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青岛版(六三制)】二下第1单元 有余数的除法的认识(1) 教案(pdf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小数-青岛版(六三制)】二下第1单元 有余数的除法的认识(1) 教案(pdf版)
格式 pdf
文件大小 376.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青岛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03-16 14:42: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xx小学( 二年级数学 )基于标准的教学全册备课
学校:xx小学 设计者:二年级数学备课组
授课年级:二年级 授课时间:57课时
【目标确定的依据】
1. 相关课程标准的陈述:本册为青岛版二年级下册内容,为第一学段,
按 标准安排了 4个方面的内容,
“数与代数”包括有余数的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万以内的加减法
(一、二),解决问题。
“空间与图形”包括毫米、分米、千米的认识,观察物体,图形与拼图。
“统计与概率”包括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一)。
“综合与实践”包括奇妙的动物世界,漂亮的花朵。
1. 教材分析
本册教学内容有:第一单元有余数的除法;第二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第三
单元毫米分米、千米的认识;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减法(一);第五单元观察物
体;第六单元万以内的加减法(二);第七单元图形与拼组;第八单元解决问题;
第九单元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一);第十单元总复习。
认识万以内数及这些数的大小比较、有余数除法、万以内数的加减法的
计算方法及方法的多样性;千米、分米、毫米的认识及换算;认识对称现象,
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是重点教学内容。
教学的难点是学生会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出“万以内数的意义及在生活中
的应 用广泛性和有余数除法及万以内数的加减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
必要性”,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即计算方法和算理的掌握。在教学”空间与
图形”这部分内容时,认识毫米.分米、千米的空间观念和单位之间的换算是
教学的难点。
2. 学情分析
一年多来学生基本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大部分同学上课时能积极
思考、积极发言、作业认真按时完成。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
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因此对
二年级学生,我们应该更注重学习方法的培养,让学生体验合作探究的乐趣,
进一步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问题的能力,体验数学知识的有用
性,从而更加喜爱数学这门学科。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数与代数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万以内数的意义,能认、读、写万以内数的数,能
说出各数位的名称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
2、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运算的意义会口算百以内加减法、能计算三
位数的加减法、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及两步的加减、乘加、乘减混合运
算。结合现实素材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空间与图形
1、通过观察、操作,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初步认
识五边形、六边形。
2、指出并测量具体图形的周长,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公式。
3、结合生活实际,体会千米,知道分米、毫米,能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
并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估测、测量一些物体的长度。
统计与概率
1、能用合适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
2.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掌握分段统计的方法。
实践与综合运用
1、加深对万以内数的认识及长度单位的认识。
2、加深对统计意义的理解巩固分段统计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经历从生活情境中认识较大数的过程,能用万以内的数描述具体的事物,
发展初步的观察、分析、抽象、概括能力,建立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感。
2、经历探索三位数加减法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初步形
成独立思考和探索的意识。在进行估算的过程中,初步形成估算的意识。
3、在解决简单的混合运算问题中,体会分析问题的基本的思想方法,能进
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三)解决问题
1、 能用加减法、乘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能用加减、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知识,解决两步计算的简单的实际问
题。
3、能用统计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有关问题。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体会
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初步学会与同伴合作。
(四)情感与态度
1、在他人的鼓励和鼓励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和兴趣,能积极
参与数学活动。
2、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来描述某些生活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
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作用。
3、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
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发现错误并及时改正,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评价任务】
1、在教学中,教学过程要体现探索性。要注意创设生动有趣的现实情景,
引导学生开展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帮助学生在自主
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活动中,理解知识,掌握技能,体会数学思想方法,获得
广泛的数学经验。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
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
慢的学生。
2、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鼓励学生独立
思考,努力激发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
验寻找解决问题策略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觉主动地用数学眼光“看世界”
的意识。
【学习过程】
本册共 10个单元
一、野营 四、勤劳的小蜜 图形与拼组 3课时

有余数的除法 5课时 万以内数的加减 7 课 八、休闲假日
法一 时
智慧广场 1课时 五、谁的眼睛亮 解决问题 6课时
二、游览北京 观察物体 2 课 九、我是体育小
时 明星
万以内数的认识 8课时 六、田园小卫士 数据的收集与整 3课时
理一
三、甜甜的梦 万以内数的加减 8 课 漂亮的花朵 1课时
法二 时
毫米、分米、千米 4课时 智慧广场 1 课 十、奥运在我心
的认识 时 中
奇妙的动物世界 1课时 七、爱心行动 总复习 5课时
【教学资源】
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实录与评析、补充练习、小资料、
小学数学基于标准的教学单元备课
单元名称:有余数的除法 适用年级:二年级
单位名称: 设计者:
授课时间: ( 6 )课时
【单元整体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除法的意义,并掌握了表内除法的基础上,进行的延伸和扩
展。本单元注重结合具体的情境,选择学生感兴趣的野营活动作为教学素材,引导学生学会
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余数”现象,体验生活中的数学应用,感受到有余
数的除法就在我们身边,加强对有余数的除法意义的认识。
【课标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乘除法的意义,学会用乘 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上,学习
有余数的除法。本单元的主要教学 内容是: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学会除法竖式的写
法。教材 通过学生野营时分饼干的活动,让学生体会把一些物体平均分 有时会有剩
余,然后结合具体实例抽象出有余数的除法。通过 野营时分野果的活动,引出用整式计
算有余数的除法。无论是 认识有余数的除法,还是学习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教材都注
意 从实际问题引入,让学生结合具体实例体会有余数除法的意义,理解并掌握有余数除法
的计算方法。本单元设有两个信息窗,第一个信息窗呈现的是几个小朋友分食物的情境,可
以引导学 生提出一些有关平均分的问题,让学生通过分一分,得出结果,从而引出有余数
的除法。第二个信息窗呈现的是一些小朋友参 加野营活动的情境,通过提出一些有关有余数
除法的问题,学习 有余数除法竖式的写法。
学段目标:
1.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乘除法的意义,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上,学习
有余数的除法。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是: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学会除法竖式的写法。
2.教材通过学生春游时分面包的活动,让学生体会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有时会有剩余,然
后结合具体实例抽象出有余数的除法。通过野营时分小鱼的活动,引出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
除法。
内容目标:
本单元设有两个信息窗,第一个信息窗呈现的是几个小朋友分食品的情境,可以引导学
生提出一些有关平均分的问题,从而引出有余数的除法,让学生通过分一分,得出结果。第
二个信息窗呈现的是一些小朋友参加野营活动的情境,通过提出一些有关有余数除法的问题,
学习有余数除法竖式的写法。
【单元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除法的意义,并掌握了表内除法的基础上,进行的延伸和扩
展。注重结合具体的情境,选择学生感兴趣的野营活动作为教学素材,引导学生学会用数学
的眼光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余数”现象,体验生活中的数学应用,感受到有余数的除
法就在我们身边,加强对有余数的除法意义的认识。
【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一年半的数学学习,基本上具备了一些数学意识 及数学理解能力;大多数学
生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有一定的自 律性,学习数学的积极性高、兴趣浓;大部分学生对计
算比较熟 练,个别在计算速度上存在一定差异。但由于新教材“解决问 题”等内容编
排的特殊性,大多数学生在如何运用数学知识来解 决实际问题和分析问题上存在欠缺。因
此,本单元重点首先要 巩固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继续培养学生“倾听”“合作”
“交 流”等能力。其次,要使学生在获得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 同时,发展数学
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体会数学与生 活的密切联系,建立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
的兴趣和信心。
【单元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并学会除法竖式的写法。
2.能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并且在这
一过程中体会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合作、交流、表达,体验成功的快乐。
【单元实施策略】
1.以野营为素材,内容有趣,贴近实际。
借助学生喜欢的野营活动,以平均分食品、搭帐篷等素材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学习资源中
充分感受集体活动的魅力;在有趣的、感兴趣的学习活动中,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学会用竖
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把枯燥的计算教学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
2.练习形式多样,生动有趣,开放性强。
本单元的练习方式有摆一摆、圈一圈、算一算、涂一涂等,还有综合性的题目一快乐星期
天。这些练习都是通过有趣的、学生喜欢的、与生活实际联系的题目呈现的,使学生初步感受
到有余数除法的作用,体验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
【单元课时安排】
信息窗 1—— 分食品 …………… 2课时
信息窗 2—— 搭帐篷 …………… 2课时
我学会了吗?…………… 1课时
智慧广场 …………… 1课时
【单元评价设计】
一、填空
1、62÷8=( )……( ),读作:()。
2.19 根小棒可以摆()个小正方形,还剩()根。
3.在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计算的结果,()要比()小。
4.一个数除以 5,如果有余数,余数可能有()个,其中最大的余数是()。
5.有 31 个乒乓球,要装在 5个盒子里,每个盒子的个数一样多,每个盒子装()个,还剩
()个。
6.△÷8=3……□,□里最大是( ),△÷□=6……5,□里最小是( )。
7.一根绳子 34 米,每 5米剪一段,可以剪这样的( )段,还剩( )米。
8.做一个正方体要 6张纸,50 张纸最多能做( )个正方体。
9、10 个桃子,每 3 个一份,分成了()份,还剩()个?()÷()=()…()10.□
÷□=8……3除数最小是(),这时被除数是()。
11.□÷□=□……3,除数最大应是( )
二、口算
24÷7= 36÷5= 8×6= 29÷4= 11÷3= 46÷5=
72÷8= 7×5= 9÷9= 23÷4= 24÷8=
三、看图列算式.
△△△△△△△△△△△△△△△△△△△△
每 3个一份:()÷()=()份……()个
每 6个一份:()÷()=()份……()个
四、列竖式计算
58÷8= 23÷4= 47÷6= 64÷7=
小学数学基于标准的教学信息窗备课
课题名称:有余数的除法的认识(1) 适用年级: 二年级
单位名称: 设计者:
一、目标确定依据
1.相关课程标准论述
数学课程标准第一阶段(1-3 年级),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有余数的除法。
2. 教材分析
本窗口是在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乘除法的意义;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基
础上,学习有余数的除法。本窗口的主要教学内容是: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
教材通过学生野营时分饼干的活动,让学生体会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有时会有剩
余,然后结合具体实例抽象出有余数的除法。认识有余数的除法,教材都注意从
实际问题引入,让学生结合具体实例体会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3.学情分析
主要分析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认知特点:经过一年半的数学学习,基本上具备了一些数学意识及数
学理解能力,已经初步了解了乘除法的意义,大部分的学生对计算比较熟练。
(2)已有的知识基础与生活经验:学生已经学均分和表内乘法,并且初
步认识了除法,知道除法算式的意义,能比较熟练的进行表内乘除法的计算。
(3)已有的知识基础与生活经验存在的困难与障碍(就是学习本节课内容时,
预设学生可能存在哪些困难与障碍):1.不能发现“余数比除数小”的规律。2.
不能注意商和余数单位的变化。
二、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创设情境和动手操作活动,感受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在动手操作、认识余数的过程中,发现余数与除数的大小关
系。
3、情感、态度、价值观:经历发现知识的过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
养学生分析、判断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学习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懂得余数一定比除数小的道理 。
教学难点: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懂得余数一定比除数小的道理。
四、评价任务:
1.、教学时通过动手分学具或借助直观图写算式等形式,帮助学生适当回忆有
关平均分和除法的认识,以便学生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起必要的联系。(目标 1)
2、动手分一分,把 10片圆片每 3片分成一份可以分 3份,还剩下 1片。用算
式表达分的结果。(目标 2)
五、课时安排:( 2)课时
六、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情景导入,明确目标:
二、板题、示标
师:同学们,咱们一起来学习有余数的除法。。请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板
书课题,(板书课题:有余数的除法。)请看今天的学习目标:1、认识有余数的
除法算式。2、能够熟练正确的进行计算。目标明确的请举手,有信心完成目标
的请把手放下。这节课咱们要进行男女生比赛,(板书:男女)比一比谁得的五
角星最多。现在进行第一场比赛:比一比看书时谁的坐姿最端正,谁思考问题
最积极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有余数的除法
三、操作感知,初步建构:
现在请把课本打开, 翻到第 2 页,手指第 2页的信息窗,(表扬××已经指
好了)仔细观察信息窗中的图片和文字从图中你能找出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
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并用你喜欢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找出哪些数学信
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生回答,老师板演有价值的问题)
问题 1、9个面包平均分给 4 人,怎样分呢?
生解决问题的方法有:
①1 个 1个地分。分掉 4个,剩下 5 个,还可以继续分。又分掉 4个,还剩
1 个,不够每人再分 1 个了。
②2 个 2 个地分
9 个面包平均分给 4人,每人分 2个,还余 1 个。
用算式表示:9÷4=2(个)…… 1 (个)
余数
读作:9除以 4商 2 余 1
三、深化感知,意义建构:问题 2、其他食品平均分给 4人,怎样分呢?
1 12 个苹果平均分给 4人,每人分 3个。
用算式表示:12÷4=3(个)
2 13 根黄瓜平均分给 4人,每人分 3根,还余 1根。
用算式表示:13÷4=3(根)…… 1 (根)
3 14 根火腿肠平均分给 4人,每人分 3根,还余 2根
用算式表示:14÷4=3(根)…… 2(根)
........
师: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生活中有余数的除法问题真多。
师:思考:18 片饼干可以平均分给几人?怎样分呢?
师:要求可以平均分给几人,先要知道每人分几片面包?
生:每人分 2 片,可以分给 9 人;每人分 3 片,可以分给 6 人;每人分 4 片,可以分给 4
人,还余 2片;......
师:应该分别怎样列式?
生:18÷2=9(人)
18÷3=6(人)
18÷4=4(人)……2 (片)
............
师:通过这些算式,你能发现余数比除数( )。生:我发现余数比除数小。
四、联系生活,认识意义:师:下面老师来考一考同学们,看谁能做对与例题类似的题目。
自主练习第 1题。
(1)2生板演,其他学生做在课本上。
(2)师巡视,发现其他同学的错误。
讲述: 做完的同学,请认真看黑板上同学做的。(要求:学生认真看板演的同学做的是否有
错误,还要检查检查自己做的是否正确。)
五、合作探究,深入感知: 1、学生更正
师:和黑板上做的不一样的来黑板上改正。(提示:把错误的或不同的答案用红粉笔圈起
来,在旁边改正)
2、讨论(议一议)
(1)认为 xxx 写的正确的举手。
(2)错的则问:错在哪里?
3、评议板书,正确率。
4、同桌对改并更正错误。
六、分层练习,深化提高:
七、自我评价,课堂小结:
全课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学了什么知识?
板书设计:有余数的除法
9÷4=2(个)…… 1 (个)
读作:9 除以 4商 2 余 1
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第 2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