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备考2024年】高考化学广东卷真题变式分层精准练(第03题)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备考2024年】高考化学广东卷真题变式分层精准练(第03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02.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02-23 15:03:54

文档简介

【备考2024年】高考化学广东卷真题变式分层精准练(第03题)
一、真题重现
1.(2023·广东)建设美丽乡村,守护中华家园,衣食住行皆化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千家万户通光纤,光纤的主要材质为
B.乡村公路铺沥青,沥青属于天然无机材料
C.美容扮靓迎佳节,化妆品中的甘油难溶于水
D.均衡膳食助健康,主食中的淀粉可水解为葡萄糖
二、基础巩固
2.(2024·甘肃模拟)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合理施用化肥农药可以实现农作物增产
B.豆腐制作过程中可使用氯化镁作凝固剂
C.聚四氟乙烯可用作不粘锅内侧涂层材料
D.制白砂糖时用活性炭脱色属于化学变化
3.(2024·安徽模拟)化学与生活联系紧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白酒和食醋都可由淀粉发酵得到
B.氨基酸和核酸都是构成生命物质的生物大分子
C.二氧化氯和明矾用于水处理时的原理相同
D.供糖尿病患者食用的“无糖食品”专指不含蔗糖的食品
4.(2024高二上·自贡期末)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关系密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明矾净水时能沉降水中的悬浮物,但不能杀菌消毒
B.草木灰与铵态氮肥混合施用会降低氮肥的肥效
C.金属焊接时可用饱和氯化铵溶液作除锈剂
D.用石墨电极电解熔融氯化铝可以制备金属铝
5.(2024高二上·光明期末)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明矾主要成分为,在净水中作絮凝剂和消毒剂
B.从石墨中剥离出的石墨烯薄片能导电,因此石墨烯是电解质
C.草木灰(主要成分)与氯化铵混合存放后使用,肥效更强
D.向炉膛内鼓风,用煤粉代替煤块可以使炉火更旺
三、能力提升
6.(2023高三上·贵阳开学考)我国正式提出将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下列做法有利于实现此目标的是(  )
A.充分利用新能源 B.推广使用一次性餐具
C.鼓励使用私家车出行 D.向燃煤中加入适量碳酸钙
7.(2024高二上·宁乡市期末)杭州第19届亚运会化学秉持“绿色、智能、节俭、文明”的办会理念。下列做法不符合该理念的是(  )
A.采用“零碳”甲醇点燃亚运主火炬
B.使用锂电池供电驱动的机器狗
C.使用可循环快递箱运送包裹
D.使用不可降解的一次性餐盒
8.(2024高三上·巢湖月考)“蓝天、碧水、净土”三大环保保卫战正加快生态环境治理和现代化建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废旧电池必须回收处理,可以防止重金属污染
B.尽量少用或不用含磷洗涤剂,以防止水体富营养化
C.农田使用铵态氮肥要深施覆土,以防止氮肥被氧化
D.在燃油车上安装三元催化转化器,以降低污染气体的排放
9.(2024高三上·嘉兴月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胆矾可以和石灰乳混合制成农药波尔多液
B.食品中添加适量二氧化硫可以起到漂白、防腐和抗氧化等作用
C.用乙烯和氧气在银催化下制备环氧乙烷是理想的“原子经济性反应”
D.不锈钢是最常见的一种合金钢,它的主要元素是铬和镍
10.(2023·太原模拟)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酱油中添加少量苯甲酸钠作防腐剂
B.利用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可推进垃圾资源化
C.高铁酸钾(K2FeO4)在水处理过程中涉及的变化有:蛋白质变性、胶体聚沉、盐类水解、氧化还原反应
D.“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使用塑料航天面窗,塑料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
四、模拟演练
11.(2022高三上·诸暨月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工业上利用热分解制备单质铜
B.实验室可通过Nal固体和浓硫酸制备HI
C.石油的减压分馏是为了避免高温使烃分解和损害设备等
D.使用乙醇、天然气代替部分或全部燃油并不能减少汽车尾气污染
12.(2024·贵州模拟)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下列劳动者的工作内容所涉及化学知识错误的是(  )
选项 工作内容 化学知识
A 工程师在船舶外壳安装锌块保护船体 此电化学保护中锌块作正极
B 医生为糖尿病患者开处方并叮嘱患者控制米饭类食物的摄入量 淀粉能水解生成葡萄糖
C 污水处理员利用硫酸铝、聚合氯化铝等混凝剂除去水体中的细小悬浮物 混凝剂遇水可形成胶体吸附悬浮物而聚沉
D 园艺师给花卉施肥时,草木灰和铵态氮肥不混合施用 碳酸钾和铵盐相互促进水解降低氮肥的肥效
A.A B.B C.C D.D
13.(2022·内江模拟)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以CO2为原料合成聚碳酸酯可降解塑料有助于实现“碳中和”
B.煤的液化是获得清洁燃料的一种方式,发生的是物理变化
C.2022年冬奥会首次使用了氢能作为火炬燃料,践行了绿色、环保理念
D.将以铁粉、生石灰为主要成分的双吸剂放入食品包装袋中,可以延长食物的保质期
14.(2023·海南)化学的迅速发展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做出突出贡献。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A.为增强药效,多种处方药可随意叠加使用
B.现代化肥种类丰富,施用方法其依据对象营养状况而定
C.规范使用防腐制可以减缓食物变质速度,保持食品营养所值
D.在种植业中,植物浸取试剂类医药也应慎重选用
15.(2023·全国甲卷)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苯甲酸钠可作为食品防腐剂是由于其具有酸性
B.豆浆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是由于胶体粒子对光线的散射
C.SO2可用于丝织品漂白是由于其能氧化丝织品中有色成分
D.维生素C可用作水果罐头的抗氧化剂是由于其难以被氧化
16.(2023·陈仓模拟)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和科技都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天宫二号”使用的碳纤维,是一种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
B.利用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CO2合成聚碳酸酯可降解塑料,有利于实现“碳中和”
C.阿司匹林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碘酸钾可用作营养强化剂
D.二氧化氯泡腾片和酒精可杀灭新型冠状病毒,二者消毒时均表现为强氧化性
17.(2022高三上·葫芦岛月考)离子交换法净化水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通过净化处理后,水的导电性保持不变
B.经过阳离子交换树脂后,水中阳离子的种类不变
C.水中的通过阴离子交换树脂后除去
D.阴离子交换树脂中发生了中和反应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硅和二氧化硅;无机非金属材料;蔗糖与淀粉的性质实验
【解析】【解答】A、光纤的主要材料为SiO2,Si是半导体材料,A不符合题意。
B、沥青属于有机材料,B不符合题意。
C、甘油为丙三醇,可形成分子间氢键,使得甘油易溶于水,C不符合题意。
D、淀粉可水解生成葡萄糖,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光纤的主要成分为SiO2。
B、沥青属于有机材料。
C、甘油为丙三醇,易溶于水。
D、淀粉可水解生成葡萄糖。
2.【答案】D
【知识点】化肥、农药及其合理利用;胶体的性质和应用
【解析】【解答】A、农作物生长需要N、P、K等元素,合理施肥可以为农作物提供这些元素,适当使用农药可以实现农作物增产,故A正确;
B、豆浆属于胶体,加入氯化镁可使胶体沉降,故B正确;
C、聚四氟乙烯具有耐高温的特性,可用作不粘锅内侧涂层材料,故C正确;
D、活性炭脱色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A、农作物生长需要N、P、K等元素,化肥可提供农作物必需的元素;
B、豆浆属于胶体;
C、聚四氟乙烯耐高温;
D、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3.【答案】A
【知识点】氨基酸、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特点;水的净化;核酸
【解析】【解答】A、淀粉为多糖,水解生成葡萄糖,葡萄糖在酒化酶的作用下得到乙醇,乙醇氧化得到乙酸,因此白酒和食醋都可由淀粉发酵得到,故A正确;
B、氨基酸不是生物大分子,故B错误;
C、二氧化氯具有强氧化性,利用其强氧化性杀菌消毒,明矾净水的原理是:明矾中的铝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氢氧化铝胶体具有吸附性,能吸附悬浮杂质,故C错误;
D、供糖尿病患者食用的“无糖食品”指不含糖类的食品,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A、淀粉水解得到葡萄糖,葡萄糖发酵可得到乙醇,乙醇可被氧化为乙酸;
B、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单元;
C、二氧化氯具有强氧化性,明矾是常用的絮凝剂;
D、“无糖食品”指不含糖类的食品。
4.【答案】D
【知识点】工业制金属铝;化肥、农药及其合理利用;水的净化
【解析】【解答】A.明矾在水中溶解后电离出铝离子,水解得到氢氧化铝胶体吸附杂质沉淀,因不具备氧化性,不能消毒杀菌,故A不符合题意;
B.草木灰溶液显碱性,铵态氮肥易与铵根离子形成氨气和水,易挥发,故B不符合题意;
C.氯化铵水解后溶液显酸性,可以除锈,故C不符合题意;
D.制备金属铝是电解氧化铝,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明矾可以净水,但是不能杀菌,主要是水解产物吸杂质沉淀;
B.碱性肥料和铵态氮肥不能混合使用降低肥料;
C.强酸弱碱盐易水解显酸性可除锈;
D.制备铝可以电解熔融氧化铝。
5.【答案】D
【知识点】电解质与非电解质;化肥、农药及其合理利用;水的净化
【解析】【解答】A、 中,铝离子水解生成的氢氧化铝具有吸附性,能作絮凝剂,但不具有强氧化性,不能作消毒剂,故A错误;
B、石墨烯是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B错误;
C、 和氯化铵混合,发生双水解反应生成氨气,肥效降低,故C错误;
D、煤块燃烧时,将煤块粉碎成煤粉代替煤块可增大接触面积,使炉火更旺,向炉膛内鼓风可增大氧气浓度,使炉火更旺,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A、明矾不具有强氧化剂,不能作消毒剂;
B、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C、碳酸钾与氯化铵发生双水解反应;
D、煤块燃烧时,将煤块粉碎成煤粉代替煤块可增大接触面积,使炉火更旺。
6.【答案】A
【知识点】原料与能源的合理利用;绿色化学
【解析】【解答】A.利用新能源可以减少传统能源的使用,可以减少CO2的排放,因此可以实现该目标,A选项是正确的;
B.一次性餐具难降解,会造成环境污染,不利于实现该目标,B选项是错误的;
C.私家车出行会加大CO2的排放,不利于实现该目标,C选项是错误的;
D. 向燃煤中加入适量碳酸钙 ,碳酸钙受热分解会释放出CO2,D选项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A。
【分析】CO2虽然不是有毒有害的气体,但是若大气中的CO2的含量过高,会使得大气出现温室效应,给环境造成一定的危害,因此应该减少煤、石油等传统化石燃料的燃烧,大力发展新能源。
7.【答案】D
【知识点】绿色化学
【解析】【解答】A.甲醇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无污染,属于清洁能源,故A不符合题意;
B.锂电池为二次电池,为绿色能源,使用锂电池供电驱动的机器狗,故B不符合题意;
C.使用可循环快递箱运送包裹,有助于保护环境,符合“绿色、智能、节俭、文明”的理念,故C不符合题意;
D.使用不可降解的一次性餐盒,易造成白色污染,不利于环境保护,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 符合“绿色、智能、节俭、文明”的办会理念,即必须要满足无污染,或者容易回收或者讲解等材料。
8.【答案】C
【知识点】铵盐;氮的氧化物的性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化肥、农药及其合理利用;水的净化
【解析】【解答】A.废旧电池中含有重金属离子,会污染环境,必须回收处理,防止重金属污染,说法正确,A不符合题意;
B. 含磷洗涤剂 可以促进藻类植物生长,导致水体富营养话,尽量少用或不用,说法正确,B不符合题意;
C.铵态氮肥不稳定易分解,使用时要深施土壤,不是为了防氧化,说法错误,C是正确答案;
D. 在燃油车上安装三元催化转化器,是为了将氮氧化物转化为氮气等无污染气体,以降低污染气体的排放说法正确,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本题考查环境污染的相关知识,题目难度不大,本题注意常见环境污染处理方法,根据物质的性质进行判断。
9.【答案】D
【知识点】合金及其应用;化肥、农药及其合理利用;常见的食品添加剂的组成、性质和作用
【解析】【解答】A、波尔多液是由胆矾、石灰乳和水按一定的质量比配成,故A不符合题意;
B、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还原性,食品中添加适量的二氧化硫可以起到漂白、防腐和抗氧化等作用,故B不符合题意;
C、乙烯与氧气在银催化下生成环氧乙烷发生的是加成反应,原子利用率为100%,故C不符合题意;
D、不锈钢是最常见的一种合金钢,它的主要元素是铁,主要合金元素是铬和镍,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波尔多液由胆矾和石灰乳混合制成;
B、二氧化硫能杀菌,具有还原性;
C、乙烯和氧气在银催化下制备环氧乙烷,原子利用率为100%;
D、不锈钢的主要元素是铁。
10.【答案】D
【知识点】无机非金属材料;常见的食品添加剂的组成、性质和作用
【解析】【解答】A.苯甲酸钠为常见的防腐剂,含水和营养成分较多的东西往往需要添加防腐剂,A项不符合题意;
B.垃圾焚烧释放热量可以用于发电,B项不符合题意;
C.具有很强的氧化性而杀菌消毒,而自身被还原为Fe3+水解为Fe(OH)3具有吸附作用吸附悬浮物而聚沉,C项不符合题意;
D.塑料为聚乙烯等,属于有机物,D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依据物质的性质判断应用,D.塑料为聚乙烯等,属于有机物。
11.【答案】C
【知识点】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石油的分馏;绿色化学
【解析】【解答】A.工业上利用C、H2、CO等还原剂还原cuo的方法制备单质铜,A不符合题意;
B.浓H2SO4有强氧化性,可氧化HI生成I2,所以不能通过Nal固体和浓硫酸制备HI,B不符合题意;
C.石油减压分馏的目的是使高沸点的重油进一步分离,避免高温使烃分解和损害设备等,C符合题意;
D.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乙醇、天然气完全燃烧时产生二氧化碳和水,所以使用乙醇、天然气代替部分或全部燃油能减少汽车尾气污染,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热分解法常用于受热易分解的金属氧化物,如HgO在加热条件下可分解得到Hg。
B.浓H2SO4有强氧化性,可氧化HI生成 I2。
C.石油减压分馏的目的是使高沸点的重油进一步分离。
D.根据燃烧产物进行分析。
12.【答案】A
【知识点】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多糖的性质和用途;化肥、农药及其合理利用;水的净化
【解析】【解答】A、锌的活泼性强于铁,该电化学保护中锌块作负极,故A错误;
B、淀粉为多糖,最终水解生成葡萄糖,故B正确;
C、硫酸铝、聚合氯化铝中的铝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胶体具有吸附作用,能吸附悬浊物而聚沉,故C正确;
D、草木灰中的碳酸根离子和铵态氮肥中的铵根离子能发生双水解反应生成NH3,降低肥效,因此草木灰和铵态氮肥不混合施用,故D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A、锌的活泼性强于铁;
B、淀粉为多糖;
C、铝离子水解生成的氢氧化铝胶体具有吸附性;
D、碳酸根和铵根离子发生双水解反应。
13.【答案】B
【知识点】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绿色化学
【解析】【解答】A.以CO2为原料合成聚碳酸酯可降解塑料,可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有助于实现“碳中和”,A不符合题意;
B.煤的液化是把固体煤炭通过化学加工过程,使其转化成为液体燃料,发生的是化学变化,B符合题意;
C.氢能作为火炬燃料燃烧产物为水,不会污染环境,践行了绿色、环保理念,C不符合题意;
D.铁粉具有还原性,能吸收包装袋内的氧气,防止食品氧化,生石灰具有吸水性,能吸收包装袋内的水蒸气,防止食品潮解,则以铁粉、生石灰为主要成分的双吸剂放入食品包装袋中,可以延长食物的保质期,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二氧化碳减少可以实现碳中和;
B、煤的液化、气化是化学变化;
C、氢能为绿色能源;
D、生石灰可以作为干燥剂,铁粉作为抗氧化剂。
14.【答案】A
【知识点】化肥、农药及其合理利用;常见的食品添加剂的组成、性质和作用;药物的主要成分和疗效
【解析】【解答】A.处方药需要按照医生要求服用,不可随意使用,故A错误;
B.化肥的施用方法需依据对象营养状况针对性的选择不同的化肥,故B正确;
C.规范使用防腐制可以减缓食物变质速度,保持食品营养所值,提高食品的口感,不可过度使用故C正确;
D.在种植业中,植物浸取试剂类医药也应慎重选用,D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对于处方药,必须按照医生或者说明书使用,不可随意使用,
15.【答案】B
【知识点】胶体的性质和应用;二氧化硫的漂白作用;常见的食品添加剂的组成、性质和作用
【解析】【解答】A.苯甲酸钠钠作为防腐剂是利用其亲油性,抑制细胞膜对氨基酸的吸收,同时苯甲酸钠也不具有酸性,其水解呈碱性,故A错误;
B.豆浆属于胶体,可以产生丁达尔效应,故B正确;
C.二氧化硫漂白原理是二氧化硫与有色物质化合生成不稳地的无色物质,不是利用氧化性,故C错误;
D.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可以与氧化性物质反应,从而达到抗氧化目的,其本身具有还原性,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易错分析:C.二氧化硫漂白原理是二氧化硫与有色物质化合生成不稳地的无色物质,该过程不是氧化反应,该物质不稳地,易分解,恢复原理颜色。
16.【答案】B
【知识点】常见的生活环境的污染及治理;无机非金属材料;药物的主要成分和疗效
【解析】【解答】A.碳纤维是碳的一种单质,是无机非金属材料,故A不符合题意;
B.利用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CO2合成聚碳酸酯可降解塑料,可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有利于实现“碳中和”,故B符合题意;
C.阿司匹林解热镇痛,还用于脑血管、心血管疾病,不能治疗胃酸过多,故C不符合题意;
D.二氧化氯泡腾片消毒时表现为强氧化性,酒精可杀灭新型冠状病毒是因为酒精能使蛋白质变性,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碳纤维为碳单质,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
B.利用CO2合成聚碳酸酯可降解塑料,能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
C.阿司匹林不能治疗胃酸过多;
D.酒精不具有强氧化性。
17.【答案】D
【知识点】水的净化
【解析】【解答】A.由图可知,通过净化处理后,带电离子数目减少,导电性减弱,故A不符合题意;
B.由图可知,经过阳离子交换树脂后,溶液中阳离子只有氢离子,阳离子种类减少,故B不符合题意;
C.由图可知,水中的通过阳离子交换树脂后除去,故C不符合题意;
D.阴离子树脂填充段生成水,阴离子交换树脂填充段存在中和反应H++OH ═H2O,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离子浓度降低导电性减弱;
B、阳离子中钙离子、镁离子、钾离子、钠离子减少;
C、碳酸氢根经过阳离子交换膜后减少;
D、阴离子交换膜后氢离子和氢氧根结合生成水。
1 / 1【备考2024年】高考化学广东卷真题变式分层精准练(第03题)
一、真题重现
1.(2023·广东)建设美丽乡村,守护中华家园,衣食住行皆化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千家万户通光纤,光纤的主要材质为
B.乡村公路铺沥青,沥青属于天然无机材料
C.美容扮靓迎佳节,化妆品中的甘油难溶于水
D.均衡膳食助健康,主食中的淀粉可水解为葡萄糖
【答案】D
【知识点】硅和二氧化硅;无机非金属材料;蔗糖与淀粉的性质实验
【解析】【解答】A、光纤的主要材料为SiO2,Si是半导体材料,A不符合题意。
B、沥青属于有机材料,B不符合题意。
C、甘油为丙三醇,可形成分子间氢键,使得甘油易溶于水,C不符合题意。
D、淀粉可水解生成葡萄糖,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光纤的主要成分为SiO2。
B、沥青属于有机材料。
C、甘油为丙三醇,易溶于水。
D、淀粉可水解生成葡萄糖。
二、基础巩固
2.(2024·甘肃模拟)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合理施用化肥农药可以实现农作物增产
B.豆腐制作过程中可使用氯化镁作凝固剂
C.聚四氟乙烯可用作不粘锅内侧涂层材料
D.制白砂糖时用活性炭脱色属于化学变化
【答案】D
【知识点】化肥、农药及其合理利用;胶体的性质和应用
【解析】【解答】A、农作物生长需要N、P、K等元素,合理施肥可以为农作物提供这些元素,适当使用农药可以实现农作物增产,故A正确;
B、豆浆属于胶体,加入氯化镁可使胶体沉降,故B正确;
C、聚四氟乙烯具有耐高温的特性,可用作不粘锅内侧涂层材料,故C正确;
D、活性炭脱色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A、农作物生长需要N、P、K等元素,化肥可提供农作物必需的元素;
B、豆浆属于胶体;
C、聚四氟乙烯耐高温;
D、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3.(2024·安徽模拟)化学与生活联系紧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白酒和食醋都可由淀粉发酵得到
B.氨基酸和核酸都是构成生命物质的生物大分子
C.二氧化氯和明矾用于水处理时的原理相同
D.供糖尿病患者食用的“无糖食品”专指不含蔗糖的食品
【答案】A
【知识点】氨基酸、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特点;水的净化;核酸
【解析】【解答】A、淀粉为多糖,水解生成葡萄糖,葡萄糖在酒化酶的作用下得到乙醇,乙醇氧化得到乙酸,因此白酒和食醋都可由淀粉发酵得到,故A正确;
B、氨基酸不是生物大分子,故B错误;
C、二氧化氯具有强氧化性,利用其强氧化性杀菌消毒,明矾净水的原理是:明矾中的铝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氢氧化铝胶体具有吸附性,能吸附悬浮杂质,故C错误;
D、供糖尿病患者食用的“无糖食品”指不含糖类的食品,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A、淀粉水解得到葡萄糖,葡萄糖发酵可得到乙醇,乙醇可被氧化为乙酸;
B、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单元;
C、二氧化氯具有强氧化性,明矾是常用的絮凝剂;
D、“无糖食品”指不含糖类的食品。
4.(2024高二上·自贡期末)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关系密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明矾净水时能沉降水中的悬浮物,但不能杀菌消毒
B.草木灰与铵态氮肥混合施用会降低氮肥的肥效
C.金属焊接时可用饱和氯化铵溶液作除锈剂
D.用石墨电极电解熔融氯化铝可以制备金属铝
【答案】D
【知识点】工业制金属铝;化肥、农药及其合理利用;水的净化
【解析】【解答】A.明矾在水中溶解后电离出铝离子,水解得到氢氧化铝胶体吸附杂质沉淀,因不具备氧化性,不能消毒杀菌,故A不符合题意;
B.草木灰溶液显碱性,铵态氮肥易与铵根离子形成氨气和水,易挥发,故B不符合题意;
C.氯化铵水解后溶液显酸性,可以除锈,故C不符合题意;
D.制备金属铝是电解氧化铝,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明矾可以净水,但是不能杀菌,主要是水解产物吸杂质沉淀;
B.碱性肥料和铵态氮肥不能混合使用降低肥料;
C.强酸弱碱盐易水解显酸性可除锈;
D.制备铝可以电解熔融氧化铝。
5.(2024高二上·光明期末)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明矾主要成分为,在净水中作絮凝剂和消毒剂
B.从石墨中剥离出的石墨烯薄片能导电,因此石墨烯是电解质
C.草木灰(主要成分)与氯化铵混合存放后使用,肥效更强
D.向炉膛内鼓风,用煤粉代替煤块可以使炉火更旺
【答案】D
【知识点】电解质与非电解质;化肥、农药及其合理利用;水的净化
【解析】【解答】A、 中,铝离子水解生成的氢氧化铝具有吸附性,能作絮凝剂,但不具有强氧化性,不能作消毒剂,故A错误;
B、石墨烯是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B错误;
C、 和氯化铵混合,发生双水解反应生成氨气,肥效降低,故C错误;
D、煤块燃烧时,将煤块粉碎成煤粉代替煤块可增大接触面积,使炉火更旺,向炉膛内鼓风可增大氧气浓度,使炉火更旺,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A、明矾不具有强氧化剂,不能作消毒剂;
B、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C、碳酸钾与氯化铵发生双水解反应;
D、煤块燃烧时,将煤块粉碎成煤粉代替煤块可增大接触面积,使炉火更旺。
三、能力提升
6.(2023高三上·贵阳开学考)我国正式提出将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下列做法有利于实现此目标的是(  )
A.充分利用新能源 B.推广使用一次性餐具
C.鼓励使用私家车出行 D.向燃煤中加入适量碳酸钙
【答案】A
【知识点】原料与能源的合理利用;绿色化学
【解析】【解答】A.利用新能源可以减少传统能源的使用,可以减少CO2的排放,因此可以实现该目标,A选项是正确的;
B.一次性餐具难降解,会造成环境污染,不利于实现该目标,B选项是错误的;
C.私家车出行会加大CO2的排放,不利于实现该目标,C选项是错误的;
D. 向燃煤中加入适量碳酸钙 ,碳酸钙受热分解会释放出CO2,D选项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A。
【分析】CO2虽然不是有毒有害的气体,但是若大气中的CO2的含量过高,会使得大气出现温室效应,给环境造成一定的危害,因此应该减少煤、石油等传统化石燃料的燃烧,大力发展新能源。
7.(2024高二上·宁乡市期末)杭州第19届亚运会化学秉持“绿色、智能、节俭、文明”的办会理念。下列做法不符合该理念的是(  )
A.采用“零碳”甲醇点燃亚运主火炬
B.使用锂电池供电驱动的机器狗
C.使用可循环快递箱运送包裹
D.使用不可降解的一次性餐盒
【答案】D
【知识点】绿色化学
【解析】【解答】A.甲醇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无污染,属于清洁能源,故A不符合题意;
B.锂电池为二次电池,为绿色能源,使用锂电池供电驱动的机器狗,故B不符合题意;
C.使用可循环快递箱运送包裹,有助于保护环境,符合“绿色、智能、节俭、文明”的理念,故C不符合题意;
D.使用不可降解的一次性餐盒,易造成白色污染,不利于环境保护,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 符合“绿色、智能、节俭、文明”的办会理念,即必须要满足无污染,或者容易回收或者讲解等材料。
8.(2024高三上·巢湖月考)“蓝天、碧水、净土”三大环保保卫战正加快生态环境治理和现代化建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废旧电池必须回收处理,可以防止重金属污染
B.尽量少用或不用含磷洗涤剂,以防止水体富营养化
C.农田使用铵态氮肥要深施覆土,以防止氮肥被氧化
D.在燃油车上安装三元催化转化器,以降低污染气体的排放
【答案】C
【知识点】铵盐;氮的氧化物的性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化肥、农药及其合理利用;水的净化
【解析】【解答】A.废旧电池中含有重金属离子,会污染环境,必须回收处理,防止重金属污染,说法正确,A不符合题意;
B. 含磷洗涤剂 可以促进藻类植物生长,导致水体富营养话,尽量少用或不用,说法正确,B不符合题意;
C.铵态氮肥不稳定易分解,使用时要深施土壤,不是为了防氧化,说法错误,C是正确答案;
D. 在燃油车上安装三元催化转化器,是为了将氮氧化物转化为氮气等无污染气体,以降低污染气体的排放说法正确,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本题考查环境污染的相关知识,题目难度不大,本题注意常见环境污染处理方法,根据物质的性质进行判断。
9.(2024高三上·嘉兴月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胆矾可以和石灰乳混合制成农药波尔多液
B.食品中添加适量二氧化硫可以起到漂白、防腐和抗氧化等作用
C.用乙烯和氧气在银催化下制备环氧乙烷是理想的“原子经济性反应”
D.不锈钢是最常见的一种合金钢,它的主要元素是铬和镍
【答案】D
【知识点】合金及其应用;化肥、农药及其合理利用;常见的食品添加剂的组成、性质和作用
【解析】【解答】A、波尔多液是由胆矾、石灰乳和水按一定的质量比配成,故A不符合题意;
B、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还原性,食品中添加适量的二氧化硫可以起到漂白、防腐和抗氧化等作用,故B不符合题意;
C、乙烯与氧气在银催化下生成环氧乙烷发生的是加成反应,原子利用率为100%,故C不符合题意;
D、不锈钢是最常见的一种合金钢,它的主要元素是铁,主要合金元素是铬和镍,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波尔多液由胆矾和石灰乳混合制成;
B、二氧化硫能杀菌,具有还原性;
C、乙烯和氧气在银催化下制备环氧乙烷,原子利用率为100%;
D、不锈钢的主要元素是铁。
10.(2023·太原模拟)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酱油中添加少量苯甲酸钠作防腐剂
B.利用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可推进垃圾资源化
C.高铁酸钾(K2FeO4)在水处理过程中涉及的变化有:蛋白质变性、胶体聚沉、盐类水解、氧化还原反应
D.“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使用塑料航天面窗,塑料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
【答案】D
【知识点】无机非金属材料;常见的食品添加剂的组成、性质和作用
【解析】【解答】A.苯甲酸钠为常见的防腐剂,含水和营养成分较多的东西往往需要添加防腐剂,A项不符合题意;
B.垃圾焚烧释放热量可以用于发电,B项不符合题意;
C.具有很强的氧化性而杀菌消毒,而自身被还原为Fe3+水解为Fe(OH)3具有吸附作用吸附悬浮物而聚沉,C项不符合题意;
D.塑料为聚乙烯等,属于有机物,D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依据物质的性质判断应用,D.塑料为聚乙烯等,属于有机物。
四、模拟演练
11.(2022高三上·诸暨月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工业上利用热分解制备单质铜
B.实验室可通过Nal固体和浓硫酸制备HI
C.石油的减压分馏是为了避免高温使烃分解和损害设备等
D.使用乙醇、天然气代替部分或全部燃油并不能减少汽车尾气污染
【答案】C
【知识点】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石油的分馏;绿色化学
【解析】【解答】A.工业上利用C、H2、CO等还原剂还原cuo的方法制备单质铜,A不符合题意;
B.浓H2SO4有强氧化性,可氧化HI生成I2,所以不能通过Nal固体和浓硫酸制备HI,B不符合题意;
C.石油减压分馏的目的是使高沸点的重油进一步分离,避免高温使烃分解和损害设备等,C符合题意;
D.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乙醇、天然气完全燃烧时产生二氧化碳和水,所以使用乙醇、天然气代替部分或全部燃油能减少汽车尾气污染,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热分解法常用于受热易分解的金属氧化物,如HgO在加热条件下可分解得到Hg。
B.浓H2SO4有强氧化性,可氧化HI生成 I2。
C.石油减压分馏的目的是使高沸点的重油进一步分离。
D.根据燃烧产物进行分析。
12.(2024·贵州模拟)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下列劳动者的工作内容所涉及化学知识错误的是(  )
选项 工作内容 化学知识
A 工程师在船舶外壳安装锌块保护船体 此电化学保护中锌块作正极
B 医生为糖尿病患者开处方并叮嘱患者控制米饭类食物的摄入量 淀粉能水解生成葡萄糖
C 污水处理员利用硫酸铝、聚合氯化铝等混凝剂除去水体中的细小悬浮物 混凝剂遇水可形成胶体吸附悬浮物而聚沉
D 园艺师给花卉施肥时,草木灰和铵态氮肥不混合施用 碳酸钾和铵盐相互促进水解降低氮肥的肥效
A.A B.B C.C D.D
【答案】A
【知识点】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多糖的性质和用途;化肥、农药及其合理利用;水的净化
【解析】【解答】A、锌的活泼性强于铁,该电化学保护中锌块作负极,故A错误;
B、淀粉为多糖,最终水解生成葡萄糖,故B正确;
C、硫酸铝、聚合氯化铝中的铝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胶体具有吸附作用,能吸附悬浊物而聚沉,故C正确;
D、草木灰中的碳酸根离子和铵态氮肥中的铵根离子能发生双水解反应生成NH3,降低肥效,因此草木灰和铵态氮肥不混合施用,故D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A、锌的活泼性强于铁;
B、淀粉为多糖;
C、铝离子水解生成的氢氧化铝胶体具有吸附性;
D、碳酸根和铵根离子发生双水解反应。
13.(2022·内江模拟)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以CO2为原料合成聚碳酸酯可降解塑料有助于实现“碳中和”
B.煤的液化是获得清洁燃料的一种方式,发生的是物理变化
C.2022年冬奥会首次使用了氢能作为火炬燃料,践行了绿色、环保理念
D.将以铁粉、生石灰为主要成分的双吸剂放入食品包装袋中,可以延长食物的保质期
【答案】B
【知识点】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绿色化学
【解析】【解答】A.以CO2为原料合成聚碳酸酯可降解塑料,可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有助于实现“碳中和”,A不符合题意;
B.煤的液化是把固体煤炭通过化学加工过程,使其转化成为液体燃料,发生的是化学变化,B符合题意;
C.氢能作为火炬燃料燃烧产物为水,不会污染环境,践行了绿色、环保理念,C不符合题意;
D.铁粉具有还原性,能吸收包装袋内的氧气,防止食品氧化,生石灰具有吸水性,能吸收包装袋内的水蒸气,防止食品潮解,则以铁粉、生石灰为主要成分的双吸剂放入食品包装袋中,可以延长食物的保质期,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二氧化碳减少可以实现碳中和;
B、煤的液化、气化是化学变化;
C、氢能为绿色能源;
D、生石灰可以作为干燥剂,铁粉作为抗氧化剂。
14.(2023·海南)化学的迅速发展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做出突出贡献。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A.为增强药效,多种处方药可随意叠加使用
B.现代化肥种类丰富,施用方法其依据对象营养状况而定
C.规范使用防腐制可以减缓食物变质速度,保持食品营养所值
D.在种植业中,植物浸取试剂类医药也应慎重选用
【答案】A
【知识点】化肥、农药及其合理利用;常见的食品添加剂的组成、性质和作用;药物的主要成分和疗效
【解析】【解答】A.处方药需要按照医生要求服用,不可随意使用,故A错误;
B.化肥的施用方法需依据对象营养状况针对性的选择不同的化肥,故B正确;
C.规范使用防腐制可以减缓食物变质速度,保持食品营养所值,提高食品的口感,不可过度使用故C正确;
D.在种植业中,植物浸取试剂类医药也应慎重选用,D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对于处方药,必须按照医生或者说明书使用,不可随意使用,
15.(2023·全国甲卷)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苯甲酸钠可作为食品防腐剂是由于其具有酸性
B.豆浆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是由于胶体粒子对光线的散射
C.SO2可用于丝织品漂白是由于其能氧化丝织品中有色成分
D.维生素C可用作水果罐头的抗氧化剂是由于其难以被氧化
【答案】B
【知识点】胶体的性质和应用;二氧化硫的漂白作用;常见的食品添加剂的组成、性质和作用
【解析】【解答】A.苯甲酸钠钠作为防腐剂是利用其亲油性,抑制细胞膜对氨基酸的吸收,同时苯甲酸钠也不具有酸性,其水解呈碱性,故A错误;
B.豆浆属于胶体,可以产生丁达尔效应,故B正确;
C.二氧化硫漂白原理是二氧化硫与有色物质化合生成不稳地的无色物质,不是利用氧化性,故C错误;
D.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可以与氧化性物质反应,从而达到抗氧化目的,其本身具有还原性,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易错分析:C.二氧化硫漂白原理是二氧化硫与有色物质化合生成不稳地的无色物质,该过程不是氧化反应,该物质不稳地,易分解,恢复原理颜色。
16.(2023·陈仓模拟)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和科技都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天宫二号”使用的碳纤维,是一种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
B.利用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CO2合成聚碳酸酯可降解塑料,有利于实现“碳中和”
C.阿司匹林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碘酸钾可用作营养强化剂
D.二氧化氯泡腾片和酒精可杀灭新型冠状病毒,二者消毒时均表现为强氧化性
【答案】B
【知识点】常见的生活环境的污染及治理;无机非金属材料;药物的主要成分和疗效
【解析】【解答】A.碳纤维是碳的一种单质,是无机非金属材料,故A不符合题意;
B.利用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CO2合成聚碳酸酯可降解塑料,可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有利于实现“碳中和”,故B符合题意;
C.阿司匹林解热镇痛,还用于脑血管、心血管疾病,不能治疗胃酸过多,故C不符合题意;
D.二氧化氯泡腾片消毒时表现为强氧化性,酒精可杀灭新型冠状病毒是因为酒精能使蛋白质变性,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碳纤维为碳单质,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
B.利用CO2合成聚碳酸酯可降解塑料,能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
C.阿司匹林不能治疗胃酸过多;
D.酒精不具有强氧化性。
17.(2022高三上·葫芦岛月考)离子交换法净化水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通过净化处理后,水的导电性保持不变
B.经过阳离子交换树脂后,水中阳离子的种类不变
C.水中的通过阴离子交换树脂后除去
D.阴离子交换树脂中发生了中和反应
【答案】D
【知识点】水的净化
【解析】【解答】A.由图可知,通过净化处理后,带电离子数目减少,导电性减弱,故A不符合题意;
B.由图可知,经过阳离子交换树脂后,溶液中阳离子只有氢离子,阳离子种类减少,故B不符合题意;
C.由图可知,水中的通过阳离子交换树脂后除去,故C不符合题意;
D.阴离子树脂填充段生成水,阴离子交换树脂填充段存在中和反应H++OH ═H2O,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离子浓度降低导电性减弱;
B、阳离子中钙离子、镁离子、钾离子、钠离子减少;
C、碳酸氢根经过阳离子交换膜后减少;
D、阴离子交换膜后氢离子和氢氧根结合生成水。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