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阅读——西游记专项训练
一、现代文阅读
行者心中不快,又见那八戒在旁冷笑,行者大怒道:“你这夯货怎的?如今有两个师父,你有得叫,有得应,有得伏侍哩,你这般欢喜得紧!”八戒笑道:“哥啊,说我呆,你比我又呆哩!师父既不认得,何劳费力?你且忍些头疼,叫我师父念念那话儿,我与沙僧各搀一个听着。若不会念的,必是妖怪,有何难也?”行者道:“兄弟,亏你也,正是,那话儿只有三人记得。原是我佛如来心苗上所发,传与观世音菩萨,菩萨又传与我师父,便再没人知道。也罢,师父,念念。”真个那唐僧就念起来。那魔王怎么知得,口里胡哼乱哼。八戒道:“这哼的却是妖怪了!”
他放了手,举钯就筑。那魔王纵身跳起,踏着云头便走。好八戒,喝一声,也驾云头赶上,慌得那沙和尚丢了唐僧,也掣出宝杖来打,唐僧才停了咒语。孙大圣忍着头疼,-着铁棒,赶在空中。呀!这一场,三个狠和尚,围住一个泼妖魔。
(节选自《西游记》第三十九回)
20.八戒为什么让悟空忍住头痛,让师傅唐僧念紧箍咒?请简要回答。
21.结合选段内容说说八戒具有哪些特点?
22.师徒离开了乌鸡国后,紧接着他们又遇到了哪个妖怪,是如何收服的?
23.下列关于《西游记》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儒释道三家学说在《西游记》中都有所体现,它是古典文学中最富有想象力的作品之一。
B.《西游记》善于塑造人物,无论是取经师徒还是各路妖魔人物,都个性鲜明,令人难忘。
C.《西游记》故事情节引人入胜,第十三回到第一百回是小说故事的主体部分。
D.孙悟空的火眼金睛能识破一切妖魔鬼怪,是观音菩萨因其保护唐僧取经需要而赐的。
24.你是如何阅读《西游记》的,请结合你读本书的体验,向大家分享你的阅读方法。
阅读《西游记》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①一路西来,约行有四十里远近,渐渐酷热蒸人。沙僧只叫:“脚底烙得慌!”八戒又道:“爪子烫得痛!”马比寻常又快。只因地热难停,十分难进。行者道:“师父且请下马。兄弟们莫走,等我扇息了火,待风雨之后,地土冷些,再过山去。”行者果举扇,径至火边,尽力一扇,那山上火光烘烘腾起,再一扇,更着百倍,又一扇,那火足有千丈之高,渐渐烧着身体。行者急回,已将两股毫毛烧净,径跑至唐僧面前叫:“快回去,快回去!火来了,火来了!”
②那师父爬上马,与八戒、沙僧,复东来有二十余里,方才歇下道:“悟空,如何了呀!”行者丢下扇子道:“不停当!不停当!被那厮哄了!”三藏听说,愁促眉尖,闷添心上,止不住两泪交流,只道:“怎生是好!”八戒道:“哥哥,你急急忙忙叫回去是怎么说?”行者道:“我将扇子扇了一下,火光烘烘;第二扇,火气愈盛;第三扇,火头飞有千丈之高。若是跑得不快,把毫毛都烧尽矣!”八戒笑道:“你常说雷打不伤,火烧不损,如今何又怕火?”行者道:“你这呆子,全不知事!那时节用心防备,故此不伤;今日只为扇息火光,不曾捻避火诀,又未使护身法,所以把两股毫毛烧了。”沙僧道:“似这般火盛,无路通西,怎生是好?”八戒道:“只拣无火处走便罢。”三藏道:“那方无火?”八戒道:“东方、南方、北方,俱无火。”又问:“那方有经?”八戒道:“西方有经。”三藏道:“我只欲往有经处去哩!”沙僧道:“有经处有火,无火处无经,诚是进退两难!”
③师徒们正自胡谈乱讲,只听得有人叫道:“大圣不须烦恼,且来吃些斋饭再议。”四众回看时,见一老人,身披飘风氅,头顶偃月冠,手持龙头杖,足踏铁靿(读yào)靴,后带着一个雕嘴鱼腮鬼,鬼头上顶着一个铜盆,盆内有些蒸饼糕糜,黄粮米饭,在于西路下躬身道:“我本是火焰山土地。知大圣保护圣僧,不能前进,特献一斋。”行者道:“吃斋小可,这火光几时灭得,让我师父过去?”土地道:“要灭火光,须求罗刹女借芭蕉扇。”行者去路旁拾起扇子道:“这不是?那火光越扇越着,何也?”土地看了,笑道:“此扇不是真的,被他哄了。”行者道:“如何方得真的?”那土地又控背躬身,微微笑道:“若还要借真蕉扇,须是寻求大力王。”
25.下列关于《西游记》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西游记》中牛魔王、铁扇公主和红孩儿是一家人,牛魔王和镇元大仙是亲兄弟。
B.在阅读名著《西游记》的时候,可以综合运用精读和跳读。
C.猪八戒好吃懒做,见识短浅,爱搬弄是非;但憨厚淳朴,知错就改,不失忠勇和善良。
D.《西游记》启示我们:人生就要有所追求,为了实现理想而披荆斩棘,不畏任何艰难险阻,以超强的韧劲和斗志战胜一切困难,直至达到胜利的终点。
26.仔细品味,说说选段中八戒的“笑”和土地的“笑”的不同含义。
27.选段选自《西游记》中的哪个故事情节?选段中“若还要借真蕉扇,须是寻求大力王”的“大力王”是谁?此后又发生了怎样的故事?请联系《西游记》相关内容简要回答。
不一样的行者——《西游记》主题阅读
毫无疑问,作为《西游记》主角的孙悟空,一直是读者心目中的盖世英雄,受到大众狂热的崇拜。纵观孙悟空的一生,可以说是英勇战斗、勇往直前的一生,称得上是当之无愧的硬汉。但没有阅读过原著的朋友肯定不知道,就是这样一个钢铁硬汉,也不为人知的一面。
【原著再现】
第二回 悟彻菩提真妙理 断魔归本合元神
大众道:“不敢瞒师父,适才孙悟空演变化耍子。教他变颗松树,果然是颗松树,弟子们俱称扬喝彩,故高声惊冒尊师,望乞恕罪。”祖师道:“你等起去。”叫:“悟空过来!我问你弄什么精神,变什么松树?这个工夫,可好在人前卖弄?假如你见别人有,不要求他?别人见你有,必然求你。你若畏祸,却要传他,若不传他,必然加害,你之性命又不可保。”悟空叩头道:“只望师父恕罪!”祖师道:“我也不罪你,但只是你去罢。”悟空闻此言,满眼堕泪道:“师父,教我往那里去?”祖师道:“你从那里来,便从那里去就是了。”悟空顿然醒悟道:“我自东胜神洲傲来国花果山水帘洞来的。”祖师道:“你快回去,全你性命;若在此间断然不可!”悟空领罪,“上告尊师我也离家有二十年矣,虽是回顾旧日儿孙,但念师父厚恩未报,不敢去。”祖师道:“那里什么恩义?你只不惹祸不牵带我就罢了!”悟空见没奈何,只得拜辞,与众相别。
第二十七回 尸魔三戏唐三藏 圣僧恨逐美猴王
唐僧见他言言语语,越添恼怒,滚鞍下马来,叫沙僧包袱内取出纸笔,即于涧下取水,石上磨墨,写了一纸贬书,递于行者道:“猴头!执此为照,再不要你做徒弟了!如再与你相见,我就堕了阿鼻地狱!”行者连忙接了贬书道:“师父,不消发誓,老孙去罢。”他将书摺了,留在袖中,却又软款唐僧道:“师父,我也是跟你一场,又蒙菩萨指教,今日半途而废,不曾成得功果,你请坐,受我一拜,我也去得放心。”唐僧转回身不睬,口里唧唧哝哝的道:“我是个好和尚,不受你歹人的礼!”大圣见他不睬,又使个身外法,把脑后毫毛拔了三根,吹口仙气,叫:“变!”即变了三个行者,连本身四个,四面围住师父下拜。那长老左右躲不脱,好道也受了一拜。
大圣跳起来,把身一抖,收上毫毛,却又吩咐沙僧道:“贤弟,你是个好人,却只要留心防着八戒言语,途中更要仔细。倘一时有妖精拿住师父,你就说老孙是他大徒弟。西方毛怪,闻我的手段,不敢伤我师父。”唐僧道:“我是个好和尚,不提你这歹人的名字,你回去罢。”那大圣见长老三番两复,不肯转意回心,没奈何才去。你看他——
噙泪叩头辞长老,含悲留意嘱沙僧。一头拭迸坡前草,两脚蹬翻地上藤。
上天下地如轮转,跨海飞山第一能。顷刻之间不见影,霎时疾返旧途程。
你看他忍气别了师父,纵筋斗云,径回花果山水帘洞去了。独自个凄凄惨惨,忽闻得水声聒耳,大圣在那半空里看时,原来是东洋大海潮发的声响。一见了,又想起唐僧,止不住腮边泪坠,停云住步,良久方去。毕竟不知此去反复何如,且听下回分解。
第三十三回 外道迷真性 元神助本心
这大圣正算计要掼,原来那怪就知道了。且会遣山,就使一个“移山倒海”的法术,就在行者背上捻诀,念动真言,把一座须弥山遣在空中,劈头来压行者。这大圣慌的把头偏一偏,压在左肩背上,笑道:“我的儿,你使什么重身法来压老孙哩?这个倒也不怕,只是正担好挑,偏担儿难挨。”那魔道:“一座山压他不住!”却又念咒语,把一座峨眉山遣在空中来压。行者又把头偏一偏,压在右肩背上。看他挑着两座大山,飞星来赶师父!那魔头看见,就吓得浑身是汗,遍体生津道:“他却会担山!”又整性情,把真言念动,将一座泰山遣在空中,劈头压住行者。那大圣力软筋麻,遭逢他这泰山下顶之法,只压得三尸神咋,七窍喷红。
……
却说那大圣被魔使法压住在山根之下,遇苦思三藏,逢灾念圣僧,厉声叫道:“师父啊!想当时你到两界山,揭了压帖,老孙脱了大难,秉教沙门,感菩萨赐与法旨,我和你同住同修,同缘同相,同见同知,乍想到了此处,遭逢魔障,又被他遣山压了。可怜,可怜!你死该当,只难为沙僧、八戒与那小龙化马一场!这正是树大招风风撼树,人为名高名丧人!”叹罢,那珠泪如雨。
【评论节选】
第一点,塑造的人物既有个性,又有共性;既有魔气,又有人气,仙气,这些是融为一体的。举几个例子,比如孙悟空这个形象,他一出生就具有仙气,他是花果山的一个仙石,里头含了仙胎,迎风化为石猴,一出生就会走路爬行,两眼露金光,射冲斗府,惊动了上天,从这些描写就能看出仙气。但同时他又具有魔气,他的长相是尖嘴缩腮,火眼金睛,而且下巴颏有个素囔,这恰好是猴的特点,高兴起来就抓耳挠腮,手舞足蹈,完全是一个魔的形象、猴的形象。但孙悟空又能谈诗悟玄,知道如何和人往来,具有人性,这样就把魔气,仙气和人气都集中在孙悟空的身上了。
——刘荫柏(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谈《西游记》的艺术特色
《西游记》的奇趣,跟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相辉映。孙悟空豪爽、乐观的喜剧性格;滑稽谐趣却憨厚朴实的猪八戒形象。他们幽默诙谐,妙趣横生的对话使文章增色不少。人物的性格常常通过富于谐趣的对话得到生动的表现,这也是《西游记》充满奇趣的又一大特点。在人物描写上将神性、人性和自然性三者很好地结合起来,也是造成《西游记》奇趣的重要原因。所谓神性,就是指形象的幻想性;所谓人性,就是指形象的社会性;所谓自然性,就是指所具有的动物属性。《西游记》展现了一个神化了的动物世界,同时又熔铸进社会生活的内容。
——百度百科之作品鉴赏·文学特色
28.精读【原著再现】第二十七回节选内容,将下列空格补充完整。
唐僧写贬书恨逐悟空
悟空拜别师父,又吩咐沙僧遇险时报自己名号,保护好师父。
唐僧不肯转意回心
29.在学校的读书节中,702班进行了“西游英雄之我见”阅读探究活动。某小组设计了如下阅读表格,以帮助同学更好地阅读名著。
“西游英雄之我见”阅读探究活动
回目名称 落泪之处 落泪原因 我的探究
悟彻菩提真妙理 断魔归本合元神 悟空闻此言,满眼堕泪道:“师父,教我往那里去?” 菩提祖师要赶他走,孙悟空惊慌了,他对前途感到迷茫,也有不舍。 《西游记》作为一篇神魔小说,其人物刻画相当成功,尤其是孙悟空。根据《西游记》的阅读体验、【原著再现】和【评论节选】的研读,我有了这样的发现: ③ 。
尸魔三戏唐三藏 圣僧恨逐美猴王 一见了,又想起唐僧,止不住腮边泪坠,停云住步,良久方去。 ①
外道迷真性 元神助本心 叹罢,那珠泪如雨 ②
(1)选段中,孙悟空的几次落泪都有特殊原因,请结合文章内容解释其落泪的具体原因,完成表格中的①②。
(2)阅读以上材料,结合选段完成表格中的③。
30.六年级的表弟小峥正在为《西游记》篇幅长读起来很费时发愁,请你结合《西游记》这部作品的具体内容,教教小峥如何处理精读和跳读的关系。
(一)
某班读完《西游记》前十五回之后,全班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了《西游记》专题探究活动,请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选文探究。
正斗时,大圣忽见本营中妖猴惊散,自觉心慌,收了法象,掣棒抽身就走。真君见他败走,大步赶上道:“那里走?趁早归降,饶你性命!”大圣不恋战,只情⑤跑起。将近洞口,正撞着康、张、姚、李四太尉、郭申、直健二将军,一齐帅众挡住道;“泼猴,哪里走!”大圣慌了手脚,就把金箍棒捏做绣花针,藏在耳内,摇身一变,变作个麻雀儿,飞在树梢头钉住。那六兄弟,慌慌张张,前后寻觅不见,一齐吆喝道:“走了这猴精也,走了这猴精也!
正嚷处,真君到了问:“兄弟们,赶到那厢不见了?”众神道:“才在这里国住就不见了。”二郎圆睁凤目观看,见大圣变了麻雀儿,钉在树上,就收了法象,撇了神锋,卸下弹弓,摇身一变,变作个饿鹰儿,抖开翅,飞将去扑打。大圣见了,嗖的一翅飞起去,变作一只大鹚老,冲天而去。二郎见了,急抖翎毛,摇身一变,变作只大海鹤,钻上云霄来。大圣又将身按下,入涧中,变作一个鱼儿,淬入水内。二郎赶至涧边,不见踪迹,心中暗想道;这必然下水去也,定变作鱼虾之类。等我再变变拿他。果一变变作个鱼鹰儿,飘荡在下溜头波面上。等待片时,那大圣变鱼儿,顺水正游,忽见一只飞禽,似青鹞,毛片不青;似鹭鸶,顶上无缨;似老鹮,腿又不红:“想是二郎变化了等我哩!”急转头,打个花就走。二郎看见道:“打花的鱼儿,似鲤鱼,尾巴不红;似艇鱼,花鳞不见;似黑鱼,头上无显;似鲂鱼,鳃上无针。他怎么见了我就回去了,必然是那猴变的。”赶上来,刷的啄一嘴。那大圣就撺出水中,一变,变作一条水蛇,游近岸,钻入草中。二郎因嗛他不着,他见水响中,见一条蛇撺出去,认得是大圣,急转身,又变了一只朱绣顶的灰鹤,伸着一个长嘴,与一把尖头铁钳子相似,径来吃这水蛇。水蛇跳一跳,又变做一只花鸨,木木樗樗的,立在蓼汀之上。二郎见他变得低贱,故此不去拢傍,即现原身,走将去,取过弹弓满,一弹子把他打个躘踵。那大圣趁着机会,滚下山崖,伏在那里又变,变了一座土地庙儿,大张着口,似个庙门,牙齿变做门扇,舌头变做菩萨,眼睛变做窗棂。只有尾巴不好收拾,竖在后面,变做一根旗竿。真君赶到崖下,不见打倒的鸨乌,只有一间小庙,急睁凤眼,仔细看之,见旗竿立在后面,笑道:是这猢狲了!他今又在那里哄我,我也曾见庙宇,更不曾见一个旗竿竖在后面的。断是这畜生弄喧!他若哄我进去,他便一口咬住。我怎肯进去?等我掣拳先捣窗棂,后踢门扇!”大圣听得,心惊道:“好很,好狠!门扇是我牙齿,窗棂是我眼睛。若打了牙,捣了眼,却怎么是好?’扑的一个虎跳,又冒在空中不见。
……
却说那大圣已至灌江口,摇身一变,变作二郎爷爷的模样,按下云头,径入庙里,鬼判不能相认,一个个磕头迎接。他坐中间,点查香火,见李虎拜还的三牲,张龙许下的保福,赵甲求子的文书,钱丙告病的良愿。正看处,有人报:“又一个爷爷来了鬼判急急观看,无不惊心。真君却道:“有个什么齐天大圣,才来这里否?”众鬼判道:“不曾见什么大圣,只有一个爷爷在里面查点哩。”真君撞进门,大圣见了,现出本相道:“郎君不消嚷,庙宇已姓孙了。”这真君即举三尖两刃神锋,劈脸就砍。那猴王使个身法,让过神锋,掣出那绣花针儿,幌一幌,碗来粗细,赶到前,对面相还两个嚷嚷闹闹,打出庙门,半雾半云,且行且战,复打到花果山,慌得那四大天王等众提防愈紧。这康、张太尉等迎着真君,合心努力,把那美猴王围绕不题。
31.大小二圣变身斗法的原因是什么,请回顾前面章节,简要概括。
32.画横线的语句写了大小二圣精彩的斗法过程,请结合加点词揣摩人物的性格特征。
(1)大圣慌了手脚,就把金箍棒捏做绣花针,藏在耳内,摇身一变,变作个麻雀儿,飞在树梢头钉住。
(2)二郎赶至涧边,不见踪迹,心中暗想道:这猢狲必然下水去也,定变作鱼虾之类,等我再变变拿他。
33.课文中描述的打斗经过,紧张中透着诙谐;所使用的语言,常给人妙趣横生的感觉,请细心品味,从“情节紧张有趣”和“语言妙趣横生”中任选一处加以评析。
我选( ):评析 。
34.在探究活动结束之后,小明提出了他的疑问:《西游记》篇幅很长,一共100回,又属于古典白话文,读起来感觉有些吃力,七年级的学生到底该怎么阅读《西游记》这样的古典白话文呢?老师给同学们提出了以下阅读策略:①快速阅读法;②精读和跳读;③批注法,请选取其中的任一方法,结合《西游记》这部作品,提出你的阅读建议。
试卷第8页,共8页
试卷第7页,共8页
参考答案:
20.因为狮子精变作了唐僧模样,为了区分真假,八戒让师傅念咒,只有真的才会念紧箍咒。 21.粗中有细,勇猛。 22.遇到了红孩儿(圣婴大王、牛魔王的儿子)请来观音菩萨,用莲花宝座上借来的罡刀和金箍将其收服。 23.D 24.示例:我先精读“孙悟空三调芭蕉扇”“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大战红孩儿”“车迟国斗法”“女儿国遇难”等我更感兴趣故事;再跳读,梳理取经团成员的“成长轨迹”,把妖魔、神佛分组、分类,跳读中研究他们的共性。
【详解】1.此题考查的是对名著的理解。选段出自《西游记》第三十九回 “一粒金丹天上得 三年故主世间生”,青毛狮子精被孙悟空识破,于是变作唐僧模样,由于区分不开,于是八戒让悟空忍住头痛,让师傅唐僧念紧箍咒,这样才是妖魔被识破。
2.此题考查的是对人物形象的把握。解答此类试题时,首先从文中找出对该人物的描写,然后结合这些描写分析人物形象即可。从“你且忍些头疼,叫我师父念念那话儿,我与沙僧各搀一个听着。若不会念的,必是妖怪,有何难也”可以看出八戒还是有智慧的,关键时刻能想出如此计策,可谓粗中有细,“他放了手,举钯就筑”可以看出他的勇敢。据此理解作答。
3.此题考查的是名著的知识积累。在接下来,也就是第四十回,内容是“婴儿戏化禅心乱,猿马刀归木母空”,他们遇到了红孩儿,孙悟空一时难以降伏,只能去请来观音菩萨降伏红孩儿,用玉净瓶的甘露熄灭了三昧真火,并派徒弟木叉去向其父托塔天王借用三十六把天罡刀,藏在莲花台宝座中困住红孩儿。给红孩儿戴上五个金箍儿(乃金紧禁三箍之一),最终收服了红孩儿,跟在观音菩萨的身边做了善财童子,最终成了正果。
4.此题考查的是名著的知识积累。D项中“观音菩萨因其保护唐僧取经需要而赐的”表述有误,孙悟空的火眼金睛是在太上老君的八卦炉里炼成的。故选D。
5.阅读方法有精读和跳读两种。不拘泥一种阅读策略,能结合阅读体验,说出自己的阅读方法都可。
25.A 26.八戒的“笑”是因为行者毫毛被烧,略带有调侃、幸灾乐祸的意味。土地的“笑”是识得假扇、知晓真情的“笑”,是懂得借扇方法、胸有成竹的笑。 27.孙行者一调芭蕉扇(或:一调芭蕉扇:一借芭蕉扇被骗:唐三藏路阻火焰山,孙行者一调芭燕扇)(答出“借芭蕉扇”或“过火焰山”即可);牛魔王。悟空到摩云洞找牛魔王借扇,牛魔王与悟空大战百余回合。后悟空趁牛魔王去龙宫赴宴时,变作牛魔王从铁扇公主处骗得芭蕉扇。但在半路上,又被牛魔王变的猪八戒骗回去。后在众神的帮助下,制服牛魔王,夺得芭蕉扇,扇灭了火焰。
【解析】25.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镇元大仙是地仙之祖,道号镇元子,又名与世同君。于西牛贺洲万寿山五庄观修行,曾与金蝉子有旧,故而对唐僧也表以尊敬。他种的人参果,九千年成熟一次,闻一闻人参果,就能活三百六十岁;吃一颗,就能活四万七千年。镇元大仙在与孙悟空打斗中施展袖里乾坤的法术,把唐僧师徒连人带马装进袖子里,本领厉害。孙悟空请来观音菩萨救活人参果树后,他与孙悟空结拜为兄弟。
牛魔王是妖王,性格大胆,豪迈。翠云山和积雷山的主人,妻子是铁扇公主,儿子是红孩儿。首次出现于孙悟空得到如意金箍棒后,和孙悟空结拜为兄弟,在书中称他为西方大力王,自号平天大圣,是七大圣之首。
牛魔王和镇元大仙不是亲兄弟,A错误,选A。
26.本题考查内容分析。
(1)结合第二段“行者道:‘我将扇子扇了一下,火光烘烘;第二扇,火气愈盛;第三扇,火头飞有千丈之高。若是跑得不快,把毫毛都烧尽矣!’八戒笑道:‘你常说雷打不伤,火烧不损,如今何又怕火?’”可知,八戒笑是因为听到悟空说自己毫毛被烧,这个笑是对孙悟空毫毛被烧的嘲笑,是幸灾乐祸的笑。故八戒的“笑”是因为行者毫毛被烧,略带有调侃、幸灾乐祸的意味。
(2)结合“土地道:‘灭火光,须求罗刹女借芭蕉扇。’行者去路旁拾起扇子道:‘这不是?那火光越扇越着,何也?’土地看了,笑道:‘此扇不是真的,被他哄了。’”可知,土地笑是因为看到孙悟空拿起假扇子说它是罗刹女的芭蕉扇,这个笑里有识得假扇、知晓真情的自得。结合“行者道:‘如何方得真的?’那土地又控背躬身,微微笑道:‘若还要借真蕉扇,须是寻求大力王。’”可知,土地此次前来不仅是送饭,更是告诉孙悟空如何借扇,故前面的“笑”还包含着懂得借扇方法、胸有成竹的意味。
27.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1)结合“土地道:‘灭火光,须求罗刹女借芭蕉扇。’行者去路旁拾起扇子道:‘这不是?那火光越扇越着,何也?’土地看了,笑道:‘此扇不是真的,被他哄了。’”可知,孙悟空从罗刹女那里借来了假扇子,这是孙行者一调芭蕉扇的情节。或者可概括:一调芭蕉扇;一借芭蕉扇被骗;唐三藏路阻火焰山,孙行者一调芭燕扇等。
(2)牛魔王是妖王,性格大胆,豪迈。翠云山和积雷山的主人,妻子是铁扇公主,儿子是红孩儿。首次出现于孙悟空得到如意金箍棒后,和孙悟空结拜为兄弟,在书中称他为西方大力王,自号平天大圣,是七大圣之首。故可知大力王是牛魔王。
(3)《西游记》第59回——第61回:三借芭蕉扇。
(1)第五十九回,唐三藏路阻火焰山,孙行者一调芭蕉扇。
前方火焰山挡路,悟空向牛魔王妻罗刹女借扇,罗刹女因其子红孩儿被悟空降伏,不肯借予,悟空变成小虫飞到茶水中,被罗刹女饮下,在腹内翻腾。罗刹女却将假扇借给悟空。
(2)第六十回,牛魔王罢战赴华筵,孙行者二调芭蕉扇。
悟空到积雷山摩云洞找到入赘玉面公主的牛魔王借扇;牛魔王不肯,二人大战一场,后牛魔王被请走赴宴。悟空偷了牛魔王座骑金睛兽,变成牛魔王到芭蕉洞,骗得真扇,依罗刹女所教之法将扇变大,却不会变小。
(3)第六十一回,猪八戒助力败魔王,孙行者三调芭蕉扇。
牛魔王变成八戒,骗取扇子,现出真身与悟空相斗。在众人帮助下,牛魔王败走。诸金诸刚与天兵天将,将牛魔王收伏。悟空用罗刹女交出的宝扇扇息山火,师徒翻越火焰山。
故可概括:悟空到摩云洞找牛魔王借扇,牛魔王与悟空大战百余回合。后悟空趁牛魔王去龙宫赴宴时,变作牛魔王从铁扇公主处骗得芭蕉扇。但在半路上,又被牛魔王变的猪八戒骗回去。后在众神的帮助下,制服牛魔王,夺得芭蕉扇,扇灭了火焰。
28. 悟空接贬书决定离开,却又软款要求拜别师傅。 唐僧转身不睬,不受礼。 悟空无奈离去。 29. 自己一心一意想要除掉白骨精,却被师傅误会,感到委屈、悲伤。 被银角大王移来三座大山,压得七窍喷血,却依然担心师傅和师弟们的安危。 他既有中国古代神话中神的特点:神通广大、勇敢正义。前期大闹天宫,惹得众神发怵,后期伴随唐僧取经,一路斩妖除魔。同时,他又具有“人性”。他会因为菩提祖师赶他走而流下迷茫、慌张的眼泪,也会因为师父的误会而委屈落泪,然而师父有难时,他又是二话不说前去解救,可见他的感恩之情。在《外道迷真性元神助本心》中,尽管自身难保,却依旧担心师傅的安危。可见,孙悟空是一个有血有肉、性格饱满的人物。 30.示例:读《西游记》时,阅读三调芭蕉扇是采用精读,仔细阅读作者对人物关系的回叙,理解借扇的艰难。在阅读一些不感兴趣的环境描写以及套路相同的降妖除魔故事时,则可以选择跳读。
【解析】28.本题考查名著情节内容的概括。根据题干所给的第二十回的内容,可以看出其中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开头到“我也去得放心”,主要写悟空因打死了白骨精而被唐僧误解,并发出一纸贬书,悟空向师傅软款拜别。第二阶段从“唐僧转回身不睬”到“好道也受了一拜”,写唐僧不理睬悟空,也不接受他的拜礼。第三阶段则是后四段的内容,写“那大圣见长老三番两复,不肯转意回心,没奈何才去。”悟空只能无奈的离开师傅,回到花果山。
29.本题主要考查对名著内容的掌握和分析。
②此两空主要考查名著情节内容的掌握。第二十七回写的是三打白骨精后,孙悟空被唐僧赶回了花果山,所以此处的哭,是为自己打死白骨精却被人妖不分的师傅误解感到委屈。第三十三回讲述的是孙悟空与金角大王与银角大王的对战。银角大王用他的法力轻松地捉了猪八戒、沙僧、唐僧、白马和行李,还用移山大法把孙悟空给压住了。此时悟空的哭,根据文段中他的“遇苦思三藏,逢灾念圣僧,厉声叫道”的内容,可以看出有对师傅的感恩,更多的是对师傅与师弟安危的担心。
③本题考查对名著写作特色的分析。可参照所给的“评论节选”的内容,根据自己的阅读感受,能结合所给的三个情节中的某一具体情节写出孙悟空英雄的一面,再分析出其表现出的人性的一面即可。他既有中国古代神话中神的特点:神通广大、理智正义。前期大闹天宫,惹得众神发怵,后期伴随唐僧取经,一路斩妖除魔。在《尸魔三戏唐三藏 圣僧恨逐美猴王》中,屡破白骨精的伪装,可谓火眼金睛。同时,他又具有“人性”。在《悟彻菩提真妙理 断魔归本合元神》中,他会因为菩提祖师赶他走而“满眼堕泪”、感到迷茫、慌张。在《尸魔三戏唐三藏 圣僧恨逐美猴王》中,他会因为师父的误会而委屈,然而师父有难时,他又是二话不说前去解救,可见他的感恩之情。在《外道迷真性 元神助本心》中,尽管“力软筋麻,遭逢他这泰山下顶之法,只压得三尸神咋,七窍喷红”,自身难保,却依旧担心师傅的安危而“叹罢,那珠泪如雨”。可见,孙悟空是一个厉害的神,但他不高冷,他身上具有人性之美。
30.本题考查阅读方法。精读是精思、细读,跳读则是有主动的舍弃来追求更高的效率。《西游记》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的故事,阅读时要对书中孙悟空大闹天宫及取经路上战胜无数妖怪,历经重重磨难、情节曲折,人物形象鲜明的具有代表性的故事中再进行精读,如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大战红孩儿、三调芭蕉扇等故事,应该重点阅读,反复揣摩、品味。如在阅读三调芭蕉扇的故事,可从孙悟空借芭蕉扇为什么会被拒绝进行回想细读,再对一借芭蕉扇被骗后沙僧、猪八戒、唐僧三人的关于是否“西行”的对话表现其各自什么心理进行精思分析,最后对孙悟空、罗刹女的语言特点进行鉴赏。而对书中描写人物外貌、打斗场面或环境气氛的诗词,有说书人渲染夸饰痕迹,大多处于游离状态的略而不读,而对于西行路上少数降妖伏魔故事,套路雷同,情节简单的跳过不读。
31.孙悟空大闹天宫后,回到花果山,玉帝派托塔李天王带领天兵天将捉拿他,都被他打败,于是观音向玉帝举荐了二郎神,于是玉帝派二郎神来捉拿孙悟空。 32.1)运用了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孙悟空的随机应变和神通广大。2)心理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二郎神的沉着冷静与对擒住孙悟空的自信,表达作者对他的赞赏之情。 33. 语言妙趣横生 如孙悟空变做二郎神,正一本正经地察看香火,二郎神赶回来,悟空被迫现形,却还有心调笑:“郎君不消嚷,庙宇已姓孙了。”好像他真有意接替二郎神的位置似的。 34.精读和跳读。《西游记》这部作品篇幅比较长,语言文字又比较难懂,阅读时可能会感觉比较枯燥,因此在读的时候,不妨选取比较感兴趣的地方进行精读,仔细阅读,而在一些不太感兴趣的地方,则可以跳读,这样能够一定程度上提升阅读兴趣。
【解析】31.本题考查内容概括。明确思路:结合《西游记》的前六回的内容,概括孙悟空和二郎神打斗的原因,语言流畅,内容充实。示范:孙悟空大闹天宫,不服管束,不把佛祖、菩萨、神仙放在眼里,犯了天条,冒了天威,还自名为“齐天大圣”,玉帝派天兵天将来捉拿他,但是天兵天将都败给了孙悟空,此时观音菩萨在旁边,于是向玉帝举荐了二郎神,所以二郎神奉命来到花果山降服孙悟空这只“妖猴”。
32.本题考查词语赏析和人物形象。1)“捏、藏、变、飞、钉”都是动词,都是动作描写。几个动作速度非常快,迅速,结合“大圣慌了手脚”可知,此时孙悟空在和二郎神的争斗中处于下风,但是他马上想到了办法,动作迅速,看出孙悟空随机应变和神通广大。2)结合“心中暗想”可知是心理描写。“必然”“定”等字词写出了二郎神对自己判断的自信,看出面对孙悟空的计策,二郎神沉着冷静,“等我再变变拿他”看出二郎神对抓住二郎神的自信,表现了度孙悟空的赞赏。
33.本题考查情节和语言。明确思路:选择一个赏析角度,结合具体内容,分析其特点,语言流畅,内容充实。示范:我选情节紧张有趣。评析:如孙悟空顺势变作土地庙,别的都好办,只有尾巴没法安排,情急之下变做一根旗杆。原来孙悟空也有没有办法的时候,却又能在情急中做出看似合理的变通。可是二郎神就是灌江口的主人,对庙的形制非常清楚,看到孙悟空变做的小庙,马上就认出是假的,因为从没见过庙后有旗杆的。这犹如儿童之间的变戏法,一方难免露出破绽,而另一方马上抓住破绽,非常有趣味。
34.本题考查语言表达。明确思路:从三种阅读策略中选择其中一种,结合《西游记》的具体内容分析其对于阅读《西游记》的益处。示范1:我选快速阅读法。快速阅读法即是抓住关键词句,快速的映入头脑,这种方法提高了阅读速度,《西游记》某些内容相对来说不那么重要,快速阅读法可以快速提炼有用信息,提高阅读效率。示范2:我选批注法。批注法是针对文章中某些内容,进行分析、点评,写出自己的一些感受和联想,通过批注阅读能够加深对《西游记》中一些章节内容的理解,能够加深记忆,把《西游记》这本书读的更有自己的味道。
答案第6页,共6页
答案第5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