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24年】高考化学广东卷真题变式分层精准练(第20题)

文档属性

名称 【备考2024年】高考化学广东卷真题变式分层精准练(第20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02-26 20:54:12

文档简介

【备考2024年】高考化学广东卷真题变式分层精准练(第20题)
一、真题重现
1.(2023·广东)室温下可见光催化合成技术,对于人工模仿自然界、发展有机合成新方法意义重大。一种基于、碘代烃类等,合成化合物ⅶ的路线如下(加料顺序、反应条件略):
(1)化合物i的分子式为   。化合物x为i的同分异构体,且在核磁共振氢谱上只有2组峰。x的结构简式为   (写一种),其名称为   。
(2)反应②中,化合物ⅲ与无色无味气体y反应,生成化合物ⅳ,原子利用率为。y为   。
(3)根据化合物V的结构特征,分析预测其可能的化学性质,完成下表。
序号 反应试剂、条件 反应形成的新结构 反应类型
a         消去反应
b         氧化反应(生成有机产物)
(4)关于反应⑤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有____。
A.反应过程中,有键和键断裂
B.反应过程中,有双键和单键形成
C.反应物i中,氧原子采取杂化,并且存在手性碳原子
D.属于极性分子,分子中存在由p轨道“头碰头”形成的键
(5)以苯、乙烯和为含碳原料,利用反应③和⑤的原理,合成化合物ⅷ。
基于你设计的合成路线,回答下列问题:
(a)最后一步反应中,有机反应物为   (写结构简式)。
(b)相关步骤涉及到烯烃制醇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   。
(c)从苯出发,第一步的化学方程式为   (注明反应条件)。
【答案】(1);(或或);戊酮(或二甲基丙醛或二甲基氧杂环丁烷)
(2)或氧气
(3)浓硫酸,加热;;、,加热(或酸性溶液);(或)
(4)C;D
(5)和;;
【知识点】原子轨道杂化方式及杂化类型判断;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乙烯的化学性质;苯的结构与性质;乙醇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1)化合物ⅰ的结构简式为,所以其分子式为C5H10O。化合物x为i的同分异构体,且其核磁共振氢谱上只有2组峰,说明其结构具有对称性,因此x的结构简式为、、,其名称分别为3-戊酮、2,2-二甲基丙醛、3,3-二甲基氧杂环丁烷。
(2)反应②中乙烯与气体y反应生成环氧乙烷,该反应的原子利用率100%,因此气体y为O2。
(3)化合物ⅴ中含有羟基,且首碳碳原子、相邻碳原子上都含有氢原子,因此可发生氧化反应、消去反应。发生消去反应所需的试剂和条件为浓硫酸/加热,所得产物的结构简式为。发生氧化反应所需的试剂和条件为O2、Cu/加热,所得产物的结构简式为;若所用试剂和条件为酸性KMnO4溶液,则所得产物的结构简式为。
(4)反应⑤中CO、和反应生成。
A、反应过程中反应物中的C-I化学键断裂,反应物中的O-H化学键断裂,A不符合题意。
B、反应物中不含有C=O化学键,反应后生成酯基,则反应后有C=O和C-O生成,B不符合题意。
C、反应物中氧原子形成两个共价键,同时还含有2个孤电子对,因此氧原子采用sp3杂化。分子结构具有对称性,所有的碳原子都不是手性碳原子,C符合题意。
D、CO的结构简式为C≡O,只含有极性键,且结构不具有对称性,因此CO属于极性分子。CO分子中存在由p轨道“肩并肩”形成的π键,“头碰头”形成的是σ键,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D
(5)(a)最后一步反应中,反应物为CO、CH3CH2OH和,因此有机反应物为CH3CH2OH和。
(b)烯烃制醇的反应中,烯烃中的碳碳双键与H2O发生加成反应,乙烯与H2O制取乙醇的化学方程式为CH2=CH2+H2OCH3CH2OH。
(c)从苯出发,第一步反应是苯与液溴发生的取代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分析】(1)根据结构简式确定其分子式。核磁共振氢谱上只有2组峰,则结构具有对称性,据此确定同分异构体的结构及命名。
(2)反应②的原子利用率为100%,结合反应物ⅲ和生成物ⅳ的分子式确定气体y的化学式。
(3)化合物ⅴ中含有羟基,结合醇类4物质的性质分析。
(4)根据反应⑤中反应物、生成物的结构进行分析。
(5)物质ⅷ可由CO、CH3CH2OH和发生反应⑤生成。而可由发生反应④生成;可由和发生反应③生成。
二、能力提升
2.(2024·安徽模拟)非天然氨基酸AHPA是一种重要的药物中间体,其合成路线之一如下:
(1)A可由氧化得到,的化学名称是   。
(2)C的结构简式为   。
(3)D中手性碳原子数目为   。
(4)E转化为AHPA的反应类型为   。
(5)AHPA中酸性官能团名称为   ,碱性官能团名称为   。
(6)写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AHPA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
①含苯环且苯环只有一个取代基;
②红外光谱显示含氧官能团只有和;
③核磁共振氢谱显示有6组峰,峰面积比为4∶2∶2∶2∶2∶1。
(7)参照上述合成路线,设计以苄基氯()为主要原料制备的合成路线   (其他原料、试剂任选)。
【答案】(1)羟基乙酸
(2)
(3)3
(4)加成反应、还原反应
(5)羧基;氨基
(6)
(7)
【知识点】有机物的合成;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有机化学反应的综合应用
【解析】【解答】(1)的化学名称是羟基乙酸,故答案为:羟基乙酸;
(2)D右边的结构来源于B,则左边苯环和羟基来源于C,结合分子式可知,C中应含有双键,则C应为苯甲醛,结构简式为 ,故答案为: ;
(3)D中含有3个手性碳原子,如图用“*”标记:,故答案为:3;
(4)根据E和F的结构简式可知,E中碳碳双键被氢气加成,且硝基被还原为氨基,则E转化为AHPA的反应类型为加成反应、还原反应,故答案为:加成反应、还原反应;
(5)AHPA中酸性官能团名称为羧基,碱性官能团名称为氨基,故答案为:羧基;氨基;
(6)AHPA的同分异构体满足:①含苯环且苯环只有一个取代基;
②红外光谱显示含氧官能团只有和;
③核磁共振氢谱显示有6组峰,峰面积比为4∶2∶2∶2∶2∶1,则含有6种环境的氢原子,数目之比为4∶2∶2∶2∶2∶1,则符合条件的结构简式为,故答案为: ;
(7)苄基氯()在碱性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生成,发生催化氧化生成,在碱性条件下和CH3ON2发生加成反应生成,在碱性条件下加热发生消去反应生成,发生加聚反应生成,则合成路线为,故答案为: 。
【分析】(1) 的名称为羟基乙酸;
(2)B和C反应生成D,结合C的分子式可知,其结构简式为 ;
(3)手性碳是指连有四个不同原子团的碳原子;
(4)E中碳碳双键被加成,硝基被还原为氨基得到AHPA;
(5)AHPA中羧基为酸性官能团,氨基为碱性官能团;
(6)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
(7)参照题干合成路线,采用逆合成分析法确定具体合成步骤。
3.(2024·浙江)某研究小组通过下列路线合成镇静药物氯硝西泮。
已知:
请回答:
(1)化合物E的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    。
(2)化合物C的结构简式是    。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化合物A→D的过程中,采用了保护氨基的方法
B.化合物A的碱性比化合物D弱
C.化合物B在氢氧化钠溶液加热的条件下可转化为化合物A
D.化合物G→氯硝西泮的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
(4)写出F→G的化学方程式    。
(5)聚乳酸()是一种可降解高分子,可通过化合物X()开环聚合得到,设计以乙炔为原料合成X的路线    (用流程图表示,无机试剂任选)。
(6)写出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化合物B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
①分子中含有二取代的苯环:
②1H﹣NMR谱和IR谱检测表明:分子中共有4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无碳氧单键。
【答案】(1)硝基、羰基(或酮羰基、酮基)
(2)
(3)B;D
(4)+NH3+HBr或+2NH3+NH4Br
(5)CH≡CH CH3CHO
(6)或或或或
【知识点】有机物的合成;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
【解析】【解答】(1)根据化合物E的结构简式可知,其分子中的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硝基、羰基(或酮羰基、酮基),故答案为:硝基、羰基(或酮羰基、酮基);
(2)由分析可知,化合物C的结构简式为,故答案为:;
(3)A、氨基易被氧化,因此在进行硝化反应前,先将其转化为稳定的酰胺基,硝化反应后再水解出氨基,则化合物A→D的过程中,采用了保护氨基的方法,故A正确;
B、硝基为吸电子基团,硝基的存在会导致N原子结合质子能力减弱,所以碱性:A>D,故B错误;
C、由分析可知,B为 ,化合物B在氢氧化钠溶液加热的条件下水解生成,故C正确;
D、G为,G中的酰胺基与酮羰基发生脱水缩合生成了氯硝西泮,该反应不属于取代反应,故D错误;
故答案为:BD;
(4)F发生取代反应生成G:+NH3+HBr;由于HBr可与NH3反应生成NH4Br,所以该反应也可写为+2NH3+NH4Br,故答案为:+NH3+HBr或+2NH3+NH4Br;
(5)可由发生分子间酯化反应生成,可由酸化得到,乙醛与HCN发生加成反应生成,而乙炔与H2O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醛(CH3CHO),则合成路线为 CH≡CH CH3CHO,故答案为: CH≡CH CH3CHO;
(6)由分析可知,B为,其同分异构体满足:①分子中含有二取代的苯环;②分子中共有4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无碳氧单键,则其结构简式可有、、、、,故答案为:或或或或。
【分析】由图可知,A与乙酸反应生成B,B发生硝化反应生成C,C水解得到D,结合D的结构简式可知,C为,结合B的分子式可知,B的结构简式为,D和发生取代反应生成E,E和BrCH2COBr反应生成F,结合F的分子式可知,F的结构简式为,F和氨气反应生成G,结合G的分子式可知,G为,G中的酰胺基和酮羰基发生脱水反应生成氯硝西泮。
三、模拟演练
4.(2024高三上·罗湖期末)木质纤维素代替传统的化石原料可以缓解日益紧张的能源危机,进而实现碳减排,聚合物Ⅷ的合成路线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葡萄糖中各原子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2)化合物Ⅰ中的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   。
(3)Ⅲ→Ⅳ的反应类型为   ;化合物Ⅵ的名称为   。
(4)化合物Ⅶ的芳香族同分异构体中符合下列条件的有   种(不含立体异构)。
①最多能与相同物质的量的NaOH反应
②1mol该有机物能与2mol金属Na反应
(5)写出Ⅶ→Ⅷ的化学方程式:   。
(6)参照上述信息,写出以丙烯和为起始有机原料合成的路线中最后一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1)O>C>H
(2)羟基、醚键
(3)加成反应;对苯二甲酸
(4)16
(5)
(6)
【知识点】元素电离能、电负性的含义及应用;有机物的合成;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
【解析】【解答】(1)葡萄糖中含有C、H、O,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电负性越大,非金属性:O>C>H,则电负性:O>C>H;
故答案为: O>C>H ;
(2)根据化合物Ⅰ的结构简式可知,化合物Ⅰ中的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羟基、醚键;
故答案为: 羟基、醚键 ;
(3)Ⅲ中含有两个碳碳双键,和乙烯发生加成反应生成Ⅳ,则Ⅲ→Ⅳ的反应类型为加成反应;根据化合物Ⅵ的结构简式可知,其名称为对苯二甲酸;
故答案为:加成反应;对苯二甲酸;
(4)化合物Ⅶ的芳香族同分异构体满足:①最多能与相同物质的量的NaOH反应,②1mol该有机物能与2mol金属Na反应,说明含有1个酚羟基和1个醇羟基,若取代基为-OH、-CH2CH2OH,两者在苯环上有邻、间、对三种位置关系,若取代基为-OH、-CH(OH)CH3,两者在苯环上有邻、间、对三种位置关系,若取代基为-OH、-CH3、-CH2OH,采用“定二移一”法,当-OH、-CH3位于邻位时,-CH2OH在苯环上有4种位置,当-OH、-CH3位于间位时,-CH2OH在苯环上有4种位置,当-OH、-CH3位于对位时,-CH2OH在苯环上有2种位置,则符合条件的同分异构体共有3+3+4+4+2=16种;
故答案为:16;
(5)Ⅶ和二氧化碳发生缩聚反应生成Ⅷ,则Ⅶ→Ⅷ的化学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 ;
(6) 可由和丙烯发生类似Ⅲ→Ⅳ的加成反应制得,则合成路线的最后一步反应为 ;
故答案为: 。
【分析】 (1)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电负性越大;
(2)化合物Ⅰ中含有羟基、醚键;
(3)Ⅲ与乙烯发生加成反应生成Ⅳ;
(4)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
(5)根据反应物、产物和反应条件书写化学方程式;
(6)丙烯和 发生类似Ⅲ→Ⅳ的反应得到 。
5.(2024高三上·龙岗期末)利多卡因(vi)是常用的局部麻醉剂,其合成路线如图所示:
(1)化合物i的名称为   。
(2)反应②的反应类型为   。
(3)化合物Y为iii的同分异构体,属于芳香族化合物且核磁共振氢谱中峰组数目与iii的相同,写出一种符合上述条件的的结构简式   。
(4)的分子式为,有关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填字母)。
A.属于非极性分子
B.分子中含有手性碳原子
C.分子的核磁共振氢谱中有三组峰
D.反应④的过程中有的断裂
(5)根据化合物的结构特征,分析其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完成下表。
序号 反应试剂、条件 反应形成的新结构 反应类型
a         加成反应
b         氧化反应(生成有机产物)
(6)以苯胺()为原料,利用反应③和④的原理,合成化合物。
已知。
基于你设计的合成路线,回答下列问题:
(a)合成路线中,填   (“有”或“没有”)涉及到碳原子杂化类型的改变。
(b)步骤中涉及反应④原理的化学方程式为   。
【答案】(1)1,3-二甲苯(间二甲苯)
(2)还原反应
(3)
(4)C;D
(5)/催化剂;;酸性(或者,等强氧化剂但不能写/催化剂);
(6)有;
【知识点】有机物的合成;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芳香烃;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有机化学反应的综合应用
【解析】【解答】(1)根据化合物i的结构简式可知,其名称为1,3-二甲苯(间二甲苯);
故答案为:1,3-二甲苯(间二甲苯);
(2)由图可知,反应②将化合物ⅱ中的硝基还原为化合物ⅲ中的氨基,则反应②的反应类型为还原反应;
故答案为:还原反应;
(3)化合物Y为iii的同分异构体,属于芳香族化合物且核磁共振氢谱中峰组数目与iii的相同,则含有4种不同环境的氢原子,符合条件的Y的结构简式为
故答案为: ;
(4)X为CH3CH2NHCH2CH3;
A、X正负电荷中心不重合,为极性分子,故A错误;
B、手性碳是指连有四个不同原子团的碳原子,X中不含手性碳原子,故B错误;
C、X分子中含有三种不同环境的氢原子,分子的核磁共振氢谱中有三组峰,故C正确;
D、反应④的过程中有N-H的断裂,故D正确;
故答案为:CD;
(5)a.苯环和氢气在催化剂条件下发生加成反应生成 ;甲基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生成羧基,反应形成的新结构为 ;
故答案为: /催化剂 ;; 酸性(或者,等强氧化剂但不能写/催化剂) ;;
(6)以苯胺为原料,利用反应③和④的原理,合成化合物 , 苯胺和ClCH2COCl发生反应③类型的反应得到,再和苯胺发生反应④类型的反应生成,发生信息中的反应得到产物,该合成路线中,生成产物时, 连接氧原子的碳原子由sp2杂化转化为sp3杂化,所以涉及到碳原子杂化类型的改变;涉及反应④原理的化学方程式为 ;
故答案为:有;。
【分析】(1)苯的同系物命名时,从简单的侧链开始、按顺时针或逆时针给苯环上的碳原子进行编号,使侧链的位次和最小;含有苯环的物质命名时可以依次编号命名,也可以根据其相对位置,用“邻”、“间”、“对”进行命名;
(2)反应②将硝基还原为氨基;
(3)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
(4) iv和X发生取代反应生成v,则X为CH3CH2NHCH2CH3;
(5)根据化合物v的结构简式分析;
(6)苯环和双键碳原子采用sp2杂化,饱和碳原子采用sp3杂化。
6.(2024高三上·潮州期末)冬季是中老年人易发脑血管疾病的季节,化合物H可用于治疗脑血管疾病,其合成路线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B的化学名称是   ,c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   。
(2)根据化合物H的结构特征,分析预测其可能的化学性质,完成下表。
序号 反应试剂、条件 反应形成的新结构 反应类型
a         还原反应
b         酯化反应
(3)反应④的原子利用率为100%,则E的结构简式是   。
(4)关于反应⑥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有____
A.该反应的反应类型属于氧化反应
B.反应过程中,有N-H单键形成
C.反应物G中,氧原子均采取sp3杂化,并且存在手性碳原子
D.生成物H溶于水是因为羧基和氨基与水分子之间存在氢键
(5)芳香化合物X是H的同分异构体,化合物X含有-NO2,其核磁共振氢谱峰面积比为3:2:1,写出两种符合要求的化合物X的结构简式   。
(6)以和为含碳原料,利用题干信息,合成化合物,基于你设计的合成路线,回答下列问题:
(a)最后一步反应中,有机反应物为   (写结构简式)。
(b)相关步骤涉及到消去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   。
【答案】(1)对氯甲苯或4-氯甲苯;醛基
(2)H2,Ni(或催化剂),加热(注:硝基比苯环活性强,G→H用同样试剂和催化剂,加热温度较低,反应时间短);或或LiAlH4(注:单独用NaBH4不能还原羧基);-CH2OH或乙醇,浓硫酸,加热;-COOC2H5或
(3)
(4)A;C
(5)
(6)和;+H2O
【知识点】有机物中的官能团;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有机化学反应的综合应用
【解析】【解答】
(1)由分析可知B为,化学名称是对氯甲苯或4-氯甲苯;C为,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醛基。故答案为:对氯甲苯或4-氯甲苯;醛基;
(2)发生还原,反应试剂和条件为H2,Ni(或催化剂),加热或LiAlH4,反应形成的新结构为:、、-CH2OH或;
;酯化反应,反应试剂和条件为乙醇,浓硫酸,加热;反应形成的新结构为:-COOC2H5或。故答案为:H2,Ni(或催化剂),加热(注:硝基比苯环活性强,G→H用同样试剂和催化剂,加热温度较低,反应时间短);或或LiAlH4(注:单独用NaBH4不能还原羧基);-CH2OH或乙醇,浓硫酸,加热;-COOC2H5或;
(3)由分析可知,反应④的原子利用率为100%,则E的结构简式是,故答案为:;
(4)A.该反应过程中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也是一个加氢的还原反应,A错误;
B.反应过程中,H结构中的-NH2生成,说明有N-H单键形成,B正确;
C.反应物G中,氧原子均采取sp3杂化,但不存在手性碳原子,C错误;
D.生成物H溶于水是因为羧基和氨基与水分子之间存在氢键,D正确;
故答案为:AC;
(5)H的结构简式为:,分子式为C10H12O2NCl,由H的同分异构体芳香化合物X中含有硝基,核磁共振氢谱峰面积比为3:2:2可知,X分子的结构对称,符合条件的结构简式为:,故答案为:;
(6)由题干信息可知,以和为原料,合成化合物的路线为:在浓硫酸作用下发生消去反应生成, 经过氧化得到,和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由有分析可知,最后一步反应中,有机反应物为和;相关步骤涉及到消去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H2O。故答案为:、;+H2O。
【分析】根据题中合成路线可知,在氯化铁作催化剂作用下,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生成,则B为;与二氧化锰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与CH3NO2反应生成,由反应④的原子利用率为100%可知,与发生加成反应生成,在稀盐酸中共热生成,在镍作催化剂作用下,与氢气发生还原反应生成。
7.(2024高三上·湛江月考)基于生物质资源开发常见的化工原料,是绿色化学的重要研究方向.利用木质纤维素为起始原料结合生产聚碳酸对二甲苯酯可以实现碳减排,缓解日益紧张的能源危机,路线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化合物Ⅰ的分子式为   .
(2)分析化合物Ⅱ的结构,预测反应后形成的新物质,参考①的示例,完成下表.
序号 变化的官能团的名称 可反应的试剂(物质) 反应后形成的新物质 反应类型
①     氧化反应
②             加成反应
(3)化合物Ⅲ到化合物Ⅳ的反应是原子利用率100%的反应,且1molⅢ与1mol化合物a反应得到1mol Ⅳ,则化合物a为   .
(4)已知化合物Ⅴ的核磁共振氢谱有2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2:3,写出化合物Ⅴ的结构简式:   .
(5)化合物Ⅶ的芳香族同分异构体中符合下列条件的有   种(不含立体异构).
①最多能与相同物质的量的反应;
②能与2倍物质的量的Na发生放出的反应.
(6)关于Ⅶ生成Ⅷ的反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有____.
A.反应过程中,有H-O键断裂
B.反应过程中,有双键和C-O单键形成
C.该反应为缩聚反应
D.属于极性分子,分子中存在由p轨道“肩并肩”形成的键
(7)参照上述信息,写出以丙烯为起始有机原料合成的路线(无机试剂任选).
【答案】(1)
(2)羟基;碳碳双键(或醛基);(氢气);(或或)
(3)乙烯
(4)
(5)16
(6)B;D
(7)
【知识点】有机物的合成;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有机化学反应的综合应用
【解析】【解答】(1)根据化合物Ⅰ的结构简式可知,其分子中含有6个C原子,12个H原子,7个O原子,则其分子式为 ;
故答案为: ;
(2)化合物Ⅱ中的羟基可以被氧化为醛基,化合物Ⅱ中的碳碳双键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也可能是醛基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
故答案为:羟基;碳碳双键(或醛基); (氢气) ; (或或) ;
(3)化合物Ⅲ到化合物IV的反应是原子利用率100%的反应,且1molⅢ与1mol化合物a反应得到1molIV,则a的分子式为C2H4,为乙烯;
故答案为: 乙烯 ;
(4)化合物V的分子式为C8H10,其核磁共振氢谱有2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2:3,说明其结构高度对称,结合Ⅵ的结构简式可知,则化合物V的结构简式为;
故答案为:;
(5)化合物Ⅶ的芳香族同分异构体同时满足:①最多能与相同物质的量的反应,②能与2倍物质的量的Na发生放出的反应 ,说明含有1个酚羟基和1个醇羟基,如果取代基为-OH、-CH2CH2OH,有3种结构;如果取代基为-OH、-CH(OH)CH3,有3种结构;如果取代基为-OH、-CH3、-CH2OH,有10种结构,则符合条件的同分异构体有3+3+10=16种;
故答案为:16;
(6)A、根据 Ⅶ 、 Ⅷ 的结构简式可知,反应过程中,有C-O键和H-O键断裂,故A不符合题意;
B、反应过程中无C=O双键的形成,故B符合题意;
C、Ⅶ发生缩聚反应生成Ⅷ,故C不符合题意;
D、CO2正负电荷中心重合,属于非极性分子,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D;
(7)丙烯和溴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和氢氧化钠溶液在加热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生成,和CO2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生成,则合成路线为 ,故答案为: 。
【分析】(1)根据结构简式确定其分子式;
(2)化合物Ⅱ中含有醚键、羟基、碳碳双键和醛基;
(3)化合物a为乙烯;
(4)化合物V的分子式为C8H10,核磁共振氢谱有2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2:3,说明其结构高度对称;
(5)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
(6)根据Ⅶ生成Ⅷ的步骤分析;
(7)参照题干合成路线,采用逆合成分析法分析具体合成步骤。
1 / 1【备考2024年】高考化学广东卷真题变式分层精准练(第20题)
一、真题重现
1.(2023·广东)室温下可见光催化合成技术,对于人工模仿自然界、发展有机合成新方法意义重大。一种基于、碘代烃类等,合成化合物ⅶ的路线如下(加料顺序、反应条件略):
(1)化合物i的分子式为   。化合物x为i的同分异构体,且在核磁共振氢谱上只有2组峰。x的结构简式为   (写一种),其名称为   。
(2)反应②中,化合物ⅲ与无色无味气体y反应,生成化合物ⅳ,原子利用率为。y为   。
(3)根据化合物V的结构特征,分析预测其可能的化学性质,完成下表。
序号 反应试剂、条件 反应形成的新结构 反应类型
a         消去反应
b         氧化反应(生成有机产物)
(4)关于反应⑤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有____。
A.反应过程中,有键和键断裂
B.反应过程中,有双键和单键形成
C.反应物i中,氧原子采取杂化,并且存在手性碳原子
D.属于极性分子,分子中存在由p轨道“头碰头”形成的键
(5)以苯、乙烯和为含碳原料,利用反应③和⑤的原理,合成化合物ⅷ。
基于你设计的合成路线,回答下列问题:
(a)最后一步反应中,有机反应物为   (写结构简式)。
(b)相关步骤涉及到烯烃制醇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   。
(c)从苯出发,第一步的化学方程式为   (注明反应条件)。
二、能力提升
2.(2024·安徽模拟)非天然氨基酸AHPA是一种重要的药物中间体,其合成路线之一如下:
(1)A可由氧化得到,的化学名称是   。
(2)C的结构简式为   。
(3)D中手性碳原子数目为   。
(4)E转化为AHPA的反应类型为   。
(5)AHPA中酸性官能团名称为   ,碱性官能团名称为   。
(6)写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AHPA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
①含苯环且苯环只有一个取代基;
②红外光谱显示含氧官能团只有和;
③核磁共振氢谱显示有6组峰,峰面积比为4∶2∶2∶2∶2∶1。
(7)参照上述合成路线,设计以苄基氯()为主要原料制备的合成路线   (其他原料、试剂任选)。
3.(2024·浙江)某研究小组通过下列路线合成镇静药物氯硝西泮。
已知:
请回答:
(1)化合物E的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    。
(2)化合物C的结构简式是    。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化合物A→D的过程中,采用了保护氨基的方法
B.化合物A的碱性比化合物D弱
C.化合物B在氢氧化钠溶液加热的条件下可转化为化合物A
D.化合物G→氯硝西泮的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
(4)写出F→G的化学方程式    。
(5)聚乳酸()是一种可降解高分子,可通过化合物X()开环聚合得到,设计以乙炔为原料合成X的路线    (用流程图表示,无机试剂任选)。
(6)写出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化合物B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
①分子中含有二取代的苯环:
②1H﹣NMR谱和IR谱检测表明:分子中共有4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无碳氧单键。
三、模拟演练
4.(2024高三上·罗湖期末)木质纤维素代替传统的化石原料可以缓解日益紧张的能源危机,进而实现碳减排,聚合物Ⅷ的合成路线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葡萄糖中各原子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2)化合物Ⅰ中的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   。
(3)Ⅲ→Ⅳ的反应类型为   ;化合物Ⅵ的名称为   。
(4)化合物Ⅶ的芳香族同分异构体中符合下列条件的有   种(不含立体异构)。
①最多能与相同物质的量的NaOH反应
②1mol该有机物能与2mol金属Na反应
(5)写出Ⅶ→Ⅷ的化学方程式:   。
(6)参照上述信息,写出以丙烯和为起始有机原料合成的路线中最后一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5.(2024高三上·龙岗期末)利多卡因(vi)是常用的局部麻醉剂,其合成路线如图所示:
(1)化合物i的名称为   。
(2)反应②的反应类型为   。
(3)化合物Y为iii的同分异构体,属于芳香族化合物且核磁共振氢谱中峰组数目与iii的相同,写出一种符合上述条件的的结构简式   。
(4)的分子式为,有关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填字母)。
A.属于非极性分子
B.分子中含有手性碳原子
C.分子的核磁共振氢谱中有三组峰
D.反应④的过程中有的断裂
(5)根据化合物的结构特征,分析其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完成下表。
序号 反应试剂、条件 反应形成的新结构 反应类型
a         加成反应
b         氧化反应(生成有机产物)
(6)以苯胺()为原料,利用反应③和④的原理,合成化合物。
已知。
基于你设计的合成路线,回答下列问题:
(a)合成路线中,填   (“有”或“没有”)涉及到碳原子杂化类型的改变。
(b)步骤中涉及反应④原理的化学方程式为   。
6.(2024高三上·潮州期末)冬季是中老年人易发脑血管疾病的季节,化合物H可用于治疗脑血管疾病,其合成路线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B的化学名称是   ,c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   。
(2)根据化合物H的结构特征,分析预测其可能的化学性质,完成下表。
序号 反应试剂、条件 反应形成的新结构 反应类型
a         还原反应
b         酯化反应
(3)反应④的原子利用率为100%,则E的结构简式是   。
(4)关于反应⑥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有____
A.该反应的反应类型属于氧化反应
B.反应过程中,有N-H单键形成
C.反应物G中,氧原子均采取sp3杂化,并且存在手性碳原子
D.生成物H溶于水是因为羧基和氨基与水分子之间存在氢键
(5)芳香化合物X是H的同分异构体,化合物X含有-NO2,其核磁共振氢谱峰面积比为3:2:1,写出两种符合要求的化合物X的结构简式   。
(6)以和为含碳原料,利用题干信息,合成化合物,基于你设计的合成路线,回答下列问题:
(a)最后一步反应中,有机反应物为   (写结构简式)。
(b)相关步骤涉及到消去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   。
7.(2024高三上·湛江月考)基于生物质资源开发常见的化工原料,是绿色化学的重要研究方向.利用木质纤维素为起始原料结合生产聚碳酸对二甲苯酯可以实现碳减排,缓解日益紧张的能源危机,路线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化合物Ⅰ的分子式为   .
(2)分析化合物Ⅱ的结构,预测反应后形成的新物质,参考①的示例,完成下表.
序号 变化的官能团的名称 可反应的试剂(物质) 反应后形成的新物质 反应类型
①     氧化反应
②             加成反应
(3)化合物Ⅲ到化合物Ⅳ的反应是原子利用率100%的反应,且1molⅢ与1mol化合物a反应得到1mol Ⅳ,则化合物a为   .
(4)已知化合物Ⅴ的核磁共振氢谱有2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2:3,写出化合物Ⅴ的结构简式:   .
(5)化合物Ⅶ的芳香族同分异构体中符合下列条件的有   种(不含立体异构).
①最多能与相同物质的量的反应;
②能与2倍物质的量的Na发生放出的反应.
(6)关于Ⅶ生成Ⅷ的反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有____.
A.反应过程中,有H-O键断裂
B.反应过程中,有双键和C-O单键形成
C.该反应为缩聚反应
D.属于极性分子,分子中存在由p轨道“肩并肩”形成的键
(7)参照上述信息,写出以丙烯为起始有机原料合成的路线(无机试剂任选).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1);(或或);戊酮(或二甲基丙醛或二甲基氧杂环丁烷)
(2)或氧气
(3)浓硫酸,加热;;、,加热(或酸性溶液);(或)
(4)C;D
(5)和;;
【知识点】原子轨道杂化方式及杂化类型判断;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乙烯的化学性质;苯的结构与性质;乙醇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1)化合物ⅰ的结构简式为,所以其分子式为C5H10O。化合物x为i的同分异构体,且其核磁共振氢谱上只有2组峰,说明其结构具有对称性,因此x的结构简式为、、,其名称分别为3-戊酮、2,2-二甲基丙醛、3,3-二甲基氧杂环丁烷。
(2)反应②中乙烯与气体y反应生成环氧乙烷,该反应的原子利用率100%,因此气体y为O2。
(3)化合物ⅴ中含有羟基,且首碳碳原子、相邻碳原子上都含有氢原子,因此可发生氧化反应、消去反应。发生消去反应所需的试剂和条件为浓硫酸/加热,所得产物的结构简式为。发生氧化反应所需的试剂和条件为O2、Cu/加热,所得产物的结构简式为;若所用试剂和条件为酸性KMnO4溶液,则所得产物的结构简式为。
(4)反应⑤中CO、和反应生成。
A、反应过程中反应物中的C-I化学键断裂,反应物中的O-H化学键断裂,A不符合题意。
B、反应物中不含有C=O化学键,反应后生成酯基,则反应后有C=O和C-O生成,B不符合题意。
C、反应物中氧原子形成两个共价键,同时还含有2个孤电子对,因此氧原子采用sp3杂化。分子结构具有对称性,所有的碳原子都不是手性碳原子,C符合题意。
D、CO的结构简式为C≡O,只含有极性键,且结构不具有对称性,因此CO属于极性分子。CO分子中存在由p轨道“肩并肩”形成的π键,“头碰头”形成的是σ键,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D
(5)(a)最后一步反应中,反应物为CO、CH3CH2OH和,因此有机反应物为CH3CH2OH和。
(b)烯烃制醇的反应中,烯烃中的碳碳双键与H2O发生加成反应,乙烯与H2O制取乙醇的化学方程式为CH2=CH2+H2OCH3CH2OH。
(c)从苯出发,第一步反应是苯与液溴发生的取代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分析】(1)根据结构简式确定其分子式。核磁共振氢谱上只有2组峰,则结构具有对称性,据此确定同分异构体的结构及命名。
(2)反应②的原子利用率为100%,结合反应物ⅲ和生成物ⅳ的分子式确定气体y的化学式。
(3)化合物ⅴ中含有羟基,结合醇类4物质的性质分析。
(4)根据反应⑤中反应物、生成物的结构进行分析。
(5)物质ⅷ可由CO、CH3CH2OH和发生反应⑤生成。而可由发生反应④生成;可由和发生反应③生成。
2.【答案】(1)羟基乙酸
(2)
(3)3
(4)加成反应、还原反应
(5)羧基;氨基
(6)
(7)
【知识点】有机物的合成;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有机化学反应的综合应用
【解析】【解答】(1)的化学名称是羟基乙酸,故答案为:羟基乙酸;
(2)D右边的结构来源于B,则左边苯环和羟基来源于C,结合分子式可知,C中应含有双键,则C应为苯甲醛,结构简式为 ,故答案为: ;
(3)D中含有3个手性碳原子,如图用“*”标记:,故答案为:3;
(4)根据E和F的结构简式可知,E中碳碳双键被氢气加成,且硝基被还原为氨基,则E转化为AHPA的反应类型为加成反应、还原反应,故答案为:加成反应、还原反应;
(5)AHPA中酸性官能团名称为羧基,碱性官能团名称为氨基,故答案为:羧基;氨基;
(6)AHPA的同分异构体满足:①含苯环且苯环只有一个取代基;
②红外光谱显示含氧官能团只有和;
③核磁共振氢谱显示有6组峰,峰面积比为4∶2∶2∶2∶2∶1,则含有6种环境的氢原子,数目之比为4∶2∶2∶2∶2∶1,则符合条件的结构简式为,故答案为: ;
(7)苄基氯()在碱性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生成,发生催化氧化生成,在碱性条件下和CH3ON2发生加成反应生成,在碱性条件下加热发生消去反应生成,发生加聚反应生成,则合成路线为,故答案为: 。
【分析】(1) 的名称为羟基乙酸;
(2)B和C反应生成D,结合C的分子式可知,其结构简式为 ;
(3)手性碳是指连有四个不同原子团的碳原子;
(4)E中碳碳双键被加成,硝基被还原为氨基得到AHPA;
(5)AHPA中羧基为酸性官能团,氨基为碱性官能团;
(6)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
(7)参照题干合成路线,采用逆合成分析法确定具体合成步骤。
3.【答案】(1)硝基、羰基(或酮羰基、酮基)
(2)
(3)B;D
(4)+NH3+HBr或+2NH3+NH4Br
(5)CH≡CH CH3CHO
(6)或或或或
【知识点】有机物的合成;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
【解析】【解答】(1)根据化合物E的结构简式可知,其分子中的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硝基、羰基(或酮羰基、酮基),故答案为:硝基、羰基(或酮羰基、酮基);
(2)由分析可知,化合物C的结构简式为,故答案为:;
(3)A、氨基易被氧化,因此在进行硝化反应前,先将其转化为稳定的酰胺基,硝化反应后再水解出氨基,则化合物A→D的过程中,采用了保护氨基的方法,故A正确;
B、硝基为吸电子基团,硝基的存在会导致N原子结合质子能力减弱,所以碱性:A>D,故B错误;
C、由分析可知,B为 ,化合物B在氢氧化钠溶液加热的条件下水解生成,故C正确;
D、G为,G中的酰胺基与酮羰基发生脱水缩合生成了氯硝西泮,该反应不属于取代反应,故D错误;
故答案为:BD;
(4)F发生取代反应生成G:+NH3+HBr;由于HBr可与NH3反应生成NH4Br,所以该反应也可写为+2NH3+NH4Br,故答案为:+NH3+HBr或+2NH3+NH4Br;
(5)可由发生分子间酯化反应生成,可由酸化得到,乙醛与HCN发生加成反应生成,而乙炔与H2O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醛(CH3CHO),则合成路线为 CH≡CH CH3CHO,故答案为: CH≡CH CH3CHO;
(6)由分析可知,B为,其同分异构体满足:①分子中含有二取代的苯环;②分子中共有4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无碳氧单键,则其结构简式可有、、、、,故答案为:或或或或。
【分析】由图可知,A与乙酸反应生成B,B发生硝化反应生成C,C水解得到D,结合D的结构简式可知,C为,结合B的分子式可知,B的结构简式为,D和发生取代反应生成E,E和BrCH2COBr反应生成F,结合F的分子式可知,F的结构简式为,F和氨气反应生成G,结合G的分子式可知,G为,G中的酰胺基和酮羰基发生脱水反应生成氯硝西泮。
4.【答案】(1)O>C>H
(2)羟基、醚键
(3)加成反应;对苯二甲酸
(4)16
(5)
(6)
【知识点】元素电离能、电负性的含义及应用;有机物的合成;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
【解析】【解答】(1)葡萄糖中含有C、H、O,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电负性越大,非金属性:O>C>H,则电负性:O>C>H;
故答案为: O>C>H ;
(2)根据化合物Ⅰ的结构简式可知,化合物Ⅰ中的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羟基、醚键;
故答案为: 羟基、醚键 ;
(3)Ⅲ中含有两个碳碳双键,和乙烯发生加成反应生成Ⅳ,则Ⅲ→Ⅳ的反应类型为加成反应;根据化合物Ⅵ的结构简式可知,其名称为对苯二甲酸;
故答案为:加成反应;对苯二甲酸;
(4)化合物Ⅶ的芳香族同分异构体满足:①最多能与相同物质的量的NaOH反应,②1mol该有机物能与2mol金属Na反应,说明含有1个酚羟基和1个醇羟基,若取代基为-OH、-CH2CH2OH,两者在苯环上有邻、间、对三种位置关系,若取代基为-OH、-CH(OH)CH3,两者在苯环上有邻、间、对三种位置关系,若取代基为-OH、-CH3、-CH2OH,采用“定二移一”法,当-OH、-CH3位于邻位时,-CH2OH在苯环上有4种位置,当-OH、-CH3位于间位时,-CH2OH在苯环上有4种位置,当-OH、-CH3位于对位时,-CH2OH在苯环上有2种位置,则符合条件的同分异构体共有3+3+4+4+2=16种;
故答案为:16;
(5)Ⅶ和二氧化碳发生缩聚反应生成Ⅷ,则Ⅶ→Ⅷ的化学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 ;
(6) 可由和丙烯发生类似Ⅲ→Ⅳ的加成反应制得,则合成路线的最后一步反应为 ;
故答案为: 。
【分析】 (1)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电负性越大;
(2)化合物Ⅰ中含有羟基、醚键;
(3)Ⅲ与乙烯发生加成反应生成Ⅳ;
(4)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
(5)根据反应物、产物和反应条件书写化学方程式;
(6)丙烯和 发生类似Ⅲ→Ⅳ的反应得到 。
5.【答案】(1)1,3-二甲苯(间二甲苯)
(2)还原反应
(3)
(4)C;D
(5)/催化剂;;酸性(或者,等强氧化剂但不能写/催化剂);
(6)有;
【知识点】有机物的合成;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芳香烃;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有机化学反应的综合应用
【解析】【解答】(1)根据化合物i的结构简式可知,其名称为1,3-二甲苯(间二甲苯);
故答案为:1,3-二甲苯(间二甲苯);
(2)由图可知,反应②将化合物ⅱ中的硝基还原为化合物ⅲ中的氨基,则反应②的反应类型为还原反应;
故答案为:还原反应;
(3)化合物Y为iii的同分异构体,属于芳香族化合物且核磁共振氢谱中峰组数目与iii的相同,则含有4种不同环境的氢原子,符合条件的Y的结构简式为
故答案为: ;
(4)X为CH3CH2NHCH2CH3;
A、X正负电荷中心不重合,为极性分子,故A错误;
B、手性碳是指连有四个不同原子团的碳原子,X中不含手性碳原子,故B错误;
C、X分子中含有三种不同环境的氢原子,分子的核磁共振氢谱中有三组峰,故C正确;
D、反应④的过程中有N-H的断裂,故D正确;
故答案为:CD;
(5)a.苯环和氢气在催化剂条件下发生加成反应生成 ;甲基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生成羧基,反应形成的新结构为 ;
故答案为: /催化剂 ;; 酸性(或者,等强氧化剂但不能写/催化剂) ;;
(6)以苯胺为原料,利用反应③和④的原理,合成化合物 , 苯胺和ClCH2COCl发生反应③类型的反应得到,再和苯胺发生反应④类型的反应生成,发生信息中的反应得到产物,该合成路线中,生成产物时, 连接氧原子的碳原子由sp2杂化转化为sp3杂化,所以涉及到碳原子杂化类型的改变;涉及反应④原理的化学方程式为 ;
故答案为:有;。
【分析】(1)苯的同系物命名时,从简单的侧链开始、按顺时针或逆时针给苯环上的碳原子进行编号,使侧链的位次和最小;含有苯环的物质命名时可以依次编号命名,也可以根据其相对位置,用“邻”、“间”、“对”进行命名;
(2)反应②将硝基还原为氨基;
(3)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
(4) iv和X发生取代反应生成v,则X为CH3CH2NHCH2CH3;
(5)根据化合物v的结构简式分析;
(6)苯环和双键碳原子采用sp2杂化,饱和碳原子采用sp3杂化。
6.【答案】(1)对氯甲苯或4-氯甲苯;醛基
(2)H2,Ni(或催化剂),加热(注:硝基比苯环活性强,G→H用同样试剂和催化剂,加热温度较低,反应时间短);或或LiAlH4(注:单独用NaBH4不能还原羧基);-CH2OH或乙醇,浓硫酸,加热;-COOC2H5或
(3)
(4)A;C
(5)
(6)和;+H2O
【知识点】有机物中的官能团;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有机化学反应的综合应用
【解析】【解答】
(1)由分析可知B为,化学名称是对氯甲苯或4-氯甲苯;C为,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醛基。故答案为:对氯甲苯或4-氯甲苯;醛基;
(2)发生还原,反应试剂和条件为H2,Ni(或催化剂),加热或LiAlH4,反应形成的新结构为:、、-CH2OH或;
;酯化反应,反应试剂和条件为乙醇,浓硫酸,加热;反应形成的新结构为:-COOC2H5或。故答案为:H2,Ni(或催化剂),加热(注:硝基比苯环活性强,G→H用同样试剂和催化剂,加热温度较低,反应时间短);或或LiAlH4(注:单独用NaBH4不能还原羧基);-CH2OH或乙醇,浓硫酸,加热;-COOC2H5或;
(3)由分析可知,反应④的原子利用率为100%,则E的结构简式是,故答案为:;
(4)A.该反应过程中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也是一个加氢的还原反应,A错误;
B.反应过程中,H结构中的-NH2生成,说明有N-H单键形成,B正确;
C.反应物G中,氧原子均采取sp3杂化,但不存在手性碳原子,C错误;
D.生成物H溶于水是因为羧基和氨基与水分子之间存在氢键,D正确;
故答案为:AC;
(5)H的结构简式为:,分子式为C10H12O2NCl,由H的同分异构体芳香化合物X中含有硝基,核磁共振氢谱峰面积比为3:2:2可知,X分子的结构对称,符合条件的结构简式为:,故答案为:;
(6)由题干信息可知,以和为原料,合成化合物的路线为:在浓硫酸作用下发生消去反应生成, 经过氧化得到,和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由有分析可知,最后一步反应中,有机反应物为和;相关步骤涉及到消去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H2O。故答案为:、;+H2O。
【分析】根据题中合成路线可知,在氯化铁作催化剂作用下,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生成,则B为;与二氧化锰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与CH3NO2反应生成,由反应④的原子利用率为100%可知,与发生加成反应生成,在稀盐酸中共热生成,在镍作催化剂作用下,与氢气发生还原反应生成。
7.【答案】(1)
(2)羟基;碳碳双键(或醛基);(氢气);(或或)
(3)乙烯
(4)
(5)16
(6)B;D
(7)
【知识点】有机物的合成;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有机化学反应的综合应用
【解析】【解答】(1)根据化合物Ⅰ的结构简式可知,其分子中含有6个C原子,12个H原子,7个O原子,则其分子式为 ;
故答案为: ;
(2)化合物Ⅱ中的羟基可以被氧化为醛基,化合物Ⅱ中的碳碳双键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也可能是醛基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
故答案为:羟基;碳碳双键(或醛基); (氢气) ; (或或) ;
(3)化合物Ⅲ到化合物IV的反应是原子利用率100%的反应,且1molⅢ与1mol化合物a反应得到1molIV,则a的分子式为C2H4,为乙烯;
故答案为: 乙烯 ;
(4)化合物V的分子式为C8H10,其核磁共振氢谱有2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2:3,说明其结构高度对称,结合Ⅵ的结构简式可知,则化合物V的结构简式为;
故答案为:;
(5)化合物Ⅶ的芳香族同分异构体同时满足:①最多能与相同物质的量的反应,②能与2倍物质的量的Na发生放出的反应 ,说明含有1个酚羟基和1个醇羟基,如果取代基为-OH、-CH2CH2OH,有3种结构;如果取代基为-OH、-CH(OH)CH3,有3种结构;如果取代基为-OH、-CH3、-CH2OH,有10种结构,则符合条件的同分异构体有3+3+10=16种;
故答案为:16;
(6)A、根据 Ⅶ 、 Ⅷ 的结构简式可知,反应过程中,有C-O键和H-O键断裂,故A不符合题意;
B、反应过程中无C=O双键的形成,故B符合题意;
C、Ⅶ发生缩聚反应生成Ⅷ,故C不符合题意;
D、CO2正负电荷中心重合,属于非极性分子,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D;
(7)丙烯和溴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和氢氧化钠溶液在加热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生成,和CO2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生成,则合成路线为 ,故答案为: 。
【分析】(1)根据结构简式确定其分子式;
(2)化合物Ⅱ中含有醚键、羟基、碳碳双键和醛基;
(3)化合物a为乙烯;
(4)化合物V的分子式为C8H10,核磁共振氢谱有2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2:3,说明其结构高度对称;
(5)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
(6)根据Ⅶ生成Ⅷ的步骤分析;
(7)参照题干合成路线,采用逆合成分析法分析具体合成步骤。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