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南安军》 课件-【2024决胜中考】中考古诗九大主题“意象”复习(85首)(共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83.《南安军》 课件-【2024决胜中考】中考古诗九大主题“意象”复习(85首)(共2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3-16 19:31: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思维导图+知识点梳理+考点精练
部编语文诗词曲复习专题
《南安军》
九年级下第6单元后四首诗
诗歌背诵
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
出岭同谁出?归乡如此归!
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
饿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
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
出岭同谁出?归乡如此归!
山河千古在,城____一时非。
饿死真吾志,梦中行采____。
重点字形


重点字词
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
出岭同谁出?归乡如此归!
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
饿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
周武王伐纣灭商,伯夷、叔齐(商末孤竹国君的两个儿子)不食周粟,逃到首阳山,采薇而食,后来饿死。薇,一种野菜。文天祥到了南安军曾绝食八天。


文天祥,字________,又字________,号________,________(朝代)政治家、文学家,杰出的民族英雄、爱国诗人。他的诗词多写其宁死不屈的决心,有《_________________》。
文学常识
履善
宋末帝赵昺祥兴二年,南宋最后一年被俘,由元军押解北行,于五月四日出大庾岭,经南安军时写下《南安军》。诗人被俘后第二年正月过零丁洋时写作《过零丁洋》,后来元军统帅张弘范再逼他写信招降南宋在海上抵抗的将领张世杰等人,文天祥出《过零丁洋》诗以明志节。
宋瑞
文山
南宋
文山先生全集
诗歌表达诗人对___________的深沉的忧患,以及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民族气节。
主题思想
民族危亡
视死如归
坚贞不屈
大义凛然
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
诗文赏析

由南往北走过大庾岭口,一路风雨打湿衣裳。
内容理解
梅花:不是实景,而是因梅岭说到梅花。
炼字角度
湿
和“风雨”对照,写出行程中心情的沉重。
写出诗人征衣被风雨淋湿。
表现了环境的凄苦,烘托诗人兵败被俘后的凄苦、沉痛。
出岭同谁出?归乡如此归!
诗文赏析

想到去南岭时有哪些同伴,回到家乡却身为俘囚。
内容理解
以拘囚身份途径故乡,无颜见家乡父老,不如战死沙场,悲苦之情跃然纸上。
句式炼字

上句是说行程的孤单,而用问话的语气写出,显得分外沉痛。
两“出”字和两“归”字的重复对照,更使得声情激荡起来。

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
诗文赏析

祖国的河山千年万世永存,城郭只是暂时落入敌手。
典故角度
上句化用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名句。而说“山河千古在”。意思是说,宋朝的山河是永远存在的,不会被元朝永远占领,言外之意是宋朝还会复兴,山河有重光之日。
下句是化用丁令威化鹤歌中“城郭犹是人民非”句意,是说“城郭之非”只是暂时的,也就是说,宋朝人民还要继续反抗,继续斗争,广大的城池不会被元朝永远占据。
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
诗文赏析

祖国的河山千年万世永存,城郭只是暂时落入敌手。
写作手法


祖国山河依旧与城郭已面目全非进行对比。
突出了诗人的亡国之痛。
饿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
诗文赏析

绝食而死是我真正的意愿,梦中也学伯夷叔齐,吃野菜充饥等死。
典故角度
周武王伐纣灭商,伯夷、叔齐不食周粟而采薇首阳山,最终饿死的典故。
表达情感
至死不渝,以死明志,保持爱国的节操,誓死报国的决心。




内容理解
首联
叙述行程中的地点和景色
颔联
诗人的感慨以及这次行程中的悲苦心情
颈联
将祖国山河万世永存与城郭一时沦陷进行对比
突出诗人对恢复大宋江山的信念和对元人的蔑视
尾联
表明自己饿死殉国的态度




不是实景,因梅岭说到梅花
行程中的
地点和景色
和“风雨”对照,写出行程中心情的沉重
梅花
诗人征衣被风雨淋湿,环境的凄苦
烘托兵败被俘后的凄苦、沉痛
湿
抒写行程的
悲苦心情
以问话的形式写出行程的孤单
上句
被捕归来,壮志未成
无颜见家乡父老,不如战死沙场
下句
承首联抒写
悲愤情感
祖国山河依旧
城郭面目全非
对比
突出诗人的亡国之痛
表明饿死
殉国的态度
以问话的形式写出行程的孤单
典故
至死不渝、以死明志
保持爱国的节操,誓死报国的决心
情感
⑴《南安军》中表示誓不投降的决心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南安军》中运用对比手法,突出诗人对恢复大宋江山的信念和对元人的蔑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南安军》中化用杜甫“国破山河在”的诗句,且蕴蓄着极深厚的爱国自信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解性默写
饿死真吾志 梦中行采薇
山河千古在 城郭一时非
山河千古在 城郭一时非
巩固精练
2.简要概括诗歌每一联的内容。
首联叙述行程中的地点和景色。
颔联抒写诗人的感慨以及这次行程中的悲苦心情。
颈联则将祖国山河万世永存与城郭一时沦陷进行对比,突出诗人对恢复大宋江山的信念和对元人的蔑视。
尾联表明自己饿死殉国的态度。全诗表现出强烈的爱国感情和民族正气。
巩固精练
3.自选角度赏析“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的表达效果。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梅岭的梅花在风雨中摇曳,凄风苦雨湿透了征衣,衬托心情的沉重,抒写出行程中的悲苦心情。
“湿”字,写诗人征衣被风雨淋湿,表现了环境的凄苦,烘托出诗人兵败被俘后内心的凄苦、沉重。
巩固精练
4.请简要说明诗人“归乡如不归”的原因。
这次的北行,本来可以回到故乡庐陵,但身系拘办,不能自由,虽经故乡而犹未归。
壮志未成,无颜见家乡父老,不如战死沙场。写出了这次行程的悲苦心情。
巩固精练
5.自选角度赏析颈联“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的表达效果。
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将祖国山河依旧与城郭已面目全非进行对比,突出了诗人的亡国之痛,表现了诗人对恢复大宋江山的信念和对元人的蔑视。
运用典故,上句化用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名句,下句是化用丁令威化鹤歌中“城郭犹是人民非”句意,蕴蓄着极深厚的爱国感情和自信心。
巩固精练
6.诗歌的尾联用了什么典故?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诗歌的尾联用了周武王伐纣灭商,伯夷、叔齐不食周粟而采薇首阳山,最终饿死的典故。
表达了作者绝不投降、取义成仁的节操和以死明志、誓死报国的爱国情感,显示出了高尚的民族正气。
巩固精练
7.下面对这首诗歌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用梅花象征坚贞不屈的品格,表现了诗人起兵抗元的豪迈之气。
B.颔联两个“出”字和两个“归”字,重复对照,抒写了诗人悲苦之情。
C.诗人将山河依旧与城郭面目全非进行对比,坚信山河必有重光之日。
D.诗歌逐层递进,不假雕饰,而自见功力,寓深厚之性情于质朴之中。
A
巩固精练
8.对比阅读杜甫的《春望》,回答下面问题。
春望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
⑴下面对这两首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D
A.《春望》开篇写诗人所见,寄情于景,为全诗营造
了一种荒凉凄惨的气氛。
B.《春望》颈联采用借代手法,“烽火”指古时边防
报警的烟火,代指战争。
C.《南安军》首联简要叙写行程中的地点和景色,从
中可以看出诗人沉重的心情。
D.《南安军》颔联两“出”和两“归”重复对照,表
达了诗人渴望回到家乡的情感。
巩固精练
8.对比阅读杜甫的《春望》,回答下面问题。
春望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
⑵两首诗都写到了战争,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
《春望》表达了诗人思亲、悲己之情。
《南安军》体现了诗人以死明志(以身许国)的决心。
巩固精练
9.对比阅读王绩的《野望》,下面是某同学的探究成果,请你补全。
野望
东皋薄暮望,
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
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
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
长歌怀采薇。
为表达不同情感,“采薇”这一典故可能有三种使用角度:
①伯奏、叔齐扣马而谏;
②伯夷、叔齐隐于首阳山,采薇蕨而食;
③伯夷、叔齐义不食周粟,饿死于首阳山。
《野望》侧重从_______(填序号)角度用典,表达的情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南安军》侧重从_________(填序号)角度用典,表达的情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隐居不仕的向往
以死明志的爱国之情