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说“木叶”(一)
1.了解相关文化常识,熟读课文,理解作者说理的层次与逻辑
2.能理解文中所举诗歌的意蕴
【任务1】了解PPT中出示的作者介绍、写作背景等内容。
【目标一】了解相关文化常识,把握作者的观点,理解作者说理的层次与逻辑
识作者
林庚(1910-2006),字静希。诗人,古代文学学者、文学史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福建福州人。
成就:他在楚辞、唐诗、文学史等方面的研究,显示出诗人学者的独有特点。在唐诗研究方面卓有建树,提出了“盛唐气象”的著名论点。
作品:诗集《夜》《春野与窗》《北平情歌》《冬眠曲及其他》《林庚诗选》等,学术著作《唐诗综论》《诗人屈原及其作品研究》《诗人李白》等。
作者从中国古代传统诗歌中,发现了诗人极少用“树叶”一词而大多用“木叶”一词,他对此展开了深入的分析研究,为我们打开了一扇艺术欣赏的大门,使我们惊奇地发现:“木”在貌似平常的简单用语中饱含诗人的感情,是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是诗人遣词用语的良苦用心。
作者在“木叶”上下的功夫,对我们体察诗歌艺术中的精微之处颇有启发,同时也启发我们应该怎样欣赏文学作品。
知背景
【任务2】默读课文,读准下列汉字的读音。
袅袅( ) 照浦( ) 褒寒( )
灼灼( ) 亭皋( ) 砧( )
涔阳( ) 万应锭( ) 言筌( )
窸窣( ) 迢远( ) 沈佺期( )
橘徕( ) 冉冉( ) 桅杆( )
niǎo
zhuó
cén
xī sū
lái
rǎn
dìng
pǔ
gāo
tiáo
bāo
zhēn
quán
quán
wéi
【任务3】请大家认真朗读这篇论文,结合文章的标题,把握作者的观点,理清作者说理的层次与逻辑,分析作者是如何从材料的梳理和考证中发现问题并运用恰当的理论去解决问题的。
(1)自由朗读论文,标出表明作者观点态度的句子及所引诗句。
(2)小组内交流,补充,形成观点,有理有据。
(一)提出问题部分:课文1-3段,作者用引用大量诗句的方式来说明一个现象,并提出问题。
①第一段:“木叶”为诗人钟爱。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屈原《九歌·湘夫人》
洞庭始波,木叶微脱。
——谢庄《月赋》
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
——陆厥《临江王节士歌》
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
——王褒《渡河北》
②找出文中有关“树”、“叶”、“树叶”、“落叶”、“木”、“木叶”和“落木”的诗句,依据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讨论你对这些诗句的理解,从而找出”木叶”与”树叶”的不同。
第二段:
“树”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桂树丛生兮山之幽。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叶”
叶密鸟飞得,风轻花落迟。
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
“木叶”
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
九月寒玷催木叶,十年征戌忆辽阳。
“落木”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辞洞庭兮落木,去涔阳兮极浦。
提出问题:在古诗中,诗人极少用“树叶”,而常用“木叶”甚至“落木”,原因何在?
“树叶”“落叶”的不同, 关键在于“木”字。
(二)分析问题:“木”在形象上的特征。4段-6段。
原来诗歌语言的精妙不同于一般的概念,差一点就会差得很多;而诗歌语言之不能单凭借概念,也就由此可见。从概念上说,“木叶”就是“树叶”,原没有什么可以辩论之处;可是到了诗歌的形象思维之中,后者则无人过问,前者则不断发展。
① 首先我们似乎应该研究一下,古代的诗人们都在什么场合才用“木”字呢?也就是说都在什么场合“木”字才恰好能构成精妙的诗歌语言?
自屈原开始把它准确地用在一个秋风叶落的季节之中,此后的诗人们无论谢庄、陆厥、柳恽、王褒、沈佺期、杜甫、黄庭坚,都以此在秋天的情景中取得鲜明的形象,这就不是偶然的了。
吴均的《答柳恽》说:“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曹植的《野田黄雀行》就说:“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高树多悲风”却并没有落叶的形象,而“寒风扫高木”则显然是落叶的景况了。前者正要借满树叶子的吹动,表达出像海潮一般深厚的不平,这里叶子越多,感情才越饱满;而后者却是一个叶子越来越少的局面。“高树”则饱满,“高木”则空阔;这就是“木”与“树”相同而又不同的地方。“木”比“树”更显得单纯,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这正是“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
②“木”还有哪些艺术特征呢?
“木”不但容易让我们想起树干;而且还会带来“木”所暗示的颜色,它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
“木”的这两个特征体现了诗歌语言中暗示性的问题。
“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于是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
本文从说“木叶”说起,先引用大量诗句的方式来说明一个现象,并提出问题,“木叶”为古代诗人所钟爱然后。然后分析问题:分析“木”的两个艺术特征。最后总结全文艺术领域:一字之差,相隔千里。
(三)思路总结
【任务】品味探讨诗句“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和诗句“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中“木叶”与“落叶”的不同意味。(抓关键词句,相互讨论填写下表)
【目标二】了解相关文化常识,把握作者的观点,理解作者说理的层次与逻辑
意象 场合 外形 颜色 质感 意味 联想
(落)木 木(叶)
树(叶)
秋风
叶落
春夏
之交
脱尽
叶子
枝叶
繁茂
黄枯
绿(叶)
褐绿(干)
干燥
饱含
水分
空阔
疏朗
饱满绵密
离人的叹息
游子的漂泊
清秋的性格
密密层层
浓阴满地
说“木叶”
“木叶”成
为诗人所钟
爱的形象
“木”的艺术
特征及原因
小结“木叶”
“树叶”的
异同
诗人们钟爱“木叶”
古诗很少用“树叶”
“木叶”与“树叶”不同
代表树干,含有落叶的因素
微黃与干枯
概念上:相差无几
艺术形象:一字千里
发现问题
分析问题
总结
说“木叶”(二)
1.能赏析文章精微的语言
2.把握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的相对稳定性特点,能理解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质
【任务】分析下列句子的含义。
【目标一】赏析诗歌精微的语言
杜甫《宿府》“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柳永《雨霖铃》“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描写的都是明净爽朗的深秋季节。而“木叶”以其固有的暗示性让人想到秋的萧瑟,它不是饱满的,而是干枯的;它不是欢快的,而是惆怅的;它不是昂扬的,而是失落的。悲秋之人,无不对“木叶”感慨不已。
(1)“木叶”所以是属于风的而不是属于雨的,属于爽朗的晴空而不属于沉沉的阴天;这是一个典型的清秋的性格。
(2)“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落下的绝不是碧绿柔软的叶子,而是窸窣飘零透些微黄的叶子,我们仿佛听见了离人的叹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这就是“木叶”的形象所以如此生动的缘故。
“窸窣飘零透些微黄的叶子”,这是典型的深秋景象。秋天一过,一年就快完了,古人由此产生联想并发出这样的感叹:人到了中年,一生也就快完了。所以古代的文人进入中年(或暮年)时,或因壮志未酬,抱负未伸;或因仕途失意,功名难就;或因身处逆境,穷途末路;或因羁留异地,倍感思乡;或因宦游在外,思念家人。他们面对肃杀、萧索、冷落的秋景,一种凄然悲凉之情就会随之而生。而我们读者看到“木叶”“落木”之类的字眼,就会想到诗中主人公的颓然之貌、悲怆之情。
【任务1】讨论:本文仅仅是介绍“木叶”的艺术特征吗?写“木叶”的真正目的何在?
【目标二】把握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的相对稳定性特点,能理解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质
本文不仅仅是为了介绍“木叶”的艺术特征,写“木叶”是为了阐述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这种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于是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作者是以“木叶”为例,探究诗歌语言的感染力和启示性。
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
诗歌语言
暗示性
启发性
感染性
【任务2】摘录课文中引用的诗句,思考:
(1)诗句中“木叶”或“落木”的意象和“树”、“绿叶”、“落叶”一类的意象各有什么不同特点?
①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②洞庭始波,木叶微脱 桂树丛生兮山之幽
③木叶下,江连波,秋月照浦云歇山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④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 叶密鸟飞得,风轻花落迟
⑤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 皎皎云中月,灼灼叶中华
⑥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处征戍忆辽阳 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⑦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
⑧辞洞庭兮落木,去涔阳兮极浦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⑨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 午阴嘉树清圆
“木叶”或“落木”的意象:
①都是秋季;
②都有“秋风扫落叶”的意境;
③“木叶”和“落木”给人的感觉是干燥的,是疏朗的清秋的气息;
④有色彩上“干黄”的感觉。
“树”、“绿叶”、“落叶”一类的意象:
①都是树叶茂密的感觉;
②都是潮湿的感觉,都是属于雨的、沉沉的阴天;
③色彩上是“湿绿”的特点。
①“木叶”往往形容秋天干黄的落叶,与秋风紧密相连,是典型的清秋的性格。
②“树叶”一般是不在古诗中出现的,“树”与“叶”的形象之间不但不排斥,而且十分一致,古诗中往往要表现“枝繁叶茂”的意境就用一“树”字直接表达了。
③“落木”比“木叶”还更显得空阔,它连“叶”这一字所保留下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木叶”与“落木”还有着一定的距离:“木叶”是“木”与“叶”的统一,疏朗与绵密的交织,是一个迢远而情深的美丽形象,而“落木”是“疏朗的”、“空旷的”,是“干燥的枯叶”即将落完的意境。
(2)这些文学现象说明了诗歌语言的什么特征?
说明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读第五段:要说明“木”它何以会有这个特征,就不能不触及诗歌语言中暗示性的问题,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于是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它在不知不觉之中影响着我们;它之富于感染性启发性者在此,它之不落于言筌者也在此。)
【任务3】中国古代诗歌中的常用意象能充分体现语言的暗示性。将下列诗句中的意象与其传达的相应情感进行连接。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期间旦暮为何物,杜鹃啼血猿鸣夜
归雁生相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离别之情
怨恨之情
思念之情
忧愁情绪
脱俗之境
圣洁坚贞
文章首先引入概念,界定“特征”的时间、地域范围;然后阐述概念的内涵,介绍中国建筑九个方面的特征,由结构特征到装饰特征,由整体到局部,由主到次,让读者对中国建筑的特征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接下来从理论上阐述中国建筑的“文法”与“词汇”,分析中国建筑与其他民族建筑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可译性”的问题,最后阐述本文的主旨,指出中国传统建筑对于“建造适合于今天我们新中国的建筑”的作用,深化了文章的主题,与文章的开头相呼应,就此完成一个完整而严谨的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