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24年】高考化学广东卷真题变式分层精准练(第02题)

文档属性

名称 【备考2024年】高考化学广东卷真题变式分层精准练(第02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6.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02-23 14:50:43

文档简介

【备考2024年】高考化学广东卷真题变式分层精准练(第02题)
一、真题重现
1.(2023·广东)科教兴国,“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天舟六号”为中国空间站送去推进剂气,是第族元素
B.火星全球影像彩图显示了火星表土颜色,表土中赤铁矿主要成分为
C.创造了可控核聚变运行纪录的“人造太阳”,其原料中的与互为同位素
D.“深地一号”为进军万米深度提供核心装备,制造钻头用的金刚石为金属晶体
二、基础巩固
2.(2024高三上·汕头月考)化学品是生活中必不可缺的物质,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食品中添加适量亚硝酸钠,可起到抗氧化、防腐作用
B.明矾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作消毒剂、净水剂
C.植物油中含有碳碳不饱和键,硬化后可用于生产人造奶油
D.过量服用阿司匹林引起酸中毒后,可静脉注射溶液解毒
3.(2023高三上·南关月考)考古中出土的锡青铜(铜锡合金)文物常有覆盖其表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锡青铜的熔点比纯铜高
B.锡青铜文物在潮湿环境中的腐蚀比干燥环境中快
C.锡青铜中的锡加速了铜的腐蚀速度
D.生成覆盖物是电化学腐蚀过程,但不是化学反应过程
4.(2023高三上·顺德月考)美好生活靠劳动创造.下列化学知识正确且与劳动项目有关联的是(  )
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知识
A 使用复合肥料培育植物 复合肥含N、P、K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
B 用氢氟酸刻蚀玻璃生产磨砂玻璃 强酸制弱酸
C 用明矾处理含有悬浮微粒的水 具有吸附性
D 参观顺德糖厂制备蔗糖流程:提汁、清净、蒸发、结晶、分蜜、干燥 其中蒸发、结晶属于化学变化
A.A B.B C.C D.D
5.(2023高三上·常德月考)下列有关报道的我国科技成就中,化学解读错误的是(  )
选项 科技成就 化学解读
A 研制稳定且有非凡的比表面积的铝硅酸盐沸石(ZEO-1) ZEO-1属于金属材料
B 首次实现以CO2和H2为原料人工合成淀粉 有助于实现碳中和及解决粮食危机
C 发现古菌能将石油(烷基型有机物)转化为天然气 合适温度能提高古菌活性
D 碳家族再添新成员-发现次晶态金刚石晶体 它是石墨烯的一种同素异形体
A.A B.B C.C D.D
三、能力提升
6.(2024高三上·汕头月考)2023年10月1日,汕头举办国庆花车巡游,助力经济发展。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蜈蚣舞”表演时燃放的烟火发生化学变化
B.“布马舞”表演者所用的尼龙挂绳,主要成分为合成纤维
C.“双咬鹅舞”表演时所用的鹅毛扇,主要成分为蛋白质
D.潮剧表演者所穿的丝绸戏服,主要成分为纤维素
7.(2023高三上·沈阳期中)化学与生活、生产、社会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制造镍氢电池使用的储氢合金是一类能与氢气结合成金属氢化物的材料,如钛锆合金,镧镍合金等
B.等漂白剂均是利用强氧化性达到漂白效果
C.用于制作大运会火炬塔塔身的钛合金板具有硬度低、延展性好等特点
D.天和核心舱电推进系统腔体的氮化硼陶瓷属于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
8.(2023高三上·福田月考)中国“天宫”空间站运用的“黑科技”很多,下列对所涉及物质性质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百变金刚”太空机械臂主要成分为铝合金,具有硬度大、熔点高等优点
B.“问天”实验舱采用了砷化镓太阳能电池片,能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C.核心舱配置的离子推进器以氙和氩气作为推进剂,氙和氩属于副族元素
D.电池翼采用碳纤维框架和玻璃纤维网,二者均为无机非金属材料
9.(2023高三上·大埔开学考)化学科学在科技强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天舟六号”货运飞船太阳能电池板主要材料为晶体硅,是一种分子晶体
B.C919 成功商飞, 大量采用第三代铝锂合金,铝锂合金的熔点比铝、锂都高
C.全球首枚液氧甲烷运载火箭朱雀二号遥二发射成功,甲烷是含有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
D.“液态太阳燃料”技术成功将 H2O 和 CO2 转化为甲醇等,H2O 和 CO2 都是直线型分子
10.(2024高三上·湛江月考)南粤大地,岭南风情.下列岭南文化内容中蕴含的化学知识叙述错误的是(  )
选项 A B C D
文化类别 饮食文化 建筑文化 服饰文化 节日文化
文化内容 顺德姜汁撞奶(姜汁与牛奶混合使牛奶凝固) 珠海菉猗堂蚝壳墙 粤绣色彩富丽夺目,绣线种类繁多,独具匠心 揭阳烟花舞龙气势宏伟,景象壮观
化学知识 制作方法包含了胶体聚沉的原理 蚝壳的主要成分是 制作粤绣用的孔雀毛和马尾的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 烟花利用了“焰色试验”原理,该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A.A B.B C.C D.D
四、模拟演练
11.(2024·吉林模拟)春节是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近日被确定为联合国假日。以下有关春节习俗中的化学知识说法错误的是(  )
A.红烧肉烹饪过程中蛋白质变性涉及化学变化
B.春晚演员的彩妆用品均属于无机物
C.饺子与糯米年糕的口感差异与支链淀粉的含量有关
D.陈年老酒的芳香气味与酯的形成有关
12.(2022高三上·浙江月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浙糯4号糯米或赤霞珠葡萄都可以用来酿酒
B.福尔马林能使蛋白质变性,常用于浸制生物标本
C.油脂属于高分子化合物,可用于制造肥皂和油漆
D.食物中的纤维素能刺激肠道蠕动,有助于消化,但不能为运动时提供能量
13.(2024高三上·汕头月考)2023年我国科技取得新突破,实现“上天、入海、探月”。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C919”国产大飞机实现商飞,其中使用的铝锂合金具有硬度大,质量轻等优点
B.“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太阳能电池板含有硅元素,其中单晶硅为原子晶体
C.“爱达魔都号”首艘国产大型邮轮下水,邮轮常用镶嵌铜块的方法来防止轮船外壳被海水腐蚀
D.“人造太阳”的研究成功为我们的探月工程提供能源保障,其中与具有相同的质量数
14.(2023高三上·西安月考)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下列诗词解读不正确的是(  )
A.“朝坛雾卷,曙岭烟沉”,雾有丁达尔现象是因为胶体粒子对光有散射作用
B.“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利用金和泥沙密度不同而进行淘洗分离
C.“章山之铜,所谓丹阳铜也。今有白铜,盖点化为之,非其本质”,纯铜比白铜硬度大,熔点低
D.“错把陈醋当成墨,写尽半生纸上酸”,陈醋里的醋酸是弱电解质
15.(2023高三上·广州月考)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文明贡献巨大,古代文献中记载了古代化学研究成果。下列常见古诗文对应的化学知识正确的是(  )
选 项 常见古诗文记载 化学知识
A 《梦溪笔谈》中对宝剑的记载:“古人以剂钢为刃,柔铁为茎干,不尔则多断折” 铁的合金硬度比纯铁的大,熔点比纯铁的高
B 《本草纲目拾遗》中对强水的记载:“性最烈,能蚀五金,其水甚强,惟玻璃可盛” 强水为氢氟酸
C 《天工开物》中记载:凡火药,硫为纯阳,硝为纯阴 硫指的是硫黄,硝指的是硝酸钾
D 《泉州府志》中记载:安南人黄姓者为宅煮糖,墙塌压糖,去土而糖白,后人遂效之 糖白的过程发生了化学变化
A.A B.B C.C D.D
16.(2023高三上·西安月考)第19届亚运会秉持“绿色、智能、节俭、文明”的办会理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会场“莲花碗”(如图)采取自然采光方式有利于实现“碳中和
B.火炬“薪火”使用的1070铝合金具有硬度高、耐高温的特点
C.吉祥物“江南忆”机器人所采用芯片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
D.特许商品“亚运莲花尊”的艺术载体青瓷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
17.(2023高三上·贵州月考)化学与社会、生活、科技密不可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日本福岛排放核污水中含有氚()等放射性同位素,不属于化学变化
B.美国俄亥俄州火车脱轨,大量氯乙烯泄漏,氯乙烯无毒,是合成PVC的单体
C.可用于丝织品漂白是由于其能氧化丝织品中有色成分
D.苯甲酸钠可作为食品防腐剂是由于其具有酸性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原子晶体(共价晶体);金属晶体;铁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同位素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Xe为稀有气体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零族,A不符合题意。
B、赤铁矿的主要成分为Fe2O3,B不符合题意。
C、、的质子数都是1,中子数分别为1和2,因此二者互为同位素,C符合题意。
D、金刚石是碳元素组成的一种单质,为共价晶体,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Xe为稀有气体元素。
B、赤铁矿的主要成分为Fe2O3。
C、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互为同位素。
D、金刚石是碳元素的一种单质,为共价晶体。
2.【答案】B
【知识点】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氧化还原反应;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
【解析】【解答】A. 亚硝酸 具有还原性,因此可以起到抗氧化和防腐蚀的作用,A选项是正确的;
B.明矾净水的原理是吸附水中的杂质,而不是强氧化性,B选项是错误的;
C. 植物油中含有碳碳不饱和键, 可以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而生成人造奶油,C选项是正确的;
D.NaHCO3可以与酸反应,因此可以对酸中毒进行解毒,D选项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B。
【分析】A.NaNO2中的N是+2价,具有还原性;
B.明矾水解为Al(OH)3胶体,可以吸附水中的不溶性杂质粒子;
C.植物油中含有碳碳不饱和键, 可以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而生成人造奶油;
D.NaHCO3与酸反应的离子反应为:HCO3-+H+=H2O+CO2.
3.【答案】B
【知识点】合金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根据青铜是合金,熔点比纯铜低,故A不符合题意;
B.青铜在潮湿的环境中形成原电池,更易腐蚀,故B符合题意;
C.锡青铜中的铜加速了锡的腐蚀速度,故C不符合题意;
D. 生成覆盖物是电化学腐蚀过程,但是化学反应过程,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青铜是合金,纯铜是纯金属,合金的熔点低于纯金属。青铜在潮湿的环境中形成原电池,加速腐蚀,结合选项即可判断。
4.【答案】A
【知识点】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化肥、农药及其合理利用;水的净化
【解析】【解答】A、复合肥含N、P、K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能为植物提供必要的元素,则使用复合肥料培育植物,故A正确;
B、用氢氟酸溶蚀玻璃生产磨砂玻璃,发生的反应为 4HF+SiO2=SiF4↑+2H2O ,该反应与强酸制弱酸无关,故B错误;
C、水解生成的氢氧化铝具有吸附性,不具有吸附性,故C错误;
D、蒸发、结晶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A、复合肥含N、P、K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
B、 HF可以与SiO2、Si反应;
C、 不具有吸附性;
D、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5.【答案】A
【知识点】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无机非金属材料;常用合成高分子材料的化学成分及其性能
【解析】【解答】A. 铝硅酸盐沸石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不是金属材料,A选项是错误的;
B.以CO2和H2为原料人工合成淀粉可以减少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含量,因此可以有助于实现 中和及解决粮食危机 ,B选项是正确的;
C.古菌有最适宜存活的温度,C选项是正确的;
D. 次晶态金刚石晶体 和石墨烯都是碳元素形成的单质,因此二者属于 同素异形体 ,D选项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A。
【分析】A.金属材料包括金属单质和合金;
B.CO2虽然不是大气污染物,但是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过高会造成温室效应,所以 以CO2和H2为原料人工合成淀粉 可以实现碳中和,保护环境;
C.古菌在适宜的温度下活性更高,转化效率更高;
D.同一元素形成的不同的单质属于同素异形体。
6.【答案】D
【知识点】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食物中淀粉、蛋白质、葡萄糖的检验
【解析】【解答】A.烟花在燃烧的时候发生了化学反应,A选项是正确的;
B. 尼龙挂绳,主要成分为合成纤维 ,B选项是正确的;
C. 鹅毛 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C选项是正确的;
D.丝绸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而不是纤维素,D选项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D。
【分析】A.烟花在燃烧的时候产生了新的物质,所以属于化学变化;
B.尼龙挂绳,主要成分为合成纤维 ;
C.动物皮毛属于蛋白质;
D.丝绸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因此丝绸具有顺滑的手感。
7.【答案】A
【知识点】无机非金属材料;合金及其应用;氯水、氯气的漂白作用;二氧化硫的漂白作用
【解析】【解答】A. 制造镍氢电池使用的储氢合金是一类能与氢气结合成金属氢he化物的材料,如钛锆合金,镧镍合金等 ,A选项是正确的;
B.SO2漂白的原理是化合性漂白,B选项是错误的;
C. 钛合金板具有硬度高的特点,C选项是错误的;
D.氮化硼陶瓷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D选项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A。
【分析】A.合金是金属元素与非金属或另外的金属构成的混合物;
B.SO2与有色物质发生化合反应生成不稳定的有机物,当受热后会分解,颜色恢复;
C.合金与金属单质相比具有硬度高、熔沸点低等优良性能;
D.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包括:玻璃、水泥以及陶瓷等。
8.【答案】D
【知识点】硅和二氧化硅;无机非金属材料;合金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合金的熔点低,故A不符合题意;
B.太阳能电池板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故B不符合题意;
C. 氙和氩属于零族元素,故C不符合题意;
D.碳纤维和玻璃纤维网均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合金的熔点比组成金属低;
B.太阳能电池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C.稀有气体属于零族元素;
D.碳纤维和玻璃纤维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
9.【答案】C
【知识点】极性键和非极性键;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硅和二氧化硅;合金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单质硅是原子晶体,故A错误;
B、合金的熔点低于其组分金属,则铝锂合金的熔点比铝、锂都低,故B错误;
C、甲烷分子中只含C-H极性键,甲烷分子为正四面体结构,正负电荷中心重合,属于非极性分子,故C正确;
D、水分子中O原子上含有2个孤电子对,其空间构型为V形,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A、硅为原子晶体;
B、合金的熔点低于其组分金属;
C、甲烷只含C-H键,正负电荷中心重合;
D、水为V形分子。
10.【答案】C
【知识点】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焰色反应;胶体的性质和应用
【解析】【解答】A、豆浆是胶体,加入电解质会使胶体聚沉,故A不符合题意;
B、 蚝壳的主要成分是 ,故B不符合题意;
C、孔雀毛和马尾的主要成分均为蛋白质,故C符合题意;
D、焰色试验是指:有些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灼烧时会使火焰呈现出特色的颜色的现象,焰色试验为元素的性质,属于物理变化,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豆浆是胶体;
B、蚝壳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
C、动物毛皮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
D、焰色试验是由核外电子跃迁形成的。
11.【答案】B
【知识点】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酯的性质;多糖的性质和用途
【解析】【解答】A、蛋白质变性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正确;
B、彩妆用品中含有甘油等有机物,故B错误;
C、饺子与糯米年糕的主要成分均为淀粉,口感差异与支链淀粉的含量有关,故C正确;
D、酒精会被氧化为乙酸,乙酸和酒精反应形成酯类物质,酯具有特殊香味,故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A、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B、化妆品含有甘油等有机物;
C、饺子与糯米年糕的主要成分均为淀粉;
D、酯具有特殊香味。
12.【答案】C
【知识点】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
【解析】【解答】A.浙糯4号糯米或赤霞珠葡萄中含有丰富的糖类物质,可以通过发酵酿酒,A不符合题意;
B.福尔马林是甲醛含量为35%~40%的水溶液,能使蛋白质变性,可用于浸制动物标本,B不符合题意;
C.由分析可知,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C符合题意;
D.食物中的纤维素虽然不能被消化,但能刺激肠道蠕动和分泌消化液,有助于食物的消化和废物的排泄,但不能为运动时提供能量,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 糯米或葡萄中含有丰富的糖类物质,是酿酒的原料之一。
B. 福尔马林是指一定含量的甲醛水溶液,而甲醛能使蛋白质变性。
C.高分子化合物一般指相对分子质量高达几千到几百万的化合物。
D.根据纤维素的作用进行分析。
13.【答案】C
【知识点】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原子晶体(共价晶体);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解析】【解答】A. 铝锂合金具有硬度大,质量轻等优点 ,A选项是正确的;
B. 单晶硅为原子晶体 ,即共价晶体,B选项是正确的;
C.镶嵌铜块不能防止船被腐蚀,因为铜与铁和海水会构成原电池,铁作负极失去电子,会加速船的腐蚀,C选项是错误的;
D.二者的质量数都是3,D选项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C。
【分析】A.合金具有比金属单质更优良的物理性质;
B.单晶硅是一种立体网状结构,属于共价晶体;
C.要防止船被腐蚀,可以在船外壳上镶嵌金属活动性强于铁的金属,如锌;
D.在书写原子的符号时,左上角代表的是质量数,左下角代表的是质子数。
14.【答案】C
【知识点】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合金及其应用;胶体的性质和应用
【解析】【解答】A.丁达尔效应是因为胶体粒子对光有散射作用,故A不符合题意;
B.利用水将密度小的砂石冲走,利用密度大小可进行分离,故B不符合题意;
C.纯度硬度低于白铜,故C符合题意;
D.醋酸属于弱酸是弱电解质,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胶体粒子对光有散射作用,导致丁达尔效应;
B.利用密度大小将黄金和泥沙分离;
C.合金硬度强于组成纯金属;
D.考虑的是醋酸是弱酸属于弱电解质。
15.【答案】C
【知识点】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合金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铁的合金硬度比纯铁的大,熔点比纯铁的低,故A错误;
B、强水能用玻璃盛装,氢氟酸能与玻璃反应,则强水不是氢氟酸,故B错误;
C、火药中的硫指的是硫黄,硝指的是硝酸钾,故C正确;
D、安南人黄姓者为宅煮糖,墙塌压糖,去土而糖白,后人遂效之,利用的是泥土的吸附性,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A、合金的硬度大于纯金属,熔点低于纯金属;
B、氢氟酸能腐蚀玻璃;
C、火药中的硫指的是硫黄,硝指的是硝酸钾;
D、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16.【答案】C
【知识点】硅和二氧化硅;无机非金属材料;合金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自然采光方式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可以实现碳中和,故A不符合题意;
B. 火炬使用的1070铝合金具有硬度高、耐高温的特点,故B不符合题意;
C.芯片主要的成分是硅单质,故C符合题意;
D.青花瓷是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自然采光可以实现碳中和;
B.铝合金具有硬度高和耐高温特点;
C.芯片主要成分为硅单质;
D.青花瓷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
17.【答案】A
【知识点】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二氧化硫的漂白作用;常见的食品添加剂的组成、性质和作用
【解析】【解答】A、 属于核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故A正确;
B、PVC的单体是氯乙烯,氯乙烯有毒,故B错误;
C、SO2漂白织品是因为SO2与有色物质结合生成无色物质,而不是氧化,故C错误;
D、苯甲酸具有防腐功能,苯甲酸钠可作为食品防腐剂与其酸碱性无关,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A、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B、氯乙烯有毒;
C、二氧化硫可与有色物质化合生成无色物质;
D、苯甲酸钠防腐与其酸碱性无关。
1 / 1【备考2024年】高考化学广东卷真题变式分层精准练(第02题)
一、真题重现
1.(2023·广东)科教兴国,“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天舟六号”为中国空间站送去推进剂气,是第族元素
B.火星全球影像彩图显示了火星表土颜色,表土中赤铁矿主要成分为
C.创造了可控核聚变运行纪录的“人造太阳”,其原料中的与互为同位素
D.“深地一号”为进军万米深度提供核心装备,制造钻头用的金刚石为金属晶体
【答案】C
【知识点】原子晶体(共价晶体);金属晶体;铁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同位素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Xe为稀有气体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零族,A不符合题意。
B、赤铁矿的主要成分为Fe2O3,B不符合题意。
C、、的质子数都是1,中子数分别为1和2,因此二者互为同位素,C符合题意。
D、金刚石是碳元素组成的一种单质,为共价晶体,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Xe为稀有气体元素。
B、赤铁矿的主要成分为Fe2O3。
C、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互为同位素。
D、金刚石是碳元素的一种单质,为共价晶体。
二、基础巩固
2.(2024高三上·汕头月考)化学品是生活中必不可缺的物质,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食品中添加适量亚硝酸钠,可起到抗氧化、防腐作用
B.明矾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作消毒剂、净水剂
C.植物油中含有碳碳不饱和键,硬化后可用于生产人造奶油
D.过量服用阿司匹林引起酸中毒后,可静脉注射溶液解毒
【答案】B
【知识点】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氧化还原反应;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
【解析】【解答】A. 亚硝酸 具有还原性,因此可以起到抗氧化和防腐蚀的作用,A选项是正确的;
B.明矾净水的原理是吸附水中的杂质,而不是强氧化性,B选项是错误的;
C. 植物油中含有碳碳不饱和键, 可以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而生成人造奶油,C选项是正确的;
D.NaHCO3可以与酸反应,因此可以对酸中毒进行解毒,D选项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B。
【分析】A.NaNO2中的N是+2价,具有还原性;
B.明矾水解为Al(OH)3胶体,可以吸附水中的不溶性杂质粒子;
C.植物油中含有碳碳不饱和键, 可以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而生成人造奶油;
D.NaHCO3与酸反应的离子反应为:HCO3-+H+=H2O+CO2.
3.(2023高三上·南关月考)考古中出土的锡青铜(铜锡合金)文物常有覆盖其表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锡青铜的熔点比纯铜高
B.锡青铜文物在潮湿环境中的腐蚀比干燥环境中快
C.锡青铜中的锡加速了铜的腐蚀速度
D.生成覆盖物是电化学腐蚀过程,但不是化学反应过程
【答案】B
【知识点】合金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根据青铜是合金,熔点比纯铜低,故A不符合题意;
B.青铜在潮湿的环境中形成原电池,更易腐蚀,故B符合题意;
C.锡青铜中的铜加速了锡的腐蚀速度,故C不符合题意;
D. 生成覆盖物是电化学腐蚀过程,但是化学反应过程,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青铜是合金,纯铜是纯金属,合金的熔点低于纯金属。青铜在潮湿的环境中形成原电池,加速腐蚀,结合选项即可判断。
4.(2023高三上·顺德月考)美好生活靠劳动创造.下列化学知识正确且与劳动项目有关联的是(  )
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知识
A 使用复合肥料培育植物 复合肥含N、P、K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
B 用氢氟酸刻蚀玻璃生产磨砂玻璃 强酸制弱酸
C 用明矾处理含有悬浮微粒的水 具有吸附性
D 参观顺德糖厂制备蔗糖流程:提汁、清净、蒸发、结晶、分蜜、干燥 其中蒸发、结晶属于化学变化
A.A B.B C.C D.D
【答案】A
【知识点】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化肥、农药及其合理利用;水的净化
【解析】【解答】A、复合肥含N、P、K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能为植物提供必要的元素,则使用复合肥料培育植物,故A正确;
B、用氢氟酸溶蚀玻璃生产磨砂玻璃,发生的反应为 4HF+SiO2=SiF4↑+2H2O ,该反应与强酸制弱酸无关,故B错误;
C、水解生成的氢氧化铝具有吸附性,不具有吸附性,故C错误;
D、蒸发、结晶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A、复合肥含N、P、K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
B、 HF可以与SiO2、Si反应;
C、 不具有吸附性;
D、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5.(2023高三上·常德月考)下列有关报道的我国科技成就中,化学解读错误的是(  )
选项 科技成就 化学解读
A 研制稳定且有非凡的比表面积的铝硅酸盐沸石(ZEO-1) ZEO-1属于金属材料
B 首次实现以CO2和H2为原料人工合成淀粉 有助于实现碳中和及解决粮食危机
C 发现古菌能将石油(烷基型有机物)转化为天然气 合适温度能提高古菌活性
D 碳家族再添新成员-发现次晶态金刚石晶体 它是石墨烯的一种同素异形体
A.A B.B C.C D.D
【答案】A
【知识点】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无机非金属材料;常用合成高分子材料的化学成分及其性能
【解析】【解答】A. 铝硅酸盐沸石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不是金属材料,A选项是错误的;
B.以CO2和H2为原料人工合成淀粉可以减少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含量,因此可以有助于实现 中和及解决粮食危机 ,B选项是正确的;
C.古菌有最适宜存活的温度,C选项是正确的;
D. 次晶态金刚石晶体 和石墨烯都是碳元素形成的单质,因此二者属于 同素异形体 ,D选项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A。
【分析】A.金属材料包括金属单质和合金;
B.CO2虽然不是大气污染物,但是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过高会造成温室效应,所以 以CO2和H2为原料人工合成淀粉 可以实现碳中和,保护环境;
C.古菌在适宜的温度下活性更高,转化效率更高;
D.同一元素形成的不同的单质属于同素异形体。
三、能力提升
6.(2024高三上·汕头月考)2023年10月1日,汕头举办国庆花车巡游,助力经济发展。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蜈蚣舞”表演时燃放的烟火发生化学变化
B.“布马舞”表演者所用的尼龙挂绳,主要成分为合成纤维
C.“双咬鹅舞”表演时所用的鹅毛扇,主要成分为蛋白质
D.潮剧表演者所穿的丝绸戏服,主要成分为纤维素
【答案】D
【知识点】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食物中淀粉、蛋白质、葡萄糖的检验
【解析】【解答】A.烟花在燃烧的时候发生了化学反应,A选项是正确的;
B. 尼龙挂绳,主要成分为合成纤维 ,B选项是正确的;
C. 鹅毛 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C选项是正确的;
D.丝绸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而不是纤维素,D选项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D。
【分析】A.烟花在燃烧的时候产生了新的物质,所以属于化学变化;
B.尼龙挂绳,主要成分为合成纤维 ;
C.动物皮毛属于蛋白质;
D.丝绸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因此丝绸具有顺滑的手感。
7.(2023高三上·沈阳期中)化学与生活、生产、社会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制造镍氢电池使用的储氢合金是一类能与氢气结合成金属氢化物的材料,如钛锆合金,镧镍合金等
B.等漂白剂均是利用强氧化性达到漂白效果
C.用于制作大运会火炬塔塔身的钛合金板具有硬度低、延展性好等特点
D.天和核心舱电推进系统腔体的氮化硼陶瓷属于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
【答案】A
【知识点】无机非金属材料;合金及其应用;氯水、氯气的漂白作用;二氧化硫的漂白作用
【解析】【解答】A. 制造镍氢电池使用的储氢合金是一类能与氢气结合成金属氢he化物的材料,如钛锆合金,镧镍合金等 ,A选项是正确的;
B.SO2漂白的原理是化合性漂白,B选项是错误的;
C. 钛合金板具有硬度高的特点,C选项是错误的;
D.氮化硼陶瓷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D选项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A。
【分析】A.合金是金属元素与非金属或另外的金属构成的混合物;
B.SO2与有色物质发生化合反应生成不稳定的有机物,当受热后会分解,颜色恢复;
C.合金与金属单质相比具有硬度高、熔沸点低等优良性能;
D.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包括:玻璃、水泥以及陶瓷等。
8.(2023高三上·福田月考)中国“天宫”空间站运用的“黑科技”很多,下列对所涉及物质性质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百变金刚”太空机械臂主要成分为铝合金,具有硬度大、熔点高等优点
B.“问天”实验舱采用了砷化镓太阳能电池片,能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C.核心舱配置的离子推进器以氙和氩气作为推进剂,氙和氩属于副族元素
D.电池翼采用碳纤维框架和玻璃纤维网,二者均为无机非金属材料
【答案】D
【知识点】硅和二氧化硅;无机非金属材料;合金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合金的熔点低,故A不符合题意;
B.太阳能电池板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故B不符合题意;
C. 氙和氩属于零族元素,故C不符合题意;
D.碳纤维和玻璃纤维网均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合金的熔点比组成金属低;
B.太阳能电池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C.稀有气体属于零族元素;
D.碳纤维和玻璃纤维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
9.(2023高三上·大埔开学考)化学科学在科技强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天舟六号”货运飞船太阳能电池板主要材料为晶体硅,是一种分子晶体
B.C919 成功商飞, 大量采用第三代铝锂合金,铝锂合金的熔点比铝、锂都高
C.全球首枚液氧甲烷运载火箭朱雀二号遥二发射成功,甲烷是含有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
D.“液态太阳燃料”技术成功将 H2O 和 CO2 转化为甲醇等,H2O 和 CO2 都是直线型分子
【答案】C
【知识点】极性键和非极性键;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硅和二氧化硅;合金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单质硅是原子晶体,故A错误;
B、合金的熔点低于其组分金属,则铝锂合金的熔点比铝、锂都低,故B错误;
C、甲烷分子中只含C-H极性键,甲烷分子为正四面体结构,正负电荷中心重合,属于非极性分子,故C正确;
D、水分子中O原子上含有2个孤电子对,其空间构型为V形,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A、硅为原子晶体;
B、合金的熔点低于其组分金属;
C、甲烷只含C-H键,正负电荷中心重合;
D、水为V形分子。
10.(2024高三上·湛江月考)南粤大地,岭南风情.下列岭南文化内容中蕴含的化学知识叙述错误的是(  )
选项 A B C D
文化类别 饮食文化 建筑文化 服饰文化 节日文化
文化内容 顺德姜汁撞奶(姜汁与牛奶混合使牛奶凝固) 珠海菉猗堂蚝壳墙 粤绣色彩富丽夺目,绣线种类繁多,独具匠心 揭阳烟花舞龙气势宏伟,景象壮观
化学知识 制作方法包含了胶体聚沉的原理 蚝壳的主要成分是 制作粤绣用的孔雀毛和马尾的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 烟花利用了“焰色试验”原理,该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A.A B.B C.C D.D
【答案】C
【知识点】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焰色反应;胶体的性质和应用
【解析】【解答】A、豆浆是胶体,加入电解质会使胶体聚沉,故A不符合题意;
B、 蚝壳的主要成分是 ,故B不符合题意;
C、孔雀毛和马尾的主要成分均为蛋白质,故C符合题意;
D、焰色试验是指:有些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灼烧时会使火焰呈现出特色的颜色的现象,焰色试验为元素的性质,属于物理变化,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豆浆是胶体;
B、蚝壳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
C、动物毛皮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
D、焰色试验是由核外电子跃迁形成的。
四、模拟演练
11.(2024·吉林模拟)春节是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近日被确定为联合国假日。以下有关春节习俗中的化学知识说法错误的是(  )
A.红烧肉烹饪过程中蛋白质变性涉及化学变化
B.春晚演员的彩妆用品均属于无机物
C.饺子与糯米年糕的口感差异与支链淀粉的含量有关
D.陈年老酒的芳香气味与酯的形成有关
【答案】B
【知识点】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酯的性质;多糖的性质和用途
【解析】【解答】A、蛋白质变性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正确;
B、彩妆用品中含有甘油等有机物,故B错误;
C、饺子与糯米年糕的主要成分均为淀粉,口感差异与支链淀粉的含量有关,故C正确;
D、酒精会被氧化为乙酸,乙酸和酒精反应形成酯类物质,酯具有特殊香味,故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A、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B、化妆品含有甘油等有机物;
C、饺子与糯米年糕的主要成分均为淀粉;
D、酯具有特殊香味。
12.(2022高三上·浙江月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浙糯4号糯米或赤霞珠葡萄都可以用来酿酒
B.福尔马林能使蛋白质变性,常用于浸制生物标本
C.油脂属于高分子化合物,可用于制造肥皂和油漆
D.食物中的纤维素能刺激肠道蠕动,有助于消化,但不能为运动时提供能量
【答案】C
【知识点】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
【解析】【解答】A.浙糯4号糯米或赤霞珠葡萄中含有丰富的糖类物质,可以通过发酵酿酒,A不符合题意;
B.福尔马林是甲醛含量为35%~40%的水溶液,能使蛋白质变性,可用于浸制动物标本,B不符合题意;
C.由分析可知,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C符合题意;
D.食物中的纤维素虽然不能被消化,但能刺激肠道蠕动和分泌消化液,有助于食物的消化和废物的排泄,但不能为运动时提供能量,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 糯米或葡萄中含有丰富的糖类物质,是酿酒的原料之一。
B. 福尔马林是指一定含量的甲醛水溶液,而甲醛能使蛋白质变性。
C.高分子化合物一般指相对分子质量高达几千到几百万的化合物。
D.根据纤维素的作用进行分析。
13.(2024高三上·汕头月考)2023年我国科技取得新突破,实现“上天、入海、探月”。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C919”国产大飞机实现商飞,其中使用的铝锂合金具有硬度大,质量轻等优点
B.“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太阳能电池板含有硅元素,其中单晶硅为原子晶体
C.“爱达魔都号”首艘国产大型邮轮下水,邮轮常用镶嵌铜块的方法来防止轮船外壳被海水腐蚀
D.“人造太阳”的研究成功为我们的探月工程提供能源保障,其中与具有相同的质量数
【答案】C
【知识点】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原子晶体(共价晶体);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解析】【解答】A. 铝锂合金具有硬度大,质量轻等优点 ,A选项是正确的;
B. 单晶硅为原子晶体 ,即共价晶体,B选项是正确的;
C.镶嵌铜块不能防止船被腐蚀,因为铜与铁和海水会构成原电池,铁作负极失去电子,会加速船的腐蚀,C选项是错误的;
D.二者的质量数都是3,D选项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C。
【分析】A.合金具有比金属单质更优良的物理性质;
B.单晶硅是一种立体网状结构,属于共价晶体;
C.要防止船被腐蚀,可以在船外壳上镶嵌金属活动性强于铁的金属,如锌;
D.在书写原子的符号时,左上角代表的是质量数,左下角代表的是质子数。
14.(2023高三上·西安月考)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下列诗词解读不正确的是(  )
A.“朝坛雾卷,曙岭烟沉”,雾有丁达尔现象是因为胶体粒子对光有散射作用
B.“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利用金和泥沙密度不同而进行淘洗分离
C.“章山之铜,所谓丹阳铜也。今有白铜,盖点化为之,非其本质”,纯铜比白铜硬度大,熔点低
D.“错把陈醋当成墨,写尽半生纸上酸”,陈醋里的醋酸是弱电解质
【答案】C
【知识点】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合金及其应用;胶体的性质和应用
【解析】【解答】A.丁达尔效应是因为胶体粒子对光有散射作用,故A不符合题意;
B.利用水将密度小的砂石冲走,利用密度大小可进行分离,故B不符合题意;
C.纯度硬度低于白铜,故C符合题意;
D.醋酸属于弱酸是弱电解质,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胶体粒子对光有散射作用,导致丁达尔效应;
B.利用密度大小将黄金和泥沙分离;
C.合金硬度强于组成纯金属;
D.考虑的是醋酸是弱酸属于弱电解质。
15.(2023高三上·广州月考)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文明贡献巨大,古代文献中记载了古代化学研究成果。下列常见古诗文对应的化学知识正确的是(  )
选 项 常见古诗文记载 化学知识
A 《梦溪笔谈》中对宝剑的记载:“古人以剂钢为刃,柔铁为茎干,不尔则多断折” 铁的合金硬度比纯铁的大,熔点比纯铁的高
B 《本草纲目拾遗》中对强水的记载:“性最烈,能蚀五金,其水甚强,惟玻璃可盛” 强水为氢氟酸
C 《天工开物》中记载:凡火药,硫为纯阳,硝为纯阴 硫指的是硫黄,硝指的是硝酸钾
D 《泉州府志》中记载:安南人黄姓者为宅煮糖,墙塌压糖,去土而糖白,后人遂效之 糖白的过程发生了化学变化
A.A B.B C.C D.D
【答案】C
【知识点】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合金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铁的合金硬度比纯铁的大,熔点比纯铁的低,故A错误;
B、强水能用玻璃盛装,氢氟酸能与玻璃反应,则强水不是氢氟酸,故B错误;
C、火药中的硫指的是硫黄,硝指的是硝酸钾,故C正确;
D、安南人黄姓者为宅煮糖,墙塌压糖,去土而糖白,后人遂效之,利用的是泥土的吸附性,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A、合金的硬度大于纯金属,熔点低于纯金属;
B、氢氟酸能腐蚀玻璃;
C、火药中的硫指的是硫黄,硝指的是硝酸钾;
D、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16.(2023高三上·西安月考)第19届亚运会秉持“绿色、智能、节俭、文明”的办会理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会场“莲花碗”(如图)采取自然采光方式有利于实现“碳中和
B.火炬“薪火”使用的1070铝合金具有硬度高、耐高温的特点
C.吉祥物“江南忆”机器人所采用芯片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
D.特许商品“亚运莲花尊”的艺术载体青瓷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
【答案】C
【知识点】硅和二氧化硅;无机非金属材料;合金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自然采光方式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可以实现碳中和,故A不符合题意;
B. 火炬使用的1070铝合金具有硬度高、耐高温的特点,故B不符合题意;
C.芯片主要的成分是硅单质,故C符合题意;
D.青花瓷是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自然采光可以实现碳中和;
B.铝合金具有硬度高和耐高温特点;
C.芯片主要成分为硅单质;
D.青花瓷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
17.(2023高三上·贵州月考)化学与社会、生活、科技密不可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日本福岛排放核污水中含有氚()等放射性同位素,不属于化学变化
B.美国俄亥俄州火车脱轨,大量氯乙烯泄漏,氯乙烯无毒,是合成PVC的单体
C.可用于丝织品漂白是由于其能氧化丝织品中有色成分
D.苯甲酸钠可作为食品防腐剂是由于其具有酸性
【答案】A
【知识点】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二氧化硫的漂白作用;常见的食品添加剂的组成、性质和作用
【解析】【解答】A、 属于核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故A正确;
B、PVC的单体是氯乙烯,氯乙烯有毒,故B错误;
C、SO2漂白织品是因为SO2与有色物质结合生成无色物质,而不是氧化,故C错误;
D、苯甲酸具有防腐功能,苯甲酸钠可作为食品防腐剂与其酸碱性无关,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A、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B、氯乙烯有毒;
C、二氧化硫可与有色物质化合生成无色物质;
D、苯甲酸钠防腐与其酸碱性无关。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