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和平发展 命运与共
第23课 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
第九单元 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
【课程标准】
1.了解冷战结束后出现的全球性问题,认识人类社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理解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成为时代潮流;
2.牢固树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共同担当,同舟共济,共促全球的和平与发展。
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一、
目录
CONTENTS
人类发展面临的问题
二、
在合作共赢中促进全球共同发展
三、
一、时代主题——和平与发展
20世纪上半叶:战争与革命
20世纪下半叶:和平与发展
一、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1985 年,邓小平在会见日本访华团时说:“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东西南北四个字。”
—《邓小平文选》
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 和平发展大势不可逆转。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两位领导人对时代主题的共同判断是什么?
主题:和平与发展
韩朝谈判
世界年生产总值(万亿美元)
2. 重要依据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第一自然段,找出时代主题及其确立的依据
①二战结束后,没有发生过新的世界大战,一些局部冲突也得到政治解决。
②联合国维和行动发挥了有效作用。
③由于长期和平,世界范围内经济、政治、社会、科技、文化各方面取得惊人发展。
④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政治生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⑤进入21世纪,世界多极化继续发展,经济全球化不可逆转,全球和区域合作方兴未艾,各国之间的相互依存日益紧密。
和平:指世界的总体和平——关系人类的命运走向
发展:指世界的繁荣与发展—关系人类的生存品质
两者相辅相成
和平是发展的前提
发展是和平的保障
结合教材思考“和平与发展”的内涵分别指什么?二者是什么关系?
一、时代主题——和平与发展
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两大主题,至今一个也没有解决。
——邓小平1992年南巡讲话《邓小平文选》
将我们这个时代的主题界定为和平与发展,是指我们这个时代从总体上讲实现了和平,没有爆发新的世界大战;从主流上看大家都在致力于搞建设、图发展。但它不意味着当今世界已经完全实现了和平与发展,应该说,世界和平与发展还面临一系列新挑战。
——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理论中心组《坚持和平发展,促进合作共赢》
阅读材料,结合教材,思考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还面临着哪些危机与挑战?
人类发展面临的问题
阅读教材P139-P140,归纳人类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1、发展方面:
2、和平与安全方面:
二、时代问题——危机与挑战
1、发展方面:
①世界经济增长的动力依然不足
②南北差距和贫富分化日益严重
2.和平安全方面:
阿以冲突
叙利亚内战
美国9.11事件
新冠肺炎疫情分布图
中国南海问题
极地资源争夺
网络安全
霸权主义
①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
②安全威胁持续蔓延(核扩散、恐怖主义、网络安全、重大传染性疾病等)
③海洋权益和极地资源争夺等日趋激烈
④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
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这些问题,
也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够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
针对全人类所面临的共同问题,
我们如何破题,促进时代发展?
三、在合作共赢中促进全球共同发展
1.促进全球共同发展的措施
1945年
成立联合国
1945年成立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1945年成立世界银行
1995年成立
世界贸易组织
(1)发挥主要国际组织的作用:战后建立的主要国际组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联合国(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三大经济组织(维持战后经济有序发展)
(2)建立新型国际治理组织和相应的治理机制。
A.全球层面:二十国集团发挥积极作用。
B.地区层面: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及新开发银行
二十国集团
金砖国家成立的
新开发银行
上海合作组织
厦门金砖会议
在合作共赢中促进全球共同发展
二十国集团
二十国集团(G20)由七国集团财长会议于1999年倡议成立,由阿根廷、澳大利亚、巴西、加拿大、中国、法国、德国、印度、印度尼西亚、意大利、日本、韩国、墨西哥、俄罗斯、沙特阿拉伯、南非、土耳其、英国、美国以及欧盟20方组成。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前,G20仅举行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就国际金融货币政策、国际金融体系改革、世界经济发展等问题交换看法。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在美国倡议下,G20提升为领导人峰会。2009年9月举行的匹兹堡峰会将G20确定为国际经济合作的主要论坛,标志着全球经济治理改革取得重要进展。目前G20机制已形成以峰会为引领、协调人和财金渠道“双轨机制”为支撑、部长级会议和工作组为辅助的架构。二十国集团的成立为国际社会齐心协力应对经济危机,推动全球治理机制改革带来了新动力和新契机,全球治理开始从“西方治理”向“西方和非西方共同治理”转变,新兴力量的广泛参与让二十国集团机制更具代表性,使之发展为全球经济合作最重要的论坛之一。
①继续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②中国积极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一步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
2015年9月28日上午,习近平登上联合国讲台,发表了题为《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讲话。这是习近平首次在联合国阐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他强调,当今世界,各国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我们要继承和弘扬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他还呼吁,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何谓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
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首先是一种世界观,反映了中国对当今世界的看法。这一思想的核心理念是人类社会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不同文明、不同宗教信仰、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是一个相互依存的命运共同体,应该相互尊重、平等合作、互利共赢、融合包容。
2.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
当今世界,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成为时代潮流,一大批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走上发展的快车道,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依然面临诸多难题和挑战。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要跟上时代前进步伐,就不能身体已进入21世纪,而脑袋还停留在过去,停留在殖民扩张的旧时代里,停留在冷战思维、零和博弈的老框框内。各国应该共同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各国人民应该一起来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
——习近平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演讲《顺应时代前进潮流 促进世界和平发展》
国际权利流变的大势意味着霸权政治必将退出世界的舞台。未来的大国之争,不是霸权之争,不是实力之争,也不是意识形态之争,而是对世界融合的贡献率之争,是对世界全体人民的人心之争。
某种意义上,能否理解和尊重小国,是一个大国是否成熟、理性、和自信的标志之一。
一旦“中国被需要”成为大势,中国就真正获得了塑造地区乃至世界秩序的国际基础。 ——2017年10月《世界知识》封面话题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依据的是:
①基于中国对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大势的准确把握
②源自中华文明“以和为贵”“协和万邦”的和平思想与和谐理念
如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①2013年,提出建设“一带一路”的合作倡议。
②2014年设立丝路基金,对“一带一路”建设给以资金支持。
③成立“亚投行”:2015年12月,中国倡议设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正式成立。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让人们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人类命运与共的重要性、紧迫性。灾难是人类相互依赖的一个证明,不是全球化的终结,甩锅、争抢防疫物资不利全球防疫。2020年3月26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应对新冠肺炎特别峰会并发表题为《携手抗疫,共克时艰》的重要讲话。习近平强调,“当前,疫情正在全球蔓延,国际社会最需要的是坚定信心、齐心协力、团结应对,携手赢得这场人类同重大传染性疾病的斗争。中方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愿向其他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为世界经济稳定作出贡献。”……
后面的PPT为知识补充
人类发展面临的问题
发展问题:南北差距
南北差距主要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由于发达国家大部分在北半球和北半球的北半部,发展中国家大部分在南半球部,所以这种差距叫做南北差距。南北差距的存在使得落后地区、经济不发达地区边缘化,从而又会加大了南北差距,使地球村的贫富更为悬殊。贫困和社会分配不公是产生国际恐怖主义的土壤,带来世界经济的不稳定。
要渐弱南北差距从近期看,要消灭国际恐怖主义;从远期看,全人类要迈向和谐世界,都必须防止落后地区边缘化,要消灭贫困。消除南北差距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向工业化、信息化、现代化方向发展是当务之急。但这是需要南北双方共同努力的。全球化的列车已经开动,这牵引着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向着知识经济社会奔驰而去。列车带动车箱是通过连接件牵引的,而“连接件”就像两只手,要互相紧握才能传递牵引力。
阿以冲突、印巴冲突、朝核问题、伊核问题等地区热点问题不断,造成地区局势紧张。
地区热点问题
人类发展面临的问题
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
霸权主义是指大国、强国、富国欺侮、压迫、支配、干涉和颠覆小国、弱国、穷国,不尊重他国的独立和主权,进行强行的控制和统治。霸权主义包括世界霸权主义和地区霸权主义。近代以来,西、葡、荷、英、德、俄、日、美都企图夺取世界霸权。一战就是由于几个帝国主义国家为抢占殖民地,霸占世界资源和商品市场以及争夺世界霸权引起的。二战后,美国妄图称霸世界,杜鲁门主义就是美国全球战略的表现。60年代以后,苏联军事力量膨胀,展开了与美国的争夺。70年代后期,越南推行“印度支那联邦”计划,妄图在印度亚太地区称霸,是地区霸权主义的体现。霸权主义既是行为目的,又是行为手段。只有反对霸权主义,才能维护世界和平。
人类发展面临的问题
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
强权政治是指一种以强权关系维持国际秩序的资产阶级国际政治。20世纪初以来盛行于欧美主要帝国主义国家。主要代表有美国的沃尔特、英国的丘吉尔等。它认为许多民族或许多独立国家并存的世界是一个狼群组成的世界,个个都蓄意损害其他以取得好处;除了相互惧怕彼此的武器之外,没有别的约束,更没有控制它们的法律,支配国际社会的唯一法则就是弱肉强食;国际社会秩序的真正基础是在特定时间内存在的强权关系。资本主义列强在处理国际关系中所遵循的“强权即是公理”的霸权主义政治原则。1862年9月,普鲁士宰相俾斯麦在国会的一次讲话中首次明确提出这一原则。其实质是对其他国家主权和尊严的粗暴践踏和侵犯。
在合作共赢中促进全球共同发展
二十国集团
二十国集团(G20)由七国集团财长会议于1999年倡议成立,由阿根廷、澳大利亚、巴西、加拿大、中国、法国、德国、印度、印度尼西亚、意大利、日本、韩国、墨西哥、俄罗斯、沙特阿拉伯、南非、土耳其、英国、美国以及欧盟20方组成。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前,G20仅举行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就国际金融货币政策、国际金融体系改革、世界经济发展等问题交换看法。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在美国倡议下,G20提升为领导人峰会。2009年9月举行的匹兹堡峰会将G20确定为国际经济合作的主要论坛,标志着全球经济治理改革取得重要进展。目前G20机制已形成以峰会为引领、协调人和财金渠道“双轨机制”为支撑、部长级会议和工作组为辅助的架构。二十国集团的成立为国际社会齐心协力应对经济危机,推动全球治理机制改革带来了新动力和新契机,全球治理开始从“西方治理”向“西方和非西方共同治理”转变,新兴力量的广泛参与让二十国集团机制更具代表性,使之发展为全球经济合作最重要的论坛之一。
上海合作组织成立于2001年6月15日,是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吉尔吉斯斯坦、俄罗斯联邦、塔吉克斯坦共和国、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在中国上海宣布成立的永久性政府间国际组织。2014年,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国内生产总值总和约12.7万亿美元;截至2020年官网显示,上海合作组织共包含8个成员国、4个观察员国、6个对话伙伴。尽管上海合作组织一再宣称他不针对任何第三国,但由于其影响力不断扩大,并成为一个重要的地区性的国际组织,北约和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仍然对其提防,并认为是与北约的对抗,在上海合作组织举行反恐演习时,经常同期在亚太地区举行军事演习,以示对抗。
上海合作组织
在合作共赢中促进全球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