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阿长与〈山海经〉》(2课时课件+教案+学案+练习+音频)

文档属性

名称 6《阿长与〈山海经〉》(2课时课件+教案+学案+练习+音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9-14 08:50:26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6《阿长与〈山海经〉》同步练习
荆门市京山县石龙中学:陈光荣
一、积累与运用
1、“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遇到了很大很响的雷,十分害怕起来。
B、遇到一个霹雳是比喻的说法,表明了我的震惊。
C、遇到了很大很响的雷,全部的人都感到震惊。
D、我似乎遇到霹雳,其实我并没有遇到,表明我很胆小。
2、选出字形不正确的一项( )
A、 保姆 大抵 面如土色 B、福橘 烦琐 莫明其妙
C、渴慕 投掷 毫不相干 D、哀悼 和蔼 深不可测
3、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1)悚然:_________
(2)惧惮:_________
(3)诘问:_________
(4)渴慕:_________
(5)咒骂:_________
(6)疏懒:_________
4、下列破折号用法分别属于哪一种(填序号)
A、 表语言停顿B.表语言跃进C. 表语言中断D.表解释E. 表语义转折
(1)但到憎恶她的时候,——例如知道了谋死我那隐鼠的却是她的时候,就叫她阿长。( )
(2)我忽而记得了——“阿妈,恭喜……”( )
(3)据说对长毛就应该这样叫——诉说自己的饥饿。那老妈子便叫他们“大王”。( )
5、《阿长与〈山海经〉》选自《 》,作者 ,原名 ,伟大的 、 、 。我们学过他的另一篇散文《 》。
6、下各句中没有语病的是( )
A、每当回忆起向王老师学琴的那段生活,他那严肃的神态,亲切的话语,耐心的指导,总浮现在我的眼前。
B、他找到了一个补救损失的办法,心情突然渐渐平静下来。
C、你能不能取得好成绩,取决于你的不懈努力。
D、他进了考场才发现铅笔盒和草稿纸落在家里了。
7、下列句中说话得体的一项是( )
A、老师对小明说:“这道理很简单,是人就懂,你怎么不明白?”
B、谢谢您的合作,欢迎您再来。
C、 昨天是我的16岁诞辰。
D、老师,你上课讲得太快,我根本没听懂,再给我讲一遍。
8、指出下列各句分别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1)她生得黄胖而矮。 ( )
(2)最讨厌的是常喜欢切切察察,向人们低声 ( http: / / www.21cnjy.com )絮说些什么事,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 )21·cn·jy·com
(3)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www.21-cn-jy.com
二、课内语段阅读
但当我哀悼隐鼠,给它复仇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时候,一面又在渴慕着绘图的《山海经》了。这渴慕是从一个远房的叔祖惹起来的。他是一个胖胖的,和蔼的老人,爱种一点花木,如珠兰、茉莉之类,还有极其少见的,据说从北边带回去的马缨花。他的太太却正相反,什么也莫名其妙,曾将晒衣服的竹竿搁在珠兰的枝条上,枝折了,还要愤愤地咒骂道:“死尸!”这老人是个寂寞者,因为无人可谈,就很爱和孩子们往来,有时简直称我们为“小友”。在我们聚族而居的宅子里,只有他书多,而且特别。制艺和试帖诗,自然也是有的;但我却只在他的书斋里,看见过陆玑的《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还有许多名目很生的书籍。我那时最爱看的是《花镜》,上面有许多图。他说给我听,曾经有过一部绘图的《山海经》,画着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三脚的鸟,生着翅膀的人,没有头而以两乳当作眼睛的怪物,……可惜现在不知道放在那里了。2·1·c·n·j·y
我很愿意看看这样的图画,但不好意思力逼 ( http: / / www.21cnjy.com )他去寻找,他是很疏懒的。问别人呢,谁也不肯真实地回答我。压岁钱还有几百文,买罢,又没有好机会。有书买的大街离我家远得很,我一年中只能在正月间去玩一趟,那时候,两家书店都紧紧地关着门。
玩的时候倒是没有什么的,但一坐下,我就记得绘图的《山海经》。
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 ( http: / / www.21cnjy.com )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21·世纪*教育网
“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2-1-c-n-j-y
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出处:21教育名师】
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1、写叔祖的“疏懒”,别人都不肯真实地回答“我”,这同表现阿长有什么关系?请联系后文简要加以说明。
2、当阿长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时,“我”是怎样想的?这种想法表现“我”的什么心理?
3、阿长为什么关心《山海经》?这突出了她的什么特点?
4、“三哼经”是阿长对《山海经》的称呼,这与文中哪一句话相呼应?
5、阿长买到《山海经》后表现得怎么样?把原句摘录出来,写在下面横线上。
6、“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作者为什么会这么说?
三、美文阅读
摆渡老人
李文忠
①读中学时,学校设在邻村,与我们村有一条河隔着,便认识了那摆渡老人。
②当时,那老人一直是我们取乐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对象:每到放学,肚子饿得直叫的我们便一窝蜂向渡口跑去,挤在那儿。渡船只要一近岸,大家便争先恐后地向船上跃去。虽然老人很有经验,未到岸边便做好回撑的准备,但超载和落水的事仍然时有发生。超载时,船上的,岸上的,都望着老人手忙脚乱的样子大笑。夏天下雨时,大家总是把伞迎着风,看着渡船被吹淌到离渡口好远的地方,老人一番折腾,将船撑到渡口,我们便哄笑着上了岸。
③最有意思的要数冬天(当时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是这样认为的)。冬天很冷,河面结了一层厚厚的冰。每天早晨,当我们赶到渡口时,总看见老人在那边晃着船,好长时间,才把船晃过来。望着老人跳舞似的笨拙姿势,我们总是哄笑,一直到船靠岸。我们往往因此耽误了早读,但我们都挺愿意。于是就希望天再冷些,便可迟点起来,反正去早了也过不了河。我们都为找到了一个偷懒的理由而感到高兴。当时的我们,是“心忧读书愿天寒”。21cnjy.com
④那一天特别冷,我因有事起了早。吃过早饭后 ( http: / / www.21cnjy.com ),便不紧不慢地向学校走去。到渡口时我惊奇地发现,那老人不是我预料的那样正在“跳舞”,却已经到了这边。我和他攀谈起来。我问他:“你今天怎么这么早 ”老人咳嗽了一声,缓缓地说:“许是人老了,早上总起不来。昨天听学校说耽误了学生上早读,今天我就起了早,谁知等了好长时间,才来了你一个人。”说完,便送我过河。  21*cnjy*com
⑤船到河心,老人忽然回头对我说道:“你们小孩 ( http: / / www.21cnjy.com )子可要好好读书啊。”那双眼中竟满含着期待和爱意。我心中一震,看着老人瘦弱的身体,沾满冰碴的白胡子,一双手冻得发紫,猛地问道:“你干啥要吃这份苦呢 ”好久,老人长叹一声说道:“干啥 哎,以前我也有一个可爱的儿子,他曾吵着要上学,但终究没上成。后来他得病死了,我一直感到对不起他,我在这儿摆渡,接送你们上学,心里好受些。”谈话间,船已到岸。待我上岸后,老人又把船向河边撑去。看着老人的背影,我不再感到笨拙可笑,鼻子有些酸酸的。
⑥那天,我把老人的故事讲给同学们听了,以后,我们上船再也没有起哄。于是老人饱经风霜的脸上出现了笑容。【来源:21cnj*y.co*m】
⑦再后来,两岸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最后一次过河时,老人对我们说:“以后不再送你们过河了,你们要记住,好好读书。”【版权所有:21教育】
⑧“好好读书”,这句话一直留在我记忆中。
⑨真想再见见摆渡老人。
1、具体描述了摆渡老人接送“我们”过河上学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辛劳。先写老人因“我们”的________而手忙脚乱,一番折腾;再写因__________,老人好不容易“才把船晃过来”;最后写老人不顾自己___________,特地起大早送“我们”过河上学。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段中摆渡老人说“我在这儿摆渡,接送你们上学,心里好受些。”请你用自己的语言简要说说为什么老人觉得这样做“心里好受些。”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段中加点的语句表现了“我”当时________和________的心情。
4、,摆渡老人在孩子们的眼睛里是一个__________的形象;后来,摆渡老人在孩子们的心中却是一个_________的形象。21*cnjy*com
5、渡老人”中的“摆渡”可以理解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老人对“我们”生活、思想上的帮助。其实生活中还有许多这样的“摆渡者”,请你展开联想,按照下面的示例仿写三个句子。
示例:(1)作家把读者摆渡到精神的彼岸。
(2)希望工程把贫穷的孩子摆渡到求知的校园。
仿句:(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附加题:
(1)“家电”的身上似乎也可以看到人类自己的影子。依照下面示例的构想方式,另选两种“家电”,写一段讽喻人类的文字。www-2-1-cnjy-com
[示例]电视机--自以为拥有一切;但无论想炫耀什么,都得完全听众人的摆布。
    空调---只能在一个狭小空间内改变温度,却总以为自己能改变大气候。
仿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参照下面两个句子的句式,以“勤奋”开头,写一个句式相同的句子。
多思是钥匙,是指南。没有它,就不能打开知识宝库的大门,就不能驶出无知的海洋。
 勤奋   ,   。   ,             ,          。
参考答案
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三、
1、恶作剧(淘气、调皮) 河面结冰 年老体弱
2、因为老人失去可爱的儿子深感痛苦,于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把父爱转移到“我们”身上(把“我们”当作自己的儿子),每天接送“我们”上学,所以觉得“心里好受些”。21教育网
3、愧疚 感激
4、可笑 可敬
5、例句:(1)父母把儿女摆渡到成人的世界。
(2)老师把学生摆渡到知识的王国。
(3)医生把患者摆渡到健康的乐园。
(4)科学家把人类摆渡到万里之遥的星球。
(5)小小电脑把我们摆渡到广阔无垠的信息海洋。
(6)米卢把中国足球摆渡到“世界杯”的绿茵场。
6、(1)示例:电灯:总以为自己比 ( http: / / www.21cnjy.com )别的灯亮,其实只不过是有人给它戴了一顶帽子。电脑:似乎是无所不能,却只有在别人的敲击下才能找到自己的灵魂。【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勤奋是向导,是航船,有了它,就能找准前进方向,驶向知识海洋的彼岸。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8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5 页 (共 5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6《阿长与山海经》导学案
荆门市京山县石龙中学:陈光荣
导学目标:
1、识记重点字词,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理清文章的思路,弄清记叙的顺序。
2、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性格以及详略得当的写法。
3、认识阿长的品格风貌和作者对阿长的思想感情,感悟作者对长妈妈的真切怀念之情。
导学重点:
1、全面理解长妈妈这个人物形象。
2、详略得当的写法。
导学难点: 对长妈妈欲扬先抑的写法。
导学时间:1课时
导学过程:
一、知识链接:
1、题目解读
  在鲁迅先生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 http: / / www.21cnjy.com )》里,鲁迅除写了自己的老师寿镜吾先生之外,还写到了一个人,这个人是谁呢?是长妈妈,她讲的美女蛇的故事真是神秘莫测,给百草园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那么,长妈妈是个什么样的人呢?《山海经》和她又有什么故事呢?
  2、 走近作者
  鲁迅(1881.9.25-1936 ( http: / / www.21cnjy.com ).10.19),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为豫才。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1918年5月)始以“鲁迅”为笔名。他的着作主要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等,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而已集》等16部。
  鲁迅以笔为武器,战斗一生,被誉为“民族魂 ( http: / / www.21cnjy.com )”、现代文学的旗帜,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是世界十大文豪之一。毛泽东评价他是中华文化革命的主将。“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先生一生的写照。21cnjy.com
  3、相关资料
  阿长,鲁迅称之为长妈妈,浙江绍兴东浦人,是鲁迅儿时的保姆,做了一辈子的老妈子,平时也不回家,直到临死。患有癫痫,1899年发病身故。鲁迅对长妈妈怀 ( 21世纪教育网 )有深厚的感情,在好几篇文章中提到过她,这篇是专门用来回忆和纪念她的。2·1·c·n·j·y
  4、关于《山海经》
  《山海经》共十八卷,战国至 ( http: / / www.21cnjy.com )西汉初年的作品。内容主要是我国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还保存了不少上古时代流传下来的神话故事。鲁迅称之为“古之巫书”。
二、自主预习:
1、鲁迅,原名___ ,我国伟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___ 家、__ 家和___ 家。本文选自他的《_____ 》,这是鲁迅唯一的一本__ 集。另外他还有小说《______ 》,散文诗集《_____ 》,杂文集《_____ 》。www-2-1-cnjy-com
2、给加点字注意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惶(  )急 憎恶 (  ) 粗拙( ) 烦琐(  ) 惧 惮 (  )
jié( )问 震sǒng( ) jí( )贯 pī( )雳 孤shuāng(  )
3、解释下列词语。
惧惮:_________ 震悚:__________   
诘问:_________   惶急:__________   
三、整体感知:
1、本文主要刻画了哪个人物?围绕着这个人物写了哪几件事?哪些详写?为什么详写?
2、这些材料表现了长妈妈怎样的品格风貌?
3、你从这些事中,看出作者对长妈妈的感情有怎样的变化
4、这些材料是按什么顺序来安排的?
四、合作探究
1、课文题目为什么称长妈妈为“阿长”?
2、为什么作者说“使我发生了新的敬意”?
3、.文中最后一段表达了怎样的感情,作用是什么?
4、题目中“与”表示两者有并列关系,作者用意何在
5、作者在刻画阿长 ( 21世纪教育网 )这个人物形象时,用了一种什么写法?作者叙述的几件事情中,属于“抑”的方面的事件有哪些?属于“扬”的方面的事件有哪些?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6、“我实在不大佩服她。”你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五、重点研读买《山海经》部分, 学生速读19~29段,思考下列问题:
1、当阿长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时,“我”是怎样想的?这种想法表现了“我”的什么心理?
2、当阿长说“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我”有什么反应?表现出怎样的心情?
3、“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 ( http: / / www.21cnjy.com ),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 为什么会产生“新的敬意”?为什么说“她确有伟大的神力”?
4、“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为什么这么说?
5、文中哪句话抒发了作者对长妈妈的怀念之情?
6、划出描写阿长的句子,判断这些句子运用了哪几种描写方法?
7、分析“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一句有哪些精妙之处,写出了人物的哪些特点?
六、课堂检测: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踱步(duó) 卑劣(lüè) 随声附和(hè)
B、投奔(bèn) 迸裂(bèng) 不辍劳作(chuò)
C、凫水(fú) 惩罚(chěng) 永垂不朽(xiǔ)
D、狭隘(yì) 魁梧(wú) 精神矍铄(jué)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恣情 诘责 不功自破 包罗万象
B、洗涤 蓦地 异想天开 习以为常
C、遨游 迁徙 害人听闻 司空见惯
D、篝火 即使 举一反三 冲耳不闻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记得当年我认识他的时候,还是一个天真活泼的小孩子。
B、从鲁迅年青时候的“梦”中,给了我深刻的启示。
C、谁也不能否认经济繁荣不是改革开放的伟大成果。
D、比尔 盖茨善于独立思考,从不盲从的个性帮助他赢得事业上的辉煌。
4、下面具体场合中女主持人所说的一句话应该是( )
晚会帷幕徐徐拉开,女主持人姿态优美地步出舞台,不小心跌倒在地,观众哗然。此时,女主持人从容站起,神态自若地说了一句话,场内立刻掌声四起。21教育网
A、女主持人说:“对不起,我太紧张了,请不要见笑。”
B、女主持人说:“刚才,我是被大家的热情倾倒了。”
C、女主持人说:“对不起,我太激动了,失礼了。”
D、女主持人说:“不好意思,刚才我跌倒了,幸好没有扭伤脚。”
参考答案:
二、略
三、
( http: / / www.21cnjy.com )五、
1.“我”想:“她并非学者, ( http: / / www.21cnjy.com )说了也无益”。因为阿长没文化,不知道《山海经》是怎样的一部书,更何况她一向似乎并不善于关心“我”,因此她也不会理解“我”渴望得到《山海经》的心情。21·cn·jy·com
这表现了“我”对阿长轻视的心理。
2.反应是:“我似乎遇着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真可谓又惊又喜,感激不尽。www.21-cn-jy.com
3.因为有画的《山海经》很难找,没有人像 ( http: / / www.21cnjy.com )阿长这么热心,这件事“别人不肯做”,“不能做”,而阿长不识字,居然买来了。所以说,阿长“确有伟大的神力”【来源:21·世纪·教育·网】
4.表达作者对童年、阿长的怀念。
5.文中最后一段
6.文中写了关于阿长的几件事,运用了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
7. (1)称鲁迅“哥儿”,说明阿长有爱心
(2)把《山海经》说成“三哼经”,说明她无文化
(3)买来《山海经》说明她乐于助人。
六、
1.B 点拨:A项中,卑劣中的“劣”应读为“liè”;C项中,惩罚中的“惩”应读为“chéng”;D项中,狭隘中的“隘”应读为“ài”。21·世纪*教育网
2.B 点拨:A项中“不功自破”中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功”应写为“攻”;C项中,“害人听闻”中的“害”应写为“骇”;D项中,“冲耳不闻”中的“冲”应写为“充”。2-1-c-n-j-y
3.D 点拨:本题考查学生对病句的辨 ( http: / / www.21cnjy.com )析能力,A句缺少主语,使得句子的意思不够明朗,不知道句中“天真活泼的小孩子”指的是谁;B句成分残缺,应该说“我从鲁迅年青时候的‘梦’,得到了深刻的启示”,或者“鲁迅年青时候的‘梦’,给了我深刻的启示”;C项滥用否定词,致使句子意思表达不清,应该说“谁也不能否认经济繁荣是改革开放的伟大成果”。
4.B 点拨:本题源于广东省广 ( http: / / www.21cnjy.com )州市2000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试卷。考查的是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即根据所给的阅读材料和题干能快速敏捷地直接感受语言。这里面包含阅读。感知和鉴赏。依此可知,女主持人的话既要有拉近与观众之间心理距离的特点,又要能点明事件。A项中,虽委婉地点明了事件——跌倒,也点明了“观众哗然”的原因,却不能说明观众的热情——“掌声四起”。C项中,也只是点明了“跌倒”“观众哗然”的原因,不合题意。D项中,更是不合题意。B项中,注意了“跌倒”与“倾倒”的呼应,“观众哗然”与“大家热情”的呼应,符合题意的内在要求。正确选项是B。  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8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5 页 (共 5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6阿长与《山海经》教案
荆门市京山县石龙中学:陈光荣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安排材料,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
2、了解课文的记叙线索。
3、分析人物形象,把握文章中心,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分析人物形象,把握文章中心,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了解课文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安排材料,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 【来源:21cnj*y.co*m】
教学难点:
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了解课文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安排材料,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
课时安排: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作者简介: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1918年5月他以“鲁迅”这一笔名发表了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他的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二心集》、《且介亭文集》、《而已集》等。
本文选自《朝花夕拾》
二、知识链接:
《山海经》是我国第一部描述山川、物产、风俗、民情的大型地理著作,又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神话传说的大汇 ( 21世纪教育网 )编。全书共十八篇,分为《山经》和《海经》两个部分。《山经》即《五藏山经》五篇;《海经》包括《海外经》四篇,《海内经》四篇,《大荒经》四篇和又一篇《海内经》。它以描述各地山川为纲,记述了许多当地的神话传说。其中《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共工怒触不周山》、《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大禹治水》、《黄帝擒蚩尤》等神话传说,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因而早已成为全民族的精神财富。
三、预习检测:
1、给下列字注音:
保姆( ) 憎恶( ) 倘使 ( ) 絮说 ( )
福橘( ) 菩萨( ) 搁( ) 骇(  ) 掳( )
灸( ) 疮疤( ) 诘问( ) 惧惮( )
惶急(    ) 霹雳( ) 震悚( ) 烦琐( )
粗拙( ) 干戚( ) 诗画舫(   ) 孤孀(     )
2、理解下列词语:
憎恶:憎恨、厌恶。
惶急:惊慌急迫。
烦琐:繁杂、琐碎。
空前:前所未有。
骇:惊吓。
掳:把人抢走。
深不可测:形容极其深奥。
诘问:追问、责问。
惧惮:害怕。
咒骂:恶毒地骂。
渴慕:渴求羡慕。
聚族而居:同一家族聚在一起居住。
疏懒:懒散而又不惯受拘束。
粗拙:粗糙、低劣。
震悚:因恐惧而颤动。
怨恨:强烈的不满或仇恨。
霹雳:原指强烈的雷电现象。这里指作者受到极大震撼。
四、听读课文:
1、在鲁迅先生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鲁迅除写了自 ( 21世纪教育网 )己的老师寿镜吾先生之外,还写到了—个人,这个人是谁呢 21教育网
长妈妈
她讲的美女蛇的故事真是神秘莫测,给百草园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那么,长妈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我们—起来听读课文。www.21-cn-jy.com
2、结构梳理:
快速浏览课文,给课文分段:
本文共31个自然段,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17):阿长与我的几件趣事。
第一层(1~5):阿长的身份及粗俗的性格。
第二层(6~11) :阿长懂得许多规矩和麻烦的礼节
第三层(12~17):阿长给“我”讲“长毛”的故事。
第二部分(18~28) :阿长给我买《山海经》。
第一层(18~20):“我”渴慕得到《山海经》的原由。
第二层(21~28):阿长给我买回《山海经》。
第三部分(29~31):对阿长的怀念和祝愿。
五、整体感知:
1、课文围绕阿长写了哪几件事?
一共五件:
(1)人们对长妈妈的称呼以及称呼的由来。
(2)阿长不好的习惯:
①常喜欢切切察察
②限制我的行动
③睡觉时喜欢摆“大”字
(3)懂得许多规矩和麻烦的礼节。
(4)讲长毛攻城时护城。
(5)为我买《山海经》。
2、在文中标出表明“我”对阿长感情变化的语句:
作者写知道阿长谋害了“我”的隐鼠时,感情上是“憎恶”她
对于阿长的平常举动,“我实在不大佩服她”
对于阿长所懂得的许多规矩,‘我”也是‘不耐烦的”
尽管在阿长给“我”讲长毛的故事时,“我”也曾“发生过空前的敬意”,但那后来也“逐渐淡漠”了
是因为阿长给“我”买《山海经》,才真正“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甚至连“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文章最后以“仁厚黑暗的地母啊,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结束,表达了作者对阿长的深切怀念之情
3、“我”对阿长的感情是怎样变化的?(略)
六、研读第一部分(1—2段)
1、文章开头写阿长名字由来的目的是什么?
阿长之所以有这个名字,只是因为她的 ( 21世纪教育网 )前任叫这个名字,而大家又叫惯了,并非是她真的叫这个名字。久而久之,她的真名倒无人记得了。作者这样写,形象地刻画出阿长是一个不被人重视、地位低下的劳动人民形象。此外,以写名字的由来开头,还能起到使读者对阿长有个总的印象,从而很自然地引入下文的作用。21cnjy.com
2、默读第一部分,概括出写长妈妈的事件,并说说这些事件体现了长妈妈怎样的性格特点。
喜欢切切察察 低声絮说;对“我”管束很严 喜欢“告状” (饶舌多事)
睡觉时摆成“大”字 (不拘小节)
元旦有古怪的仪式;一肚子的繁琐的道理 (迷信,善良真诚 )
讲“长毛”的故事;谋害我的隐鼠 (淳朴无知)
3、文中描写了长妈妈塞给“我”福橘的往事,是怎样描写的 她的这—举动寄托了她怎样的愿望?
运用了语言、动作、神态描写。
明确:文中写她“立刻伸出臂膊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把将我按住”“惶急地石着我”。“她又有所要求似的,摇着我的肩”。焦急的神态跃然纸上。而当“我”说:“阿妈,恭喜……”之后,“她于是十分欢喜似的,笑将起来,同时将一点冰冷的东西,塞在我的嘴里。”欣喜之态溢于言表。作者虽然认为这是“元旦辟头的磨难’’,但正是这“磨难”中,寄托着长妈妈希望自己和孩子“一年到头,顺顺溜溜”,这也与她青年守寡生活不幸有关。2·1·c·n·j·y
阿长:可怜、可悲、可爱、可恨、可笑……
第二课时
一、研读第二部分(19—29段)——阿长为我寻赠《山海经》,思考问题。
1、作者在写长妈妈买《山海经》之前,为什么要写“叔祖”的疏懒?(19—20段)
与下面写阿长为我寻赠《山海经》形成鲜明的对比,更加突出“我”对阿长的感激。
2、当阿长来问 山海经 是怎么一回事时,“我”是怎样想的 这种想法表现了“我”的什么心情 (22段)21·世纪*教育网
“我”想“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表明了“我”对阿长心存隔阂乃至轻视.
3、当阿长买来 山海经 时,“我”有什么反应 (25段)
“我”的反应是:“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 ( http: / / www.21cnjy.com )体都震悚起来”,“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失了.”真可谓又惊又喜,感激不尽.www-2-1-cnjy-com
4、你怎样理解文中说的阿长“确有伟大的神力” (26段)
因为这件事“别人不肯做”,谁 ( http: / / www.21cnjy.com )也没有阿长那样知“我”心,谁也没有阿长那么热心;别人也“不能做”,有画的 山海经 很难找,要跑多少路,打听多少地方,谁能像阿长这么给“我“操心费事,况且阿长不识字,居然买来了。  21*cnjy*com
5、“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为什么这么说?(27段)
强调“最”,表示程度深,说明这本书“我”非常喜爱,给“我”留下难忘的印象,也表达我对阿长的敬爱。
二、研讨第三部分(30—31段)
文中最后两段除了记叙,还用了抒情的表达方式,抒写了作者的怀念之情,有感情地朗读出来。思考为何补叙阿长的身世?21·cn·jy·com
明确:补叙阿长身世表明了阿长一生的不幸遭遇,更能体现她的性格,让人们更能理解她的行为,表达作者对她深深的同情。【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小结:作品的最后两段,表现了鲁 ( http: / / www.21cnjy.com )迅对长妈妈的同情、尊敬、感激、怀念之情。在鲁迅的人生历程中,长妈妈曾起过那样重要的作用,但他竟不知道她的姓名和经历,这是多么叫人内疚的事情,他所能做的,只有祈祷仁厚的地母,安息阿妈的灵魂。鲁迅对阿长的深沉感情在这里表现得深切感人。【出处:21教育名师】
三、合作探究:
1、长妈妈是一个怎样的人?
阿长是一个很不幸而又热望一生平安的劳动妇女,她没有文化、粗俗、好事,而又心底善良、热心帮助孩子解决疑难的人。2-1-c-n-j-y
2、本文的记叙线索是什么?
散文的“神不散”说的是:主题集中。写 ( http: / / www.21cnjy.com )散文时要放得开,但是要受到中心思想的制约,所以还得收得拢。在阅读散文时,要注意抓住文章的线索,理清全篇的层次结构和理解全篇思想内容。【版权所有:21教育】
本文是以作者对长妈妈的感情变化为线索的。
四、归纳文章主旨:
本文通过记叙“我”儿时与长妈妈相处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几件事,刻画了一位虽然没有文化、粗俗、好事,但心地善良,热心帮助孩子解决疑难的普通保姆形象,表达了作者对长妈妈的尊敬、感激和怀念之情。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五、写法探讨:
作者怎样刻画的阿长?
1、欲扬先抑的手法
2、详略得当的选材特点
3、人物描写的多样性
4、过渡与照应的运用
写人记事的文章采用恰当的写法可以做到生动传神、事半功倍的效果
六、布置作业:
爱的方式有很多种,也许她们的方式是当时的你所不能理解或接受的。但是,有一天,你读懂了她们。
请以“读懂身边的爱”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8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4 页 (共 4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共33张PPT)
—— 鲁 迅
荆门市京山县石龙中学:陈光荣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1918年5月他以“鲁迅”这一笔名发表了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他的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二心集》、《且介亭文集》、《而已集》等。
本文选自《朝花夕拾》
《山海经》是我国第一部描述山川、物产、风俗、民情的大型地理著作,又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神话传说的大汇编。全书共十八篇,分为《山经》和《海经》两个部分。《山经》即《五藏山经》五篇;《海经》包括《海外经》四篇,《海内经》四篇,《大荒经》四篇和又一篇《海内经》。它以描述各地山川为纲,记述了许多当地的神话传说。其中《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共工怒触不周山》、《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大禹治水》、《黄帝擒蚩尤》等神话传说,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因而早已成为全民族的精神财富。
《山海经》
篇目 出处 文体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散 文
朝花夕拾
少年闰土
呐 喊
小 说
社 戏
小 说
呐 喊
我们学过的鲁迅作品
1、给下列字注音:
保姆( ) 憎恶( ) 倘使 ( ) 絮说 ( )
福橘( ) 菩萨( ) 搁( ) 骇(  ) 掳( )
灸( )疮疤( ) 诘问( ) 惧惮( )
惶急(    ) 霹雳( ) 震悚( ) 烦琐( )
粗拙( ) 干戚( ) 诗画舫(   ) 孤孀(     )

zēng wù
tǎng


pú sà

hài

jiǔ
chuāng bā
jié
jù dàn
huáng
pī lì
sǒng
suǒ
zhuō

fǎng
shuāng
2、理解下列词语:
憎恶:
惶急:
烦琐:
空前:
骇:
掳:
深不可测:
诘问:
惧惮:
咒骂:
聚族而居:
疏懒:
震悚:
怨恨:
粗拙:
霹雳:
憎恨、厌恶。
惊慌急迫。
繁杂、琐碎。
前所未有。
惊吓。
把人抢走。
形容极其深奥。
追问、责问。
害怕。
原指强烈的雷电现象。这里指作者受到极大震撼。
恶毒地骂。
同一家族聚在一起居住。
懒散而又不惯受拘束。
粗糙、低劣。
因恐惧而颤动。
强烈的不满或仇恨。
渴慕:
渴求羡慕。
她讲的美女蛇的故事真是神秘莫测,给百草园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那么,长妈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我们—起来听读课文。
在鲁迅先生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鲁迅除写了自己的老师寿镜吾先生之外,还写到了—个人,这个人是谁呢
本文共31个自然段,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17):阿长与我的几件趣事。
第二部分(18~28) :阿长给我买《山海经》。
第三部分(29~31):对阿长的怀念和祝愿。
第一层(1~5):阿长的身份及粗俗的性格。
第二层(6~11) :阿长懂得许多规矩和麻烦的礼节
第三层(12~17):阿长给“我”讲“长毛”的故事。
第一层(18~20):“我”渴慕得到《山海经》的原由。
第二层(21~28):阿长给我买回《山海经》。
快速浏览课文,给课文分段:
1、人们对长妈妈的称呼以及称呼的由来。
2、阿长不好的习惯
{
①常喜欢切切察察
②限制我的行动
③睡觉时喜欢摆“大”字
3、懂得许多规矩和麻烦的礼节。
4、讲长毛攻城时护城。
5、为我买《山海经》。
一共写了五件事:
作者写知道阿长谋害了“我”的隐鼠时,感情上是“憎恶”她
文章最后以“仁厚黑暗的地母啊,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结束,表达了作者对阿长的深切怀念之情。
对于阿长的平常举动,“我实在不大佩服她”
对于阿长所懂得的许多规矩,‘我”也是‘不耐烦的”
尽管在阿长给“我”讲长毛的故事时,“我”也曾“发生过空前的敬意”,但那后来也“逐渐淡漠”了
是因为阿长给“我”买《山海经》,才真正“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甚至连“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2、在文中标出表明“我”对阿长感情变化的语句:
3、“我”对阿长的感情是怎样变化的?






完全消失
敬意淡薄
敬意
空前的


不大佩服



怀念
研读第一部分(1—2段)
1、文章开头写阿长名字由来的目的是什么?
阿长之所以有这个名字,只是因为她的前任叫这个名字,而大家又叫惯了,并非是她真的叫这个名字。久而久之,她的真名倒无人记得了。作者这样写,形象地刻画出阿长是一个不被人重视、地位低下的劳动人民形象。此外,以写名字的由来开头,还能起到使读者对阿长有个总的印象,从而很自然地引入下文的作用。
初识阿长
喜欢切切察察 低声絮说
对“我”管束很严 喜欢“告状”
睡觉时摆成“大”字
元旦有古怪的仪式
一肚子的繁琐的道理
讲“长毛”的故事
谋害我的隐鼠
饶舌多事
——淳朴无知
长妈妈
——不拘小节
迷信,善良真诚
2、默读第一部分,概括出写长妈妈的事件,并说说这些事件体现了长妈妈怎样的性格特点。
整体感知第一部分(1—18段)
初识阿长
分析“吃福橘”事例(8—12段):
3、文中描写了长妈妈塞给“我”福橘的往事,是怎样描写的 她的这—举动寄托了她怎样的愿望?
明确:文中写她“立刻伸出臂膊,一把将我按住”“惶急地石着我”。“她又有所要求似的,摇着我的肩”。焦急的神态跃然纸上。而当“我”说:“阿妈,恭喜……”之后,“她于是十分欢喜似的,笑将起来,同时将一点冰冷的东西,塞在我的嘴里。”欣喜之态溢于言表。作者虽然认为这是“元旦辟头的磨难’’,但正是这“磨难”中,寄托着长妈妈希望自己和孩子“一年到头,顺顺溜溜”,这也与她青年守寡生活不幸有关。
研讨第一部分(3—18段)
运用了语言、动作、神态描写。
初识阿长
阿长:可怜、可悲、可爱、可恨、可笑……
1、作者在写长妈妈买《山海经》之前,为什么要写“叔祖”的疏懒?(19—20段)
与下面写阿长为我寻赠《山海经》形成鲜明的对比,更加突出“我”对阿长的感激。
读懂阿长
如此长妈妈却当得起鲁迅怀念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研读第二部分(19—29段)——阿长为我寻赠《山海经》,思考问题。
2、当阿长来问 山海经 是怎么一回事时,“我”是怎样想的 这种想法表现了“我”的什么心情 (22段)
“我”想“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表明了“我”对阿长心存隔阂乃至轻视.
读懂阿长
3、当阿长买来 山海经 时,“我”有什么反应 (25段)
“我”的反应是:“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失了.”真可谓又惊又喜,感激不尽.
读懂阿长
4、你怎样理解文中说的阿长“确有伟大的神力” (26段)
因为这件事“别人不肯做”,谁也没有阿长那样知“我”心,谁也没有阿长那么热心;别人也“不能做”,有画的 山海经 很难找,要跑多少路,打听多少地方,谁能像阿长这么给“我“操心费事,况且阿长不识字,居然买来了。
读懂阿长
5、“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为什么这么说?(27段)
强调“最”,表示程度深,说明这本书“我”非常喜爱,给“我”留下难忘的印象,也表达我对阿长的敬爱。
读懂阿长
文中最后两段除了记叙,还用了抒情的表达方式,抒写了作者的怀念之情,有感情地朗读出来。思考为何补叙阿长的身世?
明确:补叙阿长身世表明了阿长一生的不幸遭遇,更能体现她的性格,让人们更能理解她的行为,表达作者对她深深的同情。
研讨第三部分(30—31段)
读懂阿长
小结:作品的最后两段,表现了鲁迅对长妈妈的同情、尊敬、感激、怀念之情。在鲁迅的人生历程中,长妈妈曾起过那样重要的作用,但他竟不知道她的姓名和经历,这是多么叫人内疚的事情,他所能做的,只有祈祷仁厚的地母,安息阿妈的灵魂。鲁迅对阿长的深沉感情在这里表现得深切感人。
1、长妈妈是一个怎样的人?
阿长是一个很不幸而又热望一生平安的劳动妇女,她没有文化、粗俗、好事,而又心底善良、热心帮助孩子解决疑难的人。
读懂阿长
散文的“神不散”说的是:主题集中。写散文时要放得开,但是要受到中心思想的制约,所以还得收得拢。在阅读散文时,要注意抓住文章的线索,理清全篇的层次结构和理解全篇思想内容。
2、本文的记叙线索是什么?
本文是以作者对长妈妈的感情变化为线索的。
本文通过记叙“我”儿时与长妈妈相处的几件事,刻画了一位虽然没有文化、粗俗、好事,但心地善良,热心帮助孩子解决疑难的普通保姆形象,表达了作者对长妈妈的尊敬、感激和怀念之情。
作者怎样刻画的阿长?
1、欲扬先抑的手法
2、详略得当的选材特点
3、人物描写的多样性
4、过渡与照应的运用
写人记事的文章采用恰当的写法可以做到生动传神、事半功倍的效果
1、欲扬先抑的手法
文章运用了欲扬先抑的写法,是为了突出作者对长妈妈的敬佩和怀念之请。先写了她名字的来由,讨厌她的絮叨、对“我”的管束严格、繁多的礼节,其实这一切都是为了反衬后文“我”对她的敬佩和怀念。
这种写法可以使文章有层次,收到跌宕起伏的艺术效果。使描写的人物形象给人意外的惊喜和惊叹,起到出乎意外的效果,使人物形象更加真实可感,鲜明突出。
2、详略得当的选材特点
略写的内容使人对长妈妈有个初步了解,她的外形特征,真实地反映长妈妈的一些毛病,但这些并不能削弱对阿长妈妈的敬意。
详写买《山海经》一事,却令人对长妈妈刮目相看,在作者看来“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情,她却能够做成功”,我们可以想到幼小的鲁迅对长妈妈的敬佩和感激之情。
在写长妈妈的这几件事情中详写了买《山海经》这件事,略写了其他事,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指出下列各旬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1)她生得黄胖而矮。( )
(2)最讨厌的是常喜欢切切察察,向人们低声絮说些什么事,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 )
(3)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哥儿,有画儿的‘二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肖像描写
动作描写
(语言描写、外貌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
3、人物描写的多样性
过渡和照应是记叙文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过渡,是连接段落、层次之间的纽带。一般来说,内容上的转折、叙述中的总分、行文中的起讫都要安排过渡。
文章中有过渡性语句,如文中“但是她懂得许多规矩”,“然而我有一时也对她发生过空前的敬意”,“但当我哀悼隐鼠,给它复仇的时候,一面又在渴慕着绘图的《山海经》了”等。
也有过渡性段落“这种敬意……我惧惮她什么呢!”这些过渡使文章能够很自然地由一件事写到另一件事,行文紧凑,结构严谨,浑然一体。
4、过渡与照应的运用
照应:
通过照应强调了阿长的不被人重视,地位低下。文中照应的例子很多。照应不是重复,而是对前文内容的补充,前后映衬,加深读者的印象。
是指文章有些内容前后呼应,前面讲了,后面也有着落。如文中在开头写道“也终于不知道她姓什么”,后文是这样照应的,“我终于不知道她的姓名,她的经历;仅知道有一个过继的儿子,她大约是青年守寡的孤孀”。
爱的方式有很多种,也许她们的方式是当时的你所不能理解或接受的。但是,有一天,你读懂了她们。
请以“读懂身边的爱”为话题,写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