文化。学生活动 1.本单元的综合实践活动是收集传统节日的资料,交流节日的风俗习惯,写一写过节的过程。 2.以“某某的来历(或发明)”为题,对这一事物进行追根求源。仿照《纸的发明》一文的写法,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写一篇文章,介绍这个事物是怎么发明出来的。 设计意图:本单元的综合实践活动主题是收集传统节日的资料,交流节日的风俗习惯,写一写过节的过程。学以致用,介绍“某某的来历(或发明)”,就是将表达方法习得后的内化过程。随堂检测: 一、重点段落品析 他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一张既轻便又好用的纸。用这种方法造的纸,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价格又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所以这种造纸方法就传承下来了。 1.用横线画出蔡伦的造纸过程的句子。 2.用波浪线画出蔡伦的造纸术为什么被传承下来的原因的语句。 3.用“既……又……”造句子。 二、学习了本课,你想对蔡伦说些什么?
6.板书设计
7.教学反思与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