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一、学习目标
1、唯物史观:运用唯物史观的相关理论,客观辩证地看待清朝政治制度对社会发展及社会转型的影响。
2、时空观念:认识清朝从鼎盛走向危机时期所处的特定时空环境,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
3、史料实证:通过文献资料记载,实证清朝政治统治、民族关系、对外关系的特点及影响。
4、历史解释:运用文献资料,认识雍正帝设军机处,君主专制达到顶峰,也反映了封建制度逐步走向衰落。
5、家国情怀:认识清朝国家统一,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发展,培养中华民族爱国爱家的情怀。
(一)基础知识点梳理
一、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
1、康乾盛世:清朝皇帝___________在位期间,出现了长达100多年的___时期,政局___,经济繁荣,疆域_________,被称为“________”。中国古代的_______体制在这一阶段发展到_________。
2、君主专制体制:
(1)奏折制度:三位皇帝都以____著称,不仅独断__________,对于耳目所及的地方___事务,也总是不厌其烦地详加过问。这一时期,部分官员向皇帝____呈送____报告,皇帝亲手____后返回,不经过其他________环节,形成了____制度。这种_________的联系方式,使皇帝能够更直接、广泛地获取信息,提高了_______,强化了对_______的控制。
(2)军机处:中枢____机构也发生了变化。雍正时,在皇帝寝宫旁边设立_____,主要官员称为军机___,由被指派的朝臣____充任。军机处官员在皇帝______下工作,日夜轮流____,商议____,起草或处理____文书。内阁只负责处理____文书。
(3)文字狱:清朝统治者对________的控制非常严密,频繁制造_____,从压制___的民族意识发展到对诗文字句_______,吹毛求疵,对文化造成严重的____。
二、疆域的奠定
1、收台湾:康乾盛世时期,清朝版图在前代王朝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____和____,____了中国的疆域。1662年,南明将领_____驱逐___殖民者,收复台湾。_____年,清军渡海远征,郑氏家族战败投降。清朝在____设府,隶属____省。
2、抗沙俄:17世纪中叶,沙皇俄国的势力扩展到_____流域。康熙前期,发兵围攻俄军据点____,迫使沙俄同意进行谈判。_____年,两国签订《________》,划定了____边界。
3、平蒙古、定新疆:
(1)平蒙古:明朝末年,鞑靼分为______和______,____被称为漠西蒙古。清朝入关前,打败并收降漠南蒙古,漠北和漠西蒙古也____进贡。17世纪后期,漠西蒙古_____部的首领______势力强大,占据____南北,又向东进攻漠北和漠南蒙古。清军与__________进行了长期斗争,最终在____年将准噶尔部彻底击败。清朝在蒙古族地区设立__、__两级单位进行统治,任命蒙古王公为____、_____。
(2)定新疆:原受准噶尔部统治的天山南路_____贵族________兄弟起兵反清,很快也被平定。在新疆维吾尔族地区,由朝廷委派_______总领军政事务,基层行政委任___________进行管理。
4、治西藏:清初,西藏最有影响的佛教____派领袖_______来京朝贺,清廷册封以“_______”尊号。另一位格鲁派领袖_______,在康熙时被赐予“___________”尊号。此后历世达赖和班禅,都经由清朝政府____。从1727年起,清朝开始派遣______,代表朝廷与达赖、班禅共同________。1793年,清政府又颁布《______________》,以____形式明确和落实了清朝政府对西藏的______。
5、民族政策:清朝政府专设______掌管蒙古族、藏族等______事务,地位与____等同。对于边疆地区采取______的政策,尊重各民族的_______和_______,优待各族_________,取得了较好的统治效果。
6、地方制度:在清朝疆域里,内地分立___省,各设____为长官,每两省(个别地区为一省或三省)又设____一名,相当于________。在东北、北部和西部边疆,分设若干___辖区和_________辖区。
7、疆域:清朝中期,疆域西跨____,西北达________,北接______,东北至_______和______,东临______,东南到____及其附属岛屿______________等,南包括___诸岛,西南抵_________。现代中国的版图至此奠定。
三、统治危机的出现
1、农民起义:
(1)背景:康乾盛世后期,清朝统治已出现________的迹象。19世纪前期___、___两位皇帝在位时,___更为明显。在_______、国土开发的背景下,清朝人口_______。1741年,统计全国人口为1.4亿有余,到1840年已达到4.1亿。人口急剧增长使得____危机日益显露,加上_______和贫富矛盾的积累,乱象逐渐_____。
(2)表现:从____后期起,农民起义屡屡爆发,大部分是由民间秘密宗教_____领导的。____、____、____3省爆发的白莲教大起义持续了10年之久。____后期,白莲教支派_____发动的一次起义还攻入了___皇宫。
2、列强活动与闭关锁国:
(1)列强活动:这一时期,以____为首的西方列强在中国_______频繁活动,要求扩大_______,开拓______。
(2)闭关锁国:清朝起初指定__所城市为_______口岸,后仅保留____1处,并规定由官府特许的“_____”商人代为管理对外贸易事务。外商在广州的活动及其与中国商民的交往,都受到________。________出海贸易,更在严厉____之列。这种以_______为主的政策,并不能真正消除外来潜在威胁,反而加深了_________。统治者_______的心态无法适应新的外部环境,中国逐渐落后于________。
习题巩固
1.康熙曾打算采取招抚方针解决台湾问题,甚至允许郑成功的继承者郑经“藩封,世守台湾”。郑经坚持以“比朝鲜,不削发”作为投诚条件,康熙则认为“朝鲜系从来所有之外国,郑经乃中国之人”,断然拒绝。材料体现了清代
A.夷夏之防阻碍国家统一 B.政府外交理念的逐步近代化
C.统治者明确的国家意识 D.朝贡体系随改朝易代而瓦解
2.军机处按照皇帝的旨意办事,权力非常大,他们所拿的奏折可以绕过内阁、议政处,直接送达总督、巡抚手中.别人无权拆阅,这种传达方式叫做“延寄”。由材料可知“廷寄”
A.提高了行政效率 B.极大地削弱了君主的权力
C.减少了决策失误 D.使军机处掌握最高决策权
3.我国历代王朝十分重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下列措施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设宣政院 ②设西域都护
③设驻藏大臣 ④设台湾府
A.①③②④ B.①②③④
C.④②①③ D.②①④③
4.1624年,明朝士人沈铗说:“自红夷肆虐,洋船不通,海禁日严,民生憔悴",“禁愈急而豪右出没愈神,法愈严而衙役卖放更饱",不如“听洋商明给文引,往贩东西二洋”庶可生意饱商民之腹,亦可以夷货增中国之利"。据此可知,沈铗认为
A.开放海禁利于维持地方秩序 B.海禁是抵御外夷的有效方略
C.海外贸易遭到倭寇严重干扰 D.朝贡贸易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5.下图所示为中国古代某一时期的北方边境状况。这一时期,政府的边疆管理举措还有( )
A.设理藩院管理边疆民族事务 B.在南方设安南、北庭都护府
C.在西藏设立了行都指挥使司 D.平定西北地区准噶尔部叛乱
6.军机处设立在
A.顺治年间 B.雍正年间 C.乾隆年间 D.道光年间
7.对于中国古代的某一机构,有学者评价说:此机构使皇帝与中央和地方之间开辟了一条不经内阁的联系通道,它办事迅速,执掌广泛,对保证处理各种复杂事务的有效性起到了积极作用。该机构
A.有权参与国家权利中枢的决策 B.掌握着草拟诏令、发布政令的实权
C.弥补宰相才干不足的缺陷而设立 D.提高了中央政府的行政效率
8.清朝在北方边疆地区设置将军、办事大臣并实行盟旗制度,其积极作用是( )
①加强了中央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②实施“改土归流”的措施
③巩固和发展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④促进了中国境内经济文化交融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9.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清朝正式规定达赖、班禅继承人的人选通过金瓶掣签的方式来认定,由驻藏大臣监督掣签仪式并将结果报朝廷批准。这表明( )
A.驻藏大臣完全统管西藏各种事务 B.中央政府对西藏的有效管辖
C.达赖、班禅得到中央政府的册封 D.西藏首次纳入中央政府管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